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鸿鼎?”陈振先念着这个名字,发现根本没听过。

“嗯,安徽桐城人,神武前三年毕业于东京明治大学法律系,回国后没去京城考试,在安徽江淮大学任法科教员,开国后参加廷尉府司法考试,当了法官。去年在汉口任大理寺寺卿,判了几个疑难案子,时人称张青天。”陶成章介绍道。

“那就是说他会秉公执法了?”陈振先道,想不出这么一个任法官对政府是有利还是不利。

“安全局对我说,此人在东京时和孙党走的极近,但却没有入同盟会……”陶成章道。

“孙党?”陈振先顿时汗了一把,焦急道:“他要是孙汶党羽,那这案子十有八九……”

“只是怀疑,但没有证据。大理寺派谁做主审,政府不说不能干涉。就是能干涉也不行,不然案子判下来那些地主能服吗?”陶成章眉头也是拧紧的。他完全知道法官对于案件审判的重要性。以他看来,司法独立根本就是立牌坊,谁要是不服。复兴军杀过去便是,何苦和他们打官司?

公义是什么,公义就是炮筒子,谁的炮筒子粗谁就有公义。不服,哼哼!现在的美洲土族有谁敢说自己不服的?还有满清,鼎革的时候杀了那么多人。二百余年有几人敢说不服的。国人九成九都是欺软怕硬,且奴性深重而不自知。开国才四年,要想清除前朝的污秽,岂是不杀人可以解决的?把这几百万地主杀了,家财也没收个干净,农民不单分了地,户部也有了银子,何等的两全其美,弄到现在打官司,一但输了那政府可就灰头土脸,简直是自寻死路。

心中嘀咕银安殿那位的不对,无心吃饭的陶成章没扒几口便扔了筷子回房去了。市政府招待所里吃政府标准餐,沪上租界四马路的五层茶楼,一干护宪党的骨干面对着满桌子的佳肴却无心下箸。这些人怀抱着宪法,都在听党内宣传部部长林长民的布道。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此乃西洋胜于东亚,雄于世界之根本。历史的进步是任何人不可违背的!何为历史的进步,那就是生产的进步、是效率的进步。与西洋各国对比,吾中国不是人太少,而是人太多。米国耕地远超吾国,可米国人口不到一万万。吾国为何穷困落后,为何又洪杨发匪之乱,全是地少人多所致。

今朝堂衮衮诸公,不思极力控制人口,反而变着法子平均地权,那和孙党何异?这是和历史潮流对抗!这是违背宪法!这是要注定要被扔进历史垃圾堆,遗臭万年!”

林长民站在二楼的戏台上,近千党员都能看见他讲演时激动的神情、听见他饱含正义的声音。他遗臭万年一句才说完,潮水般的拍掌声雷鸣般响起,五层楼上上下下全是叫好声。

“时下欧战正甘,政府与俄国未曾休战,妄图以此要挟到一些好处。正因为此,欧洲各国怕我国摇摆,全都异口同声的支持当朝政府,支持土地改革。诸君千万要看清这一点,不看清这一点还真以为各国都支持他杨竟成。不是的!各国是因为要我国支持、要我国之战时物资,这才妄顾公义,支持土改。一旦欧战结束,那自然会有人站在公义的立场上说话。(掌声)

米国人不是这样吗?米国政府私下已经认为没收有产者的田产是不正义的行为。不管名义上说的多伟大,但横夺民财就是横夺民财,不管稽疑院有多少人举手,不管电影局拍多少部电影,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激烈的掌声)

土改衙门拿着灾荒说事那更是颠倒黑白。灾荒是吾等酿成的吗?既然不是吾等酿成,那吾等乘机收地有何不对?地价总有涨跌,生意素有赔赚。为何以前低价收的地,现在就不能涨价卖出?以买进之地价核价补偿,试问天下各国哪有这样的生意?(激烈的掌声)”

之前都是梁启超上台讲演。但讲来讲去总有累的时候,明日就要开庭,为提升军心士气,梁启超本是要登台的。可不想昨夜居然着了凉,于是只能林长民上台。梁启超讲演常长在说理,林长民讲演则胜在气势,现在这一段讲下来,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宗孟这般实在是说的太好了。若是明日能在大理寺门口也这么讲。那可就……”护宪党的声势越闹越大,汤化龙越来越佩服梁启超的脑子。现在诸人身处无比安全的租界,战场也选在临近租界的沪上县衙,还拿住了银安殿那位的软肋,操持着正义和公理,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不可等闲视之啊。”意气风发的梁启超将身旁沪上花魁玉月仙的玉手从额头上移开,清清的咳了两声,道:“杨氏素来多计,真要是官司输了,他必不甘服。肯定会有什么后着的。”

“难道他会……”同桌的李经方哑然道。李家在合肥有数万亩地,因为都不是正价买来的,土改衙门只给了一成地价。本该认命之际,不想护宪党悄然鹊起,他又花了数万两银子,买了个党内干事当当。

“他如果会这般,”汤化龙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然后肯定道:“那是自绝法统。杨竟成虽然不爱惜名声,可做事素来极有分寸,手底下的丘八们也与民秋毫无犯。算的上是义师了。再说,他若真的这么做了,那世界各国又会如何看他?欧战终有一天要打完的,那时候洋人不再捧着他。他能在台上呆多久?”

“对了,我听说……”汤化龙说完,林森忽然提起一件事情,“我听说这杨竟成上个月死了老婆……”

“咯咯……”陪着客人,左顾右盼的花魁玉月仙忍不住道:“这位老爷,总理大人不是死了那恶煞煞老婆。是死了妾室。可怜啊!想当年沪上滩美救英雄,恩爱了才几年啊,就被老天爷拆散了,真是可怜了我们这些苦命女子……”

“据查,死的是那个叫寒仙凤的妾室。”护宪党党报主笔邵飘萍道,他是记者,消息最为灵通,“听说是难产死的,不过却给杨竟成生下了两个儿子。”

“一次生两个儿子?”徐佛苏很是吃惊,他是生了好几个女儿才有那么一个宝贝儿子,“这也够赔上一条命了。”

“好了。坊间野闻就不要说这么多了,土改补偿一案是我党立足于政界之根本;赢了,那在座诸位两年后便是稽疑院议员,要是输了,那不说一辈子冷冷清清的,人死狗不理,杨竟成会放过大家吗?”梁启超看着讨论越来越偏向主题,忙出声打断。他说完这些,又对坐在席间叫局而来的女先生看了看,明白他心思的汤觉顿忙打发这些下了去。

“明日上午十时开庭,我们务必要多找些人,闹出一些声势来。”等们走光,梁启超再道:“还有各大报的记者,都要给我请过去,照相机要多,庭讯最好能找电影公司录下来。律师说了些什么,证人又说了些什么,法官又说了些什么,都要好好的记录下来,如果法官审判偏向政府,那这事情就更好玩了。”

“明白!”负责行动的林森说道;

“明白!”负责宣传招呼记着的邵飘萍说道;

“明白!”负责召集鼓动真真假假群众的徐佛苏说道

次日上午九点三刻,赶往沪上大理寺的陶成章等人一入城就发现气氛不对,沪上县城虽然在神武元年就拆了城墙,整治了街道,可现在这县城还是人满为患。那些行人一看就是有组织的——全都穿着白色西装,手举宪法,不少人胸前还挂着十字架。

“大人,很多地主怕政府……,所以不少都入了基督教。”陪同陶成章的沪上安全局杜月生说道。

“入教?”陶成章不屑的笑,“入了教政府就管不了他们了?真是一群声色俱厉的劣绅。”

“大人,他们是怕万一政府硬来,好引起各国舆论谴责。”杜月生再做解散,“也不知道谁出的这么个缺德注意。”

“时间快到了,还有多远,有其他的路吗?”陈振先没理那些伪教民,只是看了看时间。

“有。”杜月生对沪上各地熟悉的很,说着就把他们带到了一条的小道,七转八转不一会就到了大理寺。

没有理会大理寺门口堵着的白西装地主,陶成章等人亮明官牌便被法警带入了审判厅,此时审判法官张鸿鼎已敲过法槌,宣布开庭。

“经审查,原、被告出庭人员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参与本案庭审活动。

依照《大中华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沪上特别市大理寺行政审判庭今天依法公开审理原告唐恒序、王国藩、关恒启、张招元、王家瑞、周骏烈、孙荃芳……,诉被告沪上特别市市政府、沪上特别市土地改革办公室,耕地征收补偿一案,现在开庭。

现在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本案由行政审判庭庭长张鸿鼎担任审判长,审判员黄庆澜、徐维震组成合议庭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审理,书记员王振南担任本案记录。

本寺在收到原告唐恒序、王国藩、关恒启、张招元、王家瑞、周骏烈、孙荃芳……的起诉状后,在法定期限内予以立案,并向原告发送了受理案件通知书、权利义务告知书及举证须知;

向被告沪上特别市市政府、沪上特别市土地改革办公室发送了应诉通知书、起诉状副本、权利义务告知书及举证须知。

因沪上特别市农民协会与本案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本寺依照《大中华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通知该会作为第三人,参加本案诉讼。向该会发送了参加诉讼通知书,起诉状副本、权利义务告知书及举证须知。

上述诉讼文件已经载明了行政诉讼当事人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履行的诉讼义务,依照《大中华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所谓申请回避,也就是当事人如果认为本合议庭成员或者担任本庭记录的书记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有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利申请上述人员回避,不参加本案的审理活动。

原告是否申请回避?”

“不申请!”原告们齐声答道。这些身着白西装,胸挂十字架的地主,他们人数多的使审判厅将一大半旁听席位清空,即使是这样,那一边也还是坐的密密麻麻。他们的声音一出,整个审判庭嗡嗡作响。

原告答完便是被告。待审判长问是否申请回避,沪上市政府的法人代表费毓桂和沪上土改衙门的主官对视了一眼,费毓桂再看了审判员黄庆澜一眼,摇头道:“不申请!”

两人的声音中混着混着女声,这时记者们才知道土改衙门的主官果然是女的,于是一阵镁光灯闪烁,两人顿时被记者们拍下了。

“第三人是否申请回避?”审判长再问沪上农会,模样老实巴交、身着蓝衫黑裤的农会代表也答道:“不申请!”

记者在厅内拍照是廷尉府特别允许的,张鸿鼎未受镁光灯的影响,他乌纱帽下脸色严峻,继续按照程序说道:“依照《大中华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之规定,大理寺审理行政案件……”

庚卷第七十四章被刺

十点钟开庭,例行审前事项后,十点半钟才进入法庭辩论程序。原告被告请的都是英国律师,一口洋文需要现场通事翻译诸人才能听懂。原告律师高易等人,咬死征地补偿需要公平合理,而公平合理的依据就是公平买卖,即以现价支付耕地补偿金,并向法庭提交了沪上最近十年的耕地买卖的成交文件,以证明被告所核定补偿地价的不合理性。

除了这一叠成交记录,高易还将开国初年稽疑院通过减租法案的报告,提交上来以作为呈堂证据。减租法案的报告副本曾核算过耕地地价和地租的关系,当时稽疑院认为地租太高,很多耕地不需十年地租便可超过地价,所以要求地主减租。

当初官方认可的地价,现在却以此价的三折、两折补偿,便是政府的不公。高易这一招可谓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博得了在场大部分记者的喝彩,但无比严肃的主审张鸿鼎立即就敲击法槌,喊着‘肃静’才将他们的兴奋压制了下去。

原告律师意气风发、胜券在握,被告律师哈托华只得故作轻松,他开始提交的证据则是地主当初购地的原价。土地买卖因为要过契税,价格从来都不会写高,而且地主作为地方一霸,也无所谓什么隐藏地价,是以原告当初收地的低价极低,有些还不到五两一亩。这种价格是轰动性的,但原告当中有能人,下午开庭再辩论,原告邀请沪上钱业公所的人上庭作证,提出白银近几十年来的贬值问题,认为几十年前的五两相当于现在的十五两甚至二十两。

白银贬值说使得哈托华基于原始地价的辩论基本无效,他只能走另外一个路线:在提交一份佃户生计报告后,他坦言佃户的支付能力无法支持高昂的地价。以宪法修正案的精神,要想实行土地改革,那就只能基于佃户的支付能力进行核价补偿。现在土地改革办公室正是以佃农十年支付能力依据进行核定的,如果地价定的太高。那土地改革将无法实行。

辩论到这个阶段,就已经不是原被告律师的事情了,是以行情价格或卖方价格作为定价依据,还是以买方的支付能力作为定价依据。完全在于法官的判断。以一般的商品交易为例,买卖双方如果价格谈不拢,那要想做成买卖自然会降一些,买方则抬一些,双方折中成交;可现在卖方根本就不成交。要不是稽疑院强制修宪,他们根本就不想买,虽然地租曾经减过,但那两成地租怎么也好过两折地价补偿。

下午三点三刻,审判庭休庭十五分钟,十五分分钟后,审判庭再次开庭。审判长张鸿鼎坦然面对原被告、以及在场记者的如有实质的目光,完全依照审判程序做结案陈词:“……经评议,对各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如下认证……,综上。依照《大中华国宪法》第十七条、《大中华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一目、参照《大中华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请各方当事人起立。一、撤销被告沪上特别市……”

主审官嘴里一吐出‘撤向被告’四个字,整个审判庭就如着了火一般呼喊,张鸿鼎连续敲击法槌也不能制止厅内的乱象;而两鬓青筋暴起的陶成章猛然站起身,伸手指着主审官激动的说了几句什么,但他的声音立即淹没在厅内的嘈杂里,就连他身边的陈振先也听不见;不过陈振先此时完全就是懵的,虽然庭辩的时候原告占优,但他根本不敢想象廷尉府大理寺敢驳回稽疑院和总理府的政令,这样的判决将引起内乱。一旦各地农会不受控制,那上亿的佃农将淹没所有城市,那可不是什么义和团或者洪杨之乱了,那是轰轰烈烈的革命!

长长的十几分钟后。鼎沸的审判庭终于安静下来,主审官张鸿鼎敲击法槌后继续宣读审判结果:“一、撤销被告沪上特别市市政府、沪上特别市土地改革办公室,于神武三年十二月十七向原告唐恒序、王国藩、关恒启、张招元、王家瑞、周骏烈、孙荃芳……等下达的沪字第178至第305号征地通知;

二、被告沪上特别市市政府、沪上特别市土地改革办公室,自本案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重新审核原告唐恒序、王国藩、关恒启、张招元、王家瑞、周骏烈、孙荃芳……等的耕地补偿事宜,颁发新的征地通知。”

‘梆’的一声。法槌再次敲击,审判长张鸿鼎再道:“各方当事人请坐,本案的案件受理费零点八华元,由被告被告沪上特别市市政府、沪上特别市土地改革办公室负担,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缴纳。以上是口头宣判,判决书将于闭庭后十五日内送达给各方当事人。除判决主文外,判决书的文字以庭后送达的判决书为准。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苏省大理寺。

原告唐恒序、王国藩、关恒启、张招元、王家瑞、周骏烈、孙荃芳……,诉被告沪上特别市市政府、沪上特别市土地改革办公室耕地征收补偿一案现已审理终结,闭庭!”

‘梆’的一声,法槌响过,书记员王振南刚开口说“请审判长诸人退庭”,外面剧烈的爆竹声就响了起来,再细听,居然还有锣鼓声。

费毓桂、土改衙门的主官、哈托华等人脸色都是铁青,他们在法警的护送下在大理寺外人群的奚落声中坐上马车离开了大理寺,而素来步行的陶成章出大理寺没几步便被记者拦住了,他们已经认出了他的身份。

面对着记者们‘面对本案审判结果作何感想’的问题时,陶成章怒极而笑,他看着围着的记者道:“廷尉府、大理寺的审判非常公正,总理在开国初年所确定的司法独立之国策非常好,简直是、实在是,太太好了!!!”

“陶大人,我们知道,如果要求政府按照当下地价补偿耕地所有者是不可能的。如果二审判决政府再次败诉,政府还会施行土地改革吗?还是会有其他补救行动?”沪上的记者素来刁钻,陶成章如此激动,他们就想从他嘴里撬出些什么来。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革命不彻底!这种不彻底,最大的体现就是死的人不够多!!”陶成章看着记者身后的挂着保命基督十字架的地主,恨不得咬死他们,“历朝历代。不战乱四五十年,不死上数千万人口,不尸山血海,不流血漂橹,旧朝的污秽是难以清除的!!

总理当初的愿望是最大限度的保持国家的元气,尽量少死人、尽量不结仇,以团结国人、复兴民族;但开国三年来的种种事例表明,总理太仁慈了!有些人不能因为他长着一张黄皮、说的是国语,就把他们当作国人,这是不对的。这些人利用新朝的仁慈。利用新朝的法律,想方设法的保留自己的特权和利益。

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正义的,但因为旧朝的残留,他们的这些特权和利益是对其他大部分国民的不正义。正是因为旧朝的残余太多,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个形式上正义公平,实质上却毫无正义公平的判决。沪上市政府不会认可这个判决!农部不会认可这个判决!总理府也不会认可这个判决!一亿五千八百万佃农更不会认可这个判决!!如果二审判决还是如此,那么我相信中国需要一次真正血流成河的革命!”

“陶大人,陶大人,复兴会一向表示要依法治国,如果复兴会再次革命。是不是说明依法治国已经破产?”陶成章炸药一般的发言给了记者们无比的刺激,看着他想离开,记者们忙的追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依法治国?”陶成章不屑的笑:“如果法律真的有用,那还要革命干什么?!”

“陶大人。陶大人……”记者们还想再问,陶成章已经被市政府的人护送走了。

他人走,话语却让所有人震撼,看着两股惴惴的地主,抬着棺材站立于大理寺门口的护宪党宣传部长林长民对着人群大声呼喊道:“诸君,听清楚了吧!听清楚了吧!农部的陶大人。复兴会的元老,他说的是什么?他说的什么?他说‘如果法律有用,那还要革命干什么?’。诸君,这就是复兴会表面文明、实质残暴的本质!这样的政府,我们绝不能支持!这么的官员。我们一定要打倒!诸君,护宪!护宪!护宪!!”

本来有些散乱的沪上县城,被林长民一股动,全城的地主都高声的齐呼起来,“护宪!护宪!!护宪!!!”

“焕卿兄,哎……”回到沪上市政府,费毓桂听闻陶成章当场就喊出了革命的口号,既佩服又无奈。他是复兴会的元老,沪上特别市——全国就沪上、广州、武汉、天津、重庆、大连六个特别市,级别相当于副省——的市长,跑去大理寺受审却丢了大脸,以后真不知道这市长怎么当。

“总理责怪下来我担着!”陶成章受纪律处分不是第一次了,他对此已无所谓,他不提这茬,只问道:“接下来怎么办?”

“哪能怎么办?”费毓桂掏出香烟,给陶成章点上,给自己也点上,“继续上诉呗。我就不相信,省大理寺也会这么判,他们就不怕引起内乱?”

“可大理寺这一次也聪明的紧,他们根本没说这耕地要补偿多少价,只说补偿不合适,要从新再定。我操他娘的,有种他就说一个地价啊!”想到刚才的庭审陶成章就无比愤怒,现在说起,他还是很激动。

“焕卿兄,大理寺怎么会说地价?”费毓桂只是笑,“那帮狗官洗脚上岸看着我们和护宪党死掐不是更好?不管我们和护宪党谁输谁赢,他们的地位只会是越来越稳固。看看他们,需要吃他娘的这种标准餐吗?”费毓桂一筷子插在工作人员送上来的盒饭上,着实气恼,“我们累的狗一样,拿的最少,吃的最差,到头来还要服他们的管,简直是岂有此理!当初革命的时候他们在哪里?当初我们流血牺牲的时候他们又在干什么……”

“就是!”费毓桂的话太对陶成章的味道了,“这天下和他们这些狗屁法官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凭什么他们就能指手画脚?我马上上京,要求总理把什么司法独立给取消了,何苦给自己加一个紧箍咒呢,简直是吃饱了撑着!”

陶成章说干就干。当下就辞了费毓桂去市政府招待所收拾东西。他这边匆匆,根本没看见他一出市政府的大门,后面就跟上了一辆四轮马车。

仿佛是夏日里的凉风一般,沪上大理寺的审判结果通过有线无线电报,瞬间传遍了大半个中国。无数个州府燃起了鞭炮,敲起了锣鼓。不过,外地闹得再热闹,北京城里也是冷冷清清的,来自东南的风吹到京城高大的外墙便被挡了回去,仿佛这城市永远是千年不化一般。

廷尉大人伍廷芳身坐高碑胡同里,看着沪上发来的电报,默然不语。旁边先看过电报的最高大法官董康说道,“大人,沪上市政府没有什么言论。反倒是在沪上观审的农部尚书陶成章对审判结果很不满意,叫嚣着要杀人、要再行一次革命。”

“农部和廷尉府有什么关联吗?”伍廷芳很是不解的问道。

“回大人,没有关联。”董康的声音小了一些,不过他再想起一件事情,又不安的道:“大人,如果二审政府再次败诉,那复兴会诸人反对下,总理也未必压得住啊?一旦再来一次革命,那司法独立只是一句空话……”

“官方征收民财,就应该按价补偿。沪上大理寺依法审判。有何过错?”伍廷芳正色道:“法就是法,何须委曲求全?即便二审复兴会再次革命,廷尉府、大理寺还是将维持原判!我宁愿给后人一个短命的法,也不能给后人委曲求全的法!司法不独立。何来公正?司法不公正,能称之为法吗?

授经,你我都是从旧朝过来的,我们还要回到旧朝去吗?今日复兴会执政,我们就翼附于复兴会,明日国民党当朝。我们就屈从于国民党。如此这般,还要法干什么,不如干脆在高碑胡同外立个牌坊,大家做龟奴好了。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法就是法,一点也含糊不得。我国之法官,素来就少有以身殉法之传统,那何不从我们这些人开始?即便复兴会再次革命,可复兴会又能执政多久?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历朝历代,不管如何鼎盛,终究有亡国的那一天。等新朝再建,我们这些人必会被后人所记起,我们全心护守法之精神,必定可以在新朝重生。”

没想到伍廷芳还有以身殉法的念头,董康异常动容,但一会他又冷静道,“大人,若是新朝也是复兴会这样的人物,不会记起我们呢?”

“后人总会记起的。”伍廷芳无比平静,“即便这一段历史被复兴会抹去,我们自己也将问心无愧。法是什么,对我们来说,这法不就是我们的本心么。”

“是,大人,我懂了。”董康道,焦急的神请终于开始缓和。

“发电报给行严吧,下一期法制报就让他写一篇殉法的文章,看看历史上有多少人以身殉法。”伍廷芳依旧平静的吩咐。

“好,我马上去。”董康道。出去发电报给沪上现场观审的章士钊。

廷尉府发出的电报并没有马上送到章士钊手上,在四马路一处叫做‘苹香居’的精巧书寓的闺房内,云雨方歇的一对男女还是赤身裸体的腻在一起。听着男人说着的那些情话儿,李香萍玉手在男人的额头一指,娇嗔道:“哼!现在说的这么好听,这几年去了京城就不理人家了,莫不是八大胡同的姐儿比沪上的标致?”

“哪有的事。”男人连忙否认,“廷尉府诸人一向自律的很,谁也不去八大胡同逛游。”

“天下哪有不偷腥的猫。”女人对男人一点也不信。两个人从十年多年前就好上了,那一年万福华刺杀广西巡抚王之春,男人犯傻牵连着华兴会诸人被拘于巡捕房,出来后可是在这里如漆似胶呆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去日本留学的,本说好的山盟海誓,不想留洋回来却和名绅之女成了婚,着实是造化弄人。

“行严,你到底要怎么安排人家啊……”女人看着男人犹自闭目养神,只得掐了他一把,然后把欢好前不好说的事情问了出来。

“我和家里说过了,可是……”章士钊有些躲避女人的目光。妻子吴弱男因为曾是同盟会会员,所以不单和秋瑾那些母老虎混成一块,还是神州女届复兴会的干事;再有就是岳父吴保初,清末时曾力助复兴会,虽然杨竟成号称三无总理,可对那些曾经帮助过复兴会的人还是极为感激的。自己得罪吴保初就是得罪复兴会,哪怕他隶属廷尉府,也是万万不可的。

随着男人的这一句‘可是’,李香萍便侧着身子背着男人啼哭起来,章士钊连忙半起身劝慰,不想越劝女人哭的就越发厉害,到最后他只能任由女人在怀里哭个痛快。

闺房中女哭男劝,书寓之外,腰悬宝剑、一身少将官服的李叔同手捧着礼物,正被李香萍的娘姨拦着,“将军,先生伊身体不适,今日不好见客……”

“我正是来探望她的,”从朝鲜刚刚回来的李叔同听闻娘姨说李香萍身体不适,更是急匆匆的上楼,只把书寓里的一干人弄的大急。

“将军…将军……”娘姨一边拦着,一边叫丫头仆人,“快去叫先生…,就说李将军来了。”

李叔同可不是个好糊弄的人,他见娘姨这番作态,便知道上边李香萍不是身体不适,而是有客人。于是军靴在楼梯口便停下了,道:“既然你家先生身体不适,那我就改日再来。这是从朝鲜带回来的高丽参,熬了给你家先生补身体吧。”

“是,是,阿拉一定告诉先生。”娘姨如蒙大赦,忙把李叔同手上的东西接着。

她这边接着,李叔同则看了楼上紧闭的房门,讪笑一下就下了楼,而那娘姨送他出门,又马上上楼回报。此时床上的男女被这么一闹已经起来了,李香萍听完娘姨所报,只是哀怨的看了章士钊一眼,把那些礼物放在了桌子上。

章士钊是苏报案后结识李香萍的,李叔同则更早,入南洋公学后便和李香萍互相爱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