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远东狂人-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蓝天蔚招呼了一名副官,让他领着张作霖等人赶去厢房休息,并为他们准备午饭,蓝参谋长打算亲自招待这些远来的贵客。
“参谋长客气了。此次卑职前来,带了些薄礼,一些是给参谋长的见面礼,另一些是给总统先生的礼物。我知道总统和参谋长为政清廉,这些礼物都是不起眼的山货,希望总统和参谋长笑纳。”
张作霖急忙命手下将一大包礼物抬到了参谋部,里头都是些貂皮、山参之类的“山货”,看似不起眼,但是实际上每样礼物都价值不菲,蓝天蔚当然不敢收,但又不好驳了这位绿林首领的面子,于是拍电报去请示总统,总统点了头之后,才决定将礼物收下,作为联络地方缙绅头面人物之用,至于总统那边,总统特意拍了封电报,对张作霖和第十六师全体将士很是表彰了一番,如此,皆大欢喜,一堂和气。
张作霖并不是唯一一个准时赶到集结地域的地方部队将领,就在当天中午,冯德麟、马龙潭、吴俊升等人也都率领骑兵赶到沈阳,然后他们也都带着亲信乘坐火车赶到锦州拜会蓝天蔚,一时之间,东北地区的军事首脑人物齐聚锦州,蓝天蔚特意邀请记者,对这些军事首脑人物进行了采访,表面上看,这是他们奉命率部参加对日作战,但是深一层的意义在于,中枢借此进一步向社会舆论表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中枢已经完全控制了东北地区的地方实力派,此次对日战争,中枢有绝对把握取得胜利。
在战争中,信心很重要,中枢确实也给了国民信心,一方面是旅顺、大连捷报的到来,另一方面,是东北军事首脑人物的俯首听命,这两个消息都是特大利好,于是,在接下去的几天里,原本低迷的股票行情立刻像抽了大烟一样疯狂看涨,公债市场也表现良好,而与此相对照的,是日本国内股票市场的一片混乱,以及公债国际市场价格的下跌。
这不仅是一场两个国家之间的军事斗争,更是一场经济斗争,就看哪一方最先倒下去了。
第643章 前哨战
正午的阳光炽热而刺眼,气温也升至最高点。
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气喘嘘嘘,而且汗流浃背,虽然已经是尽可能的轻装前进了,可是速度却快不起来,毕竟,他们已经长途跋涉了近四十公里,而且是急行军。
“快!快!都跟上!都跟上!”
章国栋站在这羊肠小道边的一处陡坡上,冲着那些疲惫不堪的士兵吆喝着,并不停的抬起手,抹着脸上和脖子上的汗。
这里是岫岩西北方向的丘陵地带边缘地区,距离岫岩城已经很近了,而章国栋的这个连就是此次奔袭行动中的“尖刀连”,他们负责在主力部队前头开道,并充当火力侦察部队。
今天天不亮就从哨子河集结地开拔,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赶到大洋河上游,吃过了午饭之后,稍微休息了半个小时,然后,章国栋就率领他的这个步兵连继续向岫岩纵深地区挺进,跟在他后面的还有整整一个步兵旅和一个山地旅,以及少数后卫部队,总兵力接近七千人,这就是第一军派出包抄岫岩侧翼方向的第一纵队了。
经过长时间的急行军,章国栋的“尖刀连”已经有十几名战士掉队了,但是即使如此,部队也不能停止前进,现在就是在抢时间,第一军军长周道刚给第一纵队的命令非常明确,那就是“前进,前进……一直到遭遇敌军。”可想而知,章国栋只能带着部队玩命一般的向前奔跑,为了保证部队的行军速度,章国栋甚至命令官兵们将行囊尽量清空,甚至将军毯也留在了后方前进基地,以尽量多带弹药,现在的“尖刀连”,每一个战士都携带了至少二百发子弹,一旦遭遇敌军,足够坚持到后头的部队赶上来。
章国栋现在也不太清楚他现在正站在什么地方,虽然他手里有一份军用地图,但是地图上只是模糊的将这一丘陵地区称之为“大分水岭”,据说这个名称还是当年俄国军队使用的地图上所标明的,后来被日本军队沿用,再后来又被中国空军侦察部队的测绘部门沿用。
“大分水岭”,顾名思义,这里的海拔高度不低,而且正好位于辽东半岛正中间位置,将“旅大租借地”一分为二,东边是岫岩守备区,西边是盖平守备区,由于地形崎岖,不适合装甲部队快速挺进,因此,第一军中承担迂回作战任务的就是步兵。
本来,让第131师的山地旅走在迂回部队最前头最合适,因为该师是山地部队,无论是训练还是武器装备,都最适合山地作战,但是最后周道刚拍板,将隶属于第105师的章国栋连派到了最前头,充当尖刀部队。
尖刀部队,就是冲在最前头的部队,他们在主力部队还没有出动之前就已经挺进战场纵深了,第一纵队的指挥官将“尖刀部队”先扔出去,看看前头有没有拦路的恶犬,像章国栋连这样的“尖刀部队”还有好几支,互相之间相隔不远,一旦遭遇敌军,可以迅速支援,并通知后头的主力部队。
之所以派章国栋率领他的连走在最前头,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连是国防军第105师的部队,其武器以日制步枪为主,可以就地补充子弹,105师的主力步枪就是日制“三八大盖”,而驻旅大租借地的日本关东军也装备着这种步枪,万一章国栋的部队被切断后路,他们也可以在战场上寻求子弹补给,这样可以坚持更长时间。
105师与106师一样,都是段祺瑞拼命保留下来的“北洋孑遗”部队,当初段祺瑞都格外青睐日制步枪,因此,这两个师都以“三八大盖”为主力步枪,这与其它国防军部队格外不一样,也正因此,这两师也被人称之为“大盖师”。
虽然是甲种师,可是除了军饷与其它甲种师看齐之外,在其它方面,105、106师就与乙种师没什么区别了,其它的甲种师每个班都装备一杆冲锋枪,但是在105、106师里头,每个排才能分到一杆冲锋枪。
此次迂回作战,第一军军部非常重视,特意加强了尖刀部队的轻武器装备,现在的章国栋连里,每个班都分到了两杆冲锋枪,还加强了两个机炮排,装备85毫米迫击炮九门,为了保证炮火持续性,连里每一个士兵都额外携带了至少一颗迫击炮弹,就连章国栋也在背包里塞了两颗炮弹。
除此之外,每个班还加强了一挺轻机枪,虽然轻机枪的火力持续性远不如重机枪,但是轻便,非常适合长途快速行军,另外,该部还加强了一个通讯排,装备无线电台,也正因此,章国栋的这个“尖刀连”实际兵力接近三百人,战斗力很强。
由于弹药携带量多,即使将背包清空,官兵们的负担仍未减轻,这一路爬山涉水的过来,所有人都累得不轻,幸亏平时部队训练也抓得紧,不然的话,能不能在天黑之前赶到预定目的地还是两说呢。
站在陡坡上,章国栋与连副研究了一下地图,连副虽然是个刚刚从陆军大学初级指挥班出来的愣头青,但是这军事素质确实比章国栋高出那么一截,指着地图比划一下,就信心十足的保证,在天黑之前就能赶到九里庄。
九里庄,距离岫岩大约九华里,位于岫岩的侧后方,那里紧挨着那条穿过大分水岭通往岫岩的大路,而此次迂回作战的第一纵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切断那条连接岫岩与盖平的大路,保证主力部队尽快拿下岫岩,一旦日军由盖平方向增援岫岩,第一纵队就是阻击盖平敌军的主力,而如果岫岩之敌放弃岫岩,向盖平撤退的话,第一纵队也可以拦住日军去路,保证主力从后头赶过来,将其一口吃掉,当然,如果盖平方向的日军不增援,而岫岩的日军也不往盖平那边跑,那么,第一纵队将迅速向占领岫岩的主力部队靠拢,固守岫岩,等待陆军参谋部的下一步命令。
章国栋收起地图,向一名站在身边点人数的排长询问,得知又有两个战士掉队,不过现在他确实没工夫等掉队的人跟上来,他必须尽快赶到九里庄,那些掉队的人自有后卫部队收拢。
“弟兄们!加把劲,前头就是九里庄!等到了地方,咱们好好休息!”
章国栋一边为战士们鼓劲,一边从一名机枪手那里接过几包子弹,装进他那早已塞得满满的背包里,然后带着连副赶到队伍前头。
所有的人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前进,前进!一定要在天黑前赶到九里庄,并在那里建立起阵地,等待后续部队赶到。
但是章国栋终究是慢了一步,等下午五点整他带着队伍赶到九里庄的时候,走在队伍最前头的尖兵带来了一个让章国栋有些郁闷的消息,日军已经占领了九里庄,那里已经没有居民了,日军指挥官显然也明白九里庄的重要性。
章国栋带着连副摸到九里庄附近,潜伏在山头上,以望远镜侦察,粗略估计庄内日军约莫两百人左右,人数不多,但是装备比较精良,他至少发现了五挺机关枪,还有四门山炮,不过目前尚未构筑好阵地,似乎这支日军部队也刚刚赶到,而被日军驱赶离庄的中国百姓现在仍在那条连接盖平与岫岩的大路上踯躅。
现在摆在章国栋面前的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果断出击,趁日军部队立足未稳,一鼓作气拿下九里庄;第二个选择,等待后续部队赶到,然后集中兵力与火力,拿下九里庄。
章国栋只是简单的琢磨了片刻,就拿定了主意,他决定立刻发起进攻,在日军构筑完防御工事前拿下九里庄。
在章国栋的命令下,一部分官兵悄悄摸到了山脊上,居高临下俯视九里庄,机炮排也在山脊后建立起一处炮兵阵地,九门崭新的85毫米迫击炮开始调整角度和方位,炮兵指挥官蹲在山脊上的一处灌木丛后,仔细的计算着射击诸元,准备在战斗打响的一瞬间就端掉日军的那四门山炮,然后扫荡庄里的日军。
仅仅半个小时之后,战斗准备就已就绪,步兵们也摸到了山脚下的密林里,就等冲锋号吹响了。
“预备!开炮!”
章国栋轻轻一挥胳膊,那九门迫击炮就开火了。
“嗵!嗵!……”
“轰!轰!……”
第一轮齐射,炮兵们就炸毁了一门山炮,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庄里的日军部队顿时乱了阵脚,不等他们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第二轮炮火急袭就过去了,这一次,不仅炸翻了另一门山炮,而且还附带着引爆了堆积在山炮边的那一堆已经上了引信的炮弹,弹药殉爆的威力极强,瞬间就摧毁了所有的山炮,以及弹药,冲天的黑烟裹胁着日本士兵的残肢碎片飞上天空,剧烈的爆炸震耳欲聋,那些没有被引爆的炮弹也被高高炸起,落在很远的地方。
失去了炮兵的掩护,日军步兵就是没牙的老虎,考虑到村庄里的建筑可以作为掩体使用,章国栋决定尽量用步兵解决村庄里的日军。
“狗日的小鬼子!碰上老子,算你们倒霉!吹号!”
章国栋站起身,端着望远镜向庄里望去,看见一些日本士兵正跌跌撞撞的往九里庄东南边跑去,敌胆已破,正是冲锋的好时候。
“滴滴答……滴滴答……”
号兵吹起了冲锋号,山脚顿时一阵呐喊,早已按捺不住的步兵们立刻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向庄里冲了过去,与此同时,负责掩护步兵冲锋的机枪手也立刻开火。
“哒哒哒……哒哒哒……”
轻机枪的枪口喷着愤怒的火舌,与此同时,炮兵们也将迫击炮转移到了山脊下,直接目视射击,配合机枪手压制住了日军的机枪火力,炮击很快结束,白刃近战随即在庄里展开,虽然部分日军试图负隅顽抗,但是中国军人手里的冲锋枪以及手雷、定向雷很快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近战火力支援”,只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九里庄的西北角就落入中国军队掌握,接下去的十几分钟近战,彻底瓦解了日军士兵的斗志,剩下没死的日本士兵都向庄外跑去,但是在步枪的射击下,多数人都倒在了那条宽阔的大路上,战斗就此结束。
章国栋在庄里结束了指挥,命令士兵立即构筑防御工事,然后匆匆赶去山脊后,此时,通讯排已经架设好了无线电台的天线,并立即将连长的第一封电报拍了过去。
“前哨战已打响,经过短促战斗,我部已攻占九里庄,并已开始在附近构筑工事,无论敌军攻势如何,我部都将坚守于此,望主力尽快赶到。”
第644章 消除隐患
就在章国栋率领尖刀连对九里庄发起攻击的半个小时之前,在距离九里庄十多里外的大洋河北岸,一支部队也做好了攻击准备,这支部队就是国防军第128师。
国防军第128师是由原来的那个“川南独立师”改编而来,现任师长是王子骧,他本是川南袍哥出身,四川荣县人氏,“戊申革命”之后,他在荣县拉起一支袍哥队伍,自称革命军,要攻占荣县,但是却被荣县县令联合当地盐商武装击败,之后,王子骧就率领部队上了山,落了草,直到共和军西征四川,他这个“滥队伍”才真正变身为正牌革命军,然后以“保安团长”的身份率部驻扎荣县,并与周鸿勋、杨绍南这两位“保安团长”组成一个所谓的“三县联防委员会”,表面上是共同维护当地的治安,但是实际上却是替赵北盯住川南土霸王田振邦。
王子骧、周鸿勋、杨绍南的队伍加起来超过三千人,他们的这三千人枪与田振邦的那六千多人枪合编在一起,就是所谓的“川南独立师”。
但是当时这个所谓的“川南独立师”只是一个架子部队,平时根本就不在一起训练,井水不犯河水,其主要意义只是在于一个平衡问题,而当联合阵线上台执政并稳固了权力之后,这个中枢政府的削藩行动不可避免的推行到了川南地区,于是田振邦识趣的交出了“川南镇守使”的关防,老老实实去中枢做高参了,至于王子骧、周鸿勋、杨绍南这三位川南的江湖人物,也很快意识到了“唇亡齿寒”的现实意义,于是,三人也自觉的要求中枢收权,当周道刚以第一军军长的身份赶到川南收编川南独立师的时候,这三位袍哥人家倒是表现的规规矩矩,而其中最受周道刚欣赏的就是这位王子骧了,于是,最终这独立师师长的位子就由王子骧来坐,至于周鸿勋、杨绍南那两位,就被周道刚打发去了四川省议院,也都做了高参。
接手川南独立师后,周道刚最头疼的就是部队的素质问题,由于长期不在一起训练、磨合,再加上田振邦与这三位保安团长之间以及三位保安团长内部的矛盾,这支所谓的“独立师”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战斗力,虽然中枢和陆军部一直派驻有参谋协助部队训练,但是对于这样一支几乎完全由袍哥组成的地方部队根本就是指挥不动。
虽然中枢派周道刚接手川南独立师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解除地头蛇们的武装,并不真的打算将这支部队变成国防军正规师,但是作为第一军的军长,周道刚很清楚,如果能够成功的改造这支地方部队,使其至少可以成为乙种师,那么,他的才能将进一步得到总统先生的肯定,这对于他今后的发展很有利,所以,周道刚强顶住陆军部下达的缩编部队的命令,硬是用了一年时间,将川南独立师改造成为合格的国防军正规部队。
一方面是大量补充正规军事院校毕业的基层军官进入部队,另一方面是将那些江湖气太重的官兵剔除出部队,如此辛苦努力之下,周道刚的才能确实得到了中枢的肯定,这支地方部队确实已经脱胎换骨,在陆军部派员审核之后,川南独立师正式取得了番号,也就是“国防军第128师”,这是一个乙种师。
可以说,现在的128师已经不是过去那支“袍哥队伍”了,虽然士兵中仍然有不少人有会党背景,但是多数军官都是正规军事院校出身,他们的军事素质合格,而且部队里也建立起了政宣员制度,虽然战斗力比不上甲种师,但是至少比革命卫队强得多,所以,此次攻击岫岩作战,128师负责正面突击,一旦128师渡过这条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大洋河,后续的部队就能迅速向岫岩冲击。
128师选择的渡河地点是岫岩上游二十多里的一处渡口,这里以前倒是有个村庄,但是自从日本接管旅大租借地之后,日军就借口“清剿土匪”将村庄夷为平地,村民也被迁移到了别处,所以,当王子骧带着部队赶到渡口的时候,连一只船都没看见。
出发的时候辎重部队带了几艘小船,不过就靠这些只能坐五个人的小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天黑之前将全师部队渡过河去。
就在王子骧急得挠头的时候,一架日军侦察机从128师头上掠过,盘旋了几圈之后,就向岫岩方向飞了过去,虽然军官们也指挥士兵用机枪向那架日本飞机射击,但是由于距离太远,而高射炮也没有及时赶到前沿阵地,终究没有将那架侦察机击落。
行踪暴露,128师的参谋长和手下的那班参谋个个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连连抱怨陆军参谋部没有做好后勤准备工作,而且工兵架桥部队行动迟缓,如果让岫岩方向的日本守军赶过来阻击,部队是别想悄无声息的跨过大洋河了。
既然不能偷偷过河,王子骧反而冷静下来,脑门一拍,干脆决定,就在大洋河北岸建立阵地,等日军过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在工兵部队的架桥设备全部运抵前线之前,128师恐怕也只能在大洋河北岸监视河对岸的日军部队了。
王子骧一声令下,128师迅速在大洋河北岸一线摆开,在河谷坡地上构筑防御阵地,炮兵也在山头上建立起炮兵阵地,准备居高临下压制对岸的日军炮火,128师虽然是乙种师,二线部队,但是此次进攻作战,陆军参谋部特意为该师加强了炮兵力量,除了原来就有装备的75毫米山炮、野战炮之外,现在部队又加强了半个炮兵团,装备150毫米重型榴弹炮二十门,并有配套的汽车连、骡马辎重队提供后勤补给。
当然,重型榴弹炮太重,不可能拉到山上去建立阵地,只能就在师部附近选了处开阔的树林,虽然距离一线阵地较远,但是重型榴弹炮射程很远,可以轻松的压制河对岸过来的日军炮兵,在那两具炮兵校射气球的指挥下,炮兵完全可以精确射击任何射程内的目标。
考虑到刚才的那架日本侦察机的威胁,师参谋长特意将炮兵团的那六门高射炮调到了前沿阵地与重炮阵地之间的通讯连连部,这样安排之下,就能使高射炮兼顾南北东西四个方向,无论日本飞机从哪边飞来,高射炮都能将它们驱散,而且,师参谋部还拍发电报,请求辽阳野战机场尽快派出战斗机在战场空域巡逻。
一切都按部就班,要说这一年多以来的训练不是花架子,军官的素质摆在那里,王子骧并不担心部队承受不了日军的攻击,他担心的是,105师的那位吴光新师长能不能及时率领部队赶到战场。
王子骧与吴光新一向不怎么对付,一个是曾经留学日本的北洋军官,还是陆军部总长段祺瑞的小舅子,一个却是四川的袍哥首领,论军事素质,王子骧远不如吴光新,论人缘,王子骧也远不是吴光新对手,如果不是周道刚为了压制住第一军里头的“北洋风骨”的话,王子骧也不可能得到来自军长的鼎力支持。
说句实话,王子骧是很反感吴光新那帮“北洋余孽”的,那帮北洋军官在他看来,那是小团体作风严重,就跟过去他王某人在川南一样,都是在搞自己的小圈子,现在他王子骧已经对中枢俯首帖耳了,可是吴光新那帮人似乎还是以段祺瑞马首是瞻的,就连此次出击辽东,也是段祺瑞亲自向105、106师师长下达的命令,不然的话,恐怕周道刚的第一军只能有两个师参战了。
这种局面非常让人无语,王子骧虽然是个粗人,可是也明白一个“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现在周道刚虽然还是军长,可是对于吴光新来讲,他可以忽视军长的直接命令,如果不通过陆军部和段祺瑞,周道刚根本就指挥不动吴光新,而在吴光新的表率下,105、106师的许多北洋出身的军官也都轻视周军长的命令,换句话说,在105、106师的部队里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那就是家长作风,这也是传承自当年的北洋集团。
不可否认,中枢这些年一直在对105、106师进行“换血”,这两个师中的不少基层连队已经掌握在中枢手里,但是只要这个吴光新还在做师长,那么这两支部队就不可能上下一心,这恐怕也是参谋部为什么将这两支部队列为二线部队的重要原因。
王子骧曾经问过周道刚,既然总统那么强势,当年可以果断的命人在军舰上处决江苏督军徐宝山,那么为什么现在不能果断的将吴光新那小子一脚踢出军队呢?对此,周道刚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告诉他,“做人要学会隐忍”。
好一个“隐忍”,王子骧的性格本来就不适合隐忍,结果,每当吴光新带头挑事,跟周道刚对着干的时候,他王子骧就跳出来,为周军长充当挡箭牌,也正因此,他得到了周道刚的格外器重,但是同时也得罪了一大帮北洋出身的中高级军官。
此次第一军奉命进攻岫岩,105师本来应该与128师一同走在前头,但是吴光新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态,他的部队进军速度极为缓慢,当128师已经进抵大洋河的时候,105师却还落在十多里外,比工兵部队的行动还慢,只比军部快一点点。
105师战斗力比128师更强一些,这也是王子骧恼火的主要原因,他怀疑,吴光新此举可能是想保存实力,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师参谋长的赞同,说到底,北洋中人和赵大总统还是貌合神离,这是隐患,必须消除。
王子骧不得不再向105师拍发一封电报,催促对方尽快赶过来,不过当这封电报拍过去之后,回电者却不是师长吴光新,而是第一军军长周道刚,电报内容也是让人大吃一惊。
“吴光新迁延畏战,贻误战机,中枢已命宪兵将其逮捕,现已押往沈阳,等待军法审判。现105师师长一职由我兼任。……另外,空军突击部队即将抵达战场空域,望你部做好地面引导,并避免误炸。”
看了电报内容,王子骧和师参谋长都非常惊讶,而且从电报内容来看,不止是吴光新被宪兵带走了,105、106师的一些北洋出身的军官也被一同带走“问话”,中枢在开战之前果断对105、106师进行整肃,这确实有些让人琢磨不透。
“看起来,中枢已不再隐忍了,陆军部里那位‘北洋忠臣’恐怕也要挪挪地方了,陆军总长这个位子,不是谁都可以坐的。”
师参谋长的话有些高深莫测,王子骧听不太懂,不过有一点他是明白的,那就是,吴光新一去职,这隐患也就消失了,至于105师的军心么,这个似乎不必担心,有周道刚亲自坐镇,再加上那些连队里的政宣员,掌握部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就在王子骧出神的时候,天空中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走出师部,王子骧看见了数十架飞机向这边飞来,这是从辽阳方向过来的中国空军突击机群,他们将对岫岩日军进行轰炸。
几分钟后,突击机群掠过128师阵地上空,又过了几分钟,岫岩方向雷声滚滚,岫岩战役正式拉开了帷幕。
第645章 短视的代价
太阳落山了,夜色开始统治大地。
军港里气氛诡异,以前那些可以在夜幕中影影绰绰看见的巨大的军舰轮廓几乎完全消失了,剩下的不过就是一片疮痍、一片焦黑,以及一片残垣断壁、破铜烂铁而已。
这里就是旅顺,在过去,日本帝国曾多次利用这个要塞对中国的京畿门户实施军事讹诈,但是现在,它已完全笼罩在一片沮丧中,在白天的空袭中,中国空军突击部队扔下的炸弹和鱼雷已将整座军港变成了一个巨大恐怖的修罗地狱,日本的军舰沉没了,日军的司令部被摧毁了,就连那些看似坚固的炮台、要塞也遭到了沉重一击,战争就通过这种方式降临了,谁也没有想到,中国军人复仇的铁拳竟然会从九霄而下,狠狠的砸在日本战争机器上,而且这一拳又狠又准,打得日本人魂飞魄散。
震惊,除了震惊之外,日本人找不到别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们此刻的心情,谁会想到呢?那些在军港里坐底、沉没、侧翻、搁浅的艨艟巨舰竟然是被一群由帆布、木头制造的飞机摧毁的,如果将那场发生在今天上午的海空大战描述在报纸上的话,恐怕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强大的日本帝国海军竟然在中国空军手里栽了跟头,而且这个跟头栽得是鼻青脸肿,以致于某些日本人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是在做梦,噩梦。
福岛安正就是这么想的,他宁愿这是一场噩梦,大日本帝国的噩梦,而不是残酷的现实,这个现实实在是太过残酷,他完全无法接受,他的参谋部成员中的多数人也无法接受,不少人因为受到强烈刺激而精神恍惚,嘴里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第一分舰队完了,第一分舰队完了”。
难怪参谋们会认为日本海军第一分舰队完了,不过短短二十分钟的空袭,四艘战列舰就在旅顺港内被击沉了,它们甚至没能驶出内停泊场,虽然日本水兵们拼命的试图挽救他们的军舰,但是在现代化的武器的打击下,人力终究无法回天,“金刚”号首先在军港浅水区坐底,紧接着“萨摩”号打着转沉进了军港深水区,只有桅杆露在海面上,而“石见”号与“周防”号战列舰的命运更为凄凉,这两艘旧式战列舰干脆是整个舰体侧翻过去,而在军舰侧翻的过程中,弹药库里储备的那些炮弹相互碰撞,弹体里装填的那些苦味酸炸药结晶因为受到强烈震动而发生了化学变化,于是,先是一些小爆炸,然后,“石见”号与“周防”号战列舰先后发生了大爆炸,整个舰体从中间炸开,钢铁与人体的碎片被抛上数百公尺的高空,然后散落在整个军港,爆炸的冲击波甚至摧毁了岸边的一些建筑,其中包括一座重油仓库。
重油仓库里储备着五千吨重油,这是专门为“金刚”号的亚罗式混烧锅炉准备的燃料,仓库建立不久,重油也刚刚运到,这座重油仓库在中国空军的空袭中幸存下来,但是却被战列舰弹药的殉爆给摧毁了,炽热的钢铁碎片击垮了仓库建筑,并引燃了重油,整个军港黑烟滚滚,当夜幕降临之后,甚至不需要照明设备,人们也能借助重油仓库的熊熊烈火看清楚军港里的建筑,军港的海面之上也到处可以看见漂浮的重油。
现在,就在那座重油仓库明亮的火光中,福岛安正疲惫不堪的站在一艘拖轮的驾驶舱旁边,木然的看着那些耸立在岸边的漆黑建筑的轮廓,其中的许多建筑已经倒塌,而在那些建筑的附近还可以看到许多奔来奔去的人影,那是抢险人员,多数是日本士兵,他们正在试图从建筑的废墟中将同袍扒出来,而那些远处日本居民区的火光仍然在闪耀,由于那里的建筑多半是木制,一颗炸弹下去,往往就是一片建筑化为废墟,其实中国空军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