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柄大明-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牙大人,没有想到,你身手这么好。”朱英说道。“把你的刀扔下。”
“这位壮士,你们要是杀了我,也逃不出这平江城去,现在,到处都是叛乱,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倒不如,顺从了朝廷,如果各位能够为国效力,我可以保证今后荣华富贵。”蛮子海牙慢慢地说着,一边说,一边转过了身子来。
“哼!海牙,你屠戮了我八十多兄弟,这血海深仇,我如何能不报!而现在,四处皆是红巾军,你们迟早要被赶出中原去!今晚杀了你,明日,这平江城,就到处都会插上红巾军的旗帜!”朱英说道。
后世的电视剧中,经常有在大仇得报之前,那些精彩的对白,如何让主角手刃仇人,让仇人死得明明白白。
但是实际上,这么做,简直就是白痴般的行为。
因为,这对话,没有别的用处,只能是让时间白白流逝,而时间越拖延,就越容易发生意外。
蛮子海牙在转身的过程中,突然,一把将旁边已经瘫倒在地的薛殷殷拉了起来,接着,就将她推到了朱英的身上。
朱英急忙推开薛殷殷,再动弩机的时候,蛮子海牙的身影,已经从窗口消失。
虽然这里是二楼,跳下去,也没有问题。
此时,其他几个人,也都从门口赶了过来。
他们纷纷来到窗口,再用弩机瞄准下面的巷子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看到。
糟糕,让蛮子海牙给逃了!
看着软瘫在一旁的薛殷殷,朱英咬了咬嘴唇:“快,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要立刻出城!”
蛮子海牙逃了,他们的身份,也就暴露了。
他们没有去追蛮子海牙,从门口飞奔而出,向相反的方向而去。
半盏茶的工夫,无数点着火把的士兵,就向这里蜂拥而来,整个街道,都被包围了。
蛮子海牙恰好碰到巡夜的士兵,立刻带着他们,到这里来抓捕刺客,他已经猜出,自己带来的那几个饭桶,恐怕都已经被干掉了。
而得知这御吏中丞大人在平江城出了意外,半个时辰内,整个平江城的守军,都开始乱哄哄地出动了。
挨家挨户地搜查,一定要将这些刺客给搜出来!
听着外面的动静,躲在沈家宅子里的五十多名家丁,顿时傻眼了。
“铁牛哥,外面乱哄哄的,我们要不要派个人出去打探消息?”李铁牛的一旁,一直都跟着他的六子说道。
陈风将刘狗儿派到了松江府,同时,将李铁牛派到了平江城来。
从这一点上看,陈风对刘狗儿,其实还是很关照的,毕竟,松江府是个小城池,而且是首战,危险性小,但是,这平江城,有数万驻军,要打开城门,迎接自己的军队,难度很大。
同时,危险性也就很大。这么危险而又艰巨的任务,陈风交给了李铁牛。
不过,这里也有优势,就是有沈家这个内应。
沈家为了防止意外,家人都已经出去了。而留在这里的,都是机灵能干之人,陪着李铁牛等人,准备最后的事情。
他们不知道,沈富也雇佣了杀手,刺杀平江路的达鲁花赤等人,可惜,被笨蛋朱英给彻底搞砸了。
城内到处都是士兵,挨家挨户地搜查着,一瞬间,鸡飞狗跳,到处一派混乱。
“这么乱,谁出去,就会被抓。”李铁牛倒是立刻就分析清楚了现状:“我们现在,就是要等待,等天亮了再说吧。”
“那万一要是需要我们凌晨行动呢?”顺子问道。
“那我们也无法行动,外面都是军队,我们这几个人,只要靠近城门,恐怕就会被抓。”李铁牛说道:“我们这条贱命不值钱,但是,若完不成任务,我们就会误了大事。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冷静处置。最多,就是外面打起来了,守军都被吸引到了城墙上,我们再想办法。”
现在不是莽撞的时候,就是拼命,也要拼在关键的时候。
当然,他们也非常纳闷,外面如此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沈富留下来的一名心腹管家,也非常心急,不过,他也知道,现在急也没什么用,得等到天亮之后,再去府衙打探一番。
第309章 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
天色慢慢地亮了,城门外,准备进城的百姓,挑担的,操舟的,运菜的,运布的,各种人等,都在焦急地等着,但是,城门却始终不开。
而且,城头上的守军,明显地增多了。
城内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猜测着,却什么都不知道。
城内,搜查依旧在继续着。
“大人,我们哪怕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将刺客找出来。”齐云楼上,平江路同知董绶向着一脸严肃的蛮子海牙说道。
在平江城内,中心略偏东南的方位,坐落着威仪子城,是平江城内的府衙所在地。按轴线,依次建有平江府院、平江军戟门、设厅、小堂、宅堂、大厅、齐云楼。整个建筑群落气势森严,气宇轩昂,象征着平江城的主宰。而在子城北城墙之上的齐云楼,更是高大雄伟。
现在,在这楼上,气氛却有些压抑。
蛮子海牙非常郁闷,自己来平江路里快活一下,结果,还赶上了被刺杀,要不是自己武功好,恐怕昨晚就倒下了。
当时的情况,刺客肯定还没有跑出平江城去,而就在这平江城之中,居然连刺客都找不到。
现在,听着这平江同知的话,蛮子海牙还是不可置否。
一旁的平江路达鲁花赤完者敬,早已经在内心里骄傲不安,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很简单,一会儿,就去找几个百姓来,当作昨晚的刺客杀掉,将这件事交代过去,就算完事。
天知道那几个人藏到哪里去了。
就在城内大肆地搜捕刺客的时候,谁都不知道,另外一队人,正在焦急之中。
常遇春派的先锋,已经抵达了平江城的郊外。
靠着千里镜,他们打量着这座城池,本来打算昨天晚上就释放信号,让城内的人动手的。
但是现在,他们知道,这次恐怕不会有以往的那么顺利。
城头上的火把的光亮,以及城内的动静,都说明了,此时城内已经戒严了。
而到了天亮之后,城门依旧没有打开。
常遇春的人马都已经赶到了,在平江路十里之外的一个村落里,他们停留了下来。
“城门紧闭,看来,是城内出现了什么变故。”前锋的窑社骑兵的千夫长史忠说道。
“现在,情况复杂了。”黑衣军骑兵的一名千夫长说道:“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是城内提前得知了什么,紧闭城门,是要搜捕刺客,他们搜捕的,有可能是我们的人。”
他们提前在城内布置了内应,这些都是已经知道的,而打下松江府城,就是靠的这个方法。
如果,鞑子知道了他们的布置,肯定会在城内搜捕,昨晚如此之巧合,让他们不得不怀疑这个原因。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靠我们骑兵,是无法拿下平江城的。”常遇春终于发话了。
常遇春勇猛,但是,绝对不莽撞。
靠骑兵来夺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骑兵是用来野战的,他们几次能如此顺利,都是因为城内有内应。
只靠着他们的话,结局会很惨。
“那我们在城内的兄弟呢?就不要去救他们了吗?”另一个人问道。
如果真的是城内的兄弟被抓,那么,他们动作要是不迅速的话,恐怕这些兄弟的人头,很快就会挂在城墙之上了。
谁知,他这样问完了,没有人说话,就连常遇春,都扭过了头去。
打仗,是要死人的,作为将领,他们面对的问题,就是选择少死人,还是多死人。
为了那几个人,将这支骑兵部队彻底葬送在城池之下,他还做不出来。
“我们得等待,等到陈大人带着步军赶到之后,再配合水军,共同攻城。”常遇春说道。
强攻城池,常遇春并不怕,到时候,就算是他的骑兵部队,也可以变成步兵,第一个爬上城头的,一定要是他的部队!
不过,在此之前,他是不能有所行动的,否则,就暴露了己方的目标。
“同时,我们密切注意城内的情况,若是城内的兄弟发信号,我们随时展开行动。”常遇春说道。
信鸽可以在固定的地点起作用,但是,想要让信鸽找到移动的军队,那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他们传递消息,除了靠人,就只能靠信号,这个信号,就是礼花。
焦玉是个火器奇材,除了真正的武器,就连礼花,都能够做得五彩缤纷,在天空中,绽放成美丽的花朵,成为特有的信号。
这样,虽然一个在城内,一个在城外,也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常遇春按兵不动,等待着后面的军队的到来。
同时,水军也在慢慢地接近了平江城。
四条盐船,在慢慢地航行着,看着城头那依旧是鞑子的旗帜,刘彦昌似乎有些兴奋。
这里常遇春还没有行动,那么这场仗,水军就有份!虽然不是主攻,就是从侧面牵制一下对方的主力,那也是一次水军表现的机会。
同时,他们水军,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在军队攻城的时候,牵制鞑子的太湖水师,防止他们赶来捣乱。
只需要牵制住就行,只要他们拿下了平江城,那太湖水师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到时候,他们解决太湖水师,只要从陆地上,干掉他们的老巢就行。
鞑子不会水,那些水师,其实都是原来宋朝留下来的。
而且,在鞑子统治中原之后,开始骄奢淫逸起来,这支水师,就没怎么更新过船只,大部分都是破破烂烂的战船。
即使如此,总数上百条的战船,这依旧是对他们这支只有五条战船的水军的一次考验。
而且,他们的战船,还是改造成盐船的。
平江城有水门八座,但是,刘彦昌发现,这些水门,居然全都没有开。
而在水门之外,几十条的运货的船只,都已经等待在那里了。
平江城内,发生了什么事?刘彦昌也很纳闷。
不过,让他有些担心的,就是最后那条潘元明的船只,居然一直都没有跟上来,这个家伙一向自诩水上本领很高,不会是走错了水路了吧?
刘彦昌不知道,潘元明不是走错了,是故意那么走的。
潘元明本来就没有打算到平江城去,他的目标,是太湖水师。
要是他一条船,把太湖水师给干掉了,那将是多么大的功劳,多了不说,至少太湖水师,得交给他潘元明处理吧?
桅杆上的船帆,吹着强劲的东风,向着西方走去。
陈大人选择这次的攻击时机,简直好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程度,需要北风的时候,就刮北风,需要东风的时候,又刮东风,好像老天都在暗暗地助陈大人一样。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虽然潘元明是背叛了张士诚的,但是现在,他一心都想要跟着陈大人,建立一番功业。这份心情,非常急切。
在潘元明的眼里,所谓的刘彦昌的命令,根本就是可以无视的。
于是,他的战船,顺着水路,一直向西,就进入了太湖之中。
三万六千顷,方圆八百里,太湖之大,位列中原之三。
此时,正值五月,到处一派葱绿之色,湖上帆船点点,两岸倒垂的柳树,湖光山色,相映生辉。
太湖之东,便是洞庭东山。
太湖水师,就驻扎在洞庭东山上,这里离吴县很近,方便补给。
自从进了太湖,潘元明就一直站在船舱的最高处,用千里镜四处眺望着。
太湖水师的战船呢?
进入了太湖,他的船只,倒有些漫无目的起来了。
四处游荡着,终于,在他的千里镜七色的光芒内,他找到了一个家伙。
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
这种战船,说起来很拗口,虽然不如当初的五牙大船一样的一个大家伙,个头也不小了。长10丈,宽1丈8尺,两侧有10橹,这种战船,是宋朝时期的一种主力战船。尤其是,船首加装犀利的铁尖,这种战船在打仗的时候,很多都是靠撞击来取胜的。
虽然当初这种战船非常结实坚固。但是,到了现在,这船只,就有些破破烂烂了,尤其是,宋朝时的战船好多都采用车船的形式了,而这还是一种划桨方式的船只。
船头上方飘扬的旗帜,正是太湖水师。
“碗口铳,准备发射。“潘元明说道。
既然发现了,就不能让它给跑掉了。
它想要撞自己,是不可能的,因为,碗口铳会在远距离上,就干掉对方!
想起在松江府城之外的河道上,一次开火,就将松江府尹给轰掉了,潘元明对于这次的战斗,就非常乐观。
听到潘元明的命令,甲板上的人立刻忙碌起来。
将草帘子打开,从船舱底部将火药和弹丸,全部搬上来,装火药,装弹丸,一切进行得紧张有序。
那艘太湖水师的战船,也越来越近了。
“瞄准,距离八百步,四门一起射击。”潘元明命令道。
“是。”下面的操作手,立刻紧张地调整着碗口铳的角度,前几天,他们瞄得很准,这次,也要发挥当初的水平。
四颗弹丸过去,一定要把对面的这艘战船给打沉了!
第310章 水战失利
“轰,轰!”随着几声巨响,几颗弹丸,就向对面的战船上飞了过去。
“噗通!”弹丸在离战船几步远的距离上,掉入了水中,溅起的水花,足足有两丈高。
顿时,整个战船上的水兵,震惊起来。
这条船的管事,就是水军百户王与敬,他是绍兴人,从了父职,来到太湖水师,管起了一条战船。
今日,他们这条战船,是负责巡逻太湖水域的。
其实,在整个水师之中,已经很少有人执行巡逻太湖水域的任务了,毕竟,饷银都已经有半年没有发了,水师之中的战船,也很少有保养完备的,他们只是在混日子而已。
所有的水师之中,稍稍好一点的,也只有巡逻长江水域的水师而已。
但是,王与敬却不同。
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的部下,这条船保养得也比较好,水手的操练非常得当。
只是,船上的武器,却没有配备什么,长枪,弓箭,这些武器,在船上并不好用,当然,对付一下不守规矩的渔船,还是可以的。
这巡逻太湖水域,只是训练一下水手们划船的协调性而已,真正的水战,他们也没什么招数,本来,是十几年前,要将回回炮布置到他们水师的船上,后来,却有不了了之。
在巡逻的过程中,对于那条逐渐靠近的盐船,开始的时候,王与敬并没有太多关注。毕竟,这太湖,也是京杭运河的水道之一,来往的货船,非常之多。
但是,没有想到,就在对方靠近了自己之后,居然摇身一变,出来了几口火铳,向他这里射击。
此时还没有火炮的说法,听到响声,然后弹丸就飞过来了,这就是火铳。
再看看,那艘盐船,已经笼罩在一片黑烟之中。
那艘盐船,是反贼的!
虽然此时还不知道反贼是从哪里来的,来太湖干什么,但是,王与敬愤怒了,敢对自己出手的,下场只有一个,死!
“加速,冲上去!”王与敬说道。他的眼睛里,全部都是怒火。
此时,他已经看到,远处的那条盐船上,几个人正在那里,装填着碗口铳。
他们居然在盐船上,还有这种武器!不过,有什么武器,王与敬都不怕。
碗口铳,虽然被击中了,后果很危险,但是,在实际作战中,这种东西,能够击中对方,只能说明是对方的人品不好。
这种火器,没有任何的瞄准手段,全部靠射手自己的经验,就是在陆地上,攻击城池的时候,都要多次调整之后,才能命中目标。
而在这水面上,双方都是移动着的,想要打中对方,除非是无数支火器一起开火,完全靠运气。
现在,对方这一条船,总共就四五门的火器,想要靠这些火器,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就击中自己,只能说明,对方的指挥,完全就是白痴。
“再射击!”看到对方划着桨,冲了过来,一瞬间,潘元明心里有了种非常不好的预感,他没有想到,发射了四颗弹丸,没有一颗命中。
听到潘元明的命令,火器手们立刻继续装火药,填弹丸,刚刚的射击,居然没有打中,他们也非常惊讶。
陈风的军队,屡创奇迹,这在某些士兵心里,形成了盲目乐观的风气,尤其是,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是有上天庇佑的,凡是必定非常顺利。
结果,现在吃了大亏。
这个装填的过程,并不快,对方的船只已经靠近到了只有四百步的距离的时候,他们才终于装填完毕,接着,调整碗口铳的角度,再次点燃了捻子。
潘元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这种距离上,他已经看到了对方船只两侧的桨叶,那是划桨手在卖力地划船,再看对方的船首那铁制的东西,他就知道,对方的战术很简单,就是想上来,将他撞烂。
这个时代的水战,远程靠火器来决定胜负,还没有开始,大部分的,都还是需要贴身肉搏,蹬上对方的船身厮杀。
潘元明想要靠着几门碗口铳就干掉对方,无比可笑。
潘元明脸色惨白,他看着己方第二次射击出的几颗弹丸,全部落入了水中,最近的那颗,砸断了对方的一杆船桨。
不过,这显然没有起了什么作用,对方的船只,还在飞快地靠近之中。
“调帆,左舵。”潘元明大声喊道。
想要再装填第三次,恐怕已经不可能了,此时,对方的船速,加到了最大,他们来不及装填完成,就会被对方给撞翻了。
防止被对方撞击的方式,那就只能是躲开了。
潘元明的船只,在快速地转着方向,船身都有些倾斜了。
对方越来越近,船上的人,睁大了眼睛,看着对方的那条船,连火器手都停止了努力,他们再装填,已经没必要了。
对方看到潘元明的船调整了方向,跟着调整方向,想要对准了撞上来。
王与敬眼神里,充满着一丝调侃,就凭着几个火器,来想向自己发威?要知道,在这水上,作为战船,必须是人力来操作的才行。
帆船,要完全依赖于风,这在作战的时候,就会丧失很大的机动性。
“准备,要撞击了。”王与敬大声地喊道,同时,他扶好了自己旁边的扶手。
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不仅仅是在船头,装了个专门用于撞击敌船的铁头,而且,在船身上,也都用铁板进行了加固。
对于这种程度的撞击,船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要当腰将对方撞上,这样,完全可以把对方的那条船撞翻,撞烂!
王与敬紧盯着对方的船只,同时,一条条的命令,从他的口中下达。
“轰!”一声巨大的碰撞声,终于传来。
潘元明感觉到自己的全身都在颤抖,他紧紧地扶着旁边的扶手,在船身倾斜的那一霎那,他以为,船要翻了呢。
他们没有被懒腰撞上,而是被撞上了船尾。
就在他刚刚直起身子的一瞬间,就看到了对方的船上,无数拿着武器的人,彪悍地跳了上来。
既然没有撞翻对方,那就上去,将对方的船上的人,全部杀掉,俘虏!
元朝的军队,大部分都已经腐朽堕落,没有战斗力了,但是,依旧有少数的人,可以力挽狂澜。
比如,这个王与敬!
战斗进行得很快,却很惨烈,双方死伤惨重,但船只,最后却被王与敬控制了起来。
潘元明没有选择跳水,这里离岸边有二十多里,他没有把握游这么远。
同时,他也不想自杀,看着忠实的部下越战越少,他们大部分,都被刚才的撞击撞晕了,而且,火器手也没有配备近战的武器。
于是,当那些拿着带血的长枪和腰刀的士兵,冲到了他的身边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居然一片空白。
………
“恩人,平江城城门紧闭,已经两天了。”常遇春说道:“我们已经将周围的所有外部道路,悄悄地控制起来,我们的水军,也赶到了,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发起攻击。”
平江城外,十里坡,陈风的步军,终于在这天夜里,赶到了这里。
如果顺利,陈风的军队,恐怕就是直接进驻平江城就行了,但是现在,常遇春的军队,也没有摸到平江的城门。
“平江城门在我们来的当晚,就没有再开启过,这说明,平江城内,出现了变故,说不定,是城内的军队,已经知道了我们到来的消息。”常遇春继续说道。
陈风的眉宇之间,渐渐地凝成了一条绳。
凡事不可能都一帆风顺,现在,陈风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平江城的内应,暂时没有任何反应,里面发生了什么事,还不清楚。
那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摸清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仲荣兄,这平江城城门紧闭,我们是否就无法进去了?”陈风问道。
要是别人问,这肯定会被人认为是一个白痴的问题,平江城城池高大,若不从城门上进去,还能从哪里进去?
但是,陈风这么问,那就一定是有目的的。
听到陈风这么问,一旁的沈富眉头也是微皱。
这次南下,沈富立下了大功,而陈风带着步军作为第二梯队在后面,沈富更是亲自做向导,指引着陈风的军队的行军。
沈富在陈风的领导核心中,也就有了地位。
而现在的这种情况下,陈风自然需要问一下这位熟悉本地情况的人了。
“城门紧闭,城墙高大,而且,城墙上的防守也很严密,我们想要偷偷进去,那是不可能的。除非…”
“除非什么?”几个人同时问道。
“除非走水门,派遣几个水性好的人,从水门的地方,可以进入平江城。”沈富说道:“水门关得并不严实,为了让船只进城,深达一丈多,虽然水门从下面也会关上,但是,中间会有空隙。”
走水门!在现在,也只有这种方式。
“不过,想要不被发现,在离城门一里之外,就得潜入水下,入城一里之后,才能露出头来,所以,必须要派水性好的人去。”沈富说道。
第311章 情报
“同时,这个人,还必须要对平江城很熟悉才行。”陈风加了一句:“要在这一夜之间,进入城中,打探到消息,在天亮之前,再从水门出来。”
在陈风不加这一句之前,别人也都知道,能够完成这种任务的,也只有本地人了。只有江南人,才能有这么好水性啊。
现在,陈风这么一说,很自然,只能是本地人,而本地人,也只能是由沈富去找了。
怪不得刚刚沈富说话的时候那么不自然,感情他自己也没有这把握。
“陈大人,这件事,就交给在下好了。”沈富说道:“今晚会将里面的消息,打探清楚,然后带出来。”
“多谢仲荣兄。”陈风说道:“有了内部的情报,我们才能够制定方案。”
看着沈富出去了,陈风心里依旧非常担心,如果事情演变到了最坏的情况,难道,自己要死伤大半,去爬那高高的城头吗?
“陈大人,如果我们真的无法智取,那么,我们派兵到城门口前挑战,将守军引出来,在城外决战,这或许可以化解我们的困境。”这时,陈风身边的王哥突然开口道。
与其让自己的人死在攻城的战斗中,倒不如把守军引出来,这样,花费的代价显然要小很多。
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惜,我们现在带的碗口铳不够多,要是有个几千门,直接就能够将平江城的城墙给轰塌了。”张三五在一旁说道。
陈风点了点头,脑海里,却突然灵光一现。
火器!
现在,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握了火器。而想要攻城,除了靠人力去填那个血窟窿之外,其实还有别的方法。
只要将对方的城墙炸毁了,自己的人,就能以最小的代价,进入城中。
对,就是炸毁!
“陈大人,常将军,有最新情报。”就在这时,一个人匆匆而入。
最新情报?看着这个骑兵走了进来,然后报告道:“我们在平江城外,抓住了一名驿卒,从他手上,拿到了一封公文。”
公文的火漆还没有拆开,不过,加急两个字,却非常醒目。
“我们审问了驿卒,这是从太湖水师里,传往平江城的公文。”骑兵继续说道。
陈风接过了公文,撕开一看。
顿时,大吃一惊。
“陈大人,什么情况?”常遇春立刻问道。
陈风没有说话,将公文递给了常遇春,心头在急速思考着。
常遇春看着公文,顿时,脸上出现愤怒的神情:“恩人,当初,我就该把潘元绍和潘元明这两兄弟一同做掉,他们就是墙头草,既然能够叛变他们十几年的兄弟张狗屎,就能够同样叛变我们!”
常遇春说得非常气愤,对于潘元明这样的作为,非常愤慨。
常遇春的一大作风,就是喜欢杀降,因为,在他的眼里,降兵都是靠不住的,既然能够变节一次,那同样就能够变节二次。
所以,陈风用常遇春的时候,都非常谨慎,对于该杀的,那就直接用常遇春去办,如果要是不该杀的,就派别人,或者提前就告诉常遇春。
现在,潘元明这个人,居然变节了,投靠了太湖水师!
这封公文里的内容,就是潘元明提供给的情报,他们从高邮出发,乘船从松江府登陆,打下了松江,现在,正准备里应外合,拿下平江。
这封公文,幸好被劫下了。
但是,很显然,太湖水师得到了这个情报,不会仅仅只传给平江,江浙行省的首府杭州,肯定也会得到同样的情报,常遇春的军队只是包围了平江,不可能封锁整个太湖地区。
去杭州路途遥远,快马也需要两天,而到杭州城得信,出动军队,还得三五日。
留给他们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十天。
十天之内,拿下平江城来!
陈风的脑子,在急速地转动着。
“陈大人,这封公文,对我们来说,说不定,还是一个好消息。”就在这时,另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说道。
陈风放眼望过去,说话的人,是罗贯中。
在施彦端被陈风重新请回了扬州之后,施彦端终于正式成为了陈风的心腹,从此,为陈风治理整个统治地区,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就在这时,施彦端的几个弟子,也纷纷投效了他,施彦端在整个江南,都非常有名气,尤其是在读书人之间。
这些人,都得到了重用,安排到了文官的位置上,施行新的政策,得有核心的基层人员去执行才行。
同时,这次南下,陈风将施彦端留下,为他稳住后方。不过,却将施彦端最得意的弟子,罗贯中,调到了自己身边。
作为随军的参议,罗贯中非常用心,这个时候,他的脑海里,敏锐地捕捉到了什么。
听到罗贯中的这句话,陈风说道:“本,此话怎讲?”
罗贯中,名本,所以,陈风一般的时候,都直接叫他本。
“这说明,现在在平江城内,很有可能,并不知道我们的大军已经到了,否则,太湖水师不会如此急切地给平江城报信。”
现在,沈富正派人,去平江城内打探消息,天亮之前,是不会得到确切的答案的,但是,就靠着这个太湖水师的报告,罗贯中就能确定出,平江城,还不知道外面已经出现了己方的军队。
他们现在制胜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