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恒生要守制?”初瑜听了,忧心不已:“怎么好好的,三格格就没了……”

她虽与显王府三格格不太熟,可毕竟年龄相差不多,早年也是见过的。

同天佑相比,她更放心不下恒生。

即便偶尔能过来曹府,到底有所顾忌,多数的时候恒生还是一个人守着个王府。

那边虽富丽堂皇,到底少了人气,太过冷清。

初瑜还想着,恒生早点成亲,延下血脉,王府就会渐渐热了起来。

没想到还差数月就到婚期,又赶上守制,亲事又要拖上三年。

曹颙这边,却是乐意见他们晚婚。

先前因是圣旨指婚,婚期都是内务府定的,他也说不上话。

可三公主今年才十五,实在小了些。宗室贵女,身娇生惯养,身子比寻常女子还弱,死在产关的不是一个两个。

延迟成婚,对两个孩子没有坏处。

只是郡王府开始为汗王妃的丧事吊祭的话,那恒生与显王府的关系就要公之于众。

恒生年岁在那里摆着,没人会说恒生什么。

八成会将此事归罪在十六阿哥与曹颙身上,而且大头还不是曹颙,当是十六阿哥。

早在恒生得了册封后,十六阿哥就对曹颙提过此事。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舅甥

京城,扎萨克图郡王府。

大门已经糊白,向世人昭告,此处已经成丧家。

恒生是为皇子伴读,后晋身为侍卫,加上性子豪爽,自是也交得一帮好友。

只是汗王妃的灵柩不在此处,众人名为吊祭,实际上更多是卖恒生面子,来给他道恼上礼的。

直到这个时候,才有人想起汗王妃宗女的身份,后边还有个显亲王府。

众人不满八卦起来。

可没听说恒生与显亲王府有干系啊?

是了,听说恒生是曹家养大的,若真是嫡妃所出嫡子,怎么会流落京城?

嫡母与庶子,外甥与舅家?

就有人脑补出妻妾相争这些耳熟能详的事来,嫡母不容庶子,使得丈夫不得不讲庶子养在别处,直到将成丁才公布身份……又是因这个缘故,郡王府与亲王府才没有往来……

恒生听得诸多安慰抱不平的话语,瞪目结舌。

他们口中的那个小可怜是自己?什么忍辱负重,什么寄人篱下?

恒生可不觉得自己在册封郡王长子之前的日子有什么过的不好的,他实在受不了,便告罪一声,闭门守制,不再见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侍卫同僚。

因这些人的搀和,竟没有人想到挑剔恒生开府后,并未与显王府有往来之事;反而有人开始说衍璜不慈,不待见恒生这个名义上的外甥,才使得两府没有往来。

风言风语传到衍璜耳中,使得衍璜呕个半死。

他才是最难堪的那个好不好?

宗室格格抚蒙古是常例不假,可有哪个亲王府的格格去了扎萨克图那边远的地方?

不过是因他曾祖曾参与夺嫡,即便被多尔衮逼迫自尽,可也被皇室所忌。而他祖父显懿亲王六岁承亲王爵,父亲显密亲王也是六岁承亲王爵位,他自己十二岁继承王位。

连续三代王爵,都是幼主承继,使得显亲王府,多年原离朝廷中枢,势力衰微。

显王府排班,在亲王班中,本是第三,在康亲王府与简亲王之后。然后,因他祖父起就幼龄承爵,退出议政,使得庄亲王成了亲王班第三人,显亲王府的位置就成了亲王班第四。

三格格之薨,像是揭开最后一层遮羞布,像世人说明皇上不待见显亲王府这一支。

衍璜实在是没有法子,才安排人弹劾曹颙。

他总不能去弹劾十六阿哥吧?十六阿哥辈分比他高,排位比他靠前,在宗室中又向来好人缘。

显亲王府在宗室中本就没有助力,明着与庄王府对上,更是要被宗室孤立。

没想到,没等曹家有什么反应,皇上的处罚就到了。

名义上是受了堂叔延信牵连,可训斥的话中却有“目指气使、公器私用”八字,被罚了半年俸禄。

而堂叔延信被革郡王爵位,另有其他两房的堂兄也被革了将军爵位。

曾为大清建立无数武勋的肃武亲王后裔,传承四代,仅剩下三个爵位,嫡支的亲王爵,与衍璜两个异母兄弟的奉国将军爵。

衍璜是真的怕了。

忧心忡忡之下,这个正值壮年的的和硕亲王病倒卧床。

堂叔侵占军需之事,他也有所耳闻。虽说王府这边没有参合,可却是晓得自己那两个兄弟也是有牵连的。

若不是皇上顾忌宗室风评,怕是他兄弟的这两个将军爵位都保不住。

而他自己,早年身体受损,伤了子孙根子,绝了子嗣,至今王府只有一个嫡福晋,数个通房,有名分的妾侍一个都没有,宫里也没有再指人下来。

堂堂一个和硕亲王,病卧在床,换做其他王府,早就有无数人上门探疾。

显亲王府,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几个王府管事奉命过来请安。

衍璜的心,拔凉拔凉,悔的肠子都清了。

若是他晓得堂叔的案子现在事发,哪里还敢弄这些多余的小动作为王府长脸?

躺在炕上,他直觉得万念俱灰,就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衍璜听了,不由皱眉。

他实在心烦,早就吩咐不许任何人打扰的。

就见有人撩了帘子进来:“二叔,庄王爷来了!”

进来的,正是他兄长成信三子永杰。

自从他病倒,永杰就被打发过来侍疾,其中深意不必言说。

衍璜越发气苦,他还担心手足兄弟的爵位,对方就盼着他早死了。

如何不灰心,因此待这永杰也是淡淡的。

可现下永杰通报的消息,却不容他不重视。

他忙翻身下炕,因起的急了,觉得一阵晕眩,差点跌倒在地。

永杰忙上前扶了,脸上切切实实地露出几分关切。

衍璜闭眼缓了缓,推开永杰,唤人进来给自己更衣。

这会儿功夫,十六阿哥已经到了,见状忙道:“就知道你要折腾,又不是外客,哪里就需要如此,快好生躺着。”

衍璜见状,忙要弯腰做礼,被十六阿哥给扶住,按到炕边。

这时,衍璜才看到十六阿哥身后站着一人。

待看清那人相貌,衍璜不由怔住。

是扎萨克图郡王长子恒生。

十六阿哥见状,侧身一步,指着恒生道:“不是我拦着你们舅甥亲近,只是蒙克毕竟是外蒙古世子,虽在京中长大,可同其他王府亲近不打近,与你这边却不好太亲近,之前还没来香亲。现下外头的流言太难听,爷都听不过去了,带着他给你请安。”

说罢,他就示意恒生上前。

恒生老实地大礼参见,道:“见过舅舅,请舅舅大安。”

衍璜好一会儿才醒过神,强笑道:“好,好,外甥快起来……”

虽说之前他心里确实不忿恒生与显王府的不往来,可也没想到十六阿哥直接带了恒生登门认舅。

他已经认定雍正厌弃显王府,正如惊弓之鸟,听了十六阿哥的话,竟觉得有十二分的道理。

旗主亲王,勾连外蒙古汗王世子,皇上会怎么想?

原本的满心不忿,立时化作感激,看恒生也觉得顺眼起来。

永杰在旁,却是气个半死。

因这个恒生,显亲王府早成了笑话。庄亲王又如此偏帮女婿,实在是欺人太甚。

他虽是三等奉国将军的庶子,可因为叔叔无嗣,早已被父亲默认要过到王府的,所以也添了心气,不由在旁冷哼一声。

十六阿哥听到,不由看了永杰一眼,对衍璜道:“这是……”

衍璜瞪了永杰一眼,回道:“这是侄儿兄长三子,过来请安。”说着,呵斥永杰道:“还不快给王爷请安。”

“孙儿见过十六叔祖,请叔祖安。”永杰忙打了个千儿,满口热络地说道。

十六阿哥听了,不由挑挑眉。

虽说都是一个祖宗传下的血脉,可不是谁都有资格管他叫“叔祖”的。

永杰的老子成信见了自己,也没资格就自己“叔叔”,永杰就叫上“叔祖”?

是乘机巴结,还是狂妄无知?

衍璜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跳了跳,摆了摆手道:“快些回去吧,同你阿玛说,我大好了,不需人服侍……”

永杰还想开口,被衍璜呵斥着“还不快退下”,这才愤愤不平地走了。

十六阿哥见衍璜满脸通红,显然气得不轻,心里寻思一回,就晓得根源。

看来衍璜这王府也不太平,说不定又要重现庄王府旧事。

当年老庄王无嗣,侄子们为了爵位斗得几乎见了生死。

只是衍璜正值壮年,他们就惦记爵位会不会太早了?

瞧着衍璜的做派,对恒生并无厌恶,十六阿哥松了一口气。

恒生却是坦坦荡荡,没有半点愧疚。

他早听养父说过,嫡母两子一死一残,即便不是他承爵,爵位也不会落到嫡兄弟身上,多是要落到那个得宠的侧妃之子头上。

这爵位,本不是他去抢的。

要是显王府这边怪罪到他身上,他也无话可说。

今日央了十六阿哥带自己前来,只是不愿流言波及到养父养母身上。

若是他坚持不认显亲王府这边亲戚,没有人会按着他的头过来,可却少不得质疑他的教养。

他虽不是心思细腻的,可也能察觉人的好恶。

显亲王对他并无多少厌恶,他自然就投桃报李,添了几分真心恭敬。

衍璜哪里又察觉不到?

显王府有下仆随着三格格出嫁,也有消息传回来,对于汗王府那边的情形,他也略知一二。

外甥断腿之事,虽与恒生有些干系,可最大的嫌疑人反而不是恒生,而是汗王那个蒙古侧妃。

衍璜是宗室,这些嫡庶相争的把戏,哪里不晓得?

若不是恒生横空出世,承了汗王嗣子,怕是自己那妹子与外甥早就被那侧妃害死,给她自己的儿子开道。

此时才想明白这个,他更是悔上加悔。

为了面子,弄那些小手脚,到底同曹府生嫌。要不然的话,爽爽快快地接受恒生这个外甥,借着曹府的姻亲网,是不是也能与其他宗室王府更亲近些?

这样想着,衍璜待恒生的态度就越发温煦,与之叙起家常。

恒生也是宫里历练出来,晓得“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一句,应答的就有些生硬,不时地望向十六阿哥。

十六阿哥晓得衍璜这些年的不容易,倒是没有打断他的热络,笑眯眯地看着舅甥两个亲近。

恒生被曹颙言传身受,向来礼敬长者。

衍璜不仅是他名义上的舅舅,看起来又像是奔五十的人,他心里虽有提防,可面上却半点不失恭敬,老老实实地回答衍璜的问话。

衍璜见状,便觉得这个外甥也是真心想要亲近自己的,心下大喜,心头烦闷立时驱散大半。

恒生这边,却有些词穷了。

他与这个舅舅,实在不熟啊,可这舅舅怎么都问到曹府的家务上去了?

十六阿哥在旁,见衍璜越来越不像,忙“咳”了两声。

衍璜这才发现,自己太激动,忘了边上的十六阿哥,忙讪笑道:“十六叔,这,侄儿实在喜欢外甥,怠慢了十六叔,还请十六叔恕罪……”

十六阿哥摆摆手,道:“无碍,只是你年纪轻轻的,别小病当大病养,差不多就行了,别让皇上操心……”

又说了两句,十六阿哥便带了恒生告辞。

衍璜想要亲自相送,被十六阿哥给喝住,只能走到廊下,目送着两人远去……

待出了显王府大门,恒生才想起一事,道:“王爷,我在丧中,过来探疾,是不是太过失礼?才使得那位三阿哥恼了?”

京中是有这样的忌讳,毕竟生病的人都在乎吉凶,身上带孝的人是不好登门的。

十六阿哥嗤笑道:“不要理睬他,他倒是盼着显亲王病重。你瞧着,显亲王可有恼的意思?”

恒生想了想,道:“显亲王看着憔悴些,精神倒是还好。”

十六阿哥笑道:“他不过是心病,心病去了,用不了两日就活蹦乱跳。咱们不将他当病人,他只有欢喜的;若是真像他那两个兄弟似的,一副给他预备后事的模样,反而要惹得他恼……”

正如十六阿哥所料,没出两日,衍璜就“痊愈”,重新出现在朝堂之上。

直到此时,衍璜才知晓一事。

外头除了他不满十六王爷为女婿夺嗣的传言之外,竟然还有个更致命的传言,那就是他因堂叔革爵,对皇上心存怨言,才抱病不出。

听到这消息的那刻,衍璜只觉得手足冰凉,骇得欲死。

虽说是心病所致,可前些日子他确实病了,避府不出。可他的两个好兄弟就是聋子?丝毫没听过这足以让衍璜丢爵的流言?

却没有一个人想着告诉他一声。

他待兄弟如手足,兄弟却是连等他死也来不及,巴不得他立时被革爵……

七月二十三,曹颙夫妇回到京城。

既然是惊动皇上的“重病”,当然不能养了半月就活蹦乱跳。白太医给开的方子,依旧是各种滋补。

就好像曹颙的身体千疮百孔,不得不靠他这个杏林高手吊命一般。

如此一来,就连雍正这边,也只当曹颙病的重,心里唏嘘不已。

雍正晓得,怕是换了任何一个人,权衡利弊之后,宁愿选择水淹皇陵,也不敢在皇陵前炸桥。

曹颙偏生这样做了。

不过是因他全心为公,没有私念。

这样的臣子,雍正不护着,难道还要处罚?

那三个弹劾曹颙的御史,早被雍正降职。若非几位大学士力劝,他都要将几位拿着朝廷俸禄,却甘为宗室狗腿子的臣子革职、永不录用。

可想想几位大学士所说,要是待言官处置如此之重,怕以后会阻塞言路。

只是曹颙这边,还是要赏的,各色精贵补药也跟流水一般,在曹颙回京当日就赐到曹府;白太医也获得旨意,暂留曹府当值,为曹颙调理身体。

曹颙既病着,不能请见,便让堂弟代自己上了谢恩折子。

雍正亲自召见曹项,询问曹颙病情,又问了李氏近况。

曹项少不得说了一番感恩颂德的话,无非是皇上恩典下,在白太医精心调理后,堂兄身体渐愈,再养些日子就能痊愈;伯母那边,虽有惊吓,但在堂兄、堂嫂的劝慰中,算是稳定,如今吃着长斋为堂兄祈福。

雍正听了,到底放心不下,又亲自召见白太医,确认曹颙身体情况。

白太医之前的折子将曹颙的病情报得极重,这回当然不会自己打自己脸说曹颙本没大病,现下更是调理的差不多。

他怕别人发现端倪,少不得一副感触颇深地口气,将曹颙赞了又赞。

曹大人虽病的重,可性格坚毅,每次将昏厥时就咬牙挺着不倒,在人前不露虚弱……

曹大人全心奉公,即便病重卧床,在盛京时扔放下不下防洪之事,每日强挺着过问防洪之事。确认无事后,方能阖眼入眠……

曹大人侍母至孝,为了怕李太夫人担心,强拖病体,整肃病容,看着几乎要痊愈似的,背地里药量却要翻倍才能支撑……

说到最后,白太医几乎都要相信自己说的全是实情,并无半点夸张。

曹颙做到这个地步,曹颙竟做到这个地步!?

雍正这才明白,为何粘杆处关于曹颙的回报为何会有些反复。

一会儿说病的甚重,一会儿又说将好。

他虽没有怀疑曹颙是装病,可多少有些疑惑。

现下听了白太医的话,他才明白这其中矛盾之处所为何来。

雍正只觉得自己的眼圈发热,这个曹颙,自己真的没有看错……

曹府,九如院。

曹颙捏着鼻子,连喝了两碗药汤子,胃里翻滚,差点呕出来。

初瑜见状,忙捏了一颗蜜饯,送到丈夫嘴边。

曹颙含在嘴里,只觉得甜丝丝的,驱散嘴里的苦涩。

他看着两个空碗一会儿,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一碗?”

初瑜横了丈夫一眼,道:“老爷奔波回京,精力不济,自然要虚上几日,才能慢慢转好……”

她现下已经晓得丈夫生病的实情,可既是惊动御前,那就只能当成大病养,要不然就有欺君之嫌。

因此,对于白太医的各种医嘱,初瑜也极尽配合。

毕竟丈夫元气不足是实情,趁着这段日子闲着,好生调理一番也好。

她与曹颙都暗暗庆幸,幸好白太医与陈太医有旧,同曹家算是旧相识。要不然换个耿介的老太医,曹颙的处境就要尴尬。

他们两口子还不知道,白太医不仅仅帮曹颙掩了真实病情,还给御前狠狠地给曹颙表功一番……(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慎独

在曹颙安心养病之时,夫妻两个还有件事需要解决,那就是往简王府下定之事。

原本两家定要在七月底下定,重阳前后迎娶。即便曹颙父子都领了差事离京,曹家这边也没打算改期。

天佑是随着四阿哥南下的,四阿哥中秋节前总要回京。天佑那边,耽搁不了婚期。

关外更不必说,七月末八月初天气就转寒,降雨就少了,防洪的差事也就差不多。

没想到,曹颙却来了一场“大病”。

如此,过礼就不得不改期。

首先是家主“重病”,哪里还轻松地操办喜事;二是在曹颙“重病”的情况下定礼请期,即便是早就定好的,可外人看来却有“冲喜”之嫌。

六格格是曹家嫡长媳,未来的宗妇,曹颙夫妇怎么会让她背着这个名声过门?

再说,那样也显得曹家行事“狂妄”,容易引得宗室排斥。如此一来,下定的日子肯定要延期。

回京次日,初瑜就使人往简亲王府递了帖子,上面写了若简亲王福晋的空,两日后登门造访简亲王福晋。

简亲王夫妇爱女心切,正惦记此事。

曹颙盛京“病重”,和瑞郡主北上侍疾,这在京中本不是秘密。

只是曹颙病的太巧,正好在他在皇陵前炸桥后病下,就有人觉得里面有猫腻。

就是雅尔江阿也不相信曹颙又病了,又不是灯笼糊的,年前那场大病才好半年,这会就又病趴下。

对于皇陵炸桥之类的,雅尔江阿并不觉得向来行事谨慎的曹颙有这个胆魄。

在他看来,曹颙是今上器重的臣子,行事定也奉了上意。

皇上怕水淹皇陵,让人借题发挥,让曹颙权衡利弊炸桥也是有的。曹颙自己,不过是替皇上背了黑锅。

连皇上都不在乎太祖皇陵,哪里轮得着简王府这边操心。

简王府一系,并非像其他宗室诸王那样是太祖血脉,始封王是太祖的侄子。

简王府是老牌王府,在盛京有王府与王庄,雅尔江阿就打发心腹管事去盛京打探消息。

只能说曹颙谨慎惯了,除了初瑜与白太医之外,连伊都立都当他“病入沉疴”,更不要说只能在外围打探的简王府管事。

于是,雅尔江阿与完颜永佳收到曹颙确实病重不起的消息,不免开始担忧。

倒不是盼着宝贝闺女早点出嫁,而是担心曹家的境况。

曹家长房看似风光,可兴衰都是曹颙在独立支撑。即便有几个堂弟出仕,毕竟隔了房、分了家的。

要是曹颙真有个万一,年纪轻轻的天佑就要成为曹家家主。

即便曹家有爵位,可爵位与官职权力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天佑的年岁,又委实太年轻了些,就算在服制后,皇上加恩,也不会品级太高。

即便姻亲故旧都是高门,可亲朋是亲朋,又不是自家。

曹家想要恢复现下的体面,少说也要十数的功夫,还要看天佑是否青春于蓝,未来的皇上会不会像现在的皇帝那样器重曹家。

不是雅尔江阿势利眼,不过是爱女心切,想着曹家只要有曹颙在,姑爷只要在侍卫处熬资历就行。

侍卫处差事清闲又体面,也使得小夫妻两个能有多时间相处;真要是天佑成了曹家家主,为了家族兴衰,忙里忙外的,不仅自己受累,连六格格也不得闲。

永佳是女子,想的更多些。

要是曹颙真有万一,六格格的婚期就要延后三年。六格格今年十六,三年后就是十九岁,天佑那是也及冠之年。

承嗣担子又重又急,六格格的日子如何能舒心?

另外永佳想到娘家那边,当年家里受大哥牵连虽降了爵位,可因父亲在军中资历,家族内外虽有些困扰,可并无大难。

然后等她父亲病故,二哥承了家主,家势就呈现颓败之相。

并非她二哥不能干,只是年轻辈分低,在家族中容易受掣肘,在官场也没有资历。

要是她康王府那边的母舅在,多少还能拉扯一把。偏生母舅病故,表弟少年承爵,王府自顾不暇,哪里顾不得姻亲。

曹家的情形,与当年的完颜府何其相似。

即便曹府有淳王府、平王府两门骨肉姻亲,可平王府这边,平王爷隐退,世子上位;淳王府那边,淳王爷这几年时常患病,显少出府。

这两家都夹着尾巴做人,哪里还能照拂到曹家?

虽说为女儿担心的些多,可永佳多少也真心担心曹家。

自今上登基,十四贝子被软禁,作为十四贝子的妻族,完颜家没少被排挤攻讦。

就连康王府那边与完颜家都少了往来,曹家却能始终如一,这使得永佳分外感激。

曹颙夫妇昨日到京,次日就递帖子上门,昭显对这门亲事的重视,算是给足了简王府体面。

雅尔江阿与永佳比较满意,永佳立时使人准备几盒上等的人参、鹿茸,而后对丈夫道:“爷,既是曹夫人后日造访,你我倒不好现下过去探疾,打发下人又过于怠慢,让三阿哥走一遭吧……”

按照雅尔江阿的意思,是想要自己溜达一趟的。

这前后街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又不费什么事。可想起上回去曹府,回来就让妻子埋怨一番,心里就有些讪讪。

想到这些,雅尔江阿就点点头,道:“就按福晋说的办,只是不必太过急迫,倒显得咱们失了矜持,让永谦明日过去探疾顺便送回帖就好。”

永佳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他们是女家,可以与曹家恩亲善,但是不好过于主动……

曹府,九如院。

午后小憩醒来的曹颙,正在接待直接登堂入室的十六阿哥。

虽说曹颙已经“养病”大半月,可白太医心里有了主意,这方子就开的考究。即能给滋补曹颙元气,又不至于将他养的白白胖胖。

每天喝的药汤子里,都有专门败火的药,使得曹颙没了胃口。

如此一来,曹颙精神气虽大好,可脸容依旧同刚病倒似的黑瘦,同出京前相比,倒像是一下子老了几岁。

十六阿哥仔细打量曹颙一番,而后恨铁不成钢地道:“你是孩子么?出京办个差事,就能将自己累的半死?若是风光还也罢了,偏生还费力不讨好,落到宗室埋怨,御史弹劾!”

曹颙讪笑道:“就是累了些,其实并无大碍……”

十六阿哥冷哼一声,不待曹颙相让,就扯了把椅子,大喇喇地坐下:“都熬成这样,还无大碍?难道非要送了性命,你才留心?”

曹颙“嘿嘿”两声,道:“辽河的水势委实凶险了些,若是不亲眼看看各处的情形,我心里实在不放心……九十九步都走了,要是在最后一哆嗦上犯下疏忽,岂不是前边也白忙活了?”

十六阿哥皱着眉头,压低了声音道:“你这是毛病,得治!”

曹颙还以为十六阿哥说自己“吹毛求疵”,摸着下巴道:“是小家子气了些……只是旁的事情还罢,水火无情,关系民生社稷,到底不敢轻慢。”

十六阿哥简直要咬牙切齿,“腾”地一下站起来,指着曹颙的鼻子,道:“爷说的是这个?”

见他动了真火,曹颙倒是糊涂了。

说的不是这个,是哪个?

自己这毛病旁人不晓得,十六阿哥却是知道的。

不做事还罢,既是做了,就想做的圆满。

就听十六阿哥道:“盛京周边十八处防洪点,最远离盛京一百零八里,最近的十里。从六月初一起,你每次骑马往返与各处与盛京,每处最少三次。大辽河周边的几处,你更是去了不止三次。每天你寅时出发(凌晨三点),每晚要黑夜才能回转……并非是吃不得外宿的苦,而是担心其他防洪点有消息,自己在外耽搁,多暂都回去,爷说的对不对?”

十六阿哥这么一说,曹颙又想起那一个月深水火热的生活,只觉得大腿根直痒痒。

因赶路的缘故,每天在马上的时间超过十个小时,这使得曹颙的大腿根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磨出了茧子。

见曹颙不说话,十六阿哥继续道:“三十天,你日日不落的出巡,奔波各处,行程累计过万里……我去太医院查了你的脉案,生病的缘故,不仅仅是劳乏过度,还因雨淋日晒,寒热交迫的缘故……你说说,你这般卖命到底是为了什么?”

曹颙之前还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现下听着觉得自己跟傻帽似的。是啊,这般卖命是为了什么?

不过到底有几分不服气,他忍不住为自己辩白道:“我是想着南边今年怕是要大涝,盛京周边的垦屯能护住最好……”

十六阿哥皱眉道:“不说盛京城,不说垦屯,只说你的行事?是啊,你一个掌堂,没有上差,自己负责一滩时能做到这个地步,连皇上也要赞你一声‘慎独’。可你只是谨慎不苟?你是独惯了,就没信过旁人!伊都立是谁,是你昔日同僚,是同你有十数年交情的老友,又是你此次差事的副手,你连他也信不过。你让他巡视,却又信不过,依旧要寻由子自己再跑一趟,眼见为实,是也不是?”

曹颙的笑容凝注,直觉得脸上滚烫,有一种被揭皮的尴尬。

是不信任吗?也不是吧,他只是担心有什么疏漏。

可是十六阿哥这般直白的点出,他想要自欺欺人也不行了……

十六阿哥叹了一口气,又坐下道:“爷晓得,你往来巡视,也想要震慑那些人,省的他们在修堤护坝上动贪墨银子,耽搁大事……何苦凡事看的那么通透,有时做人做事需要糊涂一些……”

曹颙苦笑道:“十六爷,我行事那么显眼么?”

十六阿哥摇摇头,带了几分自得道:“岂是谁都有爷这个慧眼?哼,爷同你厮混了二十年,还不知道你肚子里有几个肠子?就连十三哥,也只当你心细谨慎,为了怕你累着,还专程调了元柏到户部给你添助力……”

曹颙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忙想想自己与十六阿哥之间的交往,看是否有表现过“不信”的地方。

他的心里,一直隐隐地存了畏惧,对这个世界。

除了打小看大的曹颂,还有少年时结交的几个好友与十六阿哥外,对于旁人,他是鲜少能给与信任。

因为初遇时,那几个少年好友还都如白纸一般。而后的五彩人生,一点点勾勒,也都在曹颙眼中。

说白了,就是知根知底。

换成其他人,即便在往来中表现的友好投契,到底心里多了提防与梳理,奉行的是君之之交淡如水。

寻常倒没什么,遇到正经事的时候,他确实事必躬亲的时候多。

这样说来,这次大病还真是自讨苦吃。

曹颙自嘲道:“还真是毛病,看来还真的改……否则用不了两年,自己就将自己累死了……”

十六阿哥哼了一声,道:“你知道就好,赶紧调养吧,今年南方数省遭遇洪水,户部要有的忙了……”

说到这里,十六阿哥想起自己的来意,不止是来探望曹颙,还是来转告消息的,便道:“我刚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