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珠玉在仙-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姨娘不用担心这个…”郭氏伸手摸李太姨娘的棉衣,“我年前给太姨娘的那几斤丝棉,没被别人拿走吧?”

“没有,知道姑娘在意我,这家里没谁敢欺负我了。”李太姨娘这才笑得欣慰,幸亏她当年保住了自己的女儿。

“你也别总想着我,侍候好姑爷,照顾好小姐和少爷才重要…”李太姨娘自有了这个女儿,一切的重心便在郭氏这儿了。

“知道了。”对生母的这话郭氏不以为然,李太姨娘在没有孩子时,也是以丈夫为天的,她那个“天”,现在还记得她长什么样吗?倒是周老太太丈夫撒泼撒野,郭老太爷还不是任由她卖了这个小妾打了那个通房。

对男人百依百顺是没用的,郭氏从小耳濡目染的比较,还是她嫡母的行事不吃亏。

所以在确定李太姨娘的衣服料子不怎么样,但摸上去柔软暖和是真用了好棉花,她手也是暖暖的,郭氏放心了,看来她亲娘还有点心眼,知道把好东西藏起来。于是便叫外屋的杜若怡和杜长安进来说话。

两个孩子也知道这才是他们的亲外婆,比起皮笑肉不笑的老太太,这个常给他们好吃的女人才真心疼他们,所以一听母亲叫,忙进来甜甜的喊“太姨娘”。

李太姨娘果然忘了什么相夫教子的话题,忙拉着两个孩子嘘寒问暖,并解下身上的钥匙开柜子,把托人买来的点心糖果拿出来,看两个孩子欢欢喜喜的吃着,还不忘往他们口袋里塞得满满的。

郭氏在旁也笑看着,她其实早有心将李太姨娘接回自己家,那时候孩子们也可以大大方方的喊“外婆”了,可惜老太爷和老太太都在,没有让太姨娘这时候就和女儿走的,不过李太姨娘可比老太太小了十几岁,应该能熬出头。

快吃午饭的时候,杜如津也来了李太姨娘的小院,对这老实到近乎懦弱的真正岳母,杜如津也没有摆高人一等的架子,他向来是持半子礼可李太姨娘从不敢受他的礼,那是杜家的二老爷,她不过是个下人,只要杜如津对郭氏好,她心甘情愿去拜他。

杜如津当然也不会受岳母的礼,正因为彼此都太小心了,相处还有点不自然,杜如津是找借口让郭氏出来,说了郭家老太爷和老爷找他的事。

其实这和老太太、吕氏说的是一回事,郭老太爷和郭老爷也是想让杜如津走他大哥大嫂的门路,为郭家效劳。

郭氏对她父兄有些咬牙切齿,郭老太爷说是官宦人家,但因为在户部任职时算错了一笔账目,被降了职,从此便没心思上朝,后来赋闲在家,郭老爷连考许多年才中了,得了个小知县但业绩平平,这样不争气的还盼升官?还好意思求女儿的婆家?!

“那你答应了?”自己娘家理亏,郭氏声音很低。

“不答应行吗?终究是自家人,不过我也说了,我大哥平常是从不进沈侍郎的门的,我大嫂是和侍郎夫人认识,但女人间的交情管不管用,沈侍郎又会不会愿意,而且礼部主事的主要还是苗尚书,这个职位安排究竟归谁管,我可不敢保证一定能帮上忙。”杜如津说的的确是实话,他们杜家都没有求过沈侍郎,谁知道郭家就一定能成功?

郭氏心里明白,杜如津同意这麻烦事也是因为她生母,要不是怕李太姨娘受委屈,那所谓的大哥的前程关他们夫妻什么事?

“难为你了…”郭氏不由得低声道。

难得听见妻子如此的善解人意、软语温柔,杜如津昨晚的火气一下子全没了,他也不由得柔声道:“自家夫妻,客气什么。”只要妻子能一直这么贤惠、温柔、体贴,他心甘情愿为她遮风挡雨。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别的嫡的庶的兄弟姐妹也都来了,郭氏发现,今年这风头还在郭明玉那边,小姑娘着实人见人爱,哄得老太太合不拢嘴,相比之下,吕氏生的那个女儿和她大哥的两个庶子毫不起眼。

杜如津和郭氏是男女分席的,他的坐席今天难得和郭老爷紧邻着,本来这座位应该是郭老爷嫡亲妹夫的。

知道这是因为有求于他,杜如津也没客气,他怎么也是生意人,自然知道如何不让好象是自己承了郭家的情,他坐这儿不推辞,为了可是郭老爷呢。

杜如津低声再和郭老爷详谈,谈他在任期上有哪些得意的成绩,还有什么同窗目前在高位的,当年的主考恩师是不是还在,他是不是非要去礼部,如果别的地方有更好更清楚的职位,他愿不愿意另谋高就?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郭老爷恍然,他年前一回来就被老太太说要好好歇歇,拜访朋友都匆匆的,后来老太太又塞给他两通房丫头,吕氏又缠着他要生个儿子,他还有好多师友都没登门呢,其中说不定有更好的职位等着他!

之前没和这个庶妹夫细谈过,这一说话郭老爷发现这商人的见识就不一般,他那三个嫡亲的妹夫也是个小官,可什么有用的见解也没给他这大舅子提过。未完待续。

第五十七章明玉(上)

(感谢百里青玄的评价票。)

郭老爷难得和杜如津细谈,一谈便觉得相见恨晚,就是吃了饭也还说个没完,让杜如津帮他参谋这过年的几天应该先去拜访哪位恩师哪位同窗,甚至连带什么礼物也请教杜如津,这妹夫是皇商,对礼物的价值应该比他在行。

杜如津也是头回与这位大舅子近距离接触,他也觉得郭老爷人还行,比老太爷和老太太强,知道自己虽然是官但分量不足,不摆官架子,只是人平庸了些,书读得太多脑袋有些不会转弯,更可惜这学问还不如他侄子杜长宁呢。

杜如津让郭老爷先去找他的恩师和同窗,也是有祸水东引的意思,不过他也认真的在帮郭老爷推敲拜访的顺序,郭老爷也不是想一出是一出的小孩子,自己说了去杜家拜访,结果又发现别人更能帮忙,这要因此不去杜家了,那不成势利小人了?

听郭老爷一再坚持,杜如津只能把见他大哥的时间排在大年初四,理由也正当,杜如海与郭老爷算远房亲戚,哪能摆在恩师的前面见,而大年初五杜家店铺开门,之后白天杜如海几乎都不在家。

郭老爷对此也没意见,不过就是明天见改成后天见了,何况明天他要拜访的人可不少呢。

为了表示对杜如津的重视,郭老爷在郭氏夫妻走的时候还亲自送到门口,惹得郭府里许多人侧目。

对这点,郭氏也不高兴,她坐上马车就开始埋怨丈夫,怨他对她大哥的事也太热心了,意思意思不就行了?

杜如津也不高兴了。他最烦郭氏对他的主意指手画脚,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经地义的,他和郭老爷这也是寻常的客套,分寸上他能不懂?再说他不拒绝郭家人去烦他大哥大嫂,为的又是谁?

想起午饭前郭氏才柔声说难为他,这刚离开郭家又报怨他的不是。杜如津极失望。妻子还是那个妻子,仍不是他希望的那个贤妻。

正是在这种心理了,杜如津磨蹭到大年初三的傍晚才去通知杜如海,见了杜如海他更不好意思。还没劝说郭氏慎言,他又为郭氏娘家人的事来烦大哥大嫂了。

……

杜如海看出弟弟对办这事本来就挺尴尬,当然不会再说什么伤兄弟感情的话。可礼部侍郎的门槛真不是杜家轻易能进的,送走了杜如津,他还得回去找妻子商量。

郭老爷官再小也是官。兼着亲戚的身份,杜家真不能不让人上门,但通过杜家找上沈侍郎——这事杜家自己都不敢干,凭什么为郭家厚着脸皮求人?

何氏可一点也不怕得罪郭家,但考虑到杜如海和杜如津兄弟关系不错,她只能表达自己的为难:“沈家原本是皇亲,因为皇后娘娘不曾生育才一直没得势。那时候我见了尤夫人,也是拐弯抹角甚至送礼物才套上了关系。现在有了太子,沈家门口尽是当官的在排队求见,我们这时候去求沈家,能不能见上还不知道呢?”

“求什么,二弟说了,郭家他那大舅子才干平庸,真要让他升官才是害人害己的,你只要说可以帮忙,但沈侍郎这些天家门口等着见的人太多了,你递了拜贴排着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轮上就行了。”杜如海连主意都想好了。

何氏忍不住笑了:“郭家能信…我们这样说?”

“不信让他们去沈侍郎的府邸门口看看,今天如津可是亲眼看到了。”杜如海才不怕,这点小事要是也能让人抓住把柄,他们兄弟真不用当皇商了。

沈侍郎那儿还真的…何氏不由得一怔,她开始还以为是戏言,这样看来,她去给尤夫人拜年真进不去门了?

何氏这才有点着急:“每年我都给尤夫人拜年的,今年要是去不了,尤夫人会不会认为失礼啊?”她这不是为郭氏,而是为了杜家。

之前就没和尤夫人冷落着,难道反而在沈侍郎起来后断了联系?杜家当然不会干这样的傻事,杜如海认真想了想:“这样吧,我们也派人去沈府门口守着,先把礼物送进去,过了初五该上朝了,那时候应该人少了,你再去就应该能见到,到时再补上一份礼物,相信尤夫人能体谅的。”

何氏想想也行,毕竟她又没有急事,只是日常联络感情而已,以后去上庙还有机会和尤夫人详谈的。

……

夫妻商定了,初四就不出门,在家里等郭家的人来。

何氏特别去了杜若香的绣楼,这宫绸做的衣服一个孩子只分到了一件,穿了三天拜年也有点不新了,今天见客是不能再穿,但宫花还可以戴的。

何氏过来是特地帮女儿选衣服,她相信郭氏不知道在郭家人面前说了多少贬低她的话,虽然她不想帮郭家的忙,但也不能让人看轻了。

“香儿穿这件吧。”何氏舀了件火红缎子的棉衣,周边还镶了圈狐皮。

“可我想穿那件…”杜若香指向另一件鲜红的。

“这个薄了点,今天雪化了,比昨天要凉。”何氏还是觉得镶狐皮的更暖和。

问题是她对狐皮有阴影了,杜若香扑进何氏怀里撒娇:“那件有绣小鸟的,我喜欢那件嘛,娘亲…”

“好好,就绣小鸟的…”女儿一撒娇,何氏就只有“投降” 了,“不过你得再加件斗篷,就那貂皮的。”

不是狐皮的杜若香就能接受,她乖乖让乳娘帮她换衣服,同时也好奇:“娘亲我们今天要去哪儿,穿这么好?”

“哪也不去,是你二婶娘家大哥一家要过来,我们在家见亲戚。”何氏帮女儿挑配衣服的镯子。

她二婶娘家大哥一家……那不是她大嫂吗?杜若香一怔,这时间又不对啊,她明明记得应该是四年后,两家要议婚了,她大嫂一家才与杜家正式认识的。

“娘亲,二婶娘家怎么想着来咱家拜年了?”郭氏嫁进杜家也十几年了,可她的娘家人还是头回来,杜若香奇怪是很自然的事。

“大人的事,小孩子不用费心,你只要坐一边喝茶吃点心就行了。”何氏笑道,这里面的绕绕弯弯她怎么和个七岁孩子详说。

小孩子…杜若香真想一夜之间长大,现在什么事她都得自己打听,分析,太难为人了。

……

吕氏带着两个孩子和郭氏一起被迎进了后宅,郭老爷和杜如津则被杜如海留在前厅聊天喝茶。

吕氏向何氏介绍自己的女儿,她只介绍自己亲生的,五岁的郭彩玉,不过郭彩玉实在是太小了,一直被奶娘抱着,完全抢不了她同岁异母姐姐的风头。

郭明玉是那种很难被人忽视的存在,何氏甚至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然后才注意吕氏和郭氏。

“这孩子是谁?”何氏越看郭明玉就越觉得这女孩讨人喜欢,见吕氏刻意忽略她,干脆就问了出来。

“她啊?她是…”吕氏一时想不起来这前房女儿的名字了。

“我叫郭明玉,是彩儿的姐姐。”郭明玉大大方方的施礼说道。

何氏看着就对她更喜欢了,拉着郭明玉问她今年多大,平常喜欢做什么,而吕氏则在旁边说自己的,打探何氏认识多少贵夫人。

一看吕氏说话,郭明玉就乖巧的不出声,这让何氏对她更有好感,对吕氏更不满,可如果只和郭明玉说话不理吕氏,那这当继母的回去不知道要怎么报复小姑娘呢,为了不害了这孩子,何氏只能装作认真的听吕氏说话。

好象知道何氏突然的冷落是在保护她,郭明玉很感激的一笑,主动坐一边,注意力转向她的同龄人。

郭氏这回没带杜若怡和杜长安来,是因为比了几年的穿着打扮,她的孩子总输给何氏的孩子,她才不愿意当着吕氏的面再自暴其短呢。

刚才何氏也介绍了她三个女儿,她没明说这三个哪是庶的哪是嫡的,郭明玉因为事先打听了,才知道最小的那个是何氏亲生的。

依郭明玉观察,这三个女孩从衣着到气色都不差,何氏也没学那些有心计的嫡母,表现上极善待不是自己亲生的,但背地里却从精神到肉*体双层虐待,还让不知情的称赞其有多么多么贤良。

这点上,何氏要比周老太太和吕氏强多了。

听吕氏努力在问各府官夫人的喜好,问怎么样才能和她们认识,其中谁又最好攀上,那位尤夫人是不是能常进宫见皇后娘娘,问得郭明玉都嫌烦,可何氏还是四两拨千金的笑着敷衍吕氏。

这一时半会儿吕氏是问不完的,郭明玉放心的继续她最近最喜欢的游戏——观察新认识的人,人类是极有趣的,也极危险的,看不清自己会吃亏的。

在郭明玉看来,新认识的三个女孩也都挺有趣,最大的叫杜若兰的那个,一直在盯着最小的那个,比较妹妹和自己的衣服首饰,而且显然有些不满意,认为妹妹穿戴的比自己要好。

其实以庶女的身份来说,杜若兰比郭家的庶女穿戴强…百倍是夸张了,但强二、三倍还是有的,尤其是她的衣领还是皮毛的呢。

郭明玉看了一会儿就觉得忽略并讨厌这个杜家庶长女,不光因为杜若兰的不知惜福,更因为她穿的皮毛,她怎么能穿狐皮的呢?

第五十八章明玉(中)

郭明玉在决定不喜欢杜若兰后,就把视线放到杜若菲身上,依她观察,杜若菲是个挺懂事,有分寸的女孩子,她在一旁安静坐着喝茶吃点心,并对这样的待遇表示满意。

这才对嘛,吃好穿好也没谁给气受,难道非要因为你的镯子是玉的我的是金的,就觉得吃了大亏生闷气?

郭明玉喜欢杜若菲那样懂得惜福惜自己的性情,可为什么,这杜家二小姐的衣领袖口也是镶狐皮的!?

好吧,其实吕氏的整个披风全都是狐皮的,郭氏也穿着一件狐裘,何氏的衣袍也镶了狐皮边,郭明玉心里也明白,人类都认为有钱人就得穿狐皮的,只有穷人才穿羊皮的。

这是人类的陋习,对此郭明玉实在无能为力,她只有自己不穿,然后,看着满眼的各种狐皮默默心疼,哀悼。

等视线再转向杜若香时,郭明玉下意识的就先看她的穿着——棉衣的领子镶的是金丝织的花边,搭在一旁的斗篷是貂皮的。

只要不是狐皮的就行,郭明玉不能强迫人类什么皮子都不穿。

心里松快点了,总算在满屋的狐皮中找到一个不是的,郭明玉在打量杜若香,气质挺干净的,这在人类中挺少见的,嗯…小女孩也在注意着她,眼睛里有好奇有疑惑有亲近有不确定…这种警惕性,倒像是她们家族那些见到不知名果子的小幼崽们。

好有趣,人类里她还是头回看到与自家幼崽相似的人类小孩,要知道就是她现在那另一个才三岁的妹妹,名义上有一半血缘关系才三岁的小女孩,在每次有大人撑腰的时候。也会一脸敌意的去抢她的东西,用童稚的嗓音骂她。

人类中真有干净的孩子吗?郭明玉忽然想再进一步了解下杜若香。

“何夫人,我可以去三妹妹的绣楼玩吗?”郭明玉转头问何氏。

“当然可以,你们小孩子在这儿听我们大人说话也气闷,还是一块去玩吧,兰儿和菲儿也去吧。”何氏马上就同意了。

杜若香三人站起身冲母亲和客人福了福。她们身边侍候的人跟着施礼。然后陪着各自的小姐往外走。

郭明玉是一个人往外走的。

“玉儿,让你身边的人跟着吧,有什么事还是自家人使唤起来顺手。”何氏还以为是郭明玉不好意思带一堆人去杜若香的绣楼。

结果郭明玉笑道:“谢谢何夫人的好意,只是明玉一直没有侍候的人。明玉一直是一个人的。”

没有侍候的人?!这下不光是何氏意外,连杜若兰和杜若菲都吃惊了,她们身为商人家的庶女。每人还有两个贴身丫头和两个粗使丫头,一个看院的婆子,郭明玉是官宦家的嫡长女。身边居然连一个人也没有!?

郭氏只觉得面上无光,她知道吕氏这继母嫌郭明玉碍眼,但想不到她连面子上的功夫都不做,老太太不可能不知道吧?老太太不是挺疼这长孙女的,怎么也不为郭明玉撑腰呢?老太太屋里那么多人,送两个给孙女也行啊?

一屋子异样的眼光,没事人也就郭明玉和吕氏。郭明玉说了话就出去了,吕氏则好象根本没听到似的。还在问何氏平常尤夫人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

出了主宅向杜若香的绣楼走去,半路上杜若兰和杜若菲就各自找借口回自己屋,虽然何氏说了一起去玩,但她们看得出来,人家嫡女眼里也只有嫡女,何必再去当背景,再说了,杜若香是从不会告她们的状的。

郭明玉也不理她们,只是问杜若香:“听说三妹妹会画漂亮的首饰,真的是杜家祖传的,女孩子也能参与店里的生意?”

杜若香点点头。

“真好啊!你们家对女孩子真好,我可以看看三妹妹做的首饰吗?”郭明玉讨人喜欢的脸上充满了好奇的光辉,让人很难拒绝她。

杜若香答得有些小心:“我画图设计的首饰有的给了娘亲,有的给了姑姑,自己手里其实没几件,不过每件都有图画保存着,姐姐要是不介意没实物看,可以看我画的图。”

“当然可以。”郭明玉可是见多了奇珍异宝的,她真只是好奇七岁女孩能设计出什么首饰,杜家是不是太捧着嫡女了。

……

在杜若香的绣楼的书房欣赏她的设计图,郭明玉虽然不是珠宝方面的行家,但心里也得承认这图画得好看,如果真有实物在,她也愿意买来戴。

“三妹妹画的真好,这珍珠…要是个个都是龙眼大的,你说穿项链好不好看?”郭明玉想起自己收藏的珠宝了,她还没机会戴呢。

都是龙眼般大的珍珠…杜若香想象一下这么大一串戴脖子上的样子…有点夸张了,“一般来说,还是只戴几粒比较好,用来当项坠,和别的珠宝搭配,如果全都用上,大概得戴头上,凤钗也不会这许多,得凤冠才行。”

杜若香从柜子里找出她姑姑出嫁时凤冠的设计图,递给郭明玉看:“一大串珍珠太吸引人了,这个项链的位置比较…还是在头上比较好…”

项链的位置…杜若香没细说,郭明玉自己想想又比划一下,位置在胸口处…女孩子的胸…的确不便太让人盯着看了…

而且杜若香说珠宝吸引人,这点提醒了郭明玉,她现在还不能太吸引人注意的,可是翻看这里的图册,她对人类的加工设计非常喜欢。

“三妹妹,你会设计玩赏类的摆件吧?我在老太太房里看到有个金丝编的花篮,里面插的是几朵珐琅的花朵,老太太说是当年老太爷差办得好,宫里赏的,老太太可把那花篮当宝贝了,别人都不让碰,每天自己轻轻擦拭。”要不是周老太太对她还有几分真心的呵护,郭明玉真想要那花篮了。

郭老太爷当差,还是办得好的时候…那至少是二、三十年前了,杜若香不敢确定那金丝花篮也是杜家造的:“给宫里制造玩赏物件的有宫里专有的御造坊,民间各地也会进贡,像是江东的彭家,江北的唐家,都是摆件中的行家…”她打算细数。

郭明玉不想听:“那些都太远的,我只问你,三妹妹你会不会设计?”

没支出去,杜若香象面对林行羽那次,她不敢说谎:“我会。”

郭明玉极欢喜的拍手笑了:“那就好!我手里有不少闲置的金子,全是块大的不好看,你帮我熔了它们做个漂亮的金摆件吧。”

一个连侍候的下人都没有的女孩,却有花不完的金子,这么矛盾的事杜若香只当没反应,她只是问:“姐姐也要做个金丝花篮吗?”

“不用,换别的。”那金丝花篮日后肯定是她的,难得让人帮忙,自然要做个不一样的,“你就做个…做个…”视线看到杜若香棉衣上绣的黄澄澄的小雀鸟,郭明玉冲口说道,“你做只金**。”

“金鸡报晓,意义不错。”杜若香点头,摆件向来是要吉利的。

“不要大公鸡,要小的。”郭明玉还是喜欢小鸡,肉嫩。

“小的…那要一对好不好,一只看起来太孤单了。”杜若香开始用笔记下她的要求,“等我画好了图,你再看看满不满意。”

“那你快画…”郭明玉兴致勃勃要看她现场做画。

杜若香一怔,苦笑:“这个不是说画好马上就能画好的,我得构思,改图,上色,再看比例,再修改…”

“这么麻烦,那你什么时候能画好?”想起自己一个念头就这么麻烦别人,郭明玉又加了一句,“我不急的,你什么时候画好都行。”

“这也不用太长时间,少则三、五天,多的也就十天左右,姐姐你下回再来我家,估计图就画好了。”杜若香笑道。

下回…她看何氏可是不耐烦吕氏下回还来,估计这回就会想办法断了吕氏的心思,但这话不能和何氏的女儿说,郭明玉叹口气:“我不常出门,谁知道下回什么时候来你家?对了三妹妹,你常去外面什么地方?”

“我也不常出去,娘亲去别的夫人家也不带我…嗯…这个月十五元宵节,我可以去水月观,娘亲要去观里送香油钱,水月观扎的花灯据说有祈福的功效,许多夫人小姐那天都会去的,姐姐你也会吧,我们在那儿见好不好?”杜若香突然想起个合适的地点,挺高兴的征求郭明玉意见。

“水月观…是道观吧…”郭明玉想了想同意,“行,正月十五上午我们水月观见。”

约定好了,郭明玉从左手腕褪下只金镯子给杜若香:“我们两家论起来也是亲戚,我就不交订金了,不过当姐姐的应该给妹妹点见面礼,何况我和妹妹一见如故,姐姐知道你们家的金首饰琳琅满目,妹妹可别笑我这点小东西啊。”

“姐姐才是说笑了,姐妹之间哪有什么嫌弃的,只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姐姐给妹妹东西,妹妹也应该给姐姐,”杜若香从柜子里舀出个两寸的金属盒子,“这是我年前才做的,可以用来装小饰品,也可以垫上丝棉放香粉,随姐姐喜欢。”

郭明玉接过这盒子,乍一看时她还以为这是颗大草莓呢,因为整个盒子做成了一颗大草莓的样子,碧鸀的叶和柄,红红的草莓身上点缀了许多红宝石的小粒,看上去和真草莓毫无差别。

第五十九章明玉(下)

(感谢神魔图谱的评价票。)

郭明玉一看这个草莓形状的盒子就喜欢了:“这也是三妹妹你设计的?和你图样中那蝴蝶首饰盒是同一款?”

看了那么多张图样,还能一下子就想到蝴蝶首饰盒,这证明郭明玉看图不是走马看花,她尊重自己的劳作成果,杜若香也愿意多说几句话:“这草莓形的是我年前才想到的,店里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卖。”

头一个!郭明玉果然更高兴。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春红就过来通知,郭老爷一家准备回去了。

郭明玉于是和杜若香一起下楼,杜家人将郭家人送到了门口,大人小孩都表现得依依不舍告别,杜若香还注意了一下,郭明玉是自己单独一辆车,她更注意一下她大哥的表情,杜长平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往女眷这边看。

送走了郭家人,杜如津和郭氏也向杜如海夫妻告辞,郭氏走得有些迫不及待——她那娘家嫂子实在给她丢脸。

“好了,你们也累了,赶快回去歇息吧。”何氏慈爱的打发儿女,回头就和丈夫报怨,“你知道吗?郭家那位填房夫人,她居然没给前房的嫡女一个侍候的下人,那女孩住在奶奶房里,自己出门连个使唤人都没有。”

“怎么会这样!?”杜如海极吃惊,“这当爹的也不管!?”娶妻如此,对郭老爷的仕途影响可不小。

“当爹的还有新人和新人的孩子,哪还记得前面的。”何氏叹息,她是联想到了自己,要不是娘亲临终前安排好了,她的处境只怕还不如郭明玉。

……

杜若香回自己绣楼的书房。说了想画点东西,乳娘和丫环就不敢进去打搅她,而她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并没有急着动笔。

杜若香低头把玩郭明玉送她的金手镯,单一只的镯子,扁平的镯面上刻了一对金鱼。装饰了些水波纹。金鱼和水纹都只是简单的几笔,但刻得活灵活现,工匠的功力不凡。

只是这煅造的工艺是杜若香头回见到的,甚至她怀疑这工艺在太和王朝有没有。甚至不属于这个时空。

就好像她这个大嫂,名字,相貌。身份,年纪,家庭。都和她前世印象中一模一样,但杜若香可以肯定,这个郭明玉不是她的大嫂,肯定不是。

……

在没有重生的那一世,郭老爷在外地做了三年知县后回京候补,过了年又补上个小知县,又外出三年才回来。因为郭家父母年纪都大了,郭老爷就不想再去外地。那时候真正的郭明玉已经十六岁了,郭老爷才张罗留京任职的事。

那一世沈皇后没有生下太子,所以郭家也没想通过杜家去走沈侍郎的门路,而杜长平遇见郭明玉,是他陪何氏和杜若香去水月观上香,巧遇的。

当时的郭明玉是极出色的美人,观里有不少人都在看她,杜长平那年十八岁了,父母正在张罗他的婚事,他正属于对妙龄女子格外留意的阶段,这一见到郭明玉,便钟了情,打听到她是郭家的嫡长女,与杜家还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就和父母说了。

杜如海夫妻可是头回听见儿子说他自己看中了一个,当然是很重视的,本来他们并不想和郭氏的娘家再结亲,可为了儿子还是详细去了解了。

结果就知道了,郭明玉虽然是嫡长女,但生母早故,父亲没本事,继母偏爱自己生的两个女儿,爷爷和奶奶重视庶出的两孙子,她属于孤立的存在。

何氏因此就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又是儿子难得喜欢的,于是托人去说说,看一下郭家的意思如何。

郭家倒是很痛快就答应,于是杜家正式请媒人去说媒,然后问名,约定成婚的日子,商量聘礼和嫁妆。

而就是在下聘这里,郭家刚开始说意思一下就行,结果正式准备好了,都准备往郭家送了,郭家却嫌聘礼低,这让兴冲冲准备婚事的杜家人怔住了,数千两银子的聘礼,在京城也比得上那些达官贵人了,怎么还低?

可郭家态度很强硬,聘礼不翻倍,到时候就是送到了,郭家也不开门的!

杜家于是找媒人去问,试着能不能少点,而且他们也不明白,当初答应得挺痛快,怎么偏在下聘时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