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孝顺,我不害你们,我是受天保佑的人,害我的人一定会失败。”一个大臣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杀了。
就在那天晚饭后,王允到花园散步,脑子里想着白天的事情,还心有余悸,最后决定:与其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不如来个大翻身,除掉董卓。他知道要除董卓,就必须先离间他和吕布的关系,否则便是以卵击石。
这时,他忽然听到在花园的另一端有女子的叹息声,他悄悄走过去,发现是貂蝉。他小声问貂蝉:“你有什么伤心事,为何深夜在此长叹,能不能告诉我?”貂蝉聪明过人,先是讲了王允如何收养了她,如何让她逃离苦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恩重如山,自己如何希望能够感恩图报。然后讲到她最近总见到王允愁眉不展,特别是今晚更是坐立不安,料想一定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肯定十分棘手,看到王允痛苦,不禁长叹。接着她表示,只要王允有用得着她的地方,她一定万死不辞。
貂蝉这么一说,王允立即计上心来,叫貂蝉跟他到画阁中来。
行连环计
貂蝉进了画阁,王允叫貂蝉坐下。王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出,吓得貂蝉花颜失色,呆若木鸡。王允“扑通”跪拜在地,乞求貂蝉。貂蝉跟着跪倒,面对自小抚养她的恩人,面对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忧国忧民的忠直大臣,貂蝉发誓,万死不辞。
王允当时决定,从吕布下手。第二天,王允就将家藏的数颗明珠,令匠人嵌成一顶金冠,使人秘密送给吕布。吕布贪财,一见这么贵重的礼物大喜,当即赶到王允家中致谢。王允盛情招待,当酒饮至七分醉时,早已准备好的貂蝉从内室款款出来。吕布见了美若天仙的貂蝉,立即眼睛就直了,三推四就之后,醉意醺醺中,王允告诉吕布,愿意把貂蝉送给他,又欲擒故纵,故意挑拨说,要不是怕董卓见疑,一定会留吕布在家里过夜。吕布很高兴,在依依难舍中喜孜孜地离去。
传说美女:貂禅(2)
又一个早朝完毕,王允邀请董卓到他家去做客,说道:“我想请太师到草堂赴宴,不知可不可以?”董卓马上说:“司徒乃国家之###,既然有请,当赴。”第二天傍晚,王允穿着朝服迎接董卓,三拜五叩,称赞董卓,把董卓比作姜子牙、周公。董卓还未饮酒,就已经醉醺醺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夜幕降临,酒桌上,王允唤貂蝉在众人簇拥下飘然而来,轻歌一曲,曼舞一支。董卓花心怒放,立即命令近前来唱,一曲还未唱完,董卓叫貂蝉为他把盏。董卓轻轻问:“多大年龄?”貂蝉幽幽地答道:“贱妾还不到20岁。”董卓笑道:“如此清纯美丽,真神仙中人也!”王允立即献媚说:“老臣想把此女献主公,不知是否满意?”董卓哪能不满意,色迷迷地说:“可以可以。”一边说着“感谢”,一边就急急起身,王允跟在后面,亲自把貂蝉送到董卓的府里。
王允送董卓回来刚到家门口,就被吕布拦住了。吕布一把揪住王允的衣领,怒骂“老贼戏我!”拔剑就要砍。王允立即把提前想好的话全盘托出。他告诉吕布,董卓把貂蝉带走,也是为了他吕布,是要为他吕布主婚。王允并要吕布把自己家中的一些珠宝带走,说是给貂蝉出嫁做首饰的。有勇无谋的吕布信以为真,立即兴冲冲地赶到相府。
董卓见吕布到来,和吕布只是几句寒暄。吕布在相府等了很久,总不见董卓提起为他主婚的事,就痴痴地站在那儿看董卓吃早饭。聪明的貂蝉故意在绣帘后走来走去,以引起吕布的注意,甚至不惜露出半个脸蛋来,暗送秋波,霎时,吕布神魂荡漾。董卓当即警觉,见吕布频频往里屋张望,董卓不高兴地说:“布儿无事就走吧。”吕布更是一肚子不高兴回到家中。
董卓自纳貂蝉后,情色所致,月余不出理事。但愈如此,吕布愈思念貂蝉,甚至感觉自己的女人在别人的怀中,自己万分委屈,无名之火直冲心头。终于,吕布利用董卓午睡的机会溜进了董卓的卧室。貂蝉在床后探半身望着吕布,以手指心而不转睛,意思是告诉他我是王允许配给你的,我是爱你的,快来救我。吕布频频点头,表示明白她的意思。董卓睡梦中醒来,看到了吕布,猛然回身,看见貂蝉在屏风后面。
董卓愤怒,责问吕布:“你敢戏我爱姬?”唤左右驱逐吕布,告诉吕布今后不许到他家来,吕布怀恨在心,回到自己的家。
一天,貂蝉终于将吕布引到相府后花园中的凤仪亭来。她又哭又闹,将王司徒如何将自己许配给吕布,自己如何思念吕布,董卓又如何将自己霸占叙说一遍。还说现在此身已污,不得服侍英雄,愿死在吕布面前,以绝吕布的思念。话还没有说完,就手攀曲栏,向着一边的荷花池便跳,慌得吕布将其一把抱住,貂蝉乘机倒在吕布怀中,说道:“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慕名以久,以为是当今惟一的英雄,谁知反受他人之制!你竟然连自己的爱人都得不到,都保护不了,还算什么英雄?难怪董卓说你不敢对他如何!”这样一说,吕布对董卓恨得咬牙切齿。
事有凑巧,董卓因久未见貂蝉,这时来到后花园中寻觅。只见吕布把他的画戟放在旁边,抱着貂蝉说悄悄话。董卓无名火起,一步上前,抢过画戟就刺,吕布掉头便走。董卓飞起一戟,被吕布挡落在草中,自此吕布与董卓的关系彻底破裂。
王允早已接到貂蝉快报,迅速把吕布接到家中,痛斥董卓不是人,把吕布的貂蝉无端抢走,据为己有,说这貂蝉本来是吕布的。自己心爱的人被抢走,是可忍,孰不可忍,吕布扬言要报仇,于是,一番同仇敌忾、刺杀董卓的计划便周密完成。
“千里草,何青春;十日上,不得生。”这一首当时流行在长安街头的童谣,预示着董卓就快要死了。轻车都尉李肃成为王允手下的传令官,按照计划去见董卓,说是天子有诏,欲会文武大臣于未央殿,商议将帝位传给太师之事。董卓早有篡权之心,听到这话自然心花怒放,根本没有犹豫,快快地起程进宫。一路上车轴断了,马辔头断了,而且路上狂风大作,尘土蔽天,董卓认为这些都是不祥之兆。李肃却解释说:“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万岁登基,必有红光紫霞,这些都是吉兆。”然而董卓走进未央殿时,遭到埋伏在殿内的军士伏击。吕布一戟直进董卓咽喉,李肃把董卓的人头割在手中。
传说美女:貂禅(3)
董卓死了,大快人心,朝野欢声雷动,吕布也将貂蝉迎回家中,如愿以偿。
霸气书库 www。87book。com
品读:美人公关
貂蝉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上千年,然而,正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貂蝉的资料,虽然正史上没有貂蝉这个人。但她又好像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让专家、学者伤透脑筋。
貂蝉形象完全是宋元以来通俗文艺虚构的产物。貂蝉位列中国四大美人之列,是《三国演义》的一大功劳。貂蝉是作者刻意在《三国演义》中,让她承担起著名的连环美人计的角色,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美女公关。
美人计是古代常用兵法的计策,古兵法《三十六计》专有一计之说:“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性。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意思是说对于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于有智能的将帅,就打击他的意志。将帅斗志沧丧,兵士颓废消沉,敌人的气势必然会自行萎缩。利用这些方法来控制敌人,可以顺利地保存自己。
《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则把美人计说得更明确,用武力征服不了,或者无法用武力征服,就用美女“淫声以惑之”。
《韩非子·内储说下》记载:“晋献公伐虞、虢,乃遗之屈产之乘,垂棘之壁,女乐二八,以荧其意,而乱其政。”这里就描写了作为美人计的歌舞乐妓。
东汉末年英雄和奸雄群起纷争时期,最著名的公关小姐,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貂蝉掺与董卓、吕布父子情欲纠葛中,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如此复杂而血腥的麻烦让貂蝉承担上了,何况貂蝉要糊弄的是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位居朝廷重位,把持皇帝的董卓,一个是骁勇善战猛将吕布,然而,自从司徒王允把貂蝉献给董卓后,董卓和义子吕布就掉进了貂蝉的温柔陷井,陷井毕竟是陷井,这父子沉入抢夺美人的连环计中,最后为了貂蝉一个暴尸街头,一个死于乱军中。
在这个连环计中,貂蝉充分展示了“以荧其意,而乱其政”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美人计的杀伤力是如此威猛而凶狠,勇猛的男人在美女面前也显得毫无办法。在董卓和吕布之前有吴王夫差迷美人西施,在他们之后,也不乏其人。就连国外学者也不断从理论上分析这一现象,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马格·威尔逊和马丁·戴利专门研究,发现在受到美色诱惑时,男人们往往变得“短视”,在给男学生看过漂亮姑娘的照片之后,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短期的较小利益,而不是等待未来会得到的更大收获。也就是说美色正如古代人所说,具有强大的蛊惑作用,男人失去了理智。貂蝉算是出名了,出在她传说中的美貌,也出在男人们无法回避的“短视”上。
诗意女神:甄氏(1)
塘中行
甄洛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当她抬起头来,一张梨花带雨的娇容顿时震慑住了杀气腾腾的提剑少年,于是一场经典的英雄救美式爱情上演,然而她美得太惊心动魄,又卷进了兄弟二人的爱恨情仇,进入了兄弟二人既争夺皇位又追逐她的漩涡。
翩若惊鸿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中国古代的绘画名作,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并与洛神无奈离去的情景。画中洛神已经在慢慢地离去,她回过头来,凝神幽思地望着曹植,是那么地万般无奈,带有深重的哀怨叹息;而曹植则静静地坐在那里,他的侍从也都默默地站着,连同周围的草木也一动不动,似乎曹植是无动于衷,然而透过他那平视的眼神,分明表现出一种“相见争如不见,多情还似无情”的落寞来,周围的静更烘托出他的孤独,他的无奈。画中这两人是“凭君莫语伤心事,尽在含睛不语中”。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的,曹植的《洛神赋》原名就是《感甄赋》。文中曹植这样描述甄妃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从抽象到具体,从神韵、风仪、情态、姿貌,到明眸、朱唇、细腰、滑肤,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形。
此外曹植还描绘甄妃的动态美:“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静态的美加上动态的美,怎不使人意乱情迷呢?
在形容甄妃服饰美方面曹植写道:“披罗衣之璀璨,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手饰,缀明珠以耀躯。”
总之,曹植借飘忽的梦境,活生生把他梦中情人幻化出来,一点痴念,万缕相思,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学作品。
据《三国志·后妃传》及裴松之注记载:甄氏是中山无极人,父亲为甄逸。生于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日。其母张氏常梦见一仙人,手执玉如意,临产之时,只见仙人入房,玉衣盖体,遂生甄氏。不幸的是甄氏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有一相士刘良给她看相,看过之后说:“此女之贵,乃不可言。”
小小年纪的甄氏就表现出非凡的智能。八岁那年,门外锣鼓喧天玩马戏,家中的姐妹们都上阁楼去看,惟独甄氏不跟着去看,姐妹问她为何,她说:“岂女子之所观耶?”认为女子不可做这种抛头露面的事。
九岁时,甄氏喜欢读书,常常向哥哥借笔墨纸砚用,哥哥笑她是不是要当女博士。甄氏回答:“古之贤者,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甄氏十余岁时,时逢天下大乱,百姓皆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当时甄氏家却颇为富裕,家里储存有不少谷物宝贝。甄氏遂对母亲说:“当今天下大乱,我们留着这些宝贝不仅无用,反而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不如把它们拿出来分给邻里乡亲,广施恩惠。”全家人都觉得她说得极有道理,甄氏的母亲按照她的话,把粮食分给了众乡亲。因为她的善良和智能,人们都纷纷夸奖甄氏说:“这丫头心地实在太善良了,又懂事,将来肯定能做皇后!”
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霸气书库
诗意女神:甄氏(2)
二度为妻
自从听到自己将来要做皇后的话后,这就成了甄氏梦寐以求的事。甄氏开始琢磨当皇后是什么样子,一有时间就坐在镜子前梳妆打扮,琢磨衣服发式,还到处搜罗关于宫廷礼仪的书籍,认真模仿怎样走路、发笑、吃饭等,里里外外以皇后的标准修炼自己。
由于家境富裕,加上艳名远扬,甄家的门槛几乎被求亲的人踩断了,甄氏就是不答应。直到袁绍的儿子袁熙来求亲,甄氏看到有了出头之日,才点头应允。她认为,袁绍早晚是要称帝的,这样袁熙就会有机会成为太子,自己的皇后梦就可以实现了。
然而当甄氏到袁家做媳妇后,生活却过得并不快乐,袁熙似乎不太懂得怜香惜玉,郁闷中她写了不少闺怨一类的作品,并传扬出来,《塘中行》就是其中之一。
甄氏嫁到袁家不到两年,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就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袁绍、袁谭相继毙命。曹操俘虏了甄氏后,把甄氏许配给了曹丕。本来袁熙镇守幽州,临去时,想带她一起走,但被甄氏严辞拒绝,她的理由是要留在冀州伺候婆婆。但有人认为,甄氏感觉袁熙当皇上已没有可能,她是在等待下一个机会。
甄氏来到曹丕家,没想到被曹植所爱。曹丕和曹植为了甄氏,展开了一场争夺战,曹丕把曹植赶出皇宫,让曹植远离甄氏,切断曹植的思慕之情。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即魏文帝,年号黄初。夫荣妻贵,然而,甄氏并没有升为皇后。曹丕在成为皇帝之前,对甄氏宠爱有加,但到做了皇帝后就移情别恋,此时甄氏已经年逾四旬,而曹丕正值34岁的鼎盛年纪,后宫佳丽众多,特别是汉献帝将两个年轻美貌的女儿献给他后,曹丕疏远了甄氏。甄氏从此失意,皇后梦断。
黄初年间,魏文帝曹丕新纳的宠妾郭氏为谋夺后位,多方在曹丕面前谗言甄氏,郭氏栽赃甄氏,诬陷她埋木偶诅咒文帝。曹丕听信了郭氏的话,一气之下,勒令甄氏服毒自尽。
甄氏死时,郭氏内心恐惧,让人用糠塞住甄氏的嘴,好让她永无怨言。
品读:叔嫂情迷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甄氏死时四十岁,正是女性成熟时期,最有魅力的迷人年龄,最后却成为一缕冤魂,中国文学史上,为这位女性冤魂留下佳话,那就是甄洛跟她丈夫的弟弟曹植的一段爱情。这段爱情在曹植的《洛神赋》里记载并流传下来。
但是后人却对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的洛水之神产生了疑虑,认为这里的洛神不会是甄氏,曹植不可能爱上他的嫂子甄氏。唐彦谦曾经说:“惊鸿瞥过游龙去,虚恼陈王一事无。”陈王,就是指曹植。宋人刘克庄也说,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实之”。明人王世贞又说:“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伧父耳。”
后人有这疑虑原因在于:第一,甄氏大曹植十多岁,曹植爱上他的嫂嫂是不可能的。他更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曹丕与曹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关系本来就很紧张,曹植写《感甄赋》,这简直是色胆包天。第二,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第三,李善注引《记》所说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氏之枕,并把此枕赐给曹植,极不合情理,纯属无稽之谈。第四,《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与“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任鄄城王。
竟然有人质疑,也就会有人持肯定的态度,并且还把《洛神赋》里甄氏再次渲染。《昭明文选》注中有这样一段话:“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曹植),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曹植)。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曹植)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与王(曹植),王(曹植)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曹睿——甄洛女士的儿子)见之,改为《洛神赋》。”
无独有偶,《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一《萧旷》篇和《类书》卷三十二《传奇》篇,也记述着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洛神女说:“妾,即甄后也……妾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叙其冕抑。因感而赋之。”
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之中,肯定了甄氏与曹植的爱情,曾经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节,甚至说:“君王不得为天下,半为当时赋洛神。”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甄后》篇中说:“陈思时一见,《感甄赋》不虚作矣。”
柏杨也认定《洛神赋》的女主角就是甄氏,并说“文学史上没有详细叙述他们叔嫂怎么相识和怎么幽会,但我们可以想像,这位弟弟初睹嫂嫂容颜时,跟他哥哥一样,也会同样神魂飘荡。而曹植先生文学方面的造诣,跟气质潇洒,远超过浑身流氓气息的哥哥曹丕。真正的爱情是不认识权势的,叔嫂之间,遂存在着灵和肉的爱慕。”在柏杨这里,完全肯定曹植和甄氏之间的爱恋。看来,文人更情愿甄洛有过一段叔嫂的恋爱,让甄氏的人生充满浪漫的气息。
天生尤物:冯小怜(1)
冯小怜
李贺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
破得春风恨,今朝值几钱。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
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她是荒唐闹剧中“玉体横陈”的主角,她还是帝王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尤物,当然她也逃脱不了红颜薄命的人生轨迹,到生命的最后尽头她还做着爱情的旧梦:“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
玉体横陈
冯小怜到底何许人也?
冯小怜是南北朝时代北齐后主高纬的贵妃,冯小怜本是穆皇后身边的一名侍女。当时,高纬正宠爱弹得一手好琵琶的曹昭仪,穆皇后为了抵制曹昭仪而把冯小怜送给高纬,以转移高纬的感情,不想,这虽然使高纬冷淡了曹昭仪,但冯小怜却更胜曹昭仪万分,高纬被她迷得神魂颠倒。
冯小怜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讨好男人,男人喜欢什么,她就给什么。有人归纳冯小怜有三大征服男人之术:一是冯小怜征服之术来自幼年对音乐与舞蹈的严格训练。应该说,她的歌唱得悦耳,舞跳得优美,同时,在生活中耳濡目染了一套蛊惑男人的手段,入宫以后更看惯了并仔细研究嫔妃们争宠斗娇的伎俩,于是便发明了一套崭新的狐媚理论和手段。作为她的“专利”,使得北齐后主接触到一种新鲜无比的奇趣,而被弄得神魂颠倒。
二是冯小怜是个细心善学的女人,她甚至研究人体的构造及脉络系统,掌握按摩之法,伺候穆皇后时,曾经以槌、擂、扳、担、按、压、提等手法,为她的女主人消除身体的疲惫,久而久之便练就了无师自通的按摩方法。后来当她以软绵绵的一双小手,上下不停地在高纬的身体上游动时,这个整天主动寻找刺激的风流皇帝,感到一种奇趣与快乐,觉得异常舒服。
三是除了这些人为的条件外,据说冯小怜更有一种天生的本钱。她的玉体曲线玲珑,凹凸有致。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软如一团棉花,暖似一团烈火;在夏天溽暑炙人的时候,则光如玉琢,凉若冰块。或抱、或枕、或抚、或亲吻,无不婉转承欢,是一个天生的尤物,迷住高纬也是必然。
齐后主高纬对待冯小怜,除了像历朝帝王常见的盖豪华宫殿、艳舞狂欢、彻夜不歇、铺张浪费之外,就连与大臣们议事的时候,齐后主高纬也常常让冯小怜腻在怀里或把她放在膝上,使议事的大臣常常不敢正眼相看,羞得满脸通红,陈奏时语无伦次,常常无功而返,气愤无比。
“独乐不如众乐”,高纬认为像冯小怜这样可爱的人,只有他一个人来独享未免暴殄天物,如能让天下的男人都能欣赏到她的玉体岂不是美事?于是他让冯小怜裸体躺在朝堂上,以千金一视,让大臣都来一览秀色。“玉体横陈”的典故即来源于此。
红颜祸水
如此动人的美人,又被帝王如此宠爱,自然有人把冯小怜归入了祸国殃民之列,并历数她害国之事。
冯小怜认为战争和狩猎一样好玩,看打猎还不如看打仗,于是她怂恿高纬亲自带兵反攻平阳。高纬言听计从,冯小怜也戎装随行。
平阳原来是北齐的地盘,北齐出兵为收复失地,因此,把平阳城团团围住,将士个个奋勇,人人争先。留守平阳的北周大将梁士彦虽然率士兵拚死守城,但在北齐军队奋不顾身的冲锋下已岌岌可危。眼看胜利在望,平阳即将重返北齐手里的时候,冯小怜却认为天色已晚,使她无法看到攻城之战的盛大场面,要求在第二天天明以后再行攻城,高纬竟然答应了她的要求。
第二天天昏地暗,北风怒吼,初雪飘落,大地渐渐一片银白,冯小怜又认为气候不佳,看不清楚,要求暂停攻城。殊不知夜暗之际或天气不佳正是军事作战进攻的最佳时机,囿于妇人之见,北齐大军竟然平白无故地丧失了两次大好时机。等到雪化天晴,北周武帝已亲率大军赶到平阳,两军连日血战,齐军大败,退入晋阳。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天生尤物:冯小怜(2)
平阳之战结束后,北周武帝认为将士在严寒中作战特别艰苦,准备带军队退回长安休整。北周大将梁士彦献计献策,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该直捣北齐重镇晋阳。北周武帝采纳了梁士彦的意见,自统大军追迫齐军,直逼晋阳城下。晋阳是北齐经营多年的北方重镇,城高壕深,守备严密,非常牢固。城中粮谷、器械充裕,支持一年半载绝无问题,周兵远来,又值严冬,要不了多少时日便会知难而退,高纬等着北周军队自动撤走。
高纬命人在城中建筑一座高耸入云的天桥,时常与冯小怜一道登桥遥望城外敌军的情况,不是分析敌情,而是在观光消遣。下得桥来冯小怜为高纬献上舞蹈以消愁解闷。高纬居然厚颜无耻地说:“看了能够头脑清醒,精神百倍。”
一天,木架搭成的天桥忽然垮了下来,冯小怜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一再要求高纬放弃晋阳返回邺城。高纬就真的听了冯小怜的劝告,回到邺城,北周轻而易举地夺得北齐重镇晋阳。
北周越战越勇,直扑邺城。高纬退守邺城后尚有精兵十万,可以奋力抵抗,甚至可以卷土重来,大获全胜。但是,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居然“病急乱投医”,一面祈求菩萨保佑,一面将皇位传给太子高恒,自己带着冯小怜自邺城往东逃奔青州,北周顺利地取得邺城。后主高纬、太子高恒、冯小怜等人均被擒获,北齐灭亡,黄河流域再度统一。
高纬成为俘虏后向周武帝提出的惟一要求就是“乞还冯小怜”。但是高纬既没有要回冯小怜,连自己也命丧黄泉。
冯小怜被抓后,被周武帝赐给其弟代王宇文达。宇文达本不好色,然而得了这个冯小怜,竟被她迷住,非常宠爱。不久宇文达被杨坚所杀,杨坚把冯小怜又赐给宇文达正妃李氏的哥哥李询。
当年代王宇文达为宠冯小怜而冷落李氏,现在李询的母亲为了给女儿报仇,令冯小怜改穿布裙,每日舂米、劈柴、烧饭、洗衣,并且对她多方谩骂,还不时地给以叱责和鞭打,冯小怜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摧残。她自知生无可恋,亦不能容于众人,最终自缢而死。
品读:尤物何罪
尤者,《红楼梦》里尤二姐尤三姐之尤,冯小怜真乃尤物,何为尤物?美人也。尤物本是有形似无形,非物而胜似物,女子美得让男人怀疑眼前的美女是物非物。在古汉语中尤物常指美好的事物,后来就引申为美女,但常常带有轻薄的贬义之意。尤物也是一种非常女性。
尤物在历史上是一种很厉害的物种,她的载体就是女性,她的特质是一种催化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男人的上进心,把他变成女人的绵羊、男人的暴君。比如褒姒,可以让她的国王丈夫烽火戏诸侯;比如陈圆圆,可以令吴三桂冲冠一怒做汉奸……比如冯小怜,她可以让北齐皇帝高纬说:“仗败了又如何,只要小怜无恙。”
在倾国倾城这些毁灭性的工作中,尤物其实并没有什么主动的意见,然而,男权社会里男性们为了维护权力,把尤物视为猛兽,最后往往把尤物往死里整,好像尤物消灭了自己就安全了。冯小怜正如她的前辈一样,最后落得红颜薄命的份儿。《隋书》以:“齐后主有宠姬冯小怜……坐小怜而失机者数矣,因而国灭。齐之士庶,至今咎之。”把北齐覆灭,算到了冯小怜头上,而帝王的私欲和荒唐却毫不涉及,这是古代女性的悲哀。
txt小说上传分享
女音乐家:蔡文姬(1)
悲愤诗
蔡文姬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