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柄大明-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冲!”
骑兵们骑着战马,跟着一马当先的蓝玉,冲上了街道,后面,是大队的步兵。
街道漆黑,很多骑兵,都手持着火把。
前面,喊杀声几乎停止了,是已经打退了入侵的鞑子,还是?蓝玉正在想着,突然,就感觉到了危险的来临。
“嗖,嗖嗖。”无数声音飞过。
对面,已经与鞑子骑兵遭遇了,鞑子骑兵们看到对方打着火把,正是射击的良好机会,纷纷拉开弓,向着对面射击。
密集的箭矢飞来,很多骑兵,就倒下了。
对方居然在密集的居住区,使用箭矢射击!蓝玉不断地用自己的长枪格挡开箭矢,一边气愤地想到。
“快,丢下火把!”蓝玉喊道,他没有想到,一打个照面,自己就先吃亏了。
后面的士兵仿佛已经看出了打着火把的人,是最容易受到打击的目标,纷纷将火把扔到了地上。顿时,黑暗重新来临,只有地面上的积雪,反射出光芒来。
双方依旧在很快地接近,蓝玉已经与最前面的鞑子骑兵遭遇了。
对方手执长枪,向蓝玉刺来,蓝玉的身子,在马背上突然消失了。在对方一阵惊讶之中,躲到了马背另一侧的蓝玉,已经用自己的长枪,刺入了对方的胸膛之中。
接着,还没等蓝玉回过神来,左右两边,两名拿着弯刀的骑兵,分别向他砍来。
蓝玉用长枪横着一扫,格挡开两人的弯刀,接着,左右攒刺,将那两人,也都挑下马来。
血淋淋的战斗开始了,蓝玉闻着空气中的血腥味儿,听着周围的那些濒临死亡的惨叫声,居然有种莫名的兴奋。
这,就是战场,好男儿,就要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蓝玉一直向前冲杀,身边的鞑子越多,他就越兴奋,一杆长枪,挥舞得如同一阵旋风,他周围的鞑子,纷纷倒下马去。
“鞑子,拿命来!”蓝玉大喊着,继续向前冲杀。
他却没有发现,自己的身后,己方的骑兵,越来越少。
虽然蓝玉是个沙场的好手,敌人越多,越强,他杀得越痛快,但是,并不能保证,他后面的骑兵,跟他有同样的水准。
相比蓝玉,骑兵们的损失就很大了。
鞑子的骑兵人数多,几个打一个,也能很快将明军骑兵消灭,更何况,这些明军骑兵的战斗力,根本就没有他们强。
鞑子骑兵越过了明朝骑兵,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就是还没有列阵的明军步兵。
一群没有列阵的步兵,在骑兵面前,那就是待屠宰的羔羊而已,鞑子骑兵兴奋地冲杀过去,顿时,到处都是一片血海。
王弼在后面,已经听到了己方军队的惨叫,不断有溃兵,退了回来。
“怎么回事?前面来了多少鞑子骑兵?”王弼拉住一名溃兵说道。
“不知道,很多很多,我们的人,都被打散了。”溃兵说道。
“那蓝将军呢?”王弼继续问道。
“不知道。”
前面的情况,很糟糕了,而且,看四周的情形,似乎四面的城墙,也要被鞑子拿下了,一旦四面城墙都被围,那么,己方除了战死,就没有第二条退路了。
王弼知道,蓝将军让他守护大营,其实,是为了守护他的夫人,这种时候,该是自己做出决断的时候来了!
王弼这般想着,咬了咬牙:“卫队,带着蓝夫人,我们从南门撤退。”
在蓝玉走了之后,蓝玉的老婆就从床上起来了,这个时候,显然谁都不可能再安稳地睡去。
“王将军,怎么回事?”披着狐裘大衣,蓝玉的老婆虽然脸上依旧有些疲惫,但是,还是个美貌的女人,露出高贵的气质来。
王弼没有看她的脸色,低着头说道:“夫人,现在情况危急,末将护着您,先出了上都再说。”
“蓝将军呢?”显然,她还在牵挂着自己的夫君。
“前方情况危急,我等还不知道具体情况。”王弼说道。
“那我就在这里,等蓝将军。”
女人有的时候,是很愚蠢的,现在,军情如火,她居然还在这里固执。王弼不由得心中焦急,这个时候,若是城头全被对方给占据了,恐怕就不妙了。
“夫人,我们没有时间了,再不撤退,我们恐怕就都会被围在城内了。”王弼说道。
“王将军,带着你的人先撤退,我在这里等蓝将军。”
听到这女人的话,王弼彻底无语了,她还以为,自己是因为害怕才逃跑的吗?自己是因为她在这里拖累,为了保护好她的安全,所以才要先撤退的,若不是她的话,自己早就带人杀上去了!
王弼一时无语,既然不肯走,自己也不能强行带走,要死,那就干脆死在这里好了!
还好,王弼没有等多久,就看到了一名被打散的骑兵回来了。
“张勇,前面情况如何?”王弼问道。
“将军,鞑子这次来的,都是骑兵,人数大概有两万,蓝将军带着一队人,向西冲杀,估计,一路能冲到城门口,但是,我们守军才五千,鞑子人太多,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先放弃城池,估摸着,蓝将军会在城外与我们汇合。”骑兵说道。
一千骑兵,三千步兵,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如果再不逃,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被干掉。在这种情况下,放弃城池,也没有什么可耻的。
听到这话,不管真假,总之,王弼是有理由了。
“夫人,我们还是先撤退吧。”王弼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依将军所言。”这女人现在才上了马车。
一行人急匆匆地向着南门奔去,王弼忧心忡忡,他只希望,自己能够在鞑子占领南城门之前,安全地离开。
城内的百姓,早就听到外面的喊杀声了,一个个在房间内瑟瑟发抖,谁都不敢出来。
天,渐渐地亮了。
“上都的百姓们,你们受苦了,现在,朝廷的军队,终于打回来了!”街道上,响起了喊叫声:“你们在明朝的奴役下,坚持了这么久,皇上一直都在记着你们,现在,我们终于回来了!”
先用蒙古话,又用中原话,沿街的声音,一直在喊着。
“但是,朝廷的军队,现在需要粮草,希望你们能够配合。”
在喊话过去之后,就是无数的蒙古骑兵,踢开了他们的家门,将他们的粮食,抬了出来。
除了粮食,蒙古骑兵们更喜欢风干的牛肉,羊肉。
这次出来,长途行军,消耗很大,所以,这般地补充,也是必须的。
有一小队溃兵逃走了,扩廓派人去追击他们,为了避免消息泄露,他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休整完毕,然后,前去攻打大都。
大都,是大元朝的都城,只要将大都夺过来,大元朝,就依旧没有倒!
在冰雪的天地里,一只信鸽,在振翅高飞,这种天气,根本不适合飞行,说不定,没有飞多久,就冻僵了,或者,被老鹰抓到,这种寒冷的情况下,每一个飞着的东西,都会是它的猎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上都的情报机构,只有这么一只信鸽了。而这个时候,上都已经戒严,想要从上都城内溜出来,几乎不可能,要是就只有人出来了,没有马,也会死在路上。
还好,这只信鸽不负重托,居然奇迹地飞到了大都。
得知上都的情况,大都立刻行动起来,整顿军队,各种武器装备,都搬上了城头,城内的色目人,被严密地监视了起来。
上都一失守,大都的地位,就显得重要起来,大都若是失守,鞑子很可能会再次席卷整个北方。
常聚没有感觉到压力很大,上都的失守,是因为守军的疏忽,而这种情况,绝对不会第二次重演,蒙古骑兵来攻打自己守护的大都城,绝对会是赏心悦目的一片倒的屠杀而已。
这情报,来得很及时,否则,自己的军队若是这般糊涂地就被打败了,那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同时,情报也被紧急地传往平江,传往应天。
第1025章 火速进宫
“启禀皇上,微臣已经查了数日,依旧没有找到李琪,所以,微臣不得已,已经向全国下了通缉之令,微臣一定尽力,找到李琪此人。”奉先殿内,杨宪向朱元璋报告道。
“锦衣卫都是饭桶吗?这么多天,怎么连个人都找不到?”朱元璋愤怒地说道。
朱元璋的愤怒是有根据的,毕竟,现在已经过去三天了,这三天的时间,足够让一个人从应天,跑到海上去了,要是漂流出海,天知道会到哪里去?
朱元璋又必须要找到李琪,毕竟,这个人的身上,有着后宫的一个大秘密,那太子之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朱元璋最关心的,就是太子的身份,本来想找来李琪之后,亲自审问此事,结果,现在,所有的人都抓到了,就是李琪漏网了。
“是,微臣一定尽力寻找。”杨宪感觉到自己的后背都出汗了,暴怒之下的皇上,随时都会责罚他的。
还好,朱元璋比较克制,没有非理性的冲动。
“还有别的事情吗?”朱元璋压抑着自己的愤怒,继续问道。
“微臣在搜查李府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墨水,这墨水,书写到了纸上,干了之后,纸上什么痕迹都没有,待到用海带的菜汁泼上去之后,字迹就显出来了,和陈宁交代的很像。”杨宪说道。
这个发现,也是无意中的,让杨宪太惊讶了,这墨水出现在李府,证明这最早的账目,绝对就是李善长伪造的了。
他居然敢这么做,即使是没有中风,也难逃一死,想起在牢房中那个命不久矣的李善长,杨宪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几日,随着李善长的倒台,满朝的文武,也都惶惶不安,他们不知道这案子,会不会牵扯到他们的身上来。
“真有这种东西?”朱元璋也有些惊讶。
“皇上若有兴趣,微臣可以给皇上拿来演示一番。”杨宪说道。
朱元璋摆了摆手:“朕没什么兴趣,若没别的事启奏,就退下吧。”
杨宪心中暗自惊讶,刚刚皇上还表现出很吃惊,很感兴趣的样子,现在怎么又没兴趣了?不过,杨宪知道,这个时候,他是不能乱问的,也的确没什么新的消息了,杨宪于是告退。
朱元璋的心里,在来回琢磨着。
既然发现了这种墨水,那么,可以肯定,绝对就是李善长干的了,一直以来,李善长都在做着这方面的准备,这次,趁着陈风去岛国,而且自己又同意的情况下,哪怕就是造假,也想要把陈风的臂膀铲除的。
这点,朱元璋都能理解。但是,朱元璋就是不理解,李善长为何会把那最后一段写上。
难道,是为了想拿这件事来要挟自己?不可能,一个丞相,想要拿皇上的家丑来要挟皇上,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那么,又是为什么?难道是想要告诉自己真相?就算是告诉自己,也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吧?时机选择得太不合适了。
除非…除非是无意识写上去的,或者说,只是一时兴致,反正写什么,也会消失不见,所以,李善长的儿子,就将这一段内容给写上去了。
最后这个原因,朱元璋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才敢这么想的。而现在再思考一下,又觉得最后这个原因,好像才是可能最大的。
反正这墨水写上去,就消失了,于是,那个李琪,就在李善长不知道的情况下,加上了这段话。而这账目,本来就是诬陷江南商社的,所以,李善长根本就没有把账本看到最后,就粗心地放起来了。
那菜汁湿了最后一页,于是,这账本,就毫无保留地显示到了自己的眼前。
也只有这个原因,是最有说服力的了,朱元璋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但是,即使是这般地想了,也无法回答朱元璋的问题,到底,记录的这件事,是真是假?
派去打听那个张鹏,江南还真有一大商人曰张鹏,但是,此人在江南商人之中的口碑很差,之后,不知为何,就自杀了,家道中落,现在,家里什么人都没有了,据说唯一的儿子,已经流落到了海外。
究竟是像这账目上记录的其他人一样,都是似是而非,还是,确有其事?
朱元璋想了半日,终于,说道:“来人,请陈王爷。”
那个滴血认亲的计划,该找陈王爷商量商量了,也只有他,足智多谋,才能将这样一件事做好,而且,还不会泄密。
民房内。
“风哥,大都传来了紧急情报。”韩娥脸色凝重地说道。
大都?陈风这几日,在应天等着李善长的最终结果,同时,和蓝玉寒以及韩娥厮守在一起,日子过得很舒服。这日,却等到了这么一个消息。
顿时,陈风就想起,这大都的紧急军情,恐怕就是鞑子有异动了。
将纸展开,那细小的字迹,果然让陈风大吃一惊。
上都遭遇鞑子突袭,城池被鞑子夺走,大部分守军战死,主将蓝玉去向不明!现在,大都随时都会遭遇鞑子的打击!
鞑子还真会挑时候,不过,以鞑子的耳目,现在还以为,自己是在岛国呢吧?
“风哥,发生什么事情了?”蓝玉寒问道。
接过了陈风递来的信,蓝玉寒也是脸色大变。
现在,大都的守军,只有不到一万人,而且,大都现在是陈风的老家,一家老小,都在大都呢!如果大都要是被鞑子给打下来了,那么,不用说,肯定会用陈风的家人,来胁迫陈风,提各种条件。
“风哥,我们现在就调兵回大都。”蓝玉寒说道。
想要增强大都的守备力量,那就得调其他的军队,在山东,就有明军的后续力量数万人,急行军的话,几日就能赶到大都。
陈风摇了摇头,自己是靠天上的信鸽来传递消息的,而朱元璋,得靠地面上的骑兵,而且,现在北方大雪,道路难走,那么,得过个三五日,才能收到消息。现在自己就跑去找朱元璋,说大都被鞑子给打了,我的人都跑到岛国去了,大都空虚,赶紧发兵吧,那朱元璋肯定会起疑,你怎么知道的?
而且,虽然上都这么轻松地被拿下来了,那是因为鞑子的突袭,而且,此时的蓝玉,根本就还不算名将,即使是名将,蓝玉属于是那种进攻类型的猛将,而不是防守型的,所以,上都守不住,有各方面的原因。
鞑子居然不先打大都,放弃大都这样一个最具战略价值的目标,真是他们的失策,也是自己的幸运。
现在,既然知道鞑子已经打下了上都,那么,大都的守军,就该做好准备了,将鞑子军队击溃,大都的军队做不到,不过,守卫大都城,却没有问题。
当陈风决定要去远征岛国的时候,大都这里,就已经完全布置妥当了,陈风已经做了多方面的考虑,要防止朝廷里有人给自己下黑手,也要防止鞑子狗急跳墙。
现在,果然,都出来了,鞑子也跟着凑热闹。
那就让鞑子的军队,在大都的城墙下,碰个灰飞烟灭吧!
“不用担心,给大都回信,坚守城池,一个月后,我就返回大都了。”
让大都,坚守一个月?韩娥看了眼陈风,确定陈风没有在开玩笑,才下去命人回信。
“玉寒,不用担心,有常聚在,只要没有鞑子的内应,大都绝对不会落入敌手。”陈风说道。
“那要是有鞑子的内应呢?”蓝玉寒问道。
“别忘记了,有秋香在呢,大都里,即使有鞑子的内应,也会被盯得死死的。”陈风说道。
听到这里,蓝玉寒也放心了,这次,从大都出来的时间太长了,连蓝玉寒都忘记了,其实,大都早就准备好了。
“风哥,有宫里的太监出来了,看样子,是奔向这里的客栈的。”韩娥匆匆回来,说道。
宫里的太监来了?难道,朱元璋也有特殊的渠道,这么快就知道了?陈风这般想着,身子已经快速地回了房间,从里面的一个地道内,大步地往回走。
当陈风坐到客栈里的窗户前面欣赏风景的时候,就看到街上那匆匆而来的传旨太监。
太监没有事情,是不准出宫的,而要是没有圣旨,根本就不能出应天城,此时的太监,和后世的东厂西厂的厂公相比,地位还是很低的。
“陈王爷在吗?”下了马,来到客栈之外,这太监就向一旁的护卫问道。
“就在楼上。”护卫答道。
太监立刻噔噔噔地就向楼上跑去。
什么圣旨到,众人接旨的话,这太监都没有说,就皇上叫个人过来,根本就不用费一张圣旨,只是一个口谕而已。
“陈王爷,传皇上口谕,请王爷速速进皇宫。”太监看到了陈风,立刻说道。
叫得这么急,不会是真知道了大都的事情了吧?陈风这般想着,说道:“好,那我立刻前去。”
下了楼,带着两个护卫,陈风和太监一同去皇宫。
让朱元璋派部队去帮助守城,打鞑子?不好,等到打完了鞑子,说不定,就借势住到大都城不走了。
干脆…陈风脑子里,想出了四个字,围魏救赵。
第1026章 朱标不爽
“微臣拜见皇上。”见到了朱元璋,陈风说道,一边低头,一边看朱元璋的脸色。
虽然朱元璋的脸上有焦急,但是,绝对不是为了国事那般的焦急,这让陈风有些奇怪,难道,是自己猜错了?
“皇弟,免礼了。”朱元璋说道:“这么着急叫你来,是因为有一件重要的事,必须要你去处理才行。”
重要的事?陈风说道:“请皇上下旨,不论刀山火海,陈风都愿意为皇上去做。”不会是皇上要自己带兵北进吧?自己在江南,并没有几个人,要带,就是带大明朝的军队了。
“现在,李善长一案,基本上可以断案了,就是少了那账本的编造之人,李琪,锦衣卫一群饭桶,搜索了多日,也没有找到李琪这人。所以,对于那账本上记录的最后的内容,朕也不知道其真假,今日叫皇弟来,就是想要让皇弟帮忙验证一下,看这件事是否是真的。”朱元璋说道。
听到朱元璋这么说,陈风心里如明镜一般:“皇上指的是,滴血验亲?”
滴血验亲,这个古老的方法,相传是从三国的时候,就开始流传出来的。而在后世的电视剧里面,也被奉为经典剧情。
陈风依旧记得两个比较印象深刻,一个,就是寻秦记中的项少龙,通过这种方式,把假的嬴政变成了真的。
第二,就是甄传,但是,两种方法比较,第二种纯粹就是扯淡,第一种还差不多。
其实,任何人的鲜血,都可以相溶,即使是血型不同也可以,但是,血型不同,最终却会凝固,这个,就看时间的长短问题了。
而想要让血滴入水中,快速凝固,那就得用点巧妙的方法,比如,天冷的时候,因为比较凉血液凝固速度快,这样,先后滴入盆中的血绝不会相融。另一种情况,在天气温暖时也可以做手脚,就是用带有醋的布擦盆,使盆带酸,这样,任何两人的鲜血也不会相融。
寻秦记中的项少龙,就是用带醋的木棍给搅拌了一下,结果,无论如何,鲜血都无法相溶了。
而现在,天气寒冷,这滴血认亲,简直就太简单了,不用醋,只要让先后滴入的血间隔一段时间,那绝对是要凝固的。
所谓不相容,其实就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凝固而已。
想到这里,陈风说道:“启禀皇上,滴血验亲之事,微臣愿意效劳,不过,这重点,并不在这如何滴血验亲上,而是,这件事一做,势必会影响皇上和太子的父子之情,也就可能会影响咱大明江山的安稳,还有,太后那里,您打算怎么告诉她?这些都是皇上的家事,微臣本来不该多说的,但是,现在皇上既然要微臣做,那微臣只好多提醒皇上几句了。”
听到陈风的话,朱元璋的眉头,先是紧皱了一下,接着,又舒展开来:“如果这件事不做,那么,万一那账目所记载之内容要是真的话,那更是关系到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朕已经想好了。”
“既然如此,那请皇上叫太子到这里来,顺便,让一位公公拿一个铜盆过来。”陈风说道。
这滴血验亲,还不简单?找个盆,放点水,两人滴血,然后就看结果了呗。这可比后世复杂的DNA检验要简单得多了。
“来人,请太子过来。”朱元璋说道。
自然有太监,已经去拿铜盆接水。
传旨去请太子的人,才刚刚出发,铜盆带着水,就已经被一个小太监端了进来。
“先把水放这里吧。”陈风指了指火盆旁边。
外面接的水有些凉,靠着火盆,这段时间,足以把这水和盆都烤热。
至于朱标究竟是否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这点,几乎是无须否定的,毕竟,鉴别一个孩子是否真的是自己的,最正确的方法,该问自己的老婆才对。
那李淑妃,在宫里平时蛮横无理,但是,对这个孩子,的确是真心的,这个孩子的确是她和朱元璋所生的孩子,否则,如果真的有出轨的行为的话,恐怕,不用李淑妃,马皇后就会知道了。
马皇后管理后宫,没有出过任何纰漏。而所谓的李淑妃出去偷汉子,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但是,就这样的不可能,还真的让朱元璋信了,每一个皇帝,都是多疑的,而老婆多的皇帝,更加多疑。本来朱元璋就对太子稍稍有些不满意,现在,有了这账目上的说法,即使是假的,朱元璋也如鲠在喉,必须要亲自试了才知道。
如果陈风有意,自然可以让两人的血不相容,这好像是个机会,但是…想起蓝玉寒的重托,想起自己第一次经历劫数时的那种不知名的长时间的昏迷,陈风除了要骂贼老天几句之外,就是要遵守这个时代的发展轨迹了。
“儿臣参见父皇。”外面传来一个声音。
陈风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朱标,此时的朱标,已经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十几岁,就算是大人了,甚至,若是有意,先娶几个妾都是可以的。
而现在的朱标,身子似乎有些弱,不过那两颗眼睛,却是炯炯有神,一看,就是精明之人。
朱元璋的儿子,没有什么省油的灯啊,本来,在后世的记载中,这朱标可是个憨厚老实的人,屡次劝诫自己的父皇,不要滥杀忠臣,甚至导致朱元璋大怒都要说。
但是现在,由于某些因素的改变,这朱标的性格,肯定也已经随之变化,说不定,变得更加狡猾…
“不知父皇叫儿臣前来,所为何事。”朱标继续低着头说道,对朱元璋,他是毕恭毕敬。
“也没什么,这是陈王爷,这次来跟我们做个游戏。”朱元璋说道。
“标儿见过陈王爷。”朱标说道。
“见过太子殿下。”陈风赶紧还礼。
要是从辈分上看,陈风和朱元璋称兄道弟,那么,就算是朱标的长辈了,但是,朱标的身份,毕竟是太子,是皇储,这样,陈风应该给朱标行礼,所以,现在两人就这般地相互问候了一下。
听到朱元璋说做个游戏,陈风在心中想笑,朱元璋说这话的时候,一本正经,哪里像个做游戏的样子?
不过,朱标显然对朱元璋完全顺从,听到朱元璋的话之后,没有任何的质疑。大概他也知道了,现在他并不怎么招朱元璋喜欢,所以,不会做任何惹怒朱元璋的事情。
“来,到这边来。”朱元璋向朱标招呼道。
朱标跟着朱元璋,来到了炭火盆旁边的水盆边上。
接着,朱元璋从自己的身上,拿出一柄小刀来。
在整个皇宫,任何人都是不能带凶器的,哪怕就是个水果刀也不行,不过,朱元璋自然例外,长兵器不能带,这小刀,朱元璋一直都带在身边。
“割破你的手指,将血滴到这里来。”朱元璋向朱标说道。
听到这话,朱标立刻脸色煞白。
将血滴到盆里,不用说,朱标也知道是什么意思,自己的父皇,是要跟自己来个滴血验亲!
先是白,然后是黑,朱标似乎楞在了那里。
陈风自然知道,朱元璋这么做,会对朱标幼小的心灵造成什么影响,可惜啊,朱元璋是一定要这么做才甘心的。
“怎么?男子汉大丈夫,连个手指头都不敢割吗?”朱元璋威严的声音说道:“你这点,连你三弟的一半都不及,你三弟已经要跟着陈王爷,去大都学习打仗了。你三弟连战场都敢上,你连个手指头,都不敢割啊。”
朱元璋这么一说,听得陈风一阵恶寒。
任何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都不愿意听别人比自己强的话,经常有人拿着这种事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看看,人家李四家的小孩,跟你一般大,在同一个班级里上学,人家每次都是第一,你怎么就每次都是倒数第一啊?你给人家提鞋都不配,爹妈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这小孩受了委屈,幼小的心灵里,就会种下仇恨的种子,比如,会想尽各种办法,捉弄那李四家的小孩。半路上劫道打他一顿,还是往他的书包里放个青蛙之类的。
皇室之中,那更是如此,现在,皇上拿老三跟老大比,这是赤裸裸的拉仇恨啊,以后,要是老大当了皇帝,会给老三好果子吃吗?
朱元璋在如何教育子女方面,真的是欠缺不少啊。
而且,朱元璋把什么事都和老三比,真不是什么好事,说不定,朱标要是心存怨恨,真会给朱棣来阴的,比如饭菜里下毒之类的,防不胜防。
自己将朱棣接到大都去,看来,也有好处啊。
陈风正这般想着,就听到朱标说道:“父皇,儿臣不是不敢,而是儿臣想要知道,为何要这么做?”
朱标又不是傻子,这就是滴血验亲,难道,父皇在怀疑自己不是父皇的亲生儿子?这简直就是一种耻辱!因此,朱标虽然平时里顺从惯了,这次还是大起了胆子来,多问了一句。
第1027章 刮目相看
“父皇让你这么做,自然是有道理的。”朱元璋很严肃地说道:“你对于父皇的旨意,只有两个选择,服从,还是不服从?”
朱标的眼睛里,似乎都要含着泪水一般了,陈风没有去看,转过了头,陈风知道,在朱元璋压迫着朱标这么做的同时,两人的父子之情,正在渐渐远去。
朱标的心里,恐怕此时已经有些仇恨了。
良久,朱标终于用小刀,狠狠地割在了手指上,手指在流血,一滴滴地滴进了水里,而心,也在流血。
看着那鲜血渗入了水中,朱元璋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接着,他拿过小刀,同样在自己的手指上,割了一下。
“皇上…”一旁当值的公公,立刻上来想要劝诫,皇上龙体较贵,就是打个喷嚏,也够下面人担心的了,更不用说,现在是流血了。
“无妨,无妨。”朱元璋说着,眼睛却在注视着铜盆里的水。
那两股鲜血,在水里游荡着,游荡着,慢慢地,变成了一股,接着,慢慢变淡,整个水盆,都变成了浅红。
两股血液,融合到了一起。
“嗯,不错,果真是朕的儿子。”朱元璋大喜。
朱标的手指,依旧在滴血,一滴滴地掉到了地板上。
“来人,给太子包扎一下。”朱元璋说道。
这点伤口,朱元璋倒没觉得有什么,小的时候放牛,顺便跟小伙伴们玩耍,这点伤,还不是经常有的事。
朱标的眼神,却是冰冷,看着焦急过来的宫女来给他包扎伤口,一言不发。
朱元璋没有让人包扎,就将手指头放在嘴上一吸,就算是完事了。小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一吸,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