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立起来的,前几天邹廷弼接到联合阵线委员长赵北的邀请电,前往郑州议事,据说就是为了这家银行的事情。

由于不知道邹廷弼什么时候才能从郑州返回汉口,黄瀚丞等不及了,现在资金的问题相当紧迫,整个武汉地区,新建的纺织厂有好几座,对于机器设备的需求也很迫切,黄瀚丞从美国订购的那批纺织机器一运到汉口洋行,立即就有人打算挖墙角,而且开出的价足以让洋行经理动心,对方已经明确提醒黄瀚丞,如果在五天之内不能结清全部货款的话,洋行将不得不把机器转卖给别的商人,即使为此支付违约金也在所不惜,由此即可见这笔买卖的利润之大。

虽然曾有洋人建议黄瀚丞通过那家汉口的证券交易所筹集资金,但是黄瀚丞却不同意,在他看来,在证券交易所发行纺织厂股票必须向对方支付佣金,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跟人订合同合股呢。

对于新生事物,黄掌柜一向是比较保守的,他还是相信私人之间的交情,对于法律、制度这些东西,他与许多中国旧式商人一样,持谨慎立场,毕竟,这个国家已经在官僚们的统治下两千多年了,从来都是轻视法律和制度的,与其依靠法律,还不如与官场上的官僚们维持友好关系呢。

黄瀚丞决定紧紧抓住邹廷弼,因为那个人与联合阵线委员长赵北的关系很密切,这个靠山很硬,值得依附,而且现在赵北指挥联合阵线打垮了北洋军,似乎有坐天下的苗头,更是得紧紧的抓住了。

黄瀚丞想着心思,那坐在对面的牛贩子仍在滔滔不绝的卖弄他的贩牛战略,直到两名军官从后车厢走进来,那牛贩子才忙不迭的站起,向那两个军官打招呼。

“王长官,卢长官,真是巧啊,您二位这也是去郑州?瞧您二位神采奕奕,只怕也是去升官发财的。”

牛贩子将两名军官招呼到身边坐下,那两个军官倒也没怎么客气,就在黄瀚丞对面落座,其中一名军官笑着拍了拍那牛贩子的肩膀,用山东话说道:“黎掌柜,你这买卖是不错啊。刚才你说俺们是去郑州升官发财的,俺们借你吉言,若是真的升官发财了,俺们也忘不了你的好,黎议长是你亲戚,俺们也算是你的朋友。”

牛贩子眉开眼笑,急忙将黄瀚丞引见给那两名军官,又替那两名军官做了引见。

“老黄啊,这二位可也不是寻常人物。这位是卢永祥卢长官,那位是王占元王长官,他们二位不仅是联合阵线的高官、军校的副校长,而且以前也曾与黎黄陂一起组建了那个共和进步党,我就是在黎黄陂黎议长府上认识他们的。”

黄瀚丞略感惊讶,如此看来,这个牛贩子当真是黎元洪的远亲。

卢永祥、王占元两人大名在武汉地区也算是家喻户晓,按照共和军政府的宣传,他们这两位都是阵前起义的“革命元勋”,是为共和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北洋起义将领,跟黎元洪一样,都是共和军政府的元老,也难怪他们会跟黎元洪一起组建那个共和进步党。

“两位长官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为何轻车简从赶去郑州啊?照二位的官阶,似乎可以乘专车吧。”黄瀚丞问道。

被那“鼎鼎大名”一恭维,卢永祥和王占元都是颇为自得,自然免不了要吹嘘一番,说自己如何如何亲民,如何如何不敢破坏列车时刻表,所以才乘坐普通民用列车赶去郑州参加军事会议。

其实,这两人也是瞎掰,他们之所以不得不乘坐普通民用列车,真正的原因是,他们误了军列。

卢永祥和王占元是奉命赶去郑州参加军事会议的,与他们一同接到命令的还有留守武汉的一大批高级军官,就连后勤总部的负责人蒋方震也接到了去郑州参加军事会议的命令,为了保护这些高级军官的安全,赵北特意派了一列专车去武汉接他们,专车路过信阳的时候,军官们请示总司令同意,特意在信阳战场上转了转,并顺便去南边的鸡公山游览了半天,本来是应该在次日继续赶路的,可是卢永祥和王占元头天晚上喝多了酒,倒在酒店里睡得昏天黑地,次日等他们醒来,赶到车站一打听,却得知专车已经在半个小时以前出发了,他们两位被军官团给甩下了。

军队是纪律部队,说什么时候开车就什么时候开车,绝不会为了等两个人而耽误了行程,所以,卢永祥和王占元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两人赶紧买了下一趟民用列车的车票,就搭着这列火车往郑州赶,希望不会迟到得太夸张。

两人也是战战兢兢,生怕赶不上今天下午的会议,影响了两人的前程,所以,一听那牛贩子的那句“升官发财”,两人心里也是高兴,当年在北洋军里的时候,两人也是这般迷信的,就跟其他的北洋军官一样。

第390章 升官发财(下)

这一路之上,卢永祥和王占元颇觉无聊,于是到各个车厢里转悠,跟那些乘车赶往前线的军官们聊天,顺便也是显摆一下他们自己,两人现在不仅都是联合阵线的高级干部,而且也都是军校的副校长,这地位也是相当的尊贵,虽然目前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跟着联合阵线混碗饭吃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现在联合阵线在河南、直隶连续击败北洋军,似乎有入主中枢的苗头,两人的心情自然也是开朗起来,回想起当时在武汉与共和军激战时的情景,两人都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当初如果不是赵北抬举他们的话,恐怕他们也不会有现在的风光。

也正因为他们自己心里清楚那“阵前起义”的真相,卢永祥和王占元平时也就不敢过于放纵自己,总司令说不许军官纳妾,他们就立刻把那几个新纳的小妾给出资遣散了,总司令说不许身穿军装出入酒肆,他们也是凛遵自律,从来不敢作奸犯科,更别提搞什么小动作了。

这两个军官,在共和军里那是出了名的“老实”。

当初他们还曾想回北洋效力,可是却被吴凤岭的几个巴掌给拍醒了,现在,那位北洋军的吴凤岭吴师长也成了联合阵线的阶下囚,马上就要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这世事之无常,真是让人心中感慨,卢永祥和王占元现在确实是很感谢吴凤岭当初的那几巴掌,就冲这,他们俩也觉得应该去军事法庭看看那位老上司,当然,他们俩也绝不会为那位老上司求情,毕竟,当初的那几巴掌确实疼,两人不会这么快就忘了那几巴掌。

既然现在是在吃人家联合阵线的这碗饭,就得遵守人家的规矩,好在这套规矩就是以前共和军里的那套规矩,倒是轻车熟路,卢永祥和王占元只巴望着这列慢吞吞的民用列车尽快赶到郑州,免得因为这误车的事情而耽误了两人的锦绣前程。

两人坐在车里跟几名商人扯淡,打发这无聊的时光,好不容易听到火车进站时的汽笛声,两人站起来就走。

这郑州火车站总算是到了,卢永祥和王占元都看了看表,还好,现在才是正午,距离下午的开会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就算是去吃顿丰盛的午餐,这时间也是绰绰有余。

卢永祥和王占元的行李都在军列上,两人这一路过来是空着两手,此刻也是空着两手走出了火车站,等了半天没有雇到骡车,索性甩开膀子徒步往郑州城里赶,好在距离不远,不过几里的路,很快就进了城,先找了家馆子吃了午饭,这一回却是没敢喝酒,吃完了饭,两人又一前一后在街上逛,这也是悠闲的很。

确实悠闲,虽说是军校副校长,可是两人平时也没多少教学任务,也就是讲讲战术课,偶尔带着军校学员们出去拉练,平时两人就过着这种看似悠闲的生活,而且由于两人的家眷一直被北洋中枢扣押在天津马厂兵营里,两人平日里也是同病相怜,就连上街也是要结伴而行的。

不过这次逛街没多久,卢永祥和王占元就被也在街上晃悠的吴禄贞给抓住了。

“哟呵!你们二位倒是悠闲啊,不去赶着开会,在这街上乱晃,就不怕被扒了这身军装?”

吴禄贞可不管对方是不是联合阵线的高级干部,只要对方还穿着这身灰布军装,他就有资格管,谁叫他现在又开始担任总军法官了呢?

“这不是才一点多钟么?会议两点开始,不急,不急。”王占元看了看表。

吴禄贞做出一副颇感惊讶的模样,说道:“你没去兵营报道?没接到通知?今天的会议提前一个小时开始,现在,可能已经开始了。你神游四海也就罢了,怎么把自己的前途也扔了不管了?今天的会议,就是讨论山东都督人选问题的,总司令想让你王占元做这个山东都督,现在倒好,这会议都开始了,你这个山东都督却还在这里逛街,你就不怕这顶都督的帽子叫别人给抢了去?”

“啥?”王占元顿时一惊,头脑里却是一片空白,等他回过味来,调头就朝前狂奔,把卢永祥给扔下了。

“这个,你刚才的话是骗他的吧?”

卢永祥望了眼王占元远去的背影,然后问吴禄贞:“俺们俩都是降将,能有口饭吃已是心满意足,做都督?还是总司令说的?俺咋就觉得你是在瞎说呢。”

吴禄贞一本正经的说道:“我骗你做甚?现在南北和谈会议打算把山东作为‘中立区’,正缺个都督,北洋想让段芝贵去,可是咱们不同意,咱们想让吴振汉去,可是北洋也不干,现在总司令提名王占元做这个山东都督,这也是兼顾各方利益的最佳选择。”

“咋……咋……”

卢永祥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那句“咋就不让俺做山东都督”给咽了回去,毕竟,他也是山东人啊,以前也是北洋新军的将领,两人官阶也一样,都是标统,这做山东都督的资格跟王占元比起来,那也是半斤对八两,谁也不必谦让。

吴禄贞拍了拍卢永祥的肩膀,半是安慰半是鼓励的说道:“刚才王占元去得太急,他恐怕不知道开会的地方,你现在赶紧追上去,跟他说,开会的地方不在总司令部,也不在总参谋部,而在省立中学堂的礼堂里,那里地方宽敞。你再跟王占元说,如果去得晚了,他的那个山东都督恐怕就没得做了,恐怕就得让给别人了。”

吴禄贞话音一落,卢永祥道了声谢,问明了中学堂礼堂所在位置,调头就往那里奔,一点也没有去追王占元的意思。

望望卢永祥奔去的方向,再望望王占元奔去的方向,吴禄贞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两个家伙,别人说啥就信啥,也难怪落魄如斯。他们也就不想想,共和军是靠什么起家的?说两点整开会,就是两点整开会,绝不会提前一分钟,更不会拖后一分钟。不过这话又说回来,这憨人有憨福,把山东都督交给你,总司令只怕也是别有深意的,要我扮‘大嘴巴’,也是很有深意的。”

……

吴禄贞那个无伤大雅的玩笑确实让王占元虚惊了一场,也让卢永祥空欢喜了一场,因为这场高级别的军事会议并没有更改开会时间,仍旧是下午两点整开会,所以,当卢永祥奔到会场的时候,礼堂的门还没开,哨兵持枪把守,不许卢永祥先进礼堂,而当王占元上气不接下气的赶到省立中学堂礼堂前的时候,正好看见卢永祥跟哨兵吹胡子瞪眼。

很快两人就明白过来了,原来会议还没开始呢,于是就停止了跟哨兵的争论,老老实实的等在了礼堂门口,直到那些参加会议的高级军官陆续到达,两人也没说上一句话,没办法,两人现在都是心存芥蒂啊。

对于卢永祥和王占元能够这么快就赶到郑州,蒋方震等人表示出了极大的惊讶,在他们看来,如果北洋军的所有将领都能够像眼前的这二位一样办事高效的话,那么北洋军也不致于在此次南北之战中一败涂地了。

见了蒋方震,王占元结结巴巴的问道:“听说……听说总司令让我做山东都督?”

蒋方震笑着说道:“你听谁说的?该不会是吴禄贞吧?这人什么时候突然变成大嘴巴了,逢人就说你王长官要做山东都督了。”

“总司令真是这么说的?”卢永祥的脸都快绿了,妒火中烧啊。

蒋方震点了点头,说道:“总司令上午做出的决定,提名王占元做这个山东都督,电报已经拍给了徐世昌,现在回电还没过来,一旦徐世昌点头,你王占元就是山东都督了。”

蒋方震话音刚落,一名副官就匆匆奔了过来,在人群里找了找,将一张电报塞给了王占元。

王占元接过电报一看,顿时眉开眼笑,连道:“我早就说过,北洋里就数段芝贵最讲义气,这不,一听说我要做山东都督了,他就给我来了封电报讲交情,要我以后多多照拂呢。”

卢永祥一听,心头的火更旺,强忍着没发作,同样都是北洋降将,同样都是“阵前起义”的革命元勋,为什么王占元就比自己吃得开?

“你我都是北洋眼里的叛徒,徐世昌恐怕不会同意由你出任山东都督,此例一开,恐怕以后的北洋就不是一条心了。”卢永祥对王占元说道。

王占元先是一愣,然后摇头,说道:“那又如何?我还是国民眼里的起义将领呢!我不做山东都督,谁能做山东都督?再说了,北洋本就不是一条心,徐世昌心里怎么想,你又怎么知道?”

“你也算‘起义将领’?你忘了,当初在汉阳司令部里,你是怎么说话的?黎黄陂不许炸兵工厂,你又是怎么说的?”

卢永祥只觉气血翻涌,当时就要揭对方的短,不过没等他们之间正式开战,却听一名军官喊了一声。

“总司令到!全体都有,列队!立正!敬礼!”

等在礼堂前的所有军官急忙列队站好,分成两列,举手敬礼,以前卢永祥和王占元总是站在一起的,可是现在,两人却是各站一列,井水不犯河水了。

在卢永祥和王占元两人那带着敌视的目光对视中,联合阵线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赵北带着卫队走了过去,看都没看两人一眼,倒是跟在他身后的卫队长秦四虎瞟了两人几眼。

总司令先走进会场,其他的那两百多名与会军官也随后鱼贯入场,各自就座。

“现在,点名!”

一名副官走上讲台,拿着一份名单,开始大声念着与会者的姓名,每念一人,底下就站起一名军官,这名单念完,竟无一人溜单。

点完了名,赵北才不紧不慢的走上讲台,开始了会议。

“今天请大家过来开会,主要是安排下一步的战略行动,不过在正式召开会议之前,我有一件事要宣布。就在今天上午,我已提名王占元准将为山东都督的人选,如果徐世昌不反对的话,他将马上前往山东就职。”

说到这里,赵北看着王占元,勉励了几句。

“王准将,以后山东就靠你治理了,希望你勤勤恳恳,以国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

王占元呆呆的站了起来,愣了片刻之后才回过神来,拍着胸口保证将山东治理好。

看了眼慷慨激昂的王占元,再望望面带微笑的总司令,卢永祥心中只剩下了那深深的惆怅。

人比人气死人啊,为什么王占元竟能得到总司令如此垂青呢?

就在卢永祥黯然神伤的时候,却听讲台上的赵北又说了几句话。

“就在刚才,徐世昌给我来了一封电报,是与我商议东三省现在的局势的,徐世昌有意提拔张作霖为东三省总督,但是遭到了段祺瑞的反对,现在他征求我的意见,希望我以联合阵线委员长的身份支持他。不过我认为,以目前东三省的复杂局面,最好取消‘总督’一职,而代之以各省镇守使,分别是黑龙江镇守使、吉林镇守使、辽宁镇守使,张作霖可以做辽宁镇守使,那么,黑龙江镇守使和吉林镇守使也必须挑选合适的人担任,我认为,吉林镇守使由在彰德起义的冯德麟担任较为合适,至于黑龙江镇守使,我仔细斟酌之后,觉得由卢永祥担任比较合适。”

听到这里,卢永祥只觉耳中犹如霹雳一声,惊得站了起来。

他突然想起了火车上那名牛贩子讲过的话,现在的脑子里只剩下了那句“升官发财”。

但是对于在座的其他军官来讲,他们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

徐世昌为什么会就东三省问题征求赵北的看法呢?难道他无法压服整个北洋么?赵北为什么建议取消东三省总督呢?为什么他会提名卢永祥这个北洋降将做黑龙江镇守使呢?难道真如某些记者所猜测的那样,联合阵线要与北洋集团“合流”么?

总司令这战略,确实是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第391章 利用

正午时分,骄阳似火,街上冷冷清清,看不到什么行人,只有几个报童蹲在街边的一棵歪脖树下,聚在一起数铜板,看看今天谁的买卖更好一些,树边支着一个剃头摊,剃头匠正懒洋洋的翘着二郎腿,坐在那剃头挑子上,端着碗素面,拿筷子叼着那粗瓷大碗里的手擀面,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时不时扭过头去,在那几乎是空荡荡的街道上望上几眼,然后又埋下头去,继续着那顿简单的午餐。

这里是北京大前门火车站,由于南北开战,北洋军破坏了直隶境内的铁路,导致京汉铁路壅塞不通,这南来的火车到不了北京,北边的火车也无法南行,结果这大前门火车站就变得冷冷清清起来,那些指望火车站讨生活的百姓的日子也一下子变得困顿起来,许多人都去了天津塘沽火车站,好歹那里的火车班次要多些。

虽然京津之间还有火车班次开行,但是已经完全打乱了时刻表,什么时候会来火车,就连火车站调度员也说不准,全看京津守备司令部的意思。

终于,那久违的火车汽笛声从远方传来,让火车站附近的这些小商小贩们都是精神一振,纷纷翘首以望,等着火车进站,一些消息灵通的人也很快得知消息,这一趟列车不是军列,而是从天津方向过来的普通旅客列车。

商贩们放下心来,他们都知道,军列的钱是赚不到手的,从军列上下来的那些丘八大爷们都是拿命混饭吃的,遇上那些北洋大兵,商贩们躲都来不及,哪里还敢上去推销买卖?

这趟旅客列车很快进了站,乘客们陆续下了火车,走出火车站,于是,这原本冷冷清清的大街小巷一时也变得热闹起来,剃头匠终于有了买卖,那些报童们也卖力的吆喝起来。

“号外!号外!南北达成和议在即!北洋陆军第十六师奉命撤回关外!”

“徐州战事已息!安徽都督姜桂题、河南都督赵倜通电响应南北和局!”

“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已陆续抵达上海,不久即可召开国会第一次全体议员会议!”

“联合阵线委员长赵振华有望出任民国副总统!民国内阁总理人选似将交由国会公推!”

……

在这些吆喝声中,一份又一份的报纸被人买去,报童们个个眉开眼笑。

一辆四轮马车从火车站里驶出,在街口停下,马车上的一名中年男子将头探出车窗,向一名离马车最近的报童喊了一声,一口气买了五份报纸,然后马车又继续向前驶去。

马车上这个买报纸的中年男子也不是寻常人物,这个人名叫曹锐,是原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曹锟的弟弟,曹锟排行老三,曹锐排行老四,和大老粗曹锟略有不同,曹锐少年时是读过几年私塾的,在曹家六兄妹里,曹锐也算是难得的文化人了。

曹锟的北洋陆军第三师在此次豫南战役中全军覆没,而且曹锟本人也战死沙场,算是为北洋尽忠,尽了忠就要有恤赏,按照北洋军的那个《战时恤赏章程》,根据曹锟的军衔、官职等项比照,此次曹锟阵亡,其遗族可一次性领取抚恤金一千大洋,此后每年仍可领取抚恤金六百大洋,不可谓不优厚。

此次从天津赶到北京,曹锐就是来领这笔抚恤金的,而且请他去陆军部领取抚恤金的那封电报还是陆军部代理总长段祺瑞亲自签发的。

北洋的面子工夫做得还是到家的,只可惜却有些厚此薄彼,只记着优恤军官,却全然忘记了那些为北洋战死沙场的普通士兵,同样按照那个《战时恤赏章程》,北洋军的士兵战死,即使是最低一级的二等兵,其遗族也可以一次性领取抚恤金六十大洋,此后每年也仍可领取抚恤金二十五大洋。

没办法不厚此薄彼,现在的北洋那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那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连保证现有部队的军饷都成问题,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去优恤那些阵亡的士兵遗族?此次豫南一仗,北洋南进第二军全军覆没,阵亡人员加上被俘、失踪的人员,需要恤赏的名单超过了五万,即便这些人都是二等兵,这总共也得大洋三百万,就是把陆军部和总统府一块卖了,也筹不到这么多钱,所以,也只好缓一缓了,这借口也是冠冕堂皇的,因为战俘还没释放,所以也不清楚到底阵亡了多少,而联合阵线方面也仅仅只公布了部分阵亡军官的姓名,北洋中枢正好就坡下驴。

打仗就是烧钱,这一点,通过这一仗北洋上上下下算是看明白了,当年的满清朝廷宁可割地签条约也不肯打仗,只怕也是看明白了这个道理。

北洋中枢是心疼钱,那些阵亡、失踪者的家属是在心疼人,这一路之上,曹锐曹四爷是披麻戴孝一路哭到北京城的,跟他一起过来的那几个曹氏晚辈也是个个哭红了双眼。

“呜……呜……赵北,爷跟你没完,没完!三哥,你死得好惨啊!”

坐在马车里,曹锐是一边看那报纸上的消息,一边哭天抹泪,那几个曹氏晚辈也跟着哭,这让那名被陆军部派到火车站接他们的军官很是无奈。

“四爷,您先歇歇,等到了陆军部,您再哭不迟。”军官拍了拍曹锐的背,不过这话却不像是安慰。

“为啥不哭?死的那是我三哥!”

曹锐抹着眼泪,指着报纸嚎道:“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话我现在才算是真正明白过来了,这豫南一仗,咱们北洋军这么多人死在战场上,就成就了他赵北的功业!现在,我三哥暴尸荒野,可他赵北却是一步登天,现在要做这民国的副总统了,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三哥,你死得好惨啊!”

那军官听了曹锐的话,也是摇头叹息,说道:“四爷说错了,赵北的功业不是咱们北洋军成就的,是咱们北洋里的那些叛徒成就的,若是咱们北洋上下一心,又何至于落到如今这步田地?……不说了,不说了,等到了陆军部,段总长会跟你们说的。”

这军官说完,也不再劝曹锐他们,任由他们痛哭,这马车是一路凄凄惨惨,好不容易到了陆军部门前的街上,曹锐等人两眼通红的下了马车,跟着那名军官进了陆军部,刚跨进门,就听见一阵呜呜咽咽,像是许多人在一起哭。

等到了地方,曹锐这才明白为什么听上去像是许多人在哭,原来,在陆军部院子的几间厢房里坐满了披麻戴孝的人,也都与他曹四爷一样,都是此次北洋南进第二军阵亡军官的家眷遗族,也是被段祺瑞喊到陆军部领取抚恤金的,有的人先到了两日,有的人则是与曹锐一样,也是今日刚到北京,一到陆军部,就加入了痛哭者的行列,还有不少人买了纸人、冥钱,就在这陆军部大院里焚化,还有些人请了和尚、道士,就在这厢房外头颂经做法,硬是将这军机重地变成了水陆道场,让人瞠目结舌。

那军官将曹锐领进厢房,告了罪便去禀报段祺瑞。

曹锐一边哭,一边满屋子打听,这才得知,这间厢房里的都是团长、旅长、师长的家眷,跟曹锟一样,根据联合阵线公布的阵亡北洋军官名单,这些人也都在豫南战场阵亡,而不是失踪。

高级军官阵亡如此之多,让曹锐大吃一惊,这哪里是什么内战么,简直就是国战了,难道联合阵线是把北洋军当成外国军队来打?

就在曹锐瞠目结舌之际,却听门外一声吆喝。

“段总长到!”

门口人影一晃,陆军部代理总长段祺瑞已走进了这间厢房,身后跟着几名军官,其中一人正是领着曹锐赶到陆军部的那名军官。

“总长,这位就是曹仲珊的遗族曹四爷。”那军官为曹锐做了引见。

“节哀顺便,节哀顺便。”

段祺瑞握住曹锐的手,那眼眶也是微微一红,哽咽几声,却是没说多的话。

“段总长,您可要给我们老曹家做主啊!现在我三哥暴尸荒野,无论如何,也得把棺材弄回天津去啊,在外边做孤魂野鬼,怕是连六道轮回也去不了啊。”

曹锐跪了下来,泣不成声,屋里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跪下哀求,现在不仅曹锟的尸体没运回来,其他阵亡官兵的尸体也没运回来。

段祺瑞叹了一声,说道:“诸位都起来吧。忠臣遗骨,到底是要运回去的。不过现在不行啊,现在天气太热,南军说了,他们怕闹瘟疫,已经把阵亡官兵掩埋了,曹仲珊也是一样,这墓地就在信阳北郊,中枢已经派人过去看了,过些日子就能传回消息。”

这话一说,屋里更是凄凄惨惨,落叶归根,这句话确实不太适合军人。

段祺瑞见众人站了起来,于是又说道:“诸位都到齐了,若是早来一日你们也领不到恤金,今日段某死皮赖脸的跟徐大总统讨了总统令,把南苑的几块地皮给卖出去了,好歹凑了些银子,现已运回部里,正派人往银行兑换成汇票,等办事的人回来,诸位就领了恤金速速回乡去吧,现在徐大总统正跟联合阵线商议副总统的事情,恐怕就不能来看诸位了。如今世道不太平,随身携带太多钱也不安全,还是早些回乡的好。”

这话音刚落,屋角就有人吆喝了一声。

“凭什么叫那赵北当副总统?他的兵打死了咱们这么多人,他是拿咱们北洋的血把顶子染红的!徐大总统既然是咱们北洋的当家人,现在不来看看忠臣遗孤,偏偏却跟一帮乱党讨价还价,这又算怎么回事?咱们不干!咱们去找大总统说理去!徐大总统不见咱们,咱们就去袁大总统门前喊冤!咱们的人为北洋尽忠了,暴尸荒野,这也不能没个说法啊!”

这话一喊,顿时群情汹汹,有人又撺掇了几句,于是众人一拥而出,喊上那些中下级军官的遗族,将那堆了一院子的祭品抬上,把那些和尚、道士也喊上,数百名披麻戴孝的北洋遗族就这么气势汹汹的向总统府走去。

段祺瑞带着几十名军官试图拦住这些愤怒的北洋遗族,但是毫无用处,人们到底是向总统府冲去,原本闹哄哄的陆军部里很快安静下来。

“总长,这个主意不错吧?如此一闹,徐菊老总不好再跟赵北眉来眼去吧?”一个参谋走到段祺瑞跟前,小声说道。

“这些都是忠臣遗族啊,利用他们,这心里到底是有些过意不去的,只是事且从权。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段祺瑞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背着手走进陆军部,望了望那满院的狼籍,心情沉重的走回了办公室。

第392章 日薄西山

段祺瑞赶回了办公室,那办公室里早就等着两个人,一个是军官,另一个是文人打扮,两人正在说话,见段祺瑞回来,急忙起身相迎。

“何必如此多礼呢?都坐吧,相比那些为国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