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日置益却是轻轻摇头,并不赞同武官的意见。

“你错了,而且错得厉害。现在,决定日中关系的不是这个政治投机客,而是那位中国的总统,所以,对于这个王揖唐,只要好好笼络就可以了,但是不必在他身上下太多注,我们需要收买的不是这帮庸庸碌碌的中国政客,而是那位高深莫测的‘狂人总统’。”

日置益说得是心里话,在来中国之前,他就认真研究过这位‘狂人总统’的相关情报,他坚持认为,这个中国总统身上似乎有一种非常神秘的色彩,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色彩,日置益却完全把握不住。

“或许,这就是不世出的天才吧,能够紧紧的抓住每一个战略机遇,这种人才即使在日本的明治时代也是没有的,中国现在出现了这样一位领袖,确实是这个国家的幸运,但是同时也是日本帝国的不幸,没有办法,现在的局面之下,只能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了,毕竟,两国都是亚洲国家,而且都对改变当今世界的白人统治秩序有着强烈的兴趣。”

日置益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然后走回使馆,继续研究工作日程,这都是前任公使留下的未完成的任务,日置益必须将这些任务全部完成,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目前的南洋危机。

日置益现在非常兴奋,因为就在昨天,中国中枢政府已经决定不接受英国提出的调停方案,而是借口“爪哇”号民船沉没导致中国侨民死伤而正式对荷兰政府提出了外交抗议,并在同时紧急约见了日本公使,建议中日两国海军在南中国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恫吓荷兰政府和英国政府。

对于日本政府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消息比这个消息更让他们振奋的了,自从日本参加了协约国集团对德作战行动以来,日本已经在太平洋方向取得了战略上的突破,现在,许多日本政客都已明确了日本的战略发展方向,那就是太平洋方向,那就是南进战略,以前那些仍对所谓“北进战略”念念不忘的顽固派也纷纷转变立场,开始坚持南进主张,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日本政府授意驻华公使,向中国方面提出建议,要求中日两国海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彰显亚洲力量的崛起。

以前,日本政府还担心中国政府顾虑与欧洲各国的关系,不敢同意如此明目张胆的显示亚洲力量的军事行动,但是现在看来,一切难题都随着中荷局势的紧张而迎刃而解,这种时候,中国需要日本的海军力量,而日本也需要中国那巨大的战争潜力作为后盾。

想象一下,一个远东地区陆军实力第一的国家,一个远东地区海军实力第一的国家,这两个国家一旦联起手来,整个远东地区乃至整个亚洲的战略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吧,现在欧洲仍处于战争之中,而美国也即将对德开战,整个西方世界根本就没有办法遏制中国和日本在亚洲的“自由行动”,这种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不正是日本政客梦寐以求的“大东亚圣战”良机么?

也正因此,日本政府在得知中荷形势已如箭在弦之后,就立即电告驻华公使,下令想尽一切办法促使中国中枢政府决心对荷兰开战,然后,日本政府也将借口新几内亚德国侨民与荷兰殖民当局相勾结为借口,向荷兰宣战!一旦对荷开战,日本联合舰队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对荷属东印度群岛发起攻击!

这就是日本政府的东南亚野望!多少年了,日本一直在西方列强的夹缝中苦苦寻找机会,现在,机会到了!日本政府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即使英国坚决反对,日本也不会屈服。

目前的情况下,荷兰如果想避免遭到中日两国舰队的联合攻击,唯一的办法是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只有这样,日本才会失去向荷兰宣战的正当理由,但是问题在于,荷兰现在有这个向德国宣战的勇气么?恐怕没有,相比德国的军事机器,荷兰王国的那点可怜的陆军力量根本就不够德国陆军塞牙缝的,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年欧洲战争的折磨,以及随之而来的英国海军执行的“经济封锁海上战略”与德国海军的无限制潜艇战,中立国荷兰赖以生存的对外贸易遭到致命一击,现在的荷兰,完全依靠向德国走私铜矿石、石油维持国家经济,在这种情况之下,荷兰怎么会向德国宣战呢?

所以,日本政府坚持认为,只要中国向荷兰宣战,日本就可以紧接着向荷兰宣战,然后依靠那强大的海军力量吃掉新几内亚以及荷兰占领下的其它东印度群岛属地。

关键不在于怎么吃,以及吃之前的借口,关键在于,吃掉荷兰的东印度群岛之后如何与中国分配战利品?日本在上次的中日战争中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军事力量的觉醒,面对这样一个陆上军事猛兽,日本政府丝毫没有信心在陆上战场赢得胜利,即使是海洋之上,日本海军也无法忘记那些被猛兽厮咬出来的伤口的巨痛。

所以,日置益现在的主要任务,除了挑唆中国与荷兰之间的战争之外,还有一个次要任务,那就是与中国方面谈判战后的战利品处置问题,哪些荷属领地归中国,哪些荷属领地归日本,这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必须明确下来,以免到时候中日两国因为分赃不均而再起战端。

用一句中国成语,日本政府的这个政策叫做“未雨绸缪”,看得相当深远。

第891章 最后的调停努力

作为日本新任驻华大使,日置益现在的工作重点很明确,首先就是挑唆中国与荷兰之间开战,其次才是与中方磋商战后利益的分配方式,如果前一个任务不能完成的话,那么后一个任务就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

所以,对于日置益而言,当务之急就是挑起一场东南亚战争,而且必须由中国先打第一枪,然后才是日本参战的时机,这场战争的结局将直接对未来若干年东南亚地区的整个战略格局造成深远影响,其影响力或许不亚于当年那场日俄战争。

在来中国之前,日置益曾认真研究过中国这位“狂人总统”的做事风格,他坚信,这样一个军政强人,从来就没有打过无准备之仗,而现在,这位总统既然已经开始利用“爪哇”号扣船、沉船事件做文章了,那么,这肯定说明“狂人总统”已经为这场中荷之战做好了充分准备,参考当年中日东北亚战争的情形,日置益也相信,一旦中国军方发动对荷兰的攻击,一定是攻势凶猛的,而且肯定会使荷兰一败涂地。

依靠目前中国南洋分舰队的实力,日置益相信,单靠那支舰队的力量足以对付荷兰东印度分舰队,现在所唯一需要顾虑的或许就是英国和法国的态度,不过考虑到欧洲战争的僵持局面,日置益也认为英国和法国不会采取直接的军事干涉行动,尤其是当看到日本也参加对荷兰的战争之后,英国和法国也必须考虑到协约国集团的团结,日本现在毕竟也是协约国集团的参战国,只要德国一天没有倒下,日本就是值得英国和法国拉拢的东方海军强国。

日置益也相信,只要那位中国总统下定决心开战,即使英国和法国强烈反对,也不会影响到中国总统的开战决心。

一旦战争开始,或许整个亚洲的局势就会骤然变化,甚至牵动全球战略布局。

这是一场日本政府梦寐以求的战争,日置益收到的日本政府命令必须完成,否则,用那位首相先生的原话讲,“你只能切腹以谢国民了”,所以,日置益无论如何都必须撺掇中国对荷兰宣战。

挑唆别国与第三国开战,说起来不易,做起来更难,日置益知道,这个任务不容易完成,因为主动权并不在他手里,而在那位“狂人总统”手里,谁也不清楚“狂人总统”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或者只是虚晃一枪,捞到好处就让步,或者确实已坚定了对荷开战决心,就等制造民意了。

也正因此,日置益决定先从这个“民意”开始,他也知道,就在今天上午,中国的各大报纸都以很大篇幅报道了“爪哇号事件”的详细经过,以及沉船原因,这或许可以看作是“狂人总统”对荷开战的舆论准备,在国内的舆论准备上,日本人帮不上忙,自从租界被中国收回之后,各国政府在华所办报馆纷纷关门歇业,要么就转去了香港、澳门,日本外务省所办的《顺天时报》也在年初正式结束出版,现在,如果日本政府想煽动对荷开战的舆论的话,或许只能在日本国内煽动了,日置益也打算这么干,所以,在接手工作之后,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电报官向日本国内拍发电报,建议日本政府操纵报界舆论,用煽动性的语言掀起“援华浪潮”,并刻意的将“爪哇号事件”由中荷冲突引向欧亚冲突,再次煽动“泛亚细亚主义”的狂热。

这也是日置益加强中日两国民间“友谊”的重要步骤,自从在上次的东北亚战争中败北之后,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一些日本人以排华反华为目标,组建了不少仇视中国的军政组织,其中的多数是秘密组织,这些组织的成员也是阻挠日本向中国靠拢的主要力量,也正是这支力量的存在,使得日本政府一直无法直接表现出亲华姿态,只能通过背后的小动作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所以,日置益坚持认为,要想在此次对荷作战中体现出“亚洲的团结”,就必须先将日本国内的排华反华情绪给压下去,要扶持亲华力量,至少要做到表面的亲华姿态,让中国人打消顾虑,也让那位“狂人总统”打消顾虑,从而为中日合作奠定基础。

日置益接手大使工作之后的第二道命令,是关于使馆人事调整的,目前的形势下,日本使馆有必要成为对华亲善的根据地,那么,以前那些在中国名声不太好的日本外交官就必须滚蛋,不仅驻京大使馆要轮换人员,各地领事馆也必须轮换人员,具体的名单日置益已经拟好,就差向日本政府报告了。

没等日置益将这份报告拍发回日本,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却造访日本驻华大使馆,日置益倒没表现出太大的惊讶,现在的局势下,英国政府不可能不着急,而为了避免中荷战争爆发,英国政府也只能求助于远东盟国,而这个盟国只能是日本,至于美国,出奇的在此次南洋危机中表现出了“冷静”,英国政府也弄不清楚美国政府在打什么算盘。

“听说贵使馆已经正式被提升为大使馆,此次来的目的之一,就是向日本方面道贺,经过这几年艰难的外交磋商,中国与日本终于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这确实令人欣慰,英国政府衷心希望从此之后,远东地区、亚洲地区能够保持持久和平,与欧洲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安全与利益,维护现代文明与国际准则。”

见了日置益的面,朱尔典先拿出一番外交辞令,只是说这段话的时候底气确实不足,因为他也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日本政府对目前的南洋局势持什么样的立场,而根据最近日本陆军和海军在新几内亚地区的一系列行动来看,日本政府对于东南亚地区的野心只怕不比中国小,只是中国目前还没采取关键行动,所以日本政府或许还在观望。

在来日本使馆之前,朱尔典刚刚结束与荷兰驻华大使的会面,而根据荷兰大使先生透露的消息来看,荷兰政府目前的立场仍然没有软化,对于英国政府建议荷兰立即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的提议,荷兰政府没有接受,那么,一旦日本也加入对荷觊觎者的行列,荷兰将面对非常严峻的军事形势,这绝不是英国政府的杞人忧天,实际上,根据英国政府驻日大使的报告,从昨天晚上起,日本海军已经取消了所有军官的休假,各军港也进入了戒备状态,显然,日本政府也开始了紧张的备战,假想敌显然不会是中国,只能是南洋地区的某个不识好歹的破落户。

英国政府命令朱尔典,无论如何,也必须做最后的努力,务必使东南亚局势保持平静,如果中国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纷争的话,英国政府或许可以考虑对荷兰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包括采取准军事手段,比如说加强对荷兰海岸的封锁力度,加大打击荷兰走私船向德国走私的行动,以此表明英国政府在南洋危机中的不偏不倚立场,并迫使荷兰接受中国方面提出的解决方案。

之所以跑来日本使馆,朱尔典倒不是奉了英国政府的命令,英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涉由两国大使各自负责,轮不到朱尔典直接插手,他之所以过来跟日置益说话,主要目的是为了试探日本方面的立场,如果日本政府乐于看到中荷开战的话,那么,朱尔典将独自一人前往中国外务部进行最后的调停努力,如果日本政府不希望中荷开战的话,那么朱尔典将拉上日本驻华大使一起去中国外务部,两位大使共同努力,说服那位唐总长去劝说那位让人捉摸不透的总统先生,打消战争念头,不然的话,英日两国或许会采取经济上的制裁措施。

不过,朱尔典算是白跑了一趟,日置益很狡猾的避开了中荷之间的战争话题,而将话题扯到了新几内亚的局势上,抱怨英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过于偏袒澳大利亚,以致于日本军队无法有效控制当地的德国侨民,这直接导致了新几内亚局势的持续动荡,而且最近,德国侨民似乎又与当地的荷兰侨民勾结到了一起,从事走私活动,影响到了日本利益。

“大使先生,在我看来,如果新几内亚的局势迟迟不能稳定下来的话,那么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保持稳定,荷兰东印度当局拒绝日本军队跨境搜捕那些逃到新几内亚西部地区的德国破坏分子,这不仅助长了德国人的嚣张气焰,而且也使日本军队的行动束手束脚,不能有效控制当地的局势。所以,在日本政府目前的政策里,只有先解决了新几内亚问题,才能谈到其它问题,包括苏门达腊问题。”

日置益的话让朱尔典有些无奈,他明白,对方这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扯开话题。

“那么,大使先生不打算与我一起去总统府劝说那位总统先生了么?”朱尔典有些不甘心。

“现在天色已晚,总统府或许不会接受大使先生的拜访请求,至于外务部那边,我想,唐先生现在或许也已下班了吧,现在去打搅唐先生,确实有些不太方便。”

日置益一口回绝了英国大使的提议,朱尔典明白日本政府是打算袖手旁观了,于是只好悻悻而去,离开日本使馆之后,坐上轿车,犹豫了一下,决定先不去美国大使馆,而是先赶去中国外务部。

等朱尔典赶到外务部的时候,外务总长唐绍仪刚刚下班,正准备坐车回家,看见朱尔典来访,也明白对方打算做什么,于是很客气的邀请朱尔典上了他的那辆轿车,吩咐司机赶去唐府。

坐在车上,朱尔典旁敲侧击的询问唐绍仪所掌握的内幕消息,他急切的想弄清楚,那位“狂人总统”到底是否已下定了对荷开战的决心。

“大使先生,实不相瞒,我现在确实不清楚总统到底怎么打算,我只知道,从昨天晚上起,总统府就已开始实施一级戒备措施,连我要去总统府也要先电话通知呢。”

唐绍仪叹了口气,他很清楚,上一次总统府宣布实施一级戒备措施是在中日东北亚战争开始前夕,以此类推,现在,只怕那位赵大总统真的是又要打仗了呢。

第892章 打仗

唐绍仪是个文官,他一向讨厌战争,虽然他从事外交工作多年,也深知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仅有和平的方式,也有战争的方式,所谓“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年,英国与法国互相之间敌视了许多年,后来却因为德国的崛起而走到了一起,并最终结盟,成立协约国集团,这就足以说明国际交往准则是什么了,一切都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一切政府的政策都必须服从于国家利益。

现在,中国的国家利益遭到了挑战,总统决心用战争维护国家利益,对此,唐绍仪虽然很理解,可是他也同时坚持认为,非到最后时刻,最好还是采取和平手段解决问题,如果是为了战争而战争,未免有些战争贩子的倾向。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唐绍仪现在的立场倒是与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有几分类似,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如果真要打仗,至少要先让外务部知道中枢的明确战略。

现在,中枢的战略就非常的不明确,模糊,一方面,总统下令开动宣传机器,将“爪哇号事件”煽动性的报道给公众,并且还给海军部下达了战争准备的命令,摆出一副要与荷兰大打出手的架势,但是另一方面,总统又吩咐外务部加紧与荷兰外交部门的磋商,要荷兰政府接受他提出的危机解决方案。

这可以看作是总统的谨慎,但是唐绍仪更愿意将这种做法看作是总统释放的烟幕弹,目的并不是为了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危机,而是为了迷惑荷兰政府,以此掩护中国海军舰队的行动,毕竟,那两艘战列舰甚至都还没有下水进行海试,即使能够在五天之后编入海军现役,但是也不是可以立即投入战斗的,毕竟,人员、机器都需要一个磨合期,而且这个磨合期不是以天计算,而是以月计算,没有几个月的海上演练,军舰不可能形成什么战斗力,而到了那时候,或许南洋分舰队已经将问题给解决了。

说实在的,唐绍仪现在就在揣测,总统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将公众的视线转到旅顺的那两艘还在船坞赶工的战列舰上去,或许就是为了掩护南洋分舰队的行动,毕竟,那支舰队现在就在南洋,所谓“近水楼台”,而且实力也足够解决荷兰东印度分舰队,即使汤乡铭的增援舰队无法及时赶到南洋,鲁平也有足够的信心击败荷兰舰队。

所以,现在唐绍仪就一直盯着南洋分舰队,一天好几封电报拍到苏门达腊和邦加岛领事馆,叫领事馆的外交官随时向他汇报南洋分舰队的一举一动,一旦舰队发动攻击,就在第一时间通知外务部,以免唐绍仪跟不上总统的步子,因为唐绍仪很清楚,那位总统先生最善于先斩后奏,过去没有训政的时候就是如此,何况是现在总统训政时期了。

唐绍仪现在再次看到了国家权力控制在一人手中时所带给整个国家的危险,在训政时期,总统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总统的决策就是中枢的决策,这种政体之下,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总统的行动,如果行动顺利,无疑可以高效率的完成国家战略,但是如果行动失败,无疑将迅速把整个国家拖进灾难,这似乎有些像是赌博,掷骰子的人却不是国民,而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总统。

一声叹息,一丝无奈,在这种心境之下,唐绍仪坐在轿车里,与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讨论着英国政府最后的调停意见,但是在他看来,英国政府这个最后调停意见,总统那边是绝对通不过的,因为英国政府仍然不清楚或者假装不清楚此次中荷冲突的根源是什么,说到底,这个冲突的根源不是什么荷兰军舰炮击侨民轮船,也不是什么双重国籍的问题,根源是中国的国家战略。

作为一个东方大国,中国绝不可能保持默默无闻的低调,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也需要“阳光下的地盘”,这不仅可以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增长问题,而且也能够扩大商品的销售市场,但是由于欧洲列强已经瓜分了整个世界,中国正面对着与德国一样的战略问题,是这么半死不活的做列强的跟班,还是愤然一击,打垮旧列强,将自己变成新的列强?

德国的答案是“打仗”,显然,中国总统的答案也是“打仗”,所不同的是,德国面对的是实力最强大的英国,而中国总统选择的作战对象却是早已衰落的荷兰,而且选择的时机恰恰又是欧洲列强无法顾及远东地区的时候,那么,英国政府也就别怪中国总统不买帐了。

至于欧洲列强会不会秋后算帐,这个问题或许压根就不在总统先生的考虑范围之内。

英国政府的这份调停建议根本就不必往总统府送,唐绍仪好不容易向朱尔典解释清楚了这个问题,这使英国大使非常失望,只好半路告辞,坐着英国使馆的轿车回去了。

唐绍仪苦笑,吩咐司机将轿车直接开回府。

不多时,轿车在唐府门前停住,还没下车,唐绍仪就看见管家匆匆奔了过来。

“老爷,老爷。刚才总统府来电话,叫您回来之后马上去一趟总统府,侍从室那边已经安排好了,等您过去,换辆汽车就直接赶去统帅堂,面见总统。”

“没说什么事情?”唐绍仪问道。

“没说。”管家摇着头。

唐绍仪琢磨了片刻,都没下车,直接吩咐司机赶去总统府。

等赶到总统府前的交通管制区,唐绍仪换乘了一辆侍从室派过来接他的轿车,直接就进了总统府,并赶往统帅堂。

赶到统帅堂的时候,唐绍仪望见那栋统帅堂的办公楼一片灯火通明,楼前车辆众多,多数都是悬挂军牌的轿车,参谋和副官们来来往往,人人表情严肃,一派战前气氛。

“只怕真是要打仗了。”

唐绍仪叹了口气,下了车,跟着那名陪同他过来的侍从室副官赶去统帅堂,然后进了办公楼,上了二楼,在一间休息室稍坐几分钟,就跟着一名副官赶去会客室,在那里见到了民国大总统赵北,而且也看见了那位德国驻华大使雷克斯。

雷克斯是总统点头请到总统府的,没通过外务部,这让唐绍仪多少有些不满,不过他也没有因此发牢骚,因为他很清楚,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谈,至于职权范围的事情,倒是不那么要紧了。

“不知总统先生叫职部赶来,所为何事?”唐绍仪问道。

“德国政府有意与沙皇俄国政府进行接触,但是那位俄国驻华临时代办廓索维兹先生却拒绝与雷克斯先生会面,因此,我打算叫你们外务部从中牵线,跟财政部联系一下,财政部前段时间整理俄国在华银行问题,与一些俄国政客有直接联系,既然廓索维兹不愿意与德国进行外交接触,那么,干脆就让雷克斯先生直接去一趟东三省,跟那边的俄国政客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与沙皇政府搭上线。”

赵北解释一番,唐绍仪稍稍惊讶了一下,然后很快明白过来,这是德国“远交近攻”的策略,现在俄国内战正酣,临时政府为了巴结英国,答应继续对德作战,所以,德国政府或许是打算利用一下沙皇政府,看看能不能给俄国临时政府添些乱子,使俄国无法正面进攻德国东线战场,从而使德国腾出足够的兵力,先解决欧洲西线战场的僵持局面。

不过说句实话,对于德国到底能给沙皇政府提供多少实际支持,唐绍仪是持怀疑立场的,除非借助中国,否则,德国的军舰都不可能接近俄国领海。

唐绍仪一口答应下来,与雷克斯寒暄几句,对方就很有礼貌的告辞了。

雷克斯走后,赵北才将这位德国驻华大使过来的主要目的告诉了唐绍仪。

“唐总长,雷克斯过来不仅是为了德俄两国接触的事情,而且也是为了南洋危机而来,荷兰政府委托德国政府调停目前的南洋危机,德国政府不希望将荷兰逼到协约国一方去,但是又非常希望我国在远东挑起一场纷争,所以,德国政府的立场非常怪异,雷克斯告诉我,如果我国对荷兰宣战的话,德国不会采取什么行动,而如果我国不向荷兰宣战的话,那么,德国或许可以在欧洲战争结束之后将英国的海峡殖民地交给我国管理。”

“什么?欧洲战争之后将英国的海峡殖民地交给我国管理?德国人这算盘打得可精明,这可不就是画饼充饥么?再说,德国目前颓势已现,美国又已向德国宣战,这种时候德国政府居然还在做梦击败英国,只怕德国政客都疯了,德国外交部门也跟着疯了。”

唐绍仪边说边摇头,确实,看到德国沦落到这地步,作为一名东方外交官,他也对此痛心疾首,而这,也正是他主张和平的原因之一,强大如德国也不是协约国的对手,中国又何必去扛起这面“亚洲领袖”的战旗呢?仔细数数亚洲地图,这个时代,真正独立的亚洲国家又有几个呢?亚洲对抗欧洲,这是非常冒险的举动。

赵北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背着手在会客室里踱着步子,唐绍仪则依旧坐在沙发上,也没有多说话。

会客室里一时有些沉默,赵北在一张挂在墙壁上的地图前停住脚步,看着地图,过了一分钟,才转回身,看了眼唐绍仪。

“唐总长,鉴于荷兰政府迟迟没有就‘爪哇’号轮船在港口沉没一事对我国中枢政府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我已决定,我国政府正式与荷兰王国政府断绝一切外交关系,这事,你马上去办,务必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一切断交手续!”

“什么?……总统已下定决心对荷开战了?连最后通牒也不发么?”

唐绍仪一听这话,立刻站了起来,联想到上次对日作战,他一时涌起似曾相识的感觉。

“是的。海军部和陆军部一致请战,将士战意高涨,国民群情汹汹,此时,正是对荷开战的好时机。我刚才已向海军部、陆军部正式下达了作战命令,半个小时之后,海军将首先发动攻击!”

“这么快?”

唐绍仪本来还想劝一劝的,但是转念一想,赵北的决定恐怕无人可以更改,所以,他只是说了几个字,然后一声叹息,浑身无力的坐回了沙发,他很清楚,这场南洋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而一旦开战,整个世界的局势都将发生剧烈变化。

或许,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就是战争吧。

第893章 夜战勿里洋(上)

夜已深,海上风浪渐起,那皎洁的月光下,一支舰队正航行在邦加岛以北二十海里处,由于舰队呈两列纵队,那黑沉沉的海面上出现了两道长长的航行尾迹,在月光下有些醒目。

舰队中打头的那艘军舰就是中国海军远洋大型袭击舰“绿林”号,而在此刻,就在“绿林”号的军官会议室里,一场军事会议正在召开,主持会议的人正是中国海军南洋分舰队司令鲁平,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海战。

就在半个小时之前,南洋分舰队接到了海军部的电令,根据这份由总统亲笔签署的作战命令,就在南洋分舰队接到这封电报之后的半个小时,中国将正式与荷兰断绝一切外交关系,外交官撤旗回国,与此同时,南洋分舰队可以随时向附近的荷兰海军、陆军发起任意攻击,具体攻击目标由南洋分舰队司令鲁平确定。

接到命令之后,鲁平立即召集了这次军事会议,与部下讨论进攻事宜,参加会议的除了舰队参谋之外,还有舰队的所有舰长。

前几天,鲁平已经命令参谋制订了针对性极强的作战方案,而且报与中枢审核,根据这份作战方案,南洋分舰队被正式确定为“南洋第一分舰队”和“南洋第二分舰队”,其中,鲁平指挥的这支主要由大型军舰组成的舰队为南洋第一分舰队,而仍旧驻泊苏门达腊本岛地区的那支主要由驱逐舰和水上飞机母舰组成的舰队为南洋第二分舰队,一旦鲁平决定发起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