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痪褪窃谧矫圆孛矗俊

“这倒也是。”齐劲波没再说什么,咕哝了几句之后,便独自离开,去参谋室吆喝那帮参谋了。

黄钟瑛仍站在船舷边,望着那遥遥在望的山海关,虽然表情平静,但是这内心却是激动起来,刚才齐劲波那几句话确实让他有些触动,相比陆军,现在的中国海军部队就像被人刻意遗忘了似的,也难怪海军总长汤乡铭对中枢有意见,三天两头往总统府跑,跟总统泡蘑菇,而总统显然也是太极高手,总是让这位汤总长无话可说。

就在黄钟瑛望着山海关出神的时候,一名副官走到了他的身后。

“报告司令,山海关总统行辕刚刚拍来的电报,是特级密码电报,需要司令亲译。”

虽说中枢对海军“吝啬”,但是现在,几乎每一艘海军大型舰艇都装备了最新式的无线电台,在一定距离内,可以很方便的与岸上联络,也可以进行船只之间的联络。

黄钟瑛接过那份电报底稿,看了几眼,然后匆匆赶回舰长室,从保险箱里取出密码本,迅速将那密码电报译出,然后又叫来副官,向他下达命令。

“立刻请齐参谋官过来,参谋室全体值班参谋也一起过来。”

片刻之后,齐劲波领着几名值班参谋赶到舰长室,黄钟瑛将那封已译出的中枢电报交给了几人,让他们传阅。

“去朝鲜?”齐劲波非常惊讶,将那电报递给另一名参谋,然后看了眼黄钟瑛。

黄钟瑛一脸严肃,纠正了一句:“齐参谋官,是‘秘密前往朝鲜南部地区’,也就是说,咱们不能光明正大的去朝鲜,咱们得偷偷摸摸的去朝鲜,而且,在去朝鲜之前,我们必须先去秦皇岛接一帮人。”

齐劲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拧眉沉思片刻,然后说道:“现在的朝鲜,由日本监护,而且自从伊藤博文遇刺之后,有传闻日本即将正式将朝鲜并入日本领土,现在的朝鲜海岸,警戒措施想必一定加强了许多,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往朝鲜近海,这还是要冒些风险的。”

“所以我才叫你过来么,你是舰队作战参谋官,制订作战计划是你的长项,咱们即将执行的其实就是一个特殊作战计划,就看你和你的手下的本事了。”

黄钟瑛收回那封电报,用火柴点燃,放进桌上的烟灰缸里烧成灰烬。

“这是绝密行动,只有在场诸位有资格知道此次行动细节,无论如何,都不许泄露机密,违令者,军法从事!”

……

齐劲波虽然人缘不好,脾气也不怎么样,但是他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不过半个小时,他就带领参谋组制订出了一份详尽的行动计划,而且还郑重其事的将其命名为“墨斗鱼计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将是中国海军部队执行的第一次特种军事任务。

行动计划制订出来,中国海军第二分舰队立即调转船头,但是并没有直接向南驶向秦皇岛,而是先向北方航行,兜了个圈之后才调头南下,向秦皇岛驶去,并于当天傍晚时分抵达目的地,在距离港口较远的浅水区抛锚停泊。

秦皇岛,位于山海关以南不远处,本是座渤海湾边的小渔村,清末洋务兴起之后,由于开平煤矿转运煤炭的缘故,秦皇岛逐渐兴盛,1901年正式被清廷开辟为通商口岸,这里设有海关,是直隶境内主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地位虽然远不及天津,但是这里的港口条件比较好,只是设施陈旧,所以无法停泊大型船只。

夜幕沉沉,第二分舰队在晚上九点整正式实施灯火管制,然后,在夜幕的掩护下,“海圻”号派出了两艘交通艇,驶向秦皇岛北岸,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浅滩抛锚,随着交通艇过来的海军军官们蹚着半人深的海水上岸登陆,在岸边换上便衣之后,便摸向秦皇岛城区。

这帮海军军官里头,领队的人是齐劲波,他做商人打扮,与同伴分数批进城,然后赶去城西一座不起眼的客栈集合。

赶到客栈,对上暗号之后,前来接应海军军官的人就亮明了身份。

“我叫田劲夫,军衔上校。”

“我叫齐劲波,军衔上校。”

巧了,两人名字中不仅都有个“劲”字,而且还都是上校军衔。

双方在客房里互相介绍着同伴,然后又迅速离开了客栈,出了城,赶去城北一座小渔村,那里不仅停着数十辆两轮大车,而且还等候着数百名渔民打扮的青年,其中的男人占了绝大多数,女人只是点缀其间,不超过二十个。

不过这些“渔民”都不会讲中国话,少数人会讲,但也不怎么利索,但是其中的一些人倒是能够看懂中国字。

“他们都是朝鲜人,此次你们第二舰队潜往朝鲜南部地区,这任务之一,就是将他们安全的送上岸,至于那些车上的货物,都是军火,以及一些传单。”

田劲夫简单的将任务进行了介绍,齐劲波等人也没有追问,这是秘密行动,没有必要知道太多详情,海军的任务已经很明确了,剩下的就看齐劲波制订的那个“墨斗鱼计划”了。

带着这数百名朝鲜人,齐劲波与海军军官们踏上了归程,田劲夫也一直将他们送到了海边,看着那两艘交通艇将所有的朝鲜人送上军舰,并协助水兵们用同样的交通工具将那些军火物资搬上军舰。

由于不能依靠港口设施,这些搬运工作非常艰辛,一直到凌晨时分,才基本完成,之后,田劲夫与海军军官们握手告别,带着车队离开海边,而那支夜幕中的海军舰队也悄无声息的起锚,在破晓之前的沉沉黑幕中向东方驶去。

坐在舰长室里,第二舰队司令黄钟瑛与搭乘军舰的这些朝鲜人的首领进行了一番交谈,实施“墨斗鱼计划”需要熟悉朝鲜南部沿海地区的人做参谋,而这几位朝鲜人的首领也非常胜任这个工作,显然,在此次海军秘密行动中,中枢和军情局将一切细节都考虑进去了,就连日本朝鲜舰队的巡弋规律也被掌握,这显然也得宜于当地朝鲜人的帮助。

经过审慎研究之后,黄钟瑛最终决定就在岛屿众多的江华湾沿岸登陆,那里靠近汉城,也正是这些朝鲜人打算发动反日起义的地点,而且那里的渔船较多,船主们的反日情绪也非常高涨,很适合利用渔船转运那些搬上岸的军火物资。

当然不能大摇大摆的在白天过去,黄钟瑛还是决定夜晚行动。

第二舰队没有直驶朝鲜,而是先去了烟台,在那里补充优质无烟煤炭之后,便直插大洋,出了渤海,向南先行驶了半天时间,然后趁着夜幕掩护实施灯火管制,全体舰队分散北上,于次日在规定的海域汇合,然后才向朝鲜南部海岸驶去。

为了防止遭遇外国船只,第二舰队只能选择陌生航线,再加上谨慎的缘故,直到第五天,才在江华湾找到合适的登陆地点,于是舰队立即趁着夜幕驶近海岸,利用半夜时间将舰队装载的人员和军火物资全部转运上岸,然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在天亮之前以最高舰队速度向正南方直插大洋,到了天亮之后,舰队已经远离了朝鲜海岸,随即以巡航速度继续航行,当天下午,调头西进,航向直指青岛。

在整个“墨斗鱼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舰队司令黄钟瑛一直有些紧张,毕竟这不是小事,一旦行动过程中舰队行踪被日本巡逻船只发现,那么,这就是一场外交风波了,虽然那位赵大总统一点也不在乎什么“外交风波”,但是,作为第二分舰队的指挥官,黄钟瑛必须为这支舰队的前途负责,中国的海军实力只有这么一点,确实经不起任何损失。

“墨斗鱼计划”非常成功,这个计划也是中国海军部队实施的第一次特种作战任务,此次行动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随后不久爆发的朝鲜反日武装大起义,这次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战争必将对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局势造成深远影响。

这一点,黄钟瑛没有料到,但是赵北料到了,作为幕后策划者,这位“远东狂人”又一次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第475章 回京之后

已是深秋,眼看着就要入冬,这北京的天气也是愈发的冷了起来,从口外南下的驼队正抓紧这入冬之前的旺季拼命的往城里运送皮货,这北京城靠北一侧的城门每天总是显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虽说共和之后,一度有传言,说这老北京的城墙得拆,为的是方便国民进出,也方便修路,因为当初,这位赵大总统在武汉就是这么干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传言也于无形中消失了,因为赵大总统根本就没打算拆这老北京的城墙,据说这位革命党出身的国家元首对老北京的旧式布局很是欣赏,所以,他已决定在北京外围地区另建新城,而且是好几座新城,以应付将来的城市发展,至于老北京城,则以“老城”的面貌保存下来,说不定,后世的人们也能看到老北京现在的样子。

当然了,无论将来怎样,过去怎样,人们最重视的莫过于现在,现在的日子也说不上宽裕,就连中枢政府的财政用度也是紧巴巴的,这新城的建设目前还处于中枢的构想之中。

无论城墙拆与不拆,现在的城门还是这国家首都的可靠保障,考虑到局势还不是很平静,这城门到了晚上还是要多数关闭的,只留两座城门方便城里城外的交通。

现在是上午九点整,北京城北的德胜门突然宣布“临时交通管制”,禁止任何人从这座城门进出,这个命令是由总统府侍从室下达的,稍有些经验的老北京都明白,这只代表着一件事:那位民国大总统马上就要由德胜门经过,以前总统出城,也是这么做的,这也是必要的警备措施。

前几天总统先生去山海关视察,算算现在也该回来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这北京到底是国家的首都,总统还是坐镇于此比较稳妥。

上午九点二十分,一支车队从城北方向浩浩荡荡的驶向北京城,这就是总统的车队。

去山海关的时候,总统是乘坐火车的,但是现在,总统先生显然是坐着汽车回来的,至于那些汽车的来历么,倒是有些让人颇费思量,因为总统去山海关的时候可没带这么多汽车,所以,最可能的解释就是,总统是在半路上调去的汽车。

其实这些汽车都是赵北在天津接收的,这是一批从美国订购的汽车,一共两百辆,原本是工商部组织各地商会向美国洋行订购的,用于组建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公司,这些汽车都是卡车,其中的一部分将送去机器工厂改装成公共汽车载客用,另一部分则将作为货车使用。这些汽车运到天津后,正好赶上总统从山海关巡视归来,总统兴致很高,于是一声令下,从中挑出了二十辆卡车,由总统府出资租用,组成了一支特别车队,然后就从天津一路开回了北京。

这倒不是为了摆什么排场,而是为了测试这些卡车的性能,看看对于中国的道路适应得怎样。

测试的结果有些差强人意,毕竟,这个时代的汽车工业刚刚开始走向成熟,零部件的制造也不太规范,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也比较落后,所以,这一路之上抛锚的车可不少,这一路走一路修,总统本来应该在昨天就赶回北京的,但是一直拖到现在才回城,而且还有五辆汽车因为故障严重而不得不被总统先生扔在路上,靠着些战马拖拉回城,以免耽误了总统日程。

所以,现在驶进北京城的一共只有十五辆卡车,作为总统,同时也作为这支特别车队的队长,赵北就坐在最后的那辆卡车里,身穿普通军官军装,也是一身的风尘仆仆。

跟着车队护卫的是一个骑兵团,至于那个步兵团,昨天就乘火车赶回了北京,现在执行德胜门警戒任务的部队里,就有这个步兵团,直接隶属于总统府侍从室警卫处。

由于疲惫不堪,而且还有别的紧要事务去办,赵北确实也没有心情下车慰问执行警戒任务的官兵,在德胜门稍休整几分钟后,赵北一声令下,车队就进行了重新编组,然后驶入城里,赵北坐在排头车里,领着车队往南驶去,不过没去总统府,而是赶去离什刹海不远的花园胡同,并在胡同里停了车。

在车队赶到胡同之前,一个骑兵营就已经开到了这个胡同,并将前后左右一围,这架势,那是一只耗子也休想靠近总统。

这片居民区在前清的时候是正黄旗驻地,以前住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不是亲王就是贝勒,寻常人物就算是家财万贯,也是不能住在这里的,满清王朝覆灭之后,旗人贵胄成了落架的凤凰,不少人为了筹钱还赌债,或者为了躲去租界逍遥,便纷纷将祖传的府邸出售,于是,这正黄旗驻地也成了许多商人富豪居民的青睐之所,就连堂堂民国总统赵北也用化名在这花园胡同买了座传统的四合院,不过不是给自己住,而是转到了翠旖姑娘名下,算是完成了对这位红颜的承诺。

花园胡同得名于一座花园,那座花园以前是“固山贝子”弘景的私人花园,不过贝子府早就没落了,花园也消失了,只剩下一个胡同的名字,这个胡同的位置不是最佳,交通也不是非常便利,但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这里的院子卖得便宜,这也是赵北选择这里充当“外宅”的主要原因。

“外宅”,这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相对于总统府那座“内宅”,如果在总统府居住得太闷了,那么,赵北就会到这花园胡同呆上一夜,与翠旖姑娘玩些暧昧。

实际上,在前几天离开北京之前的头天晚上,赵北就是在这“外宅”过得夜,不过没跟翠旖姑娘睡同一张床,人家姑娘也说了,在“明媒正娶”之前,赵大总统绝对不可能碰一下姑娘的玉体。

所以,最近一段日子里,赵北正在头疼这个“明媒正娶”的事情,作为时空的穿越者,赵北对于这个时代的繁文缛节相当的不感兴趣,可是也不能不照顾到翠旖姑娘的情绪,毕竟,人家也是正经人家出身的,说句“书香门第”也不过分,对于这个礼法那是相当的有研究,就连“媒人”蒋方震也千里迢迢从福建拍来电报,提醒一向不拘小节的总统注意这个“程序问题”。

翠旖姑娘今年虚岁不过十七,正值花季,虽然岁数可能略微小了点,不过赵北并不介意。

作为一个生理正常的男人,赵北心急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毕竟是堂堂的民国大总统了,如果去逛花街柳巷的时候被人抓住,那么,这个总统的形象就算是完蛋了。

所以,在视察完山海关之后,这总统的婚礼就成了第一要务,现在赵北赶到这花园胡同,就是来与女方家长讨论这个话题的,根据总统昨天在天津警备司令部接到的特级密电,就在前天下午,翠旖姑娘的老父亲和兄长已经赶到了北京,万事具备,就差媒人上门提亲了。

赵北的媒人是蒋方震,早在武汉的时候,蒋方震就有意撮合总司令与翠旖姑娘了,可是那位蒋媒人现在还在福建主持对闽军的改编事宜,根本就不可能立即赶到北京为总统先生的终身大事忙碌,赵北也根本不可能调他现在过来,本来,蓝天蔚倒是自告奋勇的,可是也被总统否决,毕竟,现在共和了,新文化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凡事讲究一个移风易俗,虽然女方坚持要媒人出面说亲,可是却也没有说不许总统自兼媒人,那么,赵北就自己做这个媒人,上门提亲来了,这也可以看作是变相的自由恋爱,无论是守旧派还是激进派,都很难指手画脚。

提亲不能空着手上门,这次过来,赵媒人可是准备了许多礼物的,这些礼物都是在天津预备的,什么留声机、照相机、德国成衣、英国披肩……这些希奇古怪的洋玩意代表的是这个时代的新式文化,至于胭脂水粉、绣花布鞋、锦缎被面、成套瓷器……这些中国制造的玩意代表的则是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这既可以看作是中外合璧,也可以看作是总统先生本人对这个国家在这个时代所处的特殊背景的诠释,这更是告诉女方家长,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抱残守缺是不行的,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国强民富。

至于这身穿军装、腰挂洋枪的媒人形象,更是特立独行,旁人却也模仿不来。

“全体都有,立正!”

总统从卡车上走下,早已等在车边的卫队长秦四虎一声令下,那些卫队士兵立刻列队集合,跟着卫队长的命令将那些提亲的礼物从卡车上搬下。

“你,拿留声机!你,拿照相机!你,拿这只盒子!你,拿那只盒子!……动作麻利点!听我口令,一排,向左转!二排,向右转!全体都有,立正!抬头挺胸,起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卫队士兵跟着秦四虎列队走进那座并不起眼的小四合院,于是,这四合院的天井里立刻热闹起来,而且,整个花园胡同都是一阵鸡飞狗跳。

其实,在车队赶到花园胡同之前,这里就已经热闹起来,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多荷枪实弹的骑兵在这里把守,并来回巡弋,现在,这里的居民们可以开开眼界了。

第476章 终身大事

花园胡同突然过来大批骑兵,而随后又来了一支车队,从这支车队上下来一帮同样全副武装的军人,然后捧着大包小箱走进了胡同边一座毫不起眼的四合院,此情此景,足以让当事人惊骇莫名。

最惊骇莫名的人恐怕就是翠旖姑娘的老父亲了,这老头是前清秀才,考了一辈子功名,最终除了换来一个“韩秀才”的乡间尊称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

正因自己的这个功名之路走得不顺,韩秀才便将全部心思与希望寄托在他的儿子韩公子身上,满心期待着韩氏一族出个举人,甚至是进士,可是这期待到最后,换来的却是清廷一纸废除科举的诏书,虽然朝廷也同时开设了经济特科,可是对于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的韩公子来讲,那经济特科的考试内容无异于魑魅魍魉,便是看上一眼,就已头昏眼花了,哪里还能考取功名?

所以,像那些旧式文人一样,韩秀才可是为科举的废除痛哭了几日几夜的,虽然还没到投环上吊的地步,可是那一口气没喘过来,差点也就此驾鹤西去,大病一场之后,老头也想明白了,这年头还是挣银子要紧,至于功名一节,有,当然好,没有,却也不怕,大不了有钱了之后买个功名。

于是,老头不仅将韩公子送去了长沙学习做买卖,而且也将掌上明珠翠旖姑娘送到了长沙,读新式学校,无论如何,这下一辈人的前途才是最重要的,既然走仕途走不通了,那么就走商途吧,至于宝贝女儿的将来么,老头也安排好了,她愿意嫁个举人当然最好,如果当真不愿对着老举人垂泪到天明,那么韩秀才也不勉强闺女,但是这嫁的人却也不能是穷小子。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韩秀才为什么一得知闺女在京城找了个“门当户对”的乘龙快婿之后就立即启程北行北京了,老头是想亲眼看看,这个“门当户对”的未来女婿到底是何等样人,到底有多少家财,老头穷了一辈子,不想再在乡下啃那几亩薄田,而且满清倒台之后,这廪食也没有了着落,所以啊,这闺女可不能跟着穷小子吃苦。

韩秀才是前天下午到的北京,一到北京,老头的心就放下了一半,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座四合院就是那位未来的女婿买下来赠与翠旖的,那地契老头也亲眼看过了,还拿着地契去了一趟民政所,这一打听,得知这座四合院现在的价钱已经涨到了银元两万元,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这话老头信,因为就在他打听四合院能卖多少钱的时候,那民政所里就扑过去几个地产掮客,围着老头问东问西,那架势,与其说是“买”,不如说是想抢,最后韩秀才是跟着儿子一起落荒而逃的,当然,那地契被老头紧紧的揣在袖子里,回去之后,立刻找铁匠打了口小洋铁皮箱,将地契放在箱里,然后在四合院里找了个角落挖了个坑,将铁皮箱裹上几层油布埋妥当了,这才长嘘口气。

看起来闺女在信里说得不错,这位韩家的未来女婿确实“门当户对”,富豪家的公子配秀才家的千金小姐,这门亲事老头已有些舍不得推掉了,剩下的事情就是亲眼瞧瞧这位未来的女婿长什么模样,丑一点不要紧,只要别缺胳膊少腿就行,好歹老丈人也是秀才,这秀才家的千金小姐也不是谁想娶就娶得着的。

所以,从昨天开始,老头没事就坐在堂屋门廊前,儿子拉着他去逛京城他也不肯去,借口晒太阳,实际上就是守在这里,看看媒人什么时候过来,闺女说过,媒人过两天就到,那么老头也就堵在堂屋前,等媒人来了之后,先数落几句,毕竟,一个女孩子家一声不吭的在外头找了位称心如意的夫君,这事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自家闺女的脾气韩秀才知道,也舍不得责骂,那么,只好找旁人撒气了,这个上门提亲的媒人就是最好的发泄对象,老头这是打算来个敲山震虎了。

今日一大早起来,翠旖就出了门,回来之后就告诉老头,媒人今日就会上门,结果老头从一早开始就坐在堂屋前,而且也命令儿子在一边陪侍,两人手里都拿着书,一本是《女训》,一本是《历书》,前一本是用来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教训闺女的,后一本则是用来与媒人商议这嫁娶的吉日的,这规矩就是规矩,秀才最讲究的就这个礼法。

本来,韩秀才也命令闺女就等在身后的堂屋里,哪里也不能去,但是当花园胡同里传来骑兵的奔驰以及军队的口令声之后,翠旖姑娘就脸皮一红,逃出堂屋,躲去闺房了,韩秀才叫了几句,也没见人应声,于是老头知道,这媒人怕是过来了。

老头不傻,透过那院门的门缝,看见一帮军人在胡同里聚集,再联想到闺女的举动,老头立刻明白过来,原来,这位未来的女婿是位军官,而且瞧这架势,那官阶只怕还不低。

原来闺女找了个军官做夫君,这秀才是文,军官是武,如此一来,岂非是文武兼备?这一下,老头乐了,不过随即又开始担心起来,因为这军官要打仗,现在时局也不怎么太平,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万一有个闪失,这未来的女婿被打死了,那么,闺女岂非是要吃亏?就算打不死,万一被那洋炮炸个缺胳膊少腿,那也是大大的不妙。

如此一来,老头顿时是心事重重,端坐回堂屋前的长凳上之后,这脸就一直垮着。

不过很快,老头的表情就由郁闷变为惊骇,因为那帮军人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推开虚掩着的院门,径直走进了天井,连门都不带敲的。

这有违礼法啊,老头当然是惊骇莫名。

更让老头惊骇的事情还在后头,那帮全副武装、手捧提亲礼的军人们走进天井之后就在两边列队站好,然后,一名穿着军装、一身风尘的青年军官大步走到韩秀才跟前,看了秀才一眼,然后向着秀才深深的一鞠躬,等他直起腰,便是一段大大咧咧、不讲礼法的自我介绍。

“韩先生,您好。巧儿以前给我看过您的照片,我认得您,所以,您不必惊讶。至于鄙人,学名赵北,字振华,现在是民国的大总统,而且,也即将成为韩先生的女婿,但是现在,我的身份既不是民国大总统,也不是韩家的女婿,我的身份现在是媒人,我是为了巧儿姑娘和赵振华先生的婚事登门造访的,希望韩先生能够同意这门亲事,为了赵振华先生和巧儿姑娘的终身幸福,请您务必答应这门亲事。如果韩先生没有异议的话,那么,这场盛大而隆重的婚礼将在总统府举行,届时,国内外的佳宾将在现场证婚。”

对方的这段话里透露出三个意思:第一,这个人就是翠旖姑娘看中的夫君,而且,从他直接称呼翠旖小名来看,此人与翠旖的关系已是非常亲密;第二,这个人做事不拘小节,他竟然自兼媒人,就这么大大方方的到韩家提亲;第三,这个人就是民国的现任大总统赵北,这已不能叫做“门当户对”了,这叫“攀高枝”,如果韩秀才答应这门亲事,那么以后,他韩某人就是国丈了,而那位同样表情的韩公子也摇身一变成了国舅爷,这韩家,以后就是皇亲国戚了。

如此一来,老头更是惊得目瞪口呆,实际上,对方一进天井他就觉得有些眼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后来再听对方的自我介绍,老头顿时想起,没错,这人就是这民国的大总统,现在他的半身像已经挂得到处都是,就连北京大前门火车站也挂着这样的半身像,那幅半身像足有城门那么大,刚到京城的时候,着实让老头长了番见识。

“你……你……”

老头僵在长凳上,半天说不出话来,手里拿着的那本《女训》竟然落在了脚边,但却浑然不觉,一时之间,这四合院的天井里竟是静得出奇,片刻之后,才听到一声轻微的“嘎吱”声,却是那边姑娘的闺房房门被人从里头拉开了一道缝,一只秀美的黑眸正在门后好奇的打量那位做事古怪的“媒人”。

赵北扭头望向那间厢房,咧嘴一笑,冲着那门缝挤了挤眼,结果那门缝立刻就消失了,不过很快,那门缝又出现了,这一次,偷窥者换了只眼睛张望。

“咳!咳!”

跟着总统走进天井的民国陆军次长蔡锷见现场的气氛有些古怪,于是咳嗽两声,打破了现场的沉默。

“韩先生,同意不同意这门亲事,您倒是点个头啊。”

站在蔡次长身边的蓝天蔚走上两步,在韩秀才耳边嚷嚷几句,这声音是不高也不低,正好可以使老头从惊骇中回过神。

“这个……这个……”

老头虽然回过神,可是这嘴巴却变得非常笨拙,倒是那位未来的国舅爷反应稍微快了一点,于是说了一句。

“巧儿这丫头,怎么如此不懂事?什么事情都不跟家里头讲,平时捎信回去,也是不讲旁的事。早知道总统要过来,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摆下香案,跪迎门前的。”

韩公子说完这几句话,便一撩长袍下摆,看样子是想跪迎总统。

这下子,韩秀才也反应过来了,身子往下一落,腿弯一弯,眼看着就要跪到地上。

还是赵北眼疾手快,一个箭步跨了过去,将老头抱住,不过一旁的蔡锷却是慢了一步,那位未来的国舅爷到底是跪下了。

“两位,这可使不得。”

赵北苦笑,本来他是打算插科打诨将这提亲的事情糊弄过去的,但是现在这一老一少这么一跪,顿时使他的原定作战计划无法实施了。

“使得,使得!如今是共和,这总统就是过去的皇帝,哪有皇帝亲自登门提亲的道理?这在过去,那是大不敬啊,小人们大不敬啊。总统若是看中了小女,派人来知会一声便是,小人哪敢劳总统大驾过来?这过去,皇帝选秀女,那也没有派什么媒人的道理啊。”

韩秀才几句没头没脑的话,立刻将总统变成了强抢民女的无耻帝王,这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苦笑不得,倒是那位闺房里的偷窥者“砰”的一声将门重重关上,却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生气。

毕竟,现在是共和了,这总统虽然是国家的元首,国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