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虽然因为朝鲜独立问题不肯让步,最终被亚盟排斥在“正式成员国”之外,但是日本依旧是亚盟的“观察员国”,也就是说,如果日本遭到美国的主动进攻的话,只要日本政府向亚盟理事会提出“共同防御”的请求,而理事会经过讨论之后批准了这一请求的话,那么届时,亚盟的所有成员国都有责任有义务协助日本抵抗来自美国的侵略,这个就叫作“集体防卫权”,对于亚盟的“观察员国”而言,这个权力属于被动权力,不申请就没有,而对亚盟的“正式成员国”而言,这个权力属于主动权力,即使不申请,亚盟理事会也将采取主动干涉立场,协助被侵略国抵抗侵略。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日本已是亚盟的观察员国,它有权利在遭到美国侵略的时候申请亚洲盟友协助,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政府不会看不到亚盟的作用,那么,美国主动进攻日本的可能性就被大大降低了,因为这将可能导致亚洲的集体行动,而如果将中国的军事力量算进去的话,美国是无法赢得这场与整个亚洲的战争的。

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却采取主动姿态,抢先进攻美国,难道日本政府不清楚,亚盟关于“集体防卫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侵略者不受保护”,日本主动发起日美战争,那么日本就是侵略者,哪怕它进攻的对象是美洲国家,亚盟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之下为日本提供集体防卫保护。

日本政府难道真的疯了?或者,这其实是日本政府利欲熏心之下的举动?

鲁平相信后一个猜测更接近事实,或许在日本政府和军部看来,只要消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那么软弱的、民选的美国政府或许就不得不选择媾和,而一旦美国屈服,那么日本帝国的“太平洋帝国之梦”就会变为事实,毕竟,现在欧洲那边正打得热闹呢,美国会在这种情况之下将它的武装力量的大部分实力投入太平洋战争么?按照日本政府和军部的理解,这显然不可能。

但是这真的不可能么?鲁平可不这么认为,美国是一个大国,而一个大国绝对不可能像一个岛国那样目光短浅,大国的国家战略不会仅仅只着眼于最近若干年的利益,大国的战略实际上是从长远着眼的,美国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作为一名中国海军的高级将领,以及经常出入总统府的常客,鲁平较为清楚那位赵大总统的国家战略是什么,而这个战略实在是野心勃勃,绝对不是日本政府这种鼠目寸光的战略可以相比的。

带着对日本政府战略目光的一丝鄙视,鲁平睁开了眼睛,而此时,轿车已经停住了,司机正在拉开车门。

车门拉开之后,一股冷风灌进车里,让鲁平浑身一个激灵,他紧了紧身上那件军大衣,然后下了车,一名副官早已等在车边,迎上几步,立正敬礼。

“鲁司令,您到得真快。”

“除了我之外,现在还有谁到了?”鲁平一边跟着副官往会议室走,一边询问。

“只有吴总长和姜司令到了,其他人正在路上。”副官回答。

吴总长就是国防总长吴振汉,姜司令自然就是指空军司令姜登选了,这两位住的地方离国防部最近,所以到的也最快。

鲁平刚刚将脚踏上台阶,就听到后头一阵喧嚣,回头一望,只见几辆军用卡车已经刹住了车,车篷掀起,一些荷枪实弹的士兵正在从车上跳下,并很快在车前列队。

不用问,只看一眼那些士兵的制服,鲁平就知道,这是总统卫队,显然,总统到的也挺快。

鲁平赶紧带着副官走了回去,等在卡车边,一分钟后,几辆挂着总统府车牌的轿车鱼贯驶进国防部大院里的停车场,等轿车停稳之后,中间一辆轿车里走下一人,正是大总统赵北,与他同乘一车的还有一人,却是军情局局长田劲夫。

“职部鲁平,见过总统。”

鲁平急忙立正敬礼,仔细打量,发现总统没有穿军大衣,只穿了件皮袄,脚上也是皮鞋,而不是棉鞋。

“你到的还真是早啊。外头冷得厉害,咱们进去说话。”赵北笑了笑,拍拍鲁平的肩膀,与他并肩走向办公楼。

“总统到的也早啊,我就比总统先到那么一步。”鲁平说道。

赵北指了指跟在身后的田劲夫,说道:“要不是去接他,我肯定第一个赶到国防部,今天的这场国防部全体会议,其实就是我下令召集的。”

鲁平这才回过味来,难怪赵北也到的这么快,原来这场会议根本就是他的意思,于是不敢怠慢,急忙收敛心神,亦步亦趋的跟在总统身后,走进了会议室。

第1183章 全球冲突(上)

由于是全体会议,参加人数较多,因此特意选用了一个稍大一些的会议室,等鲁平跟着赵北走进会议室,却见吴振汉和姜登选正坐在角落里捧着热茶聊得兴起呢,听见门口传来的动静,两人扭头一瞧,望见总统,于是急忙搁下茶杯,赶上几步迎接。

众人见礼之后,赵北先看了眼墙上挂着的那幅太平洋海域图,询问吴振汉。

“百山啊,这幅太平洋海域图是你叫人挂上去的?”

“是。”吴振汉点了点头。

“你倒是心细,刚才我还琢磨,要不要叫人拿这幅地图来呢。”

赵北很是高兴,示意众人落座,一边等候其他与会人员赶到,一边聊起那支被中国潜艇发现行踪的日本海军舰队。

鲁平是海军司令,首先发言,分析得也头头是道。

“根据潜艇传回来的方位以及航向来判断的话,我认为,这支日本海军舰队不大可能去攻击美国西海岸,它的目标很可能是太平洋中部的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分析,主要是考虑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珍珠港的重要性。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中的瓦胡岛南部,它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海军基地,珍珠港水域面积超过三十平方公里,水深12公尺至18公尺,港内可同时停泊超过五百艘军舰,仅从这一点来看,攻击美国在太平洋的战略基地,这第一步就必须攻击珍珠港,因为根据目前的情报来看,美国海军在珍珠港停泊了至少六艘航空母舰,以及一些战列舰,这些大型战舰的存在时刻威胁着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以及日本本土的安全,所以,如果日本要进攻美国,就必须首先拔除珍珠港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其二,美国西海岸并没有战略价值比珍珠港更高的目标,而且日本海军的补给能力也无法做到直接攻击美国西海岸设施并顺利返航。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海军进攻珍珠港,不仅可以拔除美国建立在太平洋中部的这个战略基地,而且可以在合适的情况之下占领瓦胡岛,将其作为跳板,以攻击美国本土,只有占领了夏威夷,日军才有可能进攻美国本土。当然,我也认为,此次日本海军行动,绝对不止是攻击夏威夷,美国设在太平洋的那些战略基地或许也会遭到攻击,比如说中途岛、关岛,毕竟,日本海军实力相当强大,能够应付多个方向的同时进攻。

至于日本海军舰队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放着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上那些已经被它控制的岛屿、群岛不用,偏偏要从北太平洋航线绕个圈攻击珍珠港,我认为,这主要是考虑到这条北方航线的偏僻,以及季节的特殊情况。

现在是北半球的冬季,沿着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这一线的海域,正是不利于商船、渔船航行的季节,而且距离美国岸基航空兵基地较远,日本海军舰队沿着这条偏僻的航线可以隐蔽的接近目标,最大限度的避免被美国提前发现。

不过,日本海军舰队选择这条航线也存在实际困难,这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海况恶劣,舰队前进速度会受到影响,而且官兵在航行中将承受较为恶劣的航行环境,部队比较疲劳;二是舰队补给不便,千岛群岛目前虽然在日本占领下,但是缺少港口,所以,日本海军舰队的补给将全部在海上完成,这对于日本海军官兵的体力和耐力也是一个考验。

虽然有这些不利条件,不过以日本海军的素质,我认为他们会顺利抵达目标海域,至于能否在海战中击败美国舰队,这就不太好说了,虽然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只有六艘航空母舰,但是美军是主场,补给、侦察等各方面都占有优势,而且还可以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援,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海军突击舰队能不能一战胜之,这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在我看来,即使日军侥幸取胜,如果美国拒绝媾和的话,那么在持久战到来之后,日本将很难抵挡美军的战略反攻。”

说到这里,鲁平停了下来。

此时,空军司令姜登选提了一个问题。

“目前,根据种种迹象和情报分析,日本海军至少拥有十一艘航空母舰,但是,根据我方潜艇拍回的电报显示,在那条北方航线上只发现了九艘日本航空母舰,那么问题来了,另外两艘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现在正在什么地方?既然日本也知道美国在珍珠港驻泊了六艘航空母舰,海战最讲究的就是以强击弱,为什么日本海军不将全部的十一艘航空母舰都集中起来使用?难道另外两艘航空母舰被留在日本国内防御美国攻击了?”

这也是姜登选一直在琢磨的一个问题,此时讲出来,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刚才我已说过,我个人认为,此次攻击,日本海军很可能是同时攻击几个战略目标,所以,另外两艘航空母舰也有可能被编入了其它攻击舰队。至于你说的,日本将另外两艘航空母舰留在国内防御,我认为不太可能,毕竟,日本也是有岸基航空兵的,而航空母舰并不适合防御作战。”

鲁平说到这里,站了起来,走到那幅挂在墙上的太平洋海图前,指着海图,继续做着分析。

“当然,除了分兵进攻之外,应该还存在着其它可能。如果我是日本军部的决策者,根据目前的太平洋形势,在美国已经提高警惕的情况下,我不会简单的将舰队派到北方航线,在北方航线主力舰队运动的同时,我会再派遣一支佯动舰队从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出发,在珍珠港南部海域或者关岛海域兜圈子,吸引美国海军注意力,掩护从北方航线南下的突击舰队。

不过这样一来,会造成兵力的极大浪费,所以,我同时认为,这支南方佯动舰队如果确实存在的话,那么它的作用或许并不仅仅只是执行佯动惑敌任务,或许,日本海军还想用这两艘航空母舰掩护一支登陆部队,直接攻击珍珠港,在珍珠港实施登陆作战,占领这个关键战略点,而且我也认为,以目前日本军队的实力,日本海军和陆军应该有信心实施这样的登陆作战,毕竟,澳大利亚战场的形势已经基本上稳定下来了,日本陆军可以抽出足够的兵力实施这一行动,更为重要的是,有我国军队的马来亚登陆战、马斯喀特登陆战做参考,日军参谋部很有可能采取大胆行动,一举定乾坤。

当然,其它战略点的登陆作战也可能实施,比如说中途岛、新西兰,但是我认为最有可能成为日军首批登陆点的还是夏威夷群岛,因为那里的战略地位最重要。当然,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日本的国力只能支持速决战,不能支持持久战,如果美国坚持打到底,日本很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听到鲁平的这个大胆推测,其他人也还罢了,赵北倒是眼前一亮。

作为一名历史的穿越者,赵北当然很清楚,在“历史上”的珍珠港作战期间,日本军队没有实施登陆作战,而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也始终没有占领或者控制过珍珠港,这种形势对日本极为不利,而对美国随后展开的战略反攻却意义重大,“历史上”的日军偷袭珍珠港,从战术上讲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从战略角度来看,却是一次失败,这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消灭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而且也在于珍珠港始终被美国海军控制在手里。

但是现在,鲁平的这个大胆推测让赵北有些兴奋起来,如果日本政府和军部真是这么制订作战计划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将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这种情况是赵北非常乐于看到的,这将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非常有利,美国在战争中遭受的损失越惨重,那么战后恢复元气就越慢,虽然许多人都看好美国的工业潜力,但是这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美国本土不遭受攻击,如果美国本土也遭到来自日本方面的猛烈攻击的话,那么,赵北完全可以肯定,在这个时空位面,美国要想赢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这对于削弱美国是非常有利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蝴蝶效应”的缘故,当美国本土遭到日军猛烈攻击的时候,纳粹德国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也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事实似乎也支持鲁平的这个战略分析,现在亚洲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亚洲联盟”组织也不会对日本进行贸易封锁,而且澳大利亚也基本上被征服,现在日本政府已没有后顾之忧,在这种形势之下,一向喜欢冒险的日本军部极有可能改变“历史上”的那种谨慎立场,他们或许并不仅仅满足于偷袭珍珠港,而且也有相当大的可能愿意将珍珠港变为日本海军的另一个重要基地,并以此为跳板跨洋攻击美国本土,迫使美国媾和,甚至不排除登陆美国本土的可能。

“不错,不错。鲁平,你的这个推测非常大胆。刚才我还奇怪呢,为什么军情局得到的情报显示日本在向中太平洋和南太平洋调遣大量兵力,现在看来,倒是极有可能是在为登陆夏威夷群岛做准备,一旦日本海军北方航线突击舰队成功的重创了珍珠港美国舰队,那么接下来,日本海军南方突击舰队就将发起一场规模很大的登陆作战了。”

赵北赞了几句,越想越觉得这个分析最靠谱,他安插在日本海军高层的间谍级别不够,接触不到日本海军北方航线舰队的文件,但是日本海军南方航线舰队的文件却被这名间谍弄到手,这使赵北一度产生怀疑,以为历史又被他干扰了,但是现在看来,与“历史上”一样,日本舰队主力依旧将从北方航线突击珍珠港,只是不知道舰队的最高司令官还是不是那个山本五十六,毕竟,这个人曾在战争中被俘过,这在日本海军里是很难被原谅的,哪怕他确实是一名航空兵专家。

没有了山本五十六的日本联合舰队突击部队能否赢得珍珠港战斗的胜利呢?日本海军赢的可能性其实很高,毕竟,赵北已经将中英战争中许多使用航空母舰的实战经验都整理成文件,以“帮助亚洲提高防卫能力”为借口转交给了日本政府,有这些经验打底,日本海军的战斗力说不定比“历史上”更强呢。

就在会议室里的几位将领与总统讨论日本舰队将于何时发动攻击时,剩下的与会人员也陆续到齐,除了国防部的重要成员之外,总参谋部的几位大佬也全部到会。

日本海军即将发起对美国的攻击,这个消息使在场的军方要员都显得很兴奋,他们很清楚,只要美国与日本的战争爆发,世界局势将进一步混乱起来,这非常有利于中国实施国家战略,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既可以选择加入战争,也可以选择在战争初期保持中立,无论是哪一个选择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的武装力量也必须保持高度戒备,以便随时可以介入战争。

今天的国防部全体会议也正是讨论关于加强军队建设的事情,陆军可以保持目前的规模,甚至可以复员一部分,但是空军、海军则需要继续扩充实力,既需要培训技术军官和士官,也需要更新军事装备,尤其是高技术装备,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全球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场会议从七点钟开始进行,一直进行到快中午才结束,主持完了军事会议,赵北立刻安排了一次国民经济会议,不过会议不会立即举行,这需要等待日本发动攻击的消息传回之后,以免走漏消息,而根据军事会议的推测,综合水文、气候等因素,日本海军攻击发起时间应该是1月17日,1941年1月17日,也就是十一天后。

赵北非常迫切的等待着战争爆发的消息,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需要这场太平洋战争,而另一方面,则是他想看看自己对历史的干扰到底有多大,这场太平洋战争是否会打出新花样呢?赵北确实非常好奇。

第1184章 全球冲突(下)

时间很快到了1941年1月17日,对于世界局势而言,这是一个相当关键的时间点,而对于美国人而言,这一天刻骨铭心。

公元1941年1月17日,就在欧洲局势陷于“暴风雨前的宁静”中时,在远东的太平洋地区,一场足以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暴风雨”到来了,就在这一天,一支由上百艘大小军舰和辅助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绕道北太平洋,悄然进抵夏威夷群岛中的瓦胡岛北部海域,这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主力,它是在经过了十二天的长途跋涉之后才抵达这处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战略据点的,在此期间,它保持了整整十二天的无线电静默,这支舰队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瓦胡岛上的美国军事基地,包括空军基地和海军基地。

当天凌晨时分,日本舰队抵达瓦胡岛近海,随即于当地时间凌晨五点半钟从舰队航空母舰上起飞了几架侦察机,前往瓦胡岛执行侦察任务,以判明美国海军驻泊地详情以及沿途气象情况,同时,日本舰队航空兵也对瓦胡岛附近海域进行了大面积搜索,凌晨六点钟,先期前往美军基地侦察的日军潜艇发回消息,通知日本舰队司令官岛田繁太郎“拉哈纳锚地无美国舰队”,同时,飞往瓦胡岛的日军侦察机也发回情报,报告内容只有很简单的三个电码,“虎,虎,虎”,这个电码代表发现珍珠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

至此,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已是砧板上的鱼肉,等待它们的是一场惨烈的屠杀,而操刀的就是日本海军突击舰队。

凌晨六点二十分,日本舰队司令官岛田繁太郎下达了攻击命令,第一波日军突击机群随即从舰队配属的九艘航空母舰上陆续起飞,目标直指珍珠港。

日军第一攻击波总共出动各式作战飞机三百余架,由西北方向低空掠海扑向珍珠港,虽然美国空军基地的远程警戒雷达在日机接近时已发现目标,但是却误以为是友军训练部队,因此直到攻击到来,美军才意识到来者不善。

虽然发现日机之后,美军陆续起飞一些战斗机迎战,但是却被护航日军战斗机有效压制,而同时,日军突击机群则迅速对美军航空基地和机场进行了猛烈轰炸,并对停泊在珍珠港中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进行了迅猛突击,日军的各式轰炸机、鱼雷攻击机总共向珍珠港投掷炸弹七百余颗、鱼雷九十颗,以损失飞机五十余架的微小代价,击沉包括六艘战列舰、四艘重巡洋舰、六艘轻巡洋舰、一艘航空母舰在内的各式舰船七十余艘,摧毁美军飞机数百架,取得了一次辉煌的战术胜利。

在接下来的补充攻击中,日本海军突击舰队第二攻击波出动飞机二百余架,对瓦胡岛上的美军兵营、油库、码头、船坞、港口设施进行了狂轰滥炸,扩大了战果。

日军偷袭珍珠港,前后用时两个小时,实施攻击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整个行动,日军方面仅仅损失了五十余架作战飞机以及六艘潜艇,但是却造成了珍珠港的完全瘫痪,当攻击结束之后,珍珠港已是一片废墟,港口到处是沉没的船只,陆地上到处是被炸毁的车辆、飞机和建筑,美军伤亡超过五千人,平民死伤也相当惨重。

但是,日军的攻击行动并非完美,在攻击中,原本应该停泊在珍珠港的另外五艘美军航空母舰非常“凑巧”的在前一天接到命令出海训练去了,同时也带走了一批军舰,因此,日军没有完全达成战前制订的作战目标,而按照这个作战目标,日军应该将六艘美军的航空母舰全部击沉在珍珠港的。

身为突击舰队司令官,岛田繁太郎拒绝接受参谋的建议立即撤退并前往东南方向海域,接应那支从中太平洋和南太平洋赶来的另一支日本舰队,那支舰队是来夏威夷实施登陆作战的,舰队总共装载日本陆军六万余人。

岛田繁太郎没有接应登陆舰队,而是继续指挥联合舰队主力在夏威夷群岛海域游弋,搜索“失踪”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这一搜索就是整整四天时间,直到第五天,当日军登陆舰队抵达瓦胡岛附近海域时,那支舰队随即被美军潜艇发现踪迹,美国舰队收到情报,立即前往拦截,与此同时,岛田繁太郎的突击舰队也发现了美军舰队,虽然他将日军登陆舰队做为鱼饵的行为导致那支登陆舰队遭到了一些损失,但是岛田繁太郎的目的确实达到了,美军舰队主力暴露了行踪。

一方要截击敌国登陆舰队,另一方要歼灭敌国航空母舰,很快,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海空立体战拉开帷幕,加上登陆舰队的两艘航空母舰,日军一方参战兵力为十一艘航空母舰,美军一方则为五艘航空母舰,实力对比悬殊,因为海战就在夏威夷群岛海域展开,因此被称为“夏威夷海战”。

经过一整天激战,美军以击沉日军一艘航空母舰、己方损失四艘航空母舰的惨痛代价主动结束了这场海战,剩下的美国舰队护送着负伤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在夜幕的掩护下撤向新西兰,日军舰队主力没有追击,而是立即投入了掩护陆军的登陆作战,并于次日下午成功掩护日军登陆部队在瓦胡岛实施登陆,当天傍晚,日本陆军即占领珍珠港,美军残部退往山区,次日,日军占领火奴鲁鲁(檀香山)。

这就是所谓的“夏威夷攻防战”,太平洋战争从这一刻起就已成为日美两国的生死之战,在战争初期,日军风光无限,一时颇有称霸太平洋、登陆美利坚的劲头,而反观美军,连遭败绩,装备损失巨大,人员被俘、伤亡情况严重,对于美国人而言,这是一段艰难的时期。

但是就在珍珠港遭到日军偷袭的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向全体美国国民发表了措辞强硬、信心十足的广播讲话,“我们最终将赢得这场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这就是美国总统的信念,也是他对美国国民的承诺,而且就在当天,美国国会以全票通过了加入战争的决议案,宣布从这一刻起,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与日本帝国进入战争状态,同时美国政府也向日本盟国德国、意大利发出外交照会,要求两国立即表明立场。

面对美国的“无理挑衅”,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保持了几天的沉默之后,最终于“夏威夷海战”结束次日结束了沉默,他“非常热情”的接见了日本驻德大使和武官,并召集国会讨论世界局势,随后向德国国民发表广播讲话,正式宣布德国与美国进入战争状态,稍后,意大利统治者墨索里尼也紧随欧洲盟友和亚洲盟友的脚步,向美国宣战,至此,轴心国与同盟国的全面军事对抗正式开始,全球冲突时代拉开了帷幕。

从这时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算是真正爆发了。

面对这场真正演变为全球冲突的战争,各国政府表现不一。

反应最快的是菲律宾政府,得知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当天,菲律宾政府立即宣布“局外中立”,而驻菲律宾的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则对此表示了强烈不满,第二天,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即发生政变,在美军的默许下,政变军队攻打总统府,在炮声中,菲律宾总统宣布下野,随即被叛军软禁,但是部分菲律宾政府官员选择了不合作立场,他们在局势稍稍平静之后纷纷离开菲律宾,前往中国天津寻求“亚洲联盟”的帮助。

最高兴的自然是英国政府,在珍珠港遭到日军偷袭的当天,英国首相邱吉尔就拍电报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电报里,这位性格倔强的英国首相告诉美国总统,“英国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坚定的站在美国盟友一边”,只要美国能够为英国提供更多的重型武器和装备并为船队提供护航,英国“最迟会在1941年年底之前做好反攻欧洲大陆的准备”,虽然多少认为英国首相有些吹牛,不过美国总统还是回了一封同样立场坚定的电报,“从这一刻起”,“美国与英国将并肩作战”。

心情最复杂的莫过于苏联政府,面对日本对美国的突然攻击,苏联政府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手足无措,而当确认“夏威夷海战”美军惨败之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更是当着政府要员的面公开哀叹“美国衰落了”。当然,哀叹归哀叹,苏联政府最终也收到了来自美国政府的绝密电报,而根据这封绝密电报的内容,美国总统先生和美国人民热情的邀请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加入到同盟国阵营中去,保卫“世界的自由”,对于这一邀请,斯大林在犹豫了两天之后才给出了回答,“请租借给我们更多的物资和食品”,“还有航空母舰”。

态度最不明朗的是中国政府,虽然美国总统在珍珠港遭到攻击的次日就通过美国驻华大使向中国总统转达了美国政府的一份外交备忘录,在这份外交备忘录里,美国政府建议从现在起,中国停止再向日本供应可以进行战争的重要物资,包括钢铁、煤炭、石油、橡胶、棉花、粮食、飞机发动机、坦克发动机,同时美国政府也向刚刚成立的“亚洲联盟”表达了同样的希望,但是,美国政府的这些“建议”没有被中国政府接受,也没有被亚洲联盟接受,理由很简单,“国际贸易应该正常进行”,而且,“菲律宾政变的真相也需要弄清楚”,稍后,亚洲联盟理事会还举行了紧急会议,达成一致意见,宣布日本进攻珍珠港的行动不属于防御性质,因此不受亚洲联盟“集体防卫战略”的保护,在日本与美国的战争中,亚洲联盟将保持中立,并且将尽可能的约束亚洲各国不参加这场战争。

对于中国和亚盟的表态,美国政府虽然很不满意,但是美国国会还是以高票否决了一项动议,而根据这个动议,在美日战争期间,所有与日本进行正常贸易的国家都将被美国视为“潜在敌国”,显然,美国政府和国会中的多数人都看得清楚,如果采取不理智的行动将中国和亚盟逼到日本一边去的话,将对美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也不利于美国在太平洋上即将展开的战略反攻,同时,美国确实也需要维持与亚洲各国的正常贸易,虽然在太平洋战火已经点燃的情况下,太平洋的海上航运似乎已经不太现实了。

虽然亚洲联盟宣布日本的军事行动与该组织的宗旨不符,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日本国民的好心情,当日军占领檀香山的消息传来之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日本天皇甚至发表广播讲话,将日军攻占檀香山的那一天定为“帝国胜利日”,而同时,日本军部已经开始实施攻击新西兰的战争方案了。

国际局势一片混乱,好象日本的“太平洋帝国”之梦即将实现,德国的“中欧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