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窃国大盗-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会儿他可真的是有些迷糊了,难道路易十四打算在中国开个银行什么的?!
“哦!……”卡西莫多男爵看上去似乎有点害羞,诺诺了半天,方才小声道,“陛下,贵国地丝绸、瓷器、茶叶以及一些植物药品在欧洲非常畅销,您知道么?!”
“这个当然!”林风狐疑地看着他,不由自主地多了几分警惕,要知道这帮帝国主义可没一个好东西,可别一不小心就钻了他们的套子。
他仰直了身体,紧紧地盯着卡西莫多,“你们想买这些商品?!”
“是的……哦,但是不是您想象中的那样,”卡西莫多想了想,解释道,“我们的王,路易十四国王陛下的意思是,您可否将贵国商品的欧洲销售权转让给我们?!”
“什么?!”林风吓了一大跳,不会吧?难道路易十四也是穿越的?!就现在这个时代,他就懂得玩跨国代理了?!
“哦!……我们的意思是……您知道的,我们法兰西和贵国一样,我们的海军实力都不是很强大,但是却对远洋贸易又非常渴望,”卡西莫多苦笑道,“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希望能否通过某种形式和合作,来解决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哦,那你们的解决方案就是?!……”
“陛下,我们的建议就是:我们,也就是法兰西王国,愿意和贵国签署贸易条约,大概的贸易方式就是:我们在贵国的港口,譬如广东、福建、登州等港口按照当地市价直接支付一定的货款,然后再使用本国商船,或者雇佣第三国商船,运输到欧洲大陆进行销售,待销售完毕之后,再向贵国全额支付余下地款项……”他小心翼翼地说到,“陛下,这样做的话,两国在贸易上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也减少了很多利润流失,您觉得怎么样?!”
林风怔怔地看着卡西莫多,直看了半天,看得这个欧洲帅小伙毛骨悚然,突然“噗嗤”一笑,抬起手来,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卡西莫多卿,你觉不觉得朕是一个傻子?!”
“哦……我的上帝!”卡西莫多男爵吓得魂不附体,慌张站起身来鞠躬致歉,“抱歉,尊贵地皇帝陛下,如果我刚才的提议有什么让您生气的地方,请一定要原谅!”
“也不是什么生气,”林风摆摆手,“这么说,你们是希望拿到这些中国产品的独家欧洲销售权,是不是这样?!”
卡西莫多想了想,点点头,“您的智慧无与伦比,我尊敬的陛下!”
“那你们知不知道这是要打仗的?!”林风嘲讽地道,“至少荷兰人、英格兰人就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并且会向你们法兰西的运输船队开战!”
“是的,我们有所预料,但是我们法兰西王国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卡西莫多男爵傲然道,“至少在欧洲,法国陆军是所向无敌的,任何人都要考虑激怒伟大地法兰西人民会造成多么可怕后果!”
“朕看没什么后果,如果说有后果,那就是从东亚、南洋、印度洋、非洲海域一直到地中海甚至北海整条航线都会打成一锅粥,”林风有些不解的摇摇头,“朕听说路易十四也算是一位雄主,难道他在制定国策的时候,从来都不会进行全盘考虑的么?!”
卡西莫多男爵有些尴尬,刚才林风虽然是信口猜测,但去和事实相去不远,现在的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的确算是欧洲第一狂人,在他即位执政之后的这些年,法国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战争状态之下,而且一打就是半个多世纪,有时候几乎是同时与好几个国家、甚至是与整个欧洲作战,可以说现在的欧洲大陆,没有和法国人打过仗的国家实在是少得可怜。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法国终究还是打赢了,并且赢得了欧洲霸权,虽然付出的代价是政府濒临破产。
见卡西莫多尴尬无言,林风缓和了下语气,温和的道,“而且最重要的是,朕也不觉得此项政策朕的国家和人民能得到什么好处,卡西莫多卿,相比你也知道,目前我国的商品是供不应求,是不愁没有人上门来买的!”
“这个……”卡西莫多想了想,终于一咬牙,将最后的班底和盘托出,“陛下,其实我国政府的打算是,如果欧洲地其他国家觉得不能接收此项双边协议,那么我们法兰西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妥协,譬如:我们可以向他们出售一定的代理销售份额,以避免战争直接爆发!”
“是吧,其实朕也猜得出,你们法兰西现在可能就是愁着没法在远洋贸易上插手,所以才会出这么鲁莽的招数,”林风拍了拍桌子,哈哈大笑,摇头道,“不过卡西莫多卿,这桩事情却也不是朕说答应就能答应的。”
他微笑着看着卡西莫多男爵,认真地的解释道,“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在全球贸易圈内的地位,以及他所能掌握的殖民地、势力范围以及市场份额,是和那个国家的海军力量有着最密切、最直接的关系的,坦率的讲,你们法兰西……”他指了指自己,“……也包括我们大汉帝国,虽然有着陆上地无敌劲旅,但在海洋上,暂时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卡西莫多男爵急忙分辨道,“但是陛下,现实是现实,努力归努力——难道这样的现状,您不希望进行改变么?如果我们现在仍然不敢去做任何努力,那将来怎么可能会有改变的可能?!”
“朕对此项合作的前景并不看好,”林风微笑摇头,“而且,朕也感觉朕的国家和人民并未在此事上获益!”
卡西莫多摇摇头,“一定能够获益的,而且是马上!”他猛地一抬头,迎接上林风惊讶的目光,缓缓地道,“尊敬的陛下,据我所知,现在,贵国和西班牙王国在吕宋岛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着既为尖锐地冲突,是这样的么?!”
林风登时收敛笑容,眯了眯眼睛,直视着卡西莫多,目光锐利,有若实质,“不错,但是那又怎么样了?!”
“这正是大汉帝国和法兰西王国缔结条约的直接理由!”
卡西莫多男爵迎着林风的目光,凛然直视,毫不退缩,直到这时,连旁边一直对他颇为不齿的汪士荣也惊呆了,这个看上去几象花花公子的纨绔子弟仿佛突然间变了一个人似的,沉稳而老练,毫不怯场。
“陛下,如果您需要那块岛屿,法兰西王国——路易十四国王陛下愿意为您效劳!!”卡西莫多微微躬身,“正如您所知道的那样,如果当大汉帝国和法兰西王国正式缔结条约,成为最亲密的盟友之后,那么,为了盟友的利益,法兰西王国就完全有理由向那个大家都讨厌的国家施加压力了!”
林风心中一震,霍然站起,“卡西莫多男爵阁下,象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什么小事!”他紧紧地看着对方,“朕想问的是,您是否已经得到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正式授权?!”
“正是这样,陛下,您完全没有必要怀疑!!”卡西莫多男爵扬着头,傲然道,“而且本人现在对您说的每一句话,都并非是来自于本人的头脑,而是来自于巴黎、来自于王宫,是来自于王国政府的声音!!”他站起身来,举起手,“本人,法兰西世袭男爵卡西莫多,愿以贵族地名誉起誓,以上言论均属事实,绝无半句谎言欺诈!愿上帝见证!!!”
林风一拍桌子,断然道,“好!——那朕就和你们法兰西缔结这个条约!!”他竖起一根手指,“不过,卡西莫多卿,你可千万要记得了,条约的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拿到吕宋岛;其次,条约的期限最多不能超过十五年!!!”
卡西莫多愕然望去,林风却再也不给他争论的机会了,摆摆手,“这就是朕的最后决定,卡西莫多卿,请立即将朕的意思传达给路易十四陛下,告诉他,这次合作的主动权,朕已经交还给他了,至于能否达成,那就看他如何抉择了!!!”
第三十五节
军事和政治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中国境内的文化思潮起了相当大的反作用,随着大汉帝国各重兵集团的陆续南下,南中国各地的伪清殖民政权、地方军阀政府顷刻间土崩瓦解,而在此之前,曾被用各种屠杀手段强力遏制的社会反思思潮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出头来。
在这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思想潮流之中,影响最大、受众最多、最为激进的莫过于针对关于几十年前的八旗入侵的大批判,其中批判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昔日的明帝国政府的施政措施,非常尖锐的指出了:“思宗舍小仁忘大义、行事骛远”,从而导致“海内俱焚、内外交边、九边大开、家国大难”,总之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明帝国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应该负主要责任,尤其是领导阶层的渎职和失误是不可原谅的。
而第二个方向就非常明确的指向了东林党,实际上,当这个思潮刚刚在江南开始迸发的时候,整个中国包括南方自己都是吓了一跳,要知道东林党虽然在明亡之后在政治上的势力衰到了极点,但它在南方的影响力依然是巨大的,而不少明帝国的遗老遗少张口闭口就是我东林如何,一副:读书人就是东林党、东林党就代表了读书人的面孔。实际上,这个观点在之前数十年之内也曾经得到过非常普遍的承认。
可以说,在明帝国灭亡之前的那数十年之中,东林党在国内的名声的确是相当不错,至少大部分老百姓是这么认为,当然这种声望在几十年之后看起来显得有些可笑,但在当时国内政治斗争的两派势力之中,以官僚阶层为后台的东林党的确是在舆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而相对来说,以皇帝为后台的阉党集团就差很多了,可以说在这一方面双方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
相信明朝的皇帝应该是非常郁闷的,把一些太监推到台前充当政治代表,那种先天性的形象缺陷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去弥补。
不过当明亡之后,东林党的名声就马上就臭了,当初八旗殖民军伙同汉奸伪军部队大举侵华时候,被批得狗血淋头的农民军不屈不挠的坚决抵抗,而一贯以“忠直、大义、清流”等等大帽子自我标榜东林党却立即趴了下来,将土地和人民朝侵略者双手奉上,这种令人吃惊的转变可以说震撼了整整一代人,如果在明代以前读书人还相信“风骨”之类的东西的话,那明亡之后,这话就完完全全变成了口号,恐怕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了。
所谓的东林党立即变得臭不可闻,除了一些傻瓜式的读书人仍然在自我催眠之外,所有人都看穿这个明为学术团体,实为政治集团代言人的真面目,不过令人无奈的是,那些昔日的明帝国东林党摇身一变,又变成了殖民军的土著官员,这批人利用满清政府残暴的文化政策,将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发生的批评和反思全部强行压制了下来。
但是随着林汉政权的南下,这种压力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对此早已不满的南方士林立即群起攻击,这种批判的声势和烈度大得异乎寻常,到了后来,几乎象是弄成了一场文化洗脑运动,但凡是和东林党拉上关系的,几乎都被拉出来大骂了一通,这里面甚至包括了顾炎武和黄宗羲。
帝国政府的反应令人颇为费解,起初,挑起批判大旗的南方士林在大肆批判的时候,不少人对满清政策的屠杀政策倒还是心有余悸,但凡骂人的时候,大多都还是好好斟酌了一番,要知道骂人这个活动也是非常之有技巧性的,而读书人的骂架,那也肯定和平常的泼妇骂街要大为不同。
基本上,这个被批判的等级被分为几等,头等被骂的当然就是已经被楸出来的那一小撮,譬如范文程、洪承畴之类死靶子;而紧随其后的就是昔日崇祯的几个失节的内阁大臣,到了第三等,那就是南明政府的那帮子汉奸了。
不过这种很有秩序的排队分级很快就遭受了严重地破坏,要知道现在进行批判运动的主流并非是一个组织严密的舆论宣传机器,而是一大帮读书人,这批人分居各地,乱哄哄的一窝蜂上来大骂,发言也是杂乱无章,所以不免泥沙俱下,其中除了少数相互之间有联系、有默契的小团体之外,大多数人都是胡乱找了一个不顺眼的家伙开炮,以求一骂成名,甚至还有不好人直接就是信口胡说,把自己的某仇人戴上个东林党的帽子然后开骂,然后仇人反击,稀里糊涂骂成一团。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判的范围就没办法控制了,几乎全天下有名望的儒家学者都被不由自主卷了进来,其中就包括了顾炎武和黄宗羲。关于顾炎武的事情,虽然他本人不是东林党,但众所周知的是,周大人是天下名儒,结交遍天下,所以若说他身边的朋友里没有东林党人那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种行为就立即被人挂上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或者小人党什么群什么、君子群什么党什么之类的大帽子,被认为是有东林背景的伪君子。
而关于黄宗羲那就更冤枉了,若是光说他本人倒还真的和东林党没什么瓜葛,但遗憾的是,他父亲却曾经是东林党的得力干将,昔日在崇祯朝也算得是党内说得上话的一号人物,而咱们中国人向来喜欢按照血缘关系朝下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个儿子会打洞,这个姓黄的既然摊上这么一个混蛋老子,那他自己能干净么?!
当这种言论刚刚出来的时候,可着实把南方的一大票地方官吓得不轻,实话说现在仍在留在南方地方官位置上的那批官员,绝大多数都还是伪清投降过来那票人,这会儿大多数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却没想到自己地头上居然会公然出现攻击“朝廷命官”的文章,而且广为流传轰动一时,要是朝廷追究下来,这个麻烦还真不小。
更摊开一层说,这两位可不是别人,一个是帝国博学鸿儒兼太学博士,平日里有事没事还得给皇帝筵前讲经——这个是什么意思,朝好了说预备宰相,朝坏了说是政府形象代言人,最次那也是今后的那批天子门生的恩师。
而另外就更不得了,学名满天下、天下大儒,朝廷三品大员,而且更为可怕的是,他还有个头衔叫“帝师”!!
皇帝的师傅你们也敢骂?!这种事情闹个诛杀满门还真是一点也不冤枉。
于是地方官一面飞奏皇帝,一面赶紧出动人马,紧急进行镇压,一家伙把大票读书人抓的抓、扣的扣,几乎牢房都快被关满了,但令人跌破眼镜的是,当这个活儿才干到一半,南方大票读书人正打算仿照东汉故事赴阙上书或者全国跑路的时候,扬州传来消息:朝廷不以言罪士大夫,放人!!
江南官场顿时集体失声。
然后士林轰动,林风形象立马从朱元璋级别朝李世民那个阶段直线上升,天下士林人人交口陈赞:看,果然不愧是读书人出身的皇帝啊,深得我孔孟之精髓,果然就是与众不同!
实际上,就在汉军南下之前,南方士林对林风的普遍看法是:“福建破落子,读书不成,转而投军”的角色,文化水平大体上和个客栈掌柜的差不多。
得到帝国政府的纵容之后,士林言论当然更加肆无忌惮,可以说现在的舆论空气几乎是空前未有的自由,如果从历史上来比较的话,可能就只有春秋和战国时代能拿来对比一下,但凡是带了个头巾的家伙无一不是牛B哄哄,逮谁弄谁,于是受害者范围继续扩大,整个帝国上下,从林风那个级别朝下数,由李光地开始到最乡下的某乡丁结束,但凡只有读书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某官挨骂,帝国政府的官员威信,普遍性地下降了几个等级。
实际上就在这个时候,林风也承载了来自官僚集团的巨大压力,就在大批判持续而深入地进行的时候,朝野官员几乎就象是发疯了一样拼命上书,强烈要求帝国政府对这种封建主义自由化倾向进行严厉镇压,实际上到了现在,这种毫无秩序的舆论现象对目前的中国社会造成的负面印象和社会混乱是显而易见的,而自秦始皇时代开始,中国各朝各代含辛茹苦营造的“衙门威武”形象几乎遭受了倾覆性的打击,这对今后地方政府对行政区划内的控制是非常不力的,直接影响今后政府行为的行政效果。
这一次的士林大混乱和前几次经历过的读书人闹事可谓完全不一样了,不论是规模、影响、效果,还是事件本身的性质和目的,都有着质的区别。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这一次林汉帝国内部朝野各派势力几乎达成了空前的一致,那就是一定要进行大范围的镇压——最少,也要遏制住这种思潮泛滥的势头。
·文}林风对此依然保持了镇定和沉默。
·人}没有人知道皇帝陛下现在在想什么。
·书}作为帝国政府最高首脑,作为一个军政两面的全权独裁者,他目前的表现是令他所领导的政治集团非常不满意的。严格的来讲,这就是渎职。
·屋}但是不论是官僚集团还是其他什么人,却对此无可奈何。
在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的力量,哪怕是最为最贵的皇帝,他的力量,也是远远要比一个集团、一个阶层要小的——
但是,在某一个特殊的时代,某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个人、一个领袖的力量却可以毫无悬念的压倒全国人民。
林风现在就拥有这种力量!!!
——这种凭仗是什么?!他拥有军队的完全效忠,他一声令下,百万雄师顷刻出动,踏平高山、跨过河流、越过海洋,扫平所有敌人;他拥有中国近五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崇高声望,皇帝一声号召,全体在野的士林阶层便会群起响应。
在当今时代,在大江南北,他是民族救星,令千万人倾慕崇拜;在长城内外,他就是无敌战神,令所有敌人深深畏惧。
这种力量,即使是控制中国政治一千多年的官僚集团,也是绝对无法与之无法对抗的。可以说,只要皇帝愿意,他马上就可以摧毁这个集团、清洗这个集团或者重建这个集团。
中国民间曾有一句俗语,叫做: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能够让一个人压倒全国人、能够掌握着时代、能够控制着历史,能够指引着历史轨道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人物?!遍数中国五千年历史,可曾超过十个?!
那些所谓的钻营苟且,靠小聪明、小马屁混得一时得意的纨绔小生,他们也配称“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尽选汉语荟萃,那就只有一个词最为合适:狗屎!!!
在东方文化体系以及思想惯性上,领袖的价值是被放在至高之位的。现在发生在林汉帝国政府统治下的这一事件,是这个理念的最好诠释。现在,帝国政府内的全体官员感觉集体不安,然而皇帝林风轻轻一句:“放人!!”
于是被压制。
在接近煎熬一般的忍耐当众,当士林阶层对帝国政府内部的诸多官员进行广泛批评、甚至连听众都感觉有些陈词老套之后,风向再次一变,矛头直指国外,直接指向国内仅剩地几个尚为被铲平的数路诸侯:南周吴氏政治集团、台湾郑经军事集团和广东尚可喜军阀集团。
当士林的注意力刚刚转到这个集团身上之后,突然之间,愤怒就立即象火山迸发一样爆发了,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突然间恍然大悟、并且懊恼不已——原来之前批判的那些所谓的“汉奸、伪君子”都还是小鱼小猫啊,真正的叛国者、卖国贼在居然还好端端做着自己的“皇帝”、“郡王”,并且还坐拥大军,骑在数十年前曾被他们出卖、曾被他们屠杀过的同胞头上作威作福。
本就已激动昂扬的士林立即开始了大动作,投帖、时记、杂文、诗集铺天盖地蜂拥而上,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这四个昔日地伪清藩王立即成为了主流大反派,向来兼修历史的读书人立即引经据典,把这几个家伙连同早死地毛文龙之类,通通翻了出来,历数这些军阀从明末到现在伙同异族祸国殃民的罪孽,用各种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和谩骂,各种林林总总,从个人家庭八卦,到其领军在某年某月某日杀多少人,罗列得清清楚楚,传扬天下。
从奴儿干到兰州、从察哈尔大草原到南方前线,全国群起激愤,那些滚滚洪流一般的批判和呼喊转换过来,就只剩下两个字:战争!!!
全国士林都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不过皇后陛下也愤怒了。
第三十六节(上)
如果说有人问:现在中国混得最好的人是谁?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回立即回答:皇上!
当然,这个“皇上”肯定不是指龟缩在长沙和叔叔打内战的那个南周小皇帝,而是威风八面,一天到晚叫嚣着灭这个砍那个的大汉帝国皇帝陛下。
其实这个答案未必是正确的,至少不是老百姓想象中的那么绝对。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林风说话是一言九鼎言出法随,但如果到了一些特定的场合、针对对特定的人,那恐怕就未必有什么用了。
这种人不是很多,皇后陛下吴阿珂就正是其中之一。
如果要从历史上找个范例的话,那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林风在这一方面倒和昔年隋帝国的开国皇帝杨坚颇为相似,当然,如果要说个人才干和历史功业来看,两个皇帝谁高谁低确实很难比较,以上这种比较纯粹是从婚姻家庭角度出发,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在中国阶梯状的政治制度之中,“皇后”这个机构的设置颇为耐人寻味。从政治角度来讲,这个位置就真是正儿八经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算宰相也没得比,若是当老皇帝去世、新皇帝年幼的情况下,甚至还可以以自身的名义代为行使皇帝职权;而从本土文化角度来剖析,这个玩意的设置也似乎能在黄老学说中找到根据,大概的意思就是阴阳调和之类;而从最现实的角度的出发,那就是皇帝的老婆了——而且是大房。
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大汉帝国皇帝陛下并没有资格区分什么“大房”、“二房”之类,因为他就只有一房。当然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叫“宝日龙梅”的女人得到了帝国朝野的私下承认,差不多已经在政治上给予了“皇贵妃”的待遇,唯一欠缺的就只是那一场程序上的名份而已,不过皇帝陛下本人和她有没有发生过具体的实质性生育合做那就不好说了。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在很多时候皇帝本人是非常郁闷的,要知道从皇帝这门职业的工作性质来讲,和许多箩莉、淑女、熟女等进行生育合做可以说是其职业本身的基本职能之一,从小了说能够抚慰皇帝在繁重政务工作之后的焦虑的心情,从大了讲也关乎到下一代国家领导的人提拔和使用。
但是这套很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却遭到了一个叫吴阿珂的女人的强烈反对,而更为可怕的是,在外面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皇帝陛下居然也对此无可奈何。
实际上皇帝在家庭事物上的失败是从很早以前就已经注定了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林风发现了一个非常之令人迷惑的事情,那就是在这个时代,差不多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点害怕他,而即使不害怕的人,那也多半是非常之钦佩或仰慕,但是他自己的老婆却偏偏一点也没有这个意思,恰恰相反,吴阿珂女士针对林风所做的一切事情——不论是横扫天下也好、改革社会也好、称王称霸也,总之一概嗤之以鼻,并且既为鄙视。
譬如说,当年刚刚新婚之后,汉王殿下立即率大军北上讨伐东北八旗,其中刀光剑影艰难险阻血站连连最后终于取得巨大地胜利,消息传来,全国人民一片欢腾,但到了她这里,却只有一句话:“又是狗屎运!”
到了第二回,葛尔丹悍然南下,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林风拍案而起,奋然率军西进抵抗,一番血站厮杀半年,最终将凶恶的侵略者逐出长城之外,神州上下人人热泪盈眶,甚至就连于成龙都感动得投降了,但到了王府之中,吴阿珂女士却轻描淡写总结为一句:“还不就是为了那个小狐狸精?!”
哪怕是林风登记为皇帝之后,吴阿珂女士也始终未改变鄙视林风的习惯,外人所添加的一切“英明睿智、天纵之才”耀眼光环到了她眼里,通通都是狗屁,她的解释就是:“咱们家阿风简直就是个废物,要不是运气好,说不定早就……”
当然这种话是万万不能传出去的,一般那些宫女太监一听到这种话就自己自动过滤了,实际上也说出去也没什么人会相信,要知道现在的皇帝陛下可是正儿八经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本身既没有背景也没啥靠山,能有今天,全凭自己一手一脚挣扎。
这次国内掀起的一片批判狂潮,本来吴阿珂也不怎么理会,公允的讲,作为皇后来讲,这方面阿珂女士的确是做得无可挑剔,虽然林风一直都非常尊重她的一切意见,但她却似乎从来就对政治没有半分兴趣,而除了皇宫之内的繁琐小事杂物之外,她也很少关心外面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说有一次后宫干政的话,那恐怕就是昔日在忻州大战之后,皇后陛下对团结蒙古土谢图部人民这一民族政策表示反对,而除此之外,就再无其他劣迹了。
不过现在她却不得不再次出手了。
但是可以说明的是,这次皇后陛下干涉内政,应该可以算是清理之中。在这次全国范围的大鸣大放大批判之中,有一大票之前的风云人物被押上了历史审判台,其中吴阿珂女士的父亲吴三桂先生以及她母亲陈圆圆女士正是其中的重点人物,其攻击的火力之浓,批判的烈度之外,实在是令任何一个和此二人有关的人毛骨悚然。
相对来说,比较理智点的版本就是:阿桂和圆圆其实是真心相爱的,但是在有个叫刘宗敏的铁匠突然跳出来横刀夺爱之后,阿桂青年立即受到了心灵上的沉重打击,于是奋然叛国当了汉奸,虽然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但铸成的大错却已经无可挽回。
至于其他版本那就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了,总之要说起来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概括和介绍,大体上的分类主要有几个题材和类型:其中接受度最高、传播范围最广的是关于阿桂和圆圆的春宫画册,老实说这个东西的出现帝国现任的皇帝陛下应该也要负一定责任,在之前搞臭伪清政权的政策影响下,这个东西目前已经在国内普遍蔓延开来,搞得现在一发不可收拾,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十七世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而其次的就是各种版本的小说和评剧,大体的线索发展还是传统的“烽火佳人”系列,但可惜的是男女主角都不是好人,其中圆圆的形象变成了一个风骚女人,而阿桂则看上去象个随时随地都在发情的叫驴。
可以想象,当这些可怕的言论流传到皇后陛下耳中的时候是个什么情形?!虽然阿珂本人对吴三桂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怎么说两人也是妇女关系,而且吴三桂本人或许有些薄情,但对阿珂母女生活上的照顾也算得上是相当不错,所以若说是一点感情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