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一时,宗室诸王、皇子阿哥也陆续上朝来。

十六阿哥将曹叫到一旁,脸上尽是欢喜,道:“已经有准信了,你算是得偿心愿。”

曹挑了挑眉,道:“请往热河的折子批了?”

“嗯,昨儿晚上我给皇阿玛请安时,皇阿玛特意提及此十六阿哥拍了拍曹的肩膀,道:“这个,你却是要好生谢我。我提了提你家在那头没宅子,皇阿玛还说要问过内务府,赐宅子下来。”

“谢是当谢的,只是赐宅?会不会太招摇?”曹实是怕了这口风浪尖地日子,掂量着道。

十六阿哥摆摆手,道:“赐宅虽是殊荣,却也不算什么,你才立了一个大功,这点还当得起。你年纪轻,已经是位高爵显,再升官才叫招摇,还不若得些实惠的。面上好看,也能震慑小人。”

想着即将能出京转转,曹只觉得心里畅快不少。

“十六爷,有没有信儿,今夏随扈热河十六爷也差不离吧?”曹问道:“这一去半年,要是十六爷不在,怕是住些日子就要腻了。”

“差不多,如今皇阿玛脾气燥,能陪着他老人家说上话儿的没有几个。我不惦记那把椅子,也不贪财,不过是想着哄他老人家欢喜,尽尽孝心罢了。皇阿玛晓得这点,待我也亲。”十六阿哥说着,脸上却隐隐地带着几分忧心:“不瞒孚若,我心里也怕。万一……我们娘几个,还不晓得是什么下场……如今,只盼着皇阿玛万寿无疆……”

不管是帝王之家,还是官宦之家,父子仍是父子。在儿子心中,父亲都是擎天的存看着十六阿哥这般不安,曹倒是有些不忍,摸了摸下巴,笑道:“十六爷忘了我说过的话了?”

“什么话?”十六阿哥见曹笑得古怪,问道。

“十六爷天庭饱满,地格方圆,福禄之像。加上十六阿哥不贪,无欲则刚,王佐之像啊!”曹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装神弄鬼道。

两人早年随言行无忌,这几年大了,说话也规矩起来,却是难得见曹这个模样。

十六阿哥不禁失笑,道:“这都几年了,难为你还记得这话。你善财童子多做了,保不齐这半仙也做得。却是借你吉言,若是爷真当了王爷。就……就送你一个金美人,看着过瘾,还不影响你们小两口恩恩爱爱……”说到这里,带了些许调笑道:“老实交代,这次去热河,是真厌了京里,还是借着由子偷懒,想要带着初瑜去玩儿?”

曹面上现出正经,看着十六阿哥。道:“这个。却是天机不可泄露。”话音未落,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十六阿哥见曹如此,撇了撇嘴道:“带着媳妇就带吧,难不成还要带着女掌柜去?你半年不在京城,想过那边没有?九哥的性子,能按奈住多久?听说她地银子,十三哥使了。那就让她入了十三。十三哥虽没爵位,到底是皇子。这年头,光脚地不怕穿鞋的,穿鞋地反而忌惮光脚地。”

曹原也是此意,同韩江氏提过。

可是韩江氏已经往扬州去信。要收养母族的表侄为嗣。她有心隐退,但是却不愿投身为奴。毕竟那不是她一人之事,子孙后代要世代为奴。

自打田氏出事,她心灰意冷,想过回扬州隐居。

虽说事情到这一步,有韩江氏露财惹祸的缘由,但是根本上还是受池鱼之祸。

曹就算不喜欢她,也不会将这是非过错推到一个小女子身上,以求心安。

在京城还好,有曹家与初瑜庇护;若是到了扬州。天高皇帝远。八阿哥的门人爪牙,想要占了个小媳妇。程家人还能强出头不成?

一时半会儿,没想到如何安置韩江氏,韩江氏就在曹府暂住下来。

现下看来,往后说不定就不用为韩江氏操心了。曹想到杨子墨说起韩江氏时,甚是亲近,两人之间像是有什么恩义往来。

曹家是臣下,简亲王府却是宗室。

就算九阿哥是皇子,爵位不过是固山贝子,差雅尔江阿好几级。雅尔江阿是连太子都敢抗衡的铁帽子,区区一个再说,对于宗人府宗令雅尔江阿,八阿哥那边向来是拉拢的,怎会主动得罪?就算九阿哥贪财,怕八阿哥也会加以劝阻。

雅尔江阿府下虽也有不少产业,但是他却不像九阿哥那般贪财。在银钱上,大方的多,为人又爱面子,才不会拉下脸来,贪图韩江氏地身家。

说起来,倒是帮曹家减了个包袱。

不过世事向来祸福相依,如此一来,却是该想法子,让四阿哥不要误会才好。要不然的话,就是得不尝失。

少一时,到了辰初(早上起点),康熙驾到。

朝会开始,先是吏部尚书奏事。

大计天下官员,卓异官三十六员、贪酷官九员、不谨官三十三员、罢软官十二员、年老官五十三员、有疾官三十二员、才力不及官二十四员、浮躁官十九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随即,则是几位外省大员的调动。

贵州按察使白潢升为湖北布政使司布政使,四川建昌道王沛升为贵州按察使司按察使。顺天府伊王懿为大理寺卿,国子监祭酒余正健为顺天府府尹。

吏部事情凑完,接着的是礼部。

安南进贡贡品,已至京城,请交与内务府查收。

康熙的心情看似不错,听安南国年例进贡犀角象安牙等物,物既沉重,道复遥远,运送未免劳苦,非所以柔远之意。嗣后着将犀角象牙。免其进贡。”

少不得礼部官员与几位大学士,上前一番颂德之音。

曹站在队列中,支起耳朵,等着兵部地奏事。

西北军情如何,他只晓得个大概,却是有阵子没听到消息了。因衙门不同,这个又不好太过打听,要不委实惹领兵出征是在康熙五十七或五十八年。这其中还有两、三年的功夫,西北那边莫非要一直僵持下去?

就算完颜家不使人军前报丧,完颜永庆被瞒住,但是落在外人眼里,说不得就要有人说永庆贪图功名,辜负亲恩。

若是十四阿哥出征,是康熙五十七年上半年,永庆在孝期,或许赶不上。若是下半年或次年,那永庆孝期已过。

想到此处,曹寻思,明日完颜府“接三”时同永胜商量商量,看有没有妥当的法

朝会最后,提到圣驾明日出京,随扈皇子为十二阿哥与十六阿哥。大学士与六部堂官都有随扈之人,内务府这边,御前听差的是观保与马齐两位总管。

曹去热河地旨意并没有明发,但是康熙在散朝后召见倒像是公事公办,提及热河行宫几处园子地修缮,不外乎用心办差等语。直到最后,才提了一句,早朝前已经下口谕给马齐,从内务府在热河的产业里,挑一处宅子赐给曹家。

曹闻言,少不得叩首谢恩。

康熙却是没有立时叫起,过了好一会儿,方道:“你也不必伤心,你的委屈,朕记下

话中,带着些许无奈。

曹嘴里道“不敢”,心里已经是无语。

做皇帝也不容易,为了维护皇家体统,连教训儿子,也不好肆意。或许在他眼里,曹实不算什么,不至于他拉下脸来,教训九阿哥去。

未了未了,康熙又让曹到太后宫请安。

虽说是皇孙女婿,但是除了新婚与每年的圣寿节,曹还真没有什么机会去给太后请安,毕竟他是外臣。

虽说奉了康熙口谕,但曹还在有些别扭,到了太后宫请见。

太后倒是透着温煦,话了几句家常,才打发曹出去。

还未出园子,就见十六阿哥迎面过来,上前道:“我刚去寻你,怎么又去太后宫

“皇上口谕,好像也是为热河行宫之事。”曹见十六阿哥换了常服,道:“十六爷要进城?”都安排完了,去十三哥那边转转,正与你顺道。”十六阿哥回道。

说话间,两人出了园子。

他们两个加上随行的长随侍候,拢共二十来骑,扬起一阵烟尘……

领先半天,又被反超了,泪。还有四十八小时,大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二十七章 谋皮

伯爵府,跨院,僻静处。~~~~

曹说了心中顾虑,永胜沉默许久。

“孚若,还是让我来吧!”永胜像是拿定了主意:“让我还选择,不要让兄长选择。一边是阿玛遗命,一边是儿女应尽孝心,这让大哥如何选择?就算是回来奔丧,也要带着自责、愧疚。还不若我还背负,我也当未这个家做些什么。就算是日后有人说起,也只是会将斥责落到我身

人心很奇怪,喜欢恶意揣测。

不仅永庆要背负“不孝”的嫌疑,坚持遵从父命,不给长兄报丧的永胜,也会被戴上“不义”的帽子。

“你也要想清楚了,这关系到你的名声,日后前程……”曹晓得自己没什么立场,还是忍不住多说了一句。

永胜拍了拍曹的肩膀,道:“孚若,我本就不是什么有出息的人。同事事优秀的兄长相比,我算什么?不过是补个差事,混口饭罢了。”

说到最后,他想起早年父母曾想同曹家议亲之事,看着曹却是感概莫名。

差一点,就要成为一家人。

就算没有成为一家人,永庆出京这几年,曹对这边府上也多有照拂。万吉哈生前,他也帮着寻了不少上等补药。

“明儿接三,孚若要抽身,就过来吧!”永胜道。

“那是自然。”曹应道:“瞧着伯母身子也不好。你这边却是更要辛苦。这几日,就在固定地屋子里待着吧,有什么说话跑腿的安排人下去,也省些体力。实是熬不住了,含几片参片顶顶。丧期还长,切熬,你可病不得。”

按照规矩,父母亲去世,孝子要不吃不喝三日。所以曹才这般说。

永胜点点头,道:“晓得,昨晚的银子。还没向孚若道谢。这次花费大些,年中除了俸禄。也没什么进项,怕是要年底才能还

曹摆摆手,道:“以后再说,我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

丧事繁杂,两人又说了几句,曹便欲告辞。

曹刚要开口,就听到稚嫩的童声:“二舅!”

随着说话声,院门口跑进来一个穿着孝衣的小姑娘。见有其他人在。小姑娘放慢脚步,走上前来。

虽不过四、五岁,但是影影绰绰地。能看出永佳的影子。曹数月前见过这小姑娘一面,她就是简亲王雅尔江阿嫡女真儿、

永胜俯身抱起真儿。道:“乱糟糟的,怎么跑到前院来?看你的呢?这几日大人都忙。真儿可不许再淘气。”儿闻言,撅了小嘴道:“二舅就冤枉人。真儿没有淘气,是专程来寻二舅地。”

“哦,是么?”永胜摸了摸外甥女的头,转过身来,对曹道:“是我的外甥女,孚若还没见过吧。瞧这样子,同她额娘小时候一样一样地。”

真儿听了永胜的话,皱了皱鼻子,划了下小脸,道:“额娘小时,二舅也是小孩子。外祖母早说了,二舅小时可淘气了!”

到底是年幼,混不知愁。

永胜想笑,又笑不出来,对真儿道:“是舅舅们地好友,快叫人,曹舅舅。”

真儿抿了抿小嘴,看了曹一眼,带着些许困惑,犹豫了一会儿,嘴里仍是乖巧地顺着永胜之意,道:“曹舅舅!”

曹点头致意,道:“嗯,真格格乖!”

真儿的小眼睛转阿转,小脸上露出几分糊涂,低声问永胜道:“二舅,这人不是真儿姐夫么,怎么又是舅舅?”

永胜听得不解,曹说了年前见过之事。

说话间,就有好几个外管事来寻永胜。曹便没有再留,告辞离开。

永胜抱着真儿不便,便吩咐管家送曹出去。

曹一走,永胜就转头对真儿道:“到底寻舅舅何事,也当说了?”

“额娘一天没吃饭,怎么。”真儿的小脸上露出担忧来。

“这是儿女对父母的孝心,你外公走了,你额娘难过才如此的。再熬一天就好了。真儿不要担心,你舅母已经给你额娘预备参片。”永胜叹了口气,道。

真儿似懂非懂,“哦”了一声,道:“外公走了,真儿也难过,真儿也不能吃东西么?”

“真儿能吃东西啊,是你二舅母忙着招待客人,没有给你预备吃的么?回到这边家里,你想要吃什么,就打你身边的婆子丫鬟直接去厨房那边说。要是有敢不听话的,就告诉你二舅母。”永胜道。

真儿听了,眼睛不由放光,道:“真地?二舅说的是真的?真儿能直接向厨房那边说要什么吃地么?”

永胜见外甥女这样子,有些心疼,道:“莫非真是饿坏了咱们真格格了?这不是别人家,真儿当然能吩咐了。”

真儿小脸上已经添了笑,道:“那真儿叫人做猫耳朵汤行不行?”

“行,行,只要真儿想吃的,什么都行?”永胜说道。

“额娘爱吃那个,真儿待额娘不吃饭行么,舅舅……”真儿央求道。

见外甥女这点儿年纪,就晓得心疼慈亲,永胜心里多了不少怜惜,道:“真儿想去,就去吧。要是能劝你额娘用立了功劳。要是你额娘不肯用,真儿也别太难过,这份孝心你额娘也算是收到了。”

真儿见永胜没有反对之意。欢喜不尽。

正好她随身侍候地带着小头子过来找,她从永胜臂弯下来,小跑着回内院去了。

“猫耳朵汤?那是什么?没听说永佳那丫头爱喝汤啊。”永胜看着真儿的背影,有些纳闷……地心里甚是郁闷。才出完颜家大门,就被十四阿哥逮个正着,硬拉他酒。

他原是不肯。借口有事先回府,十四阿哥却是出奇地强硬,说是“选日不如撞日”。不容曹多说,就让侍卫将曹驾上了马车。

到底是在人前。曹也不好同他太多撕巴,就到了这里。

看刚才奉茶之人,二十来岁,妇人装扮,穿着淡雅,气质不俗,并不像风尘中人。但是正经妇人,也没有这样抛头露面待客的。

自从李鼎进京。在海子边开了私家菜馆,这海子沿岸就有不少这样地私宅。

寻两个大厨,养几个美姬。供达官贵人喝酒寻欢

大清律虽规定官员不得,但是这些女子却也不算妓奴。

这才下晌,天还大亮。十四阿哥不会这般无聊,要给曹安排一个吧?

曹喝着茶。心里思量着。

“好些日子了,就想寻你喝酒,却是都忙,不得闲,今儿正是便宜。”十四阿哥饮了口杯中茶,笑着说道“内务府的差事办得漂亮,爷当谢你。”

十四阿哥的话说得甚是漂亮,但是曹却仍是能感觉出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与忌惮之意。

“多是皇上英明,与臣僚的辛苦,我不过是出个点子,实不敢居功。”曹斟酌着,说道。

“得了得了,你老是这样子。过谦即诈,爷还能抢了你地功劳不成?”十四阿哥挑了挑眉毛,甚是不满曹的说辞。

曹心里颇觉怪异,明明没有那么亲近,如今十四阿哥这又是唱哪出?

给外人看么?谁不晓得曹与他父亲一样,不结党,不站队,只效忠皇上一个?

就算十四阿哥拉他喝两次酒,也改变不了什么?九阿哥与曹交恶,早已不是秘密。

少一时,那妇人带着两个仆妇,摆好了酒菜。

桌子上,四碟四碗,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家常菜肴。

四个碟是老醋花生、芥末白菜堆、香椿鸡蛋、炸小黄、炖鸭子、红烧肘子、鸡蛋羹。

曹见了,甚是意外,什么时候,这京城菜馆流行这一口了么?

十四阿哥却是满脸欢喜,拉过那妇人,带着几分宠溺道:“辛苦你了。”

那妇人却是红了脸,嗔怪道:“爷,有客在?”

十四阿哥看了曹一眼,道:“曹,爷忘了跟你提一句,这吴氏是爷的女人,你当称呼一声小婶子。”

他即是这般说了,曹便只有起身,重新与吴氏见过。

吴氏忙俯身,连道“不敢当”,望向曹地目光却带了几分好奇。

“看曹俊么?爷心里要酸了!”十四阿哥半是认真,半开玩笑道。

吴氏忙收回目光,道:“妾身久仰曹爷大名,初次得见,甚是好奇,这才失礼了,还望爷与曹爷勿怪。”

十四阿哥已经落座,招呼着曹也坐了。

吴氏侧坐在十四阿哥一旁,为两人把盏。看着丝毫不见拘谨,仿佛她身边坐着的不是皇子阿哥,而是一个寻常地男人一般,那份自在从容,不是寻常女子能有的。

其言谈举止,倒像是大家出身,却不晓得为何落到“金屋藏娇”这个境遇。

十四阿哥端了酒盏道:“爷这边,曹你还是头一个客,来,干了!”说完,一口曹也跟着干了,心里却是纳罕得紧。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十四阿哥拉他吃酒不说,还在这样私密地地方。难道他就这样自信,以为自己能上他的船?

十四阿哥放下酒盏,脸上已经收了笑容,露出几分刚毅,看着曹的眼睛,道:“曹,爷晓得你谨慎,不愿站队。爷也不强你,爷要你帮爷一个忙。”

曹撂下了筷子。看着十四阿哥,不晓得他为何这般理直气壮。

自己亏他的,还是欠他的。就算是要寻人帮忙,也不应该是这种命令的态度吧?

到底是皇子。就算他想要谦卑,他地骨子里也是深刻着“理所当然”几个字。

“十四爷,曹文不成、武不就,几斤几两十四爷也当晓得,哪里有什么能帮上十四爷的地方?这话说出来,岂不是让人笑话?”曹也不晓得十四阿哥底细,只好含糊着说道。

“谁要你舞刀弄棒、还是卖弄学问了?你有没有本事,不用爷说。连韵娘这深闺妇人都晓得你善财童子的大名。你再说这些没用地,就没滋味了!”十四阿哥道。

曹闻言,心里已经有数。看来还是关系到钱财。

“爷在等时机,爷想要请北。”十四阿哥拍着桌子。朗声说道:“西北地势复杂,那边住着的回子、蒙古人不安分地多。朝廷地战事一时半会儿怕是完不了。想要打胜仗,就要有银子。后勤供给要十足。”

说到这里,他看向曹道:“曹,我晓得你避着爷。除了早年咱们有些不痛快之外,你也是怕了爷头上八爷党这个帽子,怕你们父子受到牵连,爷说得对不对?别跟爷说什么皇子不得结交外臣这样地屁话,你避讳我,避讳八哥、九哥,避讳四哥,何曾避讳过十三哥与小十六来着?”

这话他说地实在,但是他说地,曹却不好应的。谁晓得话里话外会有什么陷阱,曹心里鄙视自己的谨慎,却也无可奈何。

生活在这个皇权世界,他可不会大剌剌地认为,十四阿哥如此“友善”,就能畅所欲言,当成哥们朋友了。

“你不承认么?真不晓得你怕什么,这些年爷也算看着你一路过来,却是小老头似的,没有片刻自在的时候。想要做名臣?瞧着比我们这些皇子阿哥还累。”十四阿哥皱眉道。

“十四爷,只是臣子本份,还往十四爷体谅。”曹看着喜怒随心的十四阿哥,却是有几分羡慕。

像十四阿哥这般自信,又的活着,也是一种幸福。

“罢了,罢了,不同你嗦。爷就问你一句,你帮不帮吧?爷也不白使你,只要你应了,九哥与你结下地梁子,爷想法子化解。你也当晓得爷九哥的脾气,最是精明,从不肯吃半点亏。虽然现下皇阿玛照拂你,但是九哥不是大度之人,总要寻时机清算回来。”十四阿哥说道:“你也算当得上能臣,正当全心全意为国效忠,要是被是非恩怨缠身,岂不是令人抱憾。爷也不为难你,并不是要你不忠与皇阿玛,只要你想法子,在今明两年能使得国库多些库银,预备出西北军费来。这个,也是臣子应尽的本份,你又有赚钱地本事,为何应不得?”

说到最后,十四阿哥的眼睛多了几分炙热,望向曹地目光火辣辣的,不像是看着一个男人,仿佛向看了一座金山一般,脸上是毫不掩饰地与贪婪。

“只要国库有银子,打仗还怕什么?爷请战之时,就举荐你为军需大臣,咱们一起建功立业,曹你看如何?”十四阿哥已经站起身来,直勾勾地看着曹,要立时听他的回复。

曹心里叹了口气,哪里有第二种选择?

看着十四阿哥地意思,只要曹说一个“不”字,那就是破了他的美梦,断了他的前样的话,以后自己要应对的就不仅仅是九阿哥的嫉恨,还有十四阿哥的怒火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曹有什么能耐,能在两位皇子阿哥的攻讦下,拍着胸脯说没事可自保?

“十四爷,听曹说两句可好?”曹稍加思量,回道。

十四阿哥没有见曹点头,脸上阴晴不定,道:“说说看?”

“十四爷为皇上分忧、为国尽忠之心,曹感同深受,实是敬佩十四爷的忠孝。户部银钱之事,虽不是曹本职,但是曹愿在能力范围内,尽些绵力。至于所获如何,还要看天时地利,数额却是不好现下就保证。日后军需大臣之事,还请十四爷勿要提起。臣父多年深受皇恩,待皇上最是忠心,时常教导曹,不要起贪念,因私心结党,勿忘人臣之责。”曹的态度也格外认真,甚是郑重地说道。

十四阿哥闻言,眉头皱得更紧,道:“你的意思,是肯想法子赚银子,就是不肯站队么?”

其实这银子,曹也是不愿意想方子去赚的。

只是他晓得,康熙才不会任由他清闲,两年两百万就知足。不过是曹才忙活这些日子,就算是身为帝王,也不好连轴使唤人。

所以,对于十四阿哥的提。但是站队,除非他疯了,要不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站队,还站到倒霉的十四阿哥身边?

虽说曹从不敢小瞧哪一位皇子阿哥,但是对于十四阿哥还真看重不起来。

十四阿哥有皇子阿哥傲慢,男人的血性,满洲人的好斗,但是却有个致命地缺点,那就是自以为是。

如今,太子废,大阿哥圈,八阿哥受斥责,储位空悬。

三阿哥与四阿哥都蛰伏,十四阿哥却是顺势而出,开始接手八阿哥的势力。

他的眼里,尽是自信,如同储位就是他的一般。

所以,当他问曹还不肯站队时,那目光像是看一个傻瓜似的,意思是:“爷给你机会,你都不抓,怎么这么不开窍?”

他能自以为是,做着储君美梦,但是曹脑子没坏,怎么会去配合?

“十四爷,父命不可违,还请十四爷体恤。”曹站起来,躬身道。

过了半晌,方听到十四阿哥道:“罢了罢了,随你,天大的功名送到你眼巴前,你都不要,往后不要埋怨爷不提挈你就好……”

还有24小时,月票,月票,恳求月票,大家请点点吧,小九拜求。作最渴求的,大家就动手点一点吧,即使不投给小曹,也请用几秒钟,选喜欢的一本书,点一会让人感激不尽的。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二十八章 喜讯

圣驾二月十八巡幸畿甸…====…自畅春园启行。

内务府这边。也已定下日子。内务府总管曹二十五出京。往热河负责修缮行宫之事。内务府随行属官中。有营造司主事董长海。奉宸院员外郎曲峰。还有本堂的郎中伊都立。

按照计划。圣驾到抵热河前。曹将率内务府众人。负责行宫修缮等事务;圣驾到抵热河后。曹将随扈御前。

算算日子。却是要九月底才能回京。

虽说带初瑜出京之事。在宗人府那边已经报备。御前也打了招呼。但是毕竟是“出差”。带着的随从。也不好太多。

智然要求佛。见见黄教大师的风范;蒋坚为幕僚。自是要跟随幕主;李卫打着同蒋坚学幕的名义。也是要跟去的。魏黑、郑虎、小满等人不必说。还有曹甲、曹乙等四人。

内宅中人。因要带着天慧。所以天慧身边的丫鬟要跟着。榕院两位姨娘要照看妞妞。田氏要照看左成、左住两个。都抽不开身。

曹与初瑜原是想邀紫晶同往。但是紫晶却要照看天佑、恒生起居。

这样一来。却除了梧桐苑的丫鬟婆子外。就是几个婆子媳妇子跟着。

饶是如此。男女都算上。也有数十人。十多辆大车。比曹开始还觉得有些惹眼。寻思要不要分批行路。不过随后一想。自己好逮也顶着和硕额驸的帽子好几年。何必再这个时候找不自在。毕竟是通禀了过康熙与内务府的。并不是私自携眷出京。

曹能这般自在。其他的内务府属官出京。却只能带长随小厮了。

别人还受得。伊都立哪里受得了这个?

但是年前他正为女人之事受贬。如今哪里好明目张胆地再犯?

幸好热河那边。他父亲生前也是常随扈的。置办过宅子。因此。内务府这边定了行期。他便打发妾杨氏带着几个婢女先行出京。

启程日子临近。初瑜却有些不安起来。

毕竟要出半年。别人还好说。天佑与恒生兄弟两个还年幼。她这做娘的。心里实放心不下。

因此。她便同曹商议。能不能天气暖和了。让天佑他们也过去。这样紫晶、田氏与榕院两位姨娘也能跟出去透透气。

孩子们渐大了。曹也不想将他们圈在院子里养。不过毕竟不是十里八里的距离。数百里行程。对孩子们来说。实是辛苦了。所以。他也犹豫着。拿不定主意。

不知道是不是他太悲观。他地心里。原本有些忌讳儿子竟对于曹家长房这一支来说。在长生落地之前。曹与天佑是唯二的血脉。

要是父子两个出了闪失。对曹家长房是致命打击。

有的时候。不是畏惧死亡。是放心不下活着的人。或许会被讥笑为胆小鬼。但是保全自身。不死在父母亲身前。也是一种孝道。

有了长生后。这种忌讳就少了许多。

曹虽不是信奉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教条之人。但是想着儿孙对父母亲的意义。心里也颇为负担。

七阿哥听说女儿、女婿要往热河小住。便使人将曹叫去淳郡王府。问了他们热河住处安置地情形。

曹家在热河没有私宅。七阿哥是晓得的。所以他吩咐曹住淳王府的园子。

虽不晓得今年往热河随扈的名单。有没有自己个儿。但是七阿哥还是希望女儿、女婿住得舒坦些。再说。就算他随扈。那边的园子也住得下。

亲长好意。曹自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就算他们夫妇两个。到了热河。便能寻到合心地宅子。但是收拾入住也要些时日。暂住王府花园正是便宜。

这一番折腾下来。曹倒是对京城生出几分留恋来。好像有些舍不得走了。

说起来毕竟京城府里是万事方便。

不过想着京城的郁闷日子。曹还是期待出门透透气的。要不然一年到头来。脑子里就想着阴谋诡计。人也变得阴狠无趣了。

自保是为了求生。学会适当地手段。也是为了能屹立不倒。但是要是人心扭曲了。整日里不在想着别的。眼里只看到算计与阴谋。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府里有个真和尚智然加上居士蒋坚。曹的心境倒是越来越平和了。

对于当面斥责他、辱骂他之人。曹生并不是怨气。这个世上。除了父母。没有谁有义务对你好。

既是入了社会。人与人之间。就有各种不同情绪与心情。被喜欢、被接受与被厌恶、被拒绝都是人之常情。

那些藏头露尾、不敢露出真面目之人。曹心里只觉得可怜。

或许他们真实身份是人前的君子。儒雅可亲。待人温煦。但是私下里却是尖酸了些。他们却弄出小动作。使些小手段。无事生非也好。听风就是雨也好。污蔑、诋毁别人的人品。

那样子。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