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万九千六百三十五封,一个上午!”国会众议院议长徐树铮冷冷地强调。 “祈战死,祈战死,总不能都死了。”一名老成持重的国会议员听到歌声,愤怒的用手杖敲击地面大理石,悲愤的大喊, “都死了,中国可怎么办?”
国会参众两院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时局。英、美、法三国的外交通告把中国逼上绝路。列强的傲慢、无礼地狠狠抽了中国一个耳光,最后还蛮横的来了一句 “东南亚的事情与你们无关,滚回家去。如果想趟这池混水,中国就等着玩完吧!”徐树铮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对心急如焚的国会议员不屑一顾。
“借势!”望着广场上慷慨激昂的国民,司马回头对蔡锷说道。 “你的火上浇油,让国民在愤怒,军队在愤怒,整个国家怒火中烧,如同火山随时可能爆发,但愿能控制住。”蔡锷摇头叹息。现在军官们发电要求动员军队,宁可战死也不接受列强的威胁,民间更是沸沸扬扬,鼓励国防军再展军威,四万万六千万国民是国防军坚强后盾。
甚至少数几个省省长已经下令国民警卫队动员,做好响应国家征召的准备。尤其是沿海省份,沿海各省海上警卫队开始执行战备巡逻,广东省海上警卫队多次驱逐 “侵入”我国领海的英国军舰,广东海上警卫队和香港英军军舰随时可能擦枪走火。
“列强威慑建立在中国害怕战争的基础上,国民的表现会让列强看到,中国人不怕打仗、不怕威胁,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如果列强开战,爷就和他们打到底。”司马唾沫横飞。将消息捅出去,是内阁与总理智囊团体集体智慧的结晶,目的在于激起民愤,利用民愤,向美、英、法传达明确信号:中国人宁可全部战死,也绝不接受耻辱的最后通牒。
为了达成目标,舆论咨询委员会专家们进行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对三国通牒进行分析的 “评论员文章 ”,用大量证据说明这是列强试图灭亡中国的第一步,一旦中国退缩,阴谋得逞的列强即将展开旨在灭亡中国的一系列行动。 “不过,能不打就不打,实力悬殊啊!打仗等强大后再说。”司马补充道。实力决定底气,如果中国工业规模能达到美国的4成,自己都敢大打出手。
“美国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6%,生产的粮食占21%,其他谷类作物占32%,棉花占52%,木材制品占53%,生铁占52%,钢占45%,纸占47%,铅占46%,石油占72%。全世界38%的水力资源,50%的电报电话线路,35%的铁路和80%的汽车都属于美国,美国拥有全世界接近1/3的物质财富。和美国开战,天方夜谭?”司马羡慕的描述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的经济实力,司马最 “佩服”日本人的狂妄,竟然敢挑战美国。
“去年国防部派出考察团到美国考察后,在报告中提到,如果要与美国为敌,先去算算美国的烟囱。现代战争工业决定一切,没有实力就必须韬光养晦。不过适时强硬也很必要,一味软弱退让,只会让列强得寸进尺。”蔡锷非常赞同司马,美国的工业实力无以伦比,与美国相比,中国工业只是一个婴儿,美国却是巨人。
蔡锷看了一下时间,突然想起什么,奇怪询问司马, “你不为奥运代表团送行了吗?”过去几个月,全中国数司马对奥运会最热切,今天是代表团出发的日子,反而不去送行了。 “此时我去合适吗?不去了,让婉云代我去送行。我让婉云转告运动员, “到了欧洲,往死里练洋鬼子!”司马歉疚的笑笑,尽管知道是在演戏,但是自己这个主演还必须演出水平。奥运会反而从报纸头版跌到末版,没有多少人关注了?
大清早,身穿黑色皮质风衣的伊万托卡集体农庄主席维利耶夫,早早起床迎接市苏维埃派来的征粮委员西达科夫斯基。五月了,再有一个月就到了收割的季节,今年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征集粮食的力度。今年冬天,伊万托卡集体农庄和所有苏联集体农庄一样,没有完成粮食生产计划,导致灾难性后果,没有食品的农民吃光了由近到远的滨藜和酸馍。
大量集体农庄庄员和单干户挨饿死去,成人和小孩浑身浮肿,吃平时人不吃的东西,从牲口的尸体到树上的果实、橡树根和各种植物的根。但维利耶夫对此完全没有感觉,与瘦弱、浮肿的庄员相比,维利耶夫面色红润,甚至因丰富的营养体重增加了数斤。维利耶夫唯一关心的事情就是必须完成今年的缴粮任务。
见西达科夫斯基下了马,维利耶夫就象所有高加索人一样,伸开双臂搂住客人,稍稍提起,接着便亲吻起来。土生土长的高加索人都懂得,单单用语言表达不出感情。 “真高兴见到你,你说,咱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哪儿?” “最后一面?好像是在喀山吧!那一次我们打败了中国人!” “你的记性可真好,我记得当时你杀死了好几个中国小鬼子,还有那个中国军官,你用匕首划开了他的喉管。”两人红军战友兴奋的交谈着。
集体农庄庄员看到两人时,恐惧不已。又快到征粮的时间了,饥饿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自从去年农业集体化后,强制农民放弃土地、牲畜、农具,饥荒与镇压就在苏联农村上演。人们甚至吃黄鼠,甚至拿失去营养价值的动物尸体来炼油。庄员一天劳作仅得到400克黑面包,可还要将一大半留给孩子和家人,自己却仍饥挨饿,身体日渐虚弱。
不能完成工作定额,定量也要减到200克。不仅会将私藏面包的人开除出集体农庄,也开除分发面包时没有看守好的人。在集体农庄里到处都是胡作非为,开除庄员的原因五花八门,或是农庄主席看上房产或是谁家女人。开除之后,就是消灭富农,上一个冬天太多人被饿死、冻死,人们早就麻木了。
“在自然产出减少的情况下,就只好残酷地搜索饲料和贮备粮。区领导的命令非常清楚,不惜代价搞到粮食。不要怕流血,不要怕干蠢事,只要能弄到粮食就行。知道吗?粮食比农民的生命更重要。石油需要进口、机械需要进口,唯一能出口的只有粮食!”猛的灌下一杯伏特加,西达科夫斯基眼中带着血丝,松松套头衫的衣领,或许感觉腰间的手枪有些碍事,于是便将手枪取出放到桌上。
“如果农民不听话,就使用武力,红军会一如既往的配合我们。”维利耶夫想起去年在顿河一带征集粮食时发生的一幕幕。 “在瓦沙耶夫集体农庄,对庄员拳打脚踢,将煤油洒在裙摆上,点燃后审问: “快说,地窖在哪里?”在热东斯基农庄征粮队员用刺刀划得受审者遍体鳞伤,抄了大多数庄员的家,揭了房顶、砸了火炕,强迫庄员的妻子女儿陪他们睡觉。
在索路采夫农庄,共青团活动室里,把尸体摆放在桌子上,然后审问集体农庄庄员。审问人员以枪毙相威胁,最后的确枪毙了数名庄员。另一处农庄则将庄员吊在天花板上,连续审问,直到昏迷,然后用皮带捆上,拳打脚踢的拉到河上,让她跪在冰上,继续审问她。最后那个女孩被数十名征粮队员轮奸。
当然这一切永远不会被民众知晓,各地苏维埃封锁消息,总之饥馑也好,饿殍遍野也罢,外界一概不知,国家太大了。死神席卷了顿河、伏尔加河等每一处粮食产地。整个俄罗斯产粮区到处都是浑身浮肿、奄奄一息的人。农民家中没有一块面包,全靠水生植物吊命。不过这一切与维利耶夫没有任何关系,正是农民的消极怠工导致国家不得不采用强制手段。
在维利耶夫和西达科夫斯基商量 “征收”粮食计划时,农庄周围的麦田中,几名孩童和少年趴在麦地里扯青麦,这种偷盗 “集体财产”的行为一旦被发现,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就会被开除,但饥饿却让他们孤注一掷。趴在田间科涅夫小心翼翼的把麦子剥出来放入布袋,十五岁的科涅夫父母都在冬天饿死了。
“朝东走,走300里,你就能走出这个国家,到了那里就再也不用挨饿了。”父亲临死前的交待让科涅夫年少的心中只有一个梦想,逃出这个饿殍遍地的国家。 “我一定要逃,一定要逃出去”。自从麦田里的麦穗出来后,科涅夫就开始为逃跑计划准备粮食,科涅夫知道必须要在征粮队进入乡间前做好一切准备,离开这个鬼地方。
正当科涅夫全神贯注的剥麦粒时,突然感觉头顶的阳光被遮住了,科涅夫吓得双手颤抖,汗水从额头滴落,怎么没有喝斥声?惊恐的科涅夫强迫僵硬的脖子慢慢回头。 “咦!没人?”身后没有人,是什么挡住了阳光?隐约听到空中有声响,便朝空中望去,惊讶的他任由手中的麦粒落到地上。空中一个漂亮庞大的雪茄形飞行物正的悠闲的缓慢飞行。科涅夫目瞪口呆的仰视着雄踞天空的庞然大物,正在田间劳作的庄员发出惊恐的尖叫。
对于地面反应,飞艇上的人无从得知,FK…200型客运飞艇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最豪华的飞艇,它的乘客也定位为成功商人和社会名流,这是他第一次国外飞行,他是第一个采用整体舱室的飞艇,过去的FK系列飞艇采用前中后三个分离式舱室。FK…200是一个奇迹,巨大的身躯会令人过目难忘。
它全长251米,比世界上最大的客轮 “祖国号”还要长,最大直径是50米。庞大飞艇装上燃料和发动机也只有120吨重,但是他却可以装载380吨的旅客和货物。它还是第一艘采用柴油发动机的飞艇,装有四台1100马力西北通用动力柴油发动机,比起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震动小更经济。
而当FK…200满载燃料时它可以运载280名旅客和38名空艇乘员及空姐以130公里的时速飞行16100公里。巨大的艇身被分割成20个相互独立的气囊。这些气囊能够装载223760立方米的不可燃的氦气,让它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航空器。
刚从健身室里走出来、享用着茶水的刘常春,坐在眺望台边,身边餐桌上铺着白色亚麻桌布,上面摆放着闪闪发光的玻璃器皿,透过巨大的观景窗,可以居高临下的欣赏1200米下俄罗斯绵延上千公里的平原,令人心旷神怡。
在豪华飞艇上飞行了一天一夜后,曾经让刘常春咋舌的豪华已经习以为常,坦然享受配备了热自来水以及舒适软床的卧室,居于天空的激动消失的无影无踪,艇内大多数运动员在看报纸和画报,打发无聊的飞行时间。艇内健身房面积有限,飞艇内的203名运动员只能轮流使用以保持状态。
园桌边围着几名记者,飞艇内的乘客不只是奥运会代表团,还有16名随队记者,各大报社派出最优秀的记者,来报道中国队参加的比赛,国人对运动员充满了期待。 “可惜了,当年如果没有那场暴风雪,我们已经帮助俄罗斯人解放了这里,老百姓也用不着忍饥挨饿,如奴隶、牲口一般的生活。”依在窗边的一名女记者望1200米下的地面,悲天悯人的惋惜一亿五千余万奴隶般的俄罗斯人。
尽管苏联是一个铁幕重重的国家,但中俄边境上每天都会有数以百计不顾机枪扫射以及脚下地雷,拼命逃离苏联的饥民。国内报纸、广播电台非常喜欢报道难民, “为了自由和生存,他们逃离了被残暴独裁政权统治的国家。”国内新闻称逃离苏联的行为是 “奔向自由之地”。
数月前,一部由京城电影学院十几名结业学生历时半年拍摄的《奔向自由之地》的记录片,在国内上映后,引起举国轰动。难民营内形同饿殍的难民,口述苏联农村的现状,声讨余粮征集队的残暴。尤其是在北极圈冰原上,利用长焦镜头拍摄的在机枪扫射下,不顾一切穿越雷场的画面,更是震憾人心。
一个被炸断腿的母亲拖出一条近百米长血迹,只为把怀中婴儿送到边界线以东,绝望的男人用身体在雷场上滚动,只为让家人可以到达 “自由之地”。记录片中俄罗斯人的遭遇和绝望,震惊了每一个观众。在为难民募捐的同时,心中庆牵政府果断出兵俄罗斯以及对国内社工党快刀斩乱麻的镇压,让中国远离了极权。
“或许在我们脚下,就有人正在饿死。”女记者的感叹让飞艇内的气氛变得沉闷,中国人是善良的,曾经遭受过类似的苦难,但与生活在欧俄地区的亿万俄罗斯人相比,苦难只能用磨砺来形容。
“征粮队拿走家中最后一粒粮食,杀死了父亲,妈妈、妹妹和我被赶出集体农庄,妈妈带着我和妹妹流浪,一直朝东走。妈妈听说到了东边,就会有面包,我和妹妹还会有糖果。妈妈饿死在了路上,我和妹妹从来没吃过糖果!”记录片中俄罗斯男孩把摄影师给他的糖果给了年幼的妹妹,拿着糖果包装纸嗅味道的画面让杜洁心酸不已。
在中国,即便是再穷的家庭,过年时也能让孩子吃上果子、糖果,而影片中七、八岁瘦的皮包骨头的小女孩竟然从没吃过糖。 “在下面有多少个孩子没吃过糖果?”杜洁想到电影中女孩的叹息,似乎抱怨上天的不公,欧俄儿童吃不上糖果、甚至随时会饿死,而帝俄儿童却可以得到免费午餐。
“可惜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一名男记者感叹道。共和十年,苏联发生大灾荒,帝俄以及旅居中国的俄罗斯人和中国民众,为灾民募集了数百万元的善款,购买了大量小麦、面粉、药品。因中苏两国关系紧张,所以不能像美国人一样在苏联直接赈灾,物资由中华慈善总会、世界红卍字会等慈善机构转交给苏联政府,人们以为这样可以帮助灾民。
但出人意料,本应用于救济灾民的粮食、药品大部分被苏联政府挪用,如果不是叛逃的苏联军官和士兵在国会作证,善良的国人仍然不断的向他们提供捐助,最后粮食和药品却成为军队的军需品。经历了共和十年慈善骗局后,即便知道欧俄正在上演前所未见的人为饥荒,国人亦不愿捐出一分钱,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难民,同时拒绝购买欧俄地区进口的粮食。
“能做些什么呢?”飞艇上的运动员和记者都陷入沉默。是啊!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帮助逃到中国和帝俄的难民。
穿新款西服的代表团团长张伯芩走进餐厅,听到记者的感叹,啼笑皆非, “还是想想自己吧!国家面临三大列强的威胁,何来闲情逸致关注他人?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在赛场上击败外国人。振作精神,专心致志到赛场往死了练外国人。”
第二十章 我舰奉命撞击你舰
整个欧美报纸上也都用三个字母作为头版:战争!尚未从战争阴云中走出来的欧洲人、美国人惊恐不已。英、法、美干涉中国,中国数亿人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国家进入战争状态。 “世界怎么了?”所有人都充满疑惑,夺去千万人生命的战争刚刚结束,竟然因为荷属东印度中国可能的护侨,英、美、法三大强国,再一次吹响了战争的号角。
“我们绝不接受美国人为荷兰殖民地流血,争取民族自决权是神圣的公民权力,1775年我们曾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今天自由的美国却要去镇压争取自由的民族。美国报纸上谴责之声不绝于耳,国会的质疑更是此起彼伏。美国人恐惧、害怕再一次卷入与自己无关的战争。因为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因素,美国一直盛行 “孤立主义”情绪。
欧战结束后,面对惨重的伤亡,美国痛定思痛,全面反思,绝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美国卷入欧战是 “死亡商人”操纵政府的结果,是一个悲剧性的大错误。欧战中美国对经济进行战时管制、公民权利受到限制、超过84万美国青年献出生命,却得不偿失。停战后,美国人普遍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内,面对美国以外的事务,特别是欧洲事务基本不感兴趣。
美国人认为,美国地理条件优越,得天独厚,欧洲事务与美国无关。美国参众两院中孤立主义的坚定拥护者甚众,经常制造舆论、影响民情,对总统施加压力。欧战让美国付出巨大伤亡,民众普遍有受骗感,孤立主义占据了民意的主流,认为美国不应干预美洲大陆以外的事务,不必参与欧洲纠纷,更不能卷入欧洲战争,孤立主义思潮主宰了美国。
孤立主义盛行的美国,柯立芝内阁阻止中国干涉东南亚事务的外交通告,被美国人视为 “战争的信号,对中国最后通牒。”参众两院反对者甚众。中国民众激烈反应后,美国的担心变成了事实。
“美国很有可能再一次卷入与自己无关的战争,数百万美国人会为柯立芝的愚蠢流血牺牲,柯立芝先生试图像威尔逊一样,在欧亚洲问题中担任仲裁者,卷入与美国利益无关的事情。阻止一个向往自由、渴望独立的民族获得自由与独立,是对美国道德原则的背叛,美国正在陷入不道德的欧洲恶习中……”
5月4日,礼拜日,华盛顿特区春意盎然。虽然天空蒙蒙细雨,但华盛顿却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反战示威游行。白宫北门外拉法耶特广场上,上万名反战人士高举 “拒绝战争,结束干涉”、 “干涉自由就是犯罪”的标语,传达 “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意愿。
游行示威者面对记者镜头,纷纷挥舞 “战争不是办法”等标语牌,抗议美国政府在兰芳独立问题上的立场。参加示威的妇女带着孩子来到白宫门前,打起 “不要派我们的儿子去杀人或送死”、 “我们的儿子不做杀人凶手!”的标语和旗帜。
“目前我国驻华大使馆的工作已经全部停止,大使馆被激动的中国青年团团包围,如果不是中国军警依然努力保护大使馆,大使馆将被夷为平地。美国商品在中国遭到前所未有的抵制,但中国商品仍然在美国热销……”查尔斯。休斯抱怨道。事情的变化超出查尔斯的想象。
在外交通告中,美国已经尽可能剔除了敏感词语,希望中国基于维护亚洲和平的立场,放弃干涉荷属东印度。只有一句:美国绝不会坐视任何国家试图改变东亚南现状的举动!或许稍微强硬一些,而这句话却被国内奉行孤立主义的议员和记者认为是美国对中国的战争通牒。之所以会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是因为在中国发生的游行示威。与美国人反战不同,中国高喊:要战争,宁可全部战死,也不愿意接受 “奇耻大辱”。
“中国全民在愤怒、军队在愤怒,很多省动员了国民警卫队。在广东,中国军舰与英国军舰互相追逐,双方多次鸣炮示威。局势已经完全失控,费尔大使与顾维钧总长会见的要求被拒绝。从中国内部得知,中国总理原则同意动员军队,而且海军已经动员!”
“中国人都是疯子!难道真想和美、英、法打一仗吗?”查尔斯的话让柯立芝诅咒不按常理出牌的中国人。按照最初设想,美国表明强硬态度后,中国政府应该选择退缩,兰芳事件将由荷兰人自己解决。而中国却像疯了一般,准备进行一场不可能赢的战争。 “二十四年前,清国太后不是向全世界宣战吗?我们永远不能用常理衡量东方人!”副总统道威斯用二十四年前的例子印证柯立芝的诅咒。
柯立芝望着窗外示威人群,心中嘀咕:真以为白宫要和中国宣战吗? “威慑让敏感的中国人认为,三国携手意图灭亡中国,中国人误解了我们决定,威慑已经失去了意义,现在必须结束错误。”
“可问题在于,如果荷兰执意收复婆罗洲,中国会不会做出过激反应?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放弃保护侨民的权力和义务。”查尔斯反问。难道就这么放弃?兰芳独立后会在东南亚引起连锁反应,将来怎么处理?但查尔斯明白,美国从没想过与中国宣战。 “我们已经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中国与荷兰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当然应当阻止,我们也正在这么努力,但如果他们执意要打,那是他们的事情。”
在华盛顿做出决定的同时,大洋彼岸的香港已进入深夜。位于半山亚厘毕道旁建于1851年的香港总督府,代表 “英国利益在远东最后的堡垒”。随着租界交付、威海卫租借地提前交还,英国殖民地香港,成为英国在远东最后的 “领地。”
尽管已至深夜,但总督府内依然灯火透明。广东省宣布国民警卫队进入战备状态后,驻香港与九龙的英军随即进入战备,总督和香港的英国人都知道,一旦中英进入战争状态,香港将毫无例外成为战场,总督府内外廓尔咯士兵警惕的执勤警戒。
香港第十六任总督司徒拔感到胆战心惊,出任总督六年,司徒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同时也感受到日益强大的中国咄咄逼人的气魄。英租界与威海卫无奈的被归还,香港成为英国在远东最后的领地,这让司徒拔忧心忡忡,感觉失去香港迫在眉睫。现在因兰芳事件中英针锋相对,把香港和司徒拔推到前台。
“伦敦希望我们探明中国人的决心和底气,以便做出进一步反应”,司徒拔无奈的冲中国舰队司令加文纳莱韦森上将扬扬手中电报。中国激烈的反应出乎伦教意料,英国一方面担心暴发战争,另一方面却也不愿意牺牲缅甸、海峡殖民地的利益,伦敦希望香港试探出中国的底线。
“伦敦永远不顾及现实情况,展开行动试探中国人的决心,万一擦枪走火,香港会被中国空军夷为平地,中国舰队也将不复存在。”加文纳莱韦森上将对伦敦的决定不以为然,伦敦政客永远看不清现实。加文纳清楚,现在中国人非常敏感。英国舰船在海上与广东省海上警卫队舰船相遇,双方都会将炮口指向彼此,如果再进行无谓的试探,天知道中国人会不会开炮。
明知道试探中国人的决心风险不小,但司徒拔却没有选择, “加文纳将军,中国舰队的成立不正是伦敦外交政策的需要吗?”由于英国殖民地遍及五大州,素有 “日不落帝国”之称,为了保障殖民地及航运安全,将皇家海军有计划地分驻于世界各主要地区,形成全球战略网,中国舰队则是全球战略网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中国舰队”是英国战略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英国在远东海军力量的代表。目的是维护英国在远东的统治、商业利益,以及航运安全,也英国武力威摄工具。 “中国舰队”活动范围广泛,南起新加坡、马来西亚半岛;北抵海参威、白令海峡;东至日本长崎及韩国的仁川;西到中国沿岸,且以中国为中心。
英国在华通商口岸最多、商业利益最大、外交特权最广、战略地位最高。兼其兵船可以纵横于沿江沿海各口岸,自由进出,畅行无阻而无户庭之限,更使英国在中国居于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产生重大影响。但这早已是昨日黄花,中国舰队曾驻防威海卫、黄埔江以及长江,而随着去年9月中英新约达成,租界地、威海卫归还,英国失去自由进出中国领海与口岸的权力,中国舰队只能驻防于香港与新加坡。
“总督阁下,你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文纳郑重提醒司徒拔,任何不恰当的试探都可能导致擦枪走火,引发战争。 “我想伦敦以及海军部对这个问题必定进行了仔细考虑,不是吗?我们只需要执行伦敦命令,给他们想要的答案。”司徒拔小心谨慎的维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但同时,他也是个拥有大帝国意识的人,与中国交涉中从来都持强硬态度。
维多利亚湾中国舰队码头,一个矮胖的上校身穿雪白制服,一个箭步跳上舷梯。康士坦次号巡洋舰随港外涌进的涨潮漂动,灰色舰身和大炮被初升的太阳蒙上一层粉红色。亨利上校爬上军舰下达命令, “传令兵,通知哈克斯中校和其它军官二十五分钟后到会议室开会。”一个小时前,亨利上校接到加文纳上将的命令,从美利楼离开后,亨利发现自己怎么也笑不出来。
亨利看了一眼蓝色舰首旗,又回头望着炮塔、桅杆以及阳光中的司令塔。康士坦次号是十年前服役的轻巡洋舰,吨位4320吨,仅只有二门六寸炮和八门四寸炮,用老旧军舰去 “试探”中国的决心,这不是试探是去送死。 “亨利上校,记住一个原则,在任何条件下,你都不能首先开火,明白吗?在中国军队炮击康士坦次之前,绝不能开炮。”该死的,这个等于自杀的任务竟然落到自己头上。
“你们已经接近中国领海,立即撤离!”亨利脑海中浮现出例行巡航时与广东海上警备队遭遇的情景,毫不犹豫将炮口对准英国海军的中国海军,军舰只有千吨甚至几百吨,但还是会不顾一切的迎击,完全没有顾虑。
司令塔内身穿一尘不染白制服的皇家海军军官,不折不扣的执行舰长命令,无懈可击的操纵老旧巡洋舰。向来坚韧而狡猾的亨利,此时颇为忧虑, “我们不需要怀疑中国人决心,在进入中国领海前,每一个炮位射手必须到位,一旦中国军舰开炮就立即还击。”上午十时十五分,康士坦次号驶过九龙烂角咀,皇家海军官兵立刻进入战备状态,再过二十分钟,康士坦次号将驶入中国领海,战争一触即发。
海风轻抚着海面,广东省海上警备队 “虎门号”驱逐舰在伶竹洋上战备巡航。海上警备队与国民警卫队相同,平时由省政府指挥,各省省长、议会有权在自然灾害或国家面临入侵时动员国民警卫队。5月2日上午,广东省议会通过决议,命令广东省国民警卫队进入战备状态。广东是第一个进入战备的省份。
了望塔上的水兵拿着望远镜观察平静的洋面,海上警备队是一支特殊的国防力量,它执行救生、保护国家财产、执行法律、实施科学调查和保卫国家安全等多方面任务,平时执行人道救援任务。
海平线上一道黑色轮烟吸引水兵的注意,一两分钟后,一艘军舰出现在水兵视线中,桅杆上飘扬英国米字旗(文*冇*人-冇…书-屋-W-Γ-S-H-U),水兵连忙拿起电话向舰长汇报。听到了望水兵的汇报,舰长苏伯昆命令 “虎门号”逼进,阻拦对方,两舰接近至数百米后,虎门号水兵打出旗语要求英舰立即撤离中国领海, “康士坦次号,你们已经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撤离!请立即撤离!”与此同时,虎门号上的炮手调转炮口对准 “康士坦次号”。
“继续前进,回复:皇家海军在此海域拥有无害通行权。”放下望远镜,亨利扭头命令道,领海无害通行权,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或停靠内水外的泊船处或港口设施,这不被视为对他国海权的侵犯。对方的回答让苏伯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去年至今,尚未有国家军舰在遭到警告后继续进逼。
“立即上报司令部,英国康士坦次号巡洋舰深入我国领海,遭警告后拒绝撤离,以在此海域拥有无害通行权为由,继续向珠江口航行。”面对康士坦次号的挑衅,苏伯昆立即请示司令部。脑中却浮现出马尾船政学堂上学时,教官的话:至今,中国无领海可言,帝国列强入我领海、内河如入已海。同时想起广东省海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