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掌握了核武器。”
“是的,先生,不过这只是推测。”“如果我告诉你这并不是推测呢?”亨利惊讶不已。不是推测?难道说国内真抢在美国之前制造出这种武器,托马斯既然敢这么说,就证明他已经掌握了证据。“我有一份情报,出于保密或许不应该交给你,但我却希望你看看。”说话时,托马斯将文件递到亨利面前。“这……”
文件中有几张照片,第一张照片是爆炸的蘑菇云,接下来照片中有坦克或军舰被炸的七扭八歪,还有大量建筑残骸。爆区内做试验的动物,及一些地下掩体照片,掩体内大铁笼中猩猩,脑浆飞溅,肝肠涂地的惨状,让人不忍目睹。“知道吗?有人说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HI的爆炸!但我根本笑不出来。”托马斯苦笑道。他们从什么地方得到照片的?亨利更关注照片来源。如果是真实的,一定是绝密,美国人怎么得到的?
“这是我们无意间得到的,真实性不容质疑,照片证实了我们的推测,中国人已经掌握了超级炸弹。”托马斯颇为沮丧,“提供照片之人,并非我们收买的,只是希望提醒美国,中国人已经掌握核武器,足以毁灭一座城市,可以对战争进程起到决定性作用,并赋予掌握武器国家绝对权威。”“只是一件武器而已,并不能决定战争进程。”亨利轻松的说,以淡化武器的影响,但心中却知道中国已经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一起泄密案。
“是一种一枚炸弹可以炸平纽约的武器,而且不止一件,几十件或上百件,甚至更多。亨利,当美国科学还在新墨西哥为原理而努力时,中国早在6年前就进行了试验,6年间进行十余次试验,只要中国制造出携带原子弹的洲际轰炸机,就可以把炸弹投到任何一座美国城市。”
想到那人在报告中提交的试验文字资料,托马斯脑海中浮现出但丁笔下的地狱,如果中国真掌握了核武器,他的敌对国会变成人间地狱,数以千百万计的人会死去。“所以,过去我是为了和平想结束战争,但现在我却是为了美国明天是否存在。”“那么……”亨利注视神情恍惚的杜威。杜威出任纽约地方检查官时,就不惧权贵,坚韧不拔地与犯罪斗争,充分证明其性格,现在……
“如果中国人真将这种武器投入战争,昨天孩子过生日前会想明天会得到什么礼物,而明天的孩子却在考虑明天能不能活着。”悲凉的声音在椭圆形办公室中响起,一时间托马斯和亨利两人都沉默了。看到那十几张照片,谁还能平静。“那么,总统先生,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制造出来?”
“这是最值得庆幸的,我们之所以相信那人,是因为他向我们提供核心机密资料,资料解决了很多问题,有了他的提醒和帮助,我们可以很快掌握这种武器,到那时就不需要成天生存在死亡阴影下,但……我们必须在炸弹落在我们头上前,把中国从战争中赶出去。亨利,我需要你帮助,你是美国最出色的东方问题专家,不仅仅为我,为了美国和你自己的家人是否能活着看到太阳升起”。
“先生”亨利明白了托马斯的意图,内心忍不住激动,这意味着自己将有可能接触到美国底线。几十分钟后,得到新职务的亨利乘车离开白宫,眉头越皱越紧。自己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新职务,但同时也获知,中国有人帮助美国研制超级炸弹,要尽快将消息通知国内。
共和34年2月19日深夜,石磊在书房中专心致志审阅材料,相比国外情报分析,石磊更侧重国内情报。身处特殊位置必须能够敏锐嗅出国内尤其西北市特殊风向和信号。“近来工作成效不错,365人,近半数了。”石磊拿着一份情报自语时,桌上黑色电话突然响起来,石磊眉头一皱,这部电话是调查局紧急电话,没有突发事件,局里不会用这个电话。
“会有什么事?”石磊疑惑的接起电话。“局长”对方是调查局信息处主任李括,“什么事?”“五分钟前,接到阿根廷分站紧急电报,电报内除去一份甲addv密电转发外,另外附有一份甲addd电报,根据权限,信息处对电报进行解密。”阿根廷分站、addv,听到电报编号,石磊就知道谁发来的,但他为什么会另外发一份电报?
“局长,电报内容不宜在电话中公开。”“立刻把电报送过来。”“砰!”局长办公室传出茶杯摔碎的声音。“查,一查到底,必须把该死的间谍给我翻出来。”石磊冲冷峰咆哮道。半小时前,得到电报后,石磊就处于近暴走状态。“有理由相信,泄密事件发生在艾丽斯城。”冷峰的分析给了石磊愤怒的理由。
几年前,曾向总理保证:艾丽斯城安全就像总理办公室保险柜。现在倒好,保险柜透风了,之前负责艾丽斯城安全的人员没有发出任何警报。“艾丽斯城就是仙境,它与人间隔离。”扫视办公桌上,一周前艾丽斯城安全报告,刚压下的火气,再次涌上心头。“还有,把艾丽斯城安全特工全部调到新地岛侦听站。这群猪,猪都比他们聪明,家底让人抄了,还与人间隔离。”
“局长,艾丽斯城泄密事件存在必然性。大老板要求善待科学家,每星期都可以乘飞机去西北或上海、重庆、长安等地购物,可以到任何选中地方休假,大老板希望他们在艾丽斯城享受到自由与自在。如果没有警报,为了避免引起科学家反感,我们不会拆检信件,所有行李只是过光机检查。我好奇的是,为什么泄密事件直到现在才发生?”
作为安全部门负责人,冷峰自然不愿意本部门承担责任,而且艾丽斯城制度不利于保密。“我不管你用什么借口推托责任,艾丽斯城主管特工必须去北极工作。你现在的任务不是推卸责任,而是把老鼠揪出来。”
看着办公桌上材料,司马气愤不已,竟然发生如此严重的泄密事件,自己面前材料,有信件复印件、传真、电话谈话文字记录,证据确凿。“艾丽丝城科学家出卖中国。”石磊把两张远距离拍摄的黑白照放在老板面前。第一张偷拍照片是一个人正从一辆出租车上下来。第二张照片是他坐在餐桌边的远拍照片,有位欧裔老人一直在等他。
“他是谁?”司马指着欧裔老人问,科学家成为间谍,另一时空同样出现在美国,没想到千防万防还是出现了。“刘崇远,原名杰瑞。埃勒,十字与剑读书会会长。”“十字与剑读书会?”“这是在中国任教的美国学者成立的联谊会,刘崇远在其中起到联系与中转作用,两月中,刘崇远以讲学名义,三次前往瑞士,情报可能就在此时交给美国情报组织。”
“确定是他?”司马指着另一人再次问道。如果发生在欧裔社群,倒不觉得意外,但出卖情报的偏偏不是欧裔移民,而是华裔。泄密事件发生后,最初遭怀疑的是费米,他是“工程”重要建设者,有权获得情报。他在四年前曾发起倡议,向各国通报新武器制造过程,邀请参观试验,理由是:原子弹威力超出世人常识,可以成为制止战争最有利依持。建议让全世界都知道原子弹,签署监督原子弹的国际协议。
这显然不可能,而费米等人发现国务院和军方决心隐瞒核武器时,拒绝参加氢弹研制。他显然最容易引起怀疑,但却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不可能的人。“有些人的确曾有过这种念头,但只有他,选择将念头转化为实际行动。”石磊看着照片上的人,强忍一枪毙了他的念头。
“值得庆幸,杰瑞。埃勒在突厥斯坦被中央警察逮捕,向美国提供的氢弹原理示意图被拦截下来。”尽管嘴上庆幸,但石磊没有一丝庆幸的感觉。“总理,要么立即对艾丽斯城实施全面安全介入,否则无法保证泄密事件发生。”司马毫不犹豫签署文件,这是一份“公开化方案”,公开化意味艾丽斯城公民隐私完全暴露在安全部门视野中,特工利用各种间谍设备监控全城“百姓”,窥探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收集情报,防止泄密。
“记住,四石,监视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人,明白吗?”将文件递还给石磊时,司马强调。“还有,逮捕他。”尽管泄密加快中美和谈,但绝不会容忍背叛,无论何种名义。“你们终年来了”打开门,看到门外调查局特工和军警,陈刚平长松一口气,主动伸出双手。陈刚平认为,军警到来意味解脱。
“让我和家人告个别行吗?”负责审讯的调查局特工感觉这是他们接触过最有意思的犯人。一小时中,他知无不言的回答了全部问题,对间谍行为供认不讳,态度异常合作。“陈先生,根据你个人资料,你从来没有出国经历,更不可能对美国有特殊情感。最后我想问你,为什么选择背叛祖国,向美国出卖核心机密?”
审讯特工的问题,先让陈刚平一愣,随后笑道,“这不是对国家是否忠贞的问题,而是科学家对世界和平是否负责的原则问题。原子技术正因为具有可怕威力,才更应该属于全人类,而不是成为中国专利。否则,原子弹会沦为超级大国的杀人武器,中国就会以此称霸控制全世界,失去制衡,未来会有千百万人死亡。科学家对世界责任感和良知促使我这么做。”
为什么非要是美国?审讯人员并没有提出这个问题,看审讯记录的司马对此也没有任何兴趣。“科学家的责任感、良知?”灯光打开时司马轻摇一下头,他难道不知道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吗?所谓科学家的责任和良知并不能弥补他犯下的罪责。“可惜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做梦
近现代外交史中,秘密外交是欧洲大国传统,19世纪时流行,本世纪得到发扬光大,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秘密外交的暗箱操作一直与超前分脏、出卖他国、拉人入伙等字眼紧密相关。尽管各国都曾呼吁,拒绝秘密外交,但在特定时候各国都会借助秘密外交解决问题,尤其战争时期,秘密外交是交战国分脏或敌对国对话的重要途径。
秘密外交本质是暗箱操作,在于保密,为了保密各国无所不用其极。盟国可以在两国控制区某处秘密会谈,敌对国往往选择中立国。南美国家尽管先后向德意日中国宣战,但远离战火,宣战停留于外交公告上。
东科迪勒拉山脉西侧的苏马帕斯高原谷地上的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虽然靠近赤道,但因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波哥大景色秀丽,四季如春,名胜古迹众多,被誉为“南美雅典”。两年前,哥伦比亚就对德意宣战,但波哥大看不到任何战争痕迹与影响,甚至太平洋战火日酣时,波哥大城中心玻利瓦尔广场,总统府圣卡尔洛斯宫百米之距的“家乐福”超市内货架上依然摆满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
波哥大城内中资百货公司、大型超市,从未受到影响,最新商品上架仅比中国国内晚半年左右,与南美国家先后向德意日中宣战不同,哥伦比亚只向德国宣战,而且还停留在口头上。哥伦比亚是事实上的中立国,尽管贫穷、混乱,但在战火燃烧了整个地球的时代,中立带来的和平就更加难能可贵。
新月下波哥大娇柔妩媚,车轮压在石质马路上吱吱作响,灯光下弯弯曲曲西班牙式小街,古朴典雅。玻利瓦尔广场东北圣约菲尔饭店一楼,灯火通明,大厅穿梭身着炫目性感时装的哥伦比亚女郎,她们挽着大腹翩翩,矮胖的,头载南美式礼帽的中老年男人,进出饭店餐厅舞厅,这座饭店是波哥大城上流社会聚会场所。
饭店四楼以下热闹非凡,但五楼却在两周前成为禁区,一位从美国来的富商将整个五楼包下来,连同饭店服务员也不得进入。电梯内电梯员身后,时时站着一名美国人,任何人都不可能从电梯进入五楼,自然不可能经消防梯进入。“不切实际”亨利直接了当的说。犀利的词语逼的威斯坦丁和正在讨论的国务院官员无言以对。
“中国人明白,现在是美国有求于中国,而不是中国需要美国,先生们,如果中国拒绝对日本实施禁运,我们应该怎样迫使中国人让步?我们没有筹码。所以,要把中国拉到我们一边,希望渺茫。中国更相信利益,只有足够的利益,才可能让他们发生根本性逆转,要使它加入美国阵营异常困难。如果按照你们的方式谈判最好结果,是和中国达成停火。”
“不!亨利,我们并不是没有筹码。”威斯坦丁反驳,对于总统选择亨利。威利斯作为代表团顾问,威斯坦丁一直很反感。毕竟他是民主党人,甚至为维护罗斯福利益,不惜出卖美国。但总统命令,威斯坦丁无法回绝。
“亨利不同普通政客,很多时候是用商人眼光看待政治。对他而言,所谓政治忠诚,只是交换的筹码。他所有建议往往是从利益出发,就像他说服罗斯福接受,用黄金援助苏联方案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提出“自杀”方案,但他却可以。他眼中12。5亿美元黄金换回罗斯福再次连任,无疑是正确的,他首先考虑目标上的成功,其次才会考虑其它。”
“威斯坦丁,说说看。”瞅着总统特别顾问,亨利唇角轻轻抽动。总统要求非常明确,波哥大谈判,必须取得实质性成果,一旦双方就分歧达成协议,两国将会正式在瑞士或南美举行官方谈判,随后向世界公布。“中国人并不愿意与美国作战。”“同样,我们也不愿意。”
“我们不愿意与贵国发生冲突,但为消灭日本,我们不惜一战。”面对中国外交官,威斯坦丁斩钉截铁。两周六次谈判,每次都在最关键问题上,与中国产生分歧。“任何美国人都不会忘记火奴鲁鲁的尸海,即便付出千百万人伤亡,美国亦决心将日本这个人类史上最邪恶国家从地球上彻底抹去。”尽管威斯坦丁语气平淡,但孙云勤还是听出威胁之意。
凌晨7时,国内机要电报对威斯坦丁可能“威胁”作出明确指示。“贵国两星期中,不断强调贵国绝对利益范围。是的,对夏威夷以东贵国不能容忍任何国家力量进入,但美国将日本变为历史名词的决心不会动摇,亦不会改变,因而,如果贵国试图阻挠我国对日军事行动,我们将不得不万分遗憾,与中国发生全面战争。”
“这是战争威胁吗?你应该明白,共和中国从不惧怕战争,中国力量足够赢得与任何国家的任何战争,并且美国亦明白中国掌握的力量,不是吗?”听到威斯坦丁威胁,孙云勤撇撇嘴,左手指不自主玩着错笔。每个接触过他的外交官都知道,这是孙云勤的习惯,这种少年时养成的习惯,被外交官理解为饱含深意的特定动作。
“对于贵国的军事力量,我们从不会怀疑,但贵国亦不需怀疑美国的决心。”谈判再次进入僵持,两国始终无法就美国进攻日本本土达成共识。“先生们,外交官悍卫国家利益理所当然,不是吗?”即将陷入僵局时,亨利适时发言缓和气氛。威斯坦丁看了亨利一眼,他比任何人更了解东方,他曾研究过东方人尤其中国和日本人的民族心态。
东方外交官受国内情绪影响超过西方国家,东方文化中妥协与国际协调往往意味卖国。过去两周,他不断如此告诫威斯坦丁,但现在为什么再次重提利益。“在孙特使眼中,中国利益不可侵犯,对此我深表赞同。同样,美国利益亦不可侵犯。外交本质在于寻找利益之间平衡,如果一味纠缠细节问题,永远也无法达成最基本共识。”
“亨利先生,中国要求非常简单,我国从未谋求美洲扩张,亦不准许任何国家在亚洲扩张,贵国对日本军事行动触及我国底线,如果我国出兵占领古巴,或百慕大,不知是否可以取得贵国谅解?”“但孙特使,古巴人从未屠杀的40万中国人。”威斯坦丁立即反驳。
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绝不可能容忍中国染指,更何况咫尺后院。中国占领古巴,开玩笑,那将是什么样的恶梦,中国轰炸机可以随意轰炸美国城市,整个美国都将处于中国远程空军威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美国不会接受后院来客,中国亦不可能接受中国前门被堵。”
“这就是分歧不是吗?美国绝不可能放弃将日本从地球上抹掉的愿望,但同样,中国也绝不可能任由美国占领日本。这似乎是个无法解开的死结,但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亨利的话引起威斯坦丁和孙云勤注意,威斯坦丁知道亨利即将开始颇具诱惑力的“劝说”,昨夜两人发生过争执,但却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
“孙特使,出于个人爱好,我曾研究过东亚史,贵国对于中日关系有个近乎专用的名词,就是“一衣带水”。有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就是:中日两国友好了两千多年,只是近几十年才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还有一个十分美好的愿望。就是“世世代代友好”。对此,本人曾经深以为然,十分赞成,但事实呢?恰恰相反……”
此时,面积只有40余平米会议室变成教室,一个美国人用英文为中国人讲述“中日关系史”。“与日本打交道首先要给日本定性定位,日本是什么?不弄清这个问题,就盲目与它打交道,肯定要吃亏。中日交往千百年历史已用千百万中国人的鲜血和无数财产损失的巨大代价证明,两千年里,如果说友好,基本上是中国对日本友好,而不是日本对中国。
两千年中日关系概括为一衣带水,实为一衣带血。世世代代友好,实为世世代代冲突,挑起冲突的从来不是中国,而是日本。日本是个信奉强力,不信奉道义的“狼”。不管如何苦口婆心,宽容忍让,都不能感化它。”二十分钟后,亨利结束了“中日关系史”课程,最后,看着眼前沉思的中国人亨利轻轻端起桌上的咖啡杯。
“国人曾将欧美和日本都定性为“狼子之国”,两者同样崇尚武力侵略成性,都是“狼”但两者仍有不同,欧美尚有人权、民主和基督教向善之心加以制衡和约束,但日本则没有任何约束,只有神道和武士道暴力倾向。日本人崇尚武力表现为极端血腥和残暴,像火奴鲁鲁。
如果说欧美已进化为“文明狼”,日本则是尚未进化的“野蛮狼”。当我们为各自利益争执时,东郭先生的悲剧已经上演。现在,中国是选择文明狼为伙伴,还是野蛮狼为近邻?”
掌声在房间里响起,威斯坦丁看到孙云勤鼓起掌,不过脸上依旧波澜不惊,了解中国外交官的人大都知道,“神情麻木”是他们最大特点,几乎不会在谈判桌上表露情绪,任何与他们打交道的外交官都必须小心他们表露出的情绪,很有可能是伪装。
“谢谢亨利先生为我上了一堂中日关系课,虽说受益颇多,但享利先不要忘记,我国安全底线是……”“威克岛以东,是吗?”亨利插话。总统已将威克岛一不小心忽视了。“对中国而言,只有一个选择,选择文明还是野蛮。美国对日本没有任何领土愿望,唯一愿望是让他们变成历史,我想这个愿望并不抵触中国安全底线。”“抵触?请神容易送神难。”
孙云勤轻叹同时继续把玩指间铅笔,同时打量侃侃而谈的亨利,前总统罗斯福的女婿。他比任何人都了解东方,甚至用东郭先生形容中国。“纸面协议并不能让人信服不是吗?也许可以换一种方式。”“亨利,你并没有说服他们。”威斯坦丁提醒亨利。上午谈判结束后,双方急忙回去向国内汇报进展,并分析上午会谈。
“现在只不过是挑起不信任情绪罢了,明天应该向中国重申,帮助美国击败日本,将对中国最有利,因为将来,日本一定会变成中国敌人。”亨利为自己倒了一杯香槟。“我们必须做好思想准备,中国人提出的价钱可能比我们想象的高,美国需要放弃菲律宾、荷属东印……”“如果中国真的向日本宣战,那些地方都给中国人。”威斯坦丁不假思索。
“如果还有澳大利亚呢?”房间内鸦雀无声,如果中国人索要澳大利亚,美国应该怎么办?“澳大利亚?”托马斯吃惊地看着国务卿赫华德,中国人竟然向美国索要澳大利亚,换句话说,中国要拿到日本所占领的全部土地,无论荷兰的还是英国的。“是的,波哥大第八次会谈中,中国人向威斯坦丁透露索取澳大利亚的意思,尽管并不明确,但其曾询问我国对澳大利亚的态度。”
“英国人绝不可能接受这个条件。”托马斯可以想象,假如自己告知邱吉尔,邱胖子定会暴跳如雷,大喊“美国是在肢解英国”。香港、新加坡、马来亚、缅甸、印度,英国亚洲殖民地丧失殆尽,大英帝国荣光不再。最重要的是,美国也无法接受这个条件。
美国存在两股和平力量,出发点皆不同,一股主张中国是美国朋友,认为战争根本是“愚蠢到极点的战争”。而另一群人,主张停战是基于美英利益,不愿意看到德国占领欧洲。与中国停战,将中国绑上美国战车,是对美国安全的保障。毫无疑问,如果美国同意将澳大利亚划入中国势力范围,后者会立即和国内反对停战人士联合,导致停战计划破产。
“先生,我们必须明白中国人对澳大利亚的渴求,远超过其它地区。中国需要澳大利亚的铁矿。”在中国代表询问美国对澳大利亚未来做何打算时,赫华德就明白中国一定对澳大利亚怀有野心,对于中国而言澳大利亚远比其它地区更为诱人。“铁矿,中国钢铁工业需要澳大利亚铁矿,绝不可能把矿产命脉交到英美手中。先生,我不认为,美国可以改变中国人对澳大利亚的野心。”
“该死的中国人,这是赤裸裸的敲诈。”“是的,绝对是敲诈,我们完全可以拒绝。”赫华德点头赞同,提醒总统美国可以拒绝,拒绝秘密和谈,并不是所有人都期待和谈取得成果,但总统却对此充满信心,可惜中国人就像永不知道满足和巨兽,他们几乎吞并了半个世界。
稍加思索,托马斯摇头否决了拒绝中国人建议,相比美国,中国人有太多的底牌。且不说超级炸弹,单就中国继续向日本提供物资,美国就需要多付出数百万人伤亡,中国一直左右着战争进程。
“我们需要中国人加入美国阵营,而不是倒向日本。如果用菲律宾和亚洲换来的只是中国在美国和日本战争中保持中立,未来无疑是危险的,我们谁都无法保证,中国人会不会在和我们签署秘密条约的同时,回头同日本人签订新的秘约,他们过去就这么干过,不是吗?所以,中国对日本宣战,才是最稳妥的办法。”“但是,总统先生……”
托马斯打断赫华德,做出决定,“但是,同样不可能接受中国人控制澳大利亚,否则,全世界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得到澳大利亚,同样看到美国的软弱,战后世界将会臣服在东方巨龙的利爪下,苟延残喘。”
“我以为……”威斯坦丁稍稍停顿,随着日本问题解决,一月中,两国已解决绝大多数问题,达成很多共识,比如:中国会首先释放美国战俘,表达寻求和平的诚意,这样在美国民众眼中,就成为中国首先求和,维护了美国的面子,以及中国未来对日关系。中国会在中美停战并恢复外交关系后一年内向日本宣战,现在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我们必须用外交术语表达,避免使用“划分势力范围”这样的表述,因为会使外人认为是不体面的。一旦我们之间达成谅解,必须要向国内解释。”点点头,当然此次会谈的任何决定都将被认为是“初步的”。“但是,中美和约签定,无疑中国将成为最大赢家,中国巧妙的利用军事与外交联姻,夺得太多权益。给美国留下很有限的机会,但出于谋求和平意愿,我们仍然选择接受。”
在吹捧带自嘲中,威斯坦丁拿出华盛顿认为最合适的草案。草案大部分按照两国达成的共识拟定,但其中仍然提到一直未涉及的部分:势力范围。“孙特使,关于草案,希望贵国理解,美国同样是太平洋大国,就像美国理解中国是太平洋大国一样,所以,我们承认战后中国对日本绝对发言权,希望贵国承认美国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发言权。”
“我这里有一份显得肮脏的文件,是华盛顿的想法。”威斯坦丁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一张四叠纸片,将纸片在桌上展开,推给孙云勤。纸上内容仅有几行,日本:中国80%,美国20%;荷属东印度群岛:中国90%,其它10%;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70%,美国20%,其他10%;南太平洋诸岛:中国50%,美国50%;澳大利亚:中国40%,美国60%(与英国共享);新西兰……
“这是不可能的。”孙云勤不假思索拒绝,出言反驳的同时,一直在指尖转动的铅笔在纸上书写几笔,方才推回去。写的那几笔,赫然是“做梦”两字。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决策
安静的房间内,只有座钟的滴答声,屋外春雨敲打玻璃窗,发出细微声响。会议室中烟雾弥漫,铺黑色法绒桌布长桌两侧的内阁成员,静静的吸烟喝茶。所有人都心不在焉,这种情况在内阁会议历史上尚属首次。将手中几近燃尽的烟蒂按灭在铺细沙的烟灰缸内,瞅着一言不发的众人,司马率先打破异样的沉寂。“都说说看。”
“按照美方条件,停战断难让国民信服。”交通部总长陈祖燕第一个提出看法。“国民以其爱国心购买2000亿自由债券,对战争寄予厚望。如果接受美方条件,置国民愿望于何地?”陈祖燕张嘴就扣上一顶大帽子。所谓国民意愿只不过是借口,出身上海的陈祖燕反对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人的条件距离华东财团谋求的利益差距过大,国民愿望与财团利益在政客口中划上等号。
“现在停战,对中国利大于弊,这一点大家并不反对不是吗?唯一问题是利益上划分,与中国希望的差距较大。”顾维钧说话时,司马用余光扫了眼陈祖燕,他果然点点头。陈祖燕并不反对停战,反对的只是得到的利益太少。“总理,能否达成这样一种协议?”陈祖燕继续提议。
“美国之间的差距,集中于日本和澳大利亚,能不能对比例进行调整,虽然美国承诺攻陷日本本土进行战争清算后会撤军,但这显然不可信。一旦不同意撤军,无疑等于引狼入室。即便按照协议,国防军会同步进军,但却无法改变美军进入日本的现实,与我国一惯主张的,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有违。”所有人不自主的点点头。
“但是,大家都明白,不可能阻止美国报复日本。”顾维钧反驳。陈祖燕先前是为财团利益,现在的建议无疑是横生事端。日本是中美协议的根本,不可能绕开。“那么,顾总长是否能够保证,美军进攻日本后,一定会如约撤军?日本绝不能成为美军的前进基地,美国绝不能在日本设立军事基地或占领区,构成对我国的威胁?”陈祖燕声色俱厉。
“而且战争结束后,我国无疑将在亚洲拥有更多影响力,可以主导亚洲,甚至更远的地方,但是我们需要绝对权威,而不是权威受到挑战。假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