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脱贫致富奔-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周叔周婶商量好盖院子的事后,夏家姐弟就回家里等通知了。周二魁在送走夏家姐弟后,就去村西头三爷爷家让他帮忙选日子了。
那三爷爷姓夏,算起来还是夏家的长辈,在村里颇受尊重,村子里的人都跟着夏家小辈一样称呼他三爷爷。三爷爷年轻的时候在外面偶然跟着一个道士学到一点易学,平日喜欢帮人看看日子、算算八字,村子里的人家有点啥大事都要让他帮忙算算吉凶。
下午的时候周二魁就给夏家回话了,说后天四月初八就是易动土的好日子,他明天就去雇人和准备东西。
第二天一早,周二魁就去找了平日里和自己一起干活的几个朋友,让他们帮自己一起去给夏家盖院子。一般乡下家庭盖房子多是在过年前后,现在地里的活也不忙,正是空闲的时候,听到周二魁邀约,便纷纷答应了初八一早便到夏家来干活。
周二魁去邻村订了些灰瓦,说好隔两天做好就送过来。又去了村子里几家有木材的人家里买齐了需要的木材,又找人借了牛车,把木材运到夏家去。
四月初八,周二魁和雇来的人一早便到了夏家,夏家在院子里设了香案,摆上了贡品,作为主家的夏仕齐也出来祭拜各路神仙保佑一切顺利,然后大家也一起烧了香拜了土地公。祭祀完成后,周二魁和请来几个人就开始动工了。
周二魁用黄土、石灰、砂子加水拌和成俗称的三合土,又叫夏大姐熬了一大锅浓浓的米浆,也和在三合土里拌匀,调和成粘土。周二魁用手取了一团和好的粘土,捏紧能成团抛下即散开,看来水分调得很合适。
夯墙的土准备好后,雇的人就开始筑起墙来,墙脚用鹅卵石加粘土砌成,以免下大雨使墙面浸泡,墙面还嵌入柳树条增加强度,每隔几米又加了木桩进去。
家里修房子,几个孩子也帮不上什么太大的忙,几个男孩子只能在一旁打打下手,帮忙递点东西,运一下土之类的。夏大姐和夏晓晴就专职管理厨房的事,给一大家子和雇来的人做饭,每天要准备十六、七个人的饭菜,把两姐妹累得半死,最后还好周婶也过来帮,她们忙才稍微好些。
夏家家里干得是热火朝天,每天村子里来看热闹的人也很多,毕竟乡下人家没几个修院墙的。村子里都说夏秀才家,赚了钱了要盖大房子了。终于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大伯夏大山家里,听闻小叔家雇了外面的人来盖房子,把夏王氏气得不好,想到自家就有这么多劳力,小叔还要请外面的人回来盖房子,也不帮衬一下自家亲戚,钱都被外人赚走了,自己没得到一分好处,就是一阵心痛。
当晚夏王氏就带着几个儿子去了小叔家,准备把盖房子的活揽到自己家去,肥水怎么能留到外人家去呢,她觉得小叔家真是太不厚道,过上好日子也不想着大哥家。
当夏王氏带着儿子去到小叔家时,雇来的工人已经吃完晚饭各自回家了,只剩了周二魁两夫妻还留在夏家。周二魁正坐在堂屋里陪着夏仕齐说着话,妻子周顾氏正在帮夏大姐和夏二妞收拾晚饭后留下来的碗筷。
夏王氏走到小叔家门前看到,院子的篱笆已经拆掉了一半,篱笆变成了用土夯成的围墙,院子里的地上摆放着几堆泥土和许多木材、灰瓦。看到堂屋亮着灯,夏王氏就带着几个儿子直奔堂屋而去。
第二十六章 讨要
看到夏王氏面色不好地带着几个儿子到夏家来,周二魁知道依夏家大嫂的脾气,肯定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两家毕竟是亲戚,自己液不便掺和,赶紧就跟夏仕齐告辞,到厨房去唤了自家娘子一起归家。刚好厨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周顾氏取下围裙顺手擦干手上的水,和夏家两姐妹说了一声,便跟着丈夫回家了。
夏晓晴听到周叔说是大娘来了,就知道肯定又要出啥幺蛾子,生怕怕自家老爹受欺负,看到夏大姐往堂屋里走,自己也提着一壶开水往堂屋去,来了客人总要上点热水给客人喝吧。
夏晓晴进去时,夏王氏正在迂回地说着夏家盖屋子的事。夏晓晴殷勤地给他们每人面前添上了一杯热水,但茶叶就准备忽略不放了,她对这家人完全没有好感,特别是对那个自己还未谋面且管不住自己老婆的大伯更是讨厌。茶叶这东西在这乡下地方可是很珍贵的,不用为了这些人浪费。倒完水夏晓晴把水壶放在一旁,便自发地站在夏大姐身旁去了。
“他二叔,前段时间经常有车在你家来往,听说是往镇上拉东西卖,现在你家又修这么大的院子,想必是赚了不少钱吧,才费得起这么大的花销。”夏王氏喝了口水,又伸手抹了抹嘴继续说道:“咱这乡下地方家家都是用篱笆,可没几家舍得花费银子修这院墙啊。”
“前些日子,是卖了点家里做的腌菜去镇上的酒楼,腌菜不值什么钱,现在家里都是孩子们在操持,辛苦卖菜赚的钱都留着给我和他娘买药了。”夏仕齐淡淡的回答道。
父亲早逝是寡母拉扯夏仕齐和大哥长大,小时候夏大山也对夏仕齐也是万分照顾,有点啥好吃的都先给他,后来稍微大点夏大山还每日辛苦的劳作供夏仕齐读书,夏仕齐对大哥也是十分尊重,但自从大嫂嫁进门后一切就开始变味了。以前夏仕齐虽看不上大嫂的作为但还是念着旧情,自家经济也比大哥家好,就经常接济他家,结果后来大嫂却越发过分了,自从他和娘子生病,家里断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艰难,大嫂还是不时来占占便宜,去年更是买了自家土地,如今自家靠着孩子们生活才稍微好点,大嫂却又上门来。夏仕齐虽不愿撕破脸,却也不像往日一般好脸色。
“赚的钱都买药了,还能雇这些人回来修院子,”夏王氏一脸不相信的表情。“他二叔,五六个人每天得花不少工钱吧。你家要修院子咋不早说呢,你看看你这三个侄儿,还有你大哥,个个都是有力气的,何必把钱浪费在外人身上。”
看到夏仕齐不回话,夏王氏又接着说道:“他二叔,我听说你家雇的人,每人每天工钱就要三十文钱,家里还要管两顿饭,顿顿饭都有肉吃。这样的好事你也不知道先想着自家人,还要便宜外人。干脆这样吧,明天你就把那些人辞了,让你大哥带着你几个侄子来帮你,工钱我也不多要,就跟外面雇的人价钱一样就成。”
夏仕齐被大嫂的激得满脸通红,咳嗽了一通,喝了水才缓和下来。“大嫂,我们已经和他们说好,不好中途换人。这盖院子的活太辛苦,还是不劳烦大哥和几位侄子。”
“他二叔,不劳烦,这几个小子干惯了农活,不怕辛苦。你也知道我们家条件不好,就靠着地里那点出产,那也只够全家人嚼咕,你就当帮衬你大哥和侄子不行吗。你不要忘了往日你大哥是怎么照顾你的,现在你家有钱了就不顾你大哥了。”夏王氏又搬出往事,准备逼小叔答应。
听夏王氏抬出大哥的旗号,又想到大哥以前对自己的照顾,夏仕齐有些为难,“大嫂,不是我不顾大哥,确实是和别人说好了的,做人总得讲信用吧。”
“那你就多雇几个人,把你侄儿也一起雇上吧。想来你家修这么大的院子也不差这点钱。”夏王氏满不在乎地说道,吃定小叔不敢反驳自己。
夏晓晴看爹皱着眉头不说话,脸上全是为难得表情,连忙开口说到:“大娘,家里现在雇的人手已经够了,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再来哥哥们来帮忙了。”
“大人说哈,你个小孩子家家的插什么话。”夏王氏朝夏晓晴一瞪,呼喝道。
“大娘,我爹身体不好,不能久坐要卧床休息,现在家里的事都是我和姐姐在管,你有事就同我们说吧,大哥,你先扶爹进去休息。”夏晓晴强势扶起夏父交给一旁的夏大郎,让他把父亲扶进里屋去。夏仕齐本来也为大嫂的话为难,正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听女儿这么说道,也知道她是想让自己脱身,想来大嫂也不好为难几个孩子,也装作虚弱的咳嗽了几声,便让大儿把自己扶了进去。
夏王氏看到自己小叔就这么进去了,心又不甘,便把气撒在夏大姐身上,“大妞,你是怎么管教妹妹的,家里没有大人管教,就是不懂规矩,也不知道你娘是怎么教的你。”
夏大姐被大娘一番话气得不好,却又不敢当面反驳,毕竟这个社会最重孝道,虽然心有不甘,但长辈说的话还是只有领受着。
夏晓晴本来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又同夏大娘一家无丁点感情,断不会因为她是长辈就怕她,“大娘,看你这话说得,我娘平日是最重家教的,我也不是不尊重你,只是我爹确实身体不好,不能太过劳累要多休息,我也是担心父亲身体,才让父亲先进去休息的。大娘有事和我们说就行了。”
夏王氏听了侄女的话,一脸铁青,和这几个半大孩子能商量什么,直接吩咐道:“明天一早,我就叫你哥哥们过来给你家帮忙。”
夏大姐听到大娘如此说道,心下一急就要开口,夏晓晴连忙拽了拽她的胳膊,示意让自己来应付。“大娘,哥哥们要来帮忙自然是好,但是我家没有多余的钱财,修院子的钱也早已付给雇来的人了。如果哥哥们不嫌弃没有工钱愿意过来帮忙,自然吃食是少不了的。”
第二十七章 对策
夏王氏的三儿子夏鸣龙一听没有工钱白干活,马上就嘟囔起来,“娘,没钱我可不来。”
以前可没这么麻烦,就是这二侄女不省事,夏王氏一怒蛮横的说道:“反正我不管,明天一早就带你几个哥哥来帮忙。”说罢便带着几个儿子拂袖而去。
看到大娘带着几个堂哥离开,夏大姐想到大娘的胡搅蛮缠,就是一脸忧愁。“二妞,这可咋办啊?明早她肯定会带着堂哥们来的。”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还怕她不成。“大姐,没关系,大娘他们要来便来,家里供他们吃两天饭还是吃得起的。”
“可是二妞,等盖完院子,堂哥们来要工钱咋办?也给他们?”如果给了他们,就实在太憋屈了。“如果不给,大娘肯定要闹起来,到时候让别人知道,这名声可就坏了。以前娘就怕大娘闹着不好看,所以一直忍着,”
“当然不能给,姐不怕,我有办法。”修院墙就是为了防她,憋屈了这么久,重要出口气。“大姐,明天一早就去买块三斤重的猪肉,在拿上一罐家里做的腌笋,去族长家,就说爹让你送的,还有我们家正在修整院子,给邻里添麻烦了,等盖好了院子还请族长爷爷来家里吃顿便饭。”
“二妞,族长不会管这事儿的。”大娘明早可就来了,找族长也不顶用。
“不用他管,你明天就跟族长爷爷说,家里大人都病着,有没有多的劳力,就把修院子这事全全托付给了周叔,他就在外面雇的人来。大伯家知道我们家修整院子,全家都好心来帮忙。爹想到雇的人也够了,怕把他们累着,我们家也没有多余的钱财了,爹就一直推辞,结果大娘还坚持要来帮忙,说只要管饭就行了。”舆论是很重要的,在乡下族长的话就等于现代的CCTV,绝对是大势所趋。“明天在让周婶给村里的大婶们说说,你也在外面给村里人说说,以后就不怕大娘闹起来了,怎么说都不是我家的错。这几天家里烟尘也大,爹身体受不住,明天起就让爹在屋里休息,白天别出来了,不用管大娘他们。”
“好,就这么办,我明早就带上东西去族长爷爷家。”夏大姐听妹妹一说也想通了,只要不让村里的人觉得是自己家的错了就行,到时随便大娘怎么闹都不怕。“二妞,那明天你在家注意点,可不要丢了东西。”
夏晓晴点头说道:“嗯,姐,我会安排弟弟他们把东西看好的。”
第二天一早夏大姐吃完早饭就出门了,没多久干活的人也陆续来的。夏晓晴安排了每个弟弟管一种材料,自己就带着妞妞守着厨房和周婶一起干活。
等了一大早上大娘都没来,夏晓晴以为他们不愿意做白工,所以不来了,没想到快到午饭的时候,大娘就带着三个堂哥来了。
“大娘,你们怎么来了?”夏晓晴赶紧迎上去,故作惊讶的问。
“我带你堂哥来帮你家干活。”夏王氏说罢就让几个儿子去帮忙干活,几个儿子也故作干活地动起来。
夏晓晴赶紧给几个弟弟使眼色,让他们看好家里的东西,然后所有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大声说道:“大娘,你真好,知道我们家没钱再雇人,还专门带哥哥们来帮忙。”
是你志愿来的,可不是我让你来的,在场的人这么多可都听到了,夏晓晴心里一阵暗爽。
“你这孩子,突然这么大声干嘛。”夏王氏蒙住耳朵,大声地抱怨道。“你爹娘呢?”
“我爹昨晚咳了一晚上,现在正躺在床上休息呢。我娘一直身体都不好,也卧床休息呢,大娘你应该知道啊。大娘你找我爹娘有什么事吗?”大人靠不住,坚决不能让他们见面。
“那就算了,晚点再找他们。”说罢便进了堂屋,在桌边坐着等着吃午饭。
没多久夏大姐也回来了,悄悄地把夏晓晴拉到一旁,细说了经过。族长看到夏大姐送的东西很高兴,觉得她家很懂事,也答应修好院子后来吃酒。夏大姐又说了大伯家免费帮忙的事,族长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不用给他们工钱。
想来古代人民还是十分淳朴的,觉得给自己人帮忙不用谈钱。看来没什么问题了,也不怕大娘以后闹腾。
后来两天天,夏王氏每天都是接近中午才带着几个儿子过来,东摸西摸一番,就等着吃饭,还借口都出来干活了家里没人做饭,从夏晓晴家打包饭菜给在家的丈夫和在书院的小儿子,把夏晓晴气得是牙痒痒,很想冲上去咬两口,下决心一定要把小黑培养好,准备以后关门放狗。
夏家工程一共进行了五天,古代的能工巧匠按照夏晓晴的构思把夏家修葺一新,原来的屋子也从新加固刷上了白灰。外公的竹屋也用了新竹翻修,还在旁边多加了一个房间,以后用来当课堂给几个弟弟学习用,夏晓晴准备叫周叔做了木台,铺上竹席弄成日式的房间,以后夏天还可以直接在上面睡觉,又有禅意又凉快。
竹屋前挖好的池子也装满了水,又用石头和粘土垒成了半高的塘壁,以防晚上人过路掉下去。旁边也用木料搭好花架,就等去买葡萄藤回来栽上了,等到了夏天长上叶子就凉快了。旁边空地上的杂草也被除的干干净净,空地和水池中间被夏家姐弟用捡回来的鹅卵石铺成了小道,小道的尽头与前面堂屋新开的后门相连。夏晓晴想以后还可以在那片空地上开一小片菜地出来,这样就更方便了,家里的菜地也可以多种点其他的杂粮拿来喂鸡、喂猪。
靠在西墙边的鸡舍不小,可以容纳十几只鸡,前面还用篱笆围了起来,白天可以放它们出来在篱笆里活动,晚上再赶进鸡棚里。靠着两边院墙,移栽了几株果树,这都是夏晓晴强力要求的,果树又不需要人管,又能长果子,比栽其他树划算多了,以后争取连水果都自给自足就好了。
第二十八章 完工
靠近厨房的浴室,在门口外墙处盘了灶,准备以后专门用来煮猪食和烧洗澡水,浴室里面窗台前用土砌半高的台子,台子上放了一块长方形的大石板,石板当头也用石条垒了起来,还留了落水的圆洞用去了竹节的竹管与水沟相连,这个洗手槽是夏晓晴仿照着前世得洗手台设计的,以后洗自己穿的主腰、亵衣一类的就可以不用躲躲藏藏了,虽说现代人把内衣晾在阳台窗台都是寻常事,但在古代这些却都是见不得人的。
洗手槽旁边还与墙外土灶相对的地方,也修了一口小的灶眼,柴火直接在屋外面烧,又修了烟道直接把烟排出去,浴室里也可以烧水,以后冬天就可以多洗一会儿也不怕水冷掉。不烧水用来烧鹅卵石,让家里人蒸个桑拿也方便。洗澡用的大木桶,还没有买回来,只不过才盘好的灶也还没有干透,不能烧水,浴室的墙壁也要多干几天才行。
前院看修好的猪舍和茅厕,正如夏晓晴画的一样,茅厕挖了小槽用石板斜着砌了,直通出去与猪圈旁的蓄粪坑相连,茅厕里放着装满水的小水缸,水缸上搭着半边木板,木板上面放着葫芦瓢。新修的茅厕,每次解完手用水一冲就干净了,还没有臭味,也不怕像以前一样把身上的东西掉进去。茅厕盖好的这几天,每个用过的人都说好,都觉得设计科学方便卫生,也准备回去把自家的茅厕改造一番。
新修院子门口修了个不大的瓦檐,下面装上了一扇对开的木门,因为赶得急木门还没有刷上漆,周叔答应等隔两天再过来帮忙刷上。木门的一边,夏晓晴让周叔挖了一个小圆孔,圆孔后面用木板做了栓子,充当现代防盗门上的猫眼用。夏晓晴还叫二郎趁去镇上采购时买回来一个大铜铃,准备以后穿上绳子挂在门里当门铃用,不然这么大个院子,以后怎么能听见敲门声,虽然小黑的叫声也可以充当门铃,但难保它也有不在家出去玩的时候。
最后一天,短工们早早完了工,就跟着周叔纷纷离开了,只剩下夏王氏和三个儿子留在夏家准备等着吃晚饭。
夏晓晴前天就让周叔给雇来的短工打了招呼,让他们完工后直接去周叔家领钱,第二天再到家里来吃饭,也让他们保密不要让大娘几个知道了。这两天夏大娘的几个儿子来得晚也不干活,还把自己当成主人不时对雇来的人呼呼喝喝,每到吃饭的时候就同短工们抢桌上的饭菜吃。相处了几天,大家都讨厌他们。自然也不会对他们说起发钱的事。
看到短工们做完事没领钱就离开,夏王氏也不急,她想着明天那些工人中午还要来吃饭的,反正到时小叔家肯定会付工钱的。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这天晚上,因为没有工人在家里吃饭,夏晓晴就叫夏大姐把晚上那顿肉省下来,明天中午家里还要请客,能省则省,而且因为盖院子这几天家里每顿都吃了肉的,虽然每人每次只吃得到一两块肉,却也比以前好多了。
饭菜上桌后,夏大娘一看没有荤菜就开始摔筷子,三个儿子也开始抱怨干了重活没有肉吃。夏晓晴早就知道他们会找茬,早就单做了饭菜伺候了爹娘先吃,又给家里几个孩子打了招呼,所以当夏大娘他们抱怨的时候,几个姐弟都埋头苦吃,不理他们。当夏大娘发现找茬没有人理会时,桌上的菜已经少了一大半了。夏大娘没办法也赶紧吃起来,吃完带着几个儿子气鼓鼓的走了,连饭菜都忘了打包,把夏晓晴姐弟高兴坏了。
夏王氏和几个儿子走后不久,周二魁就带着妻子到夏家来了,他们准备来把账目报给夏家听,也把剩下的钱还回去。
夏大姐看周叔周婶过来,知道他们是为了钱银的事过来,就没有通知父亲出来,反而带着大郎、二妞坐下来,“周叔周婶,你们来得真凑巧,大娘他们才刚回去。”
“哈哈,我就是等在门前,看到他们离开才过来的。”周婶一脸得意的说道。
“大妞,之前买盖院子的材料用了一千三百二十七文钱,这次五个人五天工钱一共用了六百文钱,这两样一共就是一千九百二十七文,这里是今天付了工钱后剩下的钱,你数数看。”周二魁把剩下的钱放在八仙桌上,示意夏大姐收着。
“周叔,不用数了。肯定没错。”夏大姐把钱袋接过去,把系带打开来,又从里面拿出来一半钱来,放到桌上推到周叔面前,“周叔,这是给你的辛苦钱,你收下。这几天多亏你忙前忙后,不然不会这么快就修整好屋子。”
“大妞,不用给你周叔钱,他帮你家不是应该的吗。要不是你爹娘帮忙,我们家怎么会有今天,我可是吧你娘当成亲姐姐的,都是自家人,还要啥钱啊。你把钱收回去,你家也不容易。”周婶一把把钱推回去,坚持不要,周叔也执意不收。
“周婶,你们收下吧,这几天多亏你们来帮忙,不然这屋子还不知道弄成啥样呢。你也说我们是自家人,哪能让自家人吃亏啊,你放心,上次我家卖笋赚了不少钱,这才修的院子,家里要用的钱都留着呢。之前我们也在家合计了,修个院子大概差不多要用三两银子,才给了这么多,这次修下来还剩了一千多文钱,多亏周叔帮我们省钱,你就拿着吧。”对坏人要坚决打击,对好人要坚决维护,家里爹娘身体不好,以后要靠周叔周婶的地方还多着呢,夏晓晴把钱塞到周婶收里。“周婶,你手下吧,我家还想让你忙着买猪仔和鸡仔,你不收下我们以后可不敢找你帮忙了。”
周顾氏看几个孩子都一脸坚持,也就收下了,准备以后多给几只鸡给他家,就当是买鸡的钱,“好,既然你们这么说,我就收下了,等过了明天我就带你们去买牲畜去。”
看到周叔周婶收下钱,夏家姐弟也安心了。夏晓晴又叫周叔周婶明天早点过来吃午饭,说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周叔周婶都说明天会早点过来帮,又说了些家常两人才告辞离开。
第二十九章 请客
周叔周婶两人后,夏大姐就和妹妹忙开了,要准备明天的饭菜。因为按乡下的规矩,建好新屋都是要请四方亲朋来暖房的,虽然夏家只是加盖了些屋子,却也不能免俗,毕竟乡下娱乐方法有限,就只好找各种名头聚在一起乐呵一下。
其实夏家在村子里人缘挺好,只是家里大人长期病着,夏大姐又要照顾爹娘和几个弟妹,也没办法和小姐妹走动,上门的人才渐渐少了起来。这段时间家里经济又逐渐好起来,夏仕齐和陈氏的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就想趁着这次暖房,把村里亲戚朋友聚过来高兴一下,一来是给家里多增点喜气,二来夏大姐也到了快定亲的时候了,他们想趁这次请客,打听一下有无合适的人选,所以夏家两个大人一合计,就格外重视起来,也就交代夏大姐要办得热闹点。村子里的人都知道现在夏秀才家都大女儿在操持,如果夏大姐把这次宴客办好了,也就算露脸了,肯定能博得一个会持家的好名声。
夏大姐为了明天请客,一早就派二郎去了镇上的集市采买。夏二郎经过上次的生意,现在已经是十分老练了,夏大姐也很放心他去采购。夏二郎先去镇上的糖饼店,买了两斤桂花糕和两斤荷花饼,又到杂货铺买了一大包瓜子、话梅等零嘴,又到茶叶铺买了待客用的茶叶和果仁,又买了夏晓晴交代他买的八根猪大骨和三副猪下水,最后才赁了牛车去酒铺买了两大坛宴客的白酒装上才回家。
说是请客,其实也就是些家常素菜为主,在加上一两道荤菜就可以了,主食也不是米饭,而是面条和白面馒头、杂面烙饼一类的,但是这都算乡下有钱人家的饭菜了,村子里一般家庭请客都还吃不上。
请客要用的蔬菜都是自家地里种的,不需要在外面买,只等明天早上去采新鲜的回来就行。上午时夏大姐就跟邻村的张屠夫订下了一大腿猪肉,让他明天一早就送过来。下午的时候夏晓晴也带着二郎去溪边抓了好几条鱼回来,用渔网兜住放到后院的鱼池里去了,准备明天一早在抓来用。为了让菜色看着丰盛些,夏晓晴还去周婶家买回来三十个鸡蛋,准备明天做菜用。
夏大姐把木甑放在装了水的大铁锅里,又把早就浸泡好的糯米、红枣拿了出来,先在甑底铺上红枣一层,再铺糯米一层,如此一层夹一层,共铺了七层。铺完后盖上打湿的白布又盖上锅盖。在灶里添了柴用旺火烧开,上汽后取开湿布洒上清水,一个时辰反复洒了三次水,最后再把灶里的火堆掏松让之变成文火焖蒸,就等它在灶上慢慢蒸透了。
这还是夏晓晴第一次看夏大姐做甑糕,没想几百年前的古代就有了甑糕这种食物了,夏晓晴在前世时在西安鼓楼附近的夜市里就吃过甑糕,而且还有各种口味供人选择,当时自己选择的是玫瑰酱甑糕,吃起来软糯香甜,自己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留口水,只是不知道大姐做的甑糕是不是和现代的味道一样。
夏大姐忙着做甑糕,夏晓晴也没闲着,她把二郎买回来的猪大骨洗净,放到铁锅里熬上高汤,又把猪肚和猪大肠收拾干净。夏晓晴准备用猪肚、猪肝加上干笋、干萱草、干木耳一起熬成一大锅三鲜汤,明天就可以直接拿来当成手擀面的汤头。
本来猪大肠,夏晓晴是不准备拿出来招待客人的,一来她怕别人接受不了,二来也怕人人都会做了导致猪下水涨价,但看看家里准备的荤菜确实太少,夏晓晴还是决定贡献出来,提前做好就成。只是她也给夏大姐打了招呼,不准让让别人知道自己放了什么调料。剩下的六个猪腰被夏晓晴留下了,准备单独做给家人吃。
夏大姐把甑糕蒸上后,就开始和面做馒头,夏晓晴忙完手里的事也开始帮大姐做馒头。还好家里有三个灶眼,把时间错开还能凑合着用用,还好家里又修了一口灶,以后请客就方便多了。
第二天一早,夏家姐弟早早就起床忙活起来,夏大姐和夏晓晴管厨房,大郎专管布置院子和招呼客人,二郎专管泡茶和上干果点心,三郎和四郎管下地采菜和跑腿,五郎带着妞妞听爹娘吩咐。周婶和周叔在家吃过早饭后也早早地过来帮忙了,还挑来了家里的碗筷和桌椅,周叔又帮他们去其他邻居家拿来了借的碗筷桌椅。
邻村张屠夫家的小儿子过来送肉的时候,四郎也把地里的菜摘回来了,三郎去邻村把订好两大盘的豆腐拿了回来。
因为前一晚已经做好了白面馒头和杂面烙饼,所以就今天就轻松了许多,主食只需要再把面条擀好就行,这个擀面的工作就交给了力气大的周婶。
夏晓晴从把从周婶家买来的鸡蛋,取出二十个全部磕入大盆中,用筷子调散,然后加入食盐温水调匀,再放上几颗花椒去腥、少许胡椒粉提味,然后分成小碗放入蒸笼里蒸。夏晓晴又从买回来的猪腿上割下一大块肉,剔去了猪皮,用刀细细剁碎成肥瘦均匀的臊子,又用自家做的甜面酱,加上姜末、葱末放到锅里一起炒成炸酱,准备等锅里的鸡蛋羹蒸好后,把炸酱放上去做成肉末蒸蛋。
昨天抓来的鱼也被夏大姐收拾干净了,也准备沿用了夏晓晴一贯的做法,鱼头拿来做鱼头豆腐汤,鱼身加上自家腌的酸笋做成酸笋鱼,这样一鱼两吃,就有了两道荤菜,加上昨晚做好的红烧肥肠,还肉末蒸蛋和把剩下的猪腿拿来炒肉,这样算起来就有了五道荤菜,在加上几道素菜,就已经是非常丰盛了。
夏晓晴已经完全取代夏大姐成为灶上的大厨,只不过对于面食一类的东西,夏晓晴还是不太会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