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大帝国-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分别于1901年和1902制造和测试了第二架和第三架足尺寸滑翔机,其中凝聚着他们某些最重要的革新(1903申请地基本专利权中有些与其说是与第一架动力飞机有关,倒不如说是与第三架滑翔机有关〕。他们使用这架滑翔机做了多次飞行试验。莱特兄弟在开始制造动力飞机之前就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佳的、最有经验的滑翔飞行员。
滑翔飞行经验为他们的成功又提供了第三条线索。先前大多数想制造飞机地人主要担心的是怎样使机身离开地面,莱特兄弟则正确认识到最大的问题是起飞后怎样控制飞机。因而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探索飞行期间保持飞机稳定和平衡的方法。他们成功地发明了飞机地三轴操纵法。从而获得了彻底操纵飞机的能力。
莱特兄弟对机翼设计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很快就认识到从前发表的数据不可靠,因而动手制造了自己的风洞;并对两百多个形状不同的翼面做了测试,根据这些实验亲自绘出了空气压和机翼形状之间关系的图表。那时他们就是根据这一资料设计飞机机翼地。
赵刚在听说了莱特兄弟的解释之后,也不得不说一声“服”,大凡有创造的人,都是由常人不能及的东西在,所以尽管历史改动了很多。可是该成功的仍然成功,该失败的仍然失败,这些却不是老天爷所能决定的。
不过,赵刚也感叹了一下,莱特兄弟若不是生逢良辰,也不会取得所有这些成就。在十九世纪头五十年中,搞动力飞行的努力注定要失败。蒸汽机的重力和它所产生的动力按比例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到了莱特兄弟问世的时候,已经发明了高效率的内燃机。但是这种内燃机仍太重,不能在飞机上提供动力。
由于当时好像没有哪个制造商能生产出机重和动力之间的比率比较低的引擎,因而莱特兄弟在一位机械师的帮助下设计出了自己的引擎。虽然他们相对说来在引擎设计上费时不多,但是仍设计出来一台比大多数制造商设计的引擎具有优越性的引擎。这表现了他们的天才。另外莱特兄弟还设计出了自己的推进器。他们在1903年使用的一台推进器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
1903年87日。||行了首次飞行。当天兄弟俩共做了两次飞行。第一次是由奥维尔莱特做出的,飞行12秒,120尺;第二次是由威尔伯莱特做出的,飞行5l秒,852尺。
这架飞机的造价不到一千美元,被兄弟俩命名为飞行者号(今天人们通称为猫头鹰号)。机翼长约40英尺,重约750。引擎的功率为12马力,重仅有170磅。这架原始飞机后来被陈放在中国国家航天博物馆内。
虽然有五人目击了那天的首次飞行,但翌日却没有几家报纸对此加以报道(而且所做的报导基本上不很准确)。不过就是这几份报纸,才让中国来的搜索人员不至于空手而回,等到差不多过了五年后全世界才普遍知道真的有过载人飞行。那个时候,是中国的航母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第九卷 盛世卷
第三十三节 … 洪水无情人有情
地区出现长时间淫雨天气。9~11三个。珠江。长江。淮河。海河以及辽河。松花江流域降雨日数多达35~50天。最多桂林达59天。期间不断出现大雨和暴雨。‘‘。
造成全国性的大水灾。全国受灾区域达16省。其中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湘。鄂。赣。浙。。苏。鲁。豫8灾情最重。是进入新本世纪以来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次大水灾。由于洪水来量巨大。长江中下游江堤圩普遍决口。荆江大堤沙沟子。一。朱三弓堤等处决口。长江干流自湖北省石首至江苏南通沿程漫溢决口
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太湖区大部分被淹。武汉市水淹达10日之久。湖北。湖南。安徽沿江沿湖一片汪洋。京汉铁路长期停运。津浦铁路中断行车54天。据统计。这一年长江流域受灾人口2887万余人。死亡万人。受灾农田377。3hm28间。估计5。84亿元。
在严峻的形势下,赵刚只能把军事建设的事情交给詹天佑,自己亲自指挥。在赵刚的指令下,防汛指挥部迅速的建立起来了,实行军事管理制度,各级首长专抓一头。谁出事谁撤职。军队动员起来了,第一批五十万军队迅速赶赴前线。那里没有机枪大炮,没有轮船坦克,他们要面对的是更加凶猛地敌人,汹涌而来的洪水!
在赵刚看来,现在最紧急地就是长江“前线”,为了保住战线,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军队调动开始了。
1903年10月7日。长江的九江段干堤决口。不到三十分钟,赵刚决定紧急调动军队到抗洪抢险第一线。随即下达命令,要求被指定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在接到命令后2小时内,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命令,迅速开往前线。
千里铁路线上,一切为运兵军列让路。10月8这一天,武汉流芳、江岸西站每隔10分钟不到就有一辆军列驶入,行车密度所罕见。任何军事行动都要师出有名,长江流域的洪水险情。特别是历史上最高的洪水水位,自然成为组织这次军事行动的理由。
于是,1903年中国地军队经历了第次调动。据统计,广州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海军、警察部队以及军队沿江、沿湖各大专院校。总共有10多个集团军、300官兵投入了抗洪抢险,共计出动官兵1200万人次,组织民兵和预备役人员1500多万人次。
在抗洪第一线的高级指挥人员有沈阳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南京军区司令员和政委、济南军区政委、武警部队司令员和政委、空军司令员、海军司令员等114将军、5000多名师团级干部。
最高级别的指挥者是元帅。这些数字表明。1903年夏秋之际抗洪抢险的用兵总人数竟然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放军人数的总和,也超过了历次战争的人数。在白茫茫的大水面前,一支黄绿色的铁军奋勇搏斗,将水与人民隔开,与死神隔开。
“军队地任务是什么?”
“保护人民,捍卫主权!”
中国的军队给了这个答案一个现实的体现。
马晓鹿是沈阳军区的地一个普通士兵,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之后。来到了武汉,开始在九江地区抢险。到了今天已经五天时间了。他的情况并不好,全身湿透,脚上开了好几个大口子,被水泡的白惨惨地张开口。而且还有些低烧。一向体壮如牛的他已经连续战斗了三四天,困了累了就到大坝后面找个地方,伴着泥水倒头就睡。
也许下一刻就是大堤决口的时候,马晓鹿是这样想的,他来之前,大堤离水面已经很近了,不过还有五六尺的距离,过了五天之后,马晓鹿发现大堤离水面更近了,只有三尺了,而且这个距离还在不断缩短。
涨水只要老天爷下雨就行,不断的下,不断的涨。而加固大堤,加高大堤却是越来越困难,开始还算好,有足够地麻袋和泥土,到现在泥土需要到三里之外去挖,麻袋已经出现了破布编织的。吃的饭也变成了干冷的馒头。
不过马晓鹿并不气馁,因为在他是飞虎团的一员,作为资格最老的平寇军的一员,飞虎团每战必胜,每守必固。就算是老天爷也不能攻下自己坚守的阵地!马晓鹿不用看,就知道自己团所有人员,都在辛辛苦苦的拼搏着。
就连前几天被水卷走的几十个兄弟,马晓鹿也认为,他们其实并没有走,他们是在天上,手挽手,肩并肩,再给自己加油。想到这里,马晓鹿的眼睛
,很快雨点就把这珍贵的眼泪冲走了,马晓鹿继续背
这一次,马晓鹿没有背动120的沙袋,重重的倒在泥水里,马上就有人把他扶起来,然后强制性的把他抬了下去。恍惚间,马晓鹿看到了自己的那些战友:
刘天平,一班的班长,胖乎乎的家伙,重活力手,那重机枪打得叫一个好,都能打出鼓点来。一梭子五十发过去,分成四五堆,一个人能压制住一个排的敌人。在海参崴之战中,一个人干掉了三十多个老毛子。
他被浪卷走了,大浪来时,再大堤上的人都挽得紧紧地。不过刘天平没挽住。平时可以把九十多斤地重机枪扛起来地壮汉。竟然挽不住自己地手臂!马晓鹿知道。刘天平太累了,他一次扛两个沙袋。就是二百四十斤的重量,就算是铁人,也受不了!
黄维钧,连长,爱骑马。不过马术不精。几次都被刷了下来。不过这也不能怪他,菌种对于骑兵地要求太高了,就连蒙古人这样马背上的民族。想要当骑兵也很困难。
黄连长爱喝酒,不过军中不能喝,就只好喝茶叶解馋,那茶叶多了也会醉,他就把茶叶都跑的没味道了再喝。军人的津贴高,他每个月只留下一元钱。其它的全汇到家里面去,听说已经有好多人给他说媒了。还听说连长看上了一家先生地女儿,送了彩礼过去,准备年底再结婚。
也没了…。。。
还有好多人。马天梦…。。赵四天…。。卢黑狗
在一片白雾中。马晓鹿失去了知觉。然后,就是浑浑噩噩,直到有一天。马晓鹿终于睁开了眼睛。抬眼看去,自己正躺在病床上。一个护士正在惊喜地看着自己。
“他醒了,醒了!“
马晓鹿看着护士的笑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他失去意识前。他看到一片将星。
在此清醒过来的时候。马晓鹿知道自己之前并没有看错。带头地将军肩扛三颗星,上将!在他的身后是一群将官。马晓鹿看着这位上将,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反而有一种恐惧,他不是傻瓜,作为一名普通士兵,绝对不可能受到这样的待遇,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很明白了。
“上将。能不能告诉我,我的战友怎么样了?”
马晓鹿看着上将,希望能够看到好的答案。不过他很快就失望了,上将地脸上出现了痛苦之色,他把军帽摘了下来,一字字的把答案说了出来:
“马晓鹿,在你下堤之后不久,九江全线垮了,在线上的九万多名官兵大部分失踪!到目前为止,你们团只有你一个人还在!”
“上将,你说什么,不!!你在胡说,昨天我还见到他们,我们把大堤保住了,黄连长亲口跟我说的,你骗人!”
马晓鹿把被子猛地罩在头上,他地哭泣声马上就从被子里传出来,压抑而又撕心裂肺,众将官无语。这时候,门悄悄地打开了,一个人走了进来,将官们立刻分到两边,给他让出道路,上将后退一步,想来这行军礼。
“马晓鹿!”
听到这个命令,马晓鹿几乎是条件发射一样,双腿并拢,回了一个军礼,虽然是在病床上,不过这个军礼还是颇为标准。
“到”
“接团旗!”
“是!”
“背诵团史”
94年,击败日本第十旅团,击毙旅团长青本正毅。
95年,一日一夜行军一百二十里,奇袭海参崴,攻克海
96年,平定陕甘之乱。
97年,攻克日本东京。
98年,击败美国第十师,第十八师,新三军
99年,击败美国第十七师,第二十五师,新六军
………。
“马晓鹿你怕死吗!”
“不怕死!”
“好,拿这面团旗就交给你,你把这种精神保留下来,把飞虎团的火种传下去,能不能做到!”
“保证完成任务!”
马晓鹿激动无比,擦掉眼泪,接过了这面团旗,他又感觉到,自己的那些兄弟,聚集在天上,庄严地向自己敬军礼。这时候,马晓鹿才注意到对面的人,年纪很轻,一套普通地军服,没有任何肩章,能够表明他的身份。不过在一旁肃立的将官们,给了最好的注解。
“你是…。”这给了他很大地鼓励。
“好好干,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兵!”
这个人,就是中国的皇帝赵刚,这已经是他第五次把团旗交给某些人,在抗洪抢险的过程中,有将近十个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被洪水几近全灭,这让赵刚痛心无比。每看到一面团旗,赵刚就心痛半天。这些团队可都是老团队。枪林弹雨中才炼出来的。一旦全灭,就很难恢复到原来地水平。
德国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此时正在中国进行友好访问。他亲眼看到
军队的表现,在二十几年后,他地回忆录里面对这个描述,可以看出中国军队给了他很深刻的印象。
“1903年中国遭受很大的洪水,淹。:调动中国军队,开始救援工作。皇帝笔下乘坐飞艇穿梭在长江沿岸,我也有幸陪同参加。在长沙一个决口的地方,我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军队,整营,整团队的跑到江岸,扛着麻袋估计是土。
他们不分那一位是团长,那一位是士兵。都赤膊上阵。后来这个地方发现塌方,我看到本世纪最精彩,也让我最为震撼的一幕:一排排士兵,军官。跳入水中,手挽手,可以从望远镜发回来地图片上看得很清楚。
那些军人被巨浪淹没了,后来我知道。那就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我曾经带过的老部队平寇军飞虎团的。我为曾经有这样的部下感到自豪,与中国军队相比,中国的军队虽然各方面都要强于中国军队,但是在精神方面,我只能遗憾的说,中国军的精神没有人比得上!
回国之后报纸不停地报道中国相关情况。有些国外刊登的照片。军部说要删除一部分,我对这种事情没办法阻拦。但是那天我亲眼看到,一位中将长官,站在齐腰水里,指挥着他地士兵。用一排排人墙挡住洪水。这就是中国军队!
我这才明白,中国军队并不象那些法国,意大利的军队那样。什么缺乏组织,几乎不听调遣。并且个个爱财如命等等的缺点。在中国士兵的字典里面是不存在地。在具有高速流速的洪水里,用身体阻挡水流是几乎会送命的。这跟打仗没什么区别,甚至比战争还要残酷。但是直到没顶的时候,中国军队还是那样毅然不动。决口之后我甚至认为,当大水退去地时候,那些士兵和将官一定还在坚守岗位,准备下一次迎击风浪。
开始我并不懂皇帝陛下的意思,不过后来我才真正弄懂了陛下的意思。看来,这是中国用无硝烟的手段,在证明给我们看,在警告我们。他们是无敌之师,其它军队面对死亡胆小却诺,大面积溃败。但是这些中国军队,竟敢用身体去阻击洪水。我们击败了法国人,但是如果面对中国军队,那么也许,我不想假设什么,结果是肯定的。
中国比我们落后这是肯定的,但是只要他们士兵在,我们的皇帝大肆叫嚣地时代就永远结束了。我心里明白,和这样的军队打仗真他*的是疯子。中国参加抗击洪水的部队,多数是精锐之师,平寇军,平虏军均参加。这一次才真的显示中国军队在调动,配合,战斗转换上的经典。“黄祸“这个词语已经不适应这个世界,也许中国人更适合统治这个世界。
鲁登道夫的说法在某一方面是正确的,在这场大洪水面前,在通往各灾区的道路大部分被冲毁的条件下,中国军队表现出了巨大的能量。这也得益于强大的国力和热情的人民…这次抗洪斗争取证,人民战争是致胜之宝。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人与自然灾害的“战争”中,中国广大抗洪官兵和灾区人民,以钢铁般的意志,众志成城的气概和气吞山河的壮举,与大自然展开生死搏斗,终于战胜洪魔。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州、济南、南京、北京、沈阳军区、空军、海军、二炮、武警部队和军队院校共十多个集团军,近百个师团,几十万雄兵以及500预备役民兵投入抗洪抢险,是建国以来中国军队为抵御自然灾害而动用兵力最多的军事行动。
以前,中国军队如此大规模的快速集结是从未有过的,这既是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检验,也是对中国战时动员体制、中国综合国力最有力的检验。03国总动员抗洪救灾的壮举将记入史册,其成功经验对加强中国战时动员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如1800年法国为同意大利作战用了|起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参战国军队完成任务的时间已减至5天,这次中国军队的反映让世人惊叹,竟然只有5小时,第二天已经有十五个师出发,并凭借并不完善的铁路前进了两百公里,这是什么速度!
这种速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安,各国认识到了与中国军队的差距,开始加紧军备,以免在将来的战争中失败。一场看不见硝烟的陆军军备竞赛眼看又要开始,各国元首不仅开始哀叹自己的钱包。
然而赵刚作为一个全局者,又必须看到,与军队所受到的损失相比。人民所受到的损失,更加惨重!而九江段的大决口,也必须要查个水落石出,要给死去的人民一个交待,给那些应用的军人一个交待。
第九卷 盛世卷
第三十四节 … 痛定思痛引听证
为一个全局者,又必须看到,与军队所受到的损失相受到的损失,更加惨重!但是房屋就到了几百万间,受灾面积更是集中在中华国最精华的几个省,工业农业受到的损失让中国全年的经济减缓了一个半百分点。
这些损失已经造成,不可挽回,而预防即将发生的事情成为最重要的事。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过不及时的防治,隔离,那些被水冲走的牲畜,都会引起瘟疫的蔓延。这在历史上都是得到过证实的。
救灾,然后灾后自救,同时做好卫生防疫,是大水灾之后必然的历程。在经过了痛苦的三个月之后,全国范围内的水灾开始退去,铁路经过抢修之后纷纷恢复了通车能力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和地区均紧急启动了救灾预案,救灾应急机制迅速运转起来。
洪灾刚发生的时候,中央财政便紧急下拨防汛救灾经费。根据灾情的发展,中国民政部马上启动了救灾工作一级响应,进入紧急应对状态。7月11日,郑州铁路。。|。通道,仅用一天时间便将总理府紧急调拨的一万顶帐篷抢装完毕,并按专列的级别火速运往安徽灾区。
安徽省和沿淮各地政府紧急启动了救灾预案,受灾民众的转移安置及吃饭、住宿、医疗等均与防洪工作同步有序进行。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方法,加快救灾款物地下拨速度。并派出官员督促检查,保证下拨款物即时到达灾区使用。卫生防疫部门启动救灾防疫预案。迅速将备存的100多万元地药品全部调往灾区,并派出医疗小分队赶赴灾区巡诊,进行卫生防疫工作。
作为重灾区的安徽省紧急下拨防汛救灾经费近100元,保证了防汛抢险和安置灾民的需要;先后派出100多支医疗小分队共4医务人员在灾区进行医疗防疫服务。现在,安徽淮河流域转移安置的近百万灾民生活安定,灾区虽然受灾严重,但是最后没有发生重大疫情。
712。安徽省将中央下拨的1400元救灾款直接拨到受灾县(区)。主要用于应急阶段转移出的困难群众生活安排,解决部分被水围困群众的缺水、缺柴、缺菜问题,以及部分地区灾后建房。
李小丫是一个普通地农家小女孩,然而洪水却让她有了不同寻常的经历,当洪水来临之际。李小丫的奶奶一行人刚走过一段田埂,就听到堤上大呼小叫的声音和江水滚滚的轰隆声。奶奶见情况不好,就一手拉着李小丫,一手牵着她的二姐江黎跑起来。
李小丫的妈妈和大姐一人抱一个弟弟,也紧跟在后。不大一会儿。江水就冲上来了,水漫到了李小丫的腰身,强大的水流把她地妈妈、大姐和弟弟卷走了。奶奶只是因为抓住一棵小树,祖孙仨才没有被浪头席卷而去。心爱的亲人不知去向。李小丫不禁哭出声来。
洪水越涨越高,看来小树不能再长久保护自己了。她们便想趟着水走,可60多岁的奶奶怎么也走不动了。不想拖累孙辈,奶奶对她们喊:“快跑。孩子,莫管我……”这时,有个战士闻声游过来,将她们分别带到两棵小白杨树上,并嘱咐抱紧树,接着又去救其他的灾民群众。
奶奶与李小丫一块抱着地树不大,一个巨浪打来。小树被折断。水,此时已漫到***颈部,幸亏李小丫会踩水,奶奶边摸着走,边拖着踩水的孙女找能攀着的树。好不容易,总算找到了一棵可停靠地树,洪水又把***身体冲撞得晃来晃去,奶奶踮着脚尖,把李小丫向树上顶了顶,说:“孩子,你往上爬一点。快!快爬树,莫睡觉,等红五星的叔叔来……”又一浪头打来,李小丫就再也不见奶奶了。
夜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得洪水的咆哮。水流越来越急,被李小丫抱着的小树冲得左右摇晃,吱吱作响。随后,水又涨高了,到齐颈了,李小丫又向上爬了爬。好几回小树干从她的手中滑脱,她在浪流中直呛得连喝了几口水……几经挣扎,她终于找到了一棵稍大地小杨树,一把一把地往上爬,用双脚踩在上面,总算可以歇歇气了。
第二天凌晨5许,武警湖北消防总队的施救人员在冲锋舟上透过蒙蒙天色,无意间隐约发现一棵树上好像栖着什么。驶近一看,只见是个小孩趴在上面,孩子23的身体浸泡在水中,裤子被洪水身赤裸着,双眼微睁,奄奄一息。
六龄女童李小丫在激流中浸泡了9个小时,终于获救,幸免于难,这不能不说是生命奇迹。之所以出现这个奇迹,一说缘于她奶奶在关键时刻把她推上了水中的小树,并告诉她不要慌,等人来救。二说由于武警官兵及时发现了她,把她救上了冲锋舟。
三说李小丫会游泳、爬树,有了在洪水中自救的技能。四说李小丫有非凡的毅力。在洪水激流中挣扎了9个小时,很多大人都坚持不住,她却挺住了——这种毅力,是很多城市小孩与独生子女所不及的。五说李小丫机灵敏捷,及时抓住了小树,并死抱不放。六说平时父母对她少溺爱,锻炼了她独立活动的能力。
李小丫能死里逃生,更重要的是缘于她自身的“野”。尽管李小丫的父母没有请过家教对她进行特殊训练,李小丫也没有机会受过专门的“磨难”教育,但生活的磨练使她“自学成才”:学到了一般孩子少有的本事。别小瞧那些玩水、爬树之类的小本事,正是这些小本事在那次遭遇洪水时发挥了大作用。
经全国各大媒体地宣传。特别是在中央电台及赈灾晚会中出现,这个六岁小女孩为当年抗洪抢险大决战中最受世人牵挂的小灾民。不少全国各地地小朋友给她写信。称赞她的敏捷、顽强,并给她寄了不少文具用品和钱。
不但如此,海外华人,欧美国家的人们得知李小丫的事迹后,都纷纷慷慨解囊,救助在洪水下艰难度日的中国灾。李小丫成了1903年大水中受灾人民的代表。但只是在1903年一年,慈善基金会就收到了高3000万的捐款。在这些好心人地帮助下。救灾工作开始越来越顺利。各地民政部纷纷公布救灾进展,让赵刚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安徽民政部的报道
在寿县黄台村安置点看到,救灾专用帐篷已经发放到位,中午12左右,当地群众正在用做饭。安置点的负责人徐长松说,在洪灾发生后,他们就迅速转移了灾民,并将他们安置在提前搭建好的救灾专用帐篷里,挨家挨户发放救灾专用物品。还将电通到救灾专用帐篷里,并给每家送去一
水和15公斤大米。
重庆民政部的报告
719日重庆获得政府救灾生活应急补助资金1400万元。截至20日12时,重庆市民政局已紧急向铜梁、璧山、沙坪坝、合川等重灾区调拨救灾帐篷330,棉被2500床、毛巾被12000条、应急灯50盏、蜡烛2只。电筒2000个,方便面1万桶,饼干1万袋,矿泉水2万瓶。同时。积极争取民政部支持,从四川调运的800帐篷已于20日凌晨3运抵重庆,正在向各受灾区县分发,从天津调运的1000顶
重庆下一步重点将加强灾民生活救助,妥善安排灾民生活,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医疗保障。抓好灾民倒房重建。确保灾民春节前住进新房。
成都民政部的报道
72日以来,四川省遭遇到今年以来范围广、强度大的》|天气过程,导致严重地洪涝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截至720,政府已下拨救灾应急资金3200多万元,有力支持了四川抗灾救灾
四川省已按照灾区各地的受灾规模和严重程度,下拨救灾资金万元。救灾资金和物资陆续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并紧急调运帐篷顶,衣被7万余件,粮油1340+和分散安置的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饮水、有医疗并及时派出574医疗防疫小分队,救治伤员1。2万余人,消毒3900多米,保证了灾后无疫情。
郑州民政部报道
入汛以来,河南省淮河流域出现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涝灾害,局部地区灾情严重。
面对洪灾,河南省紧急下拨救灾款和各类救灾物资,社会各界也纷纷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河南省共收到中央下拨地应急救灾资金3600万元。河南省也先后下拨生活性救灾资金、生产性救灾资金和特防汛资金各1000万元。河南省民政厅有关人士介绍,各类救灾款物目已经全部发放到位。
重灾区武汉民政部报道:
自7月17日以来民政部已向湖北省下拨救灾款3900万元,其中已下拨到京山县、五峰县、巴东县、钟祥市等10余个重灾区款主要用于应急阶段转移出的困难群众生活安排,以及部分地区灾后建房,确保灾民有住所、有饭吃、有水喝、有衣被、有病能医。
经过了紧急拨款以及大量细致耐心的善后工作,大水灾之后没有出现任何疫情,这也成为救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被中国人民所牢记。这场洪水,来势凶猛,带走了数十万人地声明以及十几亿元财产,给了赵刚难以接受的损失,然而如果回头看地话。难道说没有人获得因素?
处理完这些之后,赵刚转过头来。第一件要处理的就是那些豆腐渣工程。
这次大洪水,也波及到了平遥,结果著名地山西平遥古城有一段城墙坍塌,据平遥文物局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一段墙体修建于明清时期。当时内部采用了当地的材质,并不适合用来砌城墙,在碱性较重的环境下风化,就会发生突然坍塌。”最后。该工作人员认为,倒塌地墙体可以说是古代的“豆腐渣工程”。
赵刚在知道了这条消息,真是感慨万千。古人修的“豆腐渣工程”居然能400之久,然后在大洪水中坚持一个月,最后暴晒半个月,这才倒下。
还有山西应县木塔已有960历史,仍巍然屹立;河北的赵州桥已历1300年风雨,雄风不减当年,洪水虽然了,可还是不能动其分毫;四川地都江堰更是有2200的高寿,至今仍未见老态。
赵刚不由失笑,今天的优质工程不要说和都江堰、赵州桥比了。如果能达到平遥古城“豆腐渣工程400安然无恙的水平,不,只需要能撑上200就谢天谢地了,就大喜过望了。就是优质工程中的优质工程了。
这事也真叫人想不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