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英雄-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有就是卡尔梅克人。”徐敬熙道,“也就是乾隆时为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当年渥巴锡东迁的时候,除了哥萨克骑兵。哈萨克人也使其损失甚巨,所以说双方是有血仇的,用蒙人和卡尔梅克人来绞杀哈萨克,那是再好不过了。”
卡尔梅克开始在杨锐看来只是后世俄罗斯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可在理藩部精通满蒙事务的官员说来。卡尔梅克用瓦刺语来说,那就是‘被大河阻挡的民族’。当年渥巴锡在沙皇下的血税下为保存部族,决定东归,但当时土尔扈特部族分居于伏尔加河两岸,东岸的土尔扈特人只要收拾帐篷、赶起牛羊即可东归,可西岸的土尔扈特人则需要等伏尔加河结冰才可东渡。渥巴锡决定东归的那一年,伏尔加河偏偏没有结冰,加上被哥萨克骑兵阻碍,这一万余土尔扈特人及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不得不留居俄国,并从此自称为卡尔梅克。
情报局也熟知卡尔梅克人的历史。再调查到此部现在人口超过十万,且对沙皇很是不满,所以便准备占领中亚后说服其迁徙到哈萨克草原,让这些佛教徒干一些复兴军不方便干的事情还是很合适的。
“卡尔梅克是否愿意回来呢?”杨增新听闻徐敬熙提到卡尔梅克,当下点头赞许。
“接触之后,他们大部分贵族都同意东归。”徐敬熙点头道:“该部落现有十余万人,秉承蒙人传统,在马背上长大,极为彪悍。蒙古原部落再调至哈萨克草原只会使其势力坐大,所以只能在前期使用。草原稳定后,蒙人的主力还是以土尔扈特人为好。”
“可即便是特尔扈特人,那也是蒙古人,草原若是被蒙古人占了。那他们控制的土地太过惊人了。”杨增新想着哈萨克草原若也被蒙古人占了,那说不定又会是准噶尔汗国。
“占也不是占全部。大致的计划是将天山以北可以耕种的土地交给移民到处的汉人,而失去牧场的蒙古人则到哈萨克草原补充双倍的土地;还有南疆的部分回民,若是不好处理,那就要将其迁徙到突厥斯坦锡尔河一带,好使回民集中于一处。”徐敬熙道。
“可他们和希瓦等国如此之近。怕是要……”杨增新吃了一惊。
“只要能将南疆空出来,总理同意他们独立。”徐敬熙道,“天山南北汉民必须占绝大多数,而西域之外的草原,最重要的还是铁路,而后才是土地。总理建议西域南疆的一百七十万回人最好是迁出西域,安排在南面锡尔河流域,也就是与希瓦和布哈拉两国相近的边界;蒙人则布置在与新俄国交接的北面边界,汉人则在蒙人和回人之间,铁路两侧那些可以耕种的地方。当然,总理说这只是他的臆想,若和实际不符,那就以实际安排为准。”
地图就在杨增新面前,他按照徐敬熙说的安排仔细的看看了地图,最后道,“总理的安排……,这花钱可要不少啊。土尔扈特不说,南疆的一百多万回民要迁徙到锡尔河两岸,这要花费的银子数以千万计。”
“花钱也是没办法的,对待哈萨克人的办法不能用来对待缠回。”徐敬熙道。
徐敬熙说的这么无奈,那是因为回民本是中国居民,同时39师还有40师中,很多都是回兵,真要是对这些人动手,乱子可不是一般的大了。
徐敬熙无奈,杨增新脸上则是阴晴不定,他感觉杨锐对缠回有深深的忌惮,根本没想到他死之后,西域被后继者管的一塌糊涂。后世批评他思想落后、政策保守,殊不知正是因为坚持不发展经济、不普及教育、不,使缠回处于一种愚昧懵懂之状态,同时厚遇其上层贵族,形成贵族压迫缠回、官府为缠回做主的制衡局面,才是治疆的上上之策。
无知的后继者为了自身政绩和官声,去除封建贵族统治,将本已分化的缠回不分贵贱,重新融为一炉;并且以为发展经济、普及教育后,那些缠回就会对国家感恩戴德,殊不知资本经济经济下,缠回们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钱比自己多,汉人的钱比回人钱多,国企的钱比私企多,加上西来的风一吹,悲情的往事一诉,自然义愤填胸,想着独立成国。
满清一代,在理藩院的统治下,少数民族问题其实得到了圆满解决,贵贱分化、中枢调停的策略两百多年来极为有效。唯有耕地承受能力到了极致、或当地官员贪腐的忘了自己制衡人的角色,昏庸的和贵族共食贱民血肉时,这种三角制衡策略才失效。中华不是共和国,蒙古、西藏、缠回的贵族永远存在,并极力保持这些地区经济避免发展,教育避免普及,媒介避免通达,使其生活在一种淳朴懵懂状态,这将是长远国策,而对外,则名之曰保护少数民族生存环境,尊重其民族习惯。
杨增新想不到这样的设计下,缠回还有什么叛乱的可能,开国那年喀什贫民铁木耳叛乱被镇压后,整个西域便太平的很,即便现在俄军东侵,境内也只是骚动,并无大乱。总理如此忌讳缠回,宁愿花数千万也要使其迁徙到锡尔河,确为斩草除根之策。只是,要是那些缠回不想迁走该怎么办?
杨增新思虑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他道:“希瓦那边何时能举事?”
“希瓦的朱耐德去年底去了北京,一切都谈妥了。在我们几日后发动时,他会联合布哈拉还有土库曼的一些部落联合进攻塔什干,我们的空军将会支援他们攻入塔什干城。”徐敬熙道。
“那可有和他们谈及费尔干纳盆地、浩罕的归属?”杨增新问。中亚最为肥美的地区就是七河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和费尔干纳盆地,七河地区本是中国所属,所以这没什么好问的,可费尔干纳盆地的归属却极为要紧,这个聚宝盆希瓦和布哈拉谁都想要。
“这件事情兹事体大,总理没有表态,认为希瓦、布哈拉、土库曼以及我国的疆界怎么划分,还是由大人来定。”徐敬熙道。
“没定便好,没定便好。”杨增新抚须笑道,费尔干纳这个聚宝盆,他是无论如何也要利用一下,使希瓦和布哈拉两国反目成仇。
“大人若有好的想法即可实行,不必请示总理。”徐敬熙道,此时他要紧的话都说完了,而后从怀里拿出两封信,“这两封信一封是总理让我转交大人的亲笔信,说是把要事交待清楚再给大人过目;另一封则是太尉府的任命状,委任大人为西域总督,全权处置本次战事。”
前一封信杨增新不惊讶,可后面西域总督的任命,却让杨增新有些感激涕零,他道:“那彭将军呢?老臣可不通军事啊?”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我和彭将军负责军事,政治层面上的事情,则由总理和大人负责,具体的说,总理将负责与英法美日等国的交涉,大人负责各汗国、各族、以及和新俄国之间的权衡与审时度势。怎么打我和彭将军说了算,要不要打,打到哪里,则是大人说了算。”徐敬熙道,说罢站起给杨增新敬礼。
辛卷第十六章赌局
“将士们好!”
“殿下万岁!”
“将士们辛苦了!”
“为中华尽忠!!”
朱宽肅骑在白马上,看着东长安街两侧的阅兵将士激动的嗓子直发抖,但士兵的台词早就安排好了,是以他这边一开口,路边的方队就按之前的设定答话,丝毫不乱。晨间的细雪飘浮的东长安街上,士兵发自肺腑的呐喊,将空中瓢着的细雪吹走,零落在平坦如砥的水泥路面上;而朱宽肅,看着整齐如棋格子的队列,听着饱含杀气的呼喊,已不再是嗓子发抖,而全是每一个细胞都在激动、都想爆炸。
“将士们辛苦了!”按照剧本,在徒手方阵的最尾端,朱宽肅喊道。
“为中华尽忠!”出乎所有人预料,回答却是女声。随着电广播的将声音放大,整条长安街、乃至所有听众都听到这是女人,很是吃惊,唯有秋瑾等人眉开眼笑。女兵是应中华女界复兴会的要求强行增加的,这使得阅兵队伍最末的自行火炮有几排不得不塞到了居民胡同里。杨锐对此本不远同意,可考虑到复兴军中存在女兵的现实,以及特殊女队的现实,不得不做了妥协。
“妈拉个巴子的,还不如喊‘干死小鼻子’!”作为阅兵嘉宾,身着戎装的陶大勇少将在一边嘀咕。十二年前为了打动俄国上校马德利多夫,复兴军举行了第一次象征意义上的阅兵,当时喊的口号陶大勇至今都记得,那就是‘大当家的好!’和‘干死小鼻子!’。十二年过去了,他每每想到那一次阅兵,血都是沸腾的。
“老陶……”第二集团军政委徐大纯笑着看了陶大勇一眼,半责怪半微笑。中日奇迹般的和解之后,在直隶之战中被强行解除十几天指挥权的陶大勇对日本人还是怨恨的很,“你看看你,勋章挂那么多,还放不下一个日本。”
从复兴军组建前的通化保卫战勋章。到直隶大捷勋章,凡是大战,陶大勇一场也没有拉下,左边的胸口都要挂满了。在徐大纯的半微笑半责怪下。陶大勇倒有些不好意思。他只是一个军人,服从命令是不消说的,但外交斡旋、国际局势,这些他就闹不明白了。
承天门上将军观礼区徐大纯说笑间,东长安街上。已经行到阅兵阵列最后的朱宽肅、贝寿同几人已经打马回转,那一阵阵‘为中华尽忠’的呼声也越来越近,承天门上诸人不久便看到骑白马的朱宽肅出现在长安街上,他在金水桥边下马,然后被礼部的官员迎上承天门。阅兵此时才正式开始。
整条长安街短暂的寂静,布置在承天门一侧的号角声响起,令旗招展间,三声炮响后,早就准备好的海陆空军旗护卫方队从左长安门的位置,踏着正步行来。看着那红火的军旗。承天门上下、对面的千步廊和长安街边的人们都激烈的拍手。军旗方队是从三军抽调的,选择的标准不是长相和身高,而是杀人多寡,掌旗的小个子是军中第一狙击手向小平少校,从军后他一共狙杀了七百六十四名敌军官兵,为世界之最。
阅兵阵列和安排详细很多都列在观看阅兵须知的小册子上,作为战场死神,向小平是人们最关注的人,现在他也一出现,各处都爆出闪光灯。而在承天门左侧使节观礼台上。德国参赞辛慈看了不远的日本大使一眼,用德语对吕特道:“看来还是日本人太蠢了!”
德国和英语很多词汇是相近的,辛慈肆无忌惮把话说的太响,以致币原喜重郎大使转过头狠狠的瞪了德国人一眼。而后看着长安街上那个举着复兴军军旗的小个子眼睛发红。此人狙杀七百六十四人的辉煌战绩,大部分都是在日本陆军身上实现的,当时陆军对狙击战很不适应,加上东北战线处于山林地区,同时又是冬天,披着白色批风的复兴军狙击手死神一般防不胜防。近九个月的战争中,被狙击手打死的士兵军官有近万人。
因为中日之战的影响,欧战西线堑壕战中也存在着狙击战,各国的狙击手都想挑战向小平的战绩,可已有防狙击经验的双方军队都很小心,一流狙击手的战绩难以超过三百,战绩最高的是一个德国人,宣传中他的战绩仅为三百八十四人,和中国人差一大截。
带着对德国的怨念,希望中日两国永远友好相处的币原喜重郎甩掉不好回忆时,长安街上受检阅的方队已经过去了一半,在备受女子欢迎的女子方队过去后,夹杂在军乐声中的刺耳钢铁摩擦声传来,这一次阅兵的真正主角,战车部队出现了。
和战场运用一样,打头的依然是狼式战车,不过经神武二年战争考验后,复兴军战车从炮塔到履带都做了彻底性的变更。为了越壕,车长从原来的四点八米加长到了五点三五米,宽依然保持在二点六米,高度比一型更紧凑,降到了二点三五米,但因为整个车身加长,重量还是加了四点五三吨,战斗总重变成十六点三五吨,幸好发动机从一百二十马力增加到一百六十马力,其速度仍然可保持在二十五公里以上。
战车更重了,火力也从之前的37mm变成了57mm,因为成员为五人,是以机枪数量也增加了无线电员的一挺,变成三挺7。92mm机枪;而装甲,虽然未遇到反坦克炮,但这一次改进中,狼式前部装甲还是增至20mm,侧面则为10mm。
各种参数的提升确实使狼式二型战车的性能全面压倒一型,但比参数更重要则是两人炮塔改为三人炮塔、更成熟的悬挂系统和传动系统,最重要的是每车都配备了无线电系统,作战效能成倍上涨,不过这也使使战车的造价翻了倍,每辆成本三万八千华元。
狼式从一型改变到二型,轻型的豺式一样从一型升级到了二型。它仿佛是狼式的缩水版,长度只有四点八米,宽为二点一米,高度因为装的是20mm机关炮,不超过两米;装甲只有816mm。所以重量仅为八点四吨,在八十马力柴油发动机的驱动下,速度和狼式相当。
宽达四十米的长安街上忽然出现一排迷彩钢铁怪物,围观的群众和承天门上下的看客都吓了一跳。外行的立马说这东西叫水柜。去年就在欧洲战场上出现过,想不到我大中华也有此等利器;内行的则是外国使节这一圈,以及承天门右侧军队这些人。各国使节和外交武官恨不得马上冲下承天门,在近处好好看一看中国坦克,只是这太失体面了。英国人、法国人还有美国人只将靴子挪了挪,并未下到长安街;而早知中国有坦克的德国人吕特老神在在,唯有他旁边的参赞辛慈眼珠子直转,想着是不是能买上一辆两辆,送回国去。
早知自己部队出场必会引起轰动的王世谦少将此时正立在战车部队前排的一辆前导车上,并未因为左侧千步廊参观人群的骚动有所反应。钢柱般耸立的他,待过了预备线后,他只大喝了一声:“向——右看!敬礼!”转首看向了承天门。
轰隆隆的中国坦克开到承天门下,承天门上心怀各异的洋人终于看清了它的全貌:两侧拖拉机式的履带,方形车身。半圆形炮塔和前伸的炮管,这看起来实在是太……
细看过中国坦克,使节人群中有人发出了微微墟声——在欧洲战场,堑壕、反坦克壕越来越宽,最先设计的小游民坦克车长就有七点二十四米,到马克Ⅰ型为了加强越壕能力,车长更是超过八米,中国人坦克的目测长度似乎比不加转向轮的小游民还短一些,这种坦克要是放到欧洲战场,一定会陷在堑壕里无法动弹。
虽然坦克的长度很不合格。但车顶炮塔、炮塔门以及五对大负重轮设计,还是让英国军情六处的盖温特上校和法国的驻华武官德斯曼莱特中校若有所得。和英法国现有坦克相比,中国人的坦克更为简洁明快,而且看其运动根本不似自家坦克那么吃力;再想到中国本来就是世界拖拉机生产大国。英法的坦克底盘还是用中国拖拉机底盘改的,只觉得中国坦克在结构上或许确有过人之处。
很快的,英国代理公使麻穆勒当场就向谢缵泰提出参观并准许购买中国坦克的要求,早就知道英国人会有此提议的谢缵泰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说这件事情要明日再谈。英国人开了口,德国人吕特则直接凑到杨锐那边开口要购买中国坦克。此时站的有点累的杨锐对此一笑,说道:“吕特先生,德国战车应该在设计了,如果不能大批量购买中国战车,那么了解其设计并不能给德国带来什么好处,现在要的是马上生产出坦克,而不是修改设计。”
杨锐的建议让吕特一愣,他根本没想到事情的结果会是这样,他有些不明了的问道:“确实是这样吗?”
“一定是这样。”杨锐点头,此时他身边并没有外人,便更细致的说道,“其实我国早在开战前就已经提供过样车给贵国,但是贵国到现在都没有生产出一款战车,这根本不是设计或者技术问题,而是贵国的指挥官根本就不重视战车。”
复兴军和德国总参谋部的技术交流外交部这些人并不知晓,听杨锐说欧战前中国就向德国提供了样车,吕特倒不再追究购车问题,而是请求道:“阁下,那是否能请求贵国不要将战车或技术销售转让给协约国。如果真没有办法,那是否能拖延一些时间?”
以飞机为例,中德技术共享后,不到半年就销售给了英法俄三国,这种商业上的事情确实难以阻拦,坦克虽然还未完全体现其战术价值,但看到承天门下滚滚车流,吕特还是担心这种钢铁怪物真的能成为致命武器。
听完吕特的请求,杨锐不做思考便道:“吕特先生,复兴军今天已经发动对俄中亚部队的进攻;在中俄两国有默契的休战情况下,我国此举一定会背负外交压力,所以……”听闻中国人开始在西域省反攻,吕特喜上眉梢,不过杨锐后面的话却让他的心悬了起来,只听杨锐道:“所以,在外交压力下,我国将不得不做出一些自保措施。比如,我国不得不销售一些战车给协约国,再比如,我们不得不将我国控制的二十万俄军战俘交给协约国。再比如,他们缺少工人,我也不得不适当性的答应协约国的请求……”
听着杨锐一个一个‘比如’,吕特的心都凉了,他牙齿有些打抖。面色也很不好,过了好一会才鼓起勇气问道:“杨,你会对我们宣战吗?”
“我不知道。”看着德国人期盼的目光,杨锐有些无奈,但很多事情有不得不坦诚相告。“吕特先生,就我个人而言,我绝对不想对贵国宣战,但,如果稽疑院的议员们,甚至是我的战友们都认为向你们宣战才最为符合我国利益。那我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对你们宣战,二是我这个亲德份子被他们赶下台,然后他们重新选一个人上来,再对贵国宣战……”
“可…可……,可你是中国的英雄,农会、会员们、还有军队,”想到军队吕特似乎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还有军队,都听你的。他们不可能会把你赶下台,这是背叛!”
“只要我错了,那么他们未必会听我的,这是复兴会的传统。”杨锐真诚的摇头。“还有,如果对你们宣战符合我国利益,那么这就不是他们背叛了我,而是我背叛了这个国家!”
杨锐的话让一根筋的德国人发懵,即便外面气温只有三度,且被寒风吹着。吕特额头上的汗珠还是一颗颗爆了出来。德皇任命他为中国使节,最高要求就是鼓动中国加入同盟国,现在这个希望已完全破灭,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阻止越来越亲近协约国的中国不要对德国宣战。之前他认为这绝对没有问题,可他之前的依仗此时却在承天门上被寒冷的北风刮的一干二净,只想道:如果中国也对德国宣战了,那德国还有希望吗?
“吕特先生,请恕我直言,”杨锐看着发傻的德国人并没有什么怜悯,他道,“有一个好消息要祝贺贵国,那便是俄国很快就要崩溃了。就在今天,彼得堡爆发了大规模游行,市民对战争很不满意,不但要求沙皇放弃权利,还有很多人要求退出战争。”
彼得堡的局势这一个月来持续在恶化,对此吕特是深知的,此时元气大伤的他有气无力的说道:“杨,因为得不到面包而抗议,这在任何一个参战国中都是很普遍的行为,除了美国。”
“不,不。”杨锐摇头,“想想十二年前的日俄战争吧。那个时候俄国也发生了大规模的罢工和暴动,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俄国人不得不退出了战争。俄国现在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再强行战争,那么他最终将发生革命,这就是的德国的机会。”
杨锐说完吕特细细的在思考,明白他心思的杨锐再道:“不要再去想和谈了,战争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没有和谈的可能。贵国如果真的投降,只会面临迦太基式的和平,所以,战争唯一的机会就在俄国退出战争,而美国未全力投入战争这个空挡……”
十多年的交情让吕特对杨锐的判断很是信任,他判断俄国最终会退出战争,吕特终于恢复了些元气,在他说到空挡的时候,飞快的插言道:“借这个空挡打垮英法两国吗?”
“不,不是的。”杨锐摇头道,“希望并不在进攻身上,而是防守。如果进攻,那么德国的元气将会更快消耗掉——多年的战争经验,防守将比进攻更有利已经成为常识,只有借这个空挡休养生息、收缩防线、加强防御工事、增加粮食生产,贵国才能守住整个1918年。也只有守住更长的时间、给协约国更大的伤害,他们才会给贵国一个较为公平的协议。战争,此时已是看谁能对自己更残忍了。”
得益于数倍于历史的合成氨产量、更有利的战况,以及借鉴至中国的严厉物资管制,德国的情况要比历史上好上不少,最少炮弹和粮食供应要好上一些。只是这点对吕特和德国总参谋部毫无触动,他们依然面对着匮乏的物资和食物。听闻杨锐要求德军放弃进攻、收缩防线,吕特下意思的摇头道:“皇帝陛下是不会接受的!”
“皇帝如果不接受,那么他不但会被赶下皇位,贵国人民也会遭受痛苦的劫难。贵国已经失去胜利的可能,甚至失去和谈的可能。如果不能给协约国予难以接受的伤亡和代价,那么贵国将被战胜者彻底踩在脚底下。”杨锐道,神色间居然有些痛心疾首。
“皇帝陛下如果同意,那么他将会被人民赶下皇位,”吕特脸上也全是痛苦,“而且即使他同意了,总参谋部也未必会执行这个计划。他们会认为应该在美国军队大举到来之前,彻底打败英法两国,以获得最终胜利。”
“这不可能!”杨锐的声音有些大,恰好此时第一排飞机从长安街上低空掠过,发动机的声音把一切声音都给掩盖住了,吕特只能从他的口型上判断他在完全否定。
第一排飞机飞过,杨锐趁着间隙说道:“进攻只会让贵国失败的更快,当无法打破协约国的堑壕时,士兵们和贵国人民将会彻底失望,一旦失望,那投降将是迟早的事情,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只有趁这个空挡休养生息、并且顽强的击碎敌人的进攻,一次又一次,让他们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无法自拔、损失惨重,那么贵国才有一线希望,才能获得一个较为体面的和约,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吕特先生,我可以和你,以及贵国皇帝陛下打两个赌。第一个就是,俄国将在今年退出战争。”杨锐笑道,“第二个赌便是,如果贵国选择进攻,那么贵国熬不过1918年冬天。”
“那赌注是什么?”没想到杨锐居然会打赌,吕特追问道。
“第一个赌局如果我赢了,那我就有向贵国宣战的权利。当然,这只是在道义上,我不想以后你们指责我。”杨锐还是笑:“并且宣战也要看情况,如果贵国不收缩防线,并以守促和,那么我国将对贵国宣战。注意,复兴军的动员、运输、以及在法国大陆的集结适应,都需要很长时间,我可以肯定,等复兴军做好进攻准备时,战争基本已经结束了,所以复兴军参战与否对战局毫无影响。”
“这怎么可能?”吕特看着杨锐的笑脸,只觉得悬乎。
“而如果贵国收缩防线,以守促和,那么我将说服常委会和稽疑院,不对贵国宣战。”杨锐道。“吕特先生,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我不明白。”吕特晃了晃脑袋,下意思的说道。
“如果贵国在俄国退出战争后,选择进攻,那么因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我国即使宣战,也不会和贵国陆军真正交战,所以宣战只是名义上的,而且中国还能成为名义上的战胜国,这对战败后的贵国是有帮助的。”杨锐道,“而如果俄国退出战争后,贵国军队收缩防线、休养生息、并坚决以守促和,那么我国如果宣战,就会与贵国军队真正交战,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国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宣战。说到底,我国只是名义上宣战,好在战后有一个战胜国的身份,并不是真的要和贵国为敌,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经过之前的那番惊吓,吕特的大脑现在已经当机了,杨锐说的话他句句都记得,但是到底什么意思,他半点也没有明白,直到看完阅兵,在紫禁城就宴回使馆后,他才用纸笔将杨锐的话语写在纸上,好好想想这两个赌局。
辛卷第十七章敌人
随着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全权负责最高统帅部,身处柏林的皇帝威廉二世逐渐空闲下来,他的精力开始从帝国东西两线的战事转移到调和最高统帅部和总理府文官之间的矛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身处于两个大磨盘中’。小毛奇和法金汉并未给帝国带来绝定性的胜利,反而是之前并不引人注意的兴登堡给帝国带来了惊喜和希望,有欧洲压路机之称的俄国陆军在他的打击下竟然接连失利,东线完全占领了波兰,为帝国开拓了无比广阔的领土。
在皇帝逐渐适应空闲生活的某一个早上,在新任总理大臣的米夏埃利斯的带领下,外交大臣冯。屈尔曼带来一个好消息。
“陛下,驻中国的吕特男爵带来了好消息……”屈尔曼看着强作威严的皇帝,小心的说道,“他们的陆军在前些天的早上向中亚地区的俄军发动了进攻。”
“是的,我刚刚听说了这件事情。”皇帝并不太过高兴,“我还听说,为了熄灭英国人的怒火,中国人将把以前俘获的那二十万俄军全部交给了英法,这真无耻的背叛!他,远东的那头狼,只会玩弄一些平衡的把戏,每一次进攻俄国,他总要做一些有损于德国利益的事情。我听说说那二十万俄军生活的很好,他们将是一股生力军,一旦到达法国,将会给西线带来难以估量的伤亡!该死的中国人!”
因为靠的并不远,皇帝口中的猪肉味直喷到屈尔曼和米夏埃利斯的脸上——开战之后,帝国的牲畜产量下降的极快,为了弥补肉食,帝国政府只能宰杀生猪,同时在严厉的食品管制下,皇帝在很多时候也只能吃猪肉而不是牛肉。
“陛下,”素来精明的屈尔曼不想这个消息最高统帅部已经汇报了给了皇帝,气势顿时一挫,不过他还是勉强提及第一个赌局。“中国人说,俄国将在今年之内彻底退出战争!”
“这不可能!”虽然俄军节节败退、虽然彼得堡发生了大规模游行,但皇帝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好伙伴尼基在这场战争中投入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特别是最高统帅部扶持波兰王国独立的行为,只会让俄国人不死不休。
“是的,陛下,大家也都这么认为。”屈尔曼终于找到了些自信。“但是杨认为俄国必定会推出战争,他愿意为此与吕特男爵……,还有…还有陛下打赌,他说,如果俄国在今年没有退出战争,那么中国将永远保持中立。”
“他难道要对我们宣战吗?!”既然赌注的一边是永远保持中立,那另外一边必定是宣战。有此推测的皇帝猛然站了起来,怒气腾腾。
“男爵阁下的电报中有这样推测……”为了不触怒皇帝,屈尔曼只得撒谎,“但是。陛下,杨的本意是,如果俄国真的退出了战争,那么他断定,如果我们选择在西线进攻,一定会在1918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