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英雄-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夫之、各处的书院之外,就全靠曾国藩了。
杨锐的弱项在于他不是广东人,不是浙江人,不是湖南人,复兴会里浙江人完全占优,他位置要想稳定,势必要平衡,而平衡的办法光靠杨锐的同乡,完全撑不起大梁,不是人不优秀,比如张承樾、徐敬熙、文永誉都不错,但跟粤浙湘这三省比,基数根本不够,所以最好的办法就以广东女婿的身份,把广东人拉进来。到时候广东、浙江、以及其他杂系三分大权,如此位置才能稳固,到时候政坛虽会是一片海草味,但是这也是逼不得已。
这个主意不是杨锐想的,而是谢缵泰言语隐晦的在一份长信上提到的,以杨锐的判断,他这既有为自己打算的意思,也有为杨锐考虑的意思,不过不管谢缵泰怎么想,这个事情还是应该去实行的。
杨锐在客厅的下首坐下之后,在座诸人都打量着杨锐,弄得他只好谦笑道,“各位叔伯,此来不是要拉大家一起革命,更不是要让大家捐钱,只是想着和大家一起置业兴学,除此无他。”
见杨锐把事情做的这么轻松,在座诸人都是失笑,何宽道:“竟成也是华侨,还是客家人?”
“是,幼年随父母到了美国,但后面他们都故去了,之后便是我一个人流浪美洲大陆。”杨锐说起身世,面有戚色,在座诸人都是过来人,知道卖猪仔的苦楚,表情上不为所动,但心里倒也软了一下。
何宽对此也是长叹,道:“华侨飘洋过海,生活不易,先有孙逸仙畅言作反,后有康有为、梁启超鼓吹保皇,这两拨人,我们钱是捐了不少,但是一个是痴人说梦,无法成事,另一个则是甜言蜜语,过桥抽板,根本就是忘恩负义。复兴会在国内素有影响,但我们若是支持你,又怎知你不会是下一个康梁?”
杨锐见这形势,应该是程蔚南在之前把要说的话说的差不多了,所以言辞才会如此直接,面对何宽的质问,他完全忘却程蔚南的交代,反问道:“那请问各位叔伯,华侨们要想改变现状,除了支持复兴会还能支持谁,靠洪门那些山堂么?还是靠连续举事而不成的孙汶?”女婿的针锋相对只把程蔚南吓了一跳,不过见在座诸人被他这么一问都沉思下来也就舒了一口气。“现在光绪出山,国会召开,这不是救国,而是在乱国,满清的官吏没有哪一个不贪的,各地的督抚没有哪一个是听话的,这样的中国无法富强,而无法富强的中国,更是无法保护各地的侨民。所以,革命是救国唯一出路,而复兴会是革命成功的唯一希望。
你们要是担心我出尔反尔,有一个办法简而易行,就是让你们的子女加入复兴会,”看着有些吃惊的诸人,杨锐笑道:“不是让他们去打仗,而是让他们去读书。当然,要打仗也行,复兴会有专门的军校,有志向的人可以加入,要是觉得有危险,那可以不回中国,只在海外留学,等学成之后革命也成功了,到时候政府需要新人,这些人就是以后的国家骨干。就是革命不成功,你们也毫无损失,花的钱也是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杨锐只把革命说成吃饭一样简单,大家都是不太信,一直没有发言的大佬刘祥问道,“竟成要我们做的就是这些?”
“嗯。大致的说起来就是这些,但是要说细节的话,”杨锐看着诸人笑道,“主要是有这么几件事情,一是成立华侨商会,把全世界的华商都团结起来,二是成立华侨银行,这个银行要遍布全世界有华侨的地方,三是华侨教育会,这个在前期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除了在华人密集的地方少数办一些中学和大学预科班外,主要指导华侨子女留学。”
杨锐说完诸人面面相觑,只觉得杨锐有孙大炮的风采。何宽笑道:“华侨在檀香山只有两万余人,其他多则在南美洲等地,办商会由我们发起一定不会成的;还有银行,办银行利润不小,但是花钱甚多,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起的。”
“檀香山华侨是不多,但是檀香山的华侨都是广东人,和美洲、南洋的华侨都是同乡,而且商会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商团,将以银行为中心,只要大家看到加入商会对自己的生意有好处,那么就会入会。至于办银行的股本,复兴会可以解决。”杨锐说罢,从怀里拿出一份花旗银行的存单,交给何宽。
何宽是卑涉银行的经理,存单的真假一看便知,再一看存单上的数据,脸上更是数变,他算是明白杨锐所说的不要捐钱的原因了。他把存单看过,又转给刘祥,而刘祥看过之后却没有再传给诸人,而是直接还给了杨锐,而后道:“这钱……”
杨锐明白他的意思,道:“这钱很干净,绝对没有洋人的钱在里面。”
刘祥闻言又看了何宽一眼,而后道:“商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章程?”
杨锐见他要看章程,便起身让外面的陈广寿进来,事先写好的简化版章程发给在座诸人,然后道:“这只是简要的版本,章程里的关键处都列在上面……”
“还要办航运公司?”一目十行的何宽看到加入商会还有运费优惠,不由得的猜到商会以后会有航运公司。
“是,要办航运公司。我们现在已经在南洋等地买码头了。”杨锐答道。铁路已经通了,通化轮船公司现在在跑东北、沪上、武昌、广州等地的航线,而江南船厂也开始大造商船,除了外售还有自用的意思。中国与欧美的货源基本被沪上的洋行控制,但是南洋等地的货源客源却不在其中,复兴会的海外航运计划打算从华侨这边突破,等船队上规模之后再图谋欧洲及美洲航行,是航运发展的最佳路径。
“这个信息咨询费又是甚么?”何宽再问。一般的会只收入会费,而后会中的费用则是平摊,但是杨锐给的章程上还有信息咨询费。
“这个……”杨锐想了想道,“我们将在全世界的市场和产地建立观测点,把各种商品的信息都收集起来,还有各个市场、产地的消息也收集起来,然后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商家出售,这样大家做生意就不会再盲动了。”
“这样也能做到?”杨锐所描绘的东西完全出乎众人的意料,便是连对此了解不多的程蔚南也是好奇的很。他看着胸有成竹的女婿,忘记自身立场问了这么一句。
杨锐笑道:“完全能做到,我们还可以比洋人、比日本人更快。华侨商会主要是有三个优势,一是信息优势,这可以让大家做生意不再盲目,而且可以赶在洋人前面预知市场,就比如白糖,檀香山是一处,古巴也是一处,还有广西钦州以及南洋等地,如果这些地方我们都有人在,那么各处的价格都将一目了然,把这些信息结合起来,然后逐年逐年的分析,那么白糖价格波动的规律就可以摸索出来;再是资金优势,有一个统一华侨银行,那么各处的闲散资金就可以有效调集,而在熟知一年当中用钱的地方和用钱的时间段之后,银行就能更有效的调配资金,把一分钱花出两分钱的效果来;最后则是运输优势,如果华侨商会成立,那么各地的货物就可以更好的统筹,航运公司的航船就不会空跑,航运公司的效率提高,那运价就要更低。商会让大家比洋人更快更准的掌握信息,有更充裕的资本和更便宜的借贷成本,还有就是更快捷低价的运费,这样做生意怎么会不挣钱呢?”
杨锐说的越来越是天花乱坠了,要不是看过他的存单,这么美好的事情简直让大家不敢相信,黄华恢问道:“竟成,这事情听起来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为什么你们不去南洋说服大家入会?”
黄华恢的问题可是问到了点子上,杨锐对此也不好隐瞒,只道:“我们是革命党,一旦我们出面,大家都会担心办的银行和船队会不会被满清收缴,所以只能找一些从商的广东人来运作这件事情,才能有说服力。复兴会虽然有广东籍的革命党,但是没有广东籍,同时在华侨里面有影响力的商人……我们要的是有人出面牵头,并且是和革命党没有关系的人牵头。”
杨锐的解释一出,诸人想后感觉确实是这个道理,隔行如隔山,再加上华侨里面极为讲究乡情,不是一般人能打入的。檀香山华侨不多,但这里是去往美洲的必经之路,拿下了这里,那么就等于连上了美洲;而南洋等地的侨商,有檀香山这边以乡情去劝说,加上又有美洲这边的榜样,绝对是比革命党直通通去说服的好。
该说的该问的都讲完了,刘祥、何宽等人看着笑而不语,只在最后临行的时候,除了拜别杨锐之外,都笑着对程蔚南说了同一句话。杨锐粤语不通,但是看大家的样子,便知道事情应该是办成了,一时间也笑了起来。
丁卷第四十二章婚前
“事情好像比想象的容易些。”送完诸人的程蔚南坐在客厅里,看着下人收拾着桌子上茶盏说道,他之前认为大家要犹犹豫豫,但结果却出乎意料。
“他们是无路可选了吧。”康梁回国之后,华侨就被彻底的抛弃了,康有为的保皇公司也频频亏损,里面的股本很多不是华侨无偿捐助的,而是以合伙发财的名义募集的。
“那下一步怎么办?华侨之间也是争斗不休的,要想让大家全加入商会,还是有些难处的。”女婿的想法程蔚南无法琢磨,他能做的只是全力配合。
“先去南洋美洲各地游说吧,同时开始建立侨商银行的各地分支,再以银行为基点,推动侨商入会。这件事情不是一年两年能办成的。”杨锐也知道没有政府的推动,建立这样的体系很是艰难,侨商银行开办之后,前期一定是要关东银行扶持才能维系的,没有个两三年要想整体性盈利,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好!”程蔚南点头赞许道,“事情就是这样做的,循序渐进才能游刃有余,急躁冒进迟早也要吃亏的。”一个女婿半个儿,他现在完全是把杨锐当儿子看待。
看到程蔚南一副长辈的模样,杨锐心里倒没有什么反感。两人又商谈片刻之后,程蔚南便出到外面去看婚礼的筹备情况了。此时算新历已经是1908年了,大喜的日子在四日之后,为了扩大影响,程蔚南只把檀香山可容纳几千人的中国大剧院包了下来,届时要办六百多桌酒宴,更要请华侨们看戏,幸好酒宴的价格在十块钱以内,杨锐还是出得起这笔钱。所有人都去了帮忙,程莐更是住在别处不准见面,除了处理公务,他便只能是窝在书房里自娱自乐了。
这一日直到晚间,陈广寿却领了两个人过来,其中一个见到杨锐便是拥抱了上来,他高兴的很,杨锐也高兴的很,只看着他和虞自勋道:“基赞、自勋,你们怎么早到了啊?”
虞自勋看着在一边的傻乐的司徒美堂,无奈的道:“我定的是晚一日的船票,基赞却自己买了早一日的船票,还是最快的船,所以就早到了。”
“我是忍不住要见你啊!现在复兴军在严州又打了一个大胜仗,杀了几千鞑子兵,各地华侨们都热闹开了,捐钱的越来越多。”司徒美堂无法想象这几年复兴会的变化,怎么想都感觉做梦一般,听闻杨锐大婚,娶的又是华侨子女,他便恨不得飞到檀香山来。
听闻司徒美堂说捐钱的华侨越来越多,杨锐却没有丝毫的喜意,他知道捐钱的大部分都是日薪一美元不到的穷苦华侨,很是不易,只道:“捐款人的名册可有保留?”
见杨锐问到捐款人的名册,司徒美堂美堂和虞自勋一起摇头,虞自勋道:“大多捐钱的华侨以后都还是要回国的,他们生怕名册被满清知晓,所以敢登记姓名的还是少数。后面我们变通了一下,就是每收一元,便发一张捐款券,日后革命成功,凭借此券就可以双倍返还捐款。”
见到虞自勋说是双倍返还,杨锐笑问:“我听说同盟会的捐款是十倍返还,我们双倍是不是太过小气了啊?”
听着杨锐开玩笑,司徒美堂抢先道:“十倍返还?说到好听而已,他们根本上就没有想过要还。我们双倍返还,可是真的打算要还的,到现在为止,捐款已经有十一万美元,真要也和他们一样十倍返回,日后怎么还的起?”
杨锐只是说笑而已,华侨捐款说到底还是因为要和同盟会争夺资金来源,在复兴会的财政体系中并不是重要的一环。他说笑之后,问向司徒美堂道:“大佬那边有什么变化没有?”
“还在弄那个洪门总堂的事情,只是这一两年来为孙汶捐款甚多,可举事却没有一次成的。使得各地的堂主很有怨言,这洪门总堂,怕是一时半会会半不好了。”说到黄三德,司徒美堂很是摇头,只觉得他压错了宝。
“哦……那这一次潮州举事大家也捐了不少钱吧?”杨锐再问道。
“嗯。这一次举事,孙汶派了他的一个亲信过来,承诺此次必定成功,又汇了不少钱去,现在举事失败,又推说是日本有人勾结了满清,算计了同盟会。”同盟会那边真是一塌糊涂,司徒美堂实在是不想去想那一摊子烂事。“竟成兄,我看我们还是可以和大佬谈一谈,让他不要再支持孙汶,支持我们好了。大佬那边其实也有这样的意思。”
“难啊!”杨锐也想这样,可要想洪门支持,那自己就要加入洪门,不管他被封做什么,都是洪门的一员,要受门规制约,而且日后洪门也势必会在国内立足发展,这是他不想看到的。不管什么样会党,打天下的时候总是扶持的,打下天下都是封禁的。美国洪门并不能帮自己太多,还是不要招惹的好,省得落一个不义的名声。
听说杨锐说难,司徒美堂也知道自己的话算是说过了,他没有想到杨锐不喜欢国内会党横行,只知道杨锐是不可能加入洪门的,当下也就是噤声了。旁边虞自勋察言观色,知道两人的心结所在,故意问道:“竟成,新娘子呢?我来可不是见你的,可是来拜见大嫂的。”
“新娘子躲起来了,我都见不着,你还能见着?”杨锐笑道,不过还是把话题转向了司徒美堂,他觉得有些事情不能太过含糊,还是要说清楚些好,最少,要对司徒美堂说清楚些:“基赞,现在我们和同盟会算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革命党,大佬对孙汶向来极为支持,我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大佬支持革命,除了要推翻满清之外,还有想在中国壮大洪门的意思把?这个是最难的,洪门在国内壮大,到时候地方官员一定会和黑道相互勾结,对于国家稳定不利,现在美国国内帮派横行,已经够乱的了,中国不能变成美国这样。”
看着杨锐对自己交底,司徒美堂听后再道:“就这些让你心有顾虑?没有其他什么原因?”
“其他还有什么?”杨锐看着他问,“我的意思是洪门不要违法乱纪,即便是我入了洪门,也同样坚持这个观点。如果洪门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稳定,那我即便是洪门的一员,也要坚决取缔洪门;如果洪门是像商会那样纯粹是为了经营而结社,那即使我不是洪门的一员,对他也会支持。不管怎么说,以后的中国不会再有会党。”
“大佬不会同意的。”司徒美堂摇头道。“他是想把洪门发展壮大,日后革命成功,国内一定是会建洪门分堂。”
“他建什么都行,只要不违法我都支持。洪门能不违法吗?”杨锐问道。
想到洪门的司徒美堂摇头,道:“不能。”
“不管谁犯法,巡警都要抓人,不这样法律就是空谈,法律都成空谈,那社会就会乱。”杨锐强调道。“帮助了革命那就可以法外开恩,那我们这些干革命的,可就要无法无天了。”
“我明白了。”司徒美堂说道,“除了不违法之外,竟成还有什么其他的条件?”
“这不是条件,这是原则。”杨锐说道。“我就这个原则。”
美洲洪门在开始的时候,支持同盟会的占绝大多数,而支持复兴会的只有司徒美堂等少数堂口,不过随着杭州起义和复兴会开始重视发动美洲华侨,是以对复兴会支持的堂口开始增加。不过,杨锐毕竟不是洪门中人,也不曾像孙汶那帮口无遮拦的许诺,所以黄三德对于彻底倒向复兴会还有所顾虑。杭州举义之后他想着两会合并,孙汶年长为兄,杨锐年幼为弟,把两个革命党都打包到洪门里来,可后面两会关系风云突变,到现在都已经公开在报纸上对辩了,使得黄三德的打算再一次落空。他现在通过司徒美堂传话,除了投石问路之外,还有调和两会矛盾的意思,只是司徒美堂对同盟会也不看好,所以只提了获得洪门支持的事情,没有提两会和好的事情。不过杨锐强调洪门也要守法,那就是说投石问路也不成功。
司徒美堂神情沉重,在书房坐了一会就被杨锐叫着陈广寿安排到住处去了,只有虞自勋留在房中继续谈一些美国那边的事情。
“来之前容先生让我给你带一份信。”虞自勋说着打开行李箱取出一份信。
“他有说什么吗?”杨锐从他手上接过信问道。
“还能说什么,只是说我们应该和同盟会团结。”虞自勋笑道。
“呵呵。和同盟会团结,那就不如和袁世凯结盟,他现在虽然只是在恒上村吊鱼,但在北洋以及士绅里影响极深……”杨锐边拆信边道。不过信笺打开之后,却专注看信了。容闳在信中只说了两件事,一是同盟会复兴会合作的问题,二是美国人想支援革命的问题。虞自勋在美国主要是负责商业,是以美国人找到了容闳,希望由他联络复兴会。
信不长,杨锐看完就把信放回去了,问道:“容先生还说了什么?”
“他说有美国人想支援中国革命,他希望你好好考虑。”虞自勋大概也能猜到信里的内容,因为容闳把信交给他的时候,反复的说这两个问题。“竟成,我们和同盟会之间只有下去是要出事情的。即便不是合作,也不要弄成那样啊。”
“那要那样?”杨锐反问。“报纸上的争端绝对不是复兴会挑起的,而是同盟会先挑起的。现在的情况只是大家吵着吵着升级了而已。”
“可这样只会让满清笑话。”即使在美国,虞自勋还是能感觉到己方和同盟会的争端让保皇党看着笑话,他觉得杨锐有故意挑起争端的意思。
“满清还能活几年?死之前笑一笑就笑一笑好了,有什么大不了。”杨锐毫不在意外界的评价,舆论只能被他引导,而不能他被舆论引导。“美国那边的情况如何?看报表要比去年好不少。丝绸连锁店也难得不亏本了。”
见杨锐对于同盟会的事情避而不谈,虞自勋长叹后道:“今年起酥油的销量比去年同期翻一倍,丝绸连锁店也就是快过圣诞节了好些,要想彻底反亏为盈,还是要花一些时间的。不过现在有些丝织公司见我们开了连锁店,也学着开了。”
“哦,这样啊?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美国商业发达,有什么新东西被模仿的速度要比中国快多了。”杨锐惊讶的同时又有些释然了。从报纸上的广告就可以看出一个城市或者国家的商业繁荣程度。要想在美国不被模仿,那是不可能的。
“还有那个什么拖拉机,现在销量越来越大。国内要想进入这个市场,还是要快一些的好。”虞自勋又补充了一个事情,他记得这也是杨锐要重点关注的东西。
“嗯。这个快不得。”杨锐笑道,“国内在建设厂房,在国外订购的设备还有一些没有交货。我想最早大概要在09年中期才能出产品。”
“要那么久?”虞自勋记得当时化工厂设备一到调试好了就可以生产。
“嗯。这还是快的了。这个铁家伙虽然傻大黑粗,配件不多,技术也不高,但是生产起来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实验室大部分人力物力都在忙这个,可人手还不够。一些配件,比如轴承还是要先用国外的,之后才用自己的。我已经把速度放到最快了。”拖拉机市场是重点关注的市场,为了能快速出货,杨锐都已经颠倒了正常模式,不求所有部件都是自己生产,而是先卖组装货。
“那就有的等了。”虞自勋听说这东西这么复杂,失望的很。
“重工业不是那么简单的。”杨锐说道。
“对了,上次说的氦气已经在美国找到了。不过有些麻烦。”说完要紧的事情,虞自勋有想到了之前的一件事情。他虽然不知杨锐要氦气干什么,但是见其标注极为重要,也就留心上了。复兴会在美国有一个读报组,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都有订阅,而后几十人每天就通读这些新闻,主要是关注科技类的东西。杨锐要找的氦气就是通过这个办法找到的。
“有什么麻烦?”杨锐忙问,氢气球他怎么看都不安全,所以一心想要氦气,而氦气却只能是天然存在而不是人工合成,合成氨废气里面即使是又氦气,也是少的可怜。
“美国堪萨斯州油气田的天然气里面发现有氦气,含量很高,大概在百分之一点八左右。不过这些氦气难以分离,现在只是在科学实验室里面用低温技术少量分离了一些。如果要大规模的分离,我们就应该把油田买下来,还有就是分离这些氦气要专门成立一个低温技术研究室,把实验室里技术变为可工业用的低温技术,这样做下来我们可要投入不少钱,而且还要花不少时间。”虞自勋全面了解过低温技术,但他不了解氦气的作用,只认为如果不重要的话,还是没有必要去弄什么氦气,这可是一种永久气化的气体,到现在实验室都没有对其液化,更何况工业化液化。
“能不能实现液化?”杨锐追问。氦气等于飞艇,飞艇等于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逻辑。
“不好说。现在实验室能制造的最低温度最低可以达到7K,这是有数据显示的,但是理论上是可以到达3K,可如果在3K氦气还不液化呢?虽然要分离氦气并不一定要让他液化,但是要达到分离的温度也不会低。”虞自勋道。
“如果投入的话,大概要多少钱?”虞自勋的意思杨锐算是挺明白了,其实他是认为去弄这么一种气体毫无价值,算的是经济账,而杨锐算的是政治账。天上飞这么大东西,在让草民们恐惧的同时,一定会让愤青们自豪的。
再说,其实他也是有算经济账的,造一个同样尺寸的战列舰,那要花一千多万两白银,可要造一个飞艇,只要花几十万两白银,即使加上氦气成本,也不过一百万两,最多不过两百万两,这是十比一的差距;而飞艇不像战列舰一样只能在海上开,它是可以深入内陆各地,造成的影响是战列舰的十数倍。如此算来,政治账上,飞艇的价值是一百,战列舰的价值是一。不过从国防的角度来看,两者则相反,战列舰的价值是一百,飞艇的价值是一。可对于当权者来说,他的敌人不光在国外,而且还在国内,国防账只是对外的账,不是内外兼顾的账,所以可以看,但不必全当真。
而且,战列舰中国实在是买不起,因为要买不可能只买一艘,即使是只买一艘,那加上配套的舰艇没有五六千万两也是下不了台的。建国的初期,杨锐能玩得起也就是飞机、飞艇、拖拉机和潜艇了,为此德国那边,已经在和齐柏林谈专利转让和技术受权的事情了。
“前期最少五十万美元。”虞自勋说出一个数字,又道:“我建议还是先在实验室研究可以工业实用化之后,再买下那边的气田,这样可以剩下一部分钱。”
“嗯。还是先买下来吧。”杨锐生怕这这种氦气气田就这一个,要是等飞艇的价值被大家注意到之后再买,那就晚了。
“真买啊?”虞自勋哑然,“气田下面可是油田,要买价格一定不低。”
“那就和人家说好,油我们一滴也不要,只要气。”杨锐道:“油田是洛克菲尔的吗?”
“这不清楚,明日可以发电报去问问。”虞自勋道。杨锐的解决之策让他松了一口气,现在复兴会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再去买一个油田,怎么都让他觉得不应该。
“过一段时间,国内那边就要来人了。”谈完商业上的事情,杨锐喝了几口茶缓了口气,让陈广寿出去警戒之后,开始说起最重要的事情来了。“他那边怎么样了?”
“很聪明。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都喜欢他,而且他不想家。”虞自勋也喝着茶,杨锐说的那个人,在章太炎走后就是他在美国的重点工作。
“他不想家,可湖南那边在孑民举旗造反之后可就闹翻天了,最后要不是他们的印信、谱牒在我们手里,怕是要告官了。”杨锐想到湖南那边就感慨,现在朱昌琳那边已经给朱宽肅办了丧礼,生怕复兴会弄出大事来从而牵连到朱家。
“我听说了。不过现在我们就要把他亮出去吗?他才十二岁啊。”虞自勋对朱宽肅还是很有好感的,虽然他见孩子的次数不多。
“也不是现在,他完全出场的时间还没有到。主要是南非那边的矿工要他过去走个过场,稳定下军心。”杨锐说道,“不过这都要在他被训练过之后,要不然皇室的模样摆不出来,哄不到人。以前我们不懂前明皇室那套东西,现在问题解决了,从朝鲜王宫弄出来的人,完全可以把整件事情做好。”
“人可靠吗?”听闻人是朝鲜那边拉来的,虞自勋有些不放心,“再说,让朝鲜人来教,这……这怎么听都有些变扭啊。”
“这有什么好变扭的。朝鲜的那一套东西,都是照搬明朝的,现在无非是出口转内销而已。即便是教的不完全对,也没有关系,到时候谁敢说有错?”杨锐笑道,“至于人是不是可靠,这些人会从朝鲜王宫里出来,不是忠君的就是爱国的,朝鲜人还想着等我们帮着他们打日本人呢,最多一两个朝鲜探子,不可能是日本探子。”
“真要这样吗?”虞自勋道:“我是说真要这么一个人嘛?”
“嗯。就我现在来看,这个人还是必要的。不过现在到辛亥还是三年,万一我觉得他的出现不好,那可以不要出现,这要看当时的情况。”杨锐看着虞自勋有些奇怪,因为之前他知道这件事情后没有质疑过,可现在却开始质疑了,难道是因为在美国呆久了的缘故?
丁卷第四十三章喜宴
对于前明宗室一事,杨锐虽然没有把话说死,似乎留了一个活扣,到辛亥的时候还可以再来纠正,但是虞自勋却知道,前明宗室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个前朝的岷王,终究有一天是要大显于世的。复兴会现在全面在推行国粹主义、民族主义,真不明白这个因数再加上去,到最后会出现什么效果。
虞自勋边想边喝茶,只待杯中的茶喝光了才说道:“竟成兄,早前我以为我们是要在举事前拿前明的事情做宣传,好聚众造反,可现在看安排却不是这样,若是如此,这个人还有必要推出来吗?”
“现在我们有力量发动举义,那么没有前明宗室的因素,我们也能成功。不过,即便是我们力量不够,也不能滥用反清复明的号召,不然的话,到时候拉来的队伍都是保皇军,不受我们的控制,那等于自乱阵脚。现在我们要给全中国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