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远东狂人-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阵地上突然响起许多刺耳的哨子声,负责监视阵地正面的哨兵也发现了日军的步兵,于是召唤那些在防炮掩体里躲避炮火的官兵。
很快,所有人都进入了战壕,军官们用望远镜观察着日军步兵,而士兵们则迅速检查了一遍手里的步枪。
“调节表尺,一百公尺!”
“重机枪进入阵地!”
“迫击炮进入阵地!”
“架设野战电话!”
随着军官的口令声,士兵们按照战斗条令按部就班的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做好了战斗准备,与此同时,观察哨也将日军步兵的距离、位置通过野战电话迅速反馈到了后方的炮兵阵地,当日军的步兵冲击到距离阵地五百公尺的地方时,中国炮兵们的反击就已经开始了。
“轰!”
“轰!”
第一轮齐射,炮弹就准确的在日军步兵冲击队形中爆炸了,这一次使用的是高爆弹,第二轮炮火齐射就更换了榴霰弹,大量炮弹准确的在日军步兵们的头顶上爆炸,抛射出大量弹丸,给予日军有效杀伤,与此同时,战壕里的迫击炮也开始向日军投射火力,重型迫击炮和轻型迫击炮毫不留情的用炮火杀伤着日军步兵,而且由于位于前线,射击的准确性更高,可以集中火力打击那些冲在最前头的日军步兵。
而此时,日军炮兵的炮火也没有停歇,双方的炮兵都向阵地前后地带倾泄着炮火,将这片地区变成了一片火海,即使是防守一方也感到了一种绝望的情绪,更不必说进攻一方了。
在这致命的炮火中,日军步兵的进攻力量就在瞬间消失了一小半,但是他们并没有立即停止进攻,而是继续向阵地冲来,所有的人都在那炮火中呐喊着,但是他们的声音在那炮弹爆炸声中显得断断续续,没有任何威慑力。
终于,日军步兵冲到了距离阵地不到二百公尺的地方,这时,日军炮兵的炮火戛然而止,但是中国炮兵却仍在向阵地前方投射火力,炮弹继续在空中和地面爆炸,用那密集的弹片与强大的冲击波交织成一张收割生命的死亡之网,任何被这张网覆盖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血肉横飞,都可以听到惨叫连连。
日军的步兵仍在冲击,直到他们距离战壕不到一百公尺的时候,中国炮兵才突然停止了射击。
阵地上突然变得寂静起来,但是这种寂静只是暂时的,很快,防守一方的士兵们就听到了日军步兵的呐喊声以及己方军官的命令声。
“打!”
“打!”
军官们几乎在同一时间下达了射击命令,然后,阵地上就响起了密密麻麻的枪声,就如同暴雨一般,突然而至,让人无处躲藏。
“啪!啪!”
“哒哒哒……哒哒哒……”
步枪、冲锋枪、重机枪、轻机枪,各种武器疯狂的向阵地前方旷野中的日军步兵投射着火力,致命的弹雨贪婪的吞噬着那些日军士兵的生命,由于距离已很近,射击的准确性很高,几乎只短短的几秒钟时间,阵地前方的旷野上就看不见人影了,那些日军步兵甚至没有冲到雷区。
阵地上又突然沉寂下来,多数士兵停止了射击,那些零星的枪声也很快停了下来,官兵们纷纷将头探出战壕,向阵地前方的旷野中望去。
那里到处都是日本军人的尸体,以及那些遍地都是的步枪,少数没死的日本军人则在地上发出痛苦的哀号,没有人清楚他们现在心里在想什么,但是事实证明,在由野战炮、机关枪、铁丝网、雷区、步枪所组成的完善防御网面前,单纯的步兵冲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给日本军队上了一场生动而残酷的现代战术课。
相比当年的那场日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军队所面临的是更加坚固的防御网,血肉之躯必将在这张防御网面前被撕得粉碎。
看着眼前的一幕,蒋翊武很是感慨,这不是他第一次目睹日本军人的“肉弹攻势”,但是他心中所受到的震撼依旧强烈,他在军事院校受到的教育一再告诫他,血肉之躯是无法对抗现代化的杀戮机器的,所以,他无法理解日本军人这种狂热的“肉弹精神”。
“告诉司令部,我部已挡住日军第一次冲击,炮兵干得不错,但是下一次,希望他们能将炮火杀伤区进一步向前延伸,日军的进攻非常疯狂,绝对不能让他们冲过来与我军进行白刃战。”
蒋翊武向一名参谋叮嘱了几句,那名参谋急忙跑去指挥所,向司令部报告,但是刚走没几步,就听见从天空中传来的飞机发动机轰鸣声,仰头望去,只见北方的天空中飞过来数十架轻型轰炸机。
蒋翊武也向天空中望去,他长舒口气,空军总算过来了,那么,日军的重炮或许就不是威胁了。
对于日军而言,这场战争进行的似乎不太公平,不过这却是战争的常态,战争,讲究的就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只是日军的短处太多了,空军力量的匮乏正是其中之一。
中国军队将充分发挥他们的空中优势,彻底粉碎日本军队的进攻。
第730章 布局北满(上)
天气晴朗,能见度良好,正是飞行的好时候。
阴了多日的辽东半岛南部地区终于转晴,憋足了劲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们终于可以再次翱翔蓝天了,今天一大早,盖平野战机场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就全部起飞,赶往熊岳城野战机场,准备投入辽东决战,盖平野战机场也因此而变得空空荡荡,只有一些地勤部门的勤务车辆还停在机场的草坪上。
到了中午的时候,天空中又响起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架大型飞机在六架战斗机的护航下降落在盖平野战机场。
与其它的大型飞机不一样,这架大型飞机造型比较特殊,它虽然拥有四台发动机,但是机舱却不像轰炸机,而是由木材、帆布构成的全封闭结构,机舱中段有两扇小门,位于机身的两侧,打开小门,可以将软梯放下,可供人员上下。
这实际上是一架客机,由武汉飞机制造厂制造,目前只制造出了这一架,这其实是由“秃鹫”式重型轰炸机发展而成的一款专用客机,是总统府特别订购的,为了不耽误“秃鹫”式轰炸机的生产,这架客机的制造工期长达半年,不过所选用的材料却都是上等材料,毕竟,这架客机是为总统服务的,总统甚至将其命名为“北旖号”,将总统自己的名字与总统夫人的名字糅合到了一起。
本来,这个时代的飞机在技术上讲还是比较原始的,虽然赵北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飞机制造业的大发展,但是毕竟不能脱离时代发展,受技术限制,乘坐这个时代的飞机旅行,确实是要冒些风险的。
也正是这个缘故,当得知总统打算为自己订购一架专用的旅行用飞机时,侍从室和督政处的多数人都强烈反对,但是反对无效,总统绝不会轻易改变他的想法,于是,这架“北旖号”客机就正式入役了,在空军部队的序列中,编号为“01”。
这架客机刚刚制造完成不过一个多月,前段日子一直在试飞,直到前天才完成所有测试,并正式编入空军序列,由于采用了德国进口发动机,马力强劲,这架客机可以装载八名乘客,并以两千公尺的高度直飞六百公里之外的机场,确实是不错的交通工具,也正因此,当得知这架客机已经完成全部测试工作之后,赵北一个电报,就将这架飞机调到了盖平,他想乘坐一下,感受感受,同时也打算顺便坐着这架客机去一趟沈阳。
得知总统今天就要乘坐飞机去旅行,随同总统赶到辽东前线视察的政府官员和军方将领都有些吃惊,一些人也劝说总统改乘火车旅行,但是他们的劝说都被总统当成了耳旁风,总统依然是我行我素,坚决主张坐飞机去沈阳,而且还拉上了几个“壮丁”,陪着他一起感受这航空时代的眩目风景。
赵北是下午两点钟赶到盖平机场的,跟着他一起到机场的还有汤化龙、赵倜、卢永祥、王占元、黄兴等人,其中的多数都是此次“战地慰问团”成员,也是赵北拉的“飞行壮丁”,不飞不行,不飞就要丢官帽子,还要被总统批评,于是,他们只好陪着总统一起冒险了,唯一的例外是黄兴,他是自告奋勇充当航空旅客的,这倒是大出赵北预料。
两点半钟,赵北与众人登上客机,五分钟后,发动机发动,然后,这架总统专机就腾空而起,在六架“黄蜂”式战斗机的护航下,向北方飞去。
客机上,赵北与黄兴谈笑风声,其他乘客无一不是面色铁青,两腿战栗,汤化龙更是一上飞机就紧紧靠在了座椅上,并且多次向那名空军军官询问降落伞的使用方法。
坐这种飞机其实并不舒服,发动机噪音很大,而且起飞阶段的颠簸也比较明显,为了以防万一,所有乘客的座椅下都放着降落伞,在众人看来,这不是在旅行,这是在冒险呢,不过这位总统先生似乎一向喜欢冒险,上次跟着他坐鱼雷艇横跨辽东湾,现在跟着他坐飞机,众人是少了一份不满,多了一份敬畏,不说别的,就是总统这个胆量,恐怕也没多少政客可以相比,难怪总统能够迅速掌握中枢权力。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处,现在,众人对这句话有了更多的领悟,也有了更多的感触,当年总统下令为军方首脑人物配备专机,只怕就是在为总统专机入役做铺垫,先造势,再行动,这一向是总统的作风。
飞机毕竟比火车快得多,当天下午,太阳落山之前,总统的这架“北旖号”专机就在沈阳野战机场顺利降落,无惊无险,但却让人印象深刻,包括汤化龙在内,所有随同人员都不会忘记这次飞行,毕竟,他们是中国第一批乘坐飞机旅行的政府官员,将来积攒资历,这就是最好的资本。
飞机降落之前,沈阳机场已是戒备森严,得到允许进入机场迎接总统的人不多,主要是沈阳地方政府的官员,以及少数新闻记者和俄国驻沈阳领事,实际上,总统此次赶到沈阳,就是来与这位俄国领事先生会面的,在这位领事先生的引见下,总统将与那位来自彼得堡的俄国外交特使进行会谈,秘密会谈。
与俄国驻沈阳领事一同赶到机场迎接总统的还有杨度,作为总统全权代表,杨度已在昨天与那位俄国外交特使进行了初步接触,双方都很有“诚意”,也正因此,杨度才向盖平总统行辕拍发了电报,请总统过来与那位俄国外交特使亲自谈一谈,有些事情,杨度确实是做不了主的,而且他也必须考虑到他的身份的特殊性。
那些新闻记者并不知道中俄秘密会谈的事情,他们之所以赶到机场,是得知总统视察辽东前线,他们实际上是为此事来采访总统的,而且在采访完毕之后,就立即被卫队护送着离开了机场。
记者离开机场之后不久,赵北也乘上一辆轿车,在卫队的护送下离开了机场,与那位俄国领事先生一前一后进入了一家俄国商人开办的旅馆,并在一间豪华客房里见到了那位来自彼得堡的俄国外交特使,双方进行了大约两个小时的非正式会谈,之后,像来时那样,赵北悄悄的离开了旅馆,就在沈阳郊外的一座陆军军营里住宿。
赵北也是在军营里用的晚餐,之后稍稍休息了一个小时,晚上九点整,他在军营的一间军官办公室里又会见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也是俄罗斯人,名叫契恰科夫,他是被一名军情局的情报员领到办公室里的,这名情报员叫张宗昌。
张宗昌是山东掖县人氏,家境贫寒,早年跟着老乡闯关东,为俄国人修铁路,后来做过土匪,不过没有张作霖、冯德麟那样的运气,最终流落中俄铁路线上,干些小打小闹的江湖买卖,或者替人保镖,或者为奸商骗取商业保险,并曾一度在海参崴混世界,学过粗浅的俄语,因为喜欢赌博,因此认识不少中俄赌徒,这个契恰科夫就是张宗昌在赌场上认识的狗肉朋友。
契恰科夫只是化名,此人真名知道的人很少,张宗昌倒是例外,这个契恰科夫原本是沙皇俄国驻远东陆军的一名中尉,一直驻防海参崴,也正因此,得以与张宗昌在赌场认识,两人臭味相投,一见如故,成了朋友,后来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军队连吃败仗,契恰科夫随部队调往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看到俄军士气低落,贵族军官又毫无斗志,契恰科夫就没打算给沙皇陛下卖命,于是趁着日俄奉天会战的机会做了逃兵,带着连里的军饷和一些枪弹脱离了部队,依靠张宗昌的掩护在乡下躲藏起来,并将那些枪弹变卖给当地绿林,直到日俄战争结束之后,契恰科夫才抛头露面,不过他不敢回部队,于是改了名字,以一名俄罗斯商人的身份就在沈阳定居下来,依靠开赌场抽头过活,与张宗昌和他的那帮绿林朋友一直保持着密切交往。
在东北地区,像契恰科夫这样的俄罗斯无赖遍地都是,在这个绿林称雄的世界上,这些人混得很不错,直到联合阵线掌握中枢权力,彻底清剿东北地区绿林势力,他们才稍稍收敛了一些,张宗昌被军情局发展为情报员后,迅速将契恰科夫也拉上了船,不过契恰科夫并不是军情局的正式雇员,他只从事一些外围工作,无法参与核心机密。
“总统先生,能够得到您的亲自接见,我非常荣幸。”
契恰科夫在中国混了多年,中国话说得还算凑合,见了赵北的面,他是毕恭毕敬,完全看不见那副无赖相了,而且西装革履,看上去好象真的是一名文明商人一样。
但是赵北却很清楚,像这种人,跟张宗昌一样,都是无赖中的极品,在乱世中他们或许可以做个枭雄,但是现在,赵北已经将乱世结束,那么,他们也只能当小混混儿了,将他们发展进军情局,这固然是利用他们交际广泛的长处,但是未必没有限制他们破坏力的作用,人渣也有人渣的用途,在赵北眼里,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用途的人,关键看你会不会用。
张宗昌也是诚惶诚恐,见了总统的面,连话也说不圆了,反倒不如契恰科夫放得开,与历史上那位“三不知将军”颇有出入,以致于赵北差点以为是同名同姓。
当然,赵北叫这两人深夜赶到军营见他,却不是为了见见历史名人,而是另有目的。
此行沈阳,赵北固然是来与那位俄国外交特使进行秘密会谈的,但是他更重要的目的是来布局,在这北满地区提前布局,为他下一步的行动做铺垫。
第731章 布局北满(下)
北满,就是东三省北部地区。
自从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与俄国就在东三省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日本攫取了南满的“特殊权益”,俄国则继续保留北满地区的“特殊权益”,虽然在北满地区确实还驻扎着中国的国防军和地方部队,但是这里的主权并不完整,不仅中东铁路干线控制在俄国手中,而且就连一些城市也被俄国视做殖民地,大有长期占据之势。
联合阵线上台执政之后,对于北满的政策是“基本维持现状”,并不急于立刻收回全部主权,这主要是由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中日关系所决定的,由于要全力以赴的对付日本这个最危险的敌人,中枢政府不得不在北满地区采取权宜之策,以稳住沙皇俄国。
作为历史的穿越者,赵北当然清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的政局会发生什么样的剧烈变化,也正因此,他才会在北满地区和外蒙古地区采取“亲俄”政策,他要用缓兵之计笼络住沙皇俄国这个泥足巨人,他必须耐心的等待着这个泥足巨人自己倒下,然后,再果断出击,收回国家主权,并且伺机从混乱的局势中攫取一些利益。
现在是1914年,随着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脚步已是越来越近,欧洲列强都在磨刀霍霍,眼看着欧洲战争即将全面爆发,在这个时候,赵北决定提前布局,为将来解决北满和外蒙古地区问题做些铺垫。
这个铺垫的关键就在这个俄罗斯人契恰科夫身上,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大智大勇之辈,但是小聪明还是有一些的,而且与张宗昌这种人一样,这个俄罗斯混混儿也有野心,而且交游很广,在北满地区的俄罗斯盲流中,契恰科夫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工于心计的家伙。
但是再怎么工于心计,在赵北这样一个大人物面前,也必须表现得毕恭毕敬,虽然并不信任这个契恰科夫,但是赵北还是决定在这个俄罗斯赌徒身上下些本钱。
“契恰科夫先生,听说你当年在俄罗斯沙皇陛下的陆军中服役,此事可是真的?那么你为什么要离开部队呢?”
赵北吩咐契恰科夫和张宗昌落座,又命卫兵为两人上了茶水、点心,然后直奔主题。
契恰科夫有些尴尬,看了陪坐一旁的张宗昌一眼,知道他底细的人可不多,既然中国的总统先生已经知道他过去曾是一名沙皇俄国陆军的军官,那么,此事很有可能就是张宗昌透露出去的。
张宗昌倒不似契恰科夫那般心眼多,见总统问起契恰科夫的出身,而契恰科夫本人又似乎有些吞吞吐吐,于是干脆替契恰科夫点了点头。
“总统钧鉴,契恰科夫过去确实做过俄军陆军中尉,不过日俄战起之后,他就脱离了行伍,不当兵了。”
契恰科夫生怕张宗昌有口无心揭他的短,于是急忙接过话茬,把他自己打扮一番,换取总统好感。
“总统先生,虽然我过去确实是一名俄罗斯帝国的军官,但是我也是一名和平主义者,如果是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我会毫不犹豫的与日本帝国作战到底,但是当年的那场日俄战争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它既没有爆发在俄罗斯国土上,也没有直接威胁到俄罗斯人民的安全,相反,那场战争给中国的和平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人民不仅被交战双方的炮火杀伤,而且因为战争而四处逃难,这些景象至今仍在我的记忆深处,即使是现在,我也无法忘记那场战争给中国平民带来的灾难,何况当时了,正因为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所以,我不得不脱离了军队,我宁愿做一个普通的商人,也不愿为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而进行杀戮。”
这番话说得声情并貌,契恰科夫完全将自己打扮成了一个和平主义者与国际主义者,他的演技确实不错。
但是在赵北看来,这只是契恰科夫为自己涂脂抹粉而已,不过对方既然这么“渴望”和平,反对战争,那么,赵北并不介意帮契恰科夫在脸上多划几笔,打扮得更加像一名“和平主义者”。
“原来如此。契恰科夫先生,像你这样的和平主义者,现在这个时代确实很少见啊,你对中国人民的热情也令我钦佩。现在欧洲局势紧张,中国与日本也在进行战争,整个世界动荡不宁,如果多一些像你这样的和平主义者,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和平许多了。
当然了,今天请你过来,并不是与你讨论世界的和平问题,而是想给你一份工作,这份工作虽然不像中东铁路总经理那样收入丰厚,不过,如果你干得好的话,对你的前途而言,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做这份工作了。”
听到总统这么说,契恰科夫顿时两眼放光,急忙站起身。
“无论总统先生交给我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会认认真真的做好,一定不使总统先生失望,一定不使中国的利益受损,如果有必要的话,我甚至可以加入中国国籍,以一名中国国民的身份为总统效力。”
赵北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走到契恰科夫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回去。
“很好,契恰科夫先生,你的表态让我非常满意,不过你不必变更国籍,保留你的俄罗斯商人身份更有利于你开展工作。其实这份工作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想委托你成立一家保安公司,专门雇佣俄罗斯人,为出国工作的中国商人做保镖,为了保证保安公司高效率的运作,需要你用军队的训练方法训练那些保镖,现在中俄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商人出国办理贸易的也是越来越多,有俄罗斯保镖陪同,这办起事情来就方便许多。”
听到赵北这样说,契恰科夫有些奇怪,问道:“总统先生,我有些不明白,现在俄罗斯治安良好,有必要成立这样一家保安公司么?”
赵北说道:“很有必要。现在俄罗斯帝国的治安确实不错,但是鉴于欧洲局势紧张,欧洲战争似有爆发迹象,而一旦战争爆发,俄罗斯帝国的治安究竟会不会恶化,却也不好说,所以,出于谨慎考虑,中国商会希望有人出面主持一下,不过考虑到跨国贸易的特殊性,中国的中枢政府不方便直接出面组织保安公司,所以,我想请你出面组织这样一个保安公司,由于保安公司的主要雇员都是俄罗斯人,也不会引起沙皇政府的反感,这样安排比较妥当。”
契恰科夫想了想,然后又说道:“就怕俄国领事反对,而且武器也不好弄,自从1905年革命之后,沙皇政府就加强了武器管制,即使像北满这样的特殊利益区,武器也是严格受到管制的。”
赵北说道:“这个你放心,俄国领事那边,自有中国商会去打点,至于武器方面,只要俄国领事不反对,武器可以由商会方面帮你解决,而且此事我已吩咐驻俄公使协助办理,公使先生目前已经与俄罗斯宫廷中的某位大人物取得了联系,相信此事并不难办。”
“那么,这个保安公司需要多少俄罗斯雇员呢?”
“这个需要你与商会方面进行磋商,看看他们需要多少保镖,我看商会那边的意思,他们至少需要数百名武装保镖。”
“数百名武装保镖?都是俄罗斯人?他们的待遇怎么安排呢?”
“是的。当然,你也可以招募中国保镖,不过就怕俄国政府反对,这也正是我为什么请你出面组织这件工作的主要原因。至于这些保镖的待遇,也由你与商会方面联系,虽然薪金不高,不过总比他们流浪街头强得多。不过我必须强调一下,你在挑选雇员的时候务必仔细一些,最好专门挑选那些退伍军人,而且,他们在进入保安公司之后,可以由中国军官进行强化训练,掌握一些特殊的技能。”
契恰科夫仔细琢磨了一下,他觉得这个工作很不错,如果干得好的话,有利于他重新融入俄罗斯社会,甚至是上流社会,说句实话,自从联合阵线掌握中国中枢政府权力之后,北满地区就不再是俄罗斯盲流的“幸福之区”了,即使是俄国领事,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纵容俄罗斯无赖,契恰科夫早就思念家乡了,可是他的逃兵身份却阻止了他的回乡脚步。
“总统先生,您对我的信任让我非常荣幸,这件工作我愿意做,不过我也想提出我的一个小小要求,我希望能够在您的政府里担任顾问,无论是军事顾问还是政治顾问,这有利于我取得一个比较合适的新身份。”
契恰科夫立刻接受了这份工作,不过也得寸进尺的提出了他的一个条件。
“契恰科夫先生,你可以做黑龙江省政府的顾问,至于具体做什么顾问,你可以与黑龙江的政府官员进行协商,我会给他们命令的。”
赵北不动声色的将皮球踢给了地方政府,契恰科夫绝不能在中枢政府担任什么顾问,那样会引人注目,倒是在黑龙江担任顾问没什么问题,沙皇俄国政府也绝不会起疑心,俄国人早就将北满当成了沙皇俄国的殖民地,一名俄罗斯人在“殖民地”担任政府顾问,这再也正常不过,俄国政府甚至会引以为傲,即使发现契恰科夫是个逃兵,也不会计较。
第732章 上兵伐谋
看到契恰科夫已经另谋高就,张宗昌心里有些犯嘀咕,他不是个藏得住心思的人,于是立刻毛遂自荐。
“总统啊,你干脆把我也派去契恰科夫的保安公司吧,我会讲俄国话,当年在绿林里也混过段日子,论才干,不比那个张作霖差,也不比那个冯德麟差。”
一听张宗昌自卖自夸,赵北乐了。
“效坤,其实不用你毛遂自荐,我也会派你去保安公司协助的,毕竟这家保安公司是中国商会雇佣的,理应安插一些中国人,现在你去自然最合适,你也可以从你当年的绿林朋友里挑一些讲义气、肯卖命的好汉一起加入公司,不过人数一定要控制好,不要太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让公司的经理感到为难。”
听到“经理”两个字,契恰科夫立刻坐直了,拿出了经理的架势,张宗昌倒不似他那般装腔作势,而是很正经的提出了一个问题。
“成立这个保安公司,就要起个好听的名字,当年我混绿林,好汉们都有叫得响的名头,这个公司也是一样的道理,名头叫不响,这买卖就不兴,这可马虎不得。”
“关于公司起名的事情,你们下去自行商量,我就不置喙了,你们可以跟商会协商。”
说到这里,赵北站起身,走到张宗昌和契恰科夫跟前,伸出手去。
“现在,我们的事情说完了,两位可以在军营住宿,如果不想在军营住宿的话,我可以吩咐人用轿车送你们离开,去沈阳城里投宿。”
张宗昌和契恰科夫自然不肯在军营里睡大炕,于是告辞离去,赵北也没将两人送多远,走到门口就站住了,目送两人上了一辆轿车,然后就返回办公室,拿起电话,摇通了总机,几分钟后,龚清秀就赶到了这间办公室。
龚清秀是军情局最优秀的情报员之一,曾经非常漂亮的完成过许多机密任务,也多次受到过军情局和总统的秘密嘉奖,现在他是军情局驻东三省情报总站的站长,自从上任之后,龚清秀就全力以赴的在东三省布置情报工作,搜集了大量日军、俄军情报,为此次对日作战提供了良好的情报支援,对于这样一名优秀的情报人员,无论是田劲夫还是赵北,都是非常器重的。
“清秀啊,过来坐,不必客气,咱们又不是第一次见面,你也知道我的脾气,我这个人,对自己人从来都是不讲究小节的,在我面前,你不是下属,你是我的朋友。”
赵北很是客气,虽然他知道龚清秀的真名,不过既然对方已经使用现在这个身份融入东北社会之中了,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追寻他的过去了。
“总统客气了,无论总统将我当成什么人,职部始终是总统的下属,是总统的战士,只要总统一声令下,职部绝不敢抗命。”
龚清秀说到做到,立刻选了张凳子坐下了。
“张宗昌这个人你选得不错,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才干,不过贵在交游很广,虽然口风不严,不过倒是个直言快语的人。”
“总统谬赞了。职部不过是秉承军情局命令,在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情报网而已,至于张宗昌这个人,倒不是职部刻意挑选的,此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好赌,也正因此,我一直不敢将重要任务交代给他去办,至于他的那个赌友契恰科夫,更是烂人一个,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不宜担当大任。”
龚清秀的话说得很婉转,那意思很明显,无论总统将张宗昌和契恰科夫叫过来做什么,都要留一手,不能对两人太过信任,尤其是那个俄罗斯人。
赵北当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