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柄大明-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使是我给了你十船的货物,你也无法运到欧罗巴去,现在,欧罗巴就是人间地狱,朱丽叶,幸好你来到了中国,否则,说不定,你将会受到那人间地狱的考验。”陈风说道。

“哼,陈大人,你还真会吓人!”朱丽叶说道,脸上已经开始有些不悦。

“朱丽叶,我没有吓你,现在,欧罗巴正在流行一场瘟疫,这场瘟疫,现在已经传播到了整个欧罗巴,你在来中国之前,有没有听到意大利的黑死病?”陈风说道。

陈风一直都只关心着中原的事情,至于欧洲,那太遥远了,从来都没有想过,所以,直到现在,才想起了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

这是由老鼠传播的一种传染病,有很强的致病性,夺走了两千五百万欧洲人的生命,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而最严重的城市,死去了百分之八十的人口。

哪怕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才死去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五而已。

这场黑死病,是谈之变色的。

这个朱丽叶,还真是幸运,在这个时间,来到了中国,还好,没有把那该死的病带过来。

同时,陈风也留了个心眼,看来,回去之后,得下命令,要是再有欧洲来的船队,是绝对不能让靠岸的,而且,得离岸一百里,以防止那船上的老鼠游过来。

这黑死病,直到几百年之后,才被发现是由老鼠携带的。

虽然在历史上,这黑死病从来都没有传到中国来,但是,也得做好个提防。尤其是,按照历史记载,现在已经传到了俄国。

黑死病?听到陈风说这三个字,朱丽叶眼前有些茫然。

终于,陈风又说出了那个英文单词。

“亲爱的,你是说,那个病,会从意大利,传到整个欧罗巴?”朱丽叶问道。

陈风点了点头:“不错!所以,当初你们第一次提出要购买,薛姑娘给的答复是一年之后,因为,一年之后,这场瘟疫才会停止,我们这么做,都是一片苦心,只是当时不方便告诉你,现在,既然你这么想知道,就提前先告诉你了。”

周围的人一阵膜拜,陈大人,那就仿佛是神仙一样,连那个据说很远很远的欧罗巴,陈大人都知道,此时正在流行瘟疫!

看把这个女人吓得!想起刚刚这女子的彪悍,杨基心里就美啊。

顿时,朱丽叶脸色变得惨白。

看来,朱丽叶被自己吓得不轻,陈风知道,自己说得没错,对方在来东方之前,一定已经在意大利开始有黑死病了,从历史上记载看,这时机把握得太准啊。

当时说是产能不足,现在说起来,可完全是为了对方的性命着想啊。

不对,即使是这个黑死病很吓人,这朱丽叶胆子一向都是很大的,不至于被吓成这样吧?

“亲爱的,快给我租一条船,我要出海!”朱丽叶说道。

这就吓得要跑路了?陈风问道:“怎么了?”

“威廉,威廉已经运了一船的瓷器,回欧罗巴了!”朱丽叶说道。

欧洲人是很随意的,虽然是她的亲爹,朱丽叶还是直接叫了名字。

上次诱惑陈风失败,之后,就见不到陈风的影子了,朱丽叶知道,自己想要从陈风手里,拿到那玻璃,恐怕很难,但是,这次来东方做生意,又不能这么一等就数年下去,因此,威廉和朱丽叶商量了一下,就运了一船的丝绸,瓷器等货物,打算从海上,到中亚,再走陆路,通过地中海,运到欧洲去。

威廉已经走了五日。

谁知,现在陈风却说到,这欧洲依旧在流行黑死病,而且,还很猛烈。

对于陈风,朱丽叶也了解得越来越多,知道这个人,很多时候都有前瞻性,再加上自己的判断,朱丽叶确信了陈风说话是正确的,因此,顿时就着急了。

其实,算上路途中花费的时间,当威廉到了欧洲的时候,这黑死病的势头,已经就过去了,不过,现在既然已经唬住了朱丽叶,陈风就继续说下去。

“朱丽叶,现在,海船都在忙碌之中,你想要租一条,恐怕是不成的,我倒是可以让自己手下的一条船,出海将威廉先生找回来。”陈风说道。

“是吗?太感谢了!”朱丽叶大喜。

“不过,我也不能白帮你忙的。”陈风说道。

陈风话语里的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做生意,就得有交换。

“陈大人,只要将威廉找回来,朱丽叶愿意在这里,教授朱丽叶所学术数。”朱丽叶说道。

“好,那我立刻就派人去。”陈风说道,其实,要是真到了大海上,寻找一艘船还真难,但是,去南洋的航线,陈风通过沈家已经熟悉了,有几个必须的落脚之处,到时候,只要到那里去寻找就可以了。

“不过,朱丽叶还有一个要求。”朱丽叶说道。

和女人打交道,向来都是很麻烦的。

“说吧。”陈风说道。

“明年的时候,一定要给朱丽叶一船玻璃。”朱丽叶说道。

不管怎样,总之要绕到这个话题上。

“朱丽叶,这玻璃,以后我会分出一部分来,专门销到欧罗巴去,而你,就是我在欧洲的全权代理。”陈风说道。

“太好了,亲爱的!”朱丽叶说着,主动将自己的红唇,凑到了陈风的嘴边。

陈风很及时地扭过了头:“杨先生,我们谈一谈关于路学增加一些学问的事情。”

“是,陈大人。”杨基低头答道。

朱丽叶望着陈风和杨基两人走进了路学的一间偏房内,不由得暗自生气,难道,真的是自己影响不够?不行!一定要将陈大人诱惑过来!

难道,陈大人是喜欢什么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看来,自己也得多向这里的女子学习学习!想起陈大人说的要把欧洲的生意全部交给自己,朱丽叶就是心中振奋,这可是让整个家族振兴的机会!

就在陈风在平江城内体察民情的时候,朱升已经赶回了应天。

得知朱升回来,朱元璋立刻接见了他。

“怎么样?风弟答应了我们的请求了吗?”朱元璋问道。

“王爷,陈大人说要等两日之后,就来应天。”朱升说道。

“听说,蓝夫人生了个公子?”朱元璋听到陈风要来,心情很不错。

“是的,蓝夫人生了个公子,虽然以前青青夫人也生了个儿子,不过,毫无疑问,这个儿子肯定是地位最高的。”朱升说道。

“好,那他答应和我们联姻了吗?”朱元璋问道。

朱升点了点头,接着,想到什么,却又摇了摇头。

“怎么?他不肯吗?”朱元璋问道。

“王爷,陈大人说,他的这个儿子,要成为驸马。”朱升说道。

“哈哈,这个风弟,还真是会说话!”听到朱升这么说,顿时,朱元璋的手用力地拍了下大腿,脸上的笑容绽放。

朱升的确是老了,这一路上,这些话,还是没琢磨过味道来,而朱元璋一听,就明白了陈风的所指。

“王爷,现在,我们的时机,恐怕还没有到吧?”一旁的李善长小心翼翼地说道,毕竟,韩林儿才刚刚死去,而陈风的话语里的意思,就是要让朱元璋称帝了。

李善长这么说,朱升猛地醒悟过来,原来,陈风暗指,是要王爷称帝啊!

“现在,北方依旧有鞑子在盘踞,我们还没有消灭了北方的鞑子,而且,小明王刚刚死去不久,我们就称帝的话,有些司马昭之心了。”李善长说道。

朱元璋刚刚的笑容立刻凝固了,自己身边的这些人,永远都是这么懦弱,不敢多迈出两步吗?

朱元璋看了看身边的人,刘基还没有说话。

“青田,你怎么看?”

“王爷,我们在应天城内新造的宫殿,再有半个月,就要造好了,我觉得,我们应该顺带着,把宫城,护城河,都营造好,那里的大殿,就是您登基之处。”刘基说道。

登基这两个字,刘基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该称帝了!

“刘大人,为何如此操之过急?”李善长问道。

“李大人,我们现在登基,那么,灭亡鞑子朝廷的,就是我们这个新的王朝,如果要是等到消灭了鞑子,那么,后世的史书上,记载灭亡鞑子朝廷的,依旧是韩林儿的部将。”刘基说道:“再说,韩林儿既然已经死了,伪宋就已经算是灭亡了,现在,正是我大明朝,建立的时机!”

第589章 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大明朝!这个新的朝代,就是所有人追逐的梦想,他们为此,已经奋斗了数年。

三日之后,陈风到了应天。

“风兄弟,这次蓝夫人喜得贵子,本来应该由我亲自到应天去看看侄儿的,无奈事务繁忙,蓝夫人和侄儿二人都还安好吧?”朱元璋笑意盈盈地问道。

“朱大哥,多谢关心,还给送去了那么多礼物,两人都很好。”陈风说道。

一见面,上来就问候人家的老婆孩子,这要是放到后世,肯定会被认为是有不良用心。

“风兄弟,上次朱老先生向令郎提婚,不知这事,考虑得如何了?”朱元璋问道。

看到朱元璋胸有成竹的样子,陈风说道:“朱大哥,不知新朝建立的事情,筹划得怎么样了?”

不必遮遮掩掩,不必畏首畏尾,韩林儿已经死了,刘福通也死了,汴梁也破了,那个宋朝,算是灭亡了。

现在,正是新朝廷建立的最佳时机!

其实,上次陈风和朱升的话,就是给朱元璋捎个信,都到现在这时机了,还等什么?等到江北的刘福通的残余,再推出一个什么韩林儿的后人来?

陈风的话说得赤裸裸的,旁边的几个人,李善长,朱升,脸上都有些惭愧,只有刘基,在那里面不改色。

“风兄弟,你觉得,现在登基的时候到了吗?”朱元璋问道。

这个老狐狸,都现在了,又不用担心鞑子来找麻烦了,这朱元璋,依旧这么小心,还来问自己?陈风不由得在心中讥笑。

其实,也不能怪这些人,由于陈风的穿越,历史的进程大大地提前了,在后世,朱元璋在十几年之后,才算是坐上了龙椅,而现在,在陈风的帮助下,很快就平定了江南,而鞑子的势力,也被消耗了大部分。

所以,朱元璋难免会觉得现在根基未稳,时候不到。

“朱大哥,如今,江南已经平定,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下一步,就该有一个他们可以效忠的国家了,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大明朝,正好可以将宋朝取而代之,如果不趁现在登基,难道,还要等到烧了妥欢帖木儿的屁股之后,我们抢过了他的椅子,再称帝吗?”陈风说道。

这后半句话,让在场的人都笑了。

那个韩林儿,陈风根本提都没有提,那已经是一个过去了。

“风兄弟的话,说得很对!”朱元璋站了起来,说道:“明年,就是至正十五年,我决定,在明年第一天,在这里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这个国号大明,是当初刘基出的主意,已经确定下来了,而年号,则是朱元璋自己所定的。

还非得拖到明年,正月初一,选个好日子?陈风看着朱元璋那样子,知道他决心已经下了,也就不再说什么,其实,依照陈风的意思,明日就称帝才是最好的。

“风弟,这也是皇宫还没有营造好,还得等两个月,开国大典,各方面都要准备充分。”朱元璋说道。

绝对不能像陈友谅那样草率,得各方面准备妥当了才行,朱元璋对这件事,非常看重。

营造皇宫?虽然应天曾经是六朝古都,但是,几经战事,皇宫早已经成了废墟,现在营造,能够在数月之内建造好,那也是不低的进度了。

“朱大哥,建造皇宫,这是一件大事,不知可否有我能够效力的。”陈风问道,这话,其实陈风只是客气客气。

谁知,听到陈风这么说,朱元璋倒没有客气:“风兄弟,本来也没有什么,就是听说,当初烟雨楼的改造,就非常不错,尤其是那些透明的玻璃,如果能够装到大殿之上,那就太好了。”

顿时,陈风无语了,没想到,这个勤俭持家的朱元璋,对那个每日里工作的地方,还真是用心,想要用自己的装修器材啊。

那个大厅,要是全部都用玻璃还覆盖的话,那至少得是自己的五天的产量,而且,朱元璋肯定是不会给自己钱的,就是他给,自己也不好意思要啊。

不过,这说出去了,就相当于是打广告了,连皇宫都在用自己产的玻璃,以及地砖等物事,这江南大户,肯定更是喜欢。

但是,即使不宣传,自己的玻璃,现在也是供不应求啊。

“怎么了?风兄弟?”看到陈风不说话,朱元璋不由得问道,难道和外界所说的一样,这个风兄弟,那是十足的小气鬼?他舍不得给自己那些玻璃?

“朱大哥,我是在想,怎么样设计一下,可以让这个大殿,更加气派,更加庄重,这地面上,得铺上特制的地砖,墙壁上,得镶嵌瓷砖,正南方,全部都是玻璃,这得好好构思一下才行。”陈风说道:“朱大哥,如果你放心的话,这大殿,就让我找人来做好了,保证在一个月内完成。”

这个时候,陈风也只能是出点力了,索性连这活计,承包了好了。

“风兄弟,如此甚好!”朱元璋说道:“风兄弟永远都是这么爽快,这次叫风兄弟来,还有另外一件事。”

刚刚说的,都是次要的,下面将要谈到的,才是主要的。

“朱大哥请讲。”陈风说道。

“现在,南方已经大部分平定,而北方,正是鞑子最虚弱的时候,所以,我想趁着这个机会,出兵北伐,一直打到大都去,将妥欢帖木儿的裤子扒下来,放火烧他的屁股。”朱元璋说道。

想起刚刚陈风说的话,因此,后半句话,朱元璋也说得猥琐了一点。

“朱大哥,现在,的确是我们北伐的最好时机,不知朱大哥有何计策?”陈风问道。

北伐,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北方的地盘,要比现在朱元璋和陈风的控制区都加起来还要大。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鞑子虽然实力已经远非当初可比,但是,依旧是很强大的。

这种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那必须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才行。

“善长,你来给陈大人说一下吧。”朱元璋向一旁的李善长说道。

“是,”李善长应声而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我们北伐,就是要建立一个我们汉人的国家。”

北伐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当然要有一个足够的行动纲领才行,李善长说的那十六个字,就是这些智囊团想出来的。

“虽然鞑子现在的实力下降得非常快,但是,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决定先剪羽翼,再动根本的方案。先取山东,撤除鞑子的屏障,再进兵河南,切断鞑子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鞑子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个时候,鞑子四周,就都是我们的势力了,鞑子处于势孤援绝的地步,我们再取大都这座孤城,就容易了,然后,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李善长说道。

这个计策,更是所有人经过反复争论,最后得到了一个他们认为是绝对完善的计划,这个计划,简直就是天衣无缝,和后世的进军路线,也是完全相符合的。

不过,这个计划,在陈风眼里,并不是完全合适的,因为,这个计划,放跑了妥欢帖木儿,放跑了扩廓帖木儿,以至于在以后数十年里,他们都在作乱。

当山东,河南,潼关都被拿下来了之后,妥欢帖木儿就知道情况不妙,还没有等到徐达去进攻大都,妥欢帖木儿就带着老婆孩子全部跑路了,给徐达留下的只是一座空空的大都城。

这些人,都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了,可惜,他们看问题,也不能跳出这个时代的眼界。

“风弟,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朱元璋从陈风的表情中,已经看到了陈风似乎对这个计划,真的不是很满意。

陈风指挥战斗,从未有过败绩,而且,每次都能以最少的代价得到最大的胜利,虽然朱元璋对于自己指挥战斗很自信,但是,对于陈风的意见,也是非常希望能够听到的。

“朱大哥。”陈风说道:“我们这个计划,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应该说是兵法正统,但是,如果我们要是拿下了潼关之后,鞑子皇帝就从大都,跑到了上都去呢?扩廓帖木儿的军队,现在在山西,肯定是我们最后要打的目标,如果还没有等我们开始打,他的军队,就跑到草原上去呢?他们在城池之中,哪怕我们付出的伤亡大一些,也能够把他们消灭,但是,如果他们要是跑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那里,是他们的家乡,我们想要歼灭他们,甚至是打垮他们,都是非常困难的。”

听到陈风的说法,朱元璋的眉头紧皱。

“陈大人,您的意思是说,鞑子可能会放弃他们的首都,离开坚固的城池,跑到草原上去?”李善长问道。

这个想法,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毕竟,有坚城,才能够坚守,放弃坚城,跑到草原上去喝西北风,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在他们的计划里,打大都,会是一场硬仗,要做好伤亡的准备。

陈风这说法,让他们感觉到惊骇。

第590章 陈风领兵

作为一个站在高处的人,会是很寂寞的。

比如现在,陈风提出来的想法,让所有的人一愣,他们却不知是否该听从陈风的这个意见。

毕竟,这次行军,事关重大。

“对,陈大人说得不错!虽然鞑子入主中原几十年,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草原才是他们最熟悉的,他们如果受到了强大的压力,很有可能,会跑到草原上去。”还是刘基率先反应了过来。

“风弟,你觉得,我们该如何修改这个进军计划?”朱元璋问道。

既然陈风提出来了,那就一定有更好的主意,朱元璋没有肯定刚刚陈风说得对不对,而是先向陈风询问计策。

“朱大哥,前期的计划,可以与刚刚善长兄所言相同,我们进军山洞,河南,夺取潼关。不过,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继续进攻,而是要停下来,暂时停留数月。”陈风说道。

“这是为何?”李善长问道:“这样的话,鞑子就有充分的时间,调动军队,前来阻截我们,我们只有快速出击,才能够在鞑子反应之前,把大都包围起来。”

“我们就是要鞑子有反应,我们就是要鞑子调动军队,前来阻截我们。”陈风说道:“我们将鞑子的军队,全部调动到我们的面前来,尤其是扩廓的军队,甚至包括大都的守军。”

陈风这么说,朱元璋有些明白了,陈风的意思,就是要引蛇出洞,为了消灭以后的祸患,在现在,就尽力将鞑子的军队,全部击溃,让他们无力再战,否则,游牧民族对于中原人来说,即使构不成威胁,不断地骚扰,也是很让人挠头的一件事情。

当初秦始皇那么勇武,最后还不是靠修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

“不过,这样一来,我们与鞑子野战,照样对我们没有太大的好处。”李善长说道。

野战,才是鞑子最善长的战术,与鞑子野战,虽然现在己方的军事实力已经很强,这还是会是一场恶战。

“不,我猜,风弟的意思,不是野战,而是将大都守城的部队调动出来,这样,才方便我们攻打大都城吧?”朱元璋说道。

不愧是朱元璋,一个军事天才朱元璋,他已经猜到了陈风的计策。

“但是,我们前进的道路,已经被鞑子军队挡上,我们不击溃鞑子军队,如何围攻大都?”李善长问道。

这,就是陈风想到的最关键的地方。

“我们走水路。”陈风说道:“从山东,我们坐船,直接就到达大都城的东面,突然出现在那里,然后包围大都城,攻克大都城!”

水路!这是陈风的绝招,当初从江北南下江南,陈风采用的就是这个招数,出其不意。

现在,故技重施。

为了防止陆地上的军队北进,鞑子会将所有的军队都尽量调过来阻挡,后方空虚,通过黄海和渤海,可以轻易地上了岸,然后,兵峰直指大都!

到时候,主动权就在己方手里,几天之内,就能攻克大都。

而这个时候,南北夹击,那支挡在南面阻挡的鞑子部队,将会被彻底歼灭。

后面的,不用陈风叙述,朱元璋就已经能够想到了。

这个计策,比刚刚己方制定的那个计策,高出百倍啊!

就连刚刚还在怀疑陈风的李善长,也在心里佩服,不错,这个计策,真的很高明啊!

最高明之处,就在于己方完全占据主动权,将鞑子的部队调动起来,让大都变成一座空城,既能够顺利拿下大都,减少伤亡,又可以将鞑子的主要兵力一网打尽。

“风弟的这个计策很好,我们就依照风弟的计策,进行这次行动!”朱元璋说道。

“王爷,哪怕是按照现在的这个计策,恐怕,我们还是得至少要调动二十万人马,为了在野战中取得对扩廓军队的胜利,我们的人数,不能太少。”李善长说道。

这次来找陈风过来,其实,主要就是请陈风一同出兵的,其实,刚刚陈风在计策里,提到要走水路,那自然,就是也要出兵了。

不过,陈风究竟能够出多少兵马,这还是个未知数。

朱元璋不好意思亲自说出口,所以,李善长就在这里提了个头。

“是啊,不过,我们现在即使是尽我们所有,也最多出动十五万军队。”朱升在一旁说道。

“风弟,这次北伐,关系到我们彻底打败鞑子,恢复我们汉人河山的大事,现在,我们的兵力,还是不充分啊。”朱元璋说道。

“朱大哥,我已经调动了常遇春的军队,再有两日,他应该就能够回到平江了,再从其他地方,调动两万守军,所以,我可以凑齐五万军队,其中三万骑兵,两万步兵。”陈风说道:“除此之外,我还会调动水军,让他们到山东东部等候,以便在合适的时候,运载我们的将士,通过水路去大都。”

其实,这样走算是海上,应该用海船正合适,而陈风也是打算再次调动运货的海船,当然,派几艘水军的战船前去护航,也是必须的。

虽然是走海上,黄海和渤海风浪一向都很小,再沿着海岸线前进,中途不会遇到太大的风险。

其实,陈风要是再凑凑,凑个七八万军队也没事,反正,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各地的守军留得太多,也没什么用处,充其量就是剿匪什么的。

但是,要是出的军队太多了,又怕被朱元璋惦记,所以,陈风要拿捏这个分寸。

听到陈风说能出动五万军队,尤其是,还有三万骑兵,其他人脸上都露出兴奋的表情来,看来,这和他们的预期很接近。

“我会命常遇春为主将,常聚为副将,听从朱大哥的调遣。”陈风说道。

这次行动,和以前不同,以前的时候,虽然也算是一同行动,但是,各打各的,彼此之间没有交集,而现在,却是北伐,是必须要统一行动的。

既然陈风出了军队,干脆也将指挥权就交了过去,毕竟,这次北伐,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行动。

而且,朱元璋想要靠这次行动,消耗己方的实力,那也不现实,因为,此时陈风的军队,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尤其是那些屡建奇功的火器,更是已经大量装备,即使是让常遇春自己对上了扩廓帖木儿,常遇春也不会怵头。

“我方将以徐达将军为主将,周德兴为副将。”李善长说道,这是早已经商定的方案。

统帅二十万大军,进行北伐,这是己方最重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同时,也会是让统帅者名扬青史的一次行动,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风弟,老哥有一个不情之请。”就在这时,朱元璋发话了。

“朱大哥请讲。”陈风说道,如果是朱元璋嫌自己出动的人手不够的话,那就咬咬牙,再凑一万军队出来。

“风弟,这次的行军计划,我们将完全采纳你的意见,那么,对于这个指挥来说,那就是你最熟悉了,不知你是否可以亲自出征,做这支北伐军队的统帅?”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说完,顿时,所有的人安静下来,仿佛气温也骤然间下降了。

朱元璋手下,出动的可是十五万军队,陈风才出了五万,无论如何,陈风也没有想到,朱元璋会让自己来统帅这支军队。

那就相当于朱元璋把自己手里的剑,交给了陈风一样,他就不怕陈风来个陈桥兵变,杀回来?

虽然这个不可能发生,但是,朱元璋这么说,还是有些太过惊骇了。

“王爷,北伐事关重大,关于领军统帅之人,我们可否从长计议?”一旁的朱升说道。

万一朱元璋是头脑发热说出来的,以后再想反悔,也很难了啊,所以,朱升说完,李善长也说道:“是啊,王爷,领军北伐,绝非儿戏。”

听到这些人的话,陈风倒是没怎么生气,他就知道,这些人肯定是会反对的,相反,对于朱元璋,陈风倒真的是钦佩了。

“诸位,那你们认为,还有比风弟更合适的人选吗?”朱元璋问道。

徐达?虽然徐达也打了很多胜仗,但是,和陈风一比,徐达还是被比下去了。

从当初大破高邮府,再到攻扬州,泰州,直至南下,打陈友谅,每一场仗,都是绝对的胜利,绝对的经典战例,直到现在,就连徐达,都还在不断地研究陈风所打之仗。

看似冒险,实际上,却都是反复衡量的结果,虽然心里不情愿,嘴上还得承认,陈风,的确就是个打仗的天才。

就刚刚的那个计策,将在场所有人的方案,都比下去了。

抛开其他的因素不说,朱元璋所说的让陈风领军,的确是个合适的选择,陈风带兵打仗,肯定是最漂亮的。

但是…

“既然你们都找不出来,那就这么定了,风弟,就是北伐领军的统帅,徐达,周德兴等人,都要听从风弟的号令,若有违背,军法处置!”朱元璋最终拍板地说道。

第591章 重建国家更重要

说完了,朱元璋才想起,直到现在,陈风还没有表示是否答应呢?

“风弟,大哥这次非常希望你能够领军出征,凯旋而归。”朱元璋向陈风郑重地说道。

本来,陈风还想推辞一下,但是,电光火花之间,脑子里突然又想起了许多事情,以前的那些难题,仿佛也迎刃而解。

“既然大哥有命,我陈风自当遵从,不过,一旦我陈风领军,那这军队,就必须要听从我的指挥,若有违令之处,陈风定当军法从事,绝不留情,还请大哥谅解。”陈风说道。

“对,风弟,理应如此!”朱元璋说道。

“十日之内,粮草,军需都要备齐,足够半月所需,十日之后,选一出兵吉日,我陈风即将带兵出击。只是,要实行完全的军事行动,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在这半年之内,我不希望有任何人,干扰我的指挥行动,比如,当初的岳飞受到的十二枚金牌的召唤,不得不退兵。”陈风说道。

听到陈风的要求,很多人都皱了皱眉头,很明显,陈风的意思,就是这半年之内,徐达的十五万兵马,那就属于陈风的了,而且,就算是朱元璋的命令到了,陈风也不遵守。

这要求,也太高了,这不是摆明了把这十五万的兵马给抢过去了吗?

“王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