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远东狂人-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市已经变成了废墟,地面上大片大片的焦黑,残垣断壁到处都是,街道清晰可辨,与废墟交错在一起,就像是一幅油画涂鸦上刻意划上去的一些线条,由于是无声影片,放映室里听不到什么别的声音,只有那台8毫米的电影放映机的电动马达在“沙沙”的响,没有人说话,偶尔一两声咳嗽,反而更增添了现场的压抑气氛。
副官领着海森堡在后排座椅上坐下,海森堡识趣的坐在那里静静的与这些纳粹高层人物一同观看影片,并且很快从影片上的一个细节认出了画面中的城市,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记录片里的这座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很可能就是日本首都东京。
难道是盟国方面转交的记录片?海森堡非常惊讶,急忙聚精会神的盯住了银幕,仔细的观察那座城市的废墟,他很快发现,城市的中心地区可以从空中明显的看出一个圆形的冲击波痕迹,而在这片地区,建筑物被摧毁得相当严重,许多房屋实际上是被“吹”走的,而在这片区域之外,那成片的房屋废墟更像是被高温烧毁的,东京的建筑有太多的木制部分,或许这也是东京为什么遭到如此毁坏的重要原因,原子弹冲击波只是摧毁了爆心附近的建筑,但是光辐射和热辐射却点燃了远处的那些木制建筑。
海森堡赶到放映室的时候,影片的播放已经快到尾声了,所以,两分钟之后,银幕上一片雪白,影片全部播放完毕。
这时,放映室里终于有人说话了。
“看起来,原子弹的瞄准点就是东京市中心附近。”
海森堡听出这个说话者的声音,正是纳粹德国军工生产部门的负责人斯佩尔。
“从影片里看,东京被‘完全摧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被完全摧毁的只有市中心的区域,其它地区,基本上都是被随后的高温引燃的大火烧毁的,日本人喜欢用木头造房子,幸好德国城市没有那么多木制建筑,所以,原子弹并不可怕。”
斯佩尔说完,海森堡就听到了纳粹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的声音,听上去,这位元帅对东京原子弹的威力非常不屑,当然,这也可能仅仅只是为了给元首打气,这个时候,德国的所有人都需要打气。
“戈林元帅,请恕我直言,原子弹的威力是非常可怕的。虽然我没有看过完整的影片,但是仅仅从那两分钟的影片内容来看,东京‘完全被摧毁’的说法并不算错误,原子弹除了冲击波能够杀伤目标之外,还有光辐射和热辐射,而这两种辐射对于人体仍然具有相当严重的伤害,有的伤害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但是过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伤害的后果就会显现出来,许多研究原子物理的科学家死于癌症,就是证明。”
海森堡站了起来,反驳了一下戈林的说法,作为一名科学家,一名严谨的核物理科学家,他不能容忍有人在他面前藐视原子的力量,更何况,万一元首听信了戈林的胡言乱语,真的不将原子弹当回事的话,那么柏林吃原子弹也是早晚的事。
“海森堡博士,请坐到我的身边来。我们的电影还没有看完,等看完之后,你再评论。”
海森堡听到了元首希特勒的声音,于是,副官将他领到了坐在头排位置的希特勒的左手边,而原来坐在那里的纳粹德国副元首鲁道夫·赫斯则识趣的让到了一边。
就在海森堡落座之后,电影放映机再次启动,又一部记录影片开始播放,与上一部影片不同,这一部影片不是展示东京的破坏效果,而是一部关于新式武器的试验记录影片。
影片一开头,就立刻在电影放映室里引起了一阵喧哗,因为观众们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根又长又粗的东西,竖在一片戈壁之中。
“那是火箭么?”有人在后排位置询问。
“应该把布劳恩博士也请过来观看影片的,他一定会惊讶这火箭的长度和直径。德国的V2火箭和这枚火箭一比,简直就像是玩具!”斯佩尔在后头嘟哝。
“都安静!”希特勒叫了一声,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
很快,画面上的那枚又长又粗的火箭尾部腾起了一股浓烟,接着一道闪光,浓烟变成火焰,以一种近乎爆炸般的速度迅速膨胀开去,然后火箭就拔地而起,拖着火焰与浓烟飞了起来,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很高的飞行速度,最终消失在画面之外,晴朗的天空中只留下一道长长的、笔直的青烟,但是电影画面并未到此为止,银幕上片刻的空白画面之后,一段剪接的影片继续播放,画面一开始,仍是晴朗的天空,没有任何异样,但是片刻之后,从高空突然出现了一道流星般的闪光,从很高的高度砸向地面,但是并没有接触到地面,实际上,在数千公尺的高度,那道流星般的闪光就爆成了一团绚丽的闪光球,原本能见度非常好的晴朗天空几乎是在瞬间就好象变暗了,太阳的光芒似乎完全被那团闪光球遮挡住了,而且那团闪光球迅速扩大,虽然影片没有任何声音,但是光是那诡异的空中火球就足以让人目瞪口呆了。
放映室里的所有人几乎同时发出一声惊呼,而海森堡更是下意识的站了起来,用一种失魂落魄的声音喊了一声:
“核子导弹!”
再也没有什么词汇能比得上“核子导弹”这个新鲜词组更有威力了,几乎刹那间,这间“狼穴”的小小电影放映室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只能听到电影放映机电动马达的“沙沙”声,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住了。
许久之后,海森堡才听到身边那位元首略到疲惫的声音。
“到此为止吧。今天在这里看到的所有的东西,谁都不准说出去,电影拷贝立即销毁。”
海森堡坐了下去,扭头看着电影放映员将电影拷贝从电影放映机上取下来,他忍不住小声询问坐在后排的斯佩尔。
“这些影片拷贝,是哪里弄到的?刚才的那枚核子导弹试验,是美国人的试验么?美国人是用核子导弹袭击东京的么?”
这时,电影放映室的电灯亮了,海森堡看清楚了斯佩尔脸上的古怪表情,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表情,他们显然不知道答案。
最终,这个谜底还是坐在海森堡身边的希特勒为众人解开的。
“这两部电影拷贝,是美国政府、中国政府委托瑞士政府于今天上午转交的,第一部影片是中国空军在东京上空拍摄的,第二部影片是中国军方在沙漠地区进行原子弹火箭投射试验的影片,美国、中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迫使帝国屈服,与影片拷贝一同送到柏林的还有一份最后通牒。本来,我是不希望有太多人看到这些画面的,但是,为了让你们清楚的认识到目前德国所面对的严峻形势,我还是决定让你们观看这两部影片。你们必须明白一个基本事实:这是美国、中国对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核讹诈!无耻的核讹诈!”
虽然希特勒没有明说那份中美联合向德国提出的最后通牒的内容是什么,但是在场的所有人还是可以猜出来的,那就是:如果德国继续坚持与盟国进行战争,中美两国将对德国实施联合核打击,而且,面对中国的核导弹,德国空军的所有战斗机和截击机都派不上用场。
“什么?中国军方的核子导弹?中国人真的制造出了原子弹?还有核子导弹?”
海森堡此刻的惊讶已不能用语言形容了,原本以为美国用轰炸机投掷原子弹轰炸东京就已足以令人担忧了,而现在,那枚核子导弹的实弹射击画面已经完全超出海森堡的想象了,难道威力如此巨大的原子弹居然可以装进火箭的战斗部里么?
按照初步计算,海森堡认为,原子弹的重量至少应该在五吨以上,但是现在,难道中国的核物理学家和武器专家们已经可以实现原子武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了么?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德国根本就没有任何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可能。
虽然海森堡仍然对此表示了怀疑,但是元首已经不允许他再对此事实进行任何毫无意义的置疑了。
“海森堡博士,今天,你必须将德国原子武器的研究进展详细的介绍给我们了解,无论如何,德国再也不能这么无所事事的坐以待毙了,美国和中国绝对不会给我们太多的考虑时间。现在,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我会尽一切可能满足你的要求。”
希特勒的话打断了海森堡的思路,他这才醒悟,想起了今天赶到“狼穴”的任务,于是首先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份长长的名单。
“请元首首先将这些人调到我的研究小组,他们都是原子物理学最顶尖的人才,那些名字下划了横线的人,目前都关在集中营里,因为据说,他们都有犹太血统。”
海森堡将名单交给了希特勒,并说了几句,同时目光扫向站在元首身后的希姆莱,就是这个人将这些对于德国的原子弹研究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关进集中营的,如果不是他,海森堡现在也不会一事无成。
“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办。另外,关于‘最终解决’计划的执行,暂时推迟。”
希特勒果然很痛快的批准了海森堡的建议,将名单交给了希姆莱,而在接过名单之后,希姆莱突然问了一句。
“盟国最后通牒的事情怎么处理?”
“就叫里宾特洛甫去开罗,既然美国人和中国人都不反对谈判,那么我们就到开罗去,开出我们的条件。”
“如果元首不反对的话,我想与里宾特洛甫一起去开罗,以德国副元首的身份,向盟国表示我们的和谈诚意。”鲁道夫·赫斯不失时机的毛遂自荐。
“那你就去吧,但是请你记住一个原则,一个基本的原则:伟大的德意志是绝对不会接受任何屈辱的投降条约的,‘凡尔赛体系’绝对不允许卷土重来!”
希特勒咆哮着,这使站在一边的海森堡非常的不安,不知道为什么,他对此次开罗和谈不抱任何希望。
第1263章 密谋者
酒窖里光线很暗,只有一盏电灯挂在西北角落,那里支着一张橡木桌,桌子上搁着一台电子管收音机,而在收音机旁正围坐着五个人,而且都是军人,纳粹德国国防军的军官,军衔最低的是名少尉,而军衔最高的则是一名上校,他的全名是克劳斯·申克·冯·斯陶芬贝格,不仅是德国国防军的军官,而且同时还拥有贵族爵位,他现在是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的一名副官,上校的军衔是刚刚晋升的。
此刻,收音机里正在播送德语广播,虽然德语发音非常纯正,但是播音员确实不是德国公民,而是一名英国公民,实际上,现在的收音机频道正调在短波波段,收听的广播也是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电台的转播台就设在埃及,而报道的内容主要还是集中在1945年的国际形势和战争走向上,从广播来分析,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目前已经陷入了全面溃败之中,战火很快就会从南俄草原和北非沙漠烧到欧洲内陆地区,并最终摧毁德国和意大利的一切。
作为一名曾经长期在德国非洲军团服役的职业军官,斯陶芬贝格非常清楚,电台并没有说假话,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夸张,但是广播报道的内容基本上是真实的,斯陶芬贝格上校亲眼见证了德国非洲军团在北非的溃败,他以参谋部作战参谋的身份跟着德国陆军元帅、“沙漠之狐”隆美尔从埃及一路撤到利比亚,再从利比亚撤到阿尔及利亚,而在他们的身后,是紧追不舍的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的坦克部队,仅仅是在盟军的追击与空袭中,德国非洲军团就损失了大量重型装备,人员也折损了许多,尤其是跟着德军撤退的意大利军队,基本上已经溃不成军,十几名意大利的将军不是被俘就是主动投降,可以说,意大利非洲军团已经不复存在了,至于西班牙军队,在德国军队下达撤退命令之前就已经在沿着北非的地中海海岸向西一路狂奔了。
目前的形势,尤其是北非形势,对于德军、意军而言已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即使能够得到足够的军需补给,但是隆美尔元帅仍然没有十足的把握巩固阿尔及利亚防线,他曾请求德国统帅部,将剩余的德国非洲军团撤回欧洲大陆进行休整和补充,但是这一请求却遭到了冷酷的拒绝,而拒绝的命令直接来自于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他在电报里以一种非常强硬、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诉隆美尔元帅,“必须坚守到最后一个人”,并且要隆美尔向他个人保证,一定会在阿尔及利亚坚守至少半年时间,无奈之下,隆美尔只好在回电中做了相关的保证。
但是在斯陶芬贝格上校看来,隆美尔元帅的这个保证是海岸沙滩上的城堡,当潮水涌上沙滩的时候,就是城堡垮塌的时候,关键并不在于后勤补给线是否畅通,关键在于,美国已经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谁能保证,美国不会向阿尔及利亚防线上的德军、意军阵地投掷原子弹呢?
更为重要的是,当中国也拥有原子弹的消息传来之后,斯陶芬贝格上校更加肯定,阿尔及利亚德军所面对的战略态势是非常糟糕的,而且现在的事实也证明了上校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就在现在,这台中国制造的电子管收音机里正在播送一条非常具有震撼力的德语新闻,而这条德语新闻在上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播送了,而现在,已是这条震撼力十足的德语新闻进行第六次重播了。
“……根据美国、中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对德意作战国政府昨天在埃及开罗进行的战略会议所通过的一份决议,中美两国军方已经正式制订出了对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两国本土的战略核打击名单,现在本台被授权公布这份核打击名单。根据这份名单显示,如果德国和意大利继续坚持战争立场,拒绝恢复欧洲和平的话,那么德国和意大利的如下城市将遭到中美两国空军的联合核打击,请所有欧洲听众注意聆听名单上提到的这些城市,如果你现在正好在那些城市里,那么请你在一个星期之内迅速离开城市,前往乡下,或者到更远的城市躲避。
现在开始公布即将遭到首轮核打击的城市名单。
首先是德国的城市:慕尼黑、纽伦堡、曼海姆、美因兹、威斯巴登、莱比锡、德累斯顿、科隆、多特蒙德、汉诺威、柏林。
接下来是意大利的城市:巴勒莫、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伦萨、里窝那、热那亚、威尼斯、布里西亚、都灵、米兰。
以上城市居民,请在听到广播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城市和周遍地区,由于原子弹杀伤力巨大,不仅有强烈冲击波,而且也有致命的光辐射与热辐射,因此请离以上城市越远越好,在核爆炸发生时,请不要用眼睛直视爆炸所产生的闪光,同时,为了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请提前准备足够的食物和饮水,为了帮助和平居民躲避伤害,现在公布一些核轰炸之下的必要的防备措施与常识,请听众拿好纸和笔,一分钟后,我们将科普相关核战防护知识,请您坐在收音机边不要走开,而且,当你得到这些消息之后,也请尽快转告您的亲友和邻居。”
这时,收音机里响起了音乐声,这是一首德国民歌,但是在这种背景中播送出来,却有一种强烈的讽刺意味,因为这首德国民歌是歌颂和平安宁的乡村生活的。
坐在收音机边的五名德国军人表情都很怪异,一名中校提出了他的疑问。
“美国和中国真的制造出了原子武器?”
斯陶芬贝格上校看了眼那名中校,然后点了点头。
“这应该是确定无疑的,有人给隆美尔元帅送去了两部记录影片,一部是东京遭到原子弹轰炸之后的城市废墟的空中摄影,另一部是中国在某处沙漠地区进行核子导弹实弹射击试验的影片,根据影片的内容来看,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将原子弹技术和火箭技术融合起来的关键技术,而且他们的火箭比德国的火箭射程更远,有效载荷更大,不要指望用战斗机拦截这种核子导弹,它的速度比流星更快,以德国现在拥有的防空手段,根本无法拦截这种核子导弹。”
“那两部影片你也看过?”一名少校询问斯陶芬贝格上校。
“是的,我也看过。实际上,隆美尔元帅派我回欧洲,任务之一就是携带一些电影拷贝,秘密的交给几位将军,争取将他们拉到我们一边。”
说到这里,斯陶芬贝格上校将手里的那根香烟搁在烟灰缸里摁灭了,然后从桌子底下提起一只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了一些照片,以及几只铁皮电影胶片盒,搁在了桌子上,指了指那些照片。
“这里没有电影放映机,你们只能看看这些从影片里截取下来的照片了,照片似乎也足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了,现在的德国,正面临着一场严重危机,自从拿破仑战争以来,德意志民族还从来没有遭遇过这样严重的危急形势,如果不能尽快与盟国方面达成妥协的话,德国的所有重要工业城市和历史名城都将在原子弹的轰炸下变成废墟,德国也将永远的沉沦,再也不会有什么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和德意志民族了。”
在座的另外几名军官开始仔细查看那些照片,表情渐渐凝重起来,很久没有人说话,而斯陶芬贝格上校则坐在一边,一根接一根的抽着香烟,并不时的看着手表上的时间。
“看起来,我们必须加快行动了。希特勒现在就在柏林,昨天还在柏林电台发表讲话,根据内线传来的情报,明天,希特勒将参加一场战利品展示会,那时,我们将派遣一名可靠的军官,在内线的帮助下携带两颗装在大衣口袋里的炸弹进入展示会,炸弹只有肥皂盒大小,但是外头衬有预制破片衬套,杀伤力惊人,在近距离引爆的情况下,可以当场将希特勒和他身边的随从炸死,当然,那名执行自杀式刺杀任务的军官也将为国捐躯。”
那名中校在与另外几人交换了眼色之后,迅速向斯陶芬贝格上校告之了他们的行动计划。
但是这一刺杀希特勒的行动计划却立刻遭到了斯陶芬贝格上校的反对,而且他的反对理由非常充分。
“你们的这个刺杀计划肯定会失败,因为希特勒很可能不在柏林,现在正在柏林到处晃悠的那个人并不是希特勒,而是希特勒的一个替身。”
“什么?希特勒的替身?这怎么可能呢?我们的内线就潜伏在总参谋部和统帅部,他们经常见到希特勒,不可能搞错的。”中校急忙说出了他的疑问。
“我的情报来源非常可靠,希特勒很早就在使用替身了,而且其中的一个替身与他几乎长得完全一样,但是身高却不同,如果不是与希特勒交往多年的熟人,并且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他的话,是很难辨认谁才是替身的,而我的情报来源就是这样一个与希特勒交往多年的人,他在几年前就注意到了希特勒身高的古怪变化。”
“那个人,我们可以见一见么?”
中校非常谨慎,这也使斯陶芬贝格非常满意,行动小组就是需要这样谨慎的人。
“再过几分钟,他就会赶到这里,你们可以见到他了,不过请务必对此保守秘密。”
斯陶芬贝格上校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
五分钟后,当斯陶芬贝格上校与他的密谋者们围坐在收音机边聆听英国广播电台播送的核战注意事项的时候,酒窖角落的那只电铃响了,斯陶芬贝格起身,离开酒窖,并很快带着一个东方面孔的老头回到酒窖。
在座的所有德国军官中,只有那名中校知道这个老头是谁,而且他也立刻相信了斯陶芬贝格上校刚才的话,因为这个老头就是Q先生,那个与希特勒很有渊源的东方神秘人物,他也与纳粹党的崛起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中校当年还是在纳粹党的一次集会上看见Q先生的,而当时,他正与希特勒站在一起。
不过中校还是谨慎的守口如瓶,没有向另外几名密谋者透露Q先生的身份,他只是告诉同伙,如果这个人说现在正在柏林向国民发表演讲的“希特勒”是假的,那么一定是假的,这一点是不必置疑的。
不仅如此,Q先生还向军官们说出了真正的希特勒现在正在什么地方。
“阿道夫·希特勒现在就在东普鲁士,在‘狼穴’的地堡里,除非你们能够进入‘狼穴’地堡,否则的话,你们根本无法接近希特勒。”
“我可以进‘狼穴’,不过这需要元帅的配合。”斯陶芬贝格很肯定的点了点头。
“是隆美尔元帅么?他对希特勒一向很尊敬。”一名少校提出了他的担心。
“现在不同了,原子弹和核子导弹的出现不仅改变了隆美尔元帅的想法,而且也改变了许多国防军高级将领和军官的想法,现在刺杀希特勒,应该是时机最好的时候。如果纳粹党注定要毁灭,就让他们毁灭好了,但是德国必须生存下来!德意志民族也必须生存下来!我们现在的行动是在拯救德意志。”
斯陶芬贝格信心十足,看了眼站在身边的Q先生,以及另外几名密谋者,他们也同样目光坚毅。
第1264章 谈判
站在休息室的落地窗前,赵北掀起窗帘,向街对面眺望,那里,正有一群记者,围住了一名将军,显然是在向那位将军提问。
那位将军就是空军参谋长苏石羽,面对各国记者连珠炮似的发问,他表现得非常从容不迫,就好象是外务部培训多年的一名专业新闻发言人一样。
“想不到苏参谋长倒是气定神闲,只是不知道记者们正在问他什么问题?”
赵北将手里拿着的窗帘放了下去,对站在身边的外务总长顾维钧嘀咕了几句。
顾维钧笑了笑,说道:“我猜,那些各国记者们还是在关心咱们的‘巨人’弹道导弹的射程问题,这几天里,每一个碰到我的记者都在关心这个问题,我也只能是一律‘无可奉告’,但是显然,各国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看呐,苏参谋长现在只怕也是在给记者们兜圈子呢。”
赵北也笑了笑,走回沙发边,从茶几上端起那杯已经有些温的茶,品了一小口,然后捧着茶杯在沙发上坐了下去。
顾维钧也走了过去,在对面的沙发上落座,在茶几上的那几张报纸里找了找,挑出一张,递给赵北,说道:“瞧瞧这上头的报道,美国记者猜测,‘巨人’导弹的最远射程可能是五千公里,甚至是一万公里,这多少有些危言耸听的意味,只怕是美国政府蓄意造势,以此逼迫国会拨款,加快美国的战略导弹研究。美国政府行动倒是非常迅速,只是可惜,最近几年,美国人是要在核子导弹的阴影下哆嗦几年了。”
赵北接过报纸,见是一份英文报纸,他的英文水平不怎么样,也就懒得仔细去研究新闻报道里的内容,搁下报纸,说道:“美国政府行动再快,也无法改变目前的事实,核子导弹出现之后,在全球性的大规模战争中,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胜利者了,全面战争必然导致全面核战,全面核战必然导致人类文明的衰亡,有人说我的看法过于悲观,可是这种风险我是不敢冒的,美国政府同样也不敢冒这种全面核战的风险,世界战略,已经因为战略核子导弹的出现而彻底改变了,以后,国与国的竞争中,将更多的采用其它方法,而两国之间的直接全面战争或许已经不是第一选择了。”
“总统的意思是?”
顾维钧有些好奇,想刨根问底,但是没等赵北回答,他突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望,走进来几人,为首那人正是外务部驻中东特派员施肇基,而跟在他身后的那几人都是他的助手,也都是外务部的顶尖外交人才,是外务部少壮派的代表,众人跟着施肇基在中东历练,毕竟,这里的外交形势相当复杂。
“怎么样?会议结束了?”
等施肇基走到跟前,赵北才起身询问,刚才施肇基奉命与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政府派来的和谈代表团进行首次正式会晤,但是会议持续的时间却不到一个小时,施肇基就这么匆匆返回了。
“德国方面认为,我方外交级别不高,所以建议明天继续举行高级别会晤,他们希望总统能够亲自出席会谈。”施肇基说道。
“德国人倒是想得美,美国总统都懒得跟他们谈判,他们倒还提出如此非分的要求,干脆,就不谈了吧。”
顾维钧倒也干脆,手一摆,这嚣张架势让旁人也为之会心一笑,确实,自从“狰狞巨人”试验的报道见报之后,他这位外务总长总是觉得腰杆更硬了,连美国也渐渐不放在眼里了。
赵北笑了笑,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既然他们过来了,那么好歹谈谈,看看能不能叫德国政府把吃下的东西再吐出来,兵不血刃的解决欧洲战争,岂不美哉?核子导弹,那是最后关头的武器,咱们不是战争狂,也不是杜鲁门,咱们是代表文明世界的文明人,先礼后兵,这是咱们的原则。”
“那总统的意思是,您明天会参加会晤?”施肇基急忙询问,他还等着给德国人回话呢。
“不。明天的会议我不会参加,就请顾总长去一趟吧,毕竟德国方面的谈判领导人是德国的副元首,咱们就出动一位外务总长跟他切磋切磋,较量较量。说起这个鲁道夫·赫斯,那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上次与他会面,我就觉得这个德国副元首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敢想敢干,只是可惜,他对希特勒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赵北拿出了他的安排,顾维钧自然只能服从命令,立即点了头,而施肇基也匆匆离去,向德国和谈代表团回话。
“德国可能不会接受盟国方面提出的那关键几条和平倡议。对于此次开罗谈判,我个人不抱任何希望。”顾维钧随后也亮明了他的立场。
“纳粹在德国维持统治的基础就是这个狂热的民族扩张主义和生存空间理论,现在美国叫德国将占领的地区全部交出来,换了我是德国统治者,我也不会轻易答应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军事失败和经济萧条,德国人的情绪和思想也正在发生改变,过去狂热追随纳粹的人现在可以冷静一下了,而过去仅仅只是因为屈服于纳粹淫威的人现在对纳粹的统治只会更加不满,至于那些一直在反抗纳粹的人,他们将更加顽强的战斗,所以,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反纳粹同盟军的话,未必就不能避免核战。”赵北分析了一番。
顾维钧又问道:“总统全力支持此次开罗谈判,是否是想避免上次欧战结束之后的那种‘凡尔赛体系’重建?”
赵北点了点头,说道:“这正是原因之一。‘凡尔赛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极度的削弱德国,确保英国、法国在欧洲大陆占有战略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这种战略态势并不符合中国利益,一个统一的欧洲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同样,一个处于某个强势集团控制下的欧洲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对于我们而言,欧洲的最好形势不仅是分裂,而且有必要进行内部的对抗,只有这样,世界上才不会出现一个美国的强大盟友,而这个盟友偏偏还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种族、文化、信仰、经济等全方位的联系,我们现在需要做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