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朗也有些奇怪,他不知道城里的叛军为什么这么快就学会了驾驶坦克,而且叛军炮兵的射击也非常准确。

最终解答了白朗的疑问的还是炮兵观察哨。

“发现敌方坦克再次集结!并再次向北方冲击过来!……坦克上发现英国米字旗!坦克上发现英国米字旗!”

炮兵校射官的叫喊使白朗猛然醒悟,他立刻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为什么城里的叛军不仅会驾驶坦克,而且也非常善于使用大炮。

“英国人?……哼!难怪炮打得这么准呢,原来是英国军队。这可是英国人挑衅在先,那就别怪咱们反击在后了。”

白朗冷笑着摸了摸脖子上的喉头通话器,强忍住指挥装甲部队立刻冲出山口的冲动,他非常渴望与英国的坦克部队进行一场正面较量,让对方认识一下中国装甲兵。

不过白朗最终还是忍住了冲动,他耐心的等待着工兵探雷归来,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他从军多年总结的经验,越是一名前线指挥官,就越是需要保持足够的冷静,绝对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影响全局,白朗很清楚,现在就冲出山口的话,可能会将敌方坦克吓回城里,而城市作战向来就不是装甲兵的优势所在,只有在城外才有可能打一场痛快淋漓的坦克战,说起来,这还是中国装甲兵第一次与敌方的坦克纵队进行面对面的较量呢。

白朗首先是一名装甲兵指挥官,其次才是一名混合部队的指挥官,如果一定要让他做出选择的话,他宁愿单独指挥装甲部队。

装甲兵最渴望的是什么?不是欺负敌方的步兵,也不是与敌方的空军周旋,而是与敌方的坦克兵进行面对面的战斗,这考验的不仅是交战双方的技术装备的性能,而且也考验着交战双方的斗志与勇气,再也没有什么战斗能比得上钢铁的较量了。

白朗很庆幸他赶上了这个钢铁的时代,他也很乐意在这个钢铁的时代为战术的进步贡献力量,并在这种奉献精神中去赢得军人的荣耀与辉煌。

“较量较量,看看是英国的坦克厉害,还是中国的坦克厉害!”

白朗激动的压制着他的情绪,并不时的询问炮兵观察哨,敌方坦克走到哪里了,有多少辆坦克,以及坦克的型号。

利用等待敌方坦克冲过来的工夫,白朗下令炮兵继续对城市附近的可疑阵地进行压制性射击,但是没有再炮击那些准备冲出城市的敌方坦克,他担心炮火太猛,会将那些敌方坦克吓回去,而且炮击城市的话,只会使敌方的指挥官狗急跳墙,急于出城挑衅,一旦那些敌方坦克冲到山口附近,就是白朗指挥坦克纵队出击的最好时机。

终于,让人望眼欲穿的工兵传回了消息,山口没有发现任何地雷,敌方根本就没有在那里布置雷区,这对中国部队而言就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对装甲部队。

“准备出击!‘猞猁’连冲在前头,‘旱獭’连紧随前锋运动,‘黄狗’连殿后!”

白朗立刻登上一辆“猞猁”坦克,并立即向部下下达了命令,他是打算亲自指挥这场小型坦克战了,这是一场钢铁的较量。

第954章 钢铁的较量(下)

炮火非常猛烈,这使所有人都不得不趴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生怕那横飞的弹片打中自己的脑袋。

对于被攻击一方而言,这里就是钢铁碎片与高温烈焰构成的炼狱,这也是这个时代战场上的常见景象,这是钢铁的较量。

与其他人一样,弗朗西斯中校也趴在那浅浅的散兵坑里,一动也不敢动,他的身边趴着一名英国陆军中尉,但是手里并没有拿枪,而是抱着一部野战电话,以及一架望远镜,这名中尉的任务就是观察中国军队的动向,然后通过电话向司令部报告中国军队的位置,以便司令部调集大炮轰击。

在不久之前,中国人的炮火还不是非常猛烈,只有两门大口径榴弹炮在持续射击,用高爆弹和榴霰弹轰击塔什干的英军炮兵阵地以及外围防御工事,但是现在,中国人的炮火比刚才猛烈得多,这主要原因是因为英军布置的靠前的炮兵阵地已经被中国炮兵的榴弹炮全部摧毁,而那些隐蔽起来的英军炮兵又始终不敢上前接替射击,因此,中国炮兵最终不仅恢复了他们在山口东侧高地的炮兵阵地,而且也在山口西侧的高地上建立起了一处新的炮兵阵地,那两处占据制高点的中国炮兵阵地正用山炮猛烈轰击城市,与榴弹炮的火力共同交织出一张绵密的火力网,而塔什干的全城都被炮火笼罩起来,英军阵地成为炮火关注的重点位置,中国炮兵居高临下,可以从容压制英军阵地。

弗朗西斯现在有些后悔,在战斗开始的时候他不应该从隐蔽处跑到这里的,那天空中不时炸出的榴霰弹死亡之花仿佛在嘲笑弗朗西斯刚才的冲动,事实证明,那面竖在阵地显眼位置的英国国旗好象就是吸引炮弹的磁铁,中国炮兵好象就是瞄准那面英国国旗开火的,炮弹在旗杆附近落下,弹片将那面英国国旗击得千窗百孔,或许那帮中国炮兵现在正在嘲笑,所谓的“大英帝国”也不过如此,所谓的“英国勇士”也不过如此,面对炮火,英国军人的表现与其它国家的军人没有什么两样,他们都害怕死亡,也都希望己方炮兵能够为自己提供有效的炮火掩护。

但是这只是英国军人的奢望而已,实际上,只要英军炮兵阵地一暴露,就会立刻遭到中国炮兵远程炮火的压制,事实证明,中国军队肯定在山头建立了一处或几处炮兵校射观察哨,英军指挥官甚至已经不敢再让英军炮兵开火射击了。

一开始,英军司令试图让那些当地武装夺回山口的高地,控制制高点,但是中国人的炮火完全震慑住了那些武装土著,他们宁可躲在城里挨炸,也不愿冲向城外去夺取制高点,毕竟,城市距离山口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而在这个距离上,就是中国炮兵的火力杀伤区。

现在,全部的希望都寄托的那支冲出城市扑向山口的英国坦克部队了,而弗朗西斯之所以会出现在这个散兵坑中,也是因为那支坦克部队,因为就在刚才,就在坦克部队冲出城市之前,弗朗西斯自告奋勇来到这处阵地,打算为坦克部队引导炮火掩护,如果中国人出动了步兵的话,弗朗西斯将毫不犹豫的让身边的那名中尉发出炮火攻击的信号,用英军最后的炮兵给予中国军队重大杀伤,这样的话,至少不会输得那么惨。

弗朗西斯承认,塔什干战役英军肯定会输,自从中国军队远程炮火开始压制性射击之后,弗朗西斯就知道,塔什干战役英军必败,因为在这里,英军根本没有那样的远程火力,而当初司令部得到的情报显然也不准确,至少不够全面,报告的人根本就没提到过中国军团还带着远程大炮,不过这似乎也不能全怪那些当地武装人员,他们或许根本分不清哪些大炮是远程大炮,哪些大炮可以越过山脊进行跨射。

必须承认,中国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军事力量确实已不容小觑,再也不是以前那支只拥有轻型大炮的防御型军队了,这支军队正在逐步转变为一支进攻型的武装力量。

在战斗开始之前,英军司令部的作战方案是:等中国军团从山口出现的时候,英军炮兵将以炮火进行压制,同时出动坦克,掩护当地人的武装部队冲上去与中国人进行正面作战。

但是让英军没有料到的是,中国军团居然拥有远程榴弹炮,这立刻使英军作战方案变成了废纸,而且面对中国炮兵的远程炮火,英军和当地武装只能被动挨打,无法有效还击,在这种局面之下,英军司令部慌了手脚,想撤退,又担心遭到中国军队的追击,但是如果冲锋的话,就以目前的士气而言,是根本无法做到的,英军人数太少,而那些当地的武装又已被中国军队的猛烈炮火吓得魂飞魄散,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后英军司令部决定孤注一掷,派遣坦克部队单独出击,掩护英军步兵跨过东边的那条小河撤退。

这种战术,是用牺牲英军坦克和炮兵部队换来英军步兵的全身而退,无论如何,这支成建制的英军部队不能被中国军队全歼,否则的话,大英帝国面子上过不去,败于德国军队没什么,但是如果败于中国军队,恐怕英国的陆军大臣就要滚蛋了。

弗朗西斯不打算为步兵牺牲,虽然他是自愿到这处阵地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愿意在这里为大英帝国的荣誉牺牲,如果可能的话,他或许会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主动撤退,而且作为一名职业间谍,弗朗西斯也知道该怎么撤退,如果有必要的话,他甚至可以在当地潜伏一段时间,对于化装和语言,他还是很有天分的。

“轰!轰!”

“轰!轰!”

就在弗朗西斯举着望远镜,向北方眺望的时候,几颗山炮的炮弹就在附近落下,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之后,那根旗杆就不见了,与旗杆一起不见的还有那面英国的国旗。

“这帮狂妄的中国佬,他们现在一定在欢呼雀跃吧。”

弗朗西斯恨恨的揣测着,扭回头,继续向北方眺望,终于,在山口那边,他看见了一些中国人的坦克,而且是他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式坦克,不仅他没见过,恐怕连英国的军事情报机关也没有那种中国新式坦克的任何情报。

那种中国新式坦克就是新型的“猞猁”式中型坦克,是中国新研制的一种柴油机坦克,虽然装备的坦克炮依旧是47毫米长身管坦克炮,但是由于增加了正面和侧面装甲板的厚度,因此,这种“猞猁”坦克更重,其战斗全重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一吨,而且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传动系统和履带,“猞猁”的速度也更快,比英国坦克的速度快得多,也灵活得多,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猞猁”都安装了无线电通讯设备,可以很方便的协同作战。

就在弗朗西斯为“猞猁”们那惊人的推进速度而惊讶时,在其中的一辆“猞猁”坦克里,一名中国装甲兵指挥官正在全神贯注的指挥他的坦克前进,这名装甲兵指挥官就是白朗,中国陆军统帅堂第一装甲师副师长,陆军准将。

白朗非常满意“猞猁”的性能,他以前驾驶过好几种不同的坦克,但是最满意的还要数“猞猁”,因为这种坦克不仅装甲厚,而且速度快,非常适合装甲兵战术,坦克,讲究的就是防护、速度、火力,这三方面的综合性能就基本上能够体现出坦克的战斗力,防护更强、速度更快、火力更猛,这就是装甲兵追求的目标,也是白朗追求的目标。

当然,白朗对“猞猁”也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这种坦克的火力,47毫米长身管坦克炮虽然基本上能够满足现在的战术要求,可以在较远距离击穿多数欧洲坦克的正面装甲,但是考虑到军事技术的进步,以及坦克装甲的增加,这种坦克炮就谈不上什么升级潜力了。

按照当初白朗的设想,“猞猁”坦克最好能够装备一门75毫米的坦克炮,这样一来,坦克不仅可以与敌方坦克进行正面较量,而且也能为步兵提供更强的一线炮火支援,其实想想就明白了,75毫米的榴弹比47毫米的榴弹能装填更多炸药,威力也更强,而且如果技术进步快的话,75毫米的特种弹或许可以装填少量炸药,充当穿甲弹使用,这种炮弹穿甲后效更强,可以保证一弹一车。

47毫米坦克炮的穿甲弹是没有炸药的,纯靠动能穿甲,所以往往一颗炮弹很难让敌方坦克失去战斗力,需要多打几颗,虽然据说现在研制成功了一种白磷穿甲燃烧弹,但是白朗的部队尚未见过这种穿甲弹。

也正因此,当指挥坦克冲出山口之后,白朗立即向炮手下达了命令,让他在身边的弹药箱里准备足够的穿甲弹,因为他们即将面对的目标是一群英国制造的马克四型坦克,这种坦克装甲也比较厚,而且综合火力也不弱,缺点则是速度慢,而且火炮穿甲力不足。

“十一点钟位置发现目标!”

白朗坐在车长兼装填手的位置上,用潜望镜发现了他的第一个目标,并立即将这个情况通报了炮手,并命令驾驶员调整车首方向,正面对敌,然后坦克就这么停了下来,炮手转动炮塔,瞄向了寻找到的那个目标,而白朗则将第一颗穿甲弹装填进了炮膛。

“瞄准了就打,不必等待命令。”

白朗冲着车内通话器向炮手下达命令,然后又通过无线电通话器向所有坦克和装甲车下达了作战命令。

白朗还没将命令下达完毕,炮手已经开火射击了,一声沉闷的炮响,那颗风帽穿甲弹就出了膛,片刻之后,炮手喊了一声。

“打中了!打中了!再装填!再装填!”

话音未落,这辆“猞猁”的坦克车体轻轻一震,与此同时,白朗也听见了“叮叮当当”的声音,显然,敌方坦克也朝他们开火了,机关枪子弹打在装甲板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而且一颗炮弹也击中了坦克正面装甲板,不过却并没有击穿。

第955章 坦克战

通过那具车长使用的潜望镜,可以清楚的看见那些迎面而来的敌方坦克和装甲车,虽然距离还比较远,但是毫无疑问,中国人已经发动了进攻,而且看上去他们是打算与英国军队来一场硬碰硬的坦克战了。

亨利中士将眼睛从那具车长潜望镜上挪开,又向侧面的那条观察缝望了望,然后扭过头去,冲着那名正在发愣的炮手叫喊了起来。

“别愣着了!中国人冲上来了!准备战斗!准备战斗!”

听见车长的叫喊,炮手终于行动起来,手脚麻利的将那颗榴弹塞进了那门短管炮的炮膛,并“咔”的一声将炮尾栓闭锁起来,然后托起了那门短管炮的炮架,将眼睛凑到瞄准窗上,试图寻找目标。

亨利中士完全相信,那名炮手现在不可能在瞄准窗里找到任何目标,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这辆英国陆军的马克四型坦克的车首是朝着北方的,而中国人的坦克也是从北方冲过来的,所以,这辆英国坦克实际上是正面朝着中国坦克的,但是问题在于,这种马克四型坦克没有可以旋转的炮塔,虽然这种号称“西线战壕摧毁者”的马克四型坦克确实拥有两门短管炮,可是这两门炮的安装位置相当特殊,它们并不是安装在单独的一座炮塔里,而是分别安装在两座炮罩里,并且分别位于坦克的左右两侧,这种布置火炮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火力优势,能够同时向两侧开火射击,在堑壕战中可以充分发挥火力,但是这种炮火布局同时也限制了灵活性,所以,如果要瞄准目标的话,马克四型坦克必须将车体正对敌方,而不能像中国坦克那样车身不动只旋转炮塔。

现在摆在亨利中士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这么朝着中国军队的坦克冲过去,但是坦克炮不能开火射击,要么现在就调转车头,以坦克的左侧正对北方,并停车等待中国军队的坦克进入英国坦克的有效射程,然后再开火射击。

经过慎重考虑,亨利中士决定采取第一个办法,即继续向前行驶,等靠近一些之后,再将坦克的车体转九十度,以车体侧面对敌,之所以这么选择,主要是因为马克四型坦克的那两门短管坦克炮射程非常有限,穿甲力也很弱,如果现在就调头停车进行炮击的话,很可能无法击穿中国坦克的装甲板,另一方面,如果继续以车体正面对敌进行冲击的话,不仅可以迅速接近敌方坦克,而且也可以依靠马克四型坦克正面的厚装甲抵挡住敌方坦克的攻击。

对于马克四型坦克的正面装甲,亨利中士是信心十足的,他曾经在欧洲西线战场指挥坦克多次参加过进攻战,他很清楚马克四型的性能,这种坦克可以在近距离抵挡住德国反坦克枪的正面攻击,那么,或许也可以抵挡住中国坦克的远距离正面攻击。

亨利中士不太相信那些传言,他认为,中国制造的坦克或许在结构上相当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中国的工业技术远不如德国,所以,他并不认同某些欧洲战术专家的意见,那些专家认为,中国的坦克设计理念代表着坦克的发展潮流,而马克四型这种英国坦克,在设计上是非常原始的,注定将被淘汰。

当年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坦克就采用了可以旋转的炮塔,但是英国的坦克设计师却对这种设计嗤之以鼻,他们认为这种使用单一炮塔结构的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是虚弱的,一旦炮塔发生故障,或者被敌方摧毁,那么坦克就成了摆设,不能继续作战了,所以,这些英国的坦克设计师就设计出了马克型坦克,这些坦克无一例外采用了两侧炮窗设计,为的就是保障战场上的火力性能,即使一侧大炮不能使用,另一侧大炮却依旧可以发挥作用,将敌方的战壕火力完全压制住。

可以这么说,英国人设计的坦克,其主要作战对象是敌方步兵,而中国人设计的坦克,其主要作战对象似乎正是敌方的坦克,在这一点上,倒是与炮兵颇为相似,而欧洲战场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千万别忽视了敌方的炮兵和坦克。

马克四型坦克也是英国设计的最后一种在车体两侧布置主要火力的坦克,自从法国也决定完全屏弃这种原始设计之后,英国军事部门才终于意识到,他们在坦克的设计上走了一段弯路,而这段弯路本来是可以通过借鉴中国人的设计经验而避免的,所以,他们迅速调头,走回了那条中国坦克设计师早就为他们指明的正确道路,那就是可以旋转的炮塔,而且炮塔越多越好,这能兼顾两种坦克设计的优点。

至于这么多即将退出战争舞台的马克型坦克,英国政府则开始了大甩卖,以极其廉价的价格大批卖给了那些需要战争剩余物资的国家,俄国、秘鲁、智利、巴西,甚至是新兴国家波兰,至于那些试图与英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小国,英国政府更是慷慨的予以军事援助,塔什干的这些英国马克四型坦克之所以会这么快出现在战场上,就是因为英国政府的这种军援政策。

现在,亨利中士即将代表塔什干埃米尔国与中国军队进行一场正面的坦克战,或许,检验两种不同坦克设计思想优劣的时候到了。

“距离四千英尺……距离三千英尺……距离两千五百英尺……距离两千英尺!”

亨利中士不停的使用潜望镜上的刻度估算着与那些中国坦克的距离,虽然马克四型坦克颠簸得非常厉害,他的脑袋会不时的碰在潜望镜上,但是感谢那顶中国式坦克帽,中士的脑袋总算是没有受伤,而炮手们也紧紧的抱住炮架,跟着坦克的颠簸一摇一摇,这感觉就像是在风暴中抱着一艘舢板,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翻车。

马克四型坦克使用的是最流行的刚性悬挂,车轮与车体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有效的减震装置,如果行驶在旷野中,地形稍稍有些起伏的话,坦克就会剧烈颠簸,再加上那故障频频的汽油发动机,在旷野中行驶的时候,马克四型的最高时速只有五英里不到。

但是,让亨利中士感到非常惊讶的是,他发现,对面那些迎面而来的中国坦克的行驶速度非常高,至少达到了时速十英里以上,更让中士难以理解的是,中国坦克在行驶过程中显得非常平稳,几乎没有颠簸,至少没有发生剧烈颠簸,这让亨利中士非常惊讶。

“难道,中国人又发明了什么新的坦克技术么?”

亨利中士好奇的想了一下,不过他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一声清脆的碎裂声打断了,而且紧接着,他就听见了驾驶员的叫喊。

“我们被击中了!前装甲板被击穿了!”

亨利中士听到驾驶员的叫喊,既然中国坦克已经发动了攻击,那么,英国坦克再继续向前冲击就显得极为不智了,而且即使以正面对敌,装甲板居然也被敌方坦克炮击穿,于是,亨利中士迅速下达了坦克调头停车的命令,而这时,他注意到,中国坦克是在一千英尺的距离上开火的,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英国坦克的短管炮根本不可能威胁到中国坦克。

虽然明知不可能击穿中国坦克的装甲,但是亨利中士在坦克调头之后,还是立即下达了开火命令,然后,炮手和机枪手就开始射击。

“轰!”

“哒哒哒……哒哒哒……”

炮声与枪声迅速密集起来,亨利中士通过潜望镜观察战场,发现他的这辆马克四型坦克所发射的第一颗炮弹就准确的击中了一辆中国坦克,但是没有击穿坦克装甲,而且,那辆已停车的中国坦克正在将炮塔旋转过来,炮口指向了亨利中士指挥的这辆马克四型坦克。

“当————”

随着中国坦克炮口的闪光,一颗炮弹又击中了亨利中士的这辆马克四型坦克,并将左侧车体装甲击穿了一个洞,那颗钢芯穿甲弹穿透装甲板之后,又打在了右侧的装甲板上,并被迅速弹开,最终留在了亨利中士的这辆马克四型坦克里,虽然没有直接杀伤坦克兵,但是却将所有人吓了一跳,穿甲弹撕裂装甲板的那尖厉啸叫回荡在英军坦克手的耳边。

“当!当!……当!当!……”

就在亨利中士试图组织下一轮炮击的时候,他的这辆马克四型坦克又被几颗中国坦克发射过来的穿甲弹连续命中,显然,同时有好几辆中国坦克朝亨利中士开火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亨利中士的坦克是所有英国坦克中最靠前的一辆,目标非常明显,成了吸引火力的磁铁。

一颗穿甲弹击中了坦克的发动机,并且击穿了油管,汽油立刻溅了出来,洒在那滚烫的发动机上,而且更要命的是,火花塞也被那颗穿甲弹摧毁了,电线打出明亮的火花,并立刻引燃了那些洒在发动机上的汽油,“呼”的一声,火焰与浓烟就窜了出来。

“弃车!弃车!”

亨利中士在第一时间看见了发动机舱窜出来的火焰,于是立刻下达了坦克乘员弃车的命令,虽然机电员试图用沙子扑灭发动机上的火,但是他很快也放弃了努力,跟着炮手逃出了坦克,亨利中士则从左侧舱门跳出了坦克,并立刻暴露在中国坦克的火力杀伤区。

“哒哒哒……哒哒哒……”

中国坦克显然不打算让亨利中士活着离开塔什干,一串机枪子弹打过来,将亨利中士身边的泥土打得飞了起来,其中一颗子弹甚至将亨利中士的军靴擦了一下,只差那么一点点,亨利中士就可能倒在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了。

幸运的亨利中士迅速跑向坦克的右侧,与其他乘员会合,众人立刻决定,由中士指挥迅速离开战场,逃回塔什干城里去,然后从城里绕到东边,渡过那条小河,跟着正在撤退的英国步兵一起后撤。

此时,这场坦克战仍在进行,中国坦克毫无疑问已全面占据上风,放眼望去,战场上到处都是被击毁的马克四型坦克,其中的一半以上坦克已经开始冒出滚滚黑烟,由于没有什么风,这些黑烟一直窜到高空才飘散,看上去就像是高地上的黑色旋风。

亨利指挥部下向南夺路狂奔,中国坦克的机枪也跟随着他们,不时有人倒下,但是其他人根本顾不上战友,他们心中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得离中国坦克越远越好。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从战场上传来,一辆着火的英军坦克发生了剧烈爆炸,显然是内部的油火引燃了车里的弹药,于是弹药发生殉爆,将那辆马克四型坦克几乎炸碎,车体的碎片飞得到处都是,那绚丽夺目的火焰直冲十多英尺高度,就像一把战场上的火炬。

战场距离塔什干城足有四千公尺,所以,亨利中士和他的部下根本不可能靠两条腿逃回城市,于是,很快,当两辆中国军队的装甲车赶上并拦住亨利中士的去路之后,气喘嘘嘘的他只能选择举起双手,于是,亨利中士有幸活了下来,并且成为这场中英之战的第一名战俘。

第956章 速战速决

英国坦克装备的都是清一色的短管炮,这种炮用来支援步兵作战不错,但是用来打坦克战似乎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反观中国“猞猁”坦克,从一开始设计,它的主要战术用途就是与敌方坦克进行战斗,所以,47毫米长身管坦克炮穿甲威力相当可观,而且相比英国坦克将两门大炮分置车体左右两侧的布局方式,中国坦克的单一炮塔足以应付任何方向的敌方目标,哪怕它是在自己的后方。

可以说,从这场坦克战一开始,中国坦克部队就占据全面优势,所以,当白朗下达开战命令之后,只用了很短时间,中国坦克部队就迅速打垮了英国坦克部队,并乘胜追击,一口气冲杀过去,将那些试图逃回塔什干的英军坦克手全部俘虏。

这场坦克战只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就完全结束了,所有的英军坦克均被击毁在战场上,并且其中的多数都起火燃烧,之后,无一例外的引爆了车内装载的弹药,坦克被炸得面目全非,战场之上到处火光冲天,黑烟滚滚,地上散落着钢铁的碎片和英军坦克手的尸体,即使是名外行,也能够看出,这场坦克战中国取得胜利,而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辆“猞猁”坦克轻伤,一辆“旱獭”防空车轻伤。

坐在“猞猁”的车长位置上,白朗通过无线电通讯器认真的听取着各车车长的报告,同时下令各车收拢阵形,但是并没有立即向塔什干发动进攻,而是等待着步兵和骑兵部队的赶来。

白朗让装甲车押送俘虏返回进攻出发阵地,并准备掩护步兵冲锋,而他则指挥“猞猁”坦克连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停在战场正中间,各车之间相隔一段距离,等着步兵出现在山口。

这架势,那是摆明了没有将英军炮兵放在眼里,白朗倒不是大意,而是很清楚,英军没有重炮,而山炮和野战炮根本奈何不了这些盔坚甲厚的“猞猁”坦克,而且如果英军暴露炮兵阵地的话,将立即遭到中国炮兵的反击,那么,冲过来的步兵也就不必担心遭到英军炮兵的拦截射击了。

所以,白朗倒是希望英军炮兵轰一下停在战场上的这些“猞猁”,以便中国炮兵端掉英军那些可能隐蔽起来的炮兵阵地。

很快,步兵出现在山口,骑兵也加快了速度,而就在这时,白朗终于下达了坦克纵队继续冲击的命令,他决定带领部队兜到塔什干城的侧后方面,将城市完全合围,打一场速战速决的小型会战。

虽然就靠两个连的“猞猁”包围城市似乎有些托大,但是白朗仍然决定试一试,而且他也与步兵和骑兵指挥官取得了联系,届时,骑兵将协助装甲兵完成这一包抄任务。

一声令下,“猞猁”部队立刻发动冲击,顺着高地冲向城市,白朗打开舱盖,就这么站在炮塔舱口,露出脑袋,用望远镜观察着塔什么干城里的动静,坦克行驶平稳,虽然略有颠簸,但是这种颠簸并不会让人感到痛苦,与各国主力坦克不同,“猞猁”坦克采用了实用化的悬挂减震系统,依靠坦克负重轮与车体连接处的那些减震杆,这种中国制造的坦克即使是在野外行驶也能保持车体平稳,并且达到相当高的越野速度,这种性能不是英国马克四型坦克可以比的,也正是依靠这种机动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