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秋狼烟-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阳虎来到赵无恤跟前低声说道:“公子,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一旦大人病倒的消息传出去,晋国将会引起不安的。”
“嗯?”赵无恤听罢吃惊的望着阳虎,随后走到庭前对正在哭泣的人们说道:“大家都立即停止哭泣,父亲大人乃是国之重臣,一旦病重,必会引起轩然大波。我在这儿说一句,父亲大人病重的消息谁也不许露出半点消息,更不准哭哭啼啼,违者家法伺候;从现在起所有人都必须像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周舍、阳虎、史黯及各位公子留下,其他人都散了。”
赵无恤的话犹如惊雷,立即惊醒了在场的所有人。
等其他人都散去之后,赵无恤对留下的人说道:“父亲大人的病情十分危险,越是关键的时刻,更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我意从今日起由大哥代父上朝,君上若要问起就说父亲有些家务要处理,需要几日的时间,其他一概不要多说。”
赵伯鲁点了点头,“嗯………,二公子说的对。我们什么都不要多说。”
赵无恤继续说道:“周舍、阳虎、史黯你们三人各自带上车马前往临淄、新郑、洛邑等地寻找名医,一旦找到,迅速带往绛都,越快越好。”
“诺………”接到命令后,三人即刻带上车马出了绛都城。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往过熬。
第一天过去了,赵鞅没有醒过来;
第二天过去了,赵鞅没有醒过来,绛都城已经有人私下里开始传言赵鞅病倒的消息;
第三天过去了,赵鞅还是没有醒过来,韩府、魏府先后派人前来赵府打探消息,赵无恤回复赵府一切安好,并无什么事情;
第四天过去了,赵鞅依然没有醒来,国君派人前来慰问,赵无恤答复:“父亲前往南山狩猎,夜宿山里没有归家,等他回来一定前往王宫向国君复命。”
第五天过去了,赵鞅依旧没有醒来,赵无恤失神的坐在台阶上,现在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前来询问的人们。
午后,仆人上前小声的告诉他:“公子,韩大人来了。”
“啊?岳父大人来了,我怎么不知道?”
“韩大人是从后门进来的,没有惊动其他人。”
?
赵无恤吃惊的望着仆人,“请岳父大人这里说话。”
不一会儿,下人带着韩不信来到赵鞅的卧室,见到韩不信到来,韩夫人哭的更厉害了,“大哥,老爷他这个样子,我们可怎么办啊?”
韩不信没有回答,望着床上的赵鞅问道:“几天了?”
赵无恤答道:“这已经是第五天,绛都的郎中没有一点办法,我们已经派人前往各国寻访名医了。”
“哦………”韩不信叹了口气,“妹夫若有个三长两短,晋国的天可就塌了,他怎么会病成这样?”
赵无恤摇摇头,“我们也不知道,从宗周回来之后父亲就这样了,我现在最怕的就是国君再派人前来追问此事,在追问下去,我们也九没有一点办法了。”
韩不信知道现在晋国许多人都已经知道赵鞅病倒的消息了,只等进行国君进一步证实。
但是一直到日落之前,国君并没有再派人前来询问。
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就在守城的侍卫快要关门的时候,一辆马车飞一般冲进绛都城,沿着城池的主干道一路来到赵府门前。
等车子停稳当之后,阳虎首先从车上跳了下来,随后扶着一位老者下了马车。只见这位老者身后背郎中常用的药箱,精精瘦瘦,背微驼,一缕长须飘在胸前。
老者下了车望着赵府高高的门楼道:“这里就是绛都赵府?”
“先生说的对,这里就是赵府,请随我来。”阳虎恭恭敬敬的请老者走进赵府,随后一路来到了赵鞅的卧室。
“哦,家宰回来了,这位是?”见阳虎回来,赵无恤赶紧问道。
阳虎指着老者介绍道:“这位老者乃是中原有名的郎中扁鹊。”
扁鹊?
不错此人正是名医扁鹊,他本来正在卫国行医。阳虎出了绛都城之后就有意识打听他的消息,在得到消息后,即刻驱车前往卫国将他请到绛都。
哦?扁鹊来了,老爷有救了。
听到扁鹊到来的消息,韩夫人终于停止了哭泣。
在与大家简单寒暄几句之后,扁鹊来到赵鞅跟前,用手在赵鞅的鼻子前试了试,随后又开始为赵鞅把脉。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直直的望着扁鹊,生怕漏了扁鹊的只言片语,但是几个时辰过去,扁鹊并没有说一句话。在众人的注视下,扁鹊把赵鞅的眼皮翻开看了看,然后转身面向众人,脸色沉静。
见扁鹊并不说话,韩不信于是问道:“先生以为赵大人的病情如何?”
扁鹊没有直接回答,想了想后问道:“赵大人近日可否受到什么惊吓?”
韩夫人:“自他从宗周回来之后,就一直是这样,门都没出过,哪里受过什么惊吓啊!”
扁鹊微微的摇摇头,望着赵无恤。从众人的目光中,扁鹊能够看得出当下的赵府是这个年轻人说了算。
赵无恤见状,只好把在宗周所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第十七章 梦游与解梦
啊?
七月飞雪?宗周竟然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韩夫人以及其他人这才知道,原来在宗周竟然发生这样惊心动魄的一幕。
扁鹊听后,用手捋了捋胡须,“原来是这样,我观赵大人血脉正常,神情恍惚,定是惊吓所致!诸位不必担心,不出三日赵大人定会痊愈。”
想了想之后,扁鹊又说道:“不过他痊愈后一定也会说一些话,会把自己这些天神游的情景告诉大家。”
“先生,你不给老爷吃药扎针,他会自己好起来?”见扁鹊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韩夫人不解的问道。
“不妨碍,不妨碍,夫人尽管放心,不会有事的。”随后,扁鹊笑着说道:“你们还愣着干嘛,老夫赶了一天一夜的路,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快去准备酒菜,要快!”赵无恤赶紧对仆人说道。
饭菜准备好之后,扁鹊与众人一起坐下用膳,边吃边聊,有了扁鹊先生的话,众人紧绷了几天的神经也稍稍有所缓解。
扁鹊边吃边说道:“其实,今天赵大人所患的疾病,过去的秦穆公、晋文公等人都得过,同样也都是昏迷了七天之后自己醒过来的,而且都是醒过来之后就开始讲述自己这几天的情景。”
“这么说,父亲这是睡梦过去了?”
“非也、非也。”扁鹊摆摆手,“赵大人这是被天帝请去了。赵大人逼死上天的使者苌弘,事后苌弘的煞气太重一直缠绕着赵大人,使得赵大人时而清醒时而昏迷,现在之赵大人正在天界与他的敌人进行斗争。再过两日就会有分晓。”
赵无恤惊道:“如果父亲大人斗不过敌人怎么办?”赵无恤没有说后面的话,这万一要是父亲斗不过敌人,难道就这样被上天带走吗?
“赵大人乃是天上的天罡星,自然会有神明护佑,不会有事的。”扁鹊很是轻松的说道。
“那就烦劳先生在多住几日,若有不测还要麻烦先生。”赵无恤趁机说道。
从众人的眼神以及赵无恤的话里,扁鹊知道他们心中的不安,于是道:“也好、也好。”
就这样又是一天的时间过去了,直到第三天的上午,昏迷了七天的赵鞅终于醒了。
他睁开眼,吃惊的望着身边的众人,“你们都在这儿望着我干嘛?”
“啊?老爷醒过来了,真的醒过来了。”见赵鞅醒来,韩夫人高兴的说道,“老爷你这天可把我们给吓坏了。”
赵鞅坐起身,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对韩夫人等人说道:“你们有所不知,这几天我在天上过的非常快乐,与诸位神仙们游玩在天空的中央,那里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奏着许多美妙的乐曲,仙女们跳着各种各样的舞蹈。”
“你个老鬼,你倒是过的神仙一般,可把我们给害苦了。”韩夫人听着怪罪的对赵鞅说道。
赵鞅并不回答,继续说道:“就在我欣赏歌舞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只熊向我冲来,我拔出剑冲上前去与它搏斗,最后把熊杀死了。”
众人愕然。
“就在我喘息之际,又有一只罴(棕熊)扑上来,我拿出弓箭,拔出箭簇对准它就射,又射中了,罴也死了。天帝见我英勇,就赏赐我两个竹笥的首饰。这时,我突然发现我的儿子在天帝身边做仆人,于是我就问天帝要人,要带着我的儿子回家,但是这一次天帝如何都不肯答应。”
韩夫人等人睁大眼睛望着赵鞅,等他的回答。
“经不住我的苦苦哀求,最后天帝只好把一只翟犬托付给我,并给我说等到你的儿子长大成人后,把翟犬赐给他。我高兴的接受了。最后,天帝告诉我晋国将会一代一代地衰微下去,过了七代就会灭亡。还说将来秦国人将从西边打败周人,最后周人的政权也会灭亡。”
听完赵鞅的话,韩不信等人大惊,“前两天扁鹊先生就说过,你醒过来以后一定会将梦中的情况告诉大家,现在看来果真不假啊!”
“哦?扁鹊先生来晋国了?”得到肯定之后,赵鞅说道:“先生真乃神医也,他不但知道人间的事情,也能够料到上天的事情,非同凡人啊!有请扁鹊先生过来,我要见见他。”
很快有人将扁鹊再次请到了赵鞅的卧室,“村野山人见过赵大人。”
赵鞅坐起身,拱手对扁鹊说道:“多谢先生救命之恩!”
扁鹊摆摆手:“大人乃大富大贵之人,命不当绝,非我之功也!扁鹊不敢当。”
“先生乃是当世奇才,能否为我解梦?”赵鞅说道。
“大人说来我听听。”
随后,赵鞅将自己梦中之事告诉扁鹊,请扁鹊为他解梦。
扁鹊听完后,沉思良久,环顾四周不肯说话。
赵鞅会意让周围人离开,只留下他与扁鹊二人。
等众人都已离开之后,扁鹊小声道:“大人的梦确实有些来头,预示着你们赵氏的前途与命运。熊与罴乃是你人生中的两个主要敌人,虽然凶狠,但最终都会被你所灭。”
听完扁鹊的解释,赵鞅想到了范吉射与中行寅,随即点点头。
“天帝所赐给你的首饰乃是指晋国的权柄,现在你已经得到了;而天帝身边的你的孩子将是继承你宗主的人选,天帝让你把赵氏的大业交给他。”
赵鞅:“我有三个孩子,请先生明示到底是哪一个?”
扁鹊:“上天的意识很明确,他已经将翟犬托付给了你。这还要我点明吗?”
“嗯………,我明白上天的意思了。”不用说赵鞅都明白这个未来的继承人指的乃是赵无恤,因为只有他与翟人有关。
于是赵鞅说:“感谢先生的为赵氏破解难题,为了感谢先生的救命之恩,我愿将绛都附近的四万亩良田及良田上的百姓赠与先生,还请先生收下。”
“太贵重了,小老儿不敢当,不敢当啊!”扁鹊连连推辞道。
赵鞅挣扎着起身,对扁鹊拜道,“先生若不肯接受,让赵鞅心中何安?还请先生无论如何也要收下。”
在赵鞅的坚持下,扁鹊只好收下了赵鞅的田地,“既然这样,那小老儿就代大人先管理几日;不过我乃是行医之人,不能久留,大人的病已经好了,我也该外出行医了。”
“先生何必如此匆忙,赵鞅还想好好款待款待先生。”见扁鹊要走,赵鞅连忙挽留道。
“不了,万千患病百姓还等着我去救治,扁鹊就此别过。”说着扁鹊向外走去,快走出门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又转过身对赵鞅道:“大人病好之后,一定要去祭奠一个人,他是压在你心上的一块石头,此劫一过,大人今后将顺风顺水。”
说完扁鹊大步离开了赵府。
第二天,大病初愈的赵鞅带上赵氏宗亲及家臣前往绛都城南的山上,遥祭被自己逼死的周王室贤臣苌弘,反省自己兵逼周王室的对与错。
第十八章 立储之事
事情一桩接着一桩的过去了。
现在赵鞅越来越感到意见事情迫在眉睫了,那就是赵氏的继承人问题。
赵鞅知道这一件万难的事情,比起以前的行军打仗等事情来还要难。行军打仗是针对敌人的事情,只要拿出狠心就能够解决问题,但是选择未来的继承人是针对自己人的事情,轻不得重不得啊!
左思右想,前思后想。
赵鞅还是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找自己的亲家韩不信好好商量一下,让他帮自己拿个主意。
给家里打过招呼之后,赵鞅带着一个仆人便来到了韩不信府上。
赵鞅的突然到来着实让韩不信一家吃惊不小。
“赵大人你身体刚刚恢复,就不要出来走动了,有什么事派下人来知会一声,我去你那儿。”韩不信关切的说道。
韩不信知道虽然已经是秋天了,但是秋老虎还厉害的很,以赵鞅当下的身体,还是吃不消的。
赵鞅轻轻摆了摆手,对韩不信说道:“今日天气晴好,我专门来你府上赏花,不知大人后花园里的菊花开放没有,我们一起赏花如何?”
哦?
韩不信立即明白赵鞅是有重要的话要对自己说,于是便对夫人道:“我与赵大人前往花园赏花,你准备一下,中午我们留赵大人在家吃饭。”
夫人点点头,赶紧命令下人准备饭菜,执政大人要在自己府上用膳,那可是很不一般的事情啊!
打过招呼之后,韩不信陪着赵鞅向后花园走去。
秋天的韩府花园内菊花怒放,绿树成荫,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派生机活力的样子。
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山上有一座凉亭,虽说已经秋天,但是天气依然很热,韩不信命人给赵鞅和自己拿来扇子,端上果盘,挥手屏退了下人。
坐定后,赵鞅对韩不信道:“今日我来找亲家实在是有重要事情相商!”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但说无妨!”
赵鞅郑重点点头,随后说道:“既然是亲家,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我想在近期为赵氏立储,你以为我这三个孩子,哪一个更适合继承未来赵氏的基业?”
韩不信吃罢一惊,虽说他早就意识到赵鞅迟早会放弃赵伯鲁选择赵无恤,但今天赵鞅将这话直接向他提出来时,他还稍稍感到有些吃惊。
“你是担心府里人多嘴杂才到这里跟我说的把!”
赵鞅点点头。
韩不信:“也是,此事甚为重大不但关系着赵氏的家事,而且也会对晋国产生重大影响,不能不慎重。”
“正因为考虑到这层原因,今日才专程过来听听为兄的意见。”
韩不信捋了捋胡须说道:“长公子伯鲁温和谦逊,一直以来稳稳当当没有犯过什么大的错误,在赵氏家族中很受尊重,若要放弃确实会引起家族的反对;无恤的庶子乃是庶子若要用其为太子肯定会引起赵氏家族的反对。你要有心理准备啊!”
韩不信的提醒让赵鞅找到了知音。
他知道设立未来赵氏家族的太子,绝对不是赵氏一家的事情,更不是自己府里的事情,他关系到赵氏未来的命运,甚至于晋国将来的走向,不能不慎重啊!
于是,赵鞅就把自己病重时的梦境以及扁鹊解梦的情况说给韩不信,“其实在很久之前我就曾请姑布子卿先生为几个孩子看过相,当时姑布先生看完之后就曾经预言赵氏今后只有无恤可担重任。”
韩不信听罢吃惊的望了一眼赵鞅,“竟有此事?”
赵鞅点头,“此后的这些年里我一直在对二人进行考察,长公子伯鲁虽无过错但是表现平庸,今后要挑起赵氏的重任确实困难,倒是无恤一直表现不错,特别是在我被困晋阳的时候就是他一路奔波促成此事,这么多的事情我一直看在眼里。现在天神又在梦中将翟人的犬让我交给孩子,这还用说吗,一定就是指无恤。我若迟迟不动恐怕会引起人神共愤。”
春秋时期,人们还是非常迷信的,若是有神明的指示,一般人是不敢反对何质疑的。
韩不信听罢,“我明白你的苦衷,若动了伯鲁的位置肯定会引起家人、家族以及国家许多人的不解甚至反对,别的不说就是我那妹子也会极力反对。再说了无恤本来就不受你们赵氏宗族的高看,若要用他肯定会招致整个赵氏家族的反对,此事甚是为难啊!”
“你说的不错,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我一直在有意识的历练他,好在家族中树立一些威望。”
韩不信缓缓站起身,摇着扇子,来来回回走了几步后站定。透过凉亭,假山下的流水清澈见底,此时谁都没有说话,只有脚下的水声,树上的蝉鸣充斥着秋日的花园。
良久,韩不信才说道:“其实你要舍弃伯鲁而用无恤这件事;女人孩子的反对倒没有什么,当务之急是要统一好赵氏家族内部的意见,特别是要取得赵氏封邑上那些族长们的支持,只有取得他们的支持,后面的事情才好进行。”
赵鞅点头称是。
韩不信继续说:“要取得这些族长们的支持,必须要有一个非常站得住脚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最好是关系到赵氏的命运的大事才行,只有无恤把这件事办好了,这样才能够让那些族长们心服口服的接受赵无恤作为赵氏的继承人。”
赵鞅闻言苦笑道:“这样的理由恐怕不好找啊!”
韩不信:“那就需要你去认真思考,比如说赵氏今后最大的威胁在哪里或者未来潜在的敌人是谁等等。”
嗯………
赵鞅听罢点点头,可是赵氏的最大威胁又在哪呢?
望着赵鞅一脸的迷茫,韩不信道:“只要无恤在解决这些威胁到赵氏前途和命运的困难时表现不凡,赵氏宗族的人自然就会和你站在一起,那么无恤成为你们未来的太子就顺理成章了。”
韩不信的话顿时让赵鞅茅塞顿开,他确实需要一个能够站得住脚的理由,既能够说服宗族中的人也能够再次考验一下这兄弟三人。
见赵鞅不语,韩不信继续说道:“在做这件事之前,你可以先回一次赵城提前和宗族的人沟通一下,先让他们有一个心里上的准备。”
“这个我知道,在事情没有成之前,还请韩兄为我保密,我不想因为此事弄的满城风雨。”
韩不信点头,“这是自然。”
此时,家人来报说是饭已经准备好了,夫人请二位老爷用膳,二人边走边聊来到大厅。韩夫人笑道:“什么事一直说到现在,连饭都顾不上吃了。再不来,我就让人把饭给你们送到花园里去,你们就在那里吃喝吧。”
赵鞅笑道:“嫂夫人真会开玩笑,鞅前几天大病一场多亏韩兄多有照顾,今日前来只是为了叙旧罢了。聊得投机,不觉已是正午了。”
韩夫人也笑道:“这大热的天,别站着了,快坐吧。”
待大家都坐下后,韩夫人道:“都这么长时间了,也不见俪儿来看我,没想到这赵无恤出身不高,管的还挺严。”韩不信不高兴的看了夫人一眼,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赵鞅倒是没太在意,他心里清楚赵无恤出身低下,在世卿贵族中受人看不起乃是正常事,于是说道:“前几天我病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操心,所以没来看夫人,我这回去就差他们一起过来看你,算是向嫂夫人赔罪了。”
“哪里的事,我就是这么一说,可别耽搁了孩子们的正事。”韩夫人赶紧说道。
“再大的事,父母还是要看的,我回去就安排他们过来,这事就这么说定了。”赵鞅坚持道。
韩不信说道:“你难得来一回,还要操心这些小事,不说了先用膳。”
韩夫人笑着道:“就是,就是,光顾着说话了,赵大人快快用膳,不然饭菜就凉了。”
拜访完韩不信之后,赵鞅又马不停蹄前往晋阳,立储的事情一刻也不能耽搁了。
迟则生变,久则生乱。这一点赵鞅很是清楚。
第十九章 常山立储(一)
赵鞅没有去赵城,而是将赵城、宅皋狼、灵泉、潞地等地赵氏的族长们一起邀请到晋阳,名义上是请大家一起在中秋赏月,并说明到时候有重大事情宣布。
其实,在前往晋阳的路上,赵鞅已经想好了如何说服赵氏的族人,而且他相信只要这件事情做好了,赵氏的那些族长们一定会忠心拥护他的决定的。
因为赵鞅很清楚,如果得不到这些族长们的认可,难保他年自己过世之后,伯鲁会在这些人的拥立下向无恤发难,退一万步即使不成功也会引起赵氏内部的分裂。
分裂?
那是赵鞅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当然了,自己百年之后,赵氏因为继承人问题引发血腥争斗,那更是他不愿意的事情。
赵鞅深知这些事情对于赵氏的重要性,所以在立储这件事上一定要找到一个令这些族长们心服口服的理由让他们认可赵无恤的太子之位。
各地赵氏的族长们按照约定,在中秋之前赶到了晋阳。
晋阳赵府。
正卿赵鞅正在与赵氏家族各地的族长们秘密商讨着意见大事。
简单的寒暄之后,赵鞅开门见山的说道:“各位叔伯兄弟,鞅今日请大家来晋阳,一是为了叙旧,二是为了我赵氏的未来着想。同大家一起商讨一下在我的三个犬子中,哪一个最适合作赵氏的太子。”
嗯………
赵氏的各位族长听罢,微微的点点头。
这确实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宗主能够请大家来一起商讨,足见宗主对各位族长的重视,至少从心里上还有他们这些族长们的一席之地。
“宗主所言不差,几位公子也不小了,该到册立太子的时候了。不知宗主心中可有更合适的人选?”有族长说道。
“如此大事,虽说是赵鞅的家事,但更是事关赵氏宗族的大事,还是同大家们一起商议之后,再做决定为好。”赵鞅说道。
“嗯………,宗主能够如此看重我们这些族长,小老儿深感高兴。”这时德高望重的赵鞅族叔道:“宗主,伯鲁公子身为长公子多年,敦厚仁慈,难道不是合适的人选吗?”
赵鞅知道长公子赵伯鲁虽然资质一般,但是为人谦和,在家族中还是很有威望的。
于是赵鞅说道:“族叔,您也知道伯鲁才智一般,我恐怕百年之后伯鲁难以领导赵氏。您也知道今天的晋国各大家族之间虽然表面上没有矛盾,但是难保我百年之后还没有矛盾,更何况范吉射、中行寅等人还没有被消灭,一直伺机再回到晋国重新执政,如果我赵氏今后的宗主能力一般,不足以在这乱世中立稳脚跟,那赵氏将会有灭顶之灾。我不能不为此担心啊!”
众人点头。
随后,又有“伯鲁公子宅心仁厚,多少年来没有大的错误,让他作为赵氏的继承人,我们心服口服。不知宗主看上了那位公子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给你出出主意。”
既然话已经说到了这份上,赵鞅想了想道:“至于,今后谁可以继承赵氏的宗主,我现在也不好说,但我们可以一试。不如,我们现在就出一道题,看看我这三个孩子中谁完成的好,谁将来就是赵氏的宗主。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
听完赵鞅的话,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赵鞅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自古以来选择宗主都是通过大家商议的形式进行,今天赵氏的宗主却要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大家都不由得感到了新奇。
族叔听罢,笑了笑道:“这么说,宗主是想通过赛马的形式为赵氏选宗主了。”
赵鞅点头,“不知大家对我的这个想法有何看法?族叔,你的意见呢?”
族叔听罢,笑了笑道:“我倒是没有意见,就看大家有没有意见了?”说罢,族叔回头望了望大家。
“宗主能够这样选择未来的继承人,我们都没有意见。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宗主到底是什么办法?”
赵鞅点头,“好………”
随后赵鞅命人把几个孩子叫进房间,对赵伯鲁等人说道:“这几位是我们赵氏在各地的族长,你们都见见。”
赵伯鲁等人对着赵氏的几位族长拜道:“侄儿赵伯鲁、赵无恤、赵罗拜见各位叔伯。”
“好好好,请起,快快请起。”各位族长高兴的说道。
见过面之后,赵鞅望了望族叔,族叔点点头。
于是赵鞅对几个孩子道:“今天叫你们几个过来是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前些年,我在常山上藏了一件宝符,这件宝符对我们赵氏非常重要关系到赵氏今后的命运,今天当着赵氏所有族长的面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从现在起你们三人一同就前往去常山寻找宝符,三天后回来复命,谁找到了赵氏的宝符谁将来就是赵氏的太子。你们可要用心,这对赵氏很重要,也对你们个人很重要,关系到你们今后的命运。你等可要用心啊!”
然后赵鞅又专门对长公子赵伯鲁说道:“伯鲁,你是嫡长子,一定要用点心,这事可是关系到赵氏的未来,对你也尤其重要。你可知道?”
赵伯鲁老老实实地回答道:“父亲请放心,我一定用心去找。”
赵鞅又对其他两个孩子说道:“孩子们,这事考验你们的时候,你们一定要用心啊。”
赵无恤、赵罗都应声答道:“诺………,父亲,我们一定会尽力去办。”
兄弟三人走后,族叔一脸疑惑的问道:“宗主,常山真有宝符?”
赵鞅意味深长的说道:“有,这个宝符真的关系到赵氏的未来和命运,稍有不慎,我们赵氏将会是灭顶之灾。就看他们能不能意识到了。”
族叔等人听罢,不由得都谨慎起来。
随后赵鞅说道:“族叔,各位兄弟叔伯,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将你们请到晋阳,因为这里距离常山较近,距离我们危险也最近,大家就耐心的等一等,看看孩子们能不能够寻找到这件关系到赵氏命运的宝符。”
“嗯………”众人听罢,都默默的等待着。
第二十章 常山立储(二)
第二天,赵伯鲁兄弟三人吃过饭就匆匆出发前往常山。
临走前赵伯鲁和赵罗带好了耒耜和随从,“你们几个可都把眼睛睁大了,要是贻误了一草一木,我拿你们试问。”临走前,赵罗对几个随从严厉的斥责道。
“诺………,小的们一定把眼睛睁的大大的,不放过一丝一毫的东西。”
“好………”赵罗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