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留下深刻印象了。

饶国梁回想起了当年第一次在武汉见到赵北时的情景,当时,他与赵北同坐一桌,吃着团年饭,听着总司令在席上讲的那些安庆起义的细节,在那时候,饶国梁和他的同盟会同志们认为赵北不过是一个乘时而起的青年革命将领而已,如果当时在安庆领导起义的不是赵北,而是同盟会的其他干部的话,那么,或许他们也能做共和军的总司令,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同盟会员们当时的那种想法实在是太过浅薄了,通过这几年的政策实施,饶国梁已经明白过来,就算将同盟会的其他干部换到赵北当年的那个总司令位子上,他们最多也就是一群被政客摆弄的革命青年罢了,要想摆平这个时代的那些政客、军阀,或许也只有赵北才有足够的手腕和灵活的策略,除了赵北,其他人没这个能耐,恐怕连同盟会的那位孙先生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使这个国家焕然一新。

或许南方的那些报纸的鼓吹未必没有道理,这个时代的中国确实需要一位强人来领导,先在这个国家恢复秩序,并确立起中枢政府的权威,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目前的战略困境。

当然了,那都是政治上的事情,军人嘛,就应该纯粹一些,这政治上的事情还是交给政客们去处理,作为军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场仗打好,只有打好了这场仗,中枢政府才更有威信,中枢的政策才能得到更好的执行。

饶国梁用潜望镜仔细观察了一下这艘战列舰,他懒得再去对照舰艇识别手册,他认为这艘被他攻击的战列舰就是日本主力舰“萨摩”号战列舰,现在,这艘巨大的战舰已经不可能继续航行了,那严重倾斜的舰体表明,这艘日本战舰似乎没有必要再补射鱼雷了,潜水艇剩下的那颗鱼雷应该派上更好的用场。

于是,饶国梁迅速转移了视线,并很快选中了他的下一个目标:日本海军“常磐”号装甲巡洋舰。

就在此时,饶国梁和他的艇员们又听到了艇壳上传来的几声闷响,这是鱼雷在水下爆炸的冲击波,很显然,其它的潜水艇也迫不及待的混进了军港,开始肆无忌惮的猎杀这些奄奄一息的猎物。

“好家伙!跟我抢买卖。这谁啊?这么阔气,一出手就是两颗鱼雷。”

饶国梁眼睁睁看着“常磐”号装甲巡洋舰吃了两颗鱼雷,而且是几乎同时命中,这似乎表明,那艘潜水艇的艇长是双雷齐射,确实比饶国梁出手阔气。

饶国梁只好放弃攻击,看了看时间,差不多是该撤退了,反正只剩下一颗备用鱼雷,还是去外停泊场上碰碰运气,或者干脆到港口来个守株待兔,不然的话,等布雷潜艇一行动,连他也得困在军港里头了。

“行了,差不多了,咱们收工。”

饶国梁下令潜水艇转舵,准备离开军港内停泊场,虽然进出口水道那边没有发现什么障碍物,但是出于谨慎,饶国梁还是下令潜水艇下潜,并准备收起潜望镜,潜行出港。

但是他的行动还是有些慢了,就在这艘近岸潜水艇开始向水柜里注入海水的时候,一艘日本驱逐舰向潜水艇的航线这边高速驶了过来。

这艘驱逐舰是“初霜”号,舰长高野五十六,他是过来查看的。

其实,就在装甲巡洋舰“浅见”号刚才遭到突如其来的鱼雷攻击的时候,高野五十六就意识到了攻击者可能来自水面之下,而当“萨摩”号战列舰遭到攻击之后,高野五十六就用望远镜锁定了目标,他看见了海面上潜望镜划出来的波纹,然后寻踪找到了饶国梁的潜水艇,当他发现这个偷袭者准备撤退之后,他决定采取行动。

“保持航向!所有舰炮放低炮口,装填高爆弹和实心穿甲弹,瞄准目标后,自由开火。”

高野五十六下达了攻击命令,为了使军舰上的所有大炮保持在射击死角之外,他不得不与那艘潜水艇拉开距离,在目前这种缺乏专用反潜装备的情况下,面对潜水艇攻击,用舰炮直瞄射击恐怕是唯一的有效反击措施。

第638章 斗智斗勇

饶国梁并不清楚他的潜水艇已经被一艘日本驱逐舰盯上了,此刻,他仍在专心致志的指挥艇员们操纵潜水艇下潜,无论如何,都必须赶在布雷潜水艇行动之前出去,不然的话,他的潜水艇就会被困在旅顺港里。

“保持航向xxx!航速提高至七节!”

饶国梁站在指挥舱里,一边查看航海日志,一边下达着命令。

但是,就在这艘近岸防御型潜水艇刚刚将潜望镜收起的那一瞬间,潜水艇里的所有人都听到了一声沉闷的轰击声,与此同时,整艘潜水艇剧烈的抖动了一下,然后,就听见后舱传来水兵的叫嚷。

“我们被攻击!发动机舱破损进水!轮机兵请求撤退!”

饶国梁非常震惊,不过他无暇细想,立刻批准了轮机兵的撤退请求,并下令后舱段关闭全部水密门,尽量减少损失。

但是很快,这艘潜水艇又遭到了几次更为严重的攻击,就连指挥舱也受到了冲击波的影响,艇壳在冲击波下发出“砰砰”的怪叫。

“是炮弹!”

饶国梁立刻判断出了攻击方使用的武器,那些制造出冲击波的是高爆炮弹,而那些能够击穿艇壳的显然是实心穿甲弹,这个敌舰指挥官很狡猾,而且经验非常丰富,很可能是海战老手。

“全速航行!继续下潜!”

饶国梁镇定自若的下达着命令,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艇员都能像艇长这样镇定,操舵兵太过紧张,以至于下潜速度太快,而偏偏旅顺港水浅,于是,这艘潜艇很快就重重的撞击到了海底,猛烈的撞击将所有艇员都掀翻在地板上,而且撞击也使那颗鱼雷的固定索绷断,鱼雷滚落下来,将艇首的一扇水密舱门撞了一下,使其发生了变形,已无法密封,更糟糕的是,艇首很可能是撞上了礁石,双层艇壳均被礁石击穿,潜水艇的储备浮力很快就要消耗怠尽了。

值得庆幸的是,鱼雷的保险很坚固,鱼雷没有爆炸,不然的话,潜艇兵们就要在这里殉国了。

现在摆在饶国梁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要么立即上浮,在水密舱门完全失效之前让尽可能多的艇员离开潜水艇,要么继续在海底坐底,等待救援,但是现在这种局面之下,救援几乎是不可能赶到的,而潜水艇的水密门已经发生变形,海水最终将淹没大部分舱室。

饶国梁无奈的看了眼那些求生欲望强烈的水兵,然后下达了命令。

“上浮!弃船!”

“嘶————嘶————”

压缩空气被迅速灌入水柜之中,将里头的海水全部排了出去,这艘几乎已经坐底的潜水艇开始缓缓向海面浮去,并最终在炮火下出现在了海面。

……

本来,当看到在炮火之下那艘中国潜水艇还是潜了下去,高野五十六是非常沮丧的,只是出于愤怒,他才仍旧命令炮手向海面上盲目开火,用高爆弹和实心弹轰击海面之下。

就在高野五十六垂头丧气的准备撤退的时候,一名炮手喊了起来。

“快看啊!快看啊!支那人的潜水艇浮起来了!支那人的潜水艇浮起来了!”

高野五十六听到喊声,急忙跑上露天舰桥,向舰首左侧望去,果然看见一艘潜水艇正在浮出海面,那艘潜水艇的后部甲板上赫然有几个被实心炮弹击穿的洞,显然,刚才“初霜”号的舰炮齐射还是有些作用的,至少击伤了这艘中国潜水艇。

“索嘎!”

高野五十六非常兴奋,更让他感到兴奋的是,那艘近岸小型潜水艇的甲板上没有大炮,于是他立即向部下下达了命令。

“靠上去,俘虏他们!”

在高野五十六的指挥下,“初霜”号驱逐舰向那艘潜水艇驶了过去,由于距离太近,已进入舰炮射击死角,因此,高野五十六特意命令水兵们从武器库拿出步枪和手枪,并在露天舰桥上架上了一挺机关枪,就等着中国的那帮潜水艇艇员出来投降。

但是左等右等,那艘潜水艇的所有舱盖均没有开启的迹象,而潜水艇却在缓慢的下沉,这让高野五十六非常奇怪。

高野五十六并不知道,潜水艇里的那帮中国水兵现在也正忙着武装自己呢。

中国的这种“海狼级”近岸防御型潜水艇都有一个枪箱,里头装着五杆步枪,五杆冲锋枪,还有一些手雷,以及一些救生装备,虽然这种潜水艇没有甲板炮,但是如果在近距离冲突的情况下,中国的潜艇兵们却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实际上,饶国梁下达潜水艇上浮并弃船的命令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指挥舱的那只枪箱打开,从里头拿出枪支弹药,分发给艇员,准备与敌人进行水面战斗。

分发完了枪支弹药,饶国梁又通过潜望镜对海面进行了搜索,并发现了那艘正在靠过来的“初霜”号,由于潜水艇前舱进水,已不可能发射鱼雷,于是,他决定等对方靠近再说。

很快,日本海军的那艘“初霜”号驱逐舰靠上了潜水艇,看到日本军舰上那些全副武装的日本水兵,饶国梁知道,这将是一场惨烈的水面战斗,作为艇长,他有必要冲在最前头。

“听到我的‘冲’字口令,一号舱盖和二号舱盖同时开启,冲出去后,立刻跳入左舷海中,以冲锋枪开火,掩护其他人出舱。”

饶国梁选了一名最勇敢的水兵,然后提起一杆冲锋枪,登上了一号舷梯,并将一号舱盖解锁,然后吸了口气,喊了一声“冲”。

“咣!咣!”两声,一号舱盖和二号舱盖同时开启,饶国梁和那名水兵手持冲锋枪,在开启舱盖的那一瞬间,举枪就朝右舷的日本驱逐舰开火。

趁着日本水兵的短暂混乱,饶国梁和那名水兵跳进左舷的海水之中,依托艇体,以冲锋枪向右舷点射,准头是谈不上的,不过也就是这两杆冲锋枪,使得几名潜艇兵顺利的爬出潜水艇,也跳进了左舷的海水中。

不过日本水兵的反击也很快开始,步枪和机关枪向潜水艇上倾泄着弹雨,几名刚刚爬出潜水艇的潜艇兵被子弹打倒,有人落进了海里,鲜血染红了海水,剩下的潜艇兵就被日本水兵的火力封锁在了潜水艇里,无法离开潜水艇。

看见中国潜艇兵如此顽强,高野五十六非常恼火,也没什么抓俘虏的心思了,立即下令“初霜”号驱逐舰调头转舵,驶离潜水艇,重新回到舰炮射击死角之外的水域,准备用舰炮轰沉这艘潜水艇。

不过就在“初霜”号转舵加速的那一瞬间,一名舰桥上的水兵惊恐的喊了起来。

“鱼雷!鱼雷!在右舷!在右舷!”

这声叫喊让高野五十六非常惊骇,不等他做出反应,一颗十八英寸的鱼雷就重重的撞在了“初霜”号的右舷舯部,剧烈的爆炸瞬间就将这艘驱逐舰撕成两半,高野五十六也被冲击波震飞出去,摔在甲板上,脑袋重重的撞在了炮塔上,并昏了过去,如果不是被见习枪炮官救走的话,他很可能就在这里与军舰同沉了。

“初霜”号驱逐舰拦腰折断,迅速沉入海底,这个景象让饶国梁松了口气,急忙招呼潜水艇里的艇员迅速出来。

当最后一名艇员离开潜水艇的时候,就在饶国梁的身后,一艘“海狼级”潜水艇幽灵般浮出海面,舱盖打开,艇长露出了脑袋。

“饶国梁,快!上来!”艇长冲着饶国梁喊道。

“郑雷子,是你?”

饶国梁认出那名艇长,此人脾气暴躁,因而人送绰号“雷子”,也正因为脾气暴躁,人缘很不好,连饶国梁也尽量躲着此人走,不过此人有个优点,那就是鱼雷打得极准,百发百中,是潜水艇部队里的“神枪手”。

现在军港里局势虽然混乱,但是并非无人之境,“初霜”号驱逐舰虽然沉了,可是其它的轻型军舰已经向这边驶来,所以,饶国梁迅速命令幸存的潜艇兵们上了郑雷子的潜水艇,他是最后一个进入郑艇长潜水艇的。

“下潜!鱼雷兵装填鱼雷!”

郑雷子立刻下达了下潜命令,然后操纵潜水艇兜了个圈,命令鱼雷兵将最后一颗鱼雷装填进鱼雷发射管。

“你想打什么目标?”饶国梁问道。

郑雷子白了饶国梁一眼,哼道:“打什么目标?当然是打你的潜艇!”

饶国梁抹了把脸,郁闷起来,不过这也不能怪郑雷子,潜水艇属于高技术武器,确实不能完好的落入日本海军之手,所以,他只能闭上了眼睛,等着鱼雷爆炸声。

“砰!”

艇壳上很快传来鱼雷的爆炸声,郑雷子通过潜望镜看了一眼,然后嘟囔道:“饶国梁,这事,回去之后,你得先向上头报告,到底怎么回事,你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饶国梁现在哪里有空搭理郑雷子,他现在是一脸沮丧,虽然打沉了“浅见”号装甲巡洋舰,并重创一艘战列舰,可是他的潜水艇也损失了,这种买卖可不划算,而且,接受军事法庭调查是小事,关键是,今后一段时间,他很可能要坐冷板凳了,一来是他指挥上的失误,二来是潜水艇数量有限,损失一艘就少一艘。

郑雷子心疼,饶国梁更心疼,但是心疼归心疼,现在确实需要撤退了。

“收起潜望镜!下潜至五公尺!全速航行!关闭所有水密舱门!所有人坚守岗位,没有命令,不准说话!”

郑雷子麻利的下达了撤退命令,当然,他并不清楚,就在他刚才冒险浮出海面营救饶国梁的艇员的时候,在军港的一处高地上,一名澳大利亚人已经将那充满了勇气、自信的一幕记录在了照相机的底片上。

合上照相机的镜头盖,莫理循长嘘口气,扭过头去,看了眼正在往喉咙里灌威士忌的法国船长。

“贝松先生,不瞒你说,刚才我一度认为那艘潜水艇也会遭到攻击呢。对于那名营救战友的艇长的勇气,我非常佩服,有这样一群勇敢而机智的军人,我相信,这场战争,中国人会取得胜利,因为胜利离不开勇气,也离不开机智。”

法国船长眯着眼看了眼海面,然后将手里的那只空了的酒瓶向海面扔了过去。

“说实在的,莫理循先生,对于您的勇气,我也非常佩服,能够在炸弹和鱼雷的爆炸中扛着照相机到处拍摄战地照片,仅此一点,您就有资格接受其他人的致敬。如果您能顺利的将这些战地照片发表出去的话,我想,您完全可以接任《泰晤士报》总编辑的职务,不过,日本人很可能不会让您得逞的。”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莫理循有些奇怪。

“什么意思?难道您看不出来么?无论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至少眼前的旅顺战斗是结束了,日本海军损失惨重,难道您会认为,日本政府和军队将领会允许您将有损日本帝国形象的照片发表出去么?”法国船长摇着头,叹息着。

“这个您不必担心,既然我敢在这里拍摄照片,那么,我就有应付日本人的办法。您信不信,至少在后天下午之前,这些珍贵的战地照片就能刊登在报纸上,虽然未必就是《泰晤士报》。”

莫理循狡黠的笑了笑,然后向那满目疮痍的军港望去,他明白,这一仗是中国人胜利了,但是他也明白,日本帝国的报复也即将到来,对于中国军人而言,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第639章 捷报(上)

东方的地平线上,一轮红日已跃起在天际,现在是上午7点45分。

城市的大街小巷行人渐多,新的一天就这么熙熙攘攘起来。

北京,总统府。

还是那座二层小楼,虽然规定的上班时间是上午八点整,但是实际上,这座二层小楼的那间地下作战室里的电灯已经亮了好几个小时了,现在依旧亮着灯泡,而且赵北就在这间作战室里。

这位赵大总统此刻就站在作战室正中间摆着的那张会议桌前,正俯身研究着一幅铺在会议桌上的军用地图,而在他的身后,是一排沙发,蔡锷与张孝准就在沙发上落座,正隔着一张茶几下象棋。

作战室里很是安静,赵北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说话了,蔡锷与张孝准也是静悄悄的下棋,至于那几名守在作战室门口的副官和参谋们,也都沉默不语。

刚才从登州空军基地拍来一封电报,根据电报上的内容,空军特遣部队已经顺利完成了对旅顺、大连的空袭任务,机群正在返航途中,据空军参谋部初步估计,此次空袭非常成功,而己方部队的损失极其轻微,至于具体的战果,还需等待侦察机返航之后对侦察照片的判读。

收到这封来自空军参谋部和空军作战部的联名电报后,赵北却并没有表示出特别的兴奋,毕竟,这只是对战果的初步估计,在空军部队将侦察照片送到统帅堂之前,赵北的心其实还是悬着的。

作为穿越者,赵北非常清楚飞机是什么时候才真正主宰海洋的,“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的时代似乎距离1914年还比较遥远,所以,对于空军特遣部队的战果,他是抱着非常审慎的态度看待的,能够取得辉煌胜利当然最好,即使没有取得想象中的那种决定性胜利,他也不会太过失望,毕竟,技术的门槛摆在那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赵北对航空业的关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航空工业与航空技术的发展,但是划时代的技术进步尚未到来。

不过,此次空军出击,确实是一次相当成功的战术攻击,尤其让赵北有些自得的是,这次中国空军部队的空中突击不仅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中战役,而且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中战役,为了筹备这场空中战役,总参谋部前后总共动员了超过四百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第一波攻击就使用了其中的一半兵力和兵器,和此次战役相比,当年意土战争里的那些“空中战役”就不值一提了。

另一方面,空军部队的攻击只是拉开了战争的序幕,海军潜水艇部队也将在随后发起攻击,这场旅大战役到底将取得怎样的战果,还需要等海军的电报过来。

也正是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赵北保持着那种波澜不惊的表情,空军部队的电报送来之后,他也仅仅只是“哦”了一声而已。

蔡锷和张孝准倒是比较兴奋,两人对于空军基地的电报内容深信不疑,他们不相信这种时候空军的高级军官会虚报战绩,或许对于战果的乐观估计存在,但是想必也不会比实际战果乐观得太过夸张,此战之后,列强对中国军事力量的观感肯定会大不一样,前几年列强只是认为中国在军事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列强并不认为中国有资格与日本进行一场战争,但是现在,旅顺、大连战斗表明,中国军人完全有信心有实力给予日本军事力量沉重打击,这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战略环境,毕竟,列强看重的是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你越有实力,别人就越不敢轻易招惹你,这个道理很简单。

不过既然总统对这封电报的内容表示出了令人惊讶的冷静,那么,蔡锷和张孝准倒也不好继续兴奋下去了,于是干脆继续在象棋盘上厮杀,如果说那封空军部队的电报过来之前两人下象棋还只是为了消磨时间的话,那么现在,他们下象棋的目的就是为了平和自己的情绪了,另外也顺便琢磨一下这个给报界的通讯稿该怎么措辞,虽然这是宣传干事的工作,但是他们却也不介意插一下手,毕竟,这是捷报啊,多少年了,中国人就没听见过这样的捷报,国家的军事实力需要展示,国民的精神更是需要振奋。

“报告!锦州来电!我部岫岩方向之第一军已进入出击阵地,地面战斗即将打响!”

一名参谋走进作战室,手里拿着一封电报抄稿,立正、敬礼,将电报抄稿呈给了总统。

赵北头也不抬,只是摆了摆手,说道:“回电:知道了。”

“是!”

参谋将电报抄稿搁在会议桌上,然后转身退出作战室。

张孝准急忙从沙发上站起身,走到会议桌前,拿起那封从锦州陆军参谋部拍来的电报,仔细的看了看,然后将电报交给跟过来的蔡锷。

两人都有些紧张,毕竟,这陆军作战不比空军作战,空军高高在上,速度快,飞机好,可以来个出其不意,陆军却做不到闪电般的行军速度,再加上当地的地形,所以,两人的看法基本一致,那就是,陆军的战斗将远比空军困难得多。

“总司令,是否再去电,叮嘱蓝秀豪务必加强一线兵力?”张孝准提醒道。

赵北还是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刚才我们已经将旅顺、大连的战斗通告了蓝天蔚,他知道怎么调整兵力部署。不过依我之见,日本陆军未必会集中到旅顺、大连一带布防,因为中国不比日本,中国海军实力不足,难以发起日俄战争中那样的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所以,如果我是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我依旧会将主要陆军兵力摆在辽东半岛的北边,那么,指望集中一线兵力一举打垮日军防线是不现实的,再加上辽东半岛北部以丘陵地形为主,不利于装甲部队突击作战,所以,总参谋部必须做好陆上战斗初始阶段进展缓慢的准备。”

“陆军僵持,就让空军策应,锦州机场不是白修的。对了,空军什么时候才能将侦察照片洗出来?”

蔡锷看了眼墙上的那只挂钟,时间才八点整,按照时间来推算,现在侦察机或许刚刚在登州降落,看起来必须耐心等待。

这时,桌上的电话铃响了起来,张孝准拿起话筒,听了片刻,便将话筒压了回去,然后说道:“总司令,刚才外务部伍总长来电话,说日本驻华公使小幡酉吉已随他赶到了总统府,准备向中枢正式递交宣战书,伍总长问,总司令打算在哪里接见日本公使?”

赵北这才站直了腰,背着手看了眼挂钟,琢磨了片刻,说道:“就在统帅堂会客室接见那位日本公使吧。对了,你们叫副官把那幅猛虎图挂在会客室里。”

副官端来盆凉水,赵北拿毛巾擦了把脸,差不多是一夜没合眼,那眼睛熬得通红,虽然他不在前线直接指挥作战,可是作为坐镇后方的国家元首,他要操心的事可不比前线的将领少,此次中日开战,是他就任总统之后中国的第一场对外战争,只许胜,不许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精神压力是可想而知。

喝了杯浓咖啡,提了提神,赵北便带着蔡锷去会客室。

等赶到会客室的时候,副官已经将那幅猛虎图挂在了会客室里,这是当年统帅堂成立之前赵北特意派副官去请徐世昌画的,这之后一直挂在他的那间一号办公室里,因此,他的那间办公室也被人称之为“虎穴”。

不多时,伍廷芳领着日本驻华公使小幡酉吉赶到会客室,小幡酉吉没有废话,也没有什么礼节,直接就将那封宣战书转交民国总统。

“对于贵国不宣而战的卑劣行为,大日本帝国必将还以十分颜色!我被帝国政府授权,向贵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并正式向贵国政府宣布,从现在起,大日本帝国与中华民国正式进入交战状态!同时驱逐所有在日中国外交人员,并勒令中国侨民务必在四十八小时内全部离开日本境内,不得逗留!同时,对于中国空军部队对旅顺、大连等和平地区的偷袭,大日本帝国政府保留向海牙国际和平会议提出控诉的权力!”

小幡酉吉面无表情的提出了抗议,对此,赵北当然给予了反击。

“公使先生,贵国政府的宣战书我接受了,但是贵国政府的抗议我不能接受,因为这是污蔑!中国中枢政府早在今天凌晨四点钟就已授权驻日公使向日本首相递交了我方的宣战书,所以,中国与日本的战争在今天四点钟的时候就已经正式爆发了,这一点,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奥匈帝国等各国驻华公使都可以作证,所以,我国空军对日本海军的袭击是完全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的,这并不是偷袭,这是突袭!攻击发起于七点,我们给了日本政府三个小时的备战时间。至于旅顺、大连,本是我国领土,在开战时已被宣布为战区,从那时起,就已不是和平地区或者中立地区,在这一问题上,希望公使先生以及日本政府不要刻意混淆了。”

面对赵北的“狡辩”,小幡酉吉并没有进行什么争论,抬头看了眼那幅猛虎图,然后傲慢而又懊恼的转过身去,大步走出会客室,身后传来了总统先生的善意提醒。

“公使先生,别忘了,在三个小时之前,你已经被驱逐了,你还有不到七十个小时做准备离开我国境内。”

……

将气势汹汹的小幡酉吉送出统帅堂,伍廷芳急急忙忙返回统帅堂,要求再见总统。

赵北在那间总统办公室接见了这位古稀之年的外务总长,作陪的人依旧是蔡锷。

“总统钧见。自从我国向日本公使递交宣战书副本之后,各国驻京使节纷纷造访外务部,英国、法国、俄国公使表示,无论如何不希望看到中日陷入战争,美国也希望远东维持和平局面,只有德国、奥匈帝国支持我国立场,意大利政府则态度暧昧。现在各国驻华公使中,除德国、奥匈帝国公使之外,其他公使均愿意出面调停,而且英国公使朱尔典先生告诉我,英国政府对我国的宣战决定非常不满,英国上院召开了紧急会议,有议员表示,万一战争引起国际局势动荡,英国不排除启动《英日条约》中的某些军事义务,协助日本进行战争。”

“伍总长,你的看法呢?”赵北淡淡一笑,反问伍廷芳。

“卑职认为,既然列强愿意出面调停,未必不能一试,可是现在既然日本已经正式决定向我国开战,那么,如果不打上几场胜仗,这和局却也是无从谈起。”

伍廷芳倒是机灵,马上拿出说辞,其实他还是从日本公使那里听说旅顺、大连的日本舰队遭到中国空军突袭的,现在既然这仗都已经打起来了,而且瞧日本公使的架势,只怕日本舰队在空袭中吃亏不小,所以,他干脆就顺着总统的意思往下说,反正打仗是军人的事情,他这个做外交官的,只不过就是配合着中枢敲敲边鼓罢了。

“你的看法很正确,既然已经宣战,不较量一下就和谈,中枢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就这样办,中枢指挥打仗,你们外务部继续跟列强交涉,尤其是英国和美国那边,这两个国家才最不希望远东大乱,至于俄国那边,也要安抚好,不惜再给俄国一些外蒙古的利益,也不能让俄国跟日本合穿一条裤子。对了,关于对俄交涉的事情,外务部可以请驻俄公使唐绍仪出面办理,他在俄国那边已驻了几年,各方面的关系打点得比较好。”

赵北对外务部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定了调子,伍廷芳心领神会,对于总统的深谋远虑,他又一次见识到了,当初唐绍仪被罢免了外务总长的职务,并被中枢“发配”到了俄国,但是现在看来,那恐怕不是什么“发配”,有这样一个手段灵活的人物在俄国活动,或许根本用不着外务部出面就能摆平俄国那帮贪得无厌的贵族。

第640章 捷报(下)

从总统这里领受了任务,伍廷芳很快就带着助手离开了统帅堂,他前脚刚走,后脚副总统张謇就跑到了统帅堂拜会总统。

张謇是来打听中日开战的事情的,自从在国会里发表了那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