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远东狂人-第4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富贵的家在大连,他在天津下火车之后,将前往大沽乘船,渡海前往辽东,这行程安排的是满满的,而且船票也已经通过兵役办预订了,下了火车,离开火车站,刘富贵就将赶去当地兵役办领取他的船票。
几分钟后,火车已在站台上停稳,军人们陆续下了车,刘富贵与另一名战友帮助一名瘸腿伤兵下了车,并在车站前为这名伤兵叫了辆人力车,之后才赶去电车站,好不容易找对了线路,上了电车,等他最终抵达兵役办的时候,已经是快中午了,兵役办的值班人员正在吃午饭,刘富贵也不客气,将军人证往办公桌上一拍,就要他的船票。
值班人员拿过刘富贵的军人证,看了眼名字,那眼神立刻变了。
“你叫刘富贵?”
“是啊。咋了?”刘富贵有些奇怪。
“等一等,让我看看兵役号。”值班人员急忙从抽屉里翻出一份名单,对照了一下刘富贵的军人证上的兵役号。
“难不成你怀疑我是假冒的刘富贵上士?”刘富贵有些恼火,不过看在他心情还不错的份上,也就没怎么计较,耐着性子等对方办完事。
“对了,错不了,就是你。刘富贵上士,这船票我们先替你保管着,明天下午五点钟的船。你呀,先跟我们的人去一趟酒店,等你回来,我们就把船票交给你,顺便派辆汽车送你去大沽投宿,误不了你的船的。”
“啥?你这是啥意思?讲明白了。”刘富贵拍着桌子冲着对方质问,对方的举动确实有些莫名其妙。
“啥意思?总统请你过去说话!今天总统视察天津工业区,顺便到我们兵役办坐了坐,顺手翻了翻订票名单,看到了你的名字,这不,特意叮嘱我们,等你到了,如果时间还够的话,就请你去他那里坐坐,跟总统聊聊,说说前线的事情。”
兵役办值班人员的话让刘富贵很是惊讶,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总统指名要见我?我不过是个小兵,总统知道我的名字?”
“不仅知道你的名字,还知道你爹就是旅大造船厂的副厂长,前阵子,总统视察旅顺、大连,就跟你爹说过话,兴许啊,就是从你爹那里听说你在前线的。总统叫你过去,说不定是要提拔你,你可别愣头青,就算误了你的船也不要紧,上士,前程重要啊。”
兵役办的值班人员说完这几句话,就喊来一名杂役,吩咐杂役开车送刘富贵去总统行辕。
刘富贵无奈,只好寄存了行李,跟着杂役上了一辆轿车,一溜烟的赶到天津新工业区,总统行辕就设在工业区的一间豪华酒店,当地戒备森严,不过刘富贵的那本军人证发挥了让人惊讶的效果,一亮军人证,一名副官就领着刘富贵上了酒店十五层,进了总统套房,这可是真正的总统套房。
见到刘富贵上士,民国大总统赵北非常高兴,将正与他谈论公务的两名高级官员介绍给这个陆军上士认识,那边的是政务总理王永江,这边的是外务总长顾维钧,都是总统的左膀右臂,都是真正的大人物,不要说是一个小小陆军上士,便是将军也是很难有机会与这两位政府高官握手寒暄的。
“后生可畏。现在是上士,将来未必就成不了上将。”
顾维钧不知道刘富贵底细,这话说得也是官场文章。
王永江上午跟着总统到处溜达,倒是多少知道一些刘富贵的家世背景,比顾维钧放得开一些。
“富贵啊,当年总统在湖北带着队伍造反,当时你父亲是蕲州船工,日本军舰制造‘蕲州惨案’,你父亲负伤,住在武汉军医院,总统原本打算去看他,但是因事耽搁,没能见着面,不过后来还是见着了,说起来,你们刘家倒是与总统颇有缘分,父子两代人都曾在总统麾下效力。总统叫你过来,就是跟你说说话,当年,你父亲差点就进了总统的卫队了,当年总统还不是总统,是总司令。”
听到王永江的话,顾维钧这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兵算是“功臣子弟”,总统此举,多少有些抚慰功臣的意味在里头,虽然那个功臣目前不过只是一个造船厂的副厂长。
“老王啊,你这话讲得也不全对,我之所以要见富贵,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神枪手,我是想向他请教一下这个狙击心得,要知道,我平时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射击,只是枪法差强人意。”
赵北笑了笑,吩咐刘富贵在他身边坐下,当真请教起这名陆军上士关于狙击战术的问题,这使顾维钧和王永江都有些不解,不过两人也不敢打岔,就这么耐着性子听了下去。
刚开始的时候,刘富贵有些拘谨,后来渐渐也就放开了些,将那狙击战术讲得相当生动,让陪坐的那两位也听得津津有味,刘富贵是职高工科毕业,文化高,讲起道理来一套一套,倒也与普通的大头兵有些区别。
“听听,这才叫理论联系实际!”
等刘富贵讲完狙击战术,赵北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赞了几句,然后话锋一转,谈到了他叫刘富贵过来的真正目的。
“富贵啊,陆军狙击学校正缺少一位有实战经验的高级教官,我看,你就很合适,这样吧,如果你不反对的话,我就跟国防部说一声,等你探亲结束之后,就不必回中亚了,直接去国防部报到吧,在狙击学校先呆上一年,国防部保送你去陆军高级指挥学院学习,等毕业之后,你就是职业军官了,至少也是个中尉。”
“可是,对苏战争是否会继续下去呢?我还是想上前线。”
刘富贵有些迟疑,其实这只是他的借口,他现在还没想好是否留在部队深造。
“中苏两国正在举行和平谈判,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中亚那边很快就将实现停战,高加索那边也是一样。其实此次我到天津,视察工业新区是一方面,参加‘亚解阵’与苏联的谈判也是另一方面,现在,苏联的和平谈判代表团就在天津。”
赵北一番话,算是给刘富贵心里打了底,于是刘富贵也就没再坚持,一口答应下来,先去狙击学校当一年教官,至于以后是不是留在军队做职业军官,则还需要考虑考虑,并征求一下家人的意见。
命令副官送走了刘富贵,赵北心情非常好,与顾维钧和王永江继续谈论对苏谈判的事情,具体主持天津和谈的是顾维钧,王永江只是参谋一下,毕竟他是总理,国务繁忙,下午就要动身返京,具体拿主意的其实还是赵北,但是他却不打算出现在前台,因为此次对苏和谈,是打着“亚细亚解放阵线”的旗帜,是全亚洲各新兴独立主权国家组成的这个联盟体系与苏联之间的和平谈判,毕竟,苏联也自称是一个“联盟”。
此次和谈,苏联政府的条件很简单,只有两个:第一,立即停止一切形式的武装冲突,交战双方退回各自国境线以内,并且停止一切对苏联境内反政府武装的资助,允许被围困在伊朗境内的苏军部队撤退;第二,双方订立一份和平条约,承诺以后不再互相进行战争。
作为回应,“亚细亚解放阵线”的和谈条件也有两个:第一,苏联立即停止对亚洲各国的思想渗透和革命渗透,不准干涉亚洲事务,并且立即恢复伊朗的主权独立;第二,苏联应该承认其境内亚洲领土部分的民族的自决权力,在当地举行全民公决,由当地人民决定是否加入‘亚细亚解放阵线’或者其它形式的亚洲新兴独立主权国家合作组织。
显尔易见,在某些问题上,中苏双方存在着分歧,谈判目前已经僵持下来,但是赵北却深信,苏联政府最终将会做出让步,因为他策划的“雪人行动”非常顺利,苏联政府应该已经收到了关于“核桃夹子行动”的情报,在德国、意大利的虎视耽耽下,苏联政府不可能冒险两线作战,只能先停止与中国和亚洲各国的战争,而且,赵北之所以发起古里耶夫战役,就是为了以战促和,让苏联看到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和胜利决心,同时也迫使苏联加快议和进度,否则的话,看到中国军队即将兵临乌克兰,德国或许会提前发起对苏联的全面军事进攻。
当然,这其中也是变数,那就是高加索问题,这个问题不仅牵涉到中国利益,也牵涉到邻近高加索地区的那几个地方小国的利益,伊朗流亡王国政府、土耳其政府是其中的关键,这两个国家都希望能够吞并在高加索战役期间占领的北高加索领土,在这方面,两国既有合作,也有冲突,而且赵北也得到准确情报,这两国政府都在背着“亚解阵”与苏联进行单方面接触,而这个情报却正是苏联方面透露的。
苏联对高加索的利益看得比中亚更重要,这里不仅有苏联的油田,而且有苏联苦心经营多年的工业基地,距离乌克兰粮仓也近在咫尺,高加索地区在战略地位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苏联宁可放弃气候恶劣的中西伯利亚的利益,也绝对不会放弃在高加索地区的利益。
也正因此,高加索地区是一个变数,在这个问题上,苏联政府的态度最为强硬。
对此局面,赵北已有定策,他决定支持伊朗,但是不支持土耳其,不过伊朗也不会从北高加索地区得到领土,而是从土库曼利益中分出一部分收买伊朗,从而孤立土耳其,并使土耳其完全倒向德国和意大利,因为在高加索问题上,德国和意大利也是想利用土耳其达到其插足近东的目的,而且这两国也非常希望将中苏战争拖延到1941年,这一点,赵北看得清楚,与其把土耳其这个定时炸弹放进“亚解阵”这个篮子里,倒不如现在就把它扔给德国,与伊朗不同,土耳其的民族主义情绪更为强烈,而且其国家的自主程度也不是那些被“解放”的亚洲国家可以比的,“大土耳其主义”从来没有消失,赵北对此始终保持着足够警惕,在赵北看来,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不符合国家利益,同样道理,一个强大的土耳其国家也不符合国家利益。
高加索地区仍将暂时控制在苏联手里,这同样也是国家利益的需要。
如果高加索地区仍旧控制在苏联手里,那么,在接下来的苏德战争中,德国的血将被苏联的战争机器吸干,至于意大利,赵北其实并不看好这个“现代罗马”的战斗力,虽然就在前不久,意大利海军成功实施了“加里波第”行动,夺取了一部分法国海军舰队,但是这充其量只能说明维希法国的虚弱,以及德国急于拉拢意大利以便发起对苏战争的急迫心情。
说到底,主动权仍旧掌握在中国手里。
第1168章 掌握主动(下)
在酒店的总统套房里,赵北与顾维钧、王永江商议了一些关于对苏和谈的细节问题,之后,顾、王二人告辞离去,两人前脚刚走,后脚就又有客人拜访总统,而且来的还是外国客人。
这位外国客人也是个大人物,远东共和国的总统契恰科夫,此人本是沙俄逃兵,在东三省闯荡期间与绿林人物过从甚密,后为张宗昌引荐给了军情局驻东三省机关,被编为外围情报人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爆发革命,军情局正式情报员张宗昌奉命与编外人员契恰科夫配合,利用俄国革命期间的动荡局势发展与沙皇宠臣拉斯普廷的关系,并成功的利用拉斯普廷组建了一支“远东军团”,而军团组建之后,张宗昌长期担任军团司令,契恰科夫则一直留在拉斯普廷身边做卫队长,并参与了对沙皇夫妇的刺杀事件,之后,契恰科夫被拉斯普廷提拔为国防大臣,以这个身份监督远东军团的事务,直到高尔察克联合其他沙俄将领组成了一个所谓的“将军团”,并联手排挤了契恰科夫。
契恰科夫赋闲的时间并不长,俄军将军团的领袖高尔察克将军被刺杀在前线,而被俄军将领软禁起来的拉斯普廷也在中国军方策划的“填鸭行动”中被解救,之后一番政坛厮杀,沙俄政府中的亲英派失势,亲华派重掌权力,此时,契恰科夫东山再起,再次担任沙俄政府国防大臣,协助拉斯普廷掌握权力。
拉斯普廷的统治是黑暗的,在他统治俄国的那几年中,沙俄小朝廷政局混乱,政治刺杀事件层出不穷,再加上苏俄红军的挑战,在远东地区苟延残喘的沙俄小朝廷风雨飘摇,被苏俄红军消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眼看拉斯普廷的小朝廷就要完蛋了,正在华盛顿举行裁军会议的与会五国决定插手干预,阻止俄国的统一,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华盛顿五国公约》专门规定了对沙俄小朝廷的处置方案,而根据这个方案,俄国沙皇制度正式覆灭,沙皇俄国也同时覆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远东共和国”,它统治着原沙皇俄国的远东部分,东至太平洋,西至贝加尔湖,并与苏联“共同享有”从西伯利亚南部直至北冰洋的广袤而且渺无人烟的辽阔北方领土,这个共和国以海参崴为首都。
远东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到海参崴,拉斯普廷很想当总统,因此迫不及待的毒死了小沙皇,但是他却打错了算盘,在当时的国内和国际政治气候下,他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保皇分子敌视他,国际社会鄙视他,就连共和主义者和布尔什维克也不领他的情,拉斯普廷众叛亲离,总统是做不成了,他只能在群情汹汹中化装潜逃,从1922年时起,拉斯普廷就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有人说他已经被保皇分子杀死,有人说他潜逃到了中国,并辗转去了美国,隐居在一栋毫不起眼的公寓里苟延残喘,各种消息混淆了人们的视线,最终,人们淡忘了这个俄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骗子,而那个沙皇统治的俄罗斯也永远的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在它的废墟上,在“华盛顿五国集团”的刺刀保护下,远东共和国建立了。
第一任远东共和国总统就是契恰科夫,他是1922年正式被“选”为总统的,而现在,是1940年,契恰科夫担任总统已经十八年,连任四届总统,这期间,只有第一次总统大选是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进行的,之后的几次总统大选都因为“紧急状态”而被取消,契恰科夫实际上是一位军人总统,而支持他的统治的实际上就是那支诞生于俄国内战时期的“远东军团”。
也正因为远东军团对契恰科夫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将远东军团的参谋团带在身边,而这个参谋团中,有近一半的军官是华裔。
现在,契恰科夫到酒店总统套房拜会中国总统,身边依旧带着一支二十多人的远东军团参谋团,为了讨好靠山,这二十多人中只有两名俄裔军官,其他的军官都是清一色的华裔,其中又以远东军团副参谋长刘复基的军衔最高,他现在是上将,远东共和国的陆军上将,自从张宗昌几年前遇刺身亡之后,远东军团华裔将领中军衔最高而且资历最老的就是刘复基。
见到刘复基,赵北非常高兴,紧紧握住这位早已加入远东共和国国籍的老部下的手,意味深长的感慨了一番。
“尧澂,别来无恙啊。上次我见到你时,你还只是少将,现在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你就已是上将了,由此可见,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人才到哪里都会得到重用。”
“总统先生过奖了。这是契恰科夫总统先生慧眼识才,若无他的提携,我现在只怕还是少将呢。”
一个是话里有话,一个是假装糊涂,其实两人心里都很清楚,刘复基的军衔提得这么快,主要是两个原因:
其一,上次远东共和国总统大选,发生了一场高级军官参与的未遂军事政变,政变阴谋被粉碎之后,契恰科夫迅速进行了一次大清洗,许多高级军官被逮捕并遭到处决,于是一大批中级军官得到提拔。
其二,契恰科夫心里也非常清楚,没有中国的支持,他的总统宝座就会摇来晃去,所以大力提拔华裔将领和官员一向都是契恰科夫政府的工作重点,此举当然会引起俄裔人士的不满,但是考虑到现在的远东共和国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国家,在其境内不仅居住着大量的白俄,而且也居住着大量的中国移民、朝鲜移民、日本移民,契恰科夫完全可以用“团结各族裔”为借口来堵那些不满分子的嘴。
除了刘复基的军衔被迅速提了上来之外,还有许多华裔将领的军衔也水涨船高,而上次契恰科夫访华时也带着这些军官,现在又看到这些人,而且都被提拔起来,赵北当然非常高兴,这些华裔人士占领的政府重要职位越多,中国对远东共和国的控制就越强,赵北当然知道契恰科夫也在大力扶持朝鲜裔、日本裔军官和政客,希图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而且也在加强与美国的联系,但是赵北却可以肯定,在下一场军事政变中,契恰科夫肯定不能保住总统的位子,只要他一下台,远东共和国将与兰芳一样,成为一个种族的大熔炉,而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只能是华人、华裔。
与这些昔日的中国军人寒暄客套片刻,赵北很快与这次会面的主角契恰科夫转入正题。
今天契恰科夫赶到这里与赵北会晤,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对苏议和问题,作为此次对苏战争中的一员,远东共和国在战争期间也是比较卖力的,一方面是留在远东地区的白俄贵族希望打回家乡搞复辟,另一方面是契恰科夫希望通过一场辉煌的军事胜利来巩固他的总统权力,所以,当中国国防军开始进攻之后,远东共和国的军队也很快动员起来,并越过与苏联的国境线向西推进,直扑叶尼塞河流域,试图进抵乌拉尔山区,然后跟着中国军队突击莫斯科。
但是问题在于,苏联军队无法阻挡中国国防军的前进并不代表它无法阻止远东共和国军队的前进,远东共和国的军队有些像意大利军队,可以在本土进行局部防御作战,但是若论大规模的进攻战,这就不是远东共和国军队可以胜任的了,这不仅是因为远东共和国军队战斗力不强,而且也是因为远东共和国国力不强,毕竟,俄国的精华部分都在欧洲,实际上,远东共和国的国家财政需要外国支持,而这个支持主要来自中国和美国,以前的模式是中国给枪炮,美国给钞票,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美国政府已开始改变战略,对远东共和国的支持越来越微弱了,与此同时,苏联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却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苏战争中,契恰科夫的速战速决战略没能奏效,仅仅只是利用中国军方发起古里耶夫战役的机会夺取了鄂木斯克,但是距离他的目标乌拉尔山还很远,所以,当中国军方突然宣布与苏联军队实现前线停火之后,契恰科夫立刻慌了神,在弄清楚了中国的意图之后,他便急急忙忙安排了访华日程,要求拜会中国总统,商议对苏战略问题,赵北不打算在北京见他,于是干脆就将会面地点安排在天津。
对契恰科夫的打算,赵北非常清楚,这个人虽然满口“亚洲盟友”,可是实际上,他仍旧是一个斯拉夫主义者,他与那些白俄贵族一样,都希望消灭苏联,然后重建一个强大的斯拉夫国家,无论这个国家的政体是什么,都不可能是一个亚洲盟国,他们天然的亲近欧洲,而不是亚洲。
一个强大的苏联不符合中国利益,同样道理,一个强大的斯拉夫国家也不符合中国利益,赵北从来也没有想过支持契恰科夫去消灭或者吞并苏联,他要的就是若干个衰弱的斯拉夫国家,只有一盘散沙的斯拉夫世界才符合中国的利益。
所以,对于契恰科夫希望继续对苏战争的建议,赵北毫不客气的拒绝了,理由非常充分,那就是,“亚细亚解放阵线”多数国家都希望通过谈判解决战争问题,战争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要苏联肯尊重“亚洲集体利益”,战争就会立刻结束。
当然,为了稳住契恰科夫,赵北也向他透露了一点会谈的内幕,告诉契恰科夫,如果苏联希望结束战争的话,苏联目前控制的中西伯利亚地区很可能必须放弃,而一旦这些地区被苏联放弃,远东共和国或许可以接管这些地区,但是这需要亚解阵的批准。
对于赵北的这个利益分配方案,契恰科夫显然不太满意,闷闷不乐的告辞而去,赵北亲自送他离开酒店,望着契恰科夫乘车离开,赵北很清楚,契恰科夫不会甘心的,这个人或许是做了太长时间的总统,真以为他自己很有能力治理国家了,这种人已不太合适继续作为代理人统治远东共和国了,所以,赵北在返回房间之前已开始盘算远东共和国下次军事政变的时间了。
无论如何,都必须将主动权掌握在赵大总统手里。
第1169章 “四海”“四山”
浩瀚大洋,广纳百川是它的气概,惊涛骇浪是它的力量,没人比得上它的气概,没人敢藐视它的力量。
眼前的大洋似乎是在沉睡,波澜不惊,涛声不响,海天一色,碧波荡漾。
在这平静的洋面上,一支舰队正鼓浪北行,蒸汽滚滚,铁甲铿锵,这是一支以航空母舰为战斗核心的特混舰队,战斗力的中坚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三万五千吨的攻击型航空母舰,和这艘航空母舰一比,其它的军舰简直就是雄伟山峰跟前的小土坡,凑巧的是,这艘航空母舰的舰名就是一座山脉的名字:伏牛山。
“四海”、“四山”,这就是中国海军远洋攻击力量近期发展的目标,而目前,“东海”、“南海”、“渤海”、“黄海”已经进入现役,并且参加了实战,而计划目标中的“雪峰山”、“罗霄山”、“武夷山”现在仍在船台施工中,只有“伏牛山”号完成了最后的舾装,并在接受最后阶段的海试,实际上,现在的“伏牛山”航空母舰战斗群只是一个演习性质的舰队,特混舰队里的那些军舰其实只是从各个舰队里临时抽调来的。
由于尚未正式入役,“伏牛山”号航空母舰的舰长也并不是正式舰长,而只是代理舰长,只是这位代理舰长的军衔却非常高,海军中将,不是别人,正是沈鸿烈。
沈鸿烈是特意从中东地区赶回国参加“伏牛山”号的海试的,以他的资历和身份,代理“伏牛山”号舰长倒也合适,实际上,为了争取这个位置,他甚至提前向中枢打了报告,所以,当“高加索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沈鸿烈却能回到国内,参加对“伏牛山”号的全面测试。
“四山”是同一级航空母舰,相比“四海”,“四山”的满载排水量更大,战斗力也更强,相应的,造价也更高,而为了保障这四艘新式航空母舰的建造,中枢政府甚至推迟了一些公路发展计划。
现在国际局势非常紧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已经爆发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绝对的置身事外,“高加索战争”就是明证,也正因此,军事装备发展计划就是目前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实,最初的海军军备发展计划中,“四山”方案只是备用方案,原先的方案实际上是“四岳”方案,也就是“东岳”、“西岳”、“北岳”、“南岳”,这四艘超级航空母舰的设计满载排水量是五万吨,如果建成服役,它们将是这个时代最有攻击力的海上武器,但是也正是由于建造资金的问题,最终“四岳”方案被无限期推迟,取而代之的是“四山”方案,相比“四岳”,“四山”的造价相对低廉,而且建造质量更有保证,毕竟,冒进是不可取的。
虽然中枢“抠门”,不过沈鸿烈已经对此非常满意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后娘养的”待遇,海军总算是扬眉吐气了,在不久的将来,海军将拥有八艘攻击型航空母舰,这个实力虽不能排世界前列,但是至少,排进二流海军强国的位置是足够了。
不过同时,海军也坚持认为,八艘航空母舰还是不够,毕竟,自从“亚洲解放之战”结束之后,中国海军需要保护的海域实在是太辽阔了,就靠八艘航空母舰,确实有点捉襟见肘的味道。
沈鸿烈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保守估计,如果想长期占据印度洋优势并在太平洋取得与国力相称的地位的话,中国海军至少应该拥有现役航空母舰十六艘,而现在,即使根据公开的资料来看的话,美国海军也正在加紧建造它的第十八艘航空母舰,而日本海军也在奋起直追,这是一场竞赛,而这场海上力量的军备竞赛从“海军假日”时期结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而当中英哈德角海战结束之后,这一竞赛就立刻变得白热化了。
“伏牛山”号航空母舰是在青岛船坞建造完工的,在正式服役之前,这艘航空母舰也以青岛为母港,而现在,沈鸿烈正在指挥这艘航空母舰返回青岛港锚地,今天的海试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航空母舰的所有设备工作良好,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什么缺点的话,或许军官舱稍稍狭窄了一些,不过考虑到“伏牛山”号那宽敞的机库和弹药库,这点缺点也立刻被弥补了。
现在,航空母舰编队已经航行到距离青岛不远的海域了,而就在这时,正在军官会议室召集会议的代理舰长沈鸿烈中将接到了来自雷达室的报告,在舰队的正前方出现了一艘大型战列舰,虽然还有几艘小舰跟随,但是相比之下,那艘战列舰确实太过刺眼,因为它太大了,雷达屏上的发射信号让雷达兵目瞪口呆。
只有一艘大型战列舰,这不大可能是抱着敌意的敌国军舰,不过出于谨慎,沈鸿烈还是决定亲自登上舰桥看一看对方是什么来头,同时,前导舰队中的驱逐舰也已前行一步查看。
十五分钟之后,那艘战列舰已经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舰旗了,不出意料,那是一艘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同行的是几艘巡洋舰、驱逐舰。
“那艘军舰还真是大。应该就是访问青岛的日本海军的‘大和’号战列舰。”
沈鸿烈非常感慨,他已经认出了那艘日本战列舰,正是“大和”级中的首舰,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海军中排水量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
自从在东北亚战争中战败之后,日本就改变了它的国家战略,不再以东亚大陆为扩张方向,转而向南,进军东南亚和太平洋方向,并为此调整了军费开支比例,大幅削减陆军军费,同时大幅增加海军军费,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海军的发展得到了充足的经费保障,虽然经济危机导致日本国家财政困难,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日本海军的发展计划,实际上,“大和”号战列舰正是在经济危机期间开始铺设第一根龙骨的,那是在1935年。
从一开始,日本海军就将“大和”号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列为最重要的造舰计划,甚至超过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这与日本海军的作战思路有些关系,在日本海军的作战条令中,战列舰并不是用来伴随航空母舰作战的,而是用于突击敌方舰队,抢战T字阵横列阵位,充分发扬火力与速度优势,在舰炮对决中击败对手。
虽然日本海军在航空母舰出现之后立刻就开始建造和研究航空母舰,但是由于传统大舰巨炮主义在日本海军中影响太深远,因此,日本海军最终决定平行发展海军军备,在发展新式航空母舰的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