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远东狂人-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全没有必要理会它们了,甩开它们远走高飞就是,如果要留下来与德机缠斗,那就必须冒着燃料耗尽、飞机坠毁的风险,不值得,毕竟,“闪电”比“乌鸦”可金贵得多。
想明白了这一点,斯坦因霍夫少校和马尔赛尤上尉都非常恼火,他们感到自己被狡猾的中国飞行员戏弄了,德意志的荣耀使他们怒火中烧,于是一致决定,无论如何,追上去再说。
两架“乌鸦”的发动机被注入了更多的燃料,引擎的温度也升到了快要报废的程度,但是飞机的飞行速度确实已经快接近时速一千公里了,两名德国王牌飞行员咬着牙拼命的追赶前头的那两架中国空军“闪电”式战斗机。
努力终究是有回报的,终于,在又追赶了五分钟之后,双方之间的距离再次拉近到了不到两公里,可是,这已经是德国“乌鸦”的能力极限了,接下去的努力没有任何结果,那两架中国“闪电”不紧不慢的以刚刚超过一千公里的时速飞行,好象故意在挑逗德国“乌鸦”一样。
“上尉,我们返航吧。”
斯坦因霍夫少校终于决定放弃,技术的差距不是依靠飞行员的智慧或者勇气可以弥补的,中国制造的“闪电”终究是比德国制造的“乌鸦”更好,少校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驾驶一下“闪电”,看看这种飞机到底有多厉害,但是现在,还是先将飞机飞回基地再说吧,毕竟,德国飞机的燃料也不多了。
“明白,少校,我掩护你。”
马尔赛尤上尉的声音听上却也有些沮丧,再也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得上看得见对手却偏偏追不上对手更让人沮丧的了,在非洲战场,上尉从来也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美国制造的P80曾经让马尔赛尤上尉很是欣赏,但是现在,他终于相信友军部队王牌飞行员们的话了,相比中国的“闪电”,美国的P80就是“如同爵士乐一样的垃圾”。
两架德国空军的Ta183喷气式战斗机无奈的调头向西方飞去,但是,就在它们调头之后不过短短的几秒钟时间,飞在后头的马尔赛尤上尉惊讶的发现,原本在向东方“逃窜”的那两架中国“闪电”突然也调转了航向,居然追着“乌鸦”飞向西方。
“少校,我们上当了!他们的燃料根本就是充足的,他们是在戏弄我们!”马尔赛尤上尉愤怒的喊叫起来。
“这帮狡猾的中国佬!”斯坦因霍夫少校也在电台里谩骂着。
那两架中国“闪电”调头之后,以最高飞行速度迅速追上了这两架德国“乌鸦”,在很短的时间里,德国飞行员就意识到他们已经无法脱离战场了,唯一的选择就是像刚才双方刚刚碰面时那样,跟中国战斗机来一次迎头攻击。
两架德国“乌鸦”在天空中划了个弧线,调头向东方飞去,准备放手一搏,不过,就在马尔赛尤上尉报告他已准备好开火之后,斯坦因霍夫少校突然听到一声奇怪的声响,接着,他发现他的座机发动机的转数表上的指针开始疯狂旋转,很快,飞机引擎涡扇的转数就下降到了失速的水平,并且还在继续降低转数。
终于,随着一声呻吟般的怪叫,斯坦因霍夫少校驾驶的这架“乌鸦”终于空中停车,引擎已完全无法为飞机提供任何推力,然后,这架飞机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头栽向地面。
“上尉,我坠机了!”
斯坦因霍夫少校只来得及喊这么一嗓子,然后,他就不得不启动了那具弹射座椅,将自己弹射出了飞机座舱,并且失去了知觉,之后发生的事情,他就完全不清楚了。
第1237章 高原上的逃亡者
当双脚踏到坚实的地面的那一刻,马尔赛尤上尉才最终确认了一件事,他还活着,在那场短促的空战中幸存下来,或许是那具弹射座椅救了他一命,但是也可能是幸运女神还没有抛弃他,使他可以安全的跳伞,并在这座山谷里降落。
丝绸制作的降落伞整个罩在了马尔赛尤上尉的身上,他艰难的将降落伞从头上扒走,先向四周望了望,这里显然是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很普通的一座山谷,植被很稀少,阳光却很强烈,而且看上去周围似乎没有什么人烟,连道路也看不见。
这里是什么地方?马尔赛尤上尉努力的回想空战发生之前他最后在航空图上确认的方位,他估计,这里应该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南方大约一百公里的地方,具体在哪里,马尔赛尤上尉是无法知道的,好在指南针还在口袋里,不怕找不到正确的方位,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这里到底是不是敌占区?中国人的巡逻队会不会出现在这附近?
一切到目前为止都是未知数,不过有一点马尔赛尤上尉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无论如何,他必须尽快离开这里,并且找到水源,他可不想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变成高原上的干尸,食物或许可以通过狩猎解决,但是饮水就只能先找到河流或者湖泊了。
就在马尔赛尤上尉迅速解开降落伞的锁筘时,他突然听见了天空中的呼啸声,仰头一望,两架中国空军的“闪电”式战斗机正掠过山谷。
那显然是刚才击落马尔赛尤上尉驾驶的“乌鸦”的“闪电”,而且马尔赛尤上尉记得非常清楚,击落他的那架“闪电”的垂尾涂装非常醒目,那上头画着一个骑着扫帚的巫师,那不仅仅只是一个图案,实际上那代表着一个传奇,在飞行学校的时候,马尔赛尤上尉就听教官讲起过西班牙内战时期空中战场上的一些传奇故事,而在那些传奇故事中,有一个传奇特别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西班牙天空的格格巫”,那是一个空军飞行员的故事,他为西班牙共和政府作战,来自遥远的东方古国中国,他的空战技术非常高超,而且战绩辉煌,他的名字没人知道,但是他的绰号“格格巫”却是西班牙内战前线的一个真正的传奇,他的绰号一度使协助西班牙国民军作战的德国志愿航空兵团的许多官兵闻风丧胆,当天空中出现那架绘着骑着扫帚的巫师形象的战斗机的时候,德国空军的飞行员们都不得不互相提醒一句“格格巫来了”。
刚才空战开始之前,马尔赛尤上尉并不知道即将与他进行空战的就是那位著名的“格格巫”先生,直到他的飞机中弹坠落,在弹射出座舱之前的那一瞬间,马尔赛尤上尉终于瞥见了那架击落他的座机的中国“闪电”式战斗机垂尾上的图案,那个骑着扫帚的巫师形象立刻激发了马尔赛尤上尉的回忆,很显然,他是被那位著名的“西班牙天空的格格巫”击落的。
被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空中勇士击落,在弹射出座舱之前,马尔赛尤上尉心中甚至出现了一丝奇怪的感觉,很难用语言形容这种感觉,但是马尔赛尤上尉至少可以安慰自己一句,不是他战技太差,而是对手战技太好,败在这样一位真正的空中王牌手中,上尉应该是虽败犹荣。
站在山谷底部,看着那两架中国“闪电”风驰电掣般的掠过山谷天空,并迅速消失在山脊另一侧,听着那回荡在山谷中的飞机呼啸声,马尔赛尤上尉愣了足足半分钟。
“中国‘闪电’真是不错,如果再由优秀飞行员驾驶,就是一件最厉害的空中武器,难怪我们无法掌握制空权了。”
站在那里,马尔赛尤上尉感慨了一下,接着迅速解开降落伞锁筘,并将随身携带的那只P38手枪从枪套里拿出来,检查了一下,然后就拿出指南针,迅速向西北方的山脊奔了过去。
等好不容易登上山脊,站在高处向周围眺望,没有发现坠毁的那架“乌鸦”,风很大,将降落伞吹出了很远,而且,看起来寻找斯坦因霍夫少校的希望也非常渺茫,不过,马尔赛尤上尉惊讶的发现,就在距离西北方向不远的地方,大约五公里之外,就有一条小河,而且,河边居然还有一处村落。
“看起来这里并不是荒无人烟的。”
马尔赛尤上尉松了口气,至少不必担心会迷路了,只不过那座村庄规模太小了,几乎只有十几座房屋,而且隐藏在树林边缘,从天空中是很难发现的,而且那里是否还有居民,也是未知数,毕竟,这里距离前线很近。
在仔细的观察了一番之后,马尔赛尤上尉发现村落还是有居民的,于是他立即决定,前往那座村落寻求帮助,看看能否向村民们打听到怎么去安卡拉,就以目前的战局而言,指望德国空军的救援飞机是不现实的,要想去安卡拉,或许只能依靠上尉自己了,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用口袋里的那几枚金币跟村民买一头骡子用来代步,他可不想满脚是水疱的赶回安卡拉。
虽然村落距离山脊只有五公里左右,但是山路很难走,等马尔赛尤上尉靠近村落的时候,已经是太阳偏西了,光线暗了下来,这倒是方便了秘密潜入,上尉决定,等天黑之后再进村。
在河边一直等到天黑,马尔赛尤上尉才从树林边缘潜入村落,并顺利的摸到了一户人家,幸运的是,这户人家热情的招待了这位愿意用一枚金币购买一顿晚餐的“持枪绅士”,于是,马尔赛尤上尉得以用一些羊肉和没有发酵的面包果腹,并且拿出地图,指着安卡拉的位置,用生硬的土耳其语重复着“安卡拉”这个单词,幸运的是,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很快领悟了上尉的意思,并且表示,如果上尉再给他一个金币的话,他可以为上尉做向导,领着他去安卡拉,更让马尔赛尤上尉感到高兴的是,这家人家居然还有几头骡子,一切都像计划那样顺利,上尉决定今天晚上睡个安稳觉,明天一早就动身出发,去安卡拉归队。
不过马尔赛尤上尉的睡眠并不像他计划的那么安稳,就在半夜十一点钟的时候,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慌慌张张将上尉叫醒,黑暗中马尔赛尤上尉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他还是下意识的拿起了那只P38手枪,并推弹上膛,然后跟着男主人离开了卧室,从后门潜往树林里躲藏,而村民们居然都在树林里,而且他们的牲口也都被赶到了树林深处,他们似乎是在躲避什么人,但是没有光线,也没人说话,马尔赛尤上尉只能猜测,可能是强盗之类的武装团伙,自从战火烧到安纳托利亚之后,这片高原地区就出现了许多武装团伙,有的是村民为了保护自己组织的自卫组织,有的则是溃散的土耳其军队,他们希望在撤退到安卡拉之前搜集一些必要的“补给”,其中自然也包括村民的金银首饰,这些人就是村民们眼里的强盗团伙,实际上,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与强盗没多少区别。
为了防止遭到强盗抢劫,村民们每天总要在村庄附近安排警戒哨,像马尔赛尤上尉这种单兵潜入自然是阻止不了,但是如果是大伙武装人员前来,警戒哨肯定会提前通知村民们躲避。
果然,就在马尔赛尤上尉躲进树林之后不久,一支队伍就进入了村庄,但是奇怪的是,并没有多少动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既没有枪声,也不见大喊大叫,种种迹象似乎表明,过来的并不是强盗。
如果不是强盗,那么就是亚盟的军队,这是马尔赛尤上尉的第一个推测,而且这个推测也很快得到了证实,很快,树林边缘就出现了手电筒的光芒,一些哨兵在树林附近搜索,似乎是想弄清楚村民们哪里去了,而就在手电筒的光芒闪烁中,马尔赛尤上尉看清楚了对方的军装和钢盔,没错,那就是亚盟的军人,为了统一识别友军,避免误击,现在的亚盟作战部队已经统一换装,无论是军装还是钢盔,都是同样的迷彩色,而且与德军的作战迷彩是有明显区别的。
“是中国人。”
马尔赛尤上尉比划着向村民们解释,现在,中国就代表着亚盟,亚盟就是中国,虽然上尉也知道,亚盟参战部队有来自各个亚洲国家的军人,但是构成其战斗力核心的还是中国军人。
村民们弄清楚了进驻村庄的是什么人之后,他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返回村庄,因为对方不是强盗,只是占领军,但是另一部分人认为,即使是占领军,也不能回村子里去,还是跟着这位德国盟军军官去安卡拉为好,毕竟,土耳其现在就是亚盟联军的敌人,谁能保证亚盟军队不会为难这些村民呢?何况这些土耳其人手里还有武器,虽然只是一些老掉牙的步枪和军刀。
最终,村里的长者决定跟着马尔赛尤上尉去安卡拉。
马尔赛尤上尉非常高兴能够做村民们的领导,既然德国与土耳其是盟国,那么他这个德国军官自然有责任带领盟国的平民脱离危险,于是,上尉很快下达了他的命令,全体村民立刻离开树林,带着他们的随身物品和牲口,从另一条道路离开村庄,顺着河流往下游走,那里有一座城镇。
一夜的行军,到了第二天上午九点钟,马尔赛尤上尉终于看见了村民们所说的那座城镇,众人心急火燎的往镇子里赶去,但是,没等他们真正靠近镇子,就已经听到了从身后传来的轰响,回头一瞧,远远望见一支军队从东边过来,而且那不是一般的步兵,而是坦克部队,那轰响就是坦克的发动机轰鸣声。
马尔赛尤上尉第一时间确认了对方的身份,那支正由大路向镇子推进的坦克部队就是亚盟的坦克纵队,这从坦克的型号就可以确认,几乎是清一色的“灰狼”式中型坦克,现在,亚盟的几乎所有正式成员国都装备了这种中国制造的中型坦克。
接着,马尔赛尤上尉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他的身上还穿着德国空军飞行服,这显然会给他带来麻烦,而这里距离镇子还有好几公里远,一时片刻无法躲到镇子里去,而附近又是旷野,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所以,上尉立刻脱下飞行服,向村民借了衣服,将自己裹了个严实,然后混在村民里,站在路边等着坦克纵队过去。
坦克纵队很快过去,后头还跟着卡车车队,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尽头,这使马尔赛尤上尉意识到了另一个严重问题,安卡拉恐怕很快就会陷落了。
没有军人刻意的去留意这些站在路边的村民,现在是战争时期,到处可以看见这种难民,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群难民中正站着一名德国空军飞行员,而他正在仔细的数着车队的卡车数量。
让马尔赛尤上尉惊讶的是,他居然数出了四百辆卡车,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更让他惊讶的是,在其中的一些卡车上,他还看见了许多身穿德国军装的人,陆军、空军都有,显然是被俘的德国军人,而就在这些人中,居然还有马尔赛尤上尉的上司斯坦因霍夫少校,少校就坐在一辆卡车的车斗尾部,与其他战俘一样,是一脸茫然,扭头张望路边的村民时,被马尔赛尤上尉一眼认了出来,但是少校显然没有注意到那名穿着当地牧民服装的下级。
“少校居然被俘了?”
马尔赛尤上尉有些吃惊,他知道少校是在他被击落之前跳伞的,而他在坠机跳伞之后也曾试图寻找少校,但是并没有发现少校的降落伞,他曾认为少校的降落伞一定是被风吹到西边去了,但是现在,显然是亚盟的士兵先找到了少校。
“可怜的少校,但愿战俘营是由中国军官管理的。”
望着那辆远去的卡车,马尔赛尤上尉在心里为少校祈祷着,同时也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镇子他不去了,他将直接前往安卡拉,但愿安卡拉现在还没有陷落。
第1238章 坦克突击
在那尘土飞扬的公路上,一支军队正在全速向西方推进,但是由于公路的许多地段被敌方工兵摧毁,这直接影响了前进的速度,虽然友军工程部队正在全力以赴的抢修那些地段,但是相比装甲部队的高速,抢修的进度还是太慢了。
率领坦克纵队绕过一处被炸得塌陷的路口,季良才回头望了眼路口的塌陷处,足有几公尺深,就像是被一颗空军投掷的重磅炸弹直接命中一样,路口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德国工兵干得非常彻底,至少在两天之内,这里是不可能通过非履带式车辆的。
毫无疑问,季良才手里的战报是完全正确的,土耳其战场的德国军队正在策划一次战略撤退,而在这种战略撤退面前,安卡拉肯定会被放弃,所以,上级交给装甲部队的任务就是加快进军速度,争取在最短时间里占领安卡拉,将担任殿后任务的德军、土军部队的后路切断,而季良才执行的就是这一突击任务,不过他并不是第一突击集群,他是增援部队。
季良才现在指挥的是一个坦克团,该团是一个加强团,除了一个重型坦克营、两个中型坦克营和辎重部队、通讯部队之外,还特别加强了两个机械化步兵营和一支侦察分队,总兵力超过了三千人,实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说是增援部队,但是实际上季良才的这个坦克团现在执行的是突击任务,必须一路走一路打,这支坦克团要去增援一支伞兵部队,那支伞兵部队奉命在西边的克泽尔河实施一次空降,以占领一座对进军和撤退都同样至关重要的铁路桥,而那支伞兵部队是在昨天下午实施得空降作战,到现在,他们已经坚持了一天战斗了,虽然成功的占领了桥梁,并且守卫住了桥头堡,但是问题在于,面对数倍于己的德军、土军的凶猛反攻,那支伞兵部队已经伤亡惨重,难以支撑了,所以,上级交给季良才的任务非常明确,那就是赶在守桥的伞兵部队全军覆没之前接手桥头堡的防御,阻止德军炸桥或者控制桥梁。
根据半个小时之前从伞兵部队传来的消息,目前,伞兵部队正被德军、土军围攻,而且已经被敌军的攻击部队分割成了东西两部分,分别坚守在东西桥头堡上,形势非常危急,这迫使季良才不得不采取冒险的直接冲击战术,不等第二增援部队赶到,指挥坦克团直接从那条连接桥梁和东边城镇的公路上冲向东侧桥头堡,而现在唯一可以为这支坦克纵队提供支援的或许只有空军部队,由于沿途的德军、土军部队没有被清除,所以,季良才的坦克纵队随时可能遭到敌军的侧击。
这次的坦克突击是风险极高的战术,季良才必须做好承受伤亡的准备,但是他也决定,无论前进的道路上遭遇到多么大的阻力,他也必须坚定前进的信念,整个部队的信念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前进!
在前进路上,季良才不时的抬起头望着天空,可是天空中却始终没有出现空军前进指挥部承诺过的空军飞机,哪怕是一架侦察机也没有出现过,季良才向后方联络过,得到的答复是空军目前正在与德国空军争夺南方地区的制空权,而且南方战场正在爆发一场激烈的坦克战,德军的几支坦克部队拼命的想在空军的掩护下突围,而中国空军由于要执行支援任务,所以暂时无法抽调兵力赶到北方战线,所以,至少在一个小时之内,季良才必须依靠他手里的装甲兵应付前进道路上的敌人,现在,这支坦克纵队实际上已成为最靠近安卡拉的亚盟装甲部队。
季良才是天亮时率领部队出发的,而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钟,距离目标区还有二十多公里,以目前的推进速度,他完全没有把握能够在天黑之前抵达东侧桥头堡,但是伞兵部队的危急情况已经不允许再有任何耽误了,所以,季良才刚才已经派侦察分队的轻型装甲车辆走在前头,一是探路,二是利用速度优势赶在主力部队前头抵达桥头堡,增强伞兵们的坚守信心。
不过现在,当季良才刚刚率领主力部队绕过那处被德军工兵破坏的路口之后,他就听到了前方传来的射击声,有炮声,也有枪声,很微弱,几乎完全被坦克纵队前进时的噪音给淹没了,但是如果取下耳机,仔细倾听的话,还是可以听见那前方的枪炮声的。
与此同时,无线电台里也传来了侦察分队的战斗报告,就在前方几公里之外,侦察分队遭遇到了一支德军部队的阻击,目前双方已经全面开火,德军火力非常凶猛,不仅有“铁拳”反坦克火箭筒,而且还拥有反坦克炮,从机枪火力点的分布和数量来分析,这支德军阻击部队的兵力很可能超过两千人,更为重要的是,这支担任阻击任务的德军部队的官兵均身穿一种特殊颜色的迷彩服,很可能是德国党卫军的部队,战斗意志远超德国国防军,而且有一种狂热的信仰在支撑他们的战斗信念。
接到侦察分队的战斗报告之后,季良才哼了一哼,说句实话,他还真没把德国党卫军放在眼里,不就是一帮被纳粹洗脑了的武装分子么,再厉害,能有驱逐舰厉害?当年,他季良才可是指挥坦克分队击沉了一艘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的,现在,季良才所乘的这辆“野猪”式重型坦克的炮塔侧面还绘着一幅插着米字旗的军舰图案呢。
虽然对德国纳粹党卫军的所谓“战斗意志”嗤之以鼻,不过季良才还是没有大意,立刻调集了几个中型坦克连,赶过去增援,至于速度相对较慢的重型坦克就继续跟在前导部队的后头慢慢往前蹭吧,重型坦克行动迟缓,是快速行军的累赘,但是不带又不行,就怕路上碰上敌军的重型坦克,而根据刚才侦察分队的战斗报告来看,阻击他们的德军部队似乎装备了重型坦克,而对付重型坦克,最好的武器还是己方的重型坦克,除非空军能够及时将攻击机调过来。
出于谨慎,季良才又联系了空军前进指挥部,要求立即增援几架攻击机过来,没有“旋风”,旧式的“啄木鸟”也行,毕竟,再厚的坦克装甲也挡不住空军飞机发射的火箭弹,火箭弹准头或许差点,可是密集度够啊。
几公里的距离,在平时,对于坦克部队而言并没有多远,可是现在却不是平时,公路上到处都是被炸断的路面,每一次跨越这些公路上的横断面都要颇费周折,甚至不得不用炸药将陡坡炸缓,想绕道都是一件难事,毕竟这里是安纳托利亚高原,公路就是修建在山谷中,两边都是陡坡,或者干脆就是悬崖,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绕道过去的。
重型坦克部队在后头慢慢的往前蹭,还没走到一半路程,前头的中型坦克已经赶到了交战区,而在这时,德军的重型坦克终于正式登场,几炮过去,几辆“灰狼”不是被击伤就是被击毁,而这时,中型坦克部队的指挥官也终于确认了侦察分队的报告,德军的阻击部队至少装备了六辆“虎王”。
一听前头有德军的“虎王”埋伏,季良才顿时是食指大动,这是激动的,难得跟“虎王”正面较量一下,这可是土耳其战场上“虎王”首次正式登场亮相啊,以前,季良才也只是听说在高加索地区和南俄地区出现过这种重型坦克的王者,这可是重达六十多吨的陆地怪物啊,就以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地形条件,“虎王”出现在这里,如果不是德军指挥官疯了,那么就是德军司令部为了撤退更多的主力部队不顾一切了,要知道,即使是“野猪”,也才五十吨重,比“虎王”整个小了一圈,如果从战斗全重来看,这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但是就以“野猪”的重量,走在安纳托利亚高原的道路上,也感觉非常吃力,这里的道路和桥梁根本不是为这种陆地怪兽设计的。
即使明知“野猪”的吨位不及“虎王”,可是季良才也只能继续往前冲,无论如何都必须突破德军的阻击,向桥头堡突击,控制那座铁路桥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那是南方德军部队向安卡拉撤退的唯一通道,就在铁路桥附近的一座镇子里,两条公路在那里交汇,一条向东,目前已经被德军破坏,另一条向南,目前仍控制在德军手里,攻击守卫桥头堡的中国伞兵的德军部队就是通过南边那条公路北调的,只要占领了那座铁路桥,就等于切断了南方战区数万德军精锐部队的退路。
于是,季良才立即下令,前导部队的所有坦克和步兵立即向后撤,与主力靠拢,同时再次向后方的空军前进指挥部拍发电报,将“虎王”出现在土耳其战场的情况告之空军方面,他就不信,在这种情况之下,空军还抽不出几架攻击机和战斗机。
同时,季良才继续催促重型坦克部队加快速度,为了赶上去,他甚至不得不下令将几辆半履带输送车填进路上的深坑里,当作铁桥,方便重型坦克跨越障碍。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在半个小时之后,季良才终于与从前头撤下来的前导部队接上了头,得知德军并未追来,季良才更加肯定,那是一支担任阻击任务的德军部队。
再联系空军,攻击机和战斗机已经起飞,正在赶来,但是季良才等不了那么久,他决定先指挥重型坦克发动一次进攻,重型坦克由公路正面向德军重型坦克突击,同时,中型坦克寻找机会和通道,穿过德军防守的那座镇子,绕到德军重型坦克后头去,从后方或者侧翼攻击“虎王”那相对单薄的后侧装甲和侧面装甲。
第1239章 狭路相逢(上)
从地图上看,眼前的这座小镇叫作“纳斯塔鲁斯”,在当地语中,意为“山谷的咽喉”,仅从这个镇名就可以理解它的地形特点,小镇位于山谷的底部,卡在山谷的交通要道上,实际上,一条低等级的公路就从小镇中间穿过,连接着东部的城镇和西部的那座铁路桥,小镇就是这条公路的咽喉所在。
在纳斯塔鲁斯小镇的南北两侧,是高耸的山峰和山坡,人可以攀越,但是车辆是绝对无法从小镇旁边绕过去的,换句话说,谁控制住了小镇,谁就控制住了东西方的交通,尤其是在战争时期,纳斯塔鲁斯小镇的战略意义相当重要,只要越过了这座只有几千人口的小镇,就可以抵达克泽尔河,而一旦越过克泽尔河,就可以直扑安卡拉了。
现在,德国军队占领着纳斯塔鲁斯小镇,这支德军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如果想前往西部的那座铁路桥,就必须先冲破这支德军的阻击。
收起了地图,季良才又与参谋们商议了一下,确定了最终的战术原则,然后,才带着参谋班子从山顶上走了下去,即使是站在山顶上,也很难将纳斯塔鲁斯小镇的全貌俯瞰到,必须承认,德军选择了一处非常理想的阻击阵地,而且从附近的山峰和高地来看,季良才同时也认为,空军在这里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因为小镇周围的地形确实太复杂了,攻击机实施低空突击,容易遭到德军地面防空火力杀伤,而就在刚才站在山顶上观察战场时,仅仅在小镇附近的高地上,季良才就发现了至少九座防空炮位,虽然攻击机拥有较厚的装甲保护,但是面对小口径高射炮的拦截,谁也不敢保证空中攻击的效果,而且,如此之多的防空炮,也足以说明,守卫这里的德军部队即使不是党卫军,也应该是德军中的精锐部队,由于没有发现土耳其军队,那么这也说明,德军也意识到了这座小镇的重要性。
季良才认为,这场即将爆发的战斗的主角只能是坦克,尤其是重型坦克,德国的“虎王”对中国的“野猪”,从坦克的吨位来看,“虎王”占优,但是从数量来看,中国的“野猪”占有明显优势,毕竟,季良才手头拥有一个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