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二轻轻的摇了摇头:“那个墨,是何地?”

“澳洲,东南海岸。”

李元兴不需要再解释,李二已经看过全球地图了。

“那个黄金河岸,封给李愔!”李二当下就说道。

李元兴摇了摇头:“皇兄,那地方空地一块,要建城,要发展。凭李愔他有个什么办法?”

“五郎你错了,有封地,自然就有人会追随。李愔没有,但可以帮着他绑上几个世家。依你五郎的计算,海外的财富会源源不断的被他们运来大唐。要乱,要争,就在海外去,大唐之内,不要他们胡来。”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那么,李恪与承乾呢?”

“为兄再想想!”

“臣弟回去了,最近不会有什么大事,高昌之事皇兄作主了,臣弟回家过年!”

李二却说道:“巡视边疆之时,带上李恪与承乾。新年庆典之后。倭岛分银矿的事情。为兄要亲自去。”

“过了年,准备对百越多少有些出招!”

李二没接话,他心中还在为自己的儿子们既将长大而烦恼。普通人家的孩子因为长大总是一件喜事,可皇家的孩子却是因为长大。而带着一种逃不开的命运。那怕你无心去争皇位。真心想作些事情,也会被人认为这是想给自己出头。

罢了!儿女自有儿女褔,李二心中多了一些烦恼。

可再想李元兴。真正是对李元兴有些过于残忍了,让他娶了七世家的嫡女,可却真正在七位秦王妃儿子出生之后,让秦王府成为七世家内斗的战场。

李二希望世家内斗,因为世家内斗了就不会再联合来斗皇家了。

但在李元兴的秦王府中斗,却利用的是李元兴的儿子,这样的斗争就连李二都感觉有些对不起李元兴,有些为难李元兴了。

李元兴不在乎吗?不在乎是假的,可他却是知道,从真正明白自己要娶七位王妃开始,就已经知道这是自己逃不开的命运。原本以为自己会在大唐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离开,心中多少也有些自我欺骗的感觉。

但眼下,李元兴也不知道将来会遇到什么了。

回到天策上将府,因为长安城的屋子,设施都远不如秦王庄,后院正准备搬家。全部的人搬回秦王庄去,至少秦王庄的屋子里不用火盆,那本身就是暖和的。

柜爷没有打算离开,他打算训练一下海军,还有海军陆战队。

李元兴刚走,人还没有出长安城的南门,老程就带着礼物奔到天策上将府去了,不是为了感谢他儿子耀州受训,而是要听柜爷讲兵法。

结果老程一来,满长安不当值的将军来了一少半。

柜爷无奈,只好答应新年之前,分十次,每两天一次,讲自己对于安市之战的战术分析。

李元兴则回到了秦王庄,每天陪着几位王妃过rì子,安静的等着另外两位王妃的孩子出生。正如袁天罡所说,十八天,丝毫也不差。

崔莹莹的孩子被起名为,李加。

这与原先所说的李艾有所不同,崔莹莹不会多问,只当是封地换了一个地方。郑秀嫣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叫李索!女儿的起名权留给了郑氏。

大唐贞观二年,十二月三rì,李元兴重回长安城。

王妃李丽苑、王语烟两人陪同,崔燕燕的真的怀孕了,也是男孩。这让李元兴感觉到一种天意,难道自己的七位王妃头一个孩子,全是男孩吗?

长安城北,镇远、威远两船返回耀州改造。新的四艘飞舟已经试习完毕,采用新式水煤气为燃料。没有采用压缩,并不是大唐现在的压缩工艺非常危险,而是采用了与空气一比一重量的水煤气,在燃烧之后,不会因为水煤气的减少而改变飞舟的重量。

烧煤的飞舟,煤燃烧减少,就要不断的降低飞舟的浮力。

使用水煤气之后,在控制力上有了更方便之处,而且水煤气消耗之后燃烧力更强,飞舟的速度会更快。载重上会增加三倍多。

这四艘飞舟被定义为鲲鹏级,分别为高州、杭州、营州、益州来命名。

柜爷、李元兴、李渊,坐在杭州号上,只有杭州号上加装了华丽的房间,其余的全部都是货仓。陪同的,有太子承乾、皇子李恪,还有兵部尚书候君集,以及秦王府韦挺、王珪。再就是李元兴的两位王妃,还有一应的侍从。

“圣上、殿下,吉时已到!”有内侍官过来报时辰。

李二对李元兴说道:“五郎,此次巡边辛苦了。新年之前必要赶回来!”

很正式的吩咐,李元兴却靠近李二小声说道:“皇兄想说的是,巡边比坐在皇宫有趣,明年皇兄巡边,臣弟保证帮着太子监国。”

李二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却很快压了下去,依然很正式的说着:“五郎安抚守边军士,扬我大唐国威,显我皇家亲厚!”

“臣弟知道了!”李元兴也很正式的回答着。

上了飞舟,在飞舟离开地面之后,李渊感慨的说了一句:“这个,比那小的好多了。”

裴喜过来请示:“殿下,第一站直飞高昌!计划,五个时辰到,高昌那边李将军已经在安排好迎接了。”

“出发!”李元兴下令。

柜爷与李渊在下棋,平静的棋盘上,当真是血雨腥风。被让了四子的李渊,依然是阵地失了大半,只有满大汗,眼睛死死的盯在棋盘之上。

突然,李元兴发现角落里竟然有什么东西在动。

在李元兴作出反应之前,三个护卫已经冲过去了,拉开那个柜子,却看到程魔头笑呵呵的从柜子之中钻了出来。

“老程,你……”李元兴是哭笑不得。

“老程自愿贬为小兵,给贤皇当亲卫!”老魔头笑着就站在柜爷旁边。

柜爷说道:“你就说要来,谁还会不让你来。”

“不是这么一回事,老程要来,那其他人也要来,这就坏了规矩。所以老程偷偷来,回来他们骂也行,吵也行,总是没坏规矩,罚老程一个,这也没什么,老程皮厚,打上几板子也没什么!”程魔头笑呵呵的回应着。

程魔头有军职,可他不归兵部归。

更何况,眼下老程属于放假在家的类型,他的部下大半都在辽东,还没有真正撤回来。兵部的职司与他无关,秦王府的军务要他只会添乱,所以是真正属于放假了。

论资格,候君集比程魔头资格老。

候君集是在大唐兴兵之时,就跟着一起征战的,但论军阶,老程不比候君集差。

反正是谁也管不到谁,这件事情两人一笑就就算了。

李元兴骂了两句,这会也不能再返航,更不可能把老程扔下去,所以要怎么罚,也要等再回到长安了。

新一代的飞舟,蒸汽机的构造都有所改进,如果全速,最多六个小时就能从长安赶到伊州,可船上坐的全是紧要的人物,还是按最安全的巡航速度飞行,在九个半小时,就是差不多快五个时辰的时候,飞舟已经在伊州降落了。

伊吾王站在迎接的队伍之中,却看不到高昌王。

柜爷与李渊并肩下了飞舟,接下来才是李元兴,然后依次根据身份。

“伊州守将,李孝恭见过太上贤皇、太上皇,秦王殿下!”李孝恭迎了上来:“已经备宴洗尘,请移步城内。”

伊吾王只是一个陪客,这会才上前走些官样礼节。

飞舟停靠的地方,自然是有重兵把守的。

许多原本是伊吾、高昌的军士,连参与守护的资格都没有,只是远远的看着,那一百多丈长的巨大的怪物,这东西竟然可以飞,而且还能载人,听闻是早上从长安出发,当晚就到了伊州的。

进了伊州城给李元兴等人安排的院落,李元兴看到了迎接者中的一位。

阿史那泥孰!

这个也是一个人物,曾经与突利小可汗一样,还与李二是结义兄弟。他在这里,李元兴既有些意外,也感觉在意料之中。

西突厥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不可能没有一位大人物来与大唐作一些深入的交流。

远远的一拱手,李元兴没有迎上去,只是见了个礼,有什么话要谈,自然也要放在明天了。毕竟这里是欢迎的宴会,不是谈判的场所。(未完待续……)

双倍倒数第二天、求月票第749

月票榜竞争太激烈,很可能一瞬间就被爆了无数次。

剧情到了大转折,盛世大唐马上就要全面展开。

今天说什么也要给各位四更。

求月票,本书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诚意之作。为了分类月票榜上小小的成绩,再一次厚颜求月票。

质量加数量,再加上稳定的更新,这是本书给月票的回报。

谢谢大伙长期以来的支持。

感谢……

第762节西北劳军【第二更】

宴会,只是一种形势。

身居高位者,大唐的权贵,对于宴会已经不是在享受美食,而是在享受身份。

在宴会的时候,飞舟上的物资正在一箱又一箱的搬下来。

“殿下,伊吾军、高昌军,亦是我大唐军士。如果厚此薄彼,怕会引起依附军士心中的不满,所以这一次的劳军,请殿下恩赐伊吾、高昌两军。”李孝恭称呼的是殿下,不是五郎,这代表着正式的进言。

李元兴没有立即回答,只是回头看了一眼韦挺,马上又轻轻的摇了摇头。视线再一次转移到了李承乾与李恪身上。

两人明白,这是在等他们的发言。

以他们的年龄,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秦王问询,只能是代表着考验,而并不是真的需要他们的意见。

李恪抢一步说道:“既然为我大唐效忠,纵然不能与我大唐军士有着同样的待遇,但我大唐恩泽四海,发上一份赏赐或许是一个好方案。”

李元兴一直注意着这两人有表情,很明显的李承乾咬着嘴唇,目光轻微的斜视着李恪。

当李恪讲完,李承乾这才说道:“五皇叔,承乾以为,大唐立国,各阶层自有贵贱之分,大唐军士才是我大唐根基,高昌人只是下等族民,不赏也罢!”

“很好!”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对韦挺说道:“劳烦长史辛苦。大唐军士如数发,伊吾军依同唐军。高昌军减半。两军之中,有军功者加赏些许。”

“是!”韦挺不会去问加赏多少这类小事。

更何况,发物资也不需要他亲自去,他仅仅是需要列出一个方案来。

李渊一直观察着,李元兴采用了两个人的建议,李恪的作法不够圆滑,也有一些争功的嫌疑。而李承乾原本可能有类似于李恪的想法,但却并没有支持李恪,而是硬着头皮说出了另一个方案来。

两个皇子作的,都不够好。

李渊有些轻微的失望,至于说李元兴,这都是狐狸中的极品了,李渊不评价。

宴会的时候,要求各队正级军官集合的命令已经下达,吩咐以团为单位,在晚餐之后,准备开始领过年的劳军赏赐。

宴会上,李元兴只是和泥孰打了一个招呼,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洗尘宴之后,飞舟停泊处,八盏巨大的灯照亮着一片大约有二十亩的空地,一千名李孝恭身边的近卫部队负责戒备,挑出了三个团在里面负责搬运。在大唐,一个团为二百人,一团两旅各一百人,再分两队,每队五伙,每伙十人。

西北这里驻守大唐正规军为一卫,满编三万六千人。再加上辅兵二万四千人。

后又收编了伊吾与高昌的军队,重新整编,所以仅西北大唐就有驻军超过十万人。

各镇、戍(SHU)。也示先有派人过来,领他们的那份物资,只有偏远的几十个镇、戍因为距离过远,所以并没有过来。

“殿下,准备好了!”韦挺在旁边小声的说道。

李元兴深吸一口气,抬手将一个王珪写好的领物单拿起,交在了排在第一位的校尉手中:“不用惦记家里,家里一切都安好。为大唐守边,辛苦了。”

“誓为我大唐万死!”校尉高喊一声。

接下来,这校尉退后,凭这个物的单子,这名校尉招呼着手下人推着板车进来领东西。

一个用麻袋装的包裹,是什么?军士们并不知道。接下来,有油纸包二百个、铁罐头一百、木箱一只、坛四十只、竹筐五只、有封条的铁盒一个。

大唐秦王李元兴、大唐太上皇李渊、大唐太上贤皇李信、大唐兵部尚书候君集、大唐右武卫上将军程知节、大唐秦王府长史韦挺、大唐皇太子李承乾、大唐皇子李恪。轮流的为各团发物资。

这是皇家,这是大唐的恩赐。

夜已经深,这却是一个不眠之夜。

军营之中有吵闹的声音,还有许多人大叫的声音。

李孝恭当着李元兴的面下令:“吩咐下去,只要不是为了抢东西打架,今夜……,免责!”

飞舟上运来的东西是什么?

在伊州城外,一处混编军营。一军五个团,这是唐制。也不可能把伊吾或者是高昌单独成军,别说是朝廷不放心,就是李孝恭自己都不怎么安心。

这一军的主将是一位从五品的游击将军。

五个团的物资都堆在那里,连同他这一军的六百辅兵,一共一千六百人,点亮了火把站在校场之上。其中战兵部分,唐军两团、伊吾两团、高昌一团。辅兵,就混编了,唐只有一百人,伊吾三百人,高昌二百人。

“这些是什么?今个怕是不打开,你们这些个货都睡不安稳。”

许多军士都笑了,有个校尉高喊着:“将军,打开来看看。”

身为主将,手上自然有更详细的清单,这是上面发下来的,也好让他作一个对照,万一少发了可以再去讨要。

“这一次,咱们这一军领的七份半。账目有数,高昌的弟兄们来的晚,给发的是半份。所以这就算是少了一份,可咱们军在年内,有两个清除盗匪的战功,所以加发了半份。高昌的弟兄也别抱怨,今个本将作主,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弟兄,这些东西拉平了。”

“将军英明!”下面士兵们高呼着。

高昌人原本就没有指望有他们的,毕竟他们才加入了两个月时间。有半份,心中就已经有感恩,这拉平了分,却是一军之中的兄弟之谊。

“这个麻布包是什么,放到最后说。先说这个罐头,咱们分到的泡菜、海里的鱼、还有岭南的果子,那甜掉牙的果子。来,架起火,烧着。吃个热呼!”

是黑整吗,水果罐头也要加热。事实上大唐,许多人吃水果,还是用煮的,真正生吃的并不多,所以加热在大唐人看来,这是正常的事情。

很快,火堆架了起来。

“每团,二百只烧鸡,这东西不要动,在雪里里挖个坑存着,咱过年夜里吃。每团一箱糖,要知道这糖可以珍贵的东西,今个每人发一块,其余的留着。坛子里装的是酒,还有上等的秦王府名菜红蹄子,这东西留着过年吃。”

众军听着都是口水直流。

有个唐军士兵对身旁的伊吾士兵说道:“这可是好东西,虽然东西普通,但制作非常不容易。长安城都买不到,只有秦王府才花下这么大功夫制作,能一人分上一个,那你连手指头都能给咬着吃了。”

这越说越流口水呀。

别说是猪蹄子,有个校尉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将几个包着烧鸡的油纸包靠的火堆进了些,在加热罐头的时候,就那几只烧鸡却是散发出无比美味的香气。

“将军,今就把年过了吧,这些东西,谁能受得了呀。”

“一群混帐东西,都不知道存点。”主将笑骂着。

下面的军士们也是一阵起哄。

“好,今个没有将军,也没有大头兵。按五个人一只,先开整,再把酒打开十坛,谁也别喊着酒少,这可是从长安运来的,秦王府的仙酒。整起!”

有将军下令,当下就有几十个校尉跑上前去,摆架子,把鸡都摆在架子上,然后放在火堆旁,有校尉还在高喊着:“有一个看一个,各队派人看好自己的,到时候少了可不管事,谁敢打架,将军的鞭子不留情!”

大唐的军规还是非常严格,军士们敢与上官开玩笑,但却不敢坏了军规。

一只筐子被打开。

“这是什么,别说是你们,就是本将都没有见过。听闻这是耀州那边刚刚弄出来的好东西,第一批制作出来的,自然是送到宫里给圣上用。这第二批,没有拿到长安城去卖,而是拉来给了我们。这东西值不值钱,本将不懂。但谁见过这么软,这么漂亮的东西,本将听李将军讲过,这东西长安城的贵妇们托门路,在耀州都买不出来。”

“将军,是什么东西?”军士们高喊着。

“衣服,贴身穿的衣服。有多好,老子把嘴说破了,也说不全这东西的好。每人两套,再有袜子四双,穿上才知道一个好。”

现在是冬天,虽然没有下雪,可西北有多冷。

当下就有强壮的校尉把自己脱了一个精光,就要去试这衣服。却被那将军一脚给踢了下去:“你一身臭,这雪白的的衣服都让你给弄脏了,滚去把自己给洗干净了。”

冬天,凉水,刺骨冰冷的水。几个强壮的校尉直接用刷子在身上刷着。

衣服穿上,几个穿着衣服的人都沉默了,他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衣服的,只有一个校尉说了一句:“不为殿下拼命,对不起这衣服!”

领军的将军没有说话,只是打开了那个铁盒子:“刚才的是劳军,这才是赏赐。”说罢,在盒子之中拿出一枚银币用力的弹了出去,清脆的响声牵动着许多人的心。“银币这东西,咱打打仗都有,但兵像银币,谁见过。”

大唐银币,最低一级别的,就是二十四功臣的。

可李元兴却特制了一笔七钱重,非标准的,八边形兵士头像的银币。

许多大唐的军士都哭了,伊吾人不懂,高昌人更不懂,只有大唐的军士才知道,这银币代表着什么。

“哭,今天就哭个够!”领军的将军用配刀划开那个麻布包,用力的扯开,向下扔去:“看看吧,这是殿下给你们带来的家书,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也不差,人人有!”(未完待续。)

第763节边戍上【第三更求月票】

家书!

大唐的军士,为大唐征战多年,普通的军卒有谁收到过家书。

有时候两三年都不知道家中是什么情况。

甚至还有些人,打完仗回到家,家已经不在,留下的只有残垣断壁。

一封家书,有些还是半大的孩子写的扭七歪八的字,写的都是家中的小事,秋收家里打了几担粮食,家里的母猪下了几只小猪,今年给免了多少税。

就在这个军中,其只一位队正的信不是随便装在信封当中的,而是装在木盒之中。

许多人看到这个木盒,都调笑他。

就是主将都过来:“唉呀我的娘呀,你这一个盒子怕是占了其他兄弟十几封信的重量,是不是你那新媳妇给你悄悄带的什么好东西,这不行,要拿出念。”

“拿出来念!”有几个好事的就把人给架住,当下就有书吏过来抢过盒子。

在打开盒子的瞬间,书吏的手发抖了,颤抖着将盒中的东西交给了主将,主将一看,也呆住了,所有人看到这个反应,也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架起来的人也给放下了。那队正竟然忘记了过去抢盒子,只是呆呆的看着主将。

一块巴掌大小的玻璃板,一圈镶着精钢,里面却是夹着一张照片。

这不是用高光照片纸打印出来的,只是用李元兴从现代带来的,质量好一些的普通白纸彩色打印,一张A4纸打八张照片。

不是李元兴小气,而是再也不能回现代,在大唐这边科技没有发展起来之前,真正是用一张少一张,墨水都没有办法补充。

许多文件都不再是打印,而是靠人力去抄。

这照片小小的照片上一个穿绿衣,用大红的包袱包着一个刚满月的孩子。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看到自己的女人,出生一个月的儿子,那队正哭的象个孩子。那用玻璃封装的照片全军传看,每个人都象是捧着真正孩子一样,小心翼翼的。

李元兴给边军的将士带的有什么,上层的将军们自然是知道的。

军营之中的哭泣之声,将军们也是知道的。

“春秋时期,曾经有人故事。孙武带兵出战,亲自为士兵包伤口,甚至为士兵吸脓。都说孙武爱兵如子,可有一个士兵的母亲却哭了。她说,将军是对自己的儿子好,可将军却是在要儿子的性命呀!”

柜爷这个小故事却是把许多将军说愣住了。

李元兴低下了头,他没有办法反驳柜爷的话。

柜爷又说道:

“元兴这也是在要大唐军卒的命,他对军卒好,这些军卒将来就会用自己的一条性命来回报,战场之上,九损亦战之强勇唐军!”

贤皇在说秦王,就算有人想说话,这个时候也不方便开口。

就是李渊,那怕有无数的话要说,此时也要保持沉默。

“他们不是在为我李元兴拼命,将军们上战场,那个不是身先士卒。战,是为大唐而战。战,也是为自己的小家而战。”李元兴开口反驳。柜爷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元兴,接下来要打的仗,不是保卫家园之战,而是对外扩土之战。对于高句丽人来讲,我们大唐是入侵者,我们才是恶人。”

李元兴没办法就这话反驳,将话差开:“古有秦一统六国,正义与邪恶历史上也没有绝对的。爷爷不能单方面下结论!”

“胡扯,老子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好人,只说过自己没错。老子的意思只是,这些军卒给大唐卖命,为大唐扩土。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大唐要出得起这个买命钱,军属自然要比普通百姓高一阶!”

柜爷知道李元兴当秦王的rì子不断了,玩心眼,斗嘴,政治,很高明了。

所以,不打算和李元兴再争,而且有些话题,也不能当着众将军们的面讲。

贤皇都自称老子了,显然就不会再争了,看来秦王占了上风。众将军也有话说了,反正,对军卒们好些,真的要是有九损勇军,区区一些钱粮赏赐谁会放在心中,只要不断的跟着秦王开战,打下地盘银子有的是。

李渊笑呵呵的把话接过去。

“五郎之仁厚,大唐天下谁人不知。皇叔与朕都是军人,开疆扩土自然是好事。厚待军士,此事皇叔说的极是!”李渊笑哈哈的打差着。

“我去睡觉,明天真正巡边!”李元兴说完,跑了。

李元兴一走,众将军已经围到了柜爷身旁,那个故事有人听过,也有人没听过。众将军围过来之后,柜爷讲了一段军心与士气的关系。

以前的兵法之中,虽然也有关于军心士气之类的。

可却没有柜爷这么详细分析,军中如何提升一个团队凝聚力,军卒对大唐,对朝廷,对兵部,对自己上司等各层关系的不同想法,以及如何提高军队荣耀感之类的问题。

大唐的将军,其实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将兵分离。就象老程来说,战时,他是右武卫大将军,带领右武卫去参战,可右武卫在武德年间的时候,就是府兵。战争的时候才征招,那么征招上来的士兵,并不认识低级军官。

低级军官呢,也是分配到各团的,不认识高级军官。

如果连续打上两年的仗,这还是认识。可只是临时拉起来的队伍,老程真正感觉到可靠的,仅仅是那一点在长安的常备军,其余的,老程心里也没个底。

这也是当初在朔方之战时,老程要身先士卒去拼杀的原因。

如果他不往前冲,不带着自己的近卫,带着最可靠的那批人向前冲,一但阵线不稳,就是全军溃败,可就是这样,右武卫的战损也高的吓人,他老程也差一点把命丢了。

柜爷讲的,将军们听不懂,却有一种向往。

次rì,三艘飞舟带着大量被用木板压实的棉花,还有杀好的杀肉返回长安。而李元兴的杭州号则开始了巡边之旅行,这才是真正的巡边。

大唐边疆数万里,除了边疆重镇之外,还分有上中下三镇。再往下,亦再分为上中下三等戍卫。最小的一个只有三伙,就象是边疆的哨所。

伊州西北方向三百里,沙州以西三百里,现今塔克拉马干大沙漠东北角,大唐丝绸之路必经之路之中,在一望无迹的沙海上有着一个连排的建筑,外面用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建成了一个围栏,有树干,有石头,也有许多是骨头。

被风沙摧残到支离破碎,只有布条的旗帜在风中抖动着。

仅仅为了找到这一处被命令为伊州七三号下戍的边关哨所,飞舟在空中足足找了一刻钟。一直到观察眼眼睛都酸了,这才在茫茫沙海之中找到这大唐最西边的戍卫所。

飞舟靠近的时候,只见到屋顶上一团破布突然动了。

那是一个人,坐在屋顶上负责作岗哨的人,那人飞快的跳下屋顶,冲进屋内:“头,有,有……”激动的已经没办法将话讲出来。

五大三粗,脸上有一条刀疤的队正咬着一根木棍骂着:“慌个球,这鬼地方最近两个月只有鬼,没有人。有那cāo心的功夫,去小心咱们的存货别让大风吹走就行了。”

其余的军士连头都没有抬,这里很冷,多余的活动都会体力消耗的极大。粮食就那么多,再一次送补给怎么也要到明年开春了,也就是未来三个月的时间里,可能只有贪财的商人会冒险赶路,其余是不会有人来的。

就算是吐谷浑,或者是突厥也不会在这个季节出兵的。

“头!”那人强拉着队正,队正无奈骂着:“跟你出去看看,要是球也没有一个,你加哨一个时辰。”

门外,巨大的飞舟正在缓缓的降落,新式飞舟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噪音,或者说,飞舟的声音还没有这沙海的风声更强烈。

上百丈的巨大怪物正在慢慢的落下,队正看呆了。

飞舟的仓门就在空中的时候已经打开,队正看着清楚,湛蓝色的水纹铠甲,腰上挂着龙头横刀,头戴飞翼龙盔,身上披着那雪白的披风上,用金线绣着一条金龙。

普天之下,能拥有这样一身铠甲的,不说那金龙,湛蓝色的水纹铠只有一个人。

大唐秦王。

队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沙海之中人是会看到幻觉的。

用力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用力的打了自己七八个耳光,队正看到站在仓门前的秦王抬起手,行了一个大唐军礼,那拳头敲在铠甲上的声音如同敲在心中。

“卑将,伊州七三戍从九品陪戎校尉!”

那队正扯足了噪子,接下来的话他喊不出来了,感觉嗓子里象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呆呆的看着大唐秦王向自己走来。

李元兴轻轻在队正肩膀上拍了两下:“辛苦了。”

呼拉一下,屋里的人全都冲了出来。

“整队!”队正扯着噪子高喊一声。

三十人,战兵十人,辅兵十人,一人不差。

要知道在古代,边关哨所从来就没有满员的,最远处的哨所很多都是空无一人的,就算是强押着人过去了,边关哨所的人也会逃走。

如果不是李元兴这两年善待大唐军士,他们的家小都吃得饱,穿着暖。怕是也一样会逃的干净。

在飞舟上李元兴已经下过决定,那怕这哨所只有几个人,或者是空无一人,也绝对不会责怪任何人,可当看到这里三十人,一人不差的时候,李元兴被深深的感动了。(未完待续。)

第764节边戍下【第四更求月票】

满编的三十人,奇迹一样的三十人!

大唐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