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普廷为“我们的朋友”,而那位皇太子则称呼拉斯普廷为“格里高里叔叔”。

现在,这个拉斯普廷实际上已成为俄罗斯宫廷中的重要人物,虽然他的职务只是“宫廷掌灯官”,但是由于可以随意出入宫廷,因此,此人对俄罗斯帝国的政治正施加着越来越深的影响。

换句通俗一点的话讲,这个拉斯普廷就是俄罗斯宫廷里的佞臣,有他在,整个俄罗斯宫廷只会变得越来越乌烟瘴气,虽然从根本上讲,这种乌烟瘴气是沙皇制度的产物,但是这个神棍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于这种宫廷密闻,说句实话,司戴德很感兴趣,不过他并没有向唐绍仪打听,而唐绍仪也没有往这上头扯,作为外交官,他们都很清楚,在公开场合讨论这些话题是很没有礼貌的,这里毕竟不是茶馆,也不是酒吧,所以,这个话题很快就结束了。

而这时,汽车也已进入了总统府,很快,司戴德在唐绍仪的陪同下见到了那位总统先生。

“公使先生,对于您的到来,我非常高兴。其实今天请您过来,是想与您讨论一下关于中国工业投资的问题。现在中日议和在即,一旦签订和平条约,那么国家就算是安定下来了,以后政府的主要注意力将转向工业建设。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工业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盛的,如果美国工业界能够加大对华工业投资的话,对于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无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见了司戴德的面,赵北这话说得不免有些夸张,不过其中倒也很有些道理,确实,现在欧洲既然已经开战,德国已不可能继续对中国进行工业与技术的援助,那么,现在就有必要再提一下中美友谊了。

这大腿还是得抱,你不抱,别人就会去抱,在国力真正充实起来之前,确实需要反复的强调“国际友谊”。

在友谊的背后,则是那诱人的经济利益。

第798章 变数与机遇

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在平原上连绵几十里,这景色确实让人入迷,以致于车上的乘客们都从昏昏欲睡中清醒过来,纷纷向那窗外的青纱帐望去。

青纱帐的中间是一条尘土飞扬的大道,虽然平时只有马车、骡车从这里走,但是现在,确实有一队汽车队在这条乡间的泥土大道上行驶,速度并不快,这倒是方便了车上的乘客们欣赏道路两边的景色。

“列位,列位,朝那边看,那就是青纱帐,想当年,东三省的马匪就是藏身于青纱帐里的,每到春夏时节,往往就是马匪活跃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青纱帐最茂密,也最适合藏身,一过秋收,这青纱帐就倒了,那时候,马匪就收敛了。”

听着那名同车军官的介绍,刘人祥笑了笑,这种说法他早就听过了,青纱帐他也早就见过,实际上,去年的这个时候他就来过一趟东北,而且还见过几个当年做过土匪的当地人,那一次刘人祥是到沈阳考察地产贸易的。

去年从沈阳是空手而归,因为当时地价较高,刘人祥当时手头资金紧张,一时拿不出那么多资金,不过今年这场中日战争一打,沈阳的地价就往下直掉,刘人祥多少有些庆幸,不过庆幸归庆幸,这仗一开打,刘人祥就开始盯紧了东北的土地,准备大干一番,不过他并没有利用这场战争低价购进多少土地,因为当时的他不得不去天津,作为总统先生的和谈密使与日本方面接触,当时与他一起在天津逗留的还有邹廷弼,两人在天津耽误了不少日子,等他们离开天津之后,这场战争已经打得差不多了,而那时因为中方胜券在握,这东北的地皮价格又涨了起来,刘人祥只能是看着那飞涨的地价干瞪眼。

既然为总统做事,总统自然不会亏待,得知刘人祥的苦恼,总统先生大笔一挥,将一笔大买卖交给了刘人祥,于是,刘人祥就赶到了东北,前往辽宁本溪。

总统交给刘人祥的这笔买卖却不是地产生意,而是实业,具体的讲,是钢铁与煤炭生意。

在“四年工业发展计划”中,中枢政府组织商人在辽宁本溪建立了一家煤炭与钢铁联合企业,考虑到这里是日本的势力范围,因此,这座钢铁企业的规模并不大,资本也不多,所以,当战争开始之后商人们因为担心日军攻击本溪而开始低价抛售所持有的钢铁厂股票的时候,中枢指示财政部动用储备资金将这些民间股份全部买下,从而掌握了整个钢铁企业百分之九十的股权,实际上,现在的本溪钢铁联合企业已经算是国营了。

虽然财政部和工商部都想直接控制本溪钢铁联合企业,掌握其经营权,但是总统却非常固执的否决了钢铁厂的国营化建议,他仍然坚持私营原则不动摇,于是,财政部不得不按照总统的命令准备将掌握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民间,考虑到现在战争刚刚结束,现在就出售股权无法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总统请刘人祥出面,先组织起一个托管机构,作为过渡管理层,先将企业发展起来,等股价涨起来之后,再将财政部掌握的股权出售给民间。

总统承诺,在经营期间,所得利润扣除成本之后,剩下的利润分出一半交给这个托管机构,所以,对于刘人祥而言,这确实是一笔大买卖,稳赚不赔的大买卖。

之所以刘人祥认为是稳赚不赔,就是因为现在欧洲的局势,自从欧洲开战之后,钢铁的价格就开始飞涨,这个时候,投资钢铁企业无疑是很明智的投资选择,但是由于钢铁企业投资太大,目前有能力进行投资的商人和财团不多,即使像刘人祥这样的地产大王,也无法单独投资任何一家钢铁企业。

其实,刘人祥倒是很乐意向本溪钢铁联合企业注入资金,购买一部分股票的,但是财政部不干,财政部开价太高,比现在证券市场的开价高了两倍有余,而总统也支持财政部的奸商政策,所以,最终刘人祥只能先组织起一个托管机构,利用一两年的时间先将企业发展起来。

按照总统的推测,这场欧洲战争很可能会持续几年时间,而国际市场的钢铁价格也将持续上涨,所以,总统认为财政部的开价并不算离谱,但是面对欧洲各国政府“短期内就能结束战争”的保证,世界各国商人普遍存在观望情绪,所以,对于财政部的开价,没有商人敢应,就连财大气粗的邹廷弼目前也在观望。

虽然总统同意由刘人祥出面组织托管机构,管理钢铁联合企业,但是这并不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总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求在技术和管理上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也正因此,刘人祥最终通过关系拉来了几名美国经理人,这些人都曾在美国的钢铁企业担任过技术主管或者经理,对于管理钢铁企业很在行,有他们辅佐,这本溪钢铁联合企业肯定不会亏本。

而且刘人祥还必须负责为钢铁企业的扩大规模提供资金,这也是一笔可观的资金,刘人祥不得不从地产生意抽出一部分资金,投入钢铁企业,而且还说服了几位同行,也参与到这个投资项目中去。

现在的刘人祥,看上去正在由一个投机商人向一名工业家、实业家转变,这倒不是他性格使然,而纯粹是时势使然,因为总统亲口告诉过他,再过一段时间,中枢政府将制订一部新的法律,根据这部法律,不动产尤其是地产将开始征收累进税,拥有的地产越多,需要交纳的税也就越多,作为一名地产投机客,刘人祥不可能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所以,他理智的决定立刻从地产生意脱身,以免将来成为中枢杀鸡儆猴的牺牲品。

对于总统的善意提醒,刘人祥的情绪是复杂的,他既感激总统的优待,但是同时,也对这个不动产累进税顾虑重重,他很清楚,这个不动产累进税并不是专门针对他这种地产投机商的,实际上总统真正想打击的是那些拥有大地产的地主。

过去,有人曾说过,总统迟早会对大地产下手,但是到底怎么下手,没人说得清楚,但是现在,至少刘人祥已经清楚了。

可以想象,这个政策一旦推行,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或许那些大地产的拥有者可以采取钻空子的方法分散地产,但是只要这个地产被分散了,中枢的目的也就基本上达到了。

单靠这个不动产累进税的办法还不足以改变乡村的社会结构和经济面貌,刘人祥一直在揣测,他认为中枢应该还有一些配套的政策,至于到底是什么,总统没有跟他讲,他确实也猜不出来。

无论怎样,都必须从地产中抽身出来,投身于实业建设,这既是刘人祥的明智选择,也是中枢一直在鼓励的,在中枢看来,商人们将钱投入投机行业,不仅会损害社会底层人士的利益,而且也会使国家的工业无法得到足够的发展资金,所以,对于这个不动产累进税的出台,刘人祥一点也不感到奇怪,这确实能起到抑制土地投机的作用。

也正是带着这种情绪,刘人祥来到了辽宁,如果放在以前,他是来购买土地的,但是现在,他却是来投资工业建设的。

与刘人祥同行的除了那几位美国的技术专家和职业经理人之外,还有一帮从各地赶来的实业家,他们与刘人祥一样,都是准备到辽宁投资工业项目的,有的人将投资煤矿,有的人将投资铁路、公路、水电站、伐木业,虽然投资的项目不同,但是目的一样,那就是赚取利润。

现在中日之战已经结束,而在整个战争中,中国的地方部队已经在东北地区全面接管了日资企业,从铁路到煤矿,从火柴厂到纺织厂,几乎所有日本财团、商人投资的企业都被控制在了中国财政部手里,现在,财政部有意将这些日资企业予以拍卖,这些中国的实业家也是来辽宁考察的。

这支车队是由省政府安排的,随车的还有卫队,车队是从辽阳过来的,目的地是本溪,之所以走公路而不走铁路,主要是为了方便实业家们考察太子河的水利情况,将来这里要修建几座小型水电站,为辽宁的工业提供强大动力,按照中枢的规划,现在的水利建设优先考虑小型水利设施,至于大型水利建设,主要集中在黄河上。

等到了中午,车队终于驶进本溪市,而让实业家们感到惊讶的是,前来欢迎他们的人并不是市长,而是这民国的副总统张謇。

“诸位,张某已正式卸任副总统一职,现在,张某是水利署署长,今后的水利事业,就归张某统管了。此次过来,就是为了这辽宁的水利建设事业,昨天坐火车刚到本溪,今日听说诸位投资水利建设的实业家过来考察,张某便来瞧瞧诸位,也好商量商量这辽宁今后的水利建设发展事宜。”

张謇一番解释,众人这才恍然。

副总统卸任,是因为任期已到,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总统也应该卸任,那就大错特错了。

总统不仅没有卸任,而且根据张謇的说法,训政筹备委员会已经正式组建,再过一段日子,总统就将正式宣布训政了。

实际上,此次张謇到辽宁也肩负为训政摇旗呐喊的任务,他现在就是辽省训政促进会的会长。

对于张謇担任训政促进会会长的事情,刘人祥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他是知道张副总统底细的,这位张副总统是国民同盟的领袖,这样一个人,是总统的政治对手,而且过去几年里,两人之间一直明争暗斗,可是现在,张副总统突然转了性,要为总统训政摇旗呐喊了。

虽说政治变幻莫测,可是这眼前的局面未免变得也太快了些,刘人祥有些不太适应,他现在甚至有些期待总统正式宣布训政了,那样的话,或许他会看到更多政治上的变幻莫测。

这个时代,确实充满变数,也充满了机遇。

第799章 良好开端

天气很好,气温很高。

上午八点半钟,德胜门大街上过来了一支由轿车组成的车队,打头的是几辆挂着内务部车牌的勤务车,车上坐着荷枪实弹的内务部卫兵,他们负责保护跟在后头的那几辆轿车,至于那几辆轿车里的乘客,却也不是寻常人物,正是国会中的几位关键人物,比如说参议院议长黎元洪、众议院议长汤化龙,他们都是一大早从西山过来的,目的地就是国会大厦。

车队进了德胜门后,就沿着德胜门大街往南飞驰,距离国会大厦是越来越近,而车上的这些乘客的心情也是各有不同。

此次前往国会大厦,众人是为了出席一场签字仪式,就在今天,就在国会大厦里头,总统将亲自签署一份和平协议,而一旦签署了这份和平协议,就意味着中国与日本正式结束战争状态,从签字的那一刻起,两国之间就结束了军事对峙,边境上的烽火狼烟就算是平息了,国民可以享受和平生活了。

为了这份和平协议,以顾维钧为首的中国和谈使团在马尼拉与日本和谈使团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多天的外交谈判,在经过了一番紧张的讨价还价之后,终于勉强达成了这份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协议,前几天马尼拉那边已经正式结束了谈判,就差两国元首签字认可并得到两国国务机构的承认了。

昨天下午,日本政府已经正式承认了这份和平协议的法律效力,而在今天,只要中国总统在这份和平协议上签字,并得到国会认可,那么,只要完成换约,这场中日之间的战争就算是真正的结束了。

按照政府的相关公报,中国的总统先生将在今天上午九点整正式签署这份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签署地点就在国会大厦,而以黎元洪、汤化龙为首的国会代表也将出席签字仪式,以示国会对这份和平协议的认可,同时也将在现场举行记者招待会,向社会各界通报这份和平协议的全部内容,以此向国民表明政府推行“公开外交”的诚意,同时也向国民展示总统拒绝“秘密外交”的决心。

根据这份和平协议,中国不仅将收回东三省南部地区全部主权,而且还将收回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至于日本在华租界与租借地,也一并收回,仅从这一点来看,这份和平协议对于中国而言是很有利的,虽然在交还台湾岛问题上,日方提出若干附加条件,但是这些条件并不以损害中国主权为前提,考虑到目前中国的国力,这份和平协议的达成确实可以看作是中国在军事与外交上的巨大胜利。

也正因此,参加和平协议签字仪式的社会各界代表多数都是带着兴奋的情绪赶往国会大厦的,黎元洪、汤化龙也不例外,而且他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原因很简单,因为就在前天,他们已经被总统正式任命为“训政委员会”委员,只要训政一开始,他们就能以中枢大员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政了,至于国会,将暂时退出政治生活,而仅仅以一个国务咨询机构的身份作为中枢的一个部门存在,直到训政结束。

至于那些没有入选训政委员会的国会要员们,则多少有些失落感,所以,此刻坐在轿车里,众人的心情各有不同。

黎元洪和汤化龙同坐一车,两人心情都很不错,一路过来,两人是有说有笑,直到车队在国会大厦前停住,两人才收敛笑容,整理了一下仪表,然后才下了车,带着秘书踏上国会大厦前的汉白玉台阶。

此时,国会大厦前已是人山人海,新闻记者、社会各界人士、外国友人、内务部军警、看热闹的京城百姓,将这国会大厦围了个水泄不通,虽然人声嘈杂,但是秩序还是很不错的,没有人闯进警戒区,也没有人冲着先后赶到国会大厦的观礼人士指指点点,许多人都在询问着时间,迫不及待的等待着总统车队的抵达。

上午九点五十分,总统车队准时到达国会大厦,没等汽车停稳,人群中就爆发出阵阵欢呼。

“共和万岁!国防军万岁!”

“总统制万岁!训政万岁!”

在国民的欢呼声中,总统走下轿车,步上国会大厦前的汉白玉台阶,一边沿着汉白玉台阶向上走去,一边挥舞右手,向站在台阶侧面的欢呼人群挥手示意,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

很快,总统就在政府官员们的簇拥下走进了国会大厦,并径直走进了一间小会议室,等他走进会议室之后,那些等待在走廊上的观礼者才在黎元洪和汤化龙的率领下也走了进去,将那间小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而且黎元洪和汤化龙就站在了总统身后,几名记者则适时在他们的正当面架起了照相机。

“当当……”

座钟响了九下,已是上午九点整。

黎元洪拿出那支特意准备的钢笔,双手托着,呈给总统。

总统接过钢笔,这时,外务总长唐绍仪则将那份和平协议翻开至尾页,并轻轻搁在了总统面前的椭圆形会议桌上,用右手指了指尾页的右下角。

记者紧张的捏住了镁光灯的电门,等待着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会议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将目光投在了总统手里的那支钢笔上,虽然会议室里的电风扇转得飞快,但是许多人还是满身的汗。

“沙沙……”

总统手里的那支钢笔终于落在了纸上,并立即飞快的书写起来,站在他身后的黎元洪和汤化龙甚至可以听见那支钢笔的笔尖与纸面的摩擦声,会议室里确实太安静了。

“咔嚓!”

镁光灯的闪烁中,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相机底片就留在了照相机的底板上。

签字完毕,总统接过汤化龙捧过去的那只玺盒,取出国玺,沾了印泥,郑重其事的在和平协议上盖上了玺印,然后将国玺装回玺盒,并站起身,空出了那张椅子。

黎元洪与汤化龙互相谦让一番,然后由黎元洪坐在了椅子上,仍旧使用总统刚才使用的那支钢笔,在和平协议上签下了名字,并盖上了国会'。。'的大印。

和平协议一式两份,使用中日两国文字,由中日两国政府分别保管,虽然整个签字过程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在许多人看来,这段时间是如此的漫长,直到外务总长唐绍仪合上那份和平协议,许多人才回过神。

“现在,战争正式结束了。”

唐绍仪举起那两份和平协议,面带笑容,向众人郑重的宣告和平的到来,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绝不是职业性的笑容,毕竟,这是这个国家自近代以来所签订的第一份战胜条约,虽然没有得到战争赔款,也没有从战败国的领土上割让到哪怕一寸土地,但是至少收回了那些曾经失去的主权和利益。

这是一个良好开端,有了这个良好开端,以后的国家发展将更加一帆风顺。

这不仅是唐绍仪的美好愿望,也是在场所有中国人的美好愿望。

掌声响起,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祝福祖国。

出席这场和平协议签字仪式的观礼者除了中国人之外,还有少数外国友人,包括美国驻华公使司戴德、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在内,各国驻华外交官均参加了这场和平协议签字仪式,就连已经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的日本也派遣了一位特使,在英国公使的陪同下出席了这场和平协议签字仪式。

这位日本特使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不仅是日本海军元老,海军大将,帝国伯爵,而且也曾经担任过日本政府内阁总理,这个人就是因为“西门子事件”而下野的日本前首相山本权兵卫,也正是此人,在任期内废除了日本内阁中的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为非军人阁员担任军部大臣扫清了障碍,而这也正是他与陆军将领最大的不同之处,他可以与宪政派寻求妥协。

此次前来中国,山本权兵卫不仅是来参加和平协议签字仪式的,而且也是作为日本政府特使来与中国政府磋商中日恢复邦交事宜的,也正因此,在签字仪式结束之后,他立即请求觐见总统。

山本权兵卫很清楚,作为日本的陆上邻国,中国的崛起势头已不可阻遏,如果不能与中国发展正常的国际关系,那么日本就谈不上恢复国力,如果长久的与中国陷入军备竞赛中,也不利于日本休养生息,也正因此,他急于面见中国总统。

总统答应会见山本权兵卫,但是却将会见日期定在了次日,因此,山本权兵卫只能在英国公使的安排下先在六国饭店下榻。

整整一天里,这北京城到处都是鞭炮声,中国人在庆祝他们的胜利,无论如何,对于这个已衰落数百年的古老东方国家而言,这次对日战争的胜利是非常振奋人心的,就连山本权兵卫也不得不承认,在这场中日战争中,中国不仅是赢家,而且赢得非常漂亮,如果历史能够重来的话,山本权兵卫肯定会使出浑身解数阻止日本对华开战,哪怕中国主动挑衅,日本也应该妥协,因为中国已经觉醒了。

可是历史没有假设,事实就是日本败了,而且败得极惨,如果不是日本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及时阻止了强硬派的进一步行动的话,日本或许还将在这场对华战争中吃尽苦头,甚至输掉老本。

现在,中国人在欢庆胜利,而日本人却在吞咽战败的苦果,现在的日本只能选择妥协,因为日本已经危机四伏,无法继续同中国进行战争了。

第800章 泛亚细亚主义

在山本权兵卫看来,日本的老本就是海军,只要海军能够保持实力,就不必担心外国的军事入侵,也正因此,他是日本政府中对华政策中的“理智派”代表人物,作为日本海军元老,山本权兵卫见证了日本海军的整个发展过程,他不愿在有生之年看到日本海军衰亡,所以,当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阵亡的消息传回日本之后,山本权兵卫立即主张日本海军退出战争,用实际行动劝告日本政府立即结束战争,保住日本崛起的本钱。

在日本政府里,与山本权兵卫持相同看法的大有人在,即使是日本陆军元老山县有朋,也对日本陆军在辽东战场的连续失利感到厌烦了,许多日本明治时代的元老都意识到,在中国军队崭新的作战方式面前,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了,在这种形势之下,坚持对华战争只能使日本被这场毫无胜利希望的战争完全拖垮。

在这种情绪的潜移默化下,日本海军首先行动,以“回国休整”为借口撤离了黄海战场,将日本陆军扔了下去,而后,日本陆军的那帮元老也顺其自然的坐视旅顺和大连的陷落,以及日本关东军的全军覆没,在这种陆海战场全部失利的局面之下,日本政府中的那些对华“强硬派”不得不同意与中国方面进行和平接触。

顶着国民和舆论的巨大压力,日本政界元老所把持的枢密院很快就派遣了和谈使团前往菲律宾马尼拉,与中国和谈使团开始了一场艰难的谈判,而在整个谈判的过程中,随着中国使团狮子大开口的要价,日本元老们的态度也在左右摇摆,曾数次威胁要退出和谈,继续战争,但是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继续战争已经变得非常不现实了,一方面是国内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另一方面则是欧洲战争对日本财阀的巨大刺激。

经济是一切的根本,要想使日本从困境中走出来,必须首先解决经济的发展问题,而现在,由于欧洲战争的爆发,日本财阀看到了摆脱经济困境的一个大好机会,只要欧洲陷入战争中,那么,对于经济凋敝的日本而言,这就是趁机恢复日本国民经济的大好机会,如果不能抓住,那么日本很可能会因为这场完全看不到希望的对华战争而一蹶不振,所以,以三菱财阀、三井财阀为首的日本财阀势力也在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日本政府尽快结束对华战争,哪怕在和谈中做出重大让步,也必须取得一份和平协议,通过这份和平协议的保障,为日本经济的复苏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方面是政界元老的态度,一方面是日本财阀的态度,这两个势力的态度加起来,足以影响日本政府的决策,至于日本国民,虽然其中有不少主张作战到底的声音,但是对和平的呼吁也是可以听到的,由于战争加重了日本社会底层国民的负担,不仅使日本国民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也使日本国内的农业生产大为凋敝,大量青壮年应征入伍,使严重依靠人力的日本农业经济发生劳动力短缺,这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经济的衰退,大米价格的上涨,国民情绪的极端暴戾,一切都使日本政府感到棘手,再不和谈的话,日本很可能像当年的俄罗斯帝国那样爆发一场革命,到时候玉石俱焚,整个日本社会很可能就此瓦解,每当想起法国大革命的血腥,所有的日本社会上层人士无不感到战战兢兢。

所以,当中国的和谈代表们在菲律宾马尼拉跟日本和谈使团讨价还价的时候,日本国内却是一片风声鹤唳,社会底层在为日益艰辛的生活犯愁,社会高层却在为脚下那座随时都可能喷发的火山而担忧,这些社会情绪逐渐汇聚到一起,最终演变为一种要求和平的呼声,也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马尼拉的和谈虽然进行得相当艰难,但是最终却以日本政府做出重大让步而达成和平协议。

和平协议达成当天,山本权兵卫就奉日本政府命令从东京乘上一艘美国轮船,直航上海,然后由南京转浦口,由浦口乘火车,沿着津浦线一路北行,最终抵达北京,并在今天参加了在中国的国会大厦里举行的那场隆重的和平协议签字仪式。

接下来的就是两国换约了,一旦换约完成,日本就可以解除战争状态,全力发展国民经济了,利用欧洲战争的时机,将日本的商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不过在正式换约之前,山本权兵卫还必须完成一个任务,那就是去觐见那位中国的大总统阁下,与他磋商中国与日本恢复邦交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山本权兵卫还打算向那位“狂人总统”试探一下,看看能不能使日本商品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自从中日开战以来,中国市场已经对日本商品全面封闭,中国的海关拒绝日本商品的入关,中国的商人也拒绝销售日本商品,少数贪图便宜的奸商也很快成为中国爱国青年们殴打的对象,在这种局面之下,即使通过中间商也不可能向中国市场倾销日本商品了,而日本商品一向以中国市场为重要市场,现在失去了中国市场,日本国内的工业生产顿时萎缩了一半,许多工厂不得不倒闭,工人失业,社会更加动荡起来。

日本政府之所以急着同意和平协议,目的之一就是想尽快恢复与中国的正常贸易,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在和平协议里,中国方面确实同意立即取消对日本商品的“歧视性关税原则”,但是只要这位中国的总统不配合,日本商品依旧无法恢复在中国的销售,因为日本政府已经很清楚了,在中国,主导一切的实际上就是这位“狂人总统”,他的话比国会的法律更管用。

但是总统今天不能会见山本权兵卫,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客人要会见,据说那都是在此次对日作战中立下军功的军人,相比一个战败国的特使,总统先生显然更重视那些中国军人。

所以,山本权兵卫只能在明天去觐见总统,至于今天,他只能在六国饭店的客房里聆听那城里城外的鞭炮声,中国人庆祝胜利的鞭炮声,而且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