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里很快就是我大唐的领土了。这与原先打了就撤退不同,现在那里要占下的。说实话那骨头不少呢。运回去之后怎么办,堆在大慈恩等吗?或者送回这些人的家乡去,可谁知道他们的家乡在那里!”

听李元兴这么一说,王及善也感觉到有些为难了。

这当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呀。

“这也是我把你们叫来的原因呀。我想着,就在原地埋了。然后立一个十丈高的巨碑什么的,然后再修一个园子。反正占下了的城我们能再还给高句丽吗?”

“肯定不能还!”

李元兴还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在历史上,那怕是大唐帝国最辉煌的时候都没有占领过辽东,甚至是东北的地盘。这一次要占上,就一定要全面开发东北。甚至再往北去。

王及善想了想:“这个如果留下,怕是我等身份不够!”

“当真是后悔了,应该让萧公跟飞舟一起。让他走陆路,至少还要十多天才能到这里,就算是让飞舟去接他,怕也是找不到人在何处。”李元兴说的没有错,古代又没有电话,在空中找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怕是找到人的,人也到了建安了。

“他也不行!”王及善又摇了摇头。

李元兴这会就不懂了:“那么,谁行?”

“如果立碑,不搬运骨头的话。依礼,殿下在这里却是足够。可此事长安百姓、整个大唐的百姓都关注着。所以不能轻视了,当真如果是选择立碑的话,至少要在长安挑选百名宿老,一百名士,然后还需要圣上亲自来祭祀。这是在给天下一个交待,要让天下人看到大唐对前隋死难将士的重视。”

王及善的意见倒是中肯。

“这样吧,本王下令围城不攻,等!”

“不用等,先城打下来,就算是要把骨头运回去,建个碑也是必要的。老朽需要回长安一次,此事须当面向圣上报告。正好飞舟已经离开,老朽今晚先与礼部众官与袁天师,佛门慈苦大师商议一番!”

王及善说完,起身就要告辞,在他看来这是大事,天大的事。

李元兴没有留王及善,在小村也没有什么值得留的。

王及善坐着马车回建安,金蔓青也跟着走了,她打算明天就从建安出发回家去,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到家中去了。

当晚,建安城中一份电报发到了李靖处。

这是王及善亲自写的电文,他需要和李靖商量一下,毕竟那京观就是前隋的士兵,这也是兵部的事情,更何况兵部许多将军都是前隋的将军,他李靖也是。王及善需要李靖的意见,也需要众将军的意见。

李靖看到电报之后,也拿不定主意了。

“来人,给候君集、老程、阿史那杜尔……”李靖一口气念了十几个将军的名字,然后一一的布置的任务,最后竟然是候君集、程魔头、尉迟恭、阿史那杜尔。四员大将围城,给他们五天时间,连同路上也算在内,五天之后,国内城要给拿下了,那怕是把城平了也无所谓,李靖只要城,只要那京观。

士气如虹的大唐军队这一路就是碾压。

四支部队面对一座城,而且远不如安市那样的雄城。要知道安市城就是被牛进达一军打下来的,四支部队打一座城,这不是对将军们能力的怀疑,这是大唐兵部对国内城,对那京观的重视。

国内城再往北,高句丽人的控制区已经人迹罕至了。然后再北的靺鞨人部落极少。再北到了现在黑龙江一带才是真正的荒芜之地。

那里虽然有靺鞨人的部落,却是极稀少的散布在那广阔的土地上,这些人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

寒冷,已经不是大唐的敌人,只要那里有足够的利益。

大唐现在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距离,另一个是人口!

这对于李元兴,对于这个时空的大唐来说,是一场漫长的战役。

第651节长安城出大事了【诚意四更】

长安城,凌晨五点。

伟大的大唐皇帝李二正在长孙皇后房中吃着早餐,高公公却是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圣上,圣上!”

“懂什么?”李二的脸沉了下来,在他看来就算有天大的事情,自己身边的人只需要冷静,只需要非常详细的给自己报告,慌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圣上,飞舟回来了。”高公公大叫着。

“回来了?”李二心说,昨天早上刚刚离开,怎么这会就回来了。

高公公又说道:“老奴也不知道,只是听到禁军那边在报告,两架飞舟先在耀州停了一下,明月公主上了飞舟这就开到长安来了。”

是出了什么事情,还是有什么意外。

李二轻轻的摇了摇头,不会有意外。辽东的战事不会有意外,有任何的意外李元兴在那里,李靖也在那里。就算他们解决不了,也会给自己发电报,这个电报当真是神奇无比,千万传讯,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方便的。

李二一副不在乎的表情:“这等小事,也值得你慌乱,去准备朝服吧!”

高公公被训了几句,赶紧退着出去了。

长孙皇后笑道:“怕是有什么宝贝被五郎发现,这才连夜给运了回来。除此之外,绝无有其他事!”

“观音婢说的好,应是如此!”李二哈哈一笑,再一次拿起碗准备把那碗里的粥喝掉。

可谁想,这一次高公公又进来了,头撞到门上都咚的一声,却是丝毫也不觉得:“圣上,圣上!”

李二真的要发怒了,心说今天是怎么了,高延福你要不想干了。盯着你这个位置的人能排到明德门去了,要是这次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朕就狠狠的收拾你。

“圣上,秦王府医官、御医馆……”高公公还在绕嘴,李二用力一拍桌子:“直接说!”

“有喜了!”高公公这次倒是直接,可却说了一个不明不白的。长孙皇后笑着问道:“是谁有喜了,可曾确诊?”

“回皇后娘娘的话,是秦王妃清河崔氏莹王妃。御医馆已经连夜派人去天策上将府了,听闻清河崔氏族长,几位宿老也都在往天策上将府赶去。老奴要不要去看看?”高公公试探着问道。

李二没有说话,这种事情长孙皇后作主比他更合适。

长孙皇后想了想后说道:“让杨妃去看看,顺便带些补品!”

早朝停了,是李二要求停止了。理由就是秦王李元兴的王妃有喜了,这个理由足够充足。但理由内的真实原因,却不是因为秦王妃有喜,而是因为崔莹莹有喜了。长孙皇后在后宫安排着,并且招见了负责宗室的皇族。

而大唐皇帝李二,则是独自一人坐在花园当中,发呆……

没有错,就是发呆。

谁有喜有无所谓,但唯独不能是崔莹莹。因为她是清河崔氏的嫡女,如果李元兴的长子是清河崔氏的人,那么原本就是各世家之首的清河崔氏怕是会更进一步,这才是李二需要思考的真正的原因,所以说并不是因为秦王妃有喜,而是因为崔莹莹有喜了。

别说是李二需要思考如何在将来平衡皇族与世家,世家与世家,世家与勋贵之间的关系。

就是清河崔氏此时也感觉到有些微妙。

崔莹莹的亲娘自然是高兴的,她的女儿怀上秦王殿下的孩子,无论是男还是女,这第一个生下孩子本就是大功一件。

男人们却不这样想,清河崔氏老家主,现任家主崔君肃,崔莹莹的父亲,还有崔氏宿老们都聚焦在一起,他们思考的内容与李二完全相同,就是在将来如何平衡这其中复杂的关系,清河崔氏会不会被其余世家与皇族,再加上新兴勋贵联手打压呢。

怀上孩子是好事。

可真正怀上了,是好事,也是一件麻烦事情。

从在皇宫御花园之中发呆的李二,慢吞吞的从怀中拿出烟斗,他现在终于理解李元兴为什么总是咬着一只烟,怕就是在思考的时候成为了一种习惯。

却谁想,高公公又一次跌跌撞撞的冲到了李二的面前。

这一次,李二却没有发火,而是冷着脸盯着高公公,就象蛇盯着青蛙!

“圣上,大喜!大喜!”高公公兴奋的两个眼睛都挤成了一条缝。“秦王妃有喜了!”

李二听到真想一脚把高公公踢到水池之中去,这个消息已经报告过一次了,你高延福要是疯了,朕就把你直接扔到草原上去。

高公公因为是低着头,根本就没有看李二的表情,而是继续说着:“杨贵妃到了天策上将府,却是遇到了来迎接他的秦王妃李氏长英。贵妃说,看面像似乎长英王妃也是有喜了,当下就叫御医给诊了脉。结果真的是有了,怕是rì子比莹王妃还长些!”

李二笑了:“这等喜事,立即告之皇后。”

这真正是好事。

不仅大唐皇帝高兴,就是清河崔氏也高兴,自然是李氏也是非常高兴的。

停在城北的飞舟驾驶人员已经在休息了,工作人员指挥着搬货物。武曌原本还在寻找那只装有超级鲍鱼的大桶,听说秦王妃有人怀孕,也放下手上的事情,与孙老道一起进了长安城。

李元兴不在长安,七位秦王妃除了李丽苑与卢秋雨去了耀州检查工作之外,其余的都搬到了长安城中。

秦王府不是普通人家,秦王庄那里也不需要有人专门看家的。

住在长安,还可以有空了去乐民园转转,比起秦王庄有趣多了。

府内后院,御医有三人都参与了诊脉,这事情就怕是有假。

看到武曌与孙老道进来,众御医都退到一旁,客气的请孙老道复查。就是杨妃也请孙老道亲自诊脉。

孙老道笑着摆了摆手:“贫道长在药,短在诊脉。不用再多此一举了。”

“医道之说,大唐以孙神仙您老为首,我等微末之学!”御医们也跟着说道。

孙老道无奈,将手指搭在崔莹莹的脉门之上,这一诊就是一柱香时间。而后起身,冲着几位御医点了点头:“当是大大的喜事!”

“自然是大大的喜事了?”几位御医笑呵呵的回应着。

众女不懂,武曌却是大概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当下就问道:“这意思是,男?”

古医道神奇,用脉象分析男女,比起现代的在怀孕几个月之后用仪器都高明的多,而且在怀孕初就可以分清,只是元灭宋,断了中华文明。清更是让中华文明扔到了海里,让这最伟大的传承几乎消失不见。

(注:这段不是胡说,作者在出生前,母亲就让一位德高望众的老中医诊过脉,爷爷告诉我当时就知道是男是女。可惜这样的传承真正的断了,太可惜了!)

喜钱不可少,而且这已经明言是男。

皇宫之中是不允许说出没有出生孩童的性别的,这是为了保护。

但秦王府却没有这个禁忌,更何况也不是御医说的,而是孙老道说的。

杨妃都亲自起身恭喜。

接下来为李长英诊脉,只是一搭脉,孙老道就心中有数了。因为李长英怀孕的时间高于崔莹莹。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人,会在怀孕之后在月经期还会有少许的排经,所以李长英并不知道自己怀孕。

同样是一柱香时间!

“大大喜,大大喜!”孙老道大笑着,秦王府既将有两位小王子降生,这可是天大之喜。

郑秀嫣这时候靠过来:“两们姐姐要生小孩子了吗?这个是要准备些礼物的。”说罢,叫她的侍女抬上两只大碗,每只碗里就装着一只炖鸡,光是补药就装了半碗。

孙老道笑的合不上嘴:“这个可不敢乱吃,当中有些不适合怀孕之人食用!”

“啊,那我自己吃了!”郑秀嫣一下就把满屋的人逗乐了。

可当郑秀嫣喝了一口汤之后,竟然哇的一下吐了,然后就是反胃的表现。这个反应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小,特别是杨妃立即就站了起来:“难道说,秀嫣王妃也有?”

郑秀嫣被按在椅子上,三位御医诊脉,可都摇了摇头。

“有没有?”武曌大声追问着。

“有是有,只是脉像古怪,分不出男女来。”

“怕是双生?”孙老道试探着问了一句,然后也坐在桌旁为郑秀嫣诊脉,这一次,又是一柱香时间。之后孙老道站了起来:“请三位再诊,贫道也说不好,似是双生,但偏女脉。

哇……

郑秀嫣哭了。

杨妃赶紧劝:“女孩也好,封个公主有什么不好的。秦王府多个公主也是大喜之事。”

众人也纷纷劝解。

却谁想,郑秀嫣大哭:“我的鸡汤喝不成了,娘亲说这要忌口。我会被饿死的!”三位御医打算再诊脉,却被郑秀嫣打到一旁:“管他是男是女,生出来就知道。我要喝鸡汤!”

“有比鸡汤好一千倍的,李元兴都只吃过普通的,这极品美味。好吃又大补,安心啦!”武曌的劝解最管用,郑秀嫣一下就乐了。

第652节海珍

鲍鱼这东西在大唐值多少钱。

武曌不知道,李元兴也不知道。武曌在打开木桶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给建安发了一份电报,而且是机密类型的,要求交给陆毛锋。

秦王府摆宴,名目就是庆祝秦王妃有喜。

长安城所有的报纸紧急改版,加印。将原本各位作为头版头条的消息全部换成了秦王妃有喜的新闻,这是长安甚至是整个大唐最大的事情了。

秦王府摆宴,除了宴请长安士族之外,也在门外给百姓们准备了些喜饼之类。

鲍鱼、海参,头一次出现在了报纸上,有秦王殿下亲自书写的药理,以及孙神仙初观之后给出的一些意见,同时声明需要经过详细的验证,孙神仙会再出一份药理医案。

连秦王殿下都惊讶的食材,鲍鱼。海中的人参,海参。

普通百姓最关心的是这些食材要花多个钱,是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有口福的,那怕就象是以前穷的时候,到过年之时吃上一次肉那样,也是百姓们期待的。

大唐皇帝李二、大唐太上皇李渊亲自到了天策上将府,以兄长与父亲的身份,来作为主人迎接着客人,自然是没有人敢让这两位来迎接了,不过有这个意思,就是总管太监在门口迎接着,这也是皇家的礼。

“此事,暂时暂时不要告诉五郎。前方战事要紧,切不可让五郎分心。”李二当场就写了一道圣旨,要求整个长安城必须为此暂时保密。其实只要控制了电报局,还有给飞舟上的人交待好,李元兴要想知道,怕是也要一个月之后了。

李渊与李二都是一个心思。

而且两个人想的完全一样,就怕李元兴心说自己有儿子了,要作些善事,下手就轻了。现在是打仗,一定要够恨才行。

两位皇帝同时点了点头,笑了。

这会才开始注意那一只只的大桶,这一看又笑了。因为武曌正让人背着,一只又一只的让人把桶打开,似乎在找着什么。

李渊与李二走到一只打开的桶前,似乎除了海水之外,就是那被称为鲍鱼的海珍。

“有何区别?或者五郎藏了什么?”李渊问李二。

李二也摇了摇头,两位皇帝来到武曌面前,李二开口问道:“明月呀,你在找什么?”

“超级超品鲍!超级海王参!”武曌回答完,又示意继续打开下一个木桶。

李二与李渊一听,超级!能让武曌加一个超级在前面的,就足以代表着非凡。

打开的桶中又没有,武曌很失望的示意继续找。然后对李二解释着:“圣上有所不知,李元兴这个吃货,以前吃过最大的个头的不过了六品、五品鲍鱼罢了,那海参也不过只有两寸长,鲍鱼这东西有着一句话,那就是有钱难买二品鲍。”

武曌说完,又解释了这个鲍鱼订级的规则。

接着武曌又说道:“我更可怜,野生的鲍鱼连见都没有见过。只是吃过人工养殖的六品鲍鱼。这东西是人间美味,我一定要找到李元兴说的那个超级超品鲍。二斤多重呀,想起来就流口水!”

李二与李渊同时笑了。

武曌那一句人间美味倒是误导了他们,有些东西人间是美味,可天庭却是不宵一顾的。自然是很难找到,但也证明了武曌在天庭的身份没有李元兴高。

听到流口水,郑秀嫣也大着胆子跑来了,叫自己身旁人也去帮忙。

终于,比武曌脑袋还大,足有脸盆那么大的,唐斤的二斤三两重的极品鲍鱼给发现了,那一桶之中三十只鲍鱼,最小的也是一斤半重,全是极品鲍。

“啊!”武曌惊呼一声:“给块黄金也不换!”

“给两块黄金也不换!”郑秀嫣不知道这东西怎么吃,但能让明月公主惊呼的美食,肯定不会差了。

武曌挑出最小的那一只,唐斤的一斤四两多,放在现代接近九百克。“明月要这个就行了,圣上与太上皇享用最大的。”

李二哈哈一笑:“挑最大的几只,朕与你们分享。”

只是吃食罢了,李二还没有什么都占的心思,倒是李渊拿过武曌挑的那只:“这一只归朕了。勋贵也需要有些赏赐,这些货物倒是没有上过账,显示是五郎那里的心思不在这吃食上,如果管,明月丫头作主了!”

鲍鱼呀!

武曌眼睛都直了,接近三斤重的鲍鱼。武曌的反应和李元兴最初看到时一样,我的神仙呀,竟然有这么巨大的鲍鱼。在现代的时候,叶秋霜没吃过野生的鲍鱼,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到了大唐,这样的天然野生极品鲍鱼。

武曌已经无法形容此时的心情了。

一尺长的海参,被称为海王参也丝毫不为过,这东西估计吃下去武曌就能流几升鼻血。

这个时候,在建安城旁那个小渔村,陆毛锋正在视察着村中的渔业。叫过村长,一边走一边闲聊着:“这东西不要捡得太多,多了就不值钱了。那些个头非常大的,自然也要留下的,也要能以后留些大的。”

“您说的极是!”

“海带、海菜这些晒干的方式你们要改进,那鲍鱼与海参人工养殖的方法。自然也是会教给你们的,秦王府作事向来公道。”

陆毛锋有一句没一句的引着话题。

终于,村长开口说了一句:“小老儿听说这次的赏赐丰厚,小老儿惶恐呀。”

“那九品鲍你认为应该定个什么价,一品鲍你认为应该订个什么价?”陆毛锋终于有机会问了,至少他需要知道一下渔民们的心思。

村长似乎就没有考虑,当下就说道,这附近几十个村的宿老们已经商量过了。我们下水也不容易,九品自然要一文钱一只,一品的怎么也要九文。或者给个整,十文钱。那超品的,单独算价。

村长想的也简单,这东西潜到海里去,一捡就是一筐,当然大的珍贵些,自然价要高些。

陆毛锋大笑。

“您要是认为不合适,就直说。殿下说了他作主,小民这也是自己瞎想的。”

陆毛锋轻轻的摇了摇头:“我只是知道殿下的意思是,加一级翻倍,只是这个算法有些古怪,我不是算师。简单打个比方,比如说吧,九品一文钱一只,那八品就是五文两只,七品就是十文三只。殿下说了,六品一道槛。六品就是三十文,五品就到了四十文,四品就是五十文。三品往上,一品一道槛,三品,二品的价,就是我能想到的,一品那东西只能皇家了。之上的,不用说了吧!”

老村长惊讶的张大嘴巴,他想过这东西贵重,可却是没有想到竟然这么贵。

陆毛锋又说道:“府里的算师认为,还可以论斤算。九品以下,分为十头,十一,十二,这样的小个头。不过这斤两又怕有短,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拿出一个方案来。倒是某认为,论个头数,却是一个好办法。”

村长只是点头。

“学会养这东西,六头鲍鱼就是两年时间就长成了。想一想,一只就算十文钱,你们也能富了。殿下说了,海里的东西再多,人要是无止尽的去捕也会没有的。某年少之时当过猎人,老猎人都知道封山的规矩,母兽不打,小兽不打。靠海吃海,可也要学会敬海,海有恩赐,可人却不能贪婪!”

老村长跪下给大海磕了一个头。

陆毛锋这话说的在理呀。

这话倒真是李元兴说的,不过眼下就凭这几个村子,靠人力下水,给他们一万年也把这个海资源破坏不了。

李元兴怕的是,大渔船。

此时李元兴并没有再把小渔村放在心上,一个小小的渔村对整个大唐的影响是极少的,他只是开了一个头,告诉天下人海中有宝。

但如何取宝自然会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会由天英阁正式讨论,经由刑部、礼部正式发出的。

坐在建安城临时的书房中,李元兴关心的却是如何挖钻石,什么时候开始挖。

会不会影响到这些刚刚投降的高句丽城池。

之所以没有对卑沙城与安市城之间的地方动武,李元兴考虑到这里在东晋的时候,还有汉人的国土,这里有着大量的汉族人,以及汉族与高句丽一族混居的家族,还有混血等。总体上他们是偏向大唐的。

吏部已经在准备派人了,先是接管这些城市的政务以及防务。

翻看着手中的资料,李元兴下意识的叫了一句:“秋香呀!”结果这才意识到,秋香还在长安呢。

苦笑着摇了摇头:“来人!”

陆毛锋还是小渔村,进来的是一名队正。

“两件事,一是以本王的名义去询问礼部王尚书,本王身旁有些文书的工作是借由府中女官处理,询问可否招女官来到建安。第二个就是发电报,叫李元昌带着他的手下赶紧过来,本王有事让他们作!”

李元昌,也是受封的亲王,也只有李元兴敢直呼其名了。

王及善就在城中,正和礼部官员还有袁天罡等人讨论着关于京观的礼法问题。

亲卫过来把事情一说。

王及善微微的点了点头,与旁边的几位官员低语着。

第653节公开的体测【第二更】

很快,王及善与礼部的几位官员就商量出了结果。

“本官以为,前线战事已经了,已经非战时。接下来就是控制与发展之道,非秦王殿下不能主持。所以本官建议,女官要来,也要请秦王妃中两三位前来,殿下身旁总是要有细心之人照顾才行。”别说是王及善,整个大唐也没有人把李元兴当着急色之人。

所以李元兴要女官过来作文书,那就肯定是为了政务。

有礼部的官员也建议,不如好人作到底,请秦王妃也过来几位。

此时的李元兴则在收拾着自己的行李,以前他拿走一些东西的时候,总是需要找一个理由,或者是借口。再不行,就用李岚姗那个数量混乱的办法,从中抽走一些带回现代去,现在他不用。

平壤城中抢回来的东西九成半都在丹东港封存着。

真正有什么宝贝之类的,还需要仔细鉴定。这个并不是李元兴的强项,李元兴仅仅只是在其中挑选了一些自己认为是宝贝的。

装箱,打上献给大唐太上贤皇的名义,连假账都不用作了,这是光明正大的拿走。

当晚,李元兴回到了现代。

鲍鱼、海参。这些东西是活物,李元兴是带不回去的,弄成干货怕是回去也不能吃。所以李元兴带回去的,多了从平壤城中拿回来的东西。

李岚姗还是照旧在等着李元兴回来,呆呆的坐在床上,看着李元兴回来的那个位置。

“呼!”李元兴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冲着李岚姗笑了:“可以轻松上四天了!”

“你不轻松吗?”

“这几天,就算是我躲出去,每天也会有无数人来请求。更有无数人等着觐见,心累。主要是心理压力过大,现在能陪我聊天的人不多了。就算是大着胆子说些闲话,他们也是非常掌握分寸的。”

李元兴说的李岚姗理解,毕竟是历史系学霸,太清楚古代的等级观念了。

“能聊天的,现在算起来,连二十个人都没有,而且也不可能经常见到。有些话题,更是没有人陪我聊。就比如我最近心里压力不小,作了些闲事,却也有些过不了这道槛!给二哥说了,怕是他会笑我,其他人甚至不能说。”

李岚姗轻轻的将李元兴抱在怀中:“那给我说。”

“最近杀人了!”

“杀了就杀了!”李岚姗轻声的回应着。

李元兴苦笑着:“杀了不知道多少人,数都数不清,一万人肯定是有了,说两万可能也有了。我把平壤城给灭了,整个城里但凡是贵族,官员什么的不知道死了多少,士兵们连人头都不去捡了,因为这一场他们已经不需要用人头去领功了。”

李岚姗却是笑了,平壤之战,以飞艇空投燃烧弹有多大威力,她能够想像得出来。

只是,她依然需要安慰李元兴:“没办法,战争有些是残酷的。”

“原本我计划着,战术性攻击。可谁想到,老头子也在,他当真是发了狠。如果不是我讨厌滥杀,怕是屠城这种事情都能整出来。你是不知道,伍斌那小子真成了狂人了,在敌军的军营里杀了一个七进七出,全身象是泡了一个血澡一样。听其他的亲卫将,光是他就杀了至少三百多,也可能更多。”

李岚姗把李元兴抱的紧了些。

现代人对于屠城是接受不了的。

“告诉你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我们之间的事情,另一个则是爷爷那里的。”

“先听爷爷那里的!”

“那把刀,给你要回来了。不过,却是封装在真空的玻璃盒内,而且严禁你再使用。仿制的那一把,使用的材料你想都想不到,可以说是现代材料工艺的极致了。”李岚姗捧着李元兴的脸,一脸的笑容。

李元兴也笑了:“我不要那刀,能不能把那种超级材料的,给上十把?”

“不行,两把是极限,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那材料也在试验阶段!”

李元兴没有就刀的问题再多问:“告诉我,我们之间的好消息是什么?”

李岚姗从床边拿出一个粉色的塑料条,李元兴一看到上面的两道红杠,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发愁。

“你这是什么表情!”李岚姗生气了,只是装出来的生气。

“我只是在想,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会长大的。我这样来回跑不知道还会有多久,我的秘密瞒住外人可以,瞒住自己最亲的人你认为容易吗?所以我有些发愁呀,不过总体来说肯定是好事,应该庆祝一下。”

李岚姗知道李元兴说的是实话,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后坐在李元兴的身旁。

“睡吧,明天早上起来,找爷爷扯扯闲话。那些东西归你了,我最近准备恶心棒子一回,先搞些东西,证明他们高句丽全灭,现在的高丽与高句丽没有半点关系,再给现在的高丽找一个祖宗什么的,比如倭人的虾夷人!”

李岚姗听了愣住了,当反应过来之后,李岚姗抱着李元兴大笑:“你越来越坏了!”

“可惜,今晚上作不成坏人!”

“色!”

清晨来到,李元兴依然是在六点起床,这个时间点李元兴卡的非常准,不用闹钟就可以保证自己醒来。

晨练,和柜爷一起打着太极。另外的几个老头搬到距离这里有五六百米的连排小别墅去了。

李元兴这个三层的小楼周边四百米内,没有任何建筑,这是柜爷刻意安排的,只有完全空的地方,才不会有人不知不觉的靠近。

“我把平壤屠城了!”李元兴一边打着新式太极,一边平静的说着。

“很好!”柜爷的回答更平静。反倒让李元兴接受不了。

“爷爷,我说的是屠城!”

“我知道,就是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