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秋狼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赵鞅完全没有了雄霸天下,独到专行,执掌晋国的执政大人威风和架子。在她的眼中,已经完全成了自己的车夫和奴仆。

  这正是南子想要的一切。

  车架走过绛都的街道,很快来到了一处僻静之地,赵鞅跳下车,上前抓住马缰绳,朗声说道:“王妃,到家了。”

  到家了?

  南子的心不由得紧紧的缩了一下,“这里难道将是我最后的家园吗?”

  不由得她多想,两位侍女上前为南子揭开帘子扶她下了车,随后与赵鞅一起进了院子。

  这座院子不算大,当然也不算小,陈设一应俱全,而且布置装饰竟然和卫国一模一样。

  赵鞅说道:“这里的物件都是我派人从宋国采办回来的,不知是否令王妃满意?”

  南子回头看了赵鞅一眼,只见他也正望着自己,那神情是一种征询和关切,完全没有其他男人见到她时的讨好和谄媚。

  南子淡淡一笑,“执政大人费心了,南子感激不尽。”

  她的心完全被赵鞅征服了。

  这一夜赵鞅没有离开他为南子精心准备的小屋。

  从南子身上他感受到了这个女人特有的风情和魅力,她简直就是上天送到人间的尤物,任何一个男人只要一得到她就再也不想离开。

  同样南子也从赵鞅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不同于其他男人的强势和冲力,她在被征服的同时,也享受到女人应有宠爱和滋润。

  南子躺在赵鞅的怀里安静的睡着了,有这样的男人在身边就算是天塌下来他也会撑起,用不着自己一个女人去担当和承载。

  此时的赵鞅权势有了,美人有了,他可以纵马由缰、驰骋天下了。

  春秋末期的中原大地在赵鞅的强势打压下,暂时掩盖了一切矛盾和困难,显得异常的平静。


第五十六章 被遗忘的家族


  绛都智府。

  在赵鞅如日中天的权势之下,前执政智跞的儿子智申几乎被人遗忘了。

  诚如他父亲智跞所说的那样,智申是一个不善言谈,性格内向的人。但是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心事比较重,虽然他继承父亲的卿位时间不长,但是他却对智氏的未来深深担忧。

  这种担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现在的赵鞅太强势了,照这样发展下去晋国迟早要姓赵了;另一个方面就是他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晋国各大家族都已经选好了太子,赵氏已经选好赵无恤为太子,韩氏的韩不信已死,韩庚刚刚即位世卿;魏氏虽然没有选择太子,但是魏氏只有一个儿子魏驹,不用选将来都是他的;而智申却有两个儿子,而且个个都还不差,该如何做出选择呢?

  当然了智申还有一个女儿智颖,在豫让刺杀梁婴父归来后不久,就在智瑶的极力主张下,嫁给了豫让。使得豫让这个漂泊了几代的侠士终于有了一个不错的归宿。

  女儿总算是安顿下来了,现在智申决定要在两个儿子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了。

  智申凝望着屋外的天空,静静的思考着,“此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谋定而后动。”智申对自己说道。

  虽然在择嗣这件事上,智申没有表露太多的痕迹,但还是让一个人看出了他的心思,这个人就是春秋末年著名的谋士………士茁。

  士茁是周王室贤臣苌弘的弟子,对于天体人文、宇宙万物有着精深的研究,他不但看出了智申的心机,还看出了智申乃是短寿之人,提早择嗣乃是明智之举。

  这天智瑶没事又来到了士茁这里,寒暄过后。智瑶对士茁说道:“先生,我观父亲近来好像有什么事情,整天不言不语的,一副思考的样子。”别看智瑶平常大大咧咧,但并不代表他没有细心的时候。

  士茁笑了笑说道:“你父亲会有什么事请?说说看。”

  “前一段时间,晋国战事较多,父亲大人倒是每天显得精神头十足,近期以来战事没有,政局稳定,他倒是整天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我想他一定是有什么事隐瞒着我们。”

  士茁捋胡须,笑着问道:“看来公子也是一个胆大心细之人,不错他一定是有什么事压在心上。想知道吗?”

  “先生猜出来了?”智瑶好奇的问道。

  士茁点点头。

  智瑶向前凑了凑急切的问道:“先生说给智瑶听听。”

  士茁喝着茶,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随后轻飘飘的说道:“你父亲在考虑智氏的接班人了。”

  智氏的接班人?

  智瑶惊讶的“啊”了一声,其实所有智府的人都知道迟早要从他与哥哥之间选出一人作为接班人,但他没有想到现在已经开始了。于是,智瑶试探性的问道:“先生以为兄长与我谁有可能?”

  士茁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话,说道:“做好你自己的事,自然就有可能。”

  智瑶问道:“怎么样才叫做做好自己的事?”

  “八个字:不问、不争、不馁、不颓。”

  不问、不争、不馁、不颓?

  对于这八个字的意思,只有有些不太明白,于是疑惑的望着士茁:“先生的话我不太明白,还请明示。”

  士茁继续喝着茶,慢悠悠的说:“不问就是你不要去打问此事,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争就是不要争着表现自己,宗主有事情让你做,你就认认真真的去做,不要把它当作筹码或者跳板;不馁就是把当上智氏的宗主成为晋国世卿作为你的奋斗目标,不要丧失信心和勇气,只要你兄长没有成为智氏的宗主,你始终都会有机会;最后就是不颓,就是指即使你失败了也不要颓废,认为自己将一事无成从此消沉下去,如果真是那样,你可就真完了。我的意思就是这八个字,你都明白吧?”

  智瑶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

  就在士茁为智瑶出主意的时候,智氏的宗主智申已经开始了他的选储计划。

  在晋国诸卿长达200多年的斗争中,只要一个家族不幸出现有一代人不争气,或是家族的子嗣是个败家子,那么这个家族就非常危险了,轻则被驱逐,重则灭族,急则身死人手,缓则祸及子孙。

  在晋国的世卿中,贾季、胥甲、赵同、先榖、三郤、栾黡……无不是如此,就是因为继承人没有选好,最终导致家族灭亡。所以在诸卿内斗的尾声时刻,各大家族越来越重视立嗣择优而立的重要性,而不是古板的套用周礼的嫡长子制度。

  在征询家族主要成员的意见之后,智申越发感到此事的难办,因为自己的两个儿子都相当优秀,智宵稳重处事妥帖,智瑶果敢处事大胆,而且二人都没有败家的迹象,家族成员的意见也是不一,这让智申很是为难。

  左右为难之际,智申决定向士茁请教。

  这天智申来到士茁所居住的院子,二人坐定后。士茁望着满面愁容的智申:“主公有心事?”

  智申点点头。

  “主公,不妨说出来看看,兴许士茁能为主公排忧解难。”

  智申望了望士茁欲言又止,士茁知道智申是一个不善言谈但心事又很重的人,于是起身说道:“主公若有顾虑不说也罢,主公你看我养的花怎么样?”说完就准备去院子里伺弄他的花草了。

  见士茁如此,智申说道:“先生还是坐下吧,我今天来真是有话要同你讲。”

  其实以士茁的聪明才智,即使智申不说他也知道智申想说什么,他只是不想点破而已。士茁再次坐下后,智申说道:“先生,你也知道我有两个孩子,而且都相当优秀。我现在想从他们中间选出一人来继承智氏的世卿之位。”说罢,智申摇摇头,不再说下去了。

  士茁笑着说道:“因为两位公子都很优秀,所以到底要选谁把主公难住了,是吧?”

  智申点点头:“正是如此!你也知道现在各世卿之间,选储是一件事关家族兴亡的大事,不得不谨慎啊!现在晋国的世卿基本都已经选好了接班人,赵氏的赵无恤,韩氏的韩庚,魏氏虽说没有选,但是只有魏驹一个儿子不用说也就是他了;可是我们智氏却有两个儿子,而且都相当不错。选谁这真的难住了我,还请先生为我谋划一下。”

  士茁心想你现在终于肯说出实话了,你真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啥吗?虽然心里在想,但他嘴上还是说道:“在我给你拿出注意之前,主公先说说家族人都有哪些看法?”

  “家族人各有各的看法,有支持智宵的,还有支持智瑶的,没有统一的认识。你也知道虽说宗主是从我们府里的人,但是这个人选却要得到全体智氏成员的认可,否则就会引起家族的内乱。我身为宗主,不得不慎之又慎啊!”

  智申说的是实情,虽然宗主在你家,但是却关系到智氏所有人的安危,所以在选择上还是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听完智申的话,士茁想了想道:“容臣冒昧的问一句,老主公当年可曾对二位公子有所评价?”

  老主公?

  老主公不就是自己已经去世的父亲智跞吗?

  士茁此话一出,一下子提醒了智申,就是啊父亲当年对两个孩子那是有过评论的,这可是说服家族成员最好不过的理由了。

  于是智申对士茁说道:“父亲大人当年曾对两个孩子做过评论。他说用智宵为宗主智氏可保平安,但难求发展;用智瑶为宗主,智氏将大有前途,但存在风险。”

  听完智跞对两位孙子的评价,士茁长长的呼吸了一口气,意味深长的说道:“原来是这样。”


第五十七章 未来的掌舵人


  智申此言一出,士茁倒吸一口气,对智跞的察人之术深感敬佩,可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他早就对智宵、智瑶兄弟二人暗中进行过观察,结果与智跞的说法一模一样。智氏若用智宵只会稳定发展但难有成就;但若用智瑶就会有很大的发展,的确存有危险。

  原因很简单,智宵稳重,智瑶张扬。以智瑶这种张扬的性格将有可能将他带往万劫不复的境地,但是除了智瑶又有谁来为老师苌弘报仇。

  想到这一层深意,士茁对智申说道:“老主公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

  智申望着士茁说道:“那依先生之见用谁更合适?”

  “那就要看主公您想让智氏发展还是想让智氏稳定了?”

  “当然是想发展智氏了,依照今天晋国的形势,智氏若不发展迟早会沦为他人鱼肉的对象。”

  “那要选谁不就是明摆着的事了吗?”士茁看似不经意的说道。

  智申听罢,犹豫良久说道:“用智瑶,我还是有所担心。”对于智瑶张扬的个性,作为父亲的智申也是知道的。

  “若有能人辅佐,主公就不用担心了。”

  有能人辅佐?

  智申望着士茁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对士茁说道:“感谢先生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说完起身告辞。

  回去后智申即刻派人前往智氏的封邑将智氏各个家族的族长们召集到郇城智府,在这里他将要决定智氏的继承人了。

  郇城智府。

  智氏宗主智申回到了智氏的封邑,智氏封邑上的各大家族族长们也到了。

  众人坐定,智申环顾了一圈说道:“今天把各大家家族的组长们召集到郇城,实在是有重要的事情和大家商议。你们也知道当今晋国的四大家族都已经把宗主的继承人选好了,赵氏的赵无恤、韩氏的韩庚,都开始在晋国的政坛上活动;魏氏虽然不存在继承人选问题,但是也加大了对魏驹的培养,可是我们智氏却一直迟迟没有对继承人做出选择,这一直压在我的心头的重大事情,今天召集各位前来就是为了讨论商议此事。”

  有族长说道:“宗主您也刚刚即位不久,现在就谈此时是不是有些早了?”

  有人附和道:“就是宗主大人春秋正盛,此事先放上几年再谈也不迟。”

  智申摇摇头:“虽说我刚刚即位时间不长,但是大家都知道立储之事是一件宜早不宜迟的事情,一旦继承之人提早立好,有利于培养和历练。如若选不好人那么前面世卿们的例子可都是触目惊心呀!再说了现在智氏的两个孩子都很不错,如不提早做出决断我恐怕日后会因此形成派系,到那时再选择不好就会形成家族分裂。”

  “嗯………,宗主考虑的周全,确实如此。”听完智申的分析,族长们纷纷表示认可。

  过了一会,智申说道:“既然大家的都认可现在可以选储,那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智申此言一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愿意挑头说话,谁都清楚此事事关重大还是宗主先说的好。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说话,于是智申说道:“既然都不说话,那我就把两个孩子的优缺点都在这里说一说,大家心里也好有个底。长子智宵为人稳重,处事得体但不够大胆,现在协助我管理智氏的赋税钱粮的日常事务;次子智瑶在晋国还算是有些名气,绛都的大臣们都说智瑶是须髯飘逸,身材高大;擅长弓箭,力能驾车;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流畅;坚强果断,恒毅勇敢;他的这五项本领在我们晋国那可都是出了名。当然了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仁慈之心有点差,在管理军队方面也是卓有成效,多次受到父亲老执政大人的嘉许。这就是我对两个孩子的评价,各位叔伯兄弟们以为如何?”

  听完智申对智瑶和智宵优劣点的分析,其实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大家还是不好直说。

  许久,一位族长说道:“宗主对两个孩子的分析很是透彻,必定是自己的孩子我们没有什么好说的。至于要选那个孩子当智氏的继承人吗,刚才宗主已经都分析出来了,不用我说大家都应该清楚,那就是智瑶了。大家以为是不是啊!”

  其他的族长们都点头附和道:“宗主已经分析的很是到位,智瑶这个孩子有勇气,定会光大智氏。”

  智申满意的望着台下的各位叔伯兄弟,这样的结果很是令他满意,原本以为会是一场激烈的争辩,现在看来自己是多虑了。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我就宣布了。”

  “慢,我有话要说。”一个声音从后面传出。就在智申将要宣布智瑶为智氏的宗主继承人时,一个人站了起来,打断了智申。

  智申以及智氏所有的族长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人站了起来,他就是智申的二弟智果,也就是智瑶的叔叔。

  “我反对立智瑶为宗主继承人。”智果朗声说道。

  智果的话音刚落,立即引起不小的轰动。

  “反对智瑶为储?这是为何?”智申不解的问道。

  “智瑶的优点宗主刚才已经说的很明白,但是智瑶的缺点宗主却轻描淡写的说过,这恰恰是我最为担心的一面,那就是他没有仁慈之心。将来的天下乃是仁人君子所得,可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没有仁慈之心就不会得到民心,得不到民心就不会得到众人的支持和拥护,如果没有众人的拥护智氏还能够发展壮大吗?”

  智申:“智瑶虽说仁慈之心有所欠缺,但是他有勇有谋,形象又好,单凭这一点就能够在晋国立足。兄弟,你好好看看今天的晋国就能够想到明天的晋国,今天的晋国在赵鞅的统治下井井有条,实力大增,天下诸侯望之而侧目,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赵鞅有勇有谋、胆略过人,如果他是一个老成持重、拥有妇人之仁的人,能够有今天的效果吗?不会,一定不会。”

  智申继续说道:“你说智瑶没有仁慈之心,那赵鞅他仁慈吗?他杀范皋夷等人的时候,仁慈过吗?他没有,他比谁都狠。我们的父亲大人倒是很仁慈,但结果呢?当着执政还是拿不了事,一样得听副执政赵鞅的。再说了,今天的我倒是很仁慈很宽厚,但是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活在赵鞅的阴影下,连个屁都不敢放。这种日子我受够了,我们智氏一定要选出一位像赵鞅一样的人物,将来光大智氏。让智氏也能够成为赵氏一样的家族,独霸晋国。”说着智申有些凄然。

  智申一番话令所有在场的智氏成员为之动容,大家越发觉着只有智瑶上台就一定会成为赵鞅那样的领军人物。但是智申有一点没有想到那就是赵鞅虽狠,但却是针对敌人,而智瑶的狠却是针对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同盟者。

  “宗主说得对,当下的智氏确实需要一个像赵鞅那样果敢的领导者,我们都支持智瑶为智氏的继承人。”诸位族长纷纷说道。

  面对众人的拥护,智果自知寡不敌众,于是赌气的说道:“虽然我知道自己说不过你们,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智瑶一旦上台将有可能将智氏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如果你们坚持选智瑶,那我就只有退出智氏另立门户。”

  另立门户?

  智果这话说的就有些绝对了。

  一听到智果要另立门户,众人劝阻道:“智果你说的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了吧,就算智瑶没有仁慈之心也不至于将智氏带到万劫不复的境地,更何况还有智氏这么多的叔伯兄弟,他有不对的地方,我们也会给他指出来,帮助他扭转方向的。”

  但是已经上头的智果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就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立智瑶我就离开智氏另立门户。”

  望着执拗的智果,以温和著称的智申突然大声说道:“让他走,我就不信离开他,智氏这座大树就会倒下。”

  啊?

  原本和和气气的智氏择储竟然演变成了这般模样,着实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有了智申这句话,众人也不再劝阻智果。智果回头望了望大厅里的所有人说了声:“大家保重。”

  说罢,转身离开智府大厅。

  经过智果这么一闹,原本心情甚好的智申一下子跌落到冰点,他命人将智宵、智瑶兄弟二人叫进大厅,当着所有家族成员的面有气无力的宣布了智氏全体族长们的讨论的结果,正是任命智瑶为智氏家族的宗主继承人。

  晋国太史府。

  就在智瑶当上智氏继承人的当天,他的叔叔智果带着家人来到了晋国太史府。

  太史这个职务在西周、春秋时期是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深受大臣们的尊敬。

  智果的到来,让正在忙着整理典籍的老太史有些吃惊,“大人今日前来我处有何事指教?”

  智果跪拜道:“智果今日前来,想麻烦太史一件大事。”

  大事?

  老太史一听有些意外,“说来听听。”

  “我想离开智氏另立门户。”智果坚决的说道。

  “哦?这是为何?智氏可是晋国少有的大宗族啊!”晋国太史吃惊地说道。

  “智氏要立智瑶为家族的继承人,我观智瑶心狠手辣,恐怕他当上宗主后会给智氏带来灭顶之灾,所以提出离开智氏另立门户,以避免日后的祸端。”

  晋国太史听罢,缓缓的说道:“且不说智瑶今后如何,但另立门户可是事关子孙后代的大事,大人你可要想好?”

  “智果已经想好,还请太史更正。”

  晋国太史见智果的心意已决,于是拿出史册,打开智氏这一卷记载到:定公21年夏五月,智氏六代子孙智果离开智氏另立辅氏。

  就这么一记载,智氏的子孙智果就由智氏变成了辅氏。

  我国先秦时期姓氏有别,改的是氏,不是姓。智氏为姬姓,姓是与生俱来的,不能改变,只能说智果由姬姓智氏,改为姬姓辅氏。另外,一个氏之下还会分为几个支系,比如豫让就是毕氏之下的分支豫氏。

  智氏择嗣引发族人出走另立门户的消息,很快就在晋国传开了。茶余饭后,人们纷纷谈论此事。

  听到智果另立门户的消息之后,智氏宗主智申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智申心中暗自问道。


第五十八章 新的方向


  南子的到来对一生戎马的赵鞅来说是莫大的欣慰,他觉着自己整个人都变了,变得幽默了、爱说话了、遇事也没有以前那样爱发火了。

  赵鞅知道这都是南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没事他就喜欢望南子居住的院子里跑,甚至连一些军国大事也会在这里处理。

  赵鞅这样的做法虽然遭到一些人的非议,但是他们却拿他没办法。一则在当下的晋国乃至中原大地找不出一个可以与他匹敌的人物来制约他;二则在我国春秋时期中国的宗法制度、“三纲五常”“女子从一而终”等禁锢男女交往的封建保守思想还没有形成,男女之间的关系相当的开放。所以赵鞅整天呆在南子的院子里,别人也找不出来批驳他的理由,只好由着他。

  过完年之后的一天,赵鞅心情大好很想找人喝酒,但是一想又找不到合适的人,老朋友韩不信已经死了,魏侈又是一个武夫喝完酒就知道闹事,智申又和自己隔着心,至于手下吗喝酒时就知道哄自己高兴,思来想去赵鞅只好来到南子的院子里找她喝酒聊天。

  穿过长长的院子,赵鞅来到里屋,看到南子正在依窗读书,那份安静与平和竟然让赵鞅不忍打扰。

  中午的阳光照透过窗户,照在屋内,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在依窗读书,屋内的花儿正在含苞欲放;春风吹来窗帘轻轻的晃动,拂过女子的鬓角,女子用手把吹乱的头发轻轻的掠到耳后,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样静谧,那简直就是人间最美的图画。

  赵鞅静静的望着这一切好久都没有打扰,直到南子猛一回头发现站在面前的赵鞅。

  “大人来了好久?”南子轻声问道。

  “见你专心读书不忍打扰,看的什么书,竟如此令你着迷?”

  南子拿过竹简,递给赵鞅。赵鞅一看是一卷《卫风》。随手翻开一看: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看完之后,赵鞅笑着说:“书中描写的这位美女一定是你吧?不然的话当今天下谁能够: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南子嫣然一笑说道:“那以大人所见,是庄姜(卫风·硕人中的主人公)漂亮还是我漂亮呢?”

  赵鞅道:“天下美女无人与你匹敌。”

  “依我看执政这话更像是在说,天下男人数我第一吧?”说完,二人都笑了,笑完之后南子说道:“今日大人提酒过来,一定是想喝酒了吧?”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南子也,吩咐下人准备酒菜,今日我们小酌几樽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那南子今日就陪大人小酌几樽。”

  不一会儿,酒菜就准备好了,赵鞅与南子移步到花园,坐在凉亭下,喝酒谈天。

  赵鞅:“今日见你阅读《卫风》一文,我深感不安,你乃是卫国王妃到晋国已有些时光,是不是有些想家了?故而阅读卫风。”

  “大人多虑了,南子读书只是为了解闷,没有太多的想法。”

  “要是这样那就再好不过,如果哪天真的想家了,给我说一声,我定会带你回国。”

  此话一出,南子就笑了:“你带我回国?是不是顺便把我要去的国家也给灭了?”

  赵鞅吃了一惊,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竟然会被她理解成这个样子?其实她说的也没错,自己毕竟不是普通人,怎么能随便离开晋国前往他国,真的要去那个国家会以什么样的身份。赵鞅没法给自己一个合适的身份,只好尴尬的笑了笑。

  就在二人嬉笑之际,阳虎走了进来。一般情况下在赵府找不到赵鞅,大家很自然就会到这里来找他。

  阳虎笑着道:“我的到来没有打扰二位的雅兴吧?”

  赵鞅、南子二人同时说道:“没有,没有,既然来了就坐下一起喝几樽。我们三人边喝酒边聊天,也不失为人间意见美事。”

  阳虎在赵鞅的下首坐下后说道:“今日过来想跟主公说件事,说了不会影响主公的心情吧?”

  赵鞅与南子对视一下笑道:“一向以尖刻犀利著称的阳虎今天怎么变得如此吞吞吐吐,有话就直说吧。”

  “主公,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鲜虞的事情了,过年时我跟大公子聊起此事,他说现在鲜虞越来越猖狂了,去年冬天都带兵跑到晋阳城下抢东西了。”

  赵鞅一听,当下就有些不高兴了,“这帮没开化的东西竟然如此猖狂,伯鲁怎么没跟我说起?”

  阳虎望了望南子又望了望赵鞅,其中意思不言而喻。你现在整天呆在这里,赵伯鲁怎么向你汇报?

  赵鞅望了望阳虎知道他的意思,于是说道:“其实鲜虞的事情我一直放在心上,只是以前我们忙于国内的战事没时间处理此事,既然他们一而再再而三挑衅我们,那我看就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着手处理此事。”

  “主公打算如何处理?”

  赵鞅端起酒樽一口饮尽,坚定的说道:“灭了鲜虞。”

  阳虎赞许的点点头,对于主公赵鞅的这种霸气,阳虎从内心深处感到佩服。就在这时,只见南子也学着赵鞅的样子用手一握酒樽说道:“灭了鲜虞。”

  “哈哈哈………”

  “哈哈哈………”

  三人对视,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阳虎:“王妃此言一出真有女中豪杰的味道,若放在当年可是又一个女将军妇好(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我不要当妇好,我要当齐姜(齐桓公之宗女,晋文公夫人,以美貌著称,协助晋文公成就霸业。)”

  赵鞅道,“你就是我的齐姜。”

  南子莞尔一笑,“我是谁并不重要,我只是想大人这次去鲜虞,能不能带上我,我一直都想去北国大漠看一看那里的风景。”

  一听说南子想去北国,赵鞅严肃的说道:“行军打仗那可是要命的事情,你去了不但帮不上忙还要我们照顾;更何况北国天寒地冻,虽是春天也是残雪遍地,那可不是一般的冷,到了那里你这身子骨根本就受不了。”

  见赵鞅如此,南子便不再说话。她知道这个男人可是一言九鼎的人,说过的话就不能更改,南子虽然不愿意但也不再坚持。

  女人就是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