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这几年让您费心了!”杨永泰语带感激的说着,从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后,在自己面对党内外的指责,唯一从始至终支持自己的只有先生,这几年自己似乎从来也没有离开他的支持,自己一真按照他当初制定的那个大框架走着,而这一次却……
“畅卿,天气挺冷的,我刚才交代厨房今天晚上我们在这里吃火锅!咱们两很长时间没在一起吃过饭了!”远处的几名特勤局的特工望着朝屋里走去的两人,脸上大都带露出了笑容。“队长,这下可好了!什么事都没有了!”“是啊!先生出马,绝对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可不是……”这些年青的特工和很多人一样,总是对这座庄园的主人充满了信心,只要有他在,国家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先生,让您失望了!”说话时杨永泰面带着些许愧色,政府救市是职责所在,结果亏了几个亿,先生为了帮自己不惜用自己的钱去救市,给自己争取时间,结果自己却……靠坐在沙发上的司马轻叹一口气,抬头看着眼前的杨永泰。
原本政府投资的四亿六千万,能干更多的事情,拿那些钱修铁路能修4000公里!直接创造的工作岗位超过七千万!间接创造的工作岗位更是达到数倍,4000公里铁路需要80万吨钢、几十万吨水泥,能进一步增强交通,可……救市一方面是市场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却是财团的压力,杨永泰选择的屈服于财团的压力。
“畅卿,谈不上什么失望不失望!即便是换做我,现在恐怕也是应对乏术,你现在做的已经很不错了,股市虽然仍然在下跌,但是与基建相关的股票仍然保持稳定,下一步只需要加大基建投资,尽可能的提高国内就业率,现在的失业率不到2。5%,基本上还算稳定,但是出于对经济危机的担心,所有数据与负面都被人为的放大了!”
“先生,您知道的,最严峻的考验是今后!而不是现在。现在很多家庭为了避免的经济危机,选择收紧钱包。结果现在市场规模的急剧缩小,厂商、工人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国内零售业营业¨wén rén shū wū¨额每天都在下降,很多工厂的开工率已经开大幅降底,一些工厂已经开始裁员或正准备裁员,这无疑又将会进一步恶化目前的形式。”杨永泰说出了目前问题的关键,相对独立的中国经济所受的涉及并不大,直接产生威胁的恰恰是国民的心理恐慌。
“哎!国人的忧患意识浓啊!”司马颇为无奈的说道,尽管自己一直在尝试着改变国人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但面对经济风波的时候,国人的本能反应就是收紧钱袋!结果这一行为又恶化了目前的经济。如果说司马是无奈的话,而杨永泰就显得有些焦虑不安。
“先生,根据专家们的分析,局势会越来越恶化,随着企业的开工不足,收入的减少和失业,很快会将国民经济带入不断下滑的轨道。白领纷纷被降薪,蓝领则在自己的工资袋中发现了解雇通知。到那时,大规模失业只是早晚的事情!暂时政府可以要求企业维持薪金水平,但是那些企业和员工为了自保,就会主动或被动接受降薪。”
如果说什么是唯一值得庆幸的,恐怕就是政府对银行介入金融投机行为的监管,使得银行在此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损失较轻,而且大银行握有中国85%的国民储蓄,使得大银行不至于像小银行一般无法承受风浪,因此确保了国民储蓄不至像美国人一般因银行倒闭而消耗一空。
“国民购买力是关键,如果国民购买力下降,必将导致中国经济的严重衰败!而确保国民购买力的前提就是收入的稳定,大量的失业人群涌现,会直接导致稳定的劳资市场的崩溃,如果劳资市场崩溃,那么我们做什么都晚了!”站起身来的司马看着窗外的雪花,抱着双臂表述着自己的看法。
“从现在来看美国、德国是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纽约股市跌暴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后,美国立即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德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英国在德国也有大量投资,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陷入危机。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今年法国必定将会陷入危机。
至于中国现在的反应除去南方部分工厂的倒闭之外,与其说是市场反应,到不如说是心理反应。中国的投资或许过热,但相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我们的投资仍然保持在理性的范围内,当然过去几年我们的股市确实存在投机现象。相比于各国,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而且经济相对保持高度独立性,如果你问我有什么建议,我个人的建议是增加就业率,尽一切可能增加就业率,只要劳资市场不崩溃,国民放松危机感后,国内经济就会发生根本好感。”
看着站在窗边的先生,杨永泰的神色依然显得有些犹豫,“先生,现在政府追加15亿元公共事业投资提案刚一通过,各财团便纷纷希望获得政府定单,现在……我们是左右为难!”说到这杨永泰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现在财团左右政治在中国已经无法改变,尽管中国有反垄断法案,但是却拿那些财团根本就是无可奈何。
中国的财团不是一家、一姓的财团,而是一个以地方总商业协会为基础的利益团体。这些财团都试图从中获得较大份额从而为本地企业谋利,过去是按地方倾斜的方式照顾各大财团的利益,但这一次却不同,因为追加基建投资大都用于基建薄弱地区。
听杨永泰提到财团,司马的神情变得极不自然,尽管西北公司已经经过多次拆分,但是众所周知,分家后的西北公司影响力不仅未减弱,反而得到进一点加强,拆分令公司得已控制了西北总商业协会。
“哎!尽量协调各方的利益吧!实在不行,一些工程大家组成联合公司可以一起做!”除了这自己又能说些什么呢?财团左右政治在中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现在这个问题是积重难返,即便是自己也不可能改变这一切。
第七十五章 实业家们的选择!
“industralist:在中国企业家有一个特殊的称谓:实业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实业家可以理解为是企业家。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与企业家是企业剩余的索取者不同的是。实业家更多的是企业剩余价值的回馈者。
实业家比企业家更有社会责任感,通常这个词用于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时期,那些以实业救国为宗旨的商人、企业家。实业家是中国人对这些企业家的尊称,获得这种称谓并非以金钱为衡量单位。要获得此称号:一是必须创造巨大财富,在管理上具有先进性及创造性。二是负有巨大社会责任感,对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力。爱国、热心公益、乐施好善是这一类企业家的共性。”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29年第十四版
共和20年5月的中国,尽管是春天,但却没有多少人能感觉到春意盎然之意,反倒倍觉冬寒,超过400万人失业,各个大中城市的中途之家住满了失业者和他们的家人,甚至在地铁站、体育场、公园等一些公共场所同样出现了流浪人群的棚居,不是一百、两百,而是数以千计的失业人群。
政府以及公益机构创办职业介绍所外,几乎永远都排满了长队,甚至于在上海、广东数百个人竞争一个职位,几乎是第一次中国各个工业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就业紧张”,那个“用工荒”的时代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记忆。所有人都在焦切的等待着工作、寻找着工作。尽管政府早在共和20年就同时推出数十个大型工程,但相比于较庞大的失业人群,仍显杯水车薪之态。政府扩大的就业机会远无法追平失业率。
意外总是会发生,5月民间测验中,复兴党在执政12年后,第一次满意度低于50%,显然国民对复兴党内阁应对经济危机表现非常不满,或许他们将会用手中的选票来决定一切。“也许应该换个人试试!”一些人如此想着,而共和党、国民党、革命党的宣传机构更是倾巢出动,为即将展开的国会大选作宣传工作,他们承诺着一切美好的承诺,所有的核心仅只有一点……就业!即便是最乐观的观察家都认为,或许共和21年将成为复兴党的第一次滑铁卢。
国内外的观察家们瞪大着眼睛静静的观察着中国局势的变化,一些居心叵测的国家甚至暗讨着或许复兴党竞选失败后,没准中国会爆发内战,当然最好内战并没有彻底毁灭中国,但是至少内战可以让中国成为各国的倾销市场。
西北市实业大道1915号高达332米的西北实业大厦,这座建于共和19年4月15日,仅仅只用了503天便建成的摩天大楼,刚一建成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摩天大楼,这座带有现代东方建筑色彩的摩天大楼从建成起,他一方面象征着的中国的工商业文化,而在另一方面也是西北、甚至于全中国的永远的地标。当它尚沿停留在计划方案上时,大厦几乎每一层都接到了各公司的预定,毕竟无论是他的位置或是高度都象征着财富与地位,各公司对入住大厦可谓是趋之若鹜。
今天的实业大厦的大厅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记者,拥挤在大厅内的记者们三五成群的彼此交谈着,他们在说话时不时会将视线投向其中的一部电梯,这是大厦74部电梯中最不起眼的一处。电梯的门旁站着几名身着保安制服的保安,他们阻止任何人尝试接近这部电梯。
尽管从使至终未看到有人进入,但电梯的信号灯光从上午不到八点起就一些闪烁着,显然那些人都是通过地下停车场进入电梯,那部电梯只通往大厦的88楼,整个楼层都属于一家在农商部注册的非赢利机构………西北总商业协会,中国最大财团西北财团的总部。
今天在88楼聚集着来自全中国的大亨们,几乎每一个有资格进入那部电梯的都身家数千万,掌控着数十家、数家大中型企业的实业大亨,那些人几乎控制着中国60以上企业,上千万人直接为他们工作。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些大亨们齐聚于此,别说是喜欢大新闻记者,恐怕就是各国政府也会把视线对准这里,几乎全中国,不!也许是整个世界,此时都在看着这里,甚至于中国的股市此时亦陷入停顿,鲜有的未有一股成交纪录,似乎这里将会左右一切。
“若是现在有人炸了这里,中国的经济可就完蛋了!”一进入西北总商业协会大会场,陆伯鸿心头就忍不住一跳,这些人无一不是实业界的钜子,自己的身家和他们中的很多人相比,根本就是毛毛雨。“熙顺,这可是咱们中国实业界百年难得的一次盛会啊!”虞洽卿的嘴边说笑着,脸上带着些许不定之色,天知道参加这次会议代表着什么。
作为上海商业协会董事会轮执主席,虞洽卿现在恨不得把这个商业协会主席的位子扔给其它人,天知道到时候他会提出什么要求或请求来,其它人可以躲、可以沉默不言,但是自己这个商业协会主席,上海总商业协会可是代表着华东财团,自己能躲吗?
现在一方面接到邀请书的人,代表着他在国内实业界的地位,而在另一方面,这次会议到底谈什么,所有人的心里都没有底,当然少不了的更多的人却是在担心,担心着将会面对的现实。
“少爷,你看他们!”说话时将目光一群人,相比于这里的很多人,那些人显得相对年青一些,很多人只有四十多岁,他们热情的招呼着来自各地的大亨们,神情中带着些许自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一种骄色。
张学良把目光投向那些相对年青的人群,那些人张学良并不陌生,他们大都是西北商业协会的董事。他们中的很多人过去在商界名不见经传,甚至于有一些人,在十几年前,尚是身无常物,但是却大都抓住了一个机会,利用公司时代难以计数的机会,一跃成为巨富。看着那些人,张学良的脑海中浮现起国内报纸对西北财团的形容。
“或许有一天,某一个财团可能会超过西北财团,但是有些东西是除西北财团外其它财团永远不可能拥有的,和财团的创造者一样,西北财团用自身的牺牲缔造了这个国家,这种为国无私精神是任何财团无法比拟的!这个公司历来都是站在伦理道德、理解信任和领导能力的最高峰,或许正是因为如此,铸就西北财团居下始终居于中国经济领袖的地位。”
“小姓于,于鸿玉!请多关照!”这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一个年青人站在张学良面前双手奉着一张名片,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拓展商务的大好时机,尤其是这个时候。“于氏航空制造!”接过名片张学良惊诧不已的看了眼前面前的这个年青人,于氏航空制造在中国仅次于中华航空,若是论及民航机的研发制造上,于氏航空在中国更是第一位。
“张学良!张汉卿,东北三集团!”张学良连忙取出一张名片递给面前的这个年青人。“东北财团!呵呵!久仰大名张董,令尊之英名,更是令国人景仰!”接过名牌于鸿玉做出一副惊诧的模样,实际上对于那些真正的大亨级的人物,又有几个人会认不清他们,对于鸿玉而言,自己所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相办法让这些大亨购买他们的私人飞机。
“于氏航空可是中国航空工业翘楚!没想到于总尽然如此年青!”两个年青人热络的客套着,尤其是于鸿玉更是曲意奉承,毕竟东北财团虽说规模尚无法与五大财团相比,但如果他们要进军通用航空业的话……公司将会获得一笔很大的订单。
“鸿玉,你是西北商业协会的董事,这次咱们的那位先生邀请大家来这,是不是……”张学良问道身边这个刚认识的朋友。“呵呵!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和你们一样,都只是接到的邀请信而已。”于鸿玉的眉间同样带着些许疑惑,为什么会开这个会?自己也想知道,于氏虽说不过是商业协会的列席董事,像这种大事按说应该能得到消息,可在接到邀请函之前,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风声。甚至就是西北商业协会执委会的执委们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这件事太古怪了!
“无论如何,接到总好过没接到不是!”于鸿玉似是随意的笑说着,自从各公司先后收到邀请函后,在商界、舆论界就开始流传着一句话“如果未接到邀请函,无疑其公司根本无法挤身中国一流企业。”那封简单的邀请函搅得商界在长达两三周内可谓是不得安生,几乎所有的大公司的老板们都是忐忑不安的等着那封信,以至于一些企业收到那份邀请函后会举行酒会以示庆祝,更重要的是向外界宣称“看!我的公司可是一流的企业!这份邀请函就是明证!”。
“……”胡庶华看到穆杼斋在掌中写的那两个字后,有些诧异的看着他。“是不是湘……”胡庶华轻声问道身边的这位。穆杼斋面无表情的说了一个字,同时把目光投向远处,“猜!”很多时候一些事情总会流露出些许迹象,他在这个时候召集大家来这,显然是有所图,现在他最关心什么?恐怕也就是那件事了,多少这两年天自己还是从湘钥那里听说一些事情。
胡庶华轻叹一口气,脸上尽显为难之色。“如果是真的,难办啊!”这件事透着古怪,且不说大家到现在不知道先生召集大家来这里为的得什么,甚至于连同商业协会执委会都没有任何消息,这事未免也太古怪了点。难道……
当外间大会议室里的人都在那里猜测不已的时候,司马则站商业协会给自己预留的办公室窗边,看着笼罩于阴霾之中的西北市,或许阴霾现在已经笼罩了整个国家。
“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司马忍不住在心里嘀咕着,一直以来自己奉行的经济原则是国退民进,即便是国家投资的工业计划,一但收回投资就会廉价售于私人,尽一切可能弱化国家对经济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对国民经济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尽可能的避免政府对经济的干涉。而这一次,自己尽管不是以政府的名义干涉他们,但实际上差别又有多大呢?
“先生,人已经到齐了!”打心眼里刘敬之并不愿意先生这么做,但……自己能劝得动他吗?回过身来的司马看着刘敬之,利害关系他和自己说了不下十遍,但自己还是一意孤行的要这么做。“我知道了,敬恒,你是不是觉得我是在赌?”“先生,你是在拿你的声誉去赌!”刘敬之脸色带着些许忧色。“声誉?如果拿我个人的声誉能挽回一切,我还真愿意去赌!”说话时司马抬起脚朝外走着,这件事总是要做的。相比于杨永泰他们,自己做这件事反而更容易一些。
“啪、啪……”在司马走进会议室时,原本互相交谈的大亨们连忙站起身为拼命的鼓掌,这种掌声是发自内衣的,对于这些实业大亨而言,司马并不仅仅只是前总理或是西北公司最大的股东,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受益于他、受益于西北公司,他们多少都不会忘记。一直以来国内有实业界从来是司马最坚定的支持者,根本原因是利益!而不纯粹只是因为感恩戴德之感。
走进会议室的司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大家客套什么,而是径直朝着发言台走去。站到发言台上司马环视着眼前的这些大亨,在座的六百余名大亨是自己的办公室经心挑选的实业界大亨,他们的雇员占到中国就业人群的近三分之一,司马微抬起双手示意大家静下来。
“各位老板,对于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想来大家都有所体会,生意难做啊!今个华之把大家叫过来,没别的事,就是大家在一起说道说道!毕竟在坐的诸位都是商界领袖人物!”司马的语声一落,会议室内的众人在自得的同时,心里不禁嘀咕了起来,今天先生表现和过去不大一样,过去再怎么着他在进来时,也会先和大家伙客套一会,今天这是怎么了?
“各位老板,今天华之恐怕有些失礼,但我提醒一下诸位,就在我说话的同时,指不定又有一家企业倒闭了!我们现在每天损失数千万!”双手扶着发言台,司马注意到这些人的表情变得极不自然,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那份自信,自己的企业可以撑过去,但是损失却是不可避免的。
“大家都知道,美国爆发的的金融危机把德国、英国、法国,还有咱们,都给拖下了水!几乎是一夜之间,好日子似乎到头了!看看我们,先是上千靠出口贸易的工厂倒闭、停产,接着大半年过去,国内商业越显萧条,五月份全国商品零售额还不到去年五月的70,更无法与19年相比,市场的萧条拖倒一家又一家工厂,失业的人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萧条,我想问一下诸位,咱们怎么办!裁员!降薪!好像你们正准备这么做!而且已经有人这么做了,我只想问一句,裁员、降薪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说到这司马的语气变得强硬起来。
“现在大家的工厂开工率不足,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但是为什么卖不出去?没人买!现在老百姓恨不得一块钱刻成十块钱去花,商品当然不好卖,为什么会这样,只是经济危机吗?不是!是信心危机!信心!现在大家只要一谈就是裁员、就是降薪,头上顶失业降薪的剑老百姓还敢花钱吗?他们不敢花钱,你的商品卖给谁!”
“该来的总归要来了!”听到这胡庶华算是明白先生邀请大家共讨大计,是讨什么大计了,五个月前国务总理就请过国内各财团的执委到国务院,希望各企业尽可能的避免裁员、保持薪金水平,当时各财团吱吱呒呒没给任何答复,现在先生之所以出面,是想帮杨永泰和复兴党过这一关,毕竟今年是大选年。
“在坐的诸位大都是商界的前辈!失业率、薪金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想来不需要我多加解释。今天请大家来这,不为了帮复兴党挽回局面,而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中国实业拼了20年,拼到今天这个局面容易吗?可现在随时可能因为我们的短视而毁于一旦!我下面要说的话,不是商量、不是恳请,而是要求,当然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理解为命令!”司马的尽管声音不大,但却透着不容质疑之味。
会议厅内的众人在听到司马这么说后,脸色变得极为复杂起来,到了这时候再不知道他要的什么,恐怕这里的所有人都白混了。
“未来十二个月不超过0。5的裁员比例,保持共和29年10月份的薪金水平,已经降下去的,再涨回去!十二个月,我只要十二个月的时间!大家能不能给我这个承诺!如果你们还相信我!还相信我司马华之!就给我十二个月的时间,十二个月内,我保证让市场恢复正常!”司马声音一落,整个会议厅内顿时陷入一片嘈杂之中,十二个月!所有人都倒呼了一口凉气,这……这也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吧!
“现在是上午九点十七分,我会在一个小时后回来,到时大家可以告诉我答案。”说罢,司马便直接下了的发言台,朝着会议室外走去全然不顾他人的诧异,在司马离开后,会议室的大门依然敞开着,似乎是告诉他们谁不愿意都可以任意离开。在司马刚一离开会议室,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以及东北财团和各省总商业协会的执委们纷纷聚在一团商量着什么,而其它人也都在交头接耳的商量着,所有人都被先生的这一记闷棍打蒙了。
“难啊!”几乎所有人心中都冒出这两个字来,无论先生是在请求或是命令,甚或是向他们求助,于情于理大家都应该支持,但这种支持却是以牺牲自身利益为前提,裁员不超过0。5%,工资水平保持19年10月的水平,工资保持那个水平勉强还可以,裁员率甚至底于经济危机之前,现在工厂普遍开工不足的情况下,这……偶尔会有人把眼睛投向那扇敞开的双开木门,那扇双开门此时可谓是充满了诱惑,走出那道门不会有任何风险,只需要双腿一迈,至少可以省掉上百万……
进入办公室后,司马便坐在沙发上双手扶着沙发扶手,一言不发的闭着眼睛。“噗通、噗通……”心跳尽管非常平稳,但掌心的汗心却明明白白的表露着自己的紧张,他们会答应吗?12个月!等于让他们每个人付出上百万的损失,他们会不会……徐敬之有些担忧的会议室的方向看了一眼。
“先生,你觉得这样有用吗?他们会答应吗?”“或许吧!”闭着眼睛的司马吐出几个字来,之所以在稳定工资、停止裁员就是给国民以信心,那怕只是一时的,这样政府才有时间去做好一切准备。“敬恒,现在我唯一能抱的希望是……他们还是那群实业家!”实业家!这是自己现在唯一能祈祷的,祈祷他们没忘记他们投身商海的本意,谋利而不忘国!
“但愿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些大亨们愿意做出承诺,让自己承担这个牺牲吗?徐敬之不禁有些怀疑。站在国务院大厦顶楼的杨永泰一言不发的望着那座西北第一高楼,神情显得有些颓废,尽管前有政界、工业界、经济界的头面人物纷纷出面表示对经济的信心,后有国务院拿出的经济刺激方案,共和20财年基建投资额高达25亿元,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大手笔,但是仍然没能挽回国民的信心。
“他们会有可能接受先生的要求吗?”先生在商界的影响力杨永泰不会怀疑,38家公司企业中有除了西北公司外,有8家是西北公司拆分出的独立运营子公司,这9家公司不可能拒绝自己的老板,剩下的29家就有些难办了。
那些大公司之所以拒绝做出不裁员、不降薪的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经济危机对于大企业而言,不仅不是危机,反而是一次机遇,截止到四月份,全中国38家最大的、经营最成功的公司平均利润率为13。7%,而西北公司的利润率则高达17。1%。
这次经济危机所造成的企业大量破产,正好为这些大公司及大财团以其雄厚的财力向更多的新领域挺进提供了极好的投资机会,与不裁员、不降薪带来的经济损失相比,他们恐怕更愿意投资新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有可能做出这样的承诺吗?但愿他们会卖给先生一个面子吧!
“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但是先生的面子总是要给的,但……”“……12个月不裁员、不降薪,是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是啊!在接受的范围之内,先生可以说12个月后,情况会好转,但是谁可以保证?是杨总理吗?”“……若是十一年那会,别说12个月,18个月的承诺,我都敢许出去,但是……”“说来说去,还是一个问题!”“可不是,这个问题才是关键啊!”
传入耳中的谈论声,让穆杼斋不禁有些哑然,谈过来谈过去最后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了,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最难办的问题,大家会给先生一个面子,但是却需要一个额外的保证,而这个保证恐怕……
和众人结束谈话的张学良走到于鸿玉的身边,“鸿玉兄,你怎么看?”“无所谓,但是无论如何,只要先生一句话,我们于氏航空工业仍然的可以做出不裁员、不降薪的承诺!”于鸿玉面无表情的看着那些人,他们嘴上说着不会拒绝先生,但是却开出了一个置先生于两难的条件。用一个难题去解决另外一个难题,真不愧是一群商界老前辈,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出了这么一个完美的决定。于鸿玉的回答让张学良有些尴尬,毕竟东北已经决定和华东、华中、华南联合行动,西北这边态度很明确,华北又是模棱两可,基本上大局已经定下了。
“老鳖,你说先生可能会接受他们提得条件吗?”华兴集团的余华龙用下巴点了点那群达成共识的大亨们,冲着一旁的王万年问道。“那要看先生怎么想不是吗?如果他们不一起行动,咱们很难独立挑起大梁,只怕到最后……”王万年的眉目间带着些许担忧之色。“放心吧!先生那肯定自会有分寸!如果是那样,即便是咱们有这个心,先生也不会让咱们这么做的!”话话时余化成取出怀表看了一眼,先生给的时间快到了。
第七十六章 谁能拯救
中国经济危机是从减少工业出口开始的,输往国外的成衣、家用电器、轿车、工业机械、香水、化妆品等工业品因受到美、英、法等国经济危机影响和贸易保护抵制而萎缩。出口贸易受阻,中国工业深受影响,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截止共和二十年五月中国轻工业比共和十九年同期下降24%。尤其纺织业在日本廉价产品激烈竞争下处境极为艰难,据农商部估计,危机使中国工业倒退了三年。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农业,共和十七、十八、十九年北方各省连续旱灾使农业减产,农产品供应持续紧张,国家粮食储备在过去三年中持续减少,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