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山绿水人家-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妯娌也很有默契地去了灶上,留下张氏母女说体己话。
这时四郎、五郎已经被周氏和张香秀各自抱在怀里。周氏将屋内仔细看了一遍,暗舒口气,愉悦地说道:“当初听到你公公将你们净身出户,我和你爹担心得不得了,不知道你们吃什么、穿什么、住哪里,好在端午归宁,你把事情跟我们说了,这才放了心。今天看你坐月子坐得是面色红润,精神抖擞,我这心呀就更踏实了!”
“娘,您老就放心吧,我现在过得好着呢!家里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到时候,我一定将您二老接来享享清福!”
这时张香秀好奇地问道:“姐,既然分了家,你怎么还跟着妯娌、小姑子一块住呀?这么多人,住得下吗?”
张氏拿手指戳了戳小妹的额头,嗔怪道:“都是要说亲的人了,怎么嘴上还没个把门儿的?这话要是传出去,看谁家要你!”说这话的时候,张氏没有注意到神色一瞬间有些僵硬的亲娘和妹妹,而是继续喋喋不休地说道:“呐,虽说我们是净身出户,可你姐夫素来重情重义,怎么可能看着兄弟受苦,他却袖手旁观?再说,我这两个妯娌和小姑子都是好人,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我还巴不得就这样热热闹闹生活在一起呢!拿我这次生孩子来说,生的时候有四弟妹帮忙,生完了,是四弟妹和小姑子伺候的月子。二嫂如今怀着身孕还坚持刺绣,卖了绣品做家里的嚼用。你说,这样好的妯娌、小姑子到哪儿去找?说到住处,当初修葺房子的时候,你姐夫将原来两间倒塌的房子修好作了正房,又修了一间偏房隔成厨房、猪圈和茅厕,现在我们有了五间正房,怎么会住不下呢?”
“哦!既然这样,我…我留下来在你这儿玩两天好不好,姐?”张香秀闪烁其词地问道。
张氏刚想答应,猛然记起竹林里那位令人不寒而栗的少年,出口的话打了个转才说道:“恐怕不行,你也知道姐姐家如今过的是什么日子,这还欠着三百两银子没还呢!再说,娘不是在给你说亲吗?你这时候住到我这儿,像什么样子?”
张香秀闻言,眼神一下黯淡不少。周氏在一旁长叹一声:“香草,这次娘求你一回,你就让香秀住两天吧!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不然哪会来麻烦你呢?”
张氏一听,顿时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儿,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周氏才期期艾艾地将原委说了出来,到最后已经语带哽咽:“呜…全家人为这事儿愁得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没办法,我们就想着让香秀到你这儿躲躲,看能不能把这一灾躲过去!”
张香秀在周氏的叙述中,眼泪是不要钱的往下淌,张氏只觉一股怒气萦绕心间,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可是她虽气得要命但也无计可施,只能陪着干流泪。
高青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母女三人相对无言,暗自垂泪的场面。她心中一紧,看来娘已经知道小姨的事了!原来,为了让张氏安心“坐月子”,大家一直将张香秀的事瞒得死死的,就怕她情绪波动太大,伤了身子。如今,当事人来了,这件事想瞒也瞒不住了!看着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的小姨,高青心道:难怪那位“老不修”见色心起,执意纳妾了!小姨这样的妙人儿,只要是色欲熏心的人,谁不喜欢呢?不过,该怎么将楮大夫说的那个办法暗示给娘她们呢?
眨眨眼,高青计上心来,她一脸懵懂地望着张氏她们问道:“外婆、娘、小姨,您们怎么都哭了?别哭了,越哭越丑,丑掉了可就没人喜欢啦!
见小女儿进来,张氏忙向周氏她们使了个眼色,擦掉泪水,笑盈盈地说道:“你这小鬼灵精,什么丑不丑,美不美的?这话你是打哪儿听来的?”
高青噘着嘴,不满地说道:“是喜鹊姐姐说的!有次她看我哭得好厉害好厉害,她就告诉我,只有长得漂亮、好看、乖巧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而那些丑陋、难看、爱哭的人,别人一定会讨厌、嫌弃他,再也不喜欢了!”
周氏被高青的童言童语、萌萌的神态逗得前仰后合。张香秀本来也是笑得不可自抑,但她将高青的话咀嚼来咀嚼去,终于从中咂磨出一丝“味道”来。高青看着她从乐不可支变成意味不明,知道自己的暗示已经起了作用,马上见好就收,乖巧地叫道:“外婆,外面快开席了,爹让我来叫您们出去!”
周氏一听,忙不迭地应道:“好,好,好!外婆知道了,听说咱们的小五丫不仅变得聪明活泼,而且还取了大名认了字,我还不相信,今儿个眼见为实,我的乖孙女儿比他们说的还要聪明,还要可爱!走,跟外婆一起去吃饭!”
“诶!”高青声音又亮又脆地应道。
周氏笑呵呵地牵起高青的手向外走去,张香秀则表示要帮张氏看孩子而留下来,周氏知道小女儿现在心里极不平静,也不强求,便同意了她的做法。
第四十九章:解决
吃完酒席,来恭贺的客人酒足饭饱,便陆续向高大山告辞。四虎娘她们本想留下来帮忙,但张氏却死活不同意,她觉得自己既然出了月,哪里好意思再麻烦她们,拗不过她,四虎娘等人只好作罢。到最后,就剩张万福一家和楮大夫父女留了下来。
今日坐席,高大成、高大牛和张大栓三兄弟为了帮高大山挡酒,都喝得有点高,所以他们早已是东倒西歪地在床上睡得昏天黑地。周氏和三个儿媳妇就帮着赵氏她们清洗、收拾。孩子们早就在张轩等几个大孩子的带领下到小青河捉小鱼儿去了,只有高青以肚子不舒服为由留下来关注事情的发展。
彼时,在高青的强烈要求下,高大山和高大牛从山上相继移栽了三棵樱桃树、三棵桃树、两棵李子树和一棵金桂树种在了院子里,因此张万福、楮大夫、高大山此时就一起坐在金桂树下纳凉、醒酒、说话。
张万福满面愁容地看着高大山,几番欲言又止,高大山见此便主动开口问道:“岳父,您老有什么为难的事吗?有的话就说出来,如果我帮得上忙,绝对义不容辞!”
闻言,张万福长叹一声,终于张嘴:“大山,我们今儿个来,一是为了四郎、五郎的‘满月礼’,二是有个不情之请。香秀的事想必你们已经听说了,石老爷发下话来,说给香秀两个月时间准备,等他收完帐,马上纳香秀进府,若不从,就让我们全家一无所有。可俗话说的好,‘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我怎么可能将香秀往那个火坑里推呢?所以想来想去,我就想着让香秀在你们这后山上躲藏一阵子,那石老爷找不到人,也许就此作罢,香秀也能逃过一劫,你看这可不可行?”
高大山听后,低头沉思了半晌才说道:“岳父,香秀在我们这儿藏多久都没问题。可是,这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再说那石老爷找不到人,要为难您二老和大哥他们怎么办?到时他若是拿您们威逼香秀出现又该怎么办?”
一番话让张万福立刻呆愣当场,变得茫然无措起来。楮大夫本就有心帮忙,马上接口道:“老丈,大山兄弟说得对,‘躲避’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咱们得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才行!”
“可是…可是怎样做才能一劳永逸呢?再说,想让石老爷对香秀死心,无异于难如登天呀!”
楮大夫呵呵一笑,语气极轻地说道:“这就得看老丈和香秀姑娘狠不狠得下心了?那石老爷想纳香秀姑娘,无非是瞧中了她的好相貌,如果香秀姑娘破了相,毁了容,他还会对她感兴趣,非纳不可吗?实不相瞒,我这儿有一种药,吃了会让人全身起满红疹,一年之内都无法消除,但对身体并无大碍,若您同意,香秀姑娘也愿意,我可无偿奉送一颗。一年之内,您为香秀姑娘找个真诚待她之人嫁了,事情岂不就圆满解决了?老丈,您觉得我这个办法怎样?”
楮大夫话音刚落,从金桂树后冲出一个窈窕的身影,二话不说就跪在他面前磕起头来,把张万福、高大山、楮大夫三人吓了好大一跳。待他们定睛一看,此人正是他们话中的“主人公”张香秀。
原来,张香秀在听了高青那番话后,已经意识到是自己的长相招来的无妄之灾,思量来思量去,她却始终不知该怎样让自己由美变丑。心烦意乱之下,她不知不觉就走到金桂树后发起呆来。没想到,就在她彷徨不定的时候,张万福三人的话却让她听了个正着,因此,一听到楮大夫之言,她想也不想的就冲了出来。
此刻,楮大夫被张香秀的突然之举弄得是手足无措,尴尬无比。扶,碍于男女有别;不扶,他怎敢当此大礼?没办法,他只好频频朝高大山使眼色,让高大山快想办法解决。好在张万福适时开口:“香秀,你都听到啦?看你这样子,你是愿意啰?”
张香秀抬起头,难掩激动地说道:“爹,只要能摆脱为人妾的命,不管变成什么样子,香秀都心甘情愿!”接着又转头看着楮大夫说道:“您的大恩大德,香秀结草衔环,必当重报!”
说完便不管不顾地又磕起头来,唬得楮大夫连忙朝左后方退了一大步,双手连摆,嘴里不住地说道:“使不得,使不得,香秀姑娘快快请起,只要你下定决心,我必鼎立相助!”闻听此言,张香秀才停止磕头的动作,站了起来,但她却是双眼发亮地盯着楮大夫,一步都不移。
金桂树下发生的一切早已惊动了周氏等人,待她们围过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询问清楚,每个人莫不是一脸感激地看着楮大夫,直把平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楮大夫看得是满脸通红,汗流浃背。远处偷望着这一幕的高青已经笑得满地打起滚来,因为楮大夫的窘状可是百年难得一见啊!心里也默默地为被庞大女眷阵容包围的楮大夫送上十二分的同情。
楮大夫见张香秀决心已定,就掏出早已准备好的药丸让张香秀服下,还向众人叮嘱道:“此药三天之后就会慢慢发作,到时你们就外传她是在大青山上误食毒果所致,免得外人胡乱猜测。我还有个提议,就是在香秀姑娘‘病发’两个月后,让她以治病为由搬来此地居住一段时间,那样才更能令人信以为真,从而免除后患。最后我要说的是,此事切记不可声张,要是走漏一丝风声,恐将遗祸无穷!都了解了吗?”
张万福等人听了,齐齐点头,还异口同声地说道:“多谢楮大夫!我们绝不外传,若有违,必遭天谴!”
张香秀一事得到顺利解决,张万福等人都高兴得有些不知东南西北了,他们更是对楮大夫充满了感激和佩服。因此在吃晚饭的时候,大家是频频向楮大夫敬酒,把号称“千杯不醉”的楮大夫喝了个酩酊大醉。
晚饭过后,因新宅里没有多余的房间和床铺,张万福全家不得不赶着从村里借来的两辆牛车连夜回家。
离别在即,张氏和高大山对张万福他们是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抱歉,想也不想的就跪地向老俩口磕起头来,但张万福不仅拦住他们还开解道:“家和万事兴,只要你们平安、顺遂、幸福,就是对我们老人最大的安慰了!大山,你爹娘做得不地道,你可千万别学他们那样哦!一定要好好待香草,你若敢欺负她,她几个哥哥的拳头可不是吃素的!还有,这次来,能将香秀的事情顺利解决,我心里可是高兴得很,所以你们也不要想太多了。以后,等你们的日子好过了,到时候就是赶我走我也不会走的。呵呵!好了好了,都别哭了,再担搁下去,我们不知何时才能到家呢?走了!”
周氏在旁边早已是泪盈于睫,张香秀也是哭得泣不成声,张家三妯娌陪着默默垂泪,高青与高月她们,还有张家的一众孩子在旁边看着,也已是泪流满面。张家三兄弟则正与高大成、高大牛互道珍重、再见。
在依依惜别中,张万福他们终是踏上了归家的路。张氏、高大山、高青以及新宅其他人,都默默地看着张万福他们越走越远的身影直到变成天际的小黑点,才齐齐一叹,转身进了屋。
“满月礼”高大山没有大操大办,只是这次岳父一家全员到齐,帮他撑足了面子,显得比“洗三礼”更热闹、更隆重了些;而且这也是他被赶出家门后,岳父全家第一次上门,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唯一感到遗憾的是,高大妞像上次“洗三礼”一样只捎来了“满月礼”的礼物,由此可见,妹夫李明启的腰伤肯定还没好,也不知道伤得到底有多重?看来他得抽空去看看才行了!
张氏清点了一下娘家人带来的礼物,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原来,张家众人不但送了米、面、鸡蛋、腊肉,还包了两对小银手镯。高大山正捧着高大妞让人捎来的“满月礼”,一匹靛蓝棉布走了进来,见张氏满脸惊讶之色,再看向她手中的银手镯,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岳父他们待我们太好了!想想以前你受的那些罪,我高大山何德何能,能得到岳父一家如此的厚爱呀?”
张氏摇摇头,轻声答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爹他老人家要不是信得过你的人品,也不会把我嫁给你,等咱们以后日子好过了,就多回报我爹他们吧!”
“好,香草你放心,咱们家的日子马上就要变得红火起来了。现在我和四弟每月能得四百文工钱;野兔已都一一产崽,等到了腊月的时候,咱们的第一批兔子就能卖出去了。我想照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将三百两欠债还清。到那时,再赚的钱就可以修一栋青砖大瓦房,把岳父岳母他们接来养老了!”
“嗯!当家的,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到的!”于是,夫妻俩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进入了梦乡!
第五十章:“大成豆皮”
“满月礼”后,高大山与高大牛继续到集市做工,高大成却因野兔的骤增有了手忙脚乱之感。于是,张氏、赵氏、高华、高兰、高萍齐齐加入了喂养兔子的行列;高月则因刺绣上的天分被万氏留在了自己的“队伍”中。
高青除了每天定时给南宫睿送饭熬药,其余时间则一直关注着集市的变化和高承业的动向。值得一提的是,七月初九,高青度过了她的五周岁生辰,吃了一碗长寿面,得到了一个“富贵花开”的荷包、一朵做工粗糙但心意满满的绢花、一个小木鱼、两条小土狗、一个“福”字、一本《云起游记》、若干小零嘴以及一叠数额总值五百两的银票子。把高青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心里更是感动不已,特意让高大山给她打了一个小木箱子,装下她重生在蔺朝后得到的第一份生日礼物,银票当然保密、另藏。
一旬过去,高承业始终没有任何动作,而村里却因袁家别院的动工变得热闹起来。大大小小的工匠往集市和青石村蜂拥而入,同时,高青通过吴四虎等人的信息反馈,了解到集市上的所有物价不仅没有上涨,相反还有了小幅度的下降,这让高青看到了其中蕴藏的无限商机。
因此高青将家里在这段时间赚到的银钱计算了一下,二伯娘、小姑及两位堂姐的刺绣卖了半钱银子,爹同四叔做工赚回七百文,再加上“洗三礼”和“满月礼”收到的钱,如今已经有了三两银子的余钱。假若自己利用这些钱推出一种价廉物美的新吃食给那些做工的人,一定能够生意兴隆的,不过,这得说动二伯和征得爹他们的同意才行。
于是,高青先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高大山和张氏,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和全力支持后,她瞅了个空,向高大成问起他知不知道一种叫做“豆皮”的吃食。高大成是一问三不知,但当了多年厨子的直觉告诉他,高青说的“豆皮”绝对是一种新鲜的吃食,沉寂已久的心陡然被高青“撩拨”得蠢蠢欲动起来。高青却在问了那么一句后不再继续追问,将高大成的味口吊得高高的,让他对喂养兔子一事都变得没有那么积极、热忱了。
三天后,高青见高大成每次看到她都是一副抓耳挠腮、心痒难耐的样子,很不厚道得暗自偷笑:看来二伯并不像嘴上说的那样绝决嘛!这个样子不还是对当厨子念念不忘吗?摸透了高大成的心思,高青才与他开诚布公得商量起来:“二伯,我已经征得了爹他们的同意,准备推出一种叫‘豆皮’的早点生意,专门卖给那些修建袁家别院的人,如果反响好的话,说不定在集市上也能做这个来卖,可是我人小力微,这件事还需要您来牵头才行,不知道您愿不愿意?”
高大成有些不好意思地搓搓双手,笑道:“能重操旧业,我是巴不得,不过青儿,你得先告诉我这‘豆皮’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又该怎么做呢?”
“二伯,它虽然叫‘豆皮’,但却不是豆子治成的,而是用米浆烙制而成。它的做法很简单,您只要将从集市上买来的米或玉米粒用石磨推成浆,然后在烧红的铁锅上刷一层油,把浆装在长颈漏斗里,像制盘香似的一圈一圈烙下去,再用筷子一挑,就成了香喷喷的‘豆皮’了。一斤糙米和一斤玉米各能出三斤豆皮,而且豆皮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煮、炒、蒸、闷,味道好极了!”
“是吗?那可太好了,不过它的做法如此简单,会不会被别人偷学去?”
“二伯,咱们又不是靠‘做’豆皮为生,而是要以卖豆皮时的口味取胜。嘿嘿,二伯不知道吧,咱们平常当作‘催泪果’的东西是一种入味的调料,它如果放在咱们煮出来的豆皮里,保管鲜香无比哟!”呼!自己这次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将大蒜的作用说出来了!
“真的!!这…这…青儿,你是怎么知道这东西能吃的?又是怎么晓得‘豆皮’的做法和吃法的?”
“嘻嘻!二伯,这当然是从那本‘书’中看来的呀!不过,二伯千万不能让人知道咱们有这样一本‘书’哦!不管什么人问起,您都必须一口咬定这种吃食是您自己想出来的!”
“呃…为什么?”
“如果让人知道了这本‘书’的存在,难保咱们不会引火烧身呀!”
高大成听后,心中一紧,联想到自己曾经在镇上听过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典故,忙神情郑重地答应道:“青儿,你放心,二伯一定会保密的,誓死不说!”
“哎呀,二伯,您发这么重的誓干什么?如果真的引起祸事,到时把书交出去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您听到没有?”
“呵呵,好青儿,二伯知道了!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呀?”
“这么说二伯同意啦?太好了!咱们这样……”
高大成一被说动,马上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因此,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先是彻底将养野兔那一摊子丢给张氏等人,然后就专心致志研究起豆皮的做法和吃法来。高青则是加紧了对吴四虎三人的“上岗培训”。原来,高青以人手不足为由,特意向高大成建议,与吴四虎、罗二狗、高小天三人签订雇工合约,一年一签,每人每月八十文工钱,做得好,年底还能得到额外的奖励。想到家里的现状,高大成二话不说,欣然同意。这一决定让吴开茂、罗长贵、高大海三家不仅喜出望外,还让他们对高大成充满了感恩戴德。
于是,“大成豆皮”这种吃食在悄无声息中,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八月初一,“大成豆皮”小吃在袁家别院旁的草棚子里热闹开张。人们看着那一根根饱胀、晶莹、似面条非面条的白色或黄色的东西,好奇、纳闷、诧异兼而有之。
高青躲在人群里,见众人只是观望,并不动手也不动嘴,朝吴四虎微瞥一眼,吴四虎马上吆喝起来:“哎,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好吃的‘大成豆皮’,白色的两文一碗,黄色的一文一碗啰!保管您吃了还想吃,回味无穷啊!”
“‘豆皮’?这是什么吃食?听都没听过,能吃吗?大成,别是你骗人的吧?”一位老者问道。
高大成憨憨一笑,开口说道:“呵呵,四叔公,‘豆皮’这种吃食是我无意中想出来的,呐,这白色的是用糙米做成的,黄色的嘛……”
“那肯定是玉米做的啰?”一个小伙子大声说道。
“嘿嘿,小勇猜对了,呐,这碗请你吃,作为猜对的奖励!”
叫小勇的小伙子一听,眼睛马上亮晶晶地盯着高大成手里的那碗豆皮,双手迅速一接,拿起筷子就“呼噜呼噜”吃了起来,很快,一碗豆皮就被他吃了个底朝天。他咂咂嘴,意犹未尽地说道:“真好吃!又鲜又香,还有股肉味,这味道比起我平常吃的要好吃一百倍!哎,大家伙儿别愣着,都来尝尝,好吃极了!”
高青抿唇一笑,当然好吃了,高汤是用猪大骨熬成,碗里放调料的时候,被她加入了切成碎沫的“催泪果”和香菜,一下子就将味道提了起来。话说这大青山可真是一座宝山啊!在她和南宫睿带着小狼“黑风”往大青山几进几出后,不仅让她找到了辣椒、香菜、孜然等提味的东西,还发现了一片蕃茄地。同时却让高青觉得,大蔺朝所处的这个时空肯定发生了严重的“神经错乱”,不该在这时候出现的东西偏偏出现了,而应该被人们熟知的东西却因误解而弃之不用。不过,这些对她来说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好运呀!
就在高青分神它顾的时候,小吃摊前已经人头攒动,生意火爆起来。高大成煮“豆皮”,吴四虎算账收钱,罗二狗当跑堂,高小天作为机动人员,哪里需要哪里搬!而那些为了替袁家修别院的工匠们,对能在寒冷的秋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骨汤豆皮早点,心里可是说不出的惬意,再加上价格便宜,份量十足,味道鲜美,更是吃得赞不绝口。让那些处于观望的人也终于有所行动,纷纷要上一碗吃了起来。
初始,高大成和高青两人怕人们一时之间对这种新吃食难以接受,所以只做了十五斤糙米豆皮和二十斤玉米豆皮,哪想到,这才卖了一个半时辰,豆皮就全卖光了,还惹得那些没吃到的人是连声抱怨。高大成笑得是满脸起折子,好脾气地回道:“各位老少爷们儿,多谢捧场啦!今日大成准备不足,明日一定让各位都吃上这鲜香的豆皮,尽兴而归,好不好?”
“行,明日你可要早点开张,我就专等着吃你家的豆皮啦!”
“大成兄弟可要多做点,我今儿还没吃够呢!”
“哈哈哈,一定一定!”
说定后,人们一一散了,高大成和吴四虎几人才收拾起摊子来,高青立马上前帮忙。这时,村长耿志华乐呵呵地从远处踱了过来,边走边说道:“恭喜!恭喜!开张大吉,生意兴隆!”
高大成见是村长,快步迎了上去,朝村长躬身行了一礼才开口说道:“这得多谢村长给大成行了方便,要不然我这小吃摊子怎么开得起来?往后还得靠您多照应着,我这生意才会越做越好!”
“呵呵,那是自然!”
高青看着自鸣得意的村长,心里暗暗撇嘴:若不是给您老送了礼,您老会这么关怀备至吗?话说,这做生意上下打点,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到哪儿都得照办啊!
村长与高大成又寒暄了几句,才施施然走了。高大成也忙将东西收好,推着板车同高青、吴四虎几人高兴地向家里走去。
正文 第五十一章 算账/窥视
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就回到了新宅。张氏、万氏、赵氏等人见高大成他们这么早就回来了,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待听到做的豆皮不出两个时辰就卖了个精光,众人立即笑得是见牙不见眼。
张氏同万氏心里更是松了一口气。张氏是担心生意做不做得起来?不知道自己夫妻两人做的决定正不正确?这可是将家里仅有的银钱投到生意中去了呀!万氏则担心当家的能不能做好?千万别功亏一篑,把家里仅有的银钱付诸东流,那样不吝于千古罪人,他自己也会深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可是现在的情形却让张氏和万氏两人像吃了颗定心丸一样,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高青笑眯眯地站在一旁,看着喜出望外的众人,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吴四虎、罗二狗、高小天三人早就自觉得将板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提上木桶磨米浆去了。
过去了两刻钟,见众人依旧高兴地有些忘乎所以,高青提醒道:“哎呀,二伯,别愣着了,快算算咱们今天赚了多少,也好对明天的生意做到心中有数呀!”
高大成闻言,一拍脑门,傻呵呵地笑道:“看我,把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了!高柳、高兰,快,来算算帐,看今天咱们到底盈利了多少?”
高柳、高兰响亮地答应道:“哎!这就来!”原来近段时间,高青在教姐姐们认字算账的过程中,发现三姐高兰和堂姐高柳对数字特别敏感,算账、记账的时候常常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于是,她就有意无意地在张氏、万氏身边吹风,也许可以将家里管账的事交给高兰和高柳做,不仅能锻炼她们。还能充分发挥她们的特长。张氏本还有些犹豫,见万氏是一口答应,她也就随波逐流答应下来。
高兰和高柳倒出小木盒里的铜钱,一枚枚数了起来,边数边将铜子儿二十个一串串起来。张氏等人就在旁边眼巴巴地瞅着,紧张地差点将手扭成了“麻花”。一刻钟后,高兰和高柳数完,吁出一口气,对视一眼,高柳扬声说道:“一共八串。总计一百六十文。刨除买糙米、玉米、猪大骨的本钱以及调料的钱,咱们差不多净赚一百三十五文。”
“嘶!”大家齐齐吸了口凉气,高大成更是脱口而出:“没想到这样不起眼的小吃食。竟能赚到比本钱多出六倍的盈利,难怪会有人喜欢做生意,这可真是一本万利呀!照这样下去,咱们很快就可以还掉欠债了,哈哈哈…!”
高青很冷静。淡淡地开口说道:“二伯,因为是刚开始,大家吃的是个新鲜,时间一长,咱们若不能推陈出新,恐怕就赚不到这么多了!所以二伯可不能掉以轻心。要多想些花样才行,这样才能将客人牢牢吸引住而不流失,您说对不对?”
被高青的“冷水”一泼。高大成瞬间清醒过来,他心有戚戚地望着高青说道:“青儿说得对,二伯有些得意忘形了。当初在镇上,我们东家不就是因为菜式的新颖别致和美味可口而独占鳌头吗?咱们做小吃食也应该是一样的道理才对。好了,大家散了吧。我得去多想想那些新吃法才是!”
虽然张氏她们还有些兴奋,但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忘形了。听到高青和高大成的话,更是慢慢平静下来,随即便各自散开做事去了。
高青则向吴四虎三人微微点了点头,侧身朝竹林深处走去。两条小土狗一名“招财”,一名“来喜”,长得肥滚滚的,可爱极了!见高青走远,它们马上屁颠屁颠地跟在她身后,一同远去。
高青嘴里哼着黄安的《样样红》,心情愉悦地向前走着,突然,她猛地感到背脊发凉,汗毛直竖,好像有一双冰冷的眼睛在暗处盯着她似的。驻足,霍地转头,警惕地向四周扫视一遍,什么也没有发现,可那种被人窥视,令人浑身不舒服的感觉却怎么也挥之不去。但两只小狗又毫无异样,高青情不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