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与黎大总统在花园那边说话,总司令特意吩咐过,只要蓝总长过来,可以直接去花园那边,也可以随便走走,就把这宅庐当成是自己的家就行了。等总司令忙完了之后,就与蓝总长一起去给老爷子拜寿。”上校一本正经的回答。

蓝天蔚笑了笑,说道:“总司令这是客气,这里毕竟是私人住宅,随便走走是不成的,你们还是等在这里,我带副官去花园,已有段日子没来这里了,不知花园里风景现在如何了?”

说话的工夫,已点了一名副官,跟着警卫队的一名军官向花园赶去,刚走到花园入口,看见一人从花园里气冲冲的奔出来,不是别人,正是赵北的长子赵启文。

“启文,你这么风风火火的,急着办什么事去呢?”

蓝天蔚叫住赵启文,问了一句,他也是宅庐的常客,跟随赵北多年的旧部,看着赵启文长大的,算是赵启文的世叔辈,所以平时见了面,也就很随意。

“我要离家出走!”

赵启文先是喊了一声,不过却不是冲着蓝天蔚喊的,而是面朝后,冲着花园里喊的,嗓门挺高,好象生怕花园里的人听不见一样。

“离家出走?你想去哪里?”

蓝天蔚一愣,追问了一句。

“去天山牧羊,去贝加尔湖捕鱼,去婆罗洲垦荒,去中亚修铁路……就是不在这里受气!”

赵启文气哼哼的发了阵牢骚,不用再问下去,蓝天蔚也明白过来,他这是在跟人置气呢,至于给他气受的人是谁,不问也知道。

“又跟你老子置气了?还是因为上次跟人打架的事情?”蓝天蔚摇了摇头。

“那可不是打架,那是见义勇为,打流氓有错?何况那伙流氓调戏的还是我的女同学!”赵启文哼了哼,一脸的不服气。

“打流氓当然没错,可是如果连制止斗殴的警察也打,那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老子揍你,那也是揍得有道理。”蓝天蔚点了点头。

“蓝叔,不是为了那件事!何况,那打架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已经和同学给警局道了歉,还修好了他们的摩托车,您怎么又扯到那件事了?今天这事不是我的不对,是老头子不对,他居然不许我参军!”赵启文恨恨说道。

“啊?你要参军?那敢情好啊!总司令没理由反对啊。”蓝天蔚又是一愣。

“是啊,从军报国,这是好事,可是老头子就是坚决反对!所以,我要离家出走!我要去南洋,我要去西贡,我要去参加法国外籍兵团!”

赵启文越说越来劲,不过没等他把话说痛快了,蓝天蔚就给了他一记爆栗。

“好小子,真有出息啊!好好的中国兵不当,去当什么法国雇佣兵,连我都忍不住要修理修理你了!你等在这里,我去跟总司令说说,给你求求情,让你参军,如果总司令怕你吃苦,我想办法走走门路,调你去参谋部。”

蓝天蔚原本也是好意,生怕这个愣头青说到做到,去当法国的雇佣兵,堂堂“远东狂人”的儿子居然去给法国佬卖命,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蓝叔,我不当陆军土老帽,我要当空军!我要当飞行员!”赵启文两眼都快放出光来。

“当飞行员?难怪你前两年闹着要加入飞行俱乐部呢,原来你是早有预谋啊。对了,你大学还没毕业吧?怎么现在突然想起当兵了?”蓝天蔚又问。

“当年高中毕业之后,我就想去空军了,可是老头子反对,一定要我先读大学,勉强上了两年大学,可是总是学不进去,老头子叫我学法律,还叫我学哲学,那些扯淡的欧洲哲学我一看就头疼。我还是觉得当飞行员更好,我可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我喜欢天空,更喜欢战斗!虽然现在还差一年毕业,可是我已经忍不住要飞向蓝天了。我打算先休学,等什么时候从空军退役,什么时候接着完成学业。”

赵启文说到这里,抬起头望着天空,神情相当严肃。

“空军可不像陆军,尤其是飞行员,这是技术军种,服役期长得很,等你退役,只怕你更是学不进去了。你真要参军?”

蓝天蔚叹了口气,这才明白为什么赵北反对赵启文参军了,在长辈看来,晚辈的前途更重要,但是晚辈是否同意这个想法,却是未必了,年轻人更愿意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理想能当饭吃么?或许能吧,这方面,赵北就是赵启文的好榜样。

“当然!我们老赵家的人,都是说话算数的人。说参军,就参军!我已经拿到飞行员执照了,只要老头子不作梗,空军里就能多一名王牌飞行员了。”

赵启文连连点头,然后小声对蓝天蔚嘀咕了几句。

“蓝叔,请您务必帮忙。旁人的话总司令未必肯听,但是您的话,总司令还是听得进去的,谁不知道,您是总司令麾下第一健将啊。”

蓝天蔚又给了他一记爆栗,笑骂道:“臭小子,别的本事没学会,这拍马屁的本事倒是学会了,倒也是,你整天跟一帮游手好闲的同学东游西逛,难免沾染上一些烂习气,看起来,还真得想办法把你弄进军队去,免得将来不上进。”

“蓝叔,我已经整二十了,‘小子’这个称呼实在不合适,您还是叫我启文吧。”

或许是认为蓝天蔚将成为自己的有力靠山,赵启文急忙推着蓝天蔚的肩膀,请他跨进花园,然后就站在花园门口张望,等蓝天蔚去说服赵北。

蓝天蔚走进花园,老远就望见警卫队长秦四虎迎面奔来。

“蓝长官!总司令和总统就在东厢闲聊,您跟我来。”

秦四虎奔到蓝天蔚跟前,立正,敬礼,然后请蓝天蔚前往东厢。

“四虎啊,启文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蓝天蔚问道。

“参军的那件事?这件事我可帮不上忙,至于您啊,您倒是可以试试,不过我瞧着总司令立场坚决,好象不太好通融。”

“哦。总司令是军人出身,却反对儿子去参军,他该不会是担心将来会打仗吧?”

蓝天蔚猜测道,秦四虎却没有接腔,其实两人心里也非常清楚,赵北当年之所以让儿子弃武从文,就是为了防止他们进入军界,这从两位赵公子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叫赵启文,一个叫赵慕文,都有个“文”字,文质彬彬的“文”,可是偏偏事与愿违,两位赵公子都不是文质彬彬的公子哥,这一点,倒都是继承了赵北的性格。

“其实啊,总司令在想什么,我多少也能猜到一点,现在世界各国局势都不太平,意大利、日本现在都已是磨刀霍霍,很难说将来会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很难完全的置身事外,一旦爆发全球战争,中国未必就不会参战。在这个时代当兵,不管是陆军还是空军,那都是有相当的风险的,说不好就赶上战争了。”

蓝天蔚也不管秦四虎接不接腔,他就这么分析下去,而且声音也说得很大,不怕屋里的赵北听不见。

“秀豪,你也不必在外头搞什么激将计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心疼,这个道理不用我说,你也懂的。既然过来了,那就赶紧进屋吧,别在外头装神弄鬼了,难道要黎大总统出去请你进来说话不成?”

蓝天蔚话音刚落,东厢里就传来赵北的声音,于是秦四虎急忙请蓝天蔚进了屋。

进了东厢,蓝天蔚定睛一瞧,屋里坐着的人不止是赵北和黎元洪,还有饶汉祥、王永江,如果再加上他自己和秦四虎的话,现在的屋里就有六个人。

赵北在上首坐着,手里端着茶,黎元洪坐在他的左边,手里也端着茶,饶汉祥、王永江则袖手坐在赵北的右边,几人都望着刚刚走进屋的蓝天蔚。

这东厢里坐着的都是现在民国的大佬,按照法律,大总统黎元洪是最大的大佬,可是眼前这坐次,这架势,不明底细的人或许还会误以为赵北才是总统呢。

寒暄几句,蓝天蔚在黎元洪身边就座,秦四虎也给他上了杯清茶。

“秀豪,百里和闰农没有跟你一起过来?”赵北问了一句。

“没有。他们后走的,我先走一步,现在他们或许还在路上,不过应该可以赶在正午之前赶到。”蓝天蔚回答。

“哦?他们在总参谋部里忙什么呢?”赵北又问。

“还能忙什么?还不是这几天的事情。现在戒严虽已解除,可是军队还没撤,一些外地过来的国防军部队满世界的找宿营区,这事就归总参谋部协调,这不,过来之前,我和百里、闰农他们就在忙着给部队找营房。”

说到这里,蓝天蔚已经领悟到了赵北谈起这个话题的用意,于是索性就着这个话题延伸开去,并很快又扯到了眼前的局势上。

“现在京畿一带的部队应该够用了吧?为什么还从外地调遣部队进京?”

见蓝天蔚领会了自己的意思,赵北非常满意的将茶杯搁回了茶几上,然后不紧不慢的问了起来。

蓝天蔚向黎元洪看了一眼,说道:“这是总统先生的意思,总参谋部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

赵北向黎元洪望了过去,说道:“宋卿,现在虽然退伍军人还没有撤退,但是他们已疏散到乡下,现在的局势,京畿一带的部队已经够用,你现在还从外地调那么多国防军部队进京,就不怕地方上人心惶惶?知道的人或许认为你是谨慎,不知道的人恐怕还以为首都发生了政变呢。”

这话说的,简直让人心惊肉跳,黎元洪端着茶杯的手居然也抖了一下。

第1014章 大佬(下)

赵北这几句话说得虽然轻飘飘的,可是在黎元洪听来就像是炸雷一般,惊得他心惊肉跳,好在毕竟从政多年,这脸皮上的功夫到底是练出来了,虽然心中惶恐,可是这嘴上讲出来的却是一番道理。

“这是宓僧的建议,前天那些退伍军人的行动着实吓坏了一批国会议员,为了安抚议员,宓僧建议我多调遣一些部队进京,用这个行动向国会证明政府控制局势的能力,不使议员人心惶惶,同时也是锻炼一下总参谋部的指挥能力,毕竟国家承平了一段日子,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多少有些懈怠,因此利用这个机会检验一下部队的机动能力和指挥能力。”

这番道理却不是黎元洪随机应变说出来的,而是早就跟饶汉祥商量好的,现在讲出来,倒也是有些道理,不过赵北和蓝天蔚显然没有将这个说辞当真。

赵北扭过头去,看了眼饶汉祥,见他连连点头,显然愿意与黎元洪共同承担责任,而且一副忠心护主的表情也让人非常感慨。

过去,这饶汉祥一直表现的非常低调,对赵北是唯命是从,但是现在看来,他也像黎元洪一样变了,变得有些陌生了,也有些隔阂了,对赵北已不是过去那种唯总司令马首是瞻了。

这也可以理解,黎元洪现在是总统,大权在握,饶汉祥不仅是交通总长,同时也是总统的幕僚长,总统府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而人一旦权力在握,要让他再放弃这个权力,那是难之又难,毕竟,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太广泛,也太复杂。

宪政是好东西,选票也是好东西,不过它们都只是手段,利用它们达到的目的就是掌握这个游戏规则的制订权,也就是掌握权力。

所以,真正的好东西是权力,权力可以带来荣耀,也可以带来财富。

赵北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黎元洪也同样不愿意放弃这个权力,虽然黎元洪参加下届总统竞选取得连任的可能性不高,可是只要使些手段,未必就不能连任,而一旦赵北高调宣布参加下届总统选举,那么黎元洪就完全没有希望赢得总统连任了,甚至都不可能取得联合阵线推举担任本党候选人。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黎元洪为什么会与赵北之间出现隔阂,而饶汉祥是黎元洪的亲信,那么饶汉祥的立场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说到底,这是一场斗争,随着下届总统大选的临近,这个斗争必将趋于激烈,而此次退伍军人大进军行动无疑加速了这一斗争的到来。

黎元洪听从饶汉祥的建议,从山西、辽宁、山东、安徽等省调遣这么多的国防军部队进京驻扎,表面上看是为了安抚国会议员,维持京畿地区秩序,但是深一层的意思则是为了“防范于未然”。

“防范于未然”,这是委婉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防范赵北有什么“出格”的行动,说句实话,对于赵北在退伍军人大进军中的表演,黎元洪非常担心。

没办法不担心,赵北要威望有威望,要民心有民心,再加上他在军队中的巨大影响力,黎元洪只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保住总统的位子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保住黎大总统的身家性命,当年联合阵线的重要人物宋教仁死得不明不白,虽然主流说法是满清余孽策划了刺杀事件,但是作为现任联合阵线的委员长,黎元洪不能不多留个心眼,跟随赵北这么些年,对于赵北做事的果决作风黎元洪是深有体会,对于阻挡他前进的障碍,赵北都会毫不犹豫的清除,而不会顾忌对方的身份和地位。

这是一位“狂人”,跟狂人作对还是需要一些胆量的,黎元洪的这个胆量不是幕僚长饶汉祥给的,而是财阀给的,由于非常反感赵北关于“遗产税法案”的提议,许多财阀现在已经表明了立场,他们愿意站在黎元洪一边,全力支持他竞选下一任民国总统。

有了财阀的支持,黎元洪赢得大选的可能性迅速增加,他完全可以放手一搏,但是在搏之前,他也必须做好必要的防备,毕竟,权力斗争总是伴随着刀光剑影,小心驶得万年船。

也正是在这些财阀的鼎力支持下,黎元洪和饶汉祥才策划了这次增兵行动,考虑到赵北在国防军里的巨大影响力,他们不得不非常谨慎的挑选进京部队,不敢成建制的调遣大股部队,都是从某县、某市调遣的小部队,这里调来一个连,那里调来一个营,挑选的带队军官也基本上是“值得信任”的,其中的许多军官都是当年北洋一系出身,现在也都是中校、上校甚至准将之类的军衔了,所以在进京的这些新部队里,中校指挥连、准将指挥营都是正常现象,这些部队进京之后,再重新进行编组,然后建立起新的临时部队,编为“暂编某团”、“暂编某旅”,几乎是一夜之间,国防军部队里出现了许多新番号。

这两天里,蓝天蔚就一直在关注这些出现在国防军序列中的新番号,也正是他通过特殊渠道将此事反应到了赵北这里,但是在蓝天蔚的消息传达到宅庐之前,赵北其实就已经知道黎元洪和饶汉祥的小伎俩了,实际上,当第一批增援部队登上军列之后,赵北就已经收到了可靠的情报。

也正因此,当赵北突然问起蓝天蔚在忙什么时,蓝天蔚才能迅速领悟赵北的意思,并顺着这个意思将话题展开,迫使黎元洪站到前台,面对总司令的直接质问。

“饶总长,你的这个增兵京畿的建议可不怎么高明啊。先不说地方上的人心惶惶,光是这些部队的抵达就足以让那些退伍军人心生疑虑了。不瞒你们,昨天就有人来跟我说,退伍军人对于火车站陆续抵达的军列非常敌视,他们怀疑,政府方面是不是打算采取进一步的武力行动,驱赶请愿国民离开京畿地区,对此,不知饶总长如何跟那些请愿国民交代呢?如果因此而导致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局势又出现剧烈动荡,谁能承担这个责任呢?”

赵北一番质问,让饶汉祥张口结舌,虽然他与黎元洪早就商量好了说辞,但是当赵北真的问起这个话题的时候,饶汉祥才突然发现以前商量好的那些说辞统统无用,因为赵北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那些商量好的说辞、借口只能增加他的愤怒,而不是消除他的疑虑。

见饶汉祥居然临阵退缩,黎元洪顿时有些气恼,这一次,他可是冲在了手下前头,没人给他充当挡箭牌,而前头就是赵北刺过来的枪头,眼看着就要撞上去了。

看到民国总统和总统幕僚长吃瘪,坐在一旁的蓝天蔚暗自好笑,在他看来,黎元洪和饶汉祥增兵进京的举动简直愚蠢之极,既不能削弱赵北的力量,也不能增强他们的力量,那些从各个地方抽调进京的小部队根本不能起到任何关键作用,实际上,因为部队官兵来自不同的部队,相互之间很陌生,配合起来就有些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只要京畿卫戍部队还掌握在总参谋部手里,那些外地部队就不可能有所作为。

黎元洪不是没想过控制总参谋部,可是问题在于,总参谋部内部抱团,水泼不进,针插不进,黎元洪当了四年总统,只在总参谋部里安插了区区几个亲信,而且一直遭到蓝天蔚、蒋方震、张孝准等人刻意压制,根本就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总参谋部一直都是赵北的忠实追随者,原因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赵北在战争期间赢得的巨大声誉与威望,另一方面则是军界大佬们对黎元洪政府的强烈不满,这两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决定了总参谋部在局势关键时刻会采取的立场。

蓝天蔚、蒋方震、张孝准、周道刚、季雨霖……这些国防军的方面大员都是赵北当年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能取得现在的这个地位与权势,都是依靠赵北的栽培和提携,没有赵北,这国防军的人才选拔机制就不会这么公道,那么现在的国防军里或许依旧是北洋的天下,轮不到他们这些在北洋里几乎毫无根基的人出头,无论是情还是理,这些人都对赵北感激至极,这是私人感情,二十多年的友谊不是区区四年宪政时代可以抹去的。

作为军人,当然希望麾下的部队战斗力越强越好,现在不是古代,现在是立体战争时代,光讲究训练是不够的,这武器的更新换代也是非常现实的,可是问题是,自从黎元洪上台执政之后,这个中枢政府一直在想着怎么从军费里抠出更多的钱,然后用在其它地方,于是,国防军的许多军备发展项目都被毫不留情的砍了,现在,新式战斗机还停留在图纸上,新式轰炸机只制造了几架样机之后就被锁进仓库,航空母舰居然没钱装备战斗机和轰炸机,只能装几架侦察机充门面,就连军队已装备的较先进战斗机居然也被黎元洪政府看中了,借口经济危机、军费不足,许多战斗机部队被取消番号,然后该部队装备的那些战斗机就被政府转手卖给了巴拉圭,并在南美洲的查科战争中一显身手,与玻利维亚装备的美国战斗机较量,一时成为国际新闻关注的重点,国际舆论界在谴责美国不顾国联武器禁运决议向交战国家出售军火的卑劣行径的同时,也给予了中方相同的“关注”,面对舆论指责,黎元洪政府则把无辜的军方推到前台充当挡箭牌,也就是在那时,国防部武将派遭到打压,国防部的控制权也就此在表面上落进文官派手里。

黎元洪政府对于国防事业所表现出来的“抠门”让总参谋部的几位大佬都非常恼火,可是又毫无办法,他们不是没有抗议过,可是换来的却是更进一步的打压,甚至连总参谋部负责管理的火箭实验基地也差点人走楼空,如果不是最后赵北自己筹集了一笔资金维持火箭基地的人员工资开销和基础研究项目的话,恐怕那些“虚耗光阴”的火箭专家们已经在街上卖鸡蛋了。

“虚耗光阴”,这是黎元洪的原话,在这位总统先生看来,火箭这玩意除了能用来扮演科幻小说的配角之外毫无用处,因此也就没有必要耗费国帑去研究,这也是总统府多数幕僚的一致意见。

只有军人才能领悟火箭这种“玩意”的巨大军事潜力,所以,也就别指望总参谋部能对黎元洪政府有什么好感,能够在退伍军人请愿行动中保持中立,这已经是够给黎元洪面子的了。

此次退伍军人大进军行动,总参谋部一开始就打算置身事外,可是不久之后,几位军界大佬突然发现赵总司令居然冲到了前头,于是立刻醒悟过来,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因此几位大佬一商量,决定派人去探探赵北的打算,如果赵北决定发动“兵谏”的话,总参谋部将坚决的站在总司令一边,总司令说炮轰国会,那么就炮轰国会,总司令说炮轰总统府,那么就炮轰总统府。

军人才不去管什么训政、宪政,军人只知道,这枪杆子里出军费,当年跟着赵大总统,虽然苦着海军,可是陆军、空军的日子是相当惬意的,要新飞机有新飞机,要新大炮有新大炮,哪像现在,连军事演习,那炮弹也得一颗一颗数着打,就连这,政府特派员还不满意,要让军队将真炮换成假炮,好象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听见响声就万事大吉一样,却丝毫也没考虑到,军队不是用来摆样子吓唬邻国的,军队就是用来打仗的。

无论如何,这种日子不能再过下去了,再这么委屈军队,只怕国防军连现在的这五十个陆军师也保不住了,现在有传闻,说黎元洪政府打算进一步裁减陆军,以换取美国、英国的市场开放承诺,而这个裁军数字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个陆军师,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此次蓝天蔚来到宅庐,一方面是来给总司令的老丈人拜寿,另一方面就是来向总司令表表忠心,让总司令率领一帮老部下将这局面给翻过来。

也正因此,一到东厢坐下,蓝天蔚就非常识趣的配合起了总司令的表演,而且对黎元洪和饶汉祥的尴尬表情非常高兴,他的直觉告诉他,一场好戏还在后头,唱戏的主角就是总司令,而总参谋部将演好配角的角色。

第1015章 政治的延伸(上)

在政治斗争中,军方的立场很重要,虽然军事归根到底是政治的延伸,但是在许多时候,军事手段往往能够决定政治的走向。

作为一个从晚清军界走出来的政客,黎元洪非常清楚军权的重要性,当年,正是新军的起义以及北洋军的造反掀翻了满清王朝,而现在,作为大总统,黎元洪也正面对着一场很可能由军方立场决定的“政变”,这个政变未必一定会表现为暴力,但是如果没有暴力做基础,却也不可能成功,而这也正是黎元洪为什么要听从幕僚建议从外地调遣国防军部队进驻京畿的重要原因。

虽然黎元洪非常想抓紧军权,可是问题在于,他已得罪了军方,在表面上,他可以通过文官控制的国防部管理军队事务,但是实际上,真正主导着现在国防军的其实是总参谋部,而蓝天蔚作为总参谋部的首脑人物,在实际上决定着军方的立场。

蓝天蔚是赵北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一点,黎元洪非常清楚,也正因此,当蓝天蔚坐到他身边那张太师椅上之后,黎元洪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此刻赵北又突然利用国防军外地部队进京这件事大做文章,黎元洪就更是坐不住了。

那边饶汉祥也是张口结舌的样子,黎元洪也对这位总统幕僚长非常不满,于是趁着赵北质问饶汉祥的这个机会,为自己找了个台阶走了下去。

“宓僧考虑不周,这事办的确实有些不稳妥,不过现在京畿一带人心惶惶,为了安抚国民和议员,也只好如此这般了,那些陆续进京的外地部队人数其实也不多,现在抵京的也不过才一万多人,若是振华认为此举不妥,我就下达命令,暂停调部队进京,已来的外地部队也可以在局势稳定之后开始撤退。”

黎元洪这么说,一方面是给他自己找个台阶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住赵北,毕竟,他也是清楚自己目前实力的,就靠那东拼西凑出来的一万多人的外地部队,无论如何也不是数万京畿卫戍部队的对手,而现在,京畿卫戍部队依旧掌握在总参谋部手里,虽然那位文官派国防总长坐镇总参谋部,可是面对一帮内部抱团的军界大佬,国防总长现在也就是个陪衬的角色,根本指挥不动总参谋部,遑论指挥京畿卫戍部队了。

见黎元洪如此表态,赵北神色缓和了一些,点了点头,说道:“宋卿所言极是,现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调外地部队进京了,不然的话,国民惶恐,国家不稳,至于已调进京的部队,倒是不必急着撤,还是等局势完全稳定之后再撤退。关于那些聚集京畿周遍的请愿国民,他们现在还在等待着总统和国会的正式答复,前天,当着请愿代表的面,宋卿曾经保证过,在五天之内将就请愿书的事情向国民做出正式答复,现在已经过去两天了,不知宋卿是否已经拿定主意?国会那边是否仍然决定后天再举行全体会议进行听证?”

“国会那边,我不清楚。但是国民请愿书我已认真看过,对于其中所提要求,我也认为合情合理,不过最终如何答复,还是要看幕僚班子的意见,我才疏学浅,不敢胡乱承诺什么,毕竟,这个国家不是我的王朝,而是全体国民的国家,不能为了照顾一部分人而刻意的去伤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振华也说过,这个国家是穷人的国家,但也是富人的国家。”

黎元洪说出番道理,也是有条有理,只是推托之意太明显,赵北的脸又沉了下去。

“宋卿,你后面那几句话可有些问题。没错,这个国家是所有国民的国家,不论是穷是富,只要是拥有国籍,就都是这个国家的公民,拥有公民权力,但是问题在于,穷人在困境中是苦苦挣扎,挣扎在生死线上,或许只需要从富人口袋里摸出很少的一点钱,就可以拯救许多穷人的生命和家庭,这也正是一个现代国家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这并不是古人所讲的‘均贫富’,而是一套建立在现代法律之下的财富再分配制度。那份递交给政府的国民请愿书我也看过,内容我都知道,主要是穷人希望政府能够增加救济的要求,以及扩大选民遴选范围的要求,这些要求并不过分,后者只需修改法律就可以了,而前者则可以由政府调整税率来增加政府财政,并利用财政的政策倾斜给予贫困国民更多的救济,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国民,避免社会分裂。”

“是,是。振华所言极是,极是。”

黎元洪只能连连点头,赵北站在多数国民一边的立场已经非常明确,这个时候任何反驳的理由都是自讨没趣,黎元洪确实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与赵北进行争论,他也相信,就以自己的口才,无论如何也是辩不过赵北的,索性干脆敷衍一番,无论如何,先把这几天混过去再说,等那些进京的退伍军人都撤退了,然后再说下一步的行动。

几人就这么坐在东厢里说话,气氛有些压抑,本来黎元洪和饶汉祥只是来这里坐坐,却不想赵北利用这个机会借题发挥,几乎让他们下不了台,这谈话的兴趣也就实在提不起来。

见时候差不多了,黎元洪和站在他背后的那些人的底也被摸的差不多了,赵北便站了起来,亲自将黎元洪和饶汉祥送出东厢,并吩咐秦四虎领着他们去给韩老先生拜寿,随后赵北又转身走进了东厢,此时,屋里除了赵北和蓝天蔚之外,还有一个王永江。

王永江现在还是这民国政府的财政总长,本来黎元洪也想将他赶下台去的,但是由于赵北在背后支持,王永江到底是没被赶下台去,现在他还是这民国的大管家,一切重要财政政策都由他领头制订,在这经济危机时期,他也是相当忙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