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远东狂人-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大利曾是同盟国正式成员,同盟国之所以一度被称之为“三皇同盟”,就是因为结盟的是德国皇帝、奥匈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同盟国的报纸也一直以此为荣,认为这个建立在君主政体之上的军事同盟是牢不可破的,它们之间的友谊也是不可摧毁的。
但是,欧洲开战之后的事实再一次教育了那些单纯而且幼稚的新闻从业者,他们终于认识到了国际政治的本质,那就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意大利王国政府而言,这就是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于是,在利益的诱惑下,意大利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初并没有立即响应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号召向协约国宣战,而是出人意料的宣布“中立”,可以说,从战争之初起,意大利就在实际上背叛了“三皇同盟”。
意大利国王陛下也因此而得到了一个新的绰号————“坏蛋”,这个新的绰号是德国皇帝陛下在战争爆发之后的第三天为意大利国王起的,而在那一天,德国皇帝收到了意大利国王的电报,在电报里,意大利国王通知德国皇帝,意大利王国将在这场欧洲战争中保持“谨慎的中立”。
虽然是“坏蛋”,可是这个坏蛋毕竟很有利用价值,意大利不仅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而且也拥有一支强大的海陆军,更重要的是,意大利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无论是战争的哪一方拉拢了意大利,都将直接决定欧洲西线战场的战略态势,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虽然对意大利首鼠两端感到非常不满,可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都在想尽办法将意大利政府拉上自己一方的战车,而意大利也在这种讨价还价之中追求着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意大利要求得到更多的领土,除了要求占领特兰提诺、提罗尔、的里雅斯特、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之外,还要求控制阿尔巴尼亚,面对贪婪的意大利人,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爽快的做出了承诺,于是,随着一份《伦敦条约》的签订,意大利不仅宣布加入协约国集团,而且也毫不犹豫的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了。
这场战争,德国和法国打了快五年,对于意大利人而言,在战争的持续时间上或许要少一些,但是意大利人所承受的战争苦难却一点也不比德国人和法国人少,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地区,艰难的拉锯战几乎耗尽了意大利的国库,也耗尽了意大利人的胜利信心,一场卡波雷托战役的惨败更使这个国家陷入空前的绝望之中,如果不是柏林突然爆发革命的话,或许最先倒下的是意大利人,而不是德国人。
不论如何,意大利坚持到了欧洲战争的结束,所以,意大利是战胜国,而且意大利总理奥兰多也以战胜者的姿态前往巴黎参加那场决定胜利果实分配方案的国际和平大会去了。
但是鉴于意大利在战争中的糟糕表现,英国、法国、美国都不怎么看重这个南欧小伙伴,在所谓的“四巨头会议”中,意大利总理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真正主宰巴黎和会的实际上是英国和法国,就连美国也只能做个陪衬,在这种背景之下,意大利的呼声和建议就显得非常的微不足道,虽然巴黎和会已经正式举行好几个月了,但是意大利的要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以致于许多意大利人出现了焦虑情绪,他们担心英国和法国不会兑现当初的承诺,意大利无法实现真正的“伟大而注定的复兴”事业。
战争给意大利带来的是满目创痍和经济萧条,自从战争结束之后,大批军人立即退役,于是街上就多了许多没有工作的退伍军人,而且其中的许多人都身有残疾,却也得不到足够的保障,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现在,在这肮脏而混乱的罗马街头,一名身穿旧军装的意大利男人正在细雨中快步行走,右手举着一把破旧的雨伞,左手则提着一只同样破旧的皮包,皮包瘪瘪的,仿佛什么东西也没有装,而且,这个意大利男人只有一只耳朵,那是右边的耳朵,至于左边的耳朵,则齐根不见了,只剩下一个黑洞洞的耳孔,这是一颗炮弹造成的,但是不足以使他提前退役,因此,他也是数月之前刚刚退役的一名意大利陆军军人。
这名意大利退役军人名叫阿尔卡西诺,以前曾是一名中尉,按照相关的规定,他应该在战争结束之后继续留在军队里的,毕竟是一名职业军官,而且耳朵的伤残不足以影响战斗力,但是由于财政的极度拮据,意大利政府不得不缩减军队规模,因此,大批残疾军官不得不被命令退役,虽然领有一份退役金,但是在这个纸钞飞快贬值的时代,那些退役金很快就消失在高涨的物价之下了。
值得庆幸的是,阿尔卡西诺中尉只是轻度残疾,并不妨碍他去找工作,而且他现在确实也有一份工作,而这份工作却是一名来自中国的茶叶商人为他提供的,现在,阿尔卡西诺就在赶去会见雇主的路上。
这段路很长,如果搁在以前,阿尔卡西诺肯定会乘电车前往,但是现在,为了省下一顿饭钱,他不得不徒步前往见面地点,而且也希望走得快些,以免雇主生气,将他解雇。
终于,阿尔卡西诺中尉赶到了见面地点,这是一间咖啡馆,由于经济萧条,有条件在外头喝咖啡的人很少,因此咖啡馆生意萧条,只有几位客人,而且也多半是身穿旧军装的退役军官,都喝的醉醺醺的,咖啡馆里只有一个平民,而且是东方面孔,于是,阿尔卡西诺很容易就找到了座位坐了下去。
“谢谢,一杯浓咖啡,越浓越好。另外,再上些意大利点心。”
阿尔卡西诺对走上前的伙计说了几句,并从皮包的夹层里拿出一些零钱,准备交给伙计,但是却被那名东方面孔的人制止了。
“阿尔卡西诺,应该是我请你的。”
东方人笑着将阿尔卡西诺的那些零钱拿了过去,然后塞回阿尔卡西诺的手里,随后吩咐伙计为这位落魄的中尉上一杯最好的浓咖啡。
“谢谢你,尊敬的老板。”
阿尔卡西诺立即将那些零钱收了回去,然后目光就落在雇主面前那杯正散发着热汽的红茶上。
“我吩咐你办的事情,你办好了没有?”
东方人将手里的那份报纸搁在桌上,取下头上的那顶黑色礼帽,压住报纸,并向坐在对面的阿尔卡西诺望去,他的意大利话说得不太熟练,不过至少阿尔卡西诺还是能够听懂的。
“都办好了,根据您的吩咐,我已经将您的口信带到了,而对方安排的见面地点是在米兰。”阿尔卡西诺点了点头。
“在米兰见面?那位墨索里尼先生不在罗马?”东方人很是惊讶。
“是这样的,昨天他还在罗马,但是今天早上他已去了米兰,在接到您的口信之后,墨索里尼先生同意在米兰与您见面,并进行一次秘密会谈。”
“为什么去了米兰?是不是那边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
“是的。米兰的工人与热那亚的工人举行了联合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并要求意大利政府停止派兵干涉俄国革命,拒绝为轮船装卸军事物资,而且,听说米兰和热那亚的工人正在筹备政党,并且打算组织赤卫队,准备进行像俄国一样的赤色革命。墨索里尼先生得知米兰即将发生暴动的消息之后,就决定率领他的那个‘战斗的法西斯’前往米兰,协助政府平息骚乱。我认为,这个时候去米兰不太安全,所以,我建议老板最好在罗马多逗留几天。”
说到这里,阿尔卡西诺望着东方人,努力做出一副关心对方安全的表情,不过他的建议并没有被对方采纳。
“阿尔卡西诺,谢谢你的关心,我现在就动身前往米兰,与那位墨索里尼先生会面,也希望你能与我一起赶去米兰,我需要一名忠诚而且熟悉意大利社会情况的翻译,你最合适,我的意大利语是在中国外语学校学的,不是很熟练。”
东方人站了起来,而这时,那名伙计已经端来了一杯滚烫的咖啡。
阿尔卡西诺接过咖啡,捧在手里,也站了起来。
“先生,如果我跟您去米兰的话,您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呢?”
“哦?什么事啊?”
“我希望在您结束了意大利旅行之后,在回中国的时候也将我一起带去,如果可能的话,我也希望带上我的家人一起去中国,我听说中国现在非常需要人才,当年,我曾经在意大利驻中国公使馆担任卫队长,也会一点中国话,如果去中国的话,我想,我或许可以找到工作,即使无法在中国找到工作,或许也可以在俄国的远东军团找到工作,要知道,现在俄国的内战又开始了,沙皇政府急需职业军人,而我现在的经济状况实在不好,根本买不起到远东的船票。”
“这件事啊?我在欧洲或许会呆上很长一段时间,暂时不会回中国,如果你坚持要去远东的话,我可以在意大利的事务结束之后送你一张船票,不过你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意大利为我服务。”
“真的么?您真是一位慷慨而且善良的雇主。我非常乐意为您效劳。”
阿尔卡西诺很高兴,立即坐了下去,从皮包里拿出一只铁皮酒壶,将那杯滚烫的咖啡小心的倒了进去,然后提着酒壶又站了起来。
“先生,我为您去订火车票,我们立刻去米兰。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冒昧的问一声,您真的是茶叶商人么?”
阿尔卡西诺这么问,东方人却是淡淡一笑。
“当然了,我是一名真正的茶叶商人,这次到欧洲,是来考察市场的,并且顺便结交一下那些很有政治眼光与前途的政治活动家,墨索里尼先生正是我会见的第一位意大利爱国者。”
东方人笑了笑,给了阿尔卡西诺一些钱,打发他去火车站购买车票,在中尉离开之后,东方人拿起报纸,又看了几分钟,然后才站起来,走出咖啡馆,去了最近的电报局,向一间位于埃及开罗的贸易站拍了一封电报:
“我是Q先生,我即将去米兰与M先生见面。另,意大利局势混乱,似有爆发革命的迹象,无论如何,我都将按照原订计划行动。”
没错,这个东方人是一名中国军情局的情报员,代号“Q”,而且已在欧洲逗留了好几个月,正是执行“木偶计划”的一名行动人员。
第939章 M先生
四周一片漆黑,几乎什么也看不清楚,路边的路灯全都没有亮,而且其中的不少路灯甚至被拦腰截断,并最终变成了街上的那些街垒的一部分。
零星的枪声仍在城外响起,不过和这辆破烂不堪的卡车所发出的铿锵声一比,城外传来的枪声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由于那坑坑洼洼的街面,这辆卡车一直发出“咣啷咣啷”的声音,而且时不时的还剧烈的颠簸一下,将坐在车里的乘客们颠得东倒西歪,而且还必须忍受着与他们同乘一车的那几只山羊所散发出的气味。
坐在卡车里,Q先生透过车篷的缝隙向外头望了过去,但是什么也看不清楚,偶尔可以看见几个手举火把或者马灯的人,也都是全副武装,他们只是望着这辆卡车,并没有拦截,原因很简单,因为这辆卡车的车头上插着一个很奇特的标志物,那是一束木棒,中间捆着一柄斧头,根据翻译阿尔卡西诺的说法,这有个名堂,叫作“法西斯”,据说是古罗马时代高级执法官的标志,象征着权威与公正,而现在,这个东西就是墨索里尼的那个暴力组织的标志,看到这种标志,所有的“战斗的法西斯”党徒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
Q先生在街上看到的那些身穿黑衣、手举火把的武装人员就是意大利“战斗的法西斯”的党徒,而Q先生所乘坐的这辆卡车也是“战斗的法西斯”的卡车,现在正驮着Q先生和那帮同车的法西斯分子向法西斯组织的米兰总部前进,同车的法西斯分子是去向总部运送山羊和给养的,这些都是总部需要的食物和补给,而Q先生则是打算去总部会见那位著名的意大利“爱国者”墨索里尼的,今晚,墨索里尼将在米兰总部接见Q先生和他的翻译。
由于米兰的罢工工人和赤卫队已经拆毁了火车站一带的铁路,因此,Q先生只能从城外进城,由于战斗仍在继续,车辆很难找到,一直等到天黑之后,Q先生才坐上了这辆运送给养的卡车,这一路从南边过来,冷枪不断,显示着战斗还在继续,不过相比白天,至少现在已经听不到炮声了,而且根据同车的那些法西斯分子的说法,米兰的赤色革命已经被墨索里尼和政府军镇压下去,而墨索里尼也因此而成为了米兰和意大利的“救星”。
墨索里尼到底是不是米兰和意大利的“救星”,Q先生并不清楚,他只知道,这个墨索里尼就是军情局代号为“M先生”的那个人,也是他要寻找的第一个目标。
在出国之前,Q先生在军情局接受任务的时候,就曾被局长田劲夫明确告之,现在的意大利局势比较混乱,当时,Q先生也曾以为意大利毕竟是欧洲战争的战胜国,即使局势混乱,也不致于发生内战,但是现在,他终于意识到以前的认识是错误的,在战后的萧条中,意大利承受得痛苦恐怕是战胜国中最严重的,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几乎已无法维持下去,在这种局面之下,意大利社会思潮剧烈的碰撞起来,极右翼思想与极左翼思想都在煽动民众,社会面临着分裂,如果控制不住的话,或许,在意大利发生一场类似俄国的革命并不是不可能的,而现在,米兰所发生的战斗似乎印证了田劲夫的话,意大利正在变革的前夜,而这场变革一旦开始,欧洲的现存秩序将进一步遭到挑战,而这种挑战正是中国所希望看到的,也正因此,Q先生来到了意大利。
Q先生的任务非常明确:接近墨索里尼,取得他的信任与好感,并想办法扩大这个政治投机客的影响力,争取使墨索里尼尽快掌握意大利的政治大权。
意大利是君主立宪政体,言论相对自由,也正因此,新闻记者出身的墨索里尼才能够利用这种环境组织起这个“战斗的法西斯”组织,在舆论的鼓动中,墨索里尼最擅长的就是用“捍卫意大利的荣耀与利益”的叫嚣来煽动民众,这种言论如果放在极端的社会环境下,杀伤力是非常强的,而现在的意大利社会正处于这种极端环境之下。
在正式接触墨索里尼之前,Q先生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研究这个政治投机客,现在,他对这个人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根据军情局交给他的情报来分析,墨索里尼为人刚愎自用、狂妄自大,是一个标准的乱世枭雄,这种人往往在性格上存在巨大缺陷,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面前表现出谦卑与恭敬,以及对他的景仰和服从。
为了表示对墨索里尼的“景仰”之情,Q先生专门为对方准备了一份见面礼,而且他也相信,墨索里尼绝不会拒绝他的好意。
就在Q先生坐在卡车上琢磨着怎样对付墨索里尼时,这辆“咣啷咣啷”响个不停的卡车终于停了下来,噪音立刻消失了。
“老板,我们到地方了。”阿尔卡西诺推了推Q先生的肩膀。
Q先生扭头望去,见那些同车的法西斯党徒正在从车上卸下补给物资,于是他急忙跟着阿尔卡西诺下了卡车,先向带队的那个小头目道谢,然后等着对方将他们领进法西斯总部。
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分钟,当Q先生和阿尔卡西诺一起赶去墨索里尼的办公室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钟了,办公室里也非常的暗,没有电,电灯不亮,只能依靠蜡烛和马灯照明。
“请见谅,米兰的电厂工人罢工,切断了城里的电力供应,我们只能在这里点蜡烛和马灯。”
见了Q先生,墨索里尼先表示了一下歉意,不过很快就将话题转向他个人更感兴趣的方面。
“听说,您是来向‘战斗的法西斯’提供捐赠的?”
“是的。这是两万美元的支票,您先收下,等以后我在欧洲挣到足够的利润,我会继续向您和您的组织捐赠的。”
Q先生非常配合的拿出了他为墨索里尼准备的见面礼,两万美元,虽然不算非常惊人的捐赠,但是和现在正在迅速贬值的意大利货币相比,美元绝对是真正的硬通货,比英镑更可靠。
“您太慷慨了,您真是意大利人的朋友。虽然您来自遥远的日本,可是在我看来,您无疑是意大利真正的亚洲朋友。”
墨索里尼吩咐一名手下替他收下那笔捐赠,然后搓了搓手,感慨了一下。
“对不起,或许您得到的消息有误。我并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国人,一名来自中国的茶叶商人。”
Q先生急忙纠正了一下,显然,他立刻意识到,面前的这个政治投机客或许根本就不在乎这笔捐赠到底来自哪里。
“您懂意大利语?太让人惊讶了。对不起,刚才是口误,口误。”
墨索里尼急忙纠正了他的错误,而且他也意识到,面前的这个中国人也听得懂意大利语,因为刚才没等翻译说话,对方就已经听清楚了他的意思。
“没关系,我理解您的口误,作为一名忙碌的爱国者,您一定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能够分身接见我,我已经非常荣幸了,至于小小的口误,我完全理解。”
Q先生笑了笑,然后指了指身边的阿尔卡西诺,说道:“其实,我的意大利语说得很一般,而我的翻译的中国话说得也很一般,我之所以带他过来,主要是想让他说得慢一点,可是没想到,您居然能够体谅语言上的不便,说话的时候特意放慢了速度,所以,我可以听懂您的话。”
“当然,当然。我完全理解。在我看来,中国是一个神秘的东方国家,而且历史悠久,在这一点上,与意大利是很相似的,或许,在以后,我们两国的人民之间可以进一步加强交往。要知道,我是一名爱国者,而中国的总统先生也是爱国的革命者出身,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完全相同的,实际上,我也是很钦佩那位敢于挑战日本和苏俄的总统先生的。”
墨索里尼利用Q先生说话的时候找到了双方或许都会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就与Q先生在中国和意大利的辉煌古代史上进行了一番纯粹是外行之间的探讨,当然,他们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浪费太多时间。
“不知道您为什么会对我的法西斯运动感兴趣呢?要知道,到目前为止,你是不多的直接向我们捐赠巨款的人,我很好奇,您为什么会专门跑过来见我,并将这笔捐赠亲手交给我呢?”墨索里尼问了一句。
“因为您是一位真正的意大利爱国者,墨索里尼先生,能受到您的亲自接见,我太荣幸了。在我看来,像您这样的爱国者才是最适合领导意大利人民的领袖,如果我在意大利拥有选举权的,我一定会投票,选举您为意大利的领袖。”Q先生有些激动的说道。
“您的信任,我非常感激。不过,我现在并不打算做首相。”墨索里尼谦虚了一番。
“不!不是首相,是领袖,是意大利人民的领袖!让首相见鬼去吧!让贵族见鬼去吧!您应该大权独揽!只有这样,英国、法国才不会轻视意大利的存在!意大利需要的是一位强人的领导!而不是一帮虚伪的政客!”
Q先生尽力的表演着他的激动情绪,而且演得非常投入,就连身边的阿尔卡西诺也丝毫不怀疑他对意大利人民的感情。
“您对意大利的感情让我非常感动。不过,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意大利最好的选择似乎是等巴黎和会的结束,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英国和法国对意大利的看法问题。”
墨索里尼的自尊心受到了一点挫折,确实,在他看来,当一个中国人也能看出意大利不受英国和法国重视的情形的时候,那么,恐怕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意大利在这场欧洲战争中什么也没有得到,除了萧条和混乱。
“放弃幻想,放弃幻想!必须斗争!必须斗争!只有通过斗争,只有通过展示战斗的决心,英国和法国才会认识到弱小民族和国家的力量!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意大利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而这,也是我为什么支持阁下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团结起来,共同改变强权主宰一切的现实!”
Q先生声嘶力竭的喊了起来,这使墨索里尼愣了一下,然后他突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
“您是那个‘大东亚同志会’的成员么?”
听墨索里尼突然问起这个问题,Q先生也是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于是长叹一声。
“您说得没有错,我正是一名‘大东亚同志会’的追随者,虽然不是正式成员。”
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Q先生根本就不是“大东亚同志会”的追随者,不过他倒是知道,这个由日本激进势力创设的组织现在已经发展壮大,而且不仅有日本人参加,还有不少外国人参加,其中也有中国激进分子,不过,对于墨索里尼也知道“大东亚同志会”,Q先生倒是确实有些惊讶。
“那太好了!前不久,我刚刚见过一名‘大东亚同志会’的日本人,或许,以后我们可以坐在一起认真研究一下改变世界旧秩序的话题。”
墨索里尼非常兴奋,不过,他的话引起了Q先生的警惕,“大东亚同志会”居然将手伸到了意大利,这个消息确实让人惊讶,Q先生已决定,离开米兰之后,立即向上级报告这个情况。
又谈了几分钟,眼看着就快到十二点钟,Q先生识趣的告辞,与阿尔卡西诺一同离开了“战斗的法西斯”的总部,墨索里尼并没有亲自送他们出去,而是派了一名亲信将他们带去车库,用墨索里尼的专车将他们送出了总部。
由于铁路已经不通车,Q先生和阿尔卡西诺就在米兰住下,进了旅馆之后,Q先生拿出随身携带的地图册,翻了起来。
看到Q先生正在研究德国和奥地利地图,阿尔卡西诺好奇的问了几句。
“老板,您打算去德国么?”
“是的。等米兰局势平静下来,我就去德国和奥地利转转。你不必跟我一起过去,就留在米兰好了,刚才墨索里尼先生也非常欣赏你在战争时期的英勇作战,我认为,如果你跟随他的话,或许以后就不用再到处找工作了。”
“您打算推荐我去墨索里尼先生那里工作?”
阿尔卡西诺非常惊讶,同时非常高兴,作为一名怨恨意大利政府的退役军官,阿尔卡西诺确实对“战斗的法西斯”的纲领非常赞同。
“当然,如果你愿意去的话,我立刻写一封推荐信。我认为,看在我捐赠的那两万美元的面子上,墨索里尼先生肯定不会拒绝你的加入,甚至会提拔你做他的助手。”
Q先生点了点头,说句实话,这只是他的临时起意,既然阿尔卡西诺看上去也对意大利法西斯运动非常感兴趣,那么,为什么不提前在墨索里尼身边安插一个“钉子”呢?所以,Q先生决定不让阿尔卡西诺跟他去德国了。
至于去德国干什么,Q先生已经盘算好了,他打算去见此次任务的第二个目标,那是一名飞行员,著名的“红男爵”里希特霍芬战斗机中队的最后一任队长,如果柏林使馆的情报是准确的话,那么,那名命大的王牌飞行员现在或许仍在为留在德国军队继续服役的事情而奔走。
第940章 航空母舰
晴朗的天空,适宜的气温,海风吹抚,沙鸥翔集,一派和平景象。
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和平更珍贵,欧洲的战争已经表明,在武器越来越先进的时代进行全面战争,其造成的破坏已非过去的战争可以相比,在敌军远程兵器的打击下,已经没有必要刻意的区分前线与后方了,在某种意义上讲,战场的范围扩大到了视野之外,呆在战场之外已不是绝对安全的了。
所谓“居安思危”,越是在这种全球战争的阴影下,一个真正负责任的政府越是不能轻视国防建设,和平固然珍贵,但是妥协与退让换不来和平,要想让敌人明白你的实力不容轻侮,最好的办法就是显示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这就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对军事机器和战争机器进行维护和升级。
陆军、海军、空军,这就是现代军事机器和战争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尤其对于一个同时拥有辽阔疆土和漫长海岸线的大国而言,这三个军种的建设都不能忽视,军费或许可以向其中一个军种倾斜,但是其它军种也是需要加强建设的。
所以,为了以战止战,以武止武,现在的中国中枢政府正在加强诸军兵种的建设,而且相比前几年,现在中枢政府明显加强了对海军建设的投入,这也可以看作是中枢政府缓解工业萧条的一个措施,用军工业维持工业发展。
青岛,新港码头。
现在,在青岛新港码头正在兴建一座超级船坞,如果这座船坞建成的话,那么,中国将拥有建造两万吨级船只的能力,也正因此,这座船坞也是中国目前在建所有船坞中最大的一座,比旅顺和大连的船坞更先进。
以中国的技术储备,建造这么大的船坞仅靠自己的技术力量是不行的,因为缺乏经验,因此,现在为这座船坞的建造提供技术支持的还有外国技术专家,主要是德国专家,不过昨天又过来了一位日本造船专家,这多少引起了工人们的注意,毕竟,自从当年中国与日本交恶之后,中枢政府还从来没有聘请过日本技术专家。
不过这位日本造船专家并不是来指导船坞建设的,实际上,他是奉日本政府命令前来参观中国新式船坞的,中国政府也试图通过这个行动向日本政府表明中国政府在海军建设上的基本立场,那就是以防御性海上战略为主,不会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与日本两国互信体系建立的一个起点,实际上,就在这位日本造船专家在中国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参观青岛新港超级船坞建设的同时,在日本本土,也有一支中国军事代表团在参观日本的陆军建设,日本政府也试图通过这个举动向中国政府表示他们并没有建设一支大陆军的企图,日本的陆军建设仅仅以协助海军进攻和维护殖民地利益为目的,不以东亚大陆争霸为目的,实际上以日本的国力,也无法兼顾大海军与大陆军。
这个代表日本政府参观青岛新港船坞建设的日本造船专家名叫佐佐木一清,参加过多型日本海军最新型战列舰的设计工作,拥有非常丰富的军舰设计经验,日本政府之所以派他到中国,就是为了让他大致的计算一下这座青岛新港船坞到底能建造多大的军舰,看看中国人是不是在数据上做了手脚。
佐佐木一清是昨天过来的,今天上午在船坞建设工地转悠了几个小时之后,很快做出结论,这座船坞比不上日本最新式的船坞,所以,从理论上讲,中国人不可能在这里建造比日本最新式战列舰更大的军舰,日本政府可以放心了。
佐佐木一清也放心了,作为日本海军舰政本部的高级顾问,他也一直担心中国利用德国的技术援助建造出比日本战列舰更大更先进的战列舰,但是现在,看到中国人似乎无意在战列舰的建造上与日本进行全面竞争,那么,佐佐木一清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