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山绿水人家-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永远成为一个不解之谜了!
为了转移爹的注意力,让他从那种伤心的情绪中走出来,五丫劝慰道:“爹,别难过了,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尽力而为就不会留有遗憾。现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可都还等着您做主呢!二伯也还在镇上等着您去救他,快打起精神,好好干,我就不相信,咱们今后的日子过得会比别人差!”
高大山一听,精神一振:哎呀!自己怎么又自怨自艾起来了?闺女说得对,不想那么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怎样打算和安排今后的生活。要把二哥救出来,还要修葺房子,林林总总,好多事等着自己去办,哪有功夫还在这里东想西想的?
感动地看看一言惊醒“梦中人”的小女儿,高大山一把抱住她,大声地说道:“走,回你娘她们那儿去,商量商量咱们明天要做的事!”
“那咱们以后就在这儿住吗?”
“嗯,今后这里就是咱们的新家了。等爹好好把它修葺、拾掇一番,你到时再看,绝对不会是你今天看到的样子。呵呵,别忘了,爹的手艺可不是吹的。”
“可是修缮屋子要花不少的银子吧?咱们家有钱吗?二伯又该怎么办呢?”
“哈哈,小丫头,这些事还轮不到你来操心,你只要安心地等着住新房子就可以了。其他的事自有爹做主。啊?”
五丫“嗯”了一声,狠狠地点点头,迫不急待地趴到高大山背上,向来时的路走去。
(下班了,补上欠更,点击率破万,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宝宝会继续努力的,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码字的动力!群啵一个!)
第十九章:堂哥高杨
等高大山将五丫背回去,她早已睡得是昏天黑地。张氏本想让她喝碗野菜糊再睡,却怎么叫也叫不醒,最后也只好随她去了。
将熟睡的五丫安置在大丫她们身边,高大山才边喝着野菜糊,边对张氏几人说道:“那边已经破得不成个样子了,要想搬进去住,不花大力气整饬一番恐怕是不行的。”
“那二哥的事呢,三哥你是怎么打算的?”
“是呀,当家的,你老说你心里有数,却又不跟我们细说,害得我这心里头总是七上八下的!”
“唉,你们怎么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呢?好了,告诉你们吧!明天我先去镇上,看能不能找朋友借到银子?能借到,就可以立马去救二哥;万一借不到,我就按照所立字据中写的,去给那个东家做工还钱,把二哥赎出来。反正不管怎样,我一定会把二哥带回来的。”
万氏一听,当场便哭着给高大山跪了下来:“三弟的大恩大德,我无以为报,请受我一拜!”
“哎呀!二嫂快起来,你这不是折我的寿吗?我和二哥是亲兄弟,我不帮他谁帮他?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有什么好谢的?”
赵氏眼明手快,忙将万氏扶了起来,张氏挺着肚子艰难得挪到万氏身边,将布巾子一递,说道:“二嫂,我早就说过,咱们是一家人,有难就应同当。你这样,不是把咱们当外人吗?”
赵氏也是连连相劝:“是呀,二嫂,当初要不是你们帮着出钱出力,我差点就一尸两命,那我是不是也得给你下跪磕头?”
万氏被她说得一愣,继而百感交集:当家的虽然摊上了一对自私自利的爹娘,但却拥有了两个重情重义的好兄弟,让她也多了两个真心实意的好妯娌。于是,她不再多说什么,只在心里下定决心,今后不管另外两家遇到什么事,她这一家子都将不离不弃。
见万氏已被劝住,高大山又才开口:“你们明天先搬过去,将那三间还没塌的房间打扫、清洗、整理出来,能住人就行。等我和二哥回来,再商量今后该办的事情,你们看呢?”
张氏听后毫无异议,高大牛、赵氏满口答应,万氏激动地连连点头。
“好,既然都同意,明天一早,大家就分头行事。现在都去睡吧!”
一夜好眠。
第二天,五丫是被饿醒的。一醒来,就听到耳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狗吠声以及弟弟们的打闹声。
脑袋本还有些迷迷糊糊的,但这些声音却迅速地让她清醒过来。她坐起身,发现自己是睡在板车上,高杨堂哥正坐在自己旁边,爹不见踪影,娘和二伯娘生火做饭,四婶与大姐她们去了不远的地方摘野菜,四叔在河里摸鱼,三个小的在河岸上正活蹦乱跳叫得欢。
伸了个懒腰,五丫眺望远方,一轮红日正慢慢地从山峰与天空的相接处升上来,村子里炊烟袅袅,一看就知道家家正在做早饭。好一幅温馨的农村田园风光图呀!
张氏抬头见小女儿睡醒后小脸红扑扑的样子,笑着说道:“五丫,睡好了么?肯定饿了吧?昨晚上,娘又叫又摇,你却是雷打不动,睡得像小猪似的,这会儿终于肯醒了?快来吃早饭,咱们马上就要收拾东西搬过去了。”
“嗯!我先去洗脸,再吃早饭,然后帮忙搬东西。对了,娘,我爹已经去镇上了吗?”
“是呀!”
“可是他哪来的钱呀?!”
高杨见小堂妹像大人似的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本有些抑郁的心情也变成了忍俊不禁,他轻咳数声,慢慢说道:“本来我娘和四叔要将那十八两银子给三叔,但三叔说这些钱要留着做家用。至于那三百两,他想先去找人借借看,实在不行,他就替那个东家做工还钱,把我爹赎出来。哦,对了,三叔还让咱们先过去把屋子清理打扫一下,等他和我爹一起回来后,再商量其它的事情。”
五丫听完,心里更加担心:不知道爹能不能借到钱?那个东家又允不允许他们那么做?唉!真是愁死人了!
看着五丫脸上丰富多彩的表情,高杨只觉可爱极了!他再也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让本就纠结不已的五丫更纠结了!!^-^
五丫扬扬小拳头,示威似的说道:“不许笑!再笑我打你哟!”
看看毫无威胁性的小拳头,高杨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哈哈”的大笑声将附近树上的鸟惊得是振翅高飞。五丫眼珠一转,忽然狡黠地笑道:“哥哥,我这算不算彩衣娱亲?”说完,就跳下板车向张氏走去。
高杨听得一愣,继而若有所思:只听说小堂妹死而复生后性格大变,但没想到变得如此彻底。性格不但变得活泼开朗,连思维也变得如此敏锐快捷,哪还有以前那种呆呆傻傻、反应迟钝的样子?这真的是原来那个小堂妹吗?
高杨想着五丫,五丫也正看着高杨思绪翩飞:堂哥高杨今年11岁,7岁参加童生试,一次通过,今年正准备参加院试。这样看来,他的资质比大堂哥高承祖多出十几倍不止,是一个投资的好对象呀!
不过,原本他们住在镇上,家境小康,二伯供他读书自是毫不费力,现在却有些吃力起来。一是二伯不但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还欠下几百两的债务;二是他们已家无恒产,光靠二伯娘和两个堂姐洗衣赚钱供他读书,无疑是痴人说梦。
这些还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伯这件事对他的名声可是一个大大的“污点”,到时他就是考得再好,主考官也不会录取名声有污的人吧!在这一点上,老爷子考虑得到是极为透彻。
该想个办法去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才行,因为高杨堂哥可是目前这一大家子的希望所在。看来,有必要找他好好谈一下了!
打定了主意,但五丫并没有急着去找高杨。毕竟“闲杂人等”太多,而她又不想惹人注目,所以等到吃完早饭,大家把东西收拾归整,她就随“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向荒宅进发了。
没想到的是,一路走来,所有熟悉不熟悉的村民都对他们指指点点的,让他们感到如芒刺在背,难受极了。而原本兴高采烈的三家人也在村民们鄙夷、不屑的目光中变得沉默寡言,只知埋头赶路。
五丫冷眼瞅着,知道高家分家一事肯定已经在村子里传开了,而通过村民们的态度,就知道绝没有什么好话。看来,如今的局面对他们三家人很不利呀!尤其是高杨堂哥。
想到这儿,五丫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走在身边的高杨。只见他紧紧皱着眉头、抿着嘴唇、攥着拳头,一脸苍白。但是,他单薄的身体却像竹子一样挺得笔直,读书人的傲骨在这一刻显露无疑。正想同他说话,却忽然听到大郎喊了声:“堂伯翁翁!”
五丫定睛一瞧,迎面而来的不是堂伯祖高时文又是谁?只见他被大郎的招呼声惊得愣了一下,又才加快步伐向他们这群人走来。等走近了,他有些气喘吁吁的说道:“大…大山呢?他去哪儿了?我…我今天早上才知道,你们竟然…竟然连夜搬出了高家,你们这是要做什么?啊?想让别人指责爹娘的不慈吗?”
“您老说得什么意思?咱们怎么听不懂呢?”高大牛被堂伯的质问搞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憨憨的问道。
“别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明知故问!你们连夜搬离,不就是想让人说你爹他们容不下你们住在家里吗?要不然,你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怎么会迫不及待地说搬就搬?”
听完堂伯的话,高大牛他们觉得肺都要气炸了,但“子不言父过”却让他们无法替自己辩白,一个个气得是脸红脖子粗的。而这一幕落在高时文眼中,却被理解成是羞愧的表现。他点点头:“嗯,知道羞耻,还算孺子可教!”
五丫刚想说话,高杨却踏前半步,一本正经的问道:“先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先生还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堂伯翁翁以为然否?”说完,就目不转睛地盯着高时文,静静地等着他的回答。
高时文却是被这一连串之乎者也问得目瞪口呆、哑口无言,只知呆愣当场。因为虽说他认得几个字,但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念过私塾,所以他对读书人有种天生的敬畏感,同时也就对高杨的这番咬文嚼字,他是理解无能。而他特意在一大早不明真相地跑来找五丫他们的“晦气”,替高守财他们打抱不平,就是看在高承祖这个读书人的份上。本来满心以为能卖个好给高承祖,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把自己的老脸丢了个干干净净。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高杨见堂伯祖不说话也不让路,只是脸色紫胀,满身狼狈,不知该如何下台的样子,又才开口:“堂伯翁翁,您老还有什么事吗?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们还要赶着去收拾房屋,就先走了!”说完,便头也不回得率先远去。
(今天又是白班,先一更)
第二十章:揭露
高大牛他们对高杨的举动全都默契地没有做声,而且高大牛还朝高时文说道:“堂伯,您老人家是看着我们长大的,我们兄弟三人是怎样的人,您也都了解,若我们果真是您说的那样的人,不用您老动手,我们自己就会找块石头撞死了事!”说完便加快步伐向高杨追去。张氏她们见状,向高时文曲了曲膝,连忙随后跟上。
看着高杨堂哥越走越远的身影,五丫有种想仰天大笑的冲动。因为她虽然对高杨的那番“先生说”也是有听没有懂,只依稀记得出自孔子的《论语》一书,但高杨说那些话的目的,她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原来,这位堂伯祖平时最爱不自量力地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一般人碍于他的辈份都拿他没辙,像高杨这样的读书人却能轻而易举地应付他。那就是当着他的面拽拽文咬咬字,甭管有无意义,绝对绕得他晕头转向,再无管闲事的心思。
而五丫在好笑之余,心里却是有了一番计较。她先扫视了一遍四周边看热闹边交头接耳的村民,然后才摇晃着小小的身子走到高时文面前,抬起头,天真无邪中透着一丝迷惑和委屈说道:“堂伯翁翁,我们会连夜搬离也是逼不得已,因为太婆骂我们是贱胚子,不配住她的房子,要住就得给租钱,没有的话趁早滚蛋!所以我们才搬的。”
高时文一听,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五丫失声叫道:“怎么可能?你太婆怎么会撵你们还骂你们?别是你这个小丫头听了谁的教唆,故意编排你太婆吧?”
话刚落,就见五丫仿佛受到了什么天大的委屈,迅速红了眼眶,眼泪“叭嗒叭嗒”直往下掉。她边哭边说道:“我没有!呜…呜…这些都是我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的。呜…我家是净身出户,二伯、四叔也是家无恒产,大家根本无处可去,如果不是太婆叫我们滚,我们又怎么会连夜搬离呢?”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堂伯祖,您怎么看?
高时文听后,张嘴就想反驳,却后知后觉地发现他竟然无话可说。这时,那些围在四周,本就对高家分家一事充满了好奇的村民,在听到五丫说出他们连夜搬家的原因后,又见她哭得惨兮兮的样子,纷纷露出了不忍、愤慨的神色,心中的天平已不知不觉有了倾斜。
这,正是五丫哭诉一场后想看到的结果。因为她知道,他们三家人自昨天过后,已经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招来了无数的唾弃和责骂;反观高家老宅的人,则是被投以同情的目光,怜悯的眼神。她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而且,这些唾弃和责骂也不该由他们来承受,但是,要想反击从而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行。
就在她急得有些束手无策时,没想到瞌睡来了有枕头,堂伯祖刚好撞到了枪口上。如此一来,她不做些什么,岂不是有些对不起堂伯祖他老人家?于是,她以堂伯祖的质问为突破口,装柔弱、博同情,为准备披露的分家真相做了一个极好的铺垫。同时,也渐渐地让舆论的方向往对他们有利的一面发展起来:
“哎,你说这事儿是真的吗?”
“我看十有八九是真的!你没见小丫头都快哭背气了吗?”
“如果是真的,那柳婆子心也太狠了!这不是赶尽杀绝吗?高老爷子就不管管?”
“也可能是几个儿子把老俩口伤得太深,想着眼不见,心不烦,才会让他们赶紧离开。”
“呵,你倒是会拣好话说。就算是这样,也不应该边骂边撵呀!再怎么说,那都是自己的亲儿子啊!还说什么要住就得给租钱?哈,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还真没想到柳大娘竟然是这样的人,不帮衬儿子不说,反倒还落井下石!”
“这柳婶子平常看着不错啊,怎么会干出这样的事呢?”
听着大家的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五丫眼底闪过一抹幽光。这时,却听到有人在喊她的名字,声音由远及近,她抬头看去,原来是回头来找她的二伯娘。等万氏走近,五丫甜甜地唤了一声:“二伯娘!您专门回来找我吗?”
万氏点点头,数落道:“你这孩子,也不知道跟紧点儿,要是丢了,看不把你娘哭死?”边说边牵起五丫的手,又见她鼻子通红、泪珠悬眶,还以为她受了什么欺负,直到上上下下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被打的痕迹,万氏才呼出一口气,放下心来。
就在万氏正准备带着五丫离开的时候,村里有名的长舌妇胡苟氏却故意拉过五丫逗着问道:“五丫,你太婆是缺钱缺得太厉害了,才会让你们住房子还要给租钱,对不对呀?”
万氏刚想去捂五丫的嘴,心里一动,决定先静观其变。而五丫听了胡苟氏的发问,心里狂喜:好机会!!
于是五丫气鼓鼓地说道:“不对不对,婶子瞎说。我太婆有的是钱,她要收租钱是因为房子已经被她老人家买下来,我们要住的话,当然应该给钱啰!”
此话一出,旁人听得是一片哗然,胡苟氏听得是眼睛一亮,八卦之火熊熊燃烧:早就听说柳婆子有钱,这么多年看下来,她恁没看明白那老婆子哪儿有钱?吃,吃得不行;穿,穿得不好,平日里恨不得一文钱掰作两半花。今天终于能够知道事情到底属不属实了!
于是,胡苟氏急不可待地说道:“五丫儿,撒谎可不是好孩子哟!你说你太婆有钱,你看见啦?什么时候看见的?在哪儿看见的?快给咱们大家伙儿说说,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们才相信你哟!”
“婶子冤枉我,我没有撒谎,太婆就是有钱嘛!我看到太婆数过,而且那些元宝一个个像胖娃娃似的,排得可整齐、可漂亮了!”
此刻万氏在旁边伸出手,将五丫一揽,略带不安和害怕的压着嗓子斥道:“五丫,别胡说八道,你什么时候看见你太婆数钱了?她平时不都是关上房门落了栓才会数吗?”
哟嗬!二伯母这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好聪明呀!难怪高杨堂哥小小年纪就考上了童生。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嘿嘿,有人帮着递梯子,她当然要顺着杆子往上爬!
心念电转,五丫在万氏怀中使劲儿的挣扎起来,嘴里还嘶喊着:“我就是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那天,翁翁、娘、四叔、四婶下田了,大伯一家回帽沿儿村探亲,小姑和姐姐她们去打猪草,我就带着大郎他们在家玩躲猫猫。
平时,我们大家最怕的就是翁翁和太婆,所以,我就专门躲到太婆他们的房间里。刚躲好,没想到太婆却进来了,吓得我差点儿尿裤子。于是我立马一动不动地躲在衣橱里,满以为太婆会马上出去,可是没想到太婆不仅没出去,还反倒把门关紧上了栓。
我想看看太婆在做什么,就偷偷地把衣橱推开一条小缝,正好看到她从床底下掏出一个上了锁的小箱子。一打开,哇,竟然是排得整整齐齐的小元宝!太婆边摸还边说‘已经攒了九十八锭,还差两锭就凑齐百两整数,到时就去镇上把那根金簪买下来。’
而且,太婆还不住地叹气,怪翁翁不该主张什么财不露白,什么不能让我们三家人知道他们有这么多存银。不然,她平时就可以换着戴那些精美的首饰,一定能让村里所有的太婆、大娘、婶子们羡慕死的!呼…您现在相信我没有撒谎了吧,二伯娘?”说完,就可怜兮兮地看着万氏,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万氏被五丫的小眼神看得是啼笑皆非同时又感到心有戚戚:这个小人精儿,她这是有恃无恐,算准了她会帮她吧!不过,这个五丫还真不简单呀!一番话不仅让人们的注意力转到婆婆有钱这件事上,还无形之中轻而易举地将舆论的导向颠倒过来,让人们暗自猜测高家分家的真相,间接替自己的夫君、三弟、四弟正了名。这可真是一箭数雕!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深的心计,将来必非池中物啊!
心里如此想着,嘴上却是答道:“五丫乖,二伯娘怎么会不相信你呢?谁不知道咱们五丫是最诚实的孩子了,对不对?哎呀,都这个时候了,咱们快走吧,你娘她们还等着呐!”说完,抱起五丫马不停蹄地向张氏她们赶去。
周围看热闹的人,却都还沉浸在五丫揭露的事件所带来的震惊里。众人丝毫没有怀疑事件的真实性,而是自然而然就接受了五丫的说法。因为在人们的习惯思维里,小孩子是不会撒谎骗人的,何况五丫年仅4岁,她能懂什么,所以一些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才最具有公信力。
这件事也顿时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全村的犄角旮旯,等到高守财他们知道时,流言已经满天飞了。
(嘻嘻,第二更送上)
第二十一章:释惑/打扫
万氏抱着五丫走在去荒宅的路上,她面沉如水、不苟言笑,哪有刚才半分和颜悦色的样子?让歪在她怀里的五丫小心肝是“噗嗵噗嗵”地乱颤,忐忑极了!
五丫小心翼翼地瞅一眼,又瞅一眼,“噗哧”万氏被她瞅得终于破功,揪了揪她的小脸蛋,佯装不悦地说道:“现在知道怕了?刚才不是挺能的吗?脸不红气不喘的撒下弥天大谎,还让二伯娘替你打掩护,你的胆子也太大了!”
五丫眨眨灵气逼人的大眼睛,满脸困惑地问道:“二伯娘,什么弥天大谎?我有撒谎吗?”
万氏看她的神情不似做伪,略带诧异的问道:“你真的看见你太婆数钱,也听到她老人家说的话啦?”
五丫这才明白,敢情是为这件事黑了半天脸呀!不自在的摸摸耳垂,尴尬地笑道:“嘿嘿!一半一半吧!看到太婆数钱是真的;那些话嘛,说买金簪是真的,埋怨翁翁的是我杜撰的。不过,虽是杜撰,但也有迹可寻,所以我把这称作真实的谎言!嘻嘻!”
“什么?你这胆子也太肥了,竟敢不敬尊长,随意编排长辈,这是谁教你的?还有脸笑?长此以往,让别人知晓,看你以后怎么嫁得出去?”万氏说着说着,竟是疾言厉色起来。
五丫不由得暗暗腹诽:哈!她才四岁好不好?嫁人?太遥远了!而且在前世,她母亲的死与父亲虽没有直接关系,但也是因为父亲有了第三者后间接造成的,所以导致她三十几岁了,还是对男人、对婚姻没有半点期望。如今来到了这里,对这些古人就更不抱幻想了。不过,二伯娘的小题大做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她是封建礼数下教导出来的人,更懂得这个世间的规矩和规则。再说,她也是为了自己好,才会对自己这般严厉,如果是外人,她恐怕一个眼神都欠奉。谁叫自己与她的思想隔了两个世界那么远呢?有矛盾和冲突也是必然的。
想到这里,五丫见二伯娘还在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副喋喋不休的样子,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唉!还是先认错再说吧!于是,五丫抱着万氏,用小脸蹭了蹭她的脸,撒娇般地说道:“二伯娘,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好不好?您别生气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我保证!”
万氏在五丫的撒娇攻势下,心早已软得一塌糊涂,哪里还有半分怒气的样子。她用手指点了点五丫的额头:“小鬼灵精,切记今后再不可这样,人生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管怎样,敬老尊贤,这是正道!”
“嗯,我知道了,二伯娘!”见五丫郑重其事的答应了,万氏又说道:“杜撰一事,就当作我们之间的秘密,让它烂在肚子里,再也不要提起。”
“好!”吐吐舌头,五丫暗想:我也没有胡乱杜撰,而是有事实依据的,提供依据的人就是我的亲亲好爹爹高大山是也。
原来,当高大山告诉五丫爷爷有钱却装作没钱的时候,她就在猜想爷爷会这么做的原因,而且她才不相信奶奶对此没有半句怨言,所以才有了她那番看似是假实则是真的“谎言”。同时,也是高大山的话启动了她的记忆,让她隐隐约约的记起看到奶奶数钱这件还留有一丝映像的事,不然在胡苟氏问了那个问题后,她也不可能理直气壮地将事情说得清楚明了。
万氏瞧着五丫人小鬼大的样子,好笑之余也不由得思绪万千。之所以会帮着五丫这个小不点,也是因为三弟妹说过,五丫自从落水病好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性格活泼大胆、说话条理分明、做事井井有条。这两日,她把小丫头的转变也仔仔细细地看在眼里:平时三个小的对她是言听计从;几个大的一有事,不是想着找爹娘,而是口口声声‘先问问小妹再说’;更诡异的是,就连三弟两口子也习惯性的有事就跟这个小女儿商量。种种现象都是自五丫落水醒来后而起的变化,难道真的是因为阎王爷不收她,还给她换了一副七窍玲珑肝造成的吗……?哎呀,阿弥陀佛,阎王爷恕罪,信女妄言了!有怪莫怪,有怪莫怪!
想到这里,万氏急忙放下五丫,双手合十,向西方拜了三拜。拜完后不由分说抱起五丫就向荒宅跑去。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等到万氏与五丫赶上张氏她们,已经能远远地看到荒宅外的篱笆墙了。五丫算了算,由于路上的担搁以及拖家带口,他们比昨晚多花了一倍的时间,才来到目的地。众人也没问她们后来有没有事发生,只是加快脚步向荒宅走去。
当他们沿着昨晚高大山开出的小路来到大门口,人人都不禁呆愣了一下。因为是白天,再看荒宅,那破败残缺的景象就更直观的进入眼帘。不过,五丫有些惊讶,因为她看到在大门外有一丛怒放的野蔷薇,红得似火,艳得似霞,正和着清风摇曳生姿!
白日里的荒宅没有那种阴森恐怖之感,但也让人觉得萧条冷清之极。也许是心里早有准备,高大牛和赵氏她们很快回过神,齐齐地忙活起来。高大牛放下板车,将几个小的从车上抱下来,张氏她们已迫不急待地跨门进屋。
走进去,首先就看到倒塌的两间房屋只剩屋梁耸立其中,另外三间也是破烂不堪,而且蛛网密布。地上全是杂草、腐叶、烂泥,人踩上去,一踩一个坑。高大牛看了很是惊喜,说这可是肥田的好东西。柿子树长得又高又直,张氏说要等到十月才能吃得到,不过不知道柿子涩不涩,能不能吃?桂花树长得茂盛浓密,等到八月,就可以采桂花做桂花糕吃了。围成圈的荆棘篱笆长得格外喜人,绿盈盈的,还有白色或粉色的小花点缀其中。
因昨晚只是囫囵吞枣得看了一遍,屋子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格局,住得下多少人;厨房、茅厕的位置又在哪,要不要重新搭建;房顶漏不漏雨,瓦片有无破裂等统统都还不知道,所以高大牛他们的工作量还真不小。
此时,众人已分好了工。大丫、二丫、三丫、四丫清理院子里的杂草,顺便看看有没有可食用的野菜;赵氏、万氏、高柳、高菊就打水擦洗屋子;高杨身体未愈,就与张氏这个重点保护对象打打下手,递递东西;而高大牛就去割除后面院子里的野草。
五丫本想绕到屋后去看看高大山口中的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奈何张氏说什么都不同意,说后面的杂草还没清理,怕有蛇出没,还是带着三个弟弟在前面院子里玩玩,或是帮着拔拔草。不管是前世的边海云还是今生的五丫,都对那种软趴趴的无脊椎动物不感冒,没办法,五丫只好照着张氏说的去办。
见五丫一脸沮丧,高大牛悄悄地拉过这个小侄女说道:“五丫,明天你爹会买黍米回来,我让你四婶给你做黍米野菜团子吃,好不好?”
五丫听得眼睛一亮,这可是自她穿越以来能吃到的最好吃食了。忙连连点头:“好,四叔要说到做到喔!我会跟弟弟们一块儿吃的。”
“好,小丫头就瞧好吧!现在,四叔要去扎几把扫帚,你乖乖地领着弟弟们玩,别到处乱跑,知道了吗?”
“知道了,知道了,四叔快去吧!”见五丫像赶苍蝇似的朝他挥挥手,高大牛一时哭笑不得。
另一边,赵氏和万氏正拿着木桶走到水井边准备打水。万氏探头一看,水井里落满了树叶,厚厚的一层,很难打到水。赵氏看了,眉头紧皱:“水井要重新清理一下,把烂叶和淤泥掏出来后,里面的水才能放心喝。不过先打些上来,擦擦屋子倒是可以。”
“这些事还要等当家的他们回来才好办吧!也不知道我们当家的现在怎么样了?三弟走了这么久,不知借没借到钱?我们当家的到底能不能救得出来?”
“二嫂,‘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你放心,二哥一定能被五丫他爹带回来的。别想那么多了,啊?”张氏挺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