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花笑春风-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自打洪老太上山捡柴时遇着了饿得几乎昏过去的花苗,并把她带回家收留了之后,这花苗就主动跟着邻家的拾荒的小孩子们一起去捡剩儿换钱,有时还上山跟着洪老太摘些新鲜的野蘑菇,野木耳等山货换些米面。花苗最是瞧不上这个洪氏,这个洪氏也觉得花苗是个眼中钉,好象她家里有千金万贯都让花苗给私藏下来了似的。因此两人从初见面到如今相看两厌,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那洪氏顶了父亲几句,见父亲坐在那里气得直喘,也就转过头来对着花苗看了几眼,没想到这几眼却让她看出奥妙来了。只听那洪氏哟了一声,怪声儿怪气的道:“哎呀,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今天你这野丫头怎地把脸子洗得这样干净了?”

花苗偏着头冷哼道:“难道我这脸就该脏一辈子,不准洗干净了么?”

洪氏撇着嘴笑道:“干净是许干净,可是你不在家里洗,怎么在外面儿洗干净了回来呢?兴许是你这丫头洗干净了脸,在外面做了什么事儿罢?”

花苗听她话里有话,便板了脸道:“你倒说说,我做了什么事儿来?”

那洪氏一屁股坐在一条小板凳上,冷冷的瞄着花苗笑着道:“谁知道呢?这如今的年头儿,人的心眼儿坏着啦,你这丫头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洗干净了又是这么一副俏生生的模样儿,可保不准有没有人来打你的主意,我往常来一百次也没见你洗回脸,这今儿将脸子洗得干干净净的,头发还梳得光光的,我瞧着就很是奇怪,怕是有什么好事儿了罢?”

洪老丈在一边儿听得女儿说话难听,便道:“要你这样说,她一个丫头洗脸梳头,还得挑一个日子么?”

“日子倒是不用挑,只是为什么今天她突然洗起脸来?”

洪老丈怒道:“她除非这一辈子不洗脸了。若是要洗脸的话总有个第一次,在你眼里看来,小苗子洗了个脸就奇怪起来了,你说罢,她怎么就洗洗脸就招来你那些咸淡话来?”

这几句话把个洪氏倒顶的无话可说了。她眼睛往那桌子上瞟了一眼,却看见那两包烧饼和一包盒子菜来,又见一个蓝布帕里的一个小木梳子和那一小包皂豆,便抢上去扒拉开一看,嚷道:“我说你这丫头怎么脸子洗得干净起来了,原来是有了缘故了,你哪里有钱买这些烧饼吃食。还有个梳子和皂豆,一定是有人送你的,你还不实说么?”

她嚷起来的时候,那洪老太已经捡了一大捆柴禾回来了,在院子里就听见了她女儿的声音,她刚走进屋里来,洪氏就一把抓住了她娘的胳膊,把那包烧饼直送到洪老太的眼睛边儿上,嚷着:“娘,你倒瞧瞧,这丫头整天捡破烂儿,倒能捡着这新鲜热乎的烧饼盒子菜啦?要是这样,我们也不用下地做活了,只整天跟着你们去拾荒去得了。”

洪老太让女儿搓磨着直拎到那桌子边儿去,果然见还有一大包的散发着酱肉香气的盒子菜在那里,她耳朵里听着洪氏那样说起来,又看花苗今日果然脸蛋洗得干干净净的,和平日里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洪老太自收留了花苗以来,也没见她象今天这样好看,那平日灰土蒙着的脸子竟然是白嫩细致的,不由得也起了几分担心,怕是真的有人打着这丫头的主意,这丫头再上了当,可怎么得了?

洪老太便担心的上前扯着花苗的手,道:“好孩子,你别让我担心,你这买烧饼的钱哪里来的?还有那一大包盒子菜,这要二十文钱一包的罢?我瞧着人家买过的,这东西不便宜,你捡那些破烂东西哪里够买这些个东西的?”

花苗见洪老太担心她,也知道她是怕自己上了坏人的当,不由得心内好笑。差点乐出声儿来。心道你们不知道我的来历,只当我是个野丫头呢,为着这么几个烧饼我就能上了坏人的当么?可是她此时却不能将自己的来历说出来,便只有将林远怎么在秽土堆那里认得了自己,又是怎么又带来了庄辰来帮她,因些买了这些东西的事情都一五一十讲了一遍。

洪家老俩口这才略觉得放心。那洪氏见花苗说的这样斩钉截铁的,不象是撒谎,又觉得那鼻子里窜进来的酱肉的香气实在好闻得很,熏的她整个人都软绵绵的了,不由自主的就在那桌子边儿上坐了下来,刚才那责难花苗的态度也改变了,换了一副小心讨好的福气儿,脸上带了笑容,向花苗笑道:

“你这丫头也是的,只要你没有什么错处,何妨就把话直说了呢,也省得我替你担心了一顿。这积德行好的人是有的,你早说就完了。我问你,那两个念书的少爷既是这样可怜你帮你的话,决不能就买点烧饼吃食就算完了的,一定还有给你银子了罢?你实说,他们给了你多少银子,你拿出来了借我一点儿也好,我们家男人如今还欠着人家债没还上呢。”

花苗心里瞧不起这洪氏,冷冷的道:“那个林少爷昨日给了我一把子散钱,我已经买了些白面放在厨房里了,今日那庄少爷也要给我一锭十两的银子,我却没要。”

那洪氏一听,象是身上掉了块肉相似,一个高儿蹦起来猛拍大腿叫道:“你简直是个傻子!人家给你银子你为什么不要呢,不偷不抢的,不要白不要哇!”

洪老太见这个闺女实在不是个人样子,便骂她道:“嘿,你不要再胡说了!她一个好好的清白小姑娘,为什么要凭白的要人家那些银子。你先是追问她做了什么事儿,这会儿又问她有没有要银子,难道她是你养的闺女么,要你管着问着。等你自己生出来闺女,再教导她跟人家少爷要银子去罢。”

说着,洪老太又问着花苗道:“孩子,那个起先的林少爷倒是个好人,只是咱们承人家一次情就够了,没有平白无故的一直受人家恩惠的道理。”

花苗握了洪老太的手,看着她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服,那神色却是温和中带着几分真心的担忧的,不由得觉得心里一热,那眼泪险些流出来,紧握了洪老太有些干瘪的手道:“洪奶奶,您老放心。那个林少爷不过是心好可怜我,见我一个小姑娘在那里拾荒又脏又臭的,又和那些野孩子在一处,觉得我可怜罢了,才给我那些个散钱,我以后不要他的啦。”

洪老太露出笑脸来道:“这年头儿真是那句话,善财难舍。那个林少爷肯这样帮个不认识的人,总是个好孩子啦,菩萨也会保佑他的。”

这时,那洪氏哪里顾得上听那两人说话,早拿了一个烧饼从中间撕开一道缝隙,把一个盒子菜打了开来,倒了些酱肉末子在烧饼里面夹住,用手抓了就往嘴里大一口小一口的流水似的送去,不过几口而已,一个烧饼就进了她肚子里。直到把这烧饼吃完了,她还将两个手指头送到嘴里去吮吸了几下。看得花苗一阵阵犯恶心。

那洪氏打开了盒子菜的香气引得洪家老俩口肚子也饿了。花苗就也照样子夹了两个烧饼,分别给了洪老太和洪老丈,那洪老太烧饼还没有进嘴里,就见洪氏老实不客气的又拿起一个烧饼往嘴里送去,洪老太生气道:“看你那样子也不知道饿了多少年似的,这样大年纪的人了露出这一副馋像来?也不丢人?”

那洪氏只管有吃的在嘴里,哪里顾得去争辩,只边咬着烧饼边含糊不清的道:“哼,不馋怎么着?从前要吃没得吃,嫁了个男人又是个见了一个子儿都要拿去打酒喝的酒鬼,如今有了吃的还想让我干看着不吃么?”

花苗最是瞧不上她这副死皮赖脸的样子,哼着气儿道:“你吃就吃罢,你也做出一点干净点儿的样子来,就那样一手油渍麻花儿的,难看死了。”

洪氏不等她说完,就朝地上呸了一声道:“你真是活见了鬼了!你才洗干净了一天脸,就嫌我脏了?你也不想想,你从那林子里让我娘给捡回来时那鬼样子,也比我好不到哪儿去。你掉到那套猎物的陷阱里,要不是我娘救了你上来,你怕是早就见阎王爷去了,还在这里叭叭的说我呢。”

她说着时,又已经消灭了一个烧饼。这时边说边又伸手拿了两个烧饼在手里,花苗见她这样吃怕是一会功夫这两包子烧饼都会没有了,便伸手剩下的包起来拿到厨房里去了,只留了两三个在桌上给洪家老俩口吃,引得洪氏跳着脚指着她后脊梁咒骂,花苗只当没听见也不在乎。

洪老丈在炕上叹道:“你这样大一个嫁了人的妇人了,还这样不知羞臊的。还不如小苗子那样一个小姑娘,这一会儿功夫,我听着你吃了好几个了。你也留着些给我们当饭哪。”

那洪氏一听,便伸脚将脚下一个破篓子一脚踢翻,嘴里就说着:“我爱吃,我偏要吃,你管得着么?横竖这是我娘家,你们生了我就要管我吃饭,这是天经地义,就是衙门大老爷来了我也不怕,莫不是他管着我不许我在娘家吃饭了不成?”

洪氏犯起胡搅蛮缠的横劲儿,洪家老俩口哪里不知道她的脾气,也就不理她。花苗走回屋里来,只见满桌上散了的纸包,除了自己方才拿到厨房放起来的东西,剩下的可吃的东西都让洪氏给尝了个遍。那桌上散着些零碎的芝麻粒儿,她不由得就失声叫道:“真是好本事!你快赶上猪了。这一会子眼不见儿的功夫,这一包子三四个烧饼都没有了,你吃了多少个?”

洪氏这里肚里有了存货,说话声音也大了起来,显得底气十足,梗梗着脖子叫道:“光是我一个人吃的么?他们都没吃么?”

花苗气得牙痒痒的,恨不得上去伸手照着洪氏那尖嘴猴腮的脸子上打上几个耳刮子,但是想想她再不好,也毕竟是洪家老俩口的亲闺女,只得压了压火气忍住了。心道洪氏你个不孝女,你等着瞧罢,总有一天,我非得好好整治整治你不可!

这时,洪氏也吃了有个十二分饱了,就不再多说别的,横着扫了花苗一眼,只是她方才那盒子菜吃得多了些,满肚子都是些酱肉渣子,这东西虽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也怪咸的。洪氏就觉得嘴里有些犯渴,想找水喝。

这乡下的贫穷的庄户人家,除了冬天偎炉子取暖之时,在炉子边儿上放下一壶水之外,由春天至深秋,差不多的时候都是不泡茶喝的,一来是省着柴火,二来是喝不起茶叶。这时那洪氏突然口渴起来,非找水不可,她可不知道昨日花苗在邻家贩茶叶末子的那个小贩家里买了一小包杂茶末,也不知道花苗在后院灶台上点了小泥炉子热着一壶水,只当是家里只有凉水。便在桌上拿起了一只粗碗,到前院篱笆下的冷水缸里舀了一碗水来,站在那缸边,就接连着咕嘟咕嘟几声给灌了下去。

无奈洪氏这嘴里也是咸过了分了,这一碗凉水下去,竟是不大生效,好在凉水这样东西,缸里是很富足的,这洪氏就一只手扶了缸沿,另一只手就伸碗下去舀水,又接连喝了两碗。当她一碗一碗的水,舀起来向下喝的时候,洪老太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就在屋时向她叫道:“这个日子里天气都转凉了,那凉水怎么能那样拼命的喝,可仔细闹起病来别怨别人。”

那洪氏道:“我喝几碗凉水你也要咒我,难道我不是你亲生的不成?不是你肠子里面爬出来的。”

她说完了这话,觉得在娘家也吃饱了也喝足了,大可以回家去歇着睡个觉。便招呼也不打一声,摇头尾巴晃的扭着水蛇腰出去了。谁知她还没走回自己家里,在半路上就只觉得肚子里咕叽几声响,有些绞痛起来,她自知不好,两手按了肚皮,人往地上一蹲,叽叽歪歪的道:“糟了,可不是真的要闹肚子罢,不行,我得活动活动去出一点汗,肚子就没事儿了。”

她这样自言自语的说着,这一会儿子她蹲着不动,便觉得那肚子里好受了些,直起身子来一阵飞跑加了家里,前脚才踏进门槛,后脚就觉得那肚子里闹开了锅了,连忙就嚷着到后院里的茅厕里去了。一会儿她完了事儿走进屋里来,就一屁股坐在炕边儿上,两手捧了肚子,骂道:

“这倒霉催的肚子,人穷罢了,吃顿发面烧饼的福气儿竟也没有,还真闹起肚子来了,这可真是穷到了底儿的命.....”

她还不等自己这句话说完呢,就又蹦起来向茅厕跑去。就从此刻起,洪氏就这样不住的往茅厕去光顾,由下午到日头落山,差不多就跑了二十多趟,腿儿也跑细了半圈儿,到了最后跑也跑不动了,只得让自家男人搬了个破痰盂进来,自己就坐在痰盂儿上,两手扶了炕沿儿伺候着这肚子。这一下午实在是给洪氏闹得筋疲力尽,整个人趴在炕上也觉得浑身都脱了一层皮儿似的,着实是尝了一把凉水在肚肠里恶作剧的滋味儿。

这时日头落山,各家已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因着花苗昨日用那些散钱买了些白面回来,便想着让洪老太做一顿卤面来吃。前些日子洪老丈总想着吃个打卤面,总是家里没钱办置白面,就搁置下了,如今有了面,家里又有自腌的黄酱,还有这烧饼和盒子菜里的酱肉末,完全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打卤肉面了。

洪老太就在院子里的小泥炉上坐上了一口锔了钉的大锅,烧上了一锅水,又将一方柳条编的笼屉托子盖了,只一阵功夫就见在那缝里,只管冒出丝丝的热气来。花苗就从厨房里灶台旁边端出来一只缺了口子的黑瓦盆,盆上盖了一条白布的湿帕子。那瓦盆里装着花苗拌好的卤汤,那一盆里有黄酱、酱肉末子、一点葱花,用芡粉和花椒一起煮开了的,散发出浓厚的肉香气。另一个小盆子里就放着一大捆方才擀好的宽面条儿。

花苗取来了笊篱筷子,就在洪老太旁边蹲下等着下面条。洪老丈拿着小板凳坐在屋门口上,那一阵风吹来将面锅里的热气儿正吹到他脸上来,他就耸了鼻子尖不由得闻那香气,道:“好香,咱们家可好久没吃一顿卤面了,可怜小苗子这一点子的丫头,为着这一顿卤面倒要整日去扒那秽土堆呢。”

说着,他便长叹了一口气出来。花苗回过头来安慰他道:“洪爷爷,拾荒好玩儿着哪,我不怕。将来总有一天,让你们大鱼大肉吃厌了嘴儿的时候也有呢。你们就等着瞧罢。”

洪老丈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来道:“哎哎哎,我等着,等着小苗子领着我吃大鱼大肉呢。”

这时,锅里的水开了,花苗帮着洪老太把面条下到里面,一会儿功夫面就煮好了。花苗便先拿过一个大碗来,捞上了满满一碗面,又将一个小碗里盛了卤子,一齐送到屋里桌子上,又把洪老丈扶到了椅上坐下,将筷子也塞到了他手里,笑道:“洪爷爷,你先吃罢。这卤子香得很哪,我给你倒上你就这样拌着吃罢。”

洪老丈一手接下筷子,一手探索着摸了摸碗道:“我这家里吃白饭的怎好先吃呢,等着咱们一起吃罢。”

花苗听了,赶忙在锅里又捞出两碗面来,和洪老太一起在桌子前边坐了,那洪老丈这才吃起面来。只见他用手摸了卤子的碗,将那一小碗卤子都倒在了面碗里,然后用筷子搅拌了一阵,低了头便稀里唆罗的吃起来。他吃得香极了,一碗面不一会儿功夫可就吃了个干干净净。

花苗也不等他说什么,就拿过了面碗去,到外面锅里又给他盛上了一碗。这回连卤子也给他拌的匀了,送到洪老丈面前来。那洪老丈这时心里也不知是种什么感觉,只觉得自己生的那亲生闺女还不如这个半道捡来的小丫头,便叹了口气接过碗来道:“你这丫头跟着我们老俩口可是受苦了,瓜子儿不饱是人心,你弄来这吃食,自己吃不了几口,倒都叫我们两个老饭粒儿给拾掇了,真是.....”

花苗笑道:“你们两位老人家怎么这样说话?若不是你们收留了我,我现在也不知是不是在街上做要饭花子呢,怕是要睡在破庙里了。要不是我躲在山里遇见了你们,这会子想是让那些人给找到了,这可是大大的不妙呢。”

第二卷 豆蔻年华 二百一十一章 花苗的身份

二百一十一章 花苗的身份

洪老丈听她这样说。虽然眼睛看不见,却从老妻口中得知这个花苗丫头那相貌是很好的,又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虽说自己老俩口将她捡回来的时候,她那衣裳都是旧的,整个人也是满身满脸的尘土不象个样子,但只凭那一份子言谈举止间的气度,洪老丈便觉得这丫头不象是乡下村里出来的没有见识的姑娘。

这时他听了花苗说的话,便顺势问道:“你说怕人给找到了,是怎么一回事呀?”

花苗想起自己方才说话忘了形儿,便笑了笑道:“没什么,我是说我初来这里时,差点子让那青楼里的人牙子给拐了去,他们说给我找个活儿做,谁想到让我签什么卖身契,我当时觉得不好,撒谎说是要上茅厕,这才偷偷翻了墙跑了,我怕在城里再被那些人看着,就跑来了这乡下。”

洪老丈听她这样说,也就不再问她了。他吃完了一大碗面,将碗和筷子往那桌子上一放,花苗站起身子来,立刻放下自己手里的碗,伸手将那空碗拿去便要去再盛一碗面来,洪老丈用手按了碗道:“小苗子,别盛了,行了行了,我已经吃饱了。”

花苗是知道洪老丈的饭量的,便笑道:“今天这面卤是我调的,老人家莫不是嫌我东西做得脏,还是嫌我做的东西不好吃罢?”

洪老丈笑着说道:“那可真是笑话了。我老头子又不是王孙公子,怕什么脏?我真的已经吃饱了。已经吃了两碗了,那后一碗还是勉强吃了下去的。”

花苗便在旁边说道:“那我给你舀点儿面汤喝罢?你不再吃一点子,我心里想是过不来了。”

洪老丈听了她如此说,没有法子可以拒绝,只得笑道:“那好罢。我喝,就是汤你也别给我舀得多了。”

于是花苗拿过碗去,舀了大半碗的热汤,亲自用勺子将面卤舀到汤碗里来和了。花苗这大半年来都是在这苦日子里过着,但是以前哪里见过这种简陋的饭食,象这样用面汤冲咸卤喝的事情,实在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如今呆的时日长了,也不觉得奇怪了。总是能填饱肚子就是好事了。

洪老丈接过那一碗面汤来,听花苗的声音笑道:“你们两位老人家等着罢,我哪天发了财好过了。定要天天请你们到酒楼饭馆子里去吃喝。”

洪老太扑哧一声乐了,“发不发财是小事儿,只要你有这份心就足够了。”

花苗知道老俩口是把这话当笑话听呢,她此时也不好分辨,只得道:“一个人这一世里,总有倒霉的日子总也有走运的日子,咱们不忙,慢慢的来。”说到这里,她把那声音低了下去,蚊子般的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咕哝了一句道:“瞧着罢,看看我离了你们能不能活.....”

洪老丈喝着面汤听了花苗方才的豪言壮语,却叹了一口气道:“哎,孩子你年纪还小有些事情还不懂得,我们这都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了,在这世里什么人没见过,又是什么事情没经过呢。一个人这一生一世里,总归要安守本分的,别去胡想,象咱们这样儿的穷苦人家,还望着财神爷肯走进来吗?你洪奶奶是个无知无识的妇道人家,我老头子又是个残废。养活了个闺女还是个不孝顺,眼里没有爹娘的,你又是个无依无靠的穷姑娘,咱们就这样整天捡着剩儿,能活着就不错了,还敢想天上会掉下馅饼来么?那可真是痴心妄想了!”

花苗听了笑道:“你老人家说得不错,只是这命数可是难说,人家不都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么?难道就不许我突然走了财运挖到一窖银子不成么?我那可不就发了财了?”

她这番话说出口来,连洪老太也放声笑开了,拍着她的手道:“要不说你是个小姑娘么?自然是把这发财的事情想的那样容易,你听那说书唱戏上的人说是哪个人突然捡了财宝,那净都是骗人的,哪里会有那样傻子似的人把钱扔在大街上让别人去捡,那是那起子没钱的人穷疯了,编了这个谎话来给自己宽宽心呢,我老婆子活了六十岁了,也没听说过哪个人捡过一两银子的,倒是捡个铜子是有的。”

花苗也笑了,边喝着碗里面汤边道:“昨天那林远给的散钱还剩着一些,我想着咱们家里两个多月也没见着肉星儿了,不如等会儿我去村里买些菜啊肉的来,油盐酱醋的也办置些回来。”

洪老太道:“粗盐家里倒是有,就是没有油了。若是你割得到肉的话,就顺便割半斤肥肉回来,咱们炼了当油吃,也可以烧菜,就那野菜里面搁上一点油味道也香。”

花苗笑着应承了,她吃完了面,便拿了昨天林远给的花剩下的二十个铜板去买东西去了。她们村里有好多人家种着青菜。有些吃不了的菜这些人家便提了每天傍晚在村口的土路上贩卖,买的人大都也是村里的庄户人家。

洪家离这村口也不远,花苗到了那里,只见有几个人家的妇人聚堆儿坐在那路边,各自手里有菜拿着,花苗就知道那是她们要卖的,就走了过去。其中有一个妇人家里的是屠户,那篮子里油渍麻花的放着一块肥嘟嘟的猪肉。

花苗走上前去,那几个妇人都是认得花苗的,知道她是洪家老夫妻捡来的,在她们想来花苗就是个孤女,不过这个孤女整日拾荒和洪家二老过日子,这倒比洪氏那个亲女儿还要好些。因此这些妇人对花苗倒是有几分怜惜的,见了她上前来,便跟她说话打招呼。

花苗说了想买些肥肉回家炼油,还想弄几把蔬菜,其中一个妇人笑道:“这时候天晚了,那些有菜的都回家去了,我家里还有今天现从地里摘回来的菜,想是做了晚饭还能剩些,我回家拿了给你罢。”

说着,那妇人便起身回了一户人家,过了片刻功夫。她捧了一抱蔬菜出来。其中有两个大萝卜、两小棵青菜,半把子菠菜,还有十来根葱,她走到花苗眼前笑道:“就是这些,你拿去罢。”

花苗接了过来笑着道:“婶子,这些东西怎么个算法?我应当给多少钱?”

那妇人笑道:“给啥钱?我也是看你是个好姑娘,整天拾荒怪可怜的,比那个不要脸的洪氏对那老两口还孝顺,不过是几把子自家地里的青菜,你就拿回去家吃罢,多了我也没有了。”

花苗又谢了她几声。又花了十个钱从那屠户媳妇那里把那块肥猪肉买了回来,准备拿回家去炼油来吃。她刚走回去,洪老太看了她手里的东西,笑道:“哟,这猪肉真是肥,只是都炼了油了,这青菜只有干炒了。”

花苗笑道:“那还不简单么?咱们先把先把肥肉炼好了油,萝卜青菜菠菜煮它个一锅烂。有的是葱蒜,开锅的时候,切些葱花蒜花,还有香气呢。做出来吃着也不比那大肉大鱼的差啊?”

两个人这便兴高采烈的在厨房大锅里炼了半小罐子的猪油来,这时那对面儿邻家的女孩儿来找花苗,邀她明日和村里其它几个小孩子一起进山里打斑鸠去。花苗听说是要去打斑鸠,忙点头应承了。

她们这村里后面的山上,常是有斑鸠出没的。村人常没事做了打山鸡的笼子,来捉了斑鸠来吃。村人做得这种打斑鸠的笼子,却是内外两层,里层就关了一只驯服了的斑鸠做诱饵,用细铁线拦住了。外面一层,是敞着的,上面撑着有铁丝拴着的网,笼子四周都用层层树叶子遮了。要捉它时,听到哪里有斑鸠叫时,就把打笼挂在树上。斑鸠这东西,好同类相残,笼子里的斑鸠,听到外面有同种叫,它也在笼子里叫,向外挑衅,哪个斑鸠若是要跑来打架,一碰到机纽,就罩在网子里头了。这斑鸠的肉,非常的鲜嫩,打着三个四个,就可以炒上一大锅子。因此,这村人经常就打了斑鸠来吃。

花苗遇上有人邀着打斑鸠这样的事情,那是满可以不去拾荒了。她晚上便早早的睡下了。第二日一清早便在山脚下等着那五六个伙伴一起往山上来。因为这山里前后的树林子里,斑鸠很多,她们这些半大孩子也只是这打斑鸠的人群中的一员,她们将那树林走遍了,也不曾挂上一次打笼。这些孩子们也就十分失望,也有些不甘心,便分散了大家去分头儿找斑鸠的影踪去了。

结果寻了半天,也没见一点影子。这些孩子便失了信心,各自都要回家去,谁料到竟不见了花苗的影子。她们起时还以为花苗是自己先回家了,岂料她们回了洪家一问,却知道花苗根本没有回来。洪老太一听吃了一惊,怕是花苗不熟悉山里的路迷了路还不要紧,要是失脚掉进了陷野兽的陷坑里去,可是要受伤的。

洪老丈听了花苗在山里打斑鸠没了踪影,也着了急,洪老太便求了那些跟花苗一起去打斑鸠的小子,让她们带着自己再上山里去找找。那些孩子也怕花苗出了事情,便带着洪老太上山来寻了个遍,无奈那花苗就象是凭空消失了一样,就是没有一点痕迹。

那洪老太无奈回了家里,长吁短叹,就是不明白一个活生生的小姑娘怎么就在山里没了影儿了,这时却听得门外的门板打得轰轰作响,洪老太出门一看,却原来是洪氏带着几个膀大腰粗的年轻汉子站在门口。那洪氏见了洪老太便直冲进来门里道:“娘,小苗子呢?”

洪老太见她女儿那副气势汹汹的样子,道:“你这是做什么?他...他们又是谁?”

那几个年轻的汉子里面有二十几岁的,也有三十几岁的,不过都是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这时见了洪老太来问,便有一个面容略和蔼些的,上前笑道:“这位婆婆,我们是来找一个人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我们听说你家捡了一个小姑娘,我听这位大嫂说那小姑娘的相貌确实象我们要找的人,而且我们要找的人也叫做花苗,我们想会不会是同一个人,便想来看看。”

洪老太听了惊疑不定,颤着声音问道:“那你们是她什么人哪?”

那个年青人道:“那个花苗是我们的小师妹,我们是开镖局子里的镖师,因着我们师父花镖头半年前朝小师妹发了脾气,把她骂了一顿,我们小师妹就背着我们不知道离家出走了,我们找了她大半年也没找着,后来还是听说她一向喜欢这京城里的繁华,就顺便趁着往京城里押镖的时候来探访探访,我们都来了三四次京城,每次都没有消息,这次走到你们这村里便听说有个小姑娘在山里被你们二老捡了回来,我们听她们说的倒和我们小师妹有个七八分象,才来问问的。”

洪老太听了这才明白,原来敢情自己捡来的小苗子很有可能是大镖局的小姐。她这样一想,又害怕了,便一五一十将花苗早上随着众孩子去山里打斑鸠却不见了人的事情说了。那几个镖师听了大吃一惊,若是小师妹真的在这里不见了,想来回去师父定会责怪他们办事不力的。

于是几个人便随着洪老太上了山,却还是遍搜了也没见着半个人影。那洪氏因着知道了花苗的真实身份,想着自己爹娘捡了这样一个野丫头没想到却是个镖局里的大小姐,那就如同摔了一跤捡了个金元宝一样,那份子喜悦简直没法说了,她此时见了花苗不见了,便突然想起昨天花苗说起有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