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珠玉在仙-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卫只当没看见世子的眼色。

好吧…这些人…不,这些妖只听太子殿下的命令。

贺云佩一时不由得又想到当今天子,他堂伯正元帝,这位人间皇帝要是知道他给他宝贝儿子精挑细选的侍卫其实是一群妖怪,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杨青图什么,宁馨太子倒是能看出杨青的心思,只是这戏得做足了,他不可能让敢对他砸的人还有翻身的机会。

尹氏说误会,在场的也有以为杨青不知道他是太子,那这事归在小孩子闹着玩一类,那么就让她们都闭嘴吧。

小太子冲压着杨青的两侍卫轻轻点下头,这回可是令出如山的,其中一个侍卫马上就做了点小动作,杨青嘴里堵着的布就掉了。

嘴自由了但脑子仍没有理智的杨青,就挣扎着喊出了心里的想法:“大胆!你们也敢抓我!放开我!你们知不知道我是谁!我是定王爷的养子,将来是要当皇帝的!”

亲耳听到儿子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尹氏腿一软坐在了地上,她心里也是想杨青将来当皇帝的,但这话不能当这么多人喊出来啊!

……

之后的事,其实小太子的手还是松了,他示意贺云佩将朱氏的那些客人都放回去,连尤府都没继续封起来就回了宫。

当然负责这事的御林军还得警告今天来尤府的各家夫人“不要乱说话” ,不过何氏不在警告范围內,信王世子亲自送何氏母女出尤府,笑得挺客气。

何氏带着女儿上了马车,车子远离了尤府,她才惊魂初定。

“娘亲,我没事的。”杜若香是一再重复。

“这事…你说杨家的小儿子…”何氏不光是杜若香遇上危险而吓着了,这是一连串的,女儿救的小孩是太子,而那个杨青…他喊的话可是让杨家九族都完了啊!

杜若香也吃惊杨青想当皇帝的野心,你说才十岁的孩子,这心也太大了,还有他当时的话也带出了定王爷有谋反的意图,当今皇上会降罪定王吗?

对了,太子师祖说定王是真命天子,定王是真命…杜若香想到这点便不舒服,人家是真的,那她们谋划的是假的了?

可太子师祖正是为这事投胎来的,代表的是天庭,既是天命,这天命对上真命,赢得会是谁?具体仗又如何打?

本来小太子吃几粒葡萄润润嗓子要详说的,可惜杨青过来了,来得还真不是时候。

……

何氏在马车上根本没细问杜若香,这一下就和皇家的事,好象还牵涉了藩王谋反,她脑子乱乱的,一下马车就让春红去店里请老爷和大少爷回来,让冬雪去叫二少爷到内宅。

何氏一直带着杜若香,两人连衣服都没换,坐等家里的男人过来拿主意。

杜长宁就在家里,当然是他先过来问娘亲和妹妹有什么事。

“你小孩子家,先坐着等你爹爹。”何氏并没把小儿子当成可以商量大事的对象。

那这么急让他过来,却什么也不说?杜长宁目光看向妹妹。

杜若香刚张嘴何氏又阻止她:“等你爹爹回来再说。”何氏是信不过小女儿,她怕杜若香吓慌了把事情夸大了说,影响她的记忆。

……

春红是跟着何氏去尤府的,发生了什么又为什么请老爷和大少爷回来她也清楚,见到杜如海提了些,杜如海果然匆忙忙带杜长平回来了。

“具体怎么回事!?”杜如海一进来就问。

何氏仍没让杜若香开口,她自己把事情经过说了,在朱氏那儿做客,到花园玩,听女儿喊救命,看见杨家的小儿子行凶,女儿护的小孩居然是太子,杨青被宫里的侍卫拿下还喊着将来当皇帝。

“那香儿没事吧?”杜如海先关心女儿。

“一根头发也没碰着!”杜若香还当下跳了跳表明自己是安然无恙的。

确定了女儿无事,杜如海就和何氏一块皱眉,想着目睹了这样的事,会对杜家有什么影响?

大人习惯把事情往复杂化想,小的就简单多了,杜长宁听了就问道:“三妹妹怎么一个人跑花园里了?”

她这二哥真是不开口便罢,一问就是最关键的,杜若香理由倒是早想好了:“我想如厕,一堆人在又不方便说,就自己出去了,结果在花园迷路了…”

“这事和香儿没关系,关键是朱夫人,她请我们去她家,怎么太子也会在呢?还有杨家的人也是她邀来的,她这是想干什么?”何氏现在可没空追究女儿是不是真迷路了,她担心的是尤家会不会和谋反的事有关,而她们这些被朱氏请到尤家的,会不会被当成同谋?

杜如海担心的也是这点:“朱氏不可能不知道太子来自己家了,关键是这太子是突然来的还是提前说好的。”要是突然就出宫的,朱氏是前两天请的客,推个不知情还能说过去。

“这事怎么和三妹妹没关系?她不是救了太子吗?”杜长平奇怪爹娘说的话,这事不就是凑巧让他家碰上了,能有什么坏影响,有也该是好的吧?

杜若香救了太子!?何氏和杜如海都一怔,事情他们看的听的都知道杜若香抱着小太子躲杨青,但都没往救驾这方面想,毕竟九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力挽狂澜的本事?所以这事他们真给忽略了。

就是现在,何氏还犹豫的再问一遍:“那个香儿…你抱着太子躲闪…算救人吗?”

第八十一章 进宫

(感谢三牛AA的打赏。)

当时杨青举盘子砸人,纯粹是用力气,他没用魔功,杜若香要是用法术能很轻易制服他,可她那位太子师祖不让她用法术,就让她躲闪着。

然后众目睽睽下,谁都看见杨青发狂了,是宫里的侍卫制住杨青。

杜若香不知道太子具体想干什么,但让她也参与进去,怎么说也得给她一个功劳吧?所以面对何氏的问题,她干脆的点点头:“我是在保护太子…”因为人家其实并不需要救命,她就没好意思说自己在救人。

何氏当然更没听出来,她还在迟疑:“当时你真的是在救人,那如果你自己躲远了,那杨家小儿子还会砸太子…”

娘亲担心的是杜家和杨家有旧隙,杨青其实是冲杜若香去的,太子才是受池鱼之殃的那个,那这就不叫救驾,反而成谋害太子了…

难怪娘亲一直回避这问题!

其实娘亲猜得还真差不多…杨青刚过去时的确挑衅的是杜若香,但他发狂千真万确是被太子激出了魔性,而且他砸的目标也的确是太子,人家正眼也没给她一个,杜若香相信,她就是扔下太子自己跑了,杨青也不会去追杀她。

所以杜若香心安理得的肯定:“他就是冲太子去的,我在旁边看他拿盘子要砸太子,才抱了太子躲避,再说杨青不是喊着,他想将来当皇帝吗?”

“这句话以后可别说了!”何氏忙摆手,杨家胡言乱语是他的事,杜家只当没听到。

“但三妹妹的确救了太子啊?”杜长平不明白爹娘为什么一直在忽略这点,这对杜家来说应该是好事吧?

“你小孩子不懂…”回答的人是杜如海,“太子才两岁,他能说清楚是谁救他的吗?”依杜如海看。太子没吓晕就算胆子大了。

太子口齿利索着呢!要不怎么能把杨青给气得发狂了…但这话杜若香不能直说,那的确不是两岁小孩该有的。

“可娘亲不是说,在场的还有皇上派来的侍卫,太子身边也有宫女太监,太子说不清他们能说清啊。”杜长宁不觉得陈述事实有多难。

“问题就在这儿…宫里人向来习惯欺上瞒下,他们保护太子不利,这事还怎么敢张扬。还不知道怎么往外推呢。”杜如海和宫里打交道许多年,早见识了那些人争功伪过的嘴脸。

何氏在旁也点点头,她一直认为女儿救人也是白救,所以并不为这多高兴,只盼着尤府的事别牵涉杜家就好,唉,谁让太子今年才两岁。

会吗?杜长平和杜长宁面面相觑。他们还小,比较相信人间美好的一面。

……

从尤府回来又过了两天,杜家一直在关心这方面的消息,可他们能知道的也只是明面上的,例如尤府的郑老太太病了,尤家二老爷因为要侍疾,辞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官职,还有杨家的皮货店被封,说他们私下收贼赃,全家都被抓了。

至于定王府。王爷和王妃目前还在江北。就是有什么举动现在也不会传进京城。

而别的当天和何氏同去尤府做客的各家,除了深居简出倒也没别的事了。

“如果尤家的处罚只是贬职。杨家也说他们是收贼赃,那么宫里应该不想把这件事闹大,这事应该就过去了。”杜如海把自己的判断说给家人听。

“那三妹妹!?”杜长平急了,这么大功劳也过去了?

“这个事也别提了。”何氏摆手,宫里既然不想张扬,他们难道还能找上门讨好处!?

杜若香眨眨眼,昨晚她去大慈寺也问了。净悟师伯说现在太子很忙,有机会会亲自和她再详谈的,让她等着。

没确定时间,看父母都是松口气的样子,杜若香就不再说什么事还没结束,让大家先轻松几天也好。

何氏是真松口气,所以她又记起女儿一个人出去这事了:“香儿娘亲还没问你呢,你怎么又一个人跑出去了,这多危险啊!”

“可在场的还有男孩子,我怎么能直说我想去哪儿?”杜若香苦着脸,她以为这事过去了呢。

“那你可以什么也不说,就拉着乳娘出去,他们还能追着问你?”好在何氏只是以为女儿应变能力不强,倒没怀疑杜若香是故意出去的。

杜若香真为这个犯愁,她到底该和爹娘交多少底?怎样才能行动自由?

……

杜如海一家以为这事过去了,何氏刚松口气,郭氏又上门找不痛快了。

之前杜如海怕出个万一家族没人照应,把这事也和杜如津交了底,防的是大房出了事,二房也知道该怎么打点,不过杜如海没说杜若香曾保护了太子,因为他顾忌这会不会在间接指责宫里人失职,传出去反而给杜家拉仇恨。

杜如津听了也担心,耳闻目睹这种和谋反有关的事,谁知道会不会被牵连?

杜如津愁眉苦脸的样子当然瞒不过郭氏,郭氏再三追问,杜如津当然也告诫她,这种事可不能乱说,不然不光大哥一家,他们也讨不了好。

这点分寸郭氏还是有的,她之前说的议论的都是过了许久的事,这种顶风的她还不甚至糊涂,而且凭良心说,她和大房那边再不对眼,也没盼着人家一家都没了的。

郭氏陪着杜如津上火了两天,听说连尤府都只落了个贬职在家,就知道这事过去了,于是也来精神了,想着这可不终于让她拿住何氏的把柄了,你不是结交官夫人总显得多能干吗,结果怎么样?这不差点儿把杜家都搭进去了。

何氏也了解郭氏,一听这妯娌这时候上门,就知道她来干什么,不想让女儿再面对这件事,何氏就不叫上杜若香,自己应付。

……

杜若香现在正在书房,她现在还是每天有课的,上午蔡先生让她们姐妹学做诗,下午仍是和杜先生学画。

不过这会儿三姐妹都不在自己的坐位上,她们聚在蔡先生的书桌旁,欣赏杜长平特地抱回家的一个一尺半长,一尺高的琉璃大碗。

琉璃大碗是整体的淡金色,上面前后左右各为福禄寿喜四个大字,周围是成对的铜钱当纹饰,一看就知道这是金饭碗、聚宝盆。

“赵家终于烧制出这一个通色的了,可赵大渔说这是碰巧了,其他的还是那样。”杜长平又拿出几只同时请赵家制的琉璃手镯,镯子有蓝有绿有红有紫都很好看,但颜色都没有烧透。

只是碰巧吗…杜若香用手摸碗边,这琉璃碗的碗边金色最重,其次就是那几个吉祥字,这样的层次分明符合审美,真的只是碰巧吗?

“我要把这碗配上黄金底,放在我的店里当聚宝盆!”杜长平乐呵呵的宣布。

“这么大的碗,一定能招来好多好多钱!”杜若兰附和着,又似乎无意的那么一说,“这个碗可是比镯子要漂亮。”

“嗯,”杜长平同意这点,“三妹妹的设计越来越好了,我发现你对摆件的天份不亚于对首饰的,以后要不给大哥多设计点摆件,省得爹爹怪我总抢你设计的饰品。”

这琉璃大碗居然也是三妹妹设计的!?杜若兰心里越发不平静,三妹妹已经是嫡女了,一出生就什么都不用愁,她为什么还要会这么多!?为什么就不能笨一点?分一些天份给别人?让爹爹的注意力不要聚中在她那儿?

但她也不是什么都能顺心的,杜若兰想到这两天杜家下人的一些议论,心里又舒服点,忍不住就开口了:“三妹妹还是静坐着画画比较好,你看你就是救了太子,宫里也不知道。”

杜若香惊讶的回望杜若兰,是错觉吗?她总觉得自她从尤府回来后,大姐姐原本就有一点的比较心好象上升到敌意了!?

杜长平可是当下脸就沉下来了:“大妹妹,娘亲不是吩咐这事不许再提了吗?”

对这个大哥,杜若兰还是有些敬畏的,于是不敢再说什么了。

……

而在客厅里,何氏听着郭氏话里话外的嘲讽,只是当听不懂,郭氏不耐烦把话直接说了,何氏也装糊涂:“那天发生什么了?我怎么不知道?要不你去问朱夫人?”

“还什么朱夫人?尤府老二早贬职了,要我说这女人就该老老实实待在家,别结交这个讨好那个给夫家惹祸上身!”今天要不扳回往日吃的亏,郭氏还就不走了!

“可不是,女人就得管好自己那张嘴,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不然今天倒霉的是尤家二爷,明天就不知道是哪家二爷了。”何氏这是在混淆概念。

郭氏哼了一声,还想再继续,春红就急匆匆进来了:“夫人,宫里来人了,说皇后娘娘要召我们家三小姐进宫!”

何氏和郭氏不约而同猛的从坐位上站起来,这事不是结束了吗!?

事关自己女儿,最吃惊的人是何氏:“宫里人呢?来了多少?”

“好几个,守门的让他们在二门等着…”杜家虽然是皇商,但商人家一般没那个荣耀接待宫里的使者,杜家下人只知道宫里人不能得罪,没敢让他们等在大门口。

“快!快请!”何氏也没亲自接待过,但至少她知道,人家既然是代表皇后娘娘来的,就没有叫人等的,“快去店里通知老爷!”边整理下自己,匆匆迎出去。

第八十二章茶水

(今天继续加更~)

太和王朝有规定,凡商人不得捐官,这皇商也是商人,所以就算杜家再有钱,那也是平头百姓,白丁几个,更别说会有皇后娘娘的使者到杜家宣脀旨。

真要说最和皇家关系近的,就是头代皇商,杜如海的太姑奶奶,她得了公主的眼缘,不过那时候公主已经出嫁,来杜家召人去的是公主府,使者也是公主身边的。

这皇后娘娘亲自派人上门,杜家百年来也还是头一回。

何氏猜测可能与杜若香救了太子有关,就不知道来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出去见了宫里的人,看见对方是笑容满面的,何氏就松口气。

虽然没和宫里人直接打交道过,但何氏知道宫里出来的向来自觉高人一等,能让她们笑着对待的,至少表明了在她们主子心里有了分量。

宫里来的为首的是位头发已经半白的老妇人,她自称叫做枫嬷嬷,一直在皇后宫里当差,皇后娘娘听说杜家三小姐小小年纪就会设计首饰,所以想见一见。

人家没说是为了太子的事来的,何氏也不能挑明,只能先好茶好点心的招待枫嬷嬷和她带来的宫女和轿夫,然后让人去请三小姐过来。

……

消息传到后面书房,听到的人都大吃一惊,其中也包括了杜若香,因为她不知道太子究竟是怎么和皇后娘娘说的,皇后娘娘居然要见她!

“三妹妹,我和你一起去!”杜长平也知道不能让宫里人久等,拉着杜若香往外走,还不忘安慰她,“什么事都有大哥在。你别怕啊!”

三妹妹居然要进宫了…杜若兰心里极不是滋味,是不是皇后娘娘其实要降罪三妹妹呢?这样盼望着,她也悄悄跟上。

……

杜若香和杜长平到了客厅,本来坐着的枫嬷嬷立马起身,并扶住杜若香不让她施礼:“罪过,罪过,老身不过是个奴才。可不敢受三小姐的礼。”

何氏见了心里更有底了,于是笑道:“嬤嬷是长辈,香儿给您见礼是应该的。”

枫嬷嬷还是说着不敢,不过对何氏倒不向对杜若香那样客气,见时间差不多就提醒到:“让三小姐去梳洗一下,皇后娘娘还等着呢。”

“是是…”当然不能让皇后等着,何氏告罪带杜若香下去。忙着给她梳洗换衣服。

……

杜如海听到宫里来人的消息,是和杜如津一块回来的,留弟弟招呼枫嬷嬷,他快步上绣楼去看女儿。

皇后娘娘要召见三小姐的消息在杜家是传开了,周姨娘和张姨娘也不能装不知道,也都带了自己女儿到杜若香的绣楼。

只是道喜的话现在却不方便说,何氏现在明显心很乱,她把杜若香的衣柜和首饰盒全打开了,比划着不知道给女儿穿什么戴什么。

“小女孩打扮漂亮才招人喜欢…不行,万一皇后娘娘不喜欢浓妆艳抹的。皇后是正妻。应该喜欢端正的妆扮…”何氏吩咐冬雪给杜若香上淡妆。

本来何氏也想亲自给女儿梳妆,但她心静不下来手有点抖。还得挑选女儿进宫穿的戴的。

冬雪心里也在害怕,三小姐要让宫里笑话说仪容不整,这责任可就她担着了!但身为丫环只是听夫人的,战战兢兢上好妆,请夫人检查。

何氏是审视,但自己女儿在亲娘心里怎么样都是最好看,何况之所以挑冬雪给杜若香打扮。也因为冬雪是丫环中手最巧的。

何氏只是犹豫:“皇后娘娘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小女孩?唉,当初我应该多打听这方面的事!”她哪会想到自家这么小的女儿也会有进宫的机会。

“对了,我好象听说进宫见了人就得行礼,那些宫女太监都是有品级的,香儿你可别失礼。”何氏努力回忆进宫的礼仪。

这点倒的确要注意,她是民女,见官得拜的,杜若香点头表示记住了。

“但是你也要记住,你是皇后娘娘召见的,所以见了别的后妃娘娘和她们宫里的人,行礼是必须行礼,但千万不用表现太亲热。”自古妻妾就没有真正和睦的,宫里的情况尤其复杂,何氏只顾提醒女儿,忘了她丈夫的两个妾和两个庶女也在场呢。

正说到这儿,杜如海掀门帘进来了:“怎么样,香儿准备好了吗?”

“爹爹!”杜若兰极欢喜的喊他,爹爹应该听到母亲的话了,母亲一直在防着她和姨娘呢,这回爹爹知道她们的委屈了吧!

杜如海注意力全在小女儿身上,进来就安慰:“香儿你不要害怕,皇后召见你肯定是因为你保护了太子,这是好事,你去宫里是会得赏赐的。”

杜如海倒不是贪宫里的赏赐,他是怕小女儿本来胆子小,又从没遇见这么大的事,要是吓哭了御前失仪可不妙。

何氏在旁也点头,杜如海一回来她可是终于有了主心骨:“老爷你帮我看看,香儿的妆扮有什么需要改的吗?对了,我听说官员进宫见驾都会擦什么引见胰,这个到那儿买?要不要去别人家要一点?”

“娘亲,引见胰是那些年纪大的官员除皱纹的。”杜长宁哭笑不得,这到底要进宫的是谁,娘亲怎么比三妹妹还紧张?

如果她真是重生前的九岁,现在说不定早就吓哭了。如果她不是知道太子会站她这边,她也会胡思乱想的,杜若香能明白家人的担心,但不能交底,她只能用镇定的表现来安抚人心:“娘亲你放心,我只是去见皇后娘娘,见了就回来,这没什么的。”

说着杜若香嘴有点干,她才九岁,平常嘴上是不点胭脂的,这抹上脂膏就觉得不舒服,她端起一边的茶盏要润润嗓子。

“对了,不能喝水的!”看她端杯子何氏又想起来这点,“听说除非要在宫里留宿的,其他人不能让在宫里如厕,香儿你得少喝水!”

“哪有这样的规矩!?”杜长平先抗议道!

“是有这事,你想想,宫里的宫女太监侍候的都是贵人们,他们会愿意为外面人清理马桶?”声援何氏的是杜如海,他还举例,“我们当时进宫送货,真急了不得不去,那也是去外宫太府寺的茅厕,还得给打扫人赔笑脸,塞银子,香儿要进内宫更得小心。”

“对了,银子!”何氏恍然,“我就说忘了什么,香儿身上没有银子,她要遇上事怎么打点?还有枫嬷嬷她们,也该给礼物的。”

“不错,我看外面还有轿夫等着,那些都是宫里的太监,一样不能得罪!”杜如海也说道。

杜若香还小,根本没有自己的钱包,何氏就得回自己房里舀自己的给女儿,再准备散碎的银两,还有给宫里来人的礼物,杜如海得跟在身边参谋,这给宫里人送礼也是门学问,太明显不行,出手太大方让人家从此惦记上也不行。

“夫人说,家里散碎的银两不多了,大少爷二少爷钱包里有没有!”春红急匆匆一句话又叫走了杜长平和杜长宁,连两个姨娘都带女儿回自己屋找零钱。

看大家忙不过来的样子,杜若香这个正主被打扮好按椅子上反而再没人理了,不过这也只是一会儿,老管家杜福也上楼了:“宫里来人又催了,老爷夫人…

老爷夫人找礼物去了,杜若香起身:“我先去客厅见枫嬷嬷,管家爷爷你去通知我爹娘,乳娘和霜儿通知大哥二哥,让他们别忙了,这误了时间才更严重。”

这话也对,几个人听三小姐的,匆匆下楼,杜若香则由雪儿陪着缓步下楼,走得慢是因为她穿的衣裙繁缛了些,这也没办法,进宫总得穿正式的。

杜若香下了楼,正好杜若兰捧个茶壶过来:“三妹妹你不是渴了吗?这是厨房刚煮好的茶水,还放了冰糖呢。”

“真的!?”杜若香喜滋滋接过来。

“三小姐,夫人不是说不能喝水吗?”雪儿忙提醒她。

“可是我这样,怎么和皇后娘娘说话?”杜若香指着自己的嘴唇给雪儿看。

的确,涂了胭脂的嘴唇红艳是红艳,但有点发干,雪儿觉得自己堂姐给三小姐上妆有点上多了。

见雪儿不说什么了,杜若香喝了两口就把茶壶还给杜若兰,她也是知道分寸的:“我就是润下嗓子。”

看这水没弄坏三小姐脸上的脂粉,雪儿就没再说什么,只是看了看一边的大小姐,她总觉得什么地方有点奇怪?

……

这儿一耽搁,还是杜如海夫妻先到了前厅,对他们明示暗示送上的银票,枫嬷嬷一点头,其他的宫人才收下。

收了就好,杜如海夫妻心里安稳了点,收了杜家的钱,就得护着杜家的女儿,这也是宫里潜在的规则。

看杜若香出来了,枫嬤嬤也站起身:“好了,时间不早了,咱们可不能让皇后娘娘等着,三小姐咱们走吧。”

心里还是在担忧着,杜家人还得堆起笑脸说好话,看着女儿和枫嬷嬷上了同一顶轿子,目送她们往皇宫那边走去。

……

轿子大杜若香小,坐在枫嬤嬤身边一点也不挤,轿子走出了杜家,是枫嬷嬷先开口:“三小姐的爹娘兄长很重视三小姐呢。”

“家里没接待过宫里的贵人,让嬷嬷见笑了。”杜若香答道。

“老身也去别人家传过脀旨,头一回都免不了慌乱,习惯了就好。”枫嬷嬷安慰她,也点出杜若香以后会常进宫的。

第八十三章 童言

杜若香左手的纳戒从没有摘下来,加上她之前遇上林行羽、郭明玉、甚至定王府的红姝紫姝等,这些都是披着人皮的妖魔,所以她再接触类似的感觉,都会下意识的去看一下纳戒上的珍珠变色没。

这时和枫嬷嬷坐得这么近,杜若香果然又看见纳戒上的珍珠变成了青色,这位老嬷嬷居然也是妖怪,她还真是…习惯成自然,处变不惊了。

“虽然见皇后娘娘仪容是要端正,但三小姐才九岁,实在不用这么浓妆的。”枫嬷嬷取出块丝帕,帮杜若香将脸上的胭脂和唇上的脂膏轻轻擦去一点。

“谢谢嬷嬷。”从她轻柔的动作,杜若香就能当她是好“人”。

“太子殿下点名让老身来接三小姐,老身当然得办好差事。”枫嬤嬤说道。

这也是太子身边的?杜若香试探着开口:“嬷嬷在宫里当差很久了吧?”

“是啊,老身在宫里待了有五百多年了。”枫嬷嬷笑呵呵似乎在说玩笑话。

但杜若香能听出来,这是实话。

……

皇后娘娘见了民女,仪式当然不会多隆重。

从进了内宫范围,枫嬷嬷就带着杜若香下了大轿子,请杜若香换了一乘小轿,她则在旁边扶着轿沿,大概走了有半柱香时间,轿子停下来,请杜若香又下来。

轿子这回是停在一处厅院前,杜若香抬头看了下,上面挂着的匾上写了“栖鹤厅” 三个字。

“这栖鹤厅是定王在宫里的住处。”枫嬷嬷小声告诉杜若香,然后就带她进里面。

一进里面,杜若香就觉得有点恍惚,她似乎又回了云雾山师父的洞府。

这里的厅院雕梁画栋却格外清雅。种植着不少奇花异草,一边还有着小桥流水,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院中间正翩翩起舞的一对仙鹤。

居然有鹤舞呢!?杜若香目光被吸引住了,直到枫嬤嬤扯了她一下,她才想起枫嬷嬷在轿里对她的提醒,要低头走路!

头低下了。但杜若香的耳朵正听见有人问道:“太子殿下看这仙鹤还好吧?”

这声音是男子,杜若香听着挺耳熟,也很诱人,引得她费了好大力气才没再抬头,顺着声音再去盯着仙鹤看。

“不过两只傻鸟,段居士不是在欺负太子年少,没见过飞禽吧?”这个明显在挑剔的声音杜若香一下子就听出来。正是贺云佩,同时贺云佩也让杜若香想起另一个声音是谁了,一年多前在大慈寺代表定王出头的,江北的大善人段广清。

段广清的声音不急不缓,但很有深入人心的魅力:“世子说笑了,这两只仙鹤可不是什么傻鸟,它们是定王费了好大劲儿才从江北捕获的,又让专门的师傅教它们舞蹈,三年前送上的京城,皇上也是为这才修了栖鹤厅。而现在这能教鹤舞的技艺已经失传了。这些,娘娘也是知道的。”

“是的。哀家曾听定王妃说起,这教鹤舞的老艺人已经病故,定王再想训练几对仙鹤也不行了,现在定王要看鹤舞也得进宫呢。”听这种自称,不用问也知道是沈皇后。

“母后,什么叫病故?”似懂非懂的童音,这是小太子在发问。

“……”沈皇后犹豫了。怎么和小孩子解释生老病死。

“殿下,这就是说那训练鹤舞的艺人因为年纪大了,飞到天上去了。”其实段广清也不善于哄小孩,只是皇后望向他,他不得不做一个通晓禅机的居士。

“飞天上了?”小太子想了想,“是不是驾鹤西游啊!”他为他想到这个成语而得意。

而这四个字一出来,在场一片沉默,尤其是沈皇后,想到这仙鹤是定王送给皇上的,本来是长寿吉祥的好意义,可现在就觉得别扭了。

枫嬤嬤这时候上前了:“禀娘娘,你要见的杜家三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