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整了,反正现在人力也拉不开,能挖骨头的就只有那一里多地方。”

这些将军都是干事的人,说整就立即开始整了。

营中有的是好石匠,几十个人一计算,就整出下雷管的位置,深度,还有炸的顺序。

李元兴正准备吃午餐的时候,连续的十几声巨响吓的慕容顺差一点把碗扔了。再看李元兴,却是丝毫没有半点反应,这突然出现的声音一点也没有惊到这位秦王殿下。

李元兴继续在吃饭,继续在讲着长安城的趣事。

慕容顺忍不住了:“尊贵的秦王殿下,外面突然有惊天巨响,却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估计是他们在炸山。顺王子如果有兴趣,可以饭后去看看。本王却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要炸山,想来却是些小事。也或者是军士们玩乐罢了。”李元兴说的轻松,心中却也在想,陆毛锋你在干什么,为什么突然使用的雷管。

正说着,又是连续的几十声巨响。

慕容顺坐不住了,向李元兴告了个罪,带着人说是去看热闹,事实上却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疑惑,还有那种紧张。

陆毛锋却是越炸越兴奋。

那山下的有五千多人在干活,几乎把那石山下半部分给挖空了。李元兴要在,肯定会说这些人当真是疯了,就不怕突然间山体滑坡,或者是山石崩落吗?

可事实上,李元兴真的小看古人了。

石匠们已经查看过,那块石头会滑落,早就作了准备,事先就把这石头给炸下去了。

“准备起爆,所有人退!”有人在山顶上高喊着。

呼啦一下,五千多人向四周散开。

再一次连续的爆炸声响声,所有人都安静的数着。

“十七响,十七响!”许多人都高喊着。

带队的将军也在喊着:“负责处理坏雷的。穿甲,上去看看!”有一个没有炸响,可能就会有危险。一个军士穿上厚重的衣服,头上顶着一只钢帽,然后向着石壁下走去,准备一个一个的查看。

慕容顺只是当看热闹过来,与这里一位将军见礼之后问道:“不知这里是作什么?”

“弄一块平整的石壁,给我们秦王题字用。将这山劈开,这石头不错,可以劈的极平整。有些石头劈开会是一层一层的,这个会是一个整块。最多再有两天,就可以劈开了。”

劈开一座山,大唐的军士在说胡话。

“引雷!”那个负责去查看的军士高喊声后,所有人似乎都没当回事。他们已经退到了安全的距离上,自然不会感觉到害怕。

一声巨响之后,地面上被炸出一个大坑来。

“侧面,继续!”山顶上那个将军在指挥着,有几个人推着小车上去了,车上放着的是小型的蒸汽机,开动之后用来钻眼的。

这一次是十六个眼,仅仅只用了大约后世半个小时的时间。

四台蒸汽机,就完成了钻眼,并且负责火药的也完成了装雷管的任务。

最后一人高举着红色小旗:“准备起爆,所有人退!”原本还在清理碎石,泥土的军士飞快的退后了数百步。

和刚才一样,还是有人在数着…)

求月票下个月继续多加更

今天是二月最后一天。

过年没有断更,开书到现在没有请过假,没有低于过二更。

今天是二月最后一天,求月票,再往上冲一冲。

明天是三月一号,明天还会继续加更,后天也会加更,大后天也一样会加更。

今天是二月最后一天,求月票。

谢谢大伙的支持…)

第585节春风满面伊吾王【求月票,还有一更】

慕容顺心中越来越疑惑了,他们真的是在干,可他却不知道那精钢的铁器是什么,为什么飞快的就在如钢一般的岩石上钻出一个洞来,还有他们放进去的黑色竹筒里装的是什么,为什么在一声巨响之后,就将石头炸开了。

慕容顺越看,就越是不想离开,他非常想搞明白,可越看越不明白。

每天爆炸声不断,山谷之中的将军们倒是特别喜欢听这个声音。李元兴不喜欢,可看到将军们喜欢后很是好奇,派人去问了。将军们回答都差不多,这声音好听,听到这声音敌军的城墙就等于是没有了。

成!你们听着高兴就好。

李元兴用纸把耳朵给堵起来了。

让李元兴意外的是,慕容顺也喜欢这个声音,每天坐在那山崖前听着这爆炸声竟然乐呵呵的。这让李元兴很是郁闷。

计算三天,可事实上这山崖计划之中大多了。

原本是想让吐谷浑人见识一下大唐的神威,可将军们带人干着干着,心思也变了。当真想在这里弄出一块平整如镜的山崖绝壁出来,而且这绝壁前面还要有一块可以容纳五千人的校场。

好在绝壁之前原本就是一处荒石坡,几千人动手已经开始在平整这里了。

“我说陆毛锋呀!”李元兴品着茶,看着手中的关于挖掘进步的报告,以及画师绘出的一只完整的翼龙骨架,这是在李元兴提供的翼龙复原图上,将几百块骨头拼接起来的,但还差了头骨上两块,尾骨一块,胸骨三根。

陆毛锋就着在李元兴身旁,听到李元兴叫他立即挺直了身体。

“你们在搞什么,炸了这么多天,也没有干出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给你放假两天,本王派一个任务给你,把这一带的地形图画出来。特别允许你用那个东西,给你两架。”李元兴依然没有抬头。

陆毛锋最初以为李元兴在训自己,是自己办事不利。

可一听李元兴后面的话,陆毛锋眼睛亮了:“殿下,真的可以用?”

“不要飞过边境,这是规矩。不许到河州城上方去,不要引起乱子。你们小心些,从天上掉下来你们连骨头都摔碎了。”李元兴交待着。

陆毛锋却是急急的行了一个军礼,飞也似的跑出去了。

“你,你,你!”陆毛锋点着人:“跟我走!”

崔莹莹提着裙角进帐篷,正好看到疯了一样的陆毛锋往外跑,好奇的问了一句:“殿下,陆校尉似乎是很高兴呀!”

“本王让他带人在天上飞两天,顺便绘出这一片的地形图来!”

崔莹莹也想飞,可她却不敢提。

只好说起自己来的意图:“殿下,那只飞鸟巨兽现在只差一根胸骨,还有尾巴尖的骨头了。军士们已经将周围十丈范围内挖下去快三丈深了,所有的土都用筛子过了一遍,每一块石头都仔细的检查过,怕是找不到了。”

“让银匠用银子给打造补上,找不到不算意外。”李元兴很平静。

“却是感觉极可惜!”

听崔莹莹这么一说,李元兴抬起头来:“你是不是想把这一副骨架留在秦王庄内?”

“是呀,是呀!”

李元兴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太无趣了,秦王庄不需要留这个。要留,也要留下暴雷巨兽(雷克斯暴龙,霸王龙)的,那个陆地霸主的骨架,这只飞鸟兽(翼龙)太普通了,多挖几个,新年的时候放在长安,拍卖了。”

“这个,要换多少钱币呀!”崔莹莹张大了嘴巴。

门外韦挺到了,看到李元兴在里面说话,只好在门外喊了一声:“殿下!”

“韦御史呀,进来说话!”

“殿下,快马来报。明天中午,李孝恭将军、伊吾王、高昌王、陇左李氏族长、张公谨将军到。根据信使报告,张公谨将军已经到了河州,在等李孝恭将军到后,一起过来。那高昌王却不是我们叫来的。”

韦挺这么一汇报,李元兴来了兴趣,先是对同崔莹莹说道:“莹莹你先下去,就安排银匠补上那找不到的骨头,让军士们挖的时候不要急,随时都要准备护板,不要引发塌方。去吧!”

崔莹莹知道李元兴可能有事情要谈,乖巧的退了出去。

韦挺这才说道:“殿下,是陇西李氏在殿下要求的天山脚下圈地,西突厥人派了二万精骑到了李孝恭将军处。说是为了保护他们西突厥的产业,防止盗贼。rì常的巡视与安排,完全听李将军的吩咐,并送了大量的礼物。”

李元兴点了点头,这个并不意外。

在长安城的时候,西突厥使节就已经感觉到大唐的善意了。至少五至八年内两国是不会开战的,所以眼下的合作是一种必然。

“可高昌王派兵攻打了伊吾,又扣了长安出去的一只联合商队,这是丝绸,羊毛,瓷器,还有茶叶、杂货等大小十几个商会的联合商队,听闻物资价值高达百万贯。被扣之后,李将军出兵了。”

“没打起来,高昌王服软了?”李元兴笑着问道。

“是,高昌王把扣下商队的那些人交给了李将军,又赔了黄金千两。李将军原本是打算到凉州迎接殿下的,凉州张将军原本是准备在兰州迎接殿下的。高昌王与伊吾王之间争的那个城,本就是扯皮的事情,可以扯到东晋之时了。所以说不清是谁占了谁的,高昌王不想退还!”

韦挺倒是思路清楚,把事情说的非常详细。

李元兴想了想:“告诉伊吾王,那个城让他让了。暂时退让,让高昌保证我大唐商队减税,伊吾那边你想办法补偿一下。先稳住上三五年再说,不对吐谷浑出兵,就不能对高昌下手。忍一时,只图将来!”

“下臣去安排。”

“再告诉陆毛锋,本王允许他合作本王那架飞翼,让人再选八个人,明天六十里外在空中迎接本王堂兄,但不可落地。再安排雷骑三十里迎接,让羽林军在谷中迎接。本王亲自在营门外迎接!”

“是!”韦挺应了一声后退离了。

韦挺出去之后,李元兴笑着问身旁的秋香:“你说这家伙给咱王府当长史怎么样。”

“殿下,这等大事不是小婢可以插嘴的。”

哈哈哈!

李元兴爽朗的笑着:“他们有挖出宝石来,回去之前给自己挑一块。”

“谢殿下赏!”秋香很规矩的施了一礼。

李元兴的手在桌上摸了一下,秋香立即就明白李元兴要什么,快速的拿起那银制的烟盒,从中取出一支烟放在李元兴手上。同时小声问道:“殿下,这样大的巨兽骨头难道大唐境内就只有这么一只吗?”

李元兴看了看四周,都是自己亲信的人,这才说道:“其实不止一只。但这么大的,又是完整的却是非常少见的。洛阳那边有,但这次去洛阳却没什么意思。来到这里原本计划是要去伊吾的。”

“洛阳那边的大吗?”

事实上不是洛阳,而是汝阳。李元兴肯定不会把具体的地点说出来。

“或许有大的,本王只是知道有一根大腿骨就有差不多一丈长。但却不知道其他的部分在那里,其余完整的,最大也不过八丈长十几万斤重罢了,所以这次给新皇宫选择的,却是已知能挖出来最大一只的。”

李元兴在和秋香聊着闲话。

距离李元兴所在之地,还有一百多里远丝绸之路上,李孝恭正带着手下三千精锐,以及西突厥的两千精骑,以及几位客人往这边赶路。

伊吾王一路上都非常的兴奋。

因为他是最早投靠大唐的,梁师都的死对他是一个很好的j挺示。

他交出自己的王国,可以得到的更多,他现在更富有了,而且权势更大了。自从大唐派人在伊吾驻军之后,他伊吾百姓的收入翻了一倍。

特别是之前他在高昌王面前总是低眉顺眼的。这一次,他却高高的抬起了自己的头,对高昌王说话也硬气了几分,而高昌王却是对他敢怒不敢言,作的最厉害的事情,也仅仅是瞪他两眼。

越是被高昌王瞪着,伊吾王却是开心。

每天休息的时候,伊吾王必当请高昌王喝酒,每次高昌王拒绝后伊吾王都可以开心好久。

另一辆马车上,坐着一个鹰目男子,他是陇西李氏敦煌房现任房主李筠,更是因为李渊坐了皇帝,他也成了李氏族长。陇西李氏遍布天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武阳、姑臧、丹阳、敦煌四房。

唐大将军,兵部尚书,军神李靖就是丹阳房。

李筠,在开皇八年的时候,就已经继续祖父公爵之位,当时年幼的他被叔父李浑派人暗杀,成功的活下来之后,杀了叔父一家,坐稳了家主之位。后经历了大业、武德,到了现在的贞观年间。

已经六十岁的他依然双眼如电,杀气十足。

在整个李氏都反对把嫡女嫁给李元兴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亲孙女嫁给了李元兴。

第586节大唐第一件镇国之宝【求月票】

陇西李氏敦煌房将大兴。

这一次天山种棉的事情敦煌房就占了李氏全部份额的六成,其余的四成,两成给了武阳房,就是现在武威一带。

然后另外两房各一成,这是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为首,与河东十八望族联手订下来的。

理由是这是秦王府的生意,而秦王妃李丽苑出自敦煌房,理当在种植方面多分一些。

其余的部分,如棉花造纸、织布等却是平均等分的。

马上就要见到秦王了,李筠一直在思考李元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所以这一次他不仅亲自来了,还把长子嫡孙,李丽苑的亲哥哥,李英炽带来了。在武德年间,弓马兵法自认天下间只有李氏李靖可与之比肩的自负少年。

当夜,在河州过夜。

张公谨与河州太守迎了出来,各方见礼之后,入席。

“李将军有所不知,吐谷浑三王子,就是那个野心十足的慕容顺竟然过了边关去见秦王殿下。现在就在殿下的营区之中,探马来报,殿下营区内每天有百声巨响,却不知道是在作什么?”

“小小慕容顺!”李孝恭淡然一笑,示意张公谨入城。

进城之后,各人已经拉开了距离,伊吾王又主动找上了高昌王,要比一次酒力。高昌王竟然黑着脸点了点头,答应了。伊吾王乐呵呵的笑着。

李筠却对孙子李英炽说道:

“秦王殿下当世之英杰,唯有当今圣上可与之比肩。准备留你在秦王府作三年近卫,这一次你要好好表现,如学到秦王兵法。我敦煌房才可为李氏之第一房,现在虽为族长,但声势远远比不过其他三房。你可虚心!”

“祖父!秦王胜突厥不在兵锋!”

“混帐!”李筠怒斥后,冷着脸:“不战则屈人之兵,才是兵法王道。药师尚自愧不如,你一呆汉,只配为将罢了。为将尚不如秦王庄狼将,何以为帅!”

李英炽不说话了,其实他已经不算是年轻了,比他年龄大不了多少的张公谨已经是大将军了。这是打出来的功勋,他今年二十二岁,打过仗,但仅是针对一些盗匪,却没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次rì,众军从河州出发,这里距离李元兴所在的山谷只有不到四十里。

出城之后不仅,天空之中传来一声响亮的哨声,一只有三丈宽的巨大白色飞鸟从高中急飞而下,随着俯冲的速度加快,那哨声更响。

一直到队伍最前离地面大约二十丈左右,这才重新向上飞去。

李孝恭把马鞭指着天空笑骂着:“你这田奴货,等本将入营定要教训与你。”

陆毛锋赶紧在空中叫手下人整队,一排九只飞翼,在空中盘旋着。

只有陆毛锋的最大,也飞的最高,最快,因为他这个是李元兴从后世带来的,材料上比大唐这边制作的好了数倍。

飞的平稳之后,陆毛锋赶紧说道:“李将军息怒,秦王殿下着某来迎接将军。营中已经备下好酒,某带了长安最好的酒,向将军请罪!”

“混帐,滚吧!”李孝恭一边笑骂着,一边留意着高昌王的脸色。

高昌王脸色铁青,李孝恭心说你最后脸直接黑了,或者是白了更好。

张公谨却说道:“不知道此物何时可以装备军中,用于刺探、侦察,却是极佳。”

“本将有,只是人员训练需要些时间,想来明年初可以配到本将的军中十人!”李孝恭说完,转身又说道:“此物不适合山林地,因为落地需要三十步的缓冲小跑,起飞则需要五十步的跑道,而且还要看天气,看风速,所以殿下以为在大漠此物不适用,技术不过关者,一不小心就会从空中掉下来!”

“我大唐军士不怕死!”张公谨真的想要这东西。

在草原上,这东西一口气飞出二三百里地,可以说比任何东西作侦察都好,而且飞行高度在千丈左右,你就算有强大的床弩也拿飞行翼上的人没有半点办法。

两位将军正聊天的时候,执力思力带着手下骑兵飞驰而至。

“李将军、张将军……”执力思力先向将军施礼,然后才向客人施礼。在他心中,将军才是大唐的支柱,而不是这些富贵之人。

李孝恭哈哈一笑迎上去:“本将听说,你小子捡了一个大便宜!”

“这个……”执力思力还不知道是什么事,也没有敢乱承认。

但自己最近占的便宜实在是已经很多了,道德糊里糊涂的升到副将一级,这可是从五品的大官呀,而自己的年龄才不到三十岁,而且还是降将,以这个年龄拿到副将,连阿史那杜尔都感觉意外。

更何况,他原本是突利小可汗的人,原本他是有机会被放回去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自己却选择留在了大唐。

“你脖子上的围巾是那里来的,秦王殿下知道吗?”李孝恭这么一问,执力思力紧张的就要把那用于挡风沙的丝巾给藏起来,李孝恭只是大笑,一拉执力思力的马头:“走,陪为兄引几杯!”

这一声为兄,让执力思力安心了不少。

他这丝帕是九江公主给的。

九江公主已经嫁过一次人,可惜对方没洞房就死掉了。最让人为难的那位附马不是战死的,而是喝醉了自己把自己沉河了。

因为执力思力总是跟着阿史那杜尔,所以间接的认识了衡阳公主的这位姐姐,一个没娶,一个没嫁,这一看两看的,就看对眼了。

可执力思力却不敢让人知道,可大唐皇族圈里,眼下只有李元兴不知道,还有就是执力思力以为就没有人知道。

被李孝恭这么一笑,雷骑的众军士们也都笑了。

他们大多都是突厥人,自然是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第三道迎接的队伍出现的时候,李孝恭整个军阵都安静下来了。

只见一百骑缓缓的从两旁来到道中,他们的动作缓慢,队形看着散乱,可久经战阵的将军们却是知道,这是古兵法之中,大将军卫青的雷奔骑阵。

军阵如雷电。

雷奔骑阵总共七道弯,百骑所过之外,十丈之内再无活口。

“大唐皇家羽林!”

李孝恭远远的行了一个军礼,对方带对的将军也回了一个军礼。双方都没有再说话,羽林军退到道路两旁,行了一个持械礼。在李孝恭的前队过去之后,这一百人突然向四周散了去。

“羽林军越来越让人感觉到可怕了!”李孝恭看到羽林离开之后,感慨了一句。

张公谨在一旁说道:

“前几个月回长安,远观过一次羽林cāo兵。他们一但穿着铠甲就不会再说话,听闻这是秦王殿下的要求。不说话,却必须有配合,有军阵。那就需要观察同伴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需要更用心的去体会整个军阵的行动目标。这比有人大喊着指挥强多了,可惜大唐所有的军队,只有羽林军能够这样,更可惜的是,羽林现在还不足千人!”

李孝恭没有再说关于羽林的话题,而是说道:“前面必定是秦王殿下亲自迎接,我等命令部队整装,然后列阵入营!”

“甚好!”

羽林军的人不会说话吗?

事实上他们的嘴也很贫,也会说笑话。脱了铠甲一样会骂娘,一样会说些有趣的话题,只是铠甲上身之后,他们明白,这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大唐最强的军团所代表的威严,所以羽林无语!

李元兴身穿着一身轻便的汉式劲装,就站在营地门前。

与执力思力不同,李元兴见打招呼的是高昌王,然后是伊吾王,再是陇西李氏的李筠。接下来才是将军们。因为李元兴是秦王,他代表的是大唐的威仪,这些面子上的礼节,绝对不能有错。

“秦王殿下亲迎,让我惶恐,却倍感荣耀!”与这一路上的黑脸不同,高昌王见到李元兴之后,依然保持着一位王者的风度。

相比之下,伊吾王急着拍马屁就低格了许多。

“本王准备了午宴为各位洗尘。稍事休息之后,开宴!”李元兴示意将众人请了进去。

当李筠要入营的时候,李元兴却说道:“申国公,有件事情想与你谈一谈。很重要!”

“尊秦王殿下的吩咐。”无论什么事情,李筠在这个时候都不会拒绝,更不会回避。

李元兴看到站在李筠身旁的李英炽,抱拳施了一礼:“想必这位是英炽兄长,丽苑在家中多有提及,文武双全,开得一手硬弓!”

“李英炽拜见秦王殿下!”李英炽施的是全礼。

“请!”李元兴作了一个请的手势,倒是没有说别的,李筠也就把李英炽一起带上了。

进入作为李元兴书房的营帐,李元兴示意亲卫们都出去,然后亲自拉开了桌上的一块布,一只长条木盒出现在桌上。

送礼吗?

李筠摇了摇头,秦王李元兴没有必要给自己送礼。

可再看李元兴的表情,那种肃穆的神情让李筠不由的紧张了起来。

第587节李氏的荣耀

一只香炉被摆到了那长木盒前。

李元兴在秋香的服侍之下穿上了自己秦王的简便袍服。如果要穿那套复杂的,怕是需要差不多现代半个小时的时间呢。

李筠完全不明白,他却是不知道为何秦王这般的正式。

李元兴走到那木盒前长身一礼,真正的九十度躬,一躬到底。足足维持了至少半分钟后这才直起身体来。

“殿下!”李筠更加的疑惑了。

李元兴轻轻的将盒子打开,正是那一把断弓。

“一把弓,应该是属于陇西李氏的。本王特意带了出来,但是这把弓属于陇西李氏,却不能摆在陇西李氏,这张弓会摆在镇魂塔旁边。大汉武帝赐予汉飞将军广,后李陵带着这张弓远征匈奴,结果不用本王再说了,史书上都有记载!”

李元兴说罢,转身站到了一旁,侧身而立。

李筠当即整理衣襟,正礼,后跪礼,三跪九躬。他的嫡长孙李英炽跪伏在地,最后也没有起身。

这样的东西,是绝对应该放在李氏祠堂的,受李氏万世供奉。

“是荣耀,还是悲情,或者是屈辱。李陵经历的事情只是他自己最清楚,降了!大汉武帝给他的,还有李氏是一个重责。可不降呢,他就是英雄,但也不会再有你们。本王查过,敦煌房就是李陵的后人。”

李筠向着李元兴长身一礼。

“申国公不应该给本王施礼,说是族中而言,我是你的孙女婿。此时论的是李氏家事,无论我李元兴是李氏皇族,还是陇西李氏,再或者,仅仅只是姓李。此时都不是大唐的秦王,只是我李元兴自己!”

李筠没有说话,那眼神却是更加的锐利了。

李元兴继续说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李陵为什么会败。”

“力战而败!我李氏子孙愿为先祖血耻!”跪伏在地上的李英炽几乎是喊着在说话。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

看到李元兴摇头,李筠却是心头一紧。

“申国公……”李元兴改口叫道:“祖父你如何说?”

“天时不好,当时大漠有风沙。后又下了雪,路难行。地利不足,往北千里已经是过度深入了,在地形上有利有匈奴却不利于汉军。人无和,孤军而战,面对十数倍的敌人,如何能胜?”李筠的语气在颤抖。

李元兴追问了一句:“还有吗?那怕是大不敬之语都可行!”

“没有了。”李筠非常坚决的说道。

真的没有了吗?李元兴盯着李筠那如鹰一样的眼睛,他想从李筠眼中看到李筠真正的想法。可李元兴失望了,李筠依然是在站一个武将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或许,古人不敢怀疑皇帝的决策吧。

李元兴看着那弓,轻声说道:“李陵在出征的时候,就注定他是赴死之战!”

“请殿下解惑!”李筠这一句倒是问的真切。

“三点!”李元兴伸出三根手指之后,视线转到了秋香身上:“去记录。”

“请让我去记录!”李英炽重重在李元兴面前磕了一个头,要知道李陵背负了几百年的骂名了,作为他的子孙,是愿意用血去洗刷那份耻辱的。

李元兴看到李英炽准备好后,开始说道:“第一个,也是致命的错误。在李陵之战时是大汉武帝最为过于自负的时候,他选择了一个最不适合的战机开战,而且他并没有足够的准备,也没有完善的计划,甚至自大到以为他的军队出战就能胜,从来没有考虑过失败,或者是如何保证胜利。至少他考虑的不严谨!”

李英炽的手在颤抖,听到这些话他手颤抖到已经拿不住笔。

“你是李氏男儿吗?”李筠冷喝一声。

李英炽猛的在自己的手腕上重重的咬了一口,血滴下来,却让手不再颤抖。快速的记录着李元兴的话。

他害怕了,因为李元兴批评的是一位伟大的皇帝。

“第二点,就是朝堂之上的派系之争了。大汉朝堂内部的相互构陷和倾轧,注定了李陵根本不可能有后缓。这不是某个人,而是大半朝臣的错误。”

“第三点,李陵的部队。一只可笑的五千人步兵,就敢深入草原。他忠心吗,还是在和人斗气,或者是无法反抗。出兵,就是错。这不是保卫战,不是非死战不可的战争,只是一场根本不应该存在的远征。”

李英炽写完,从案几后跳了出来,重重的又在李元兴面前磕了一个头。

“最后总结一下,要搞清楚顺序。李陵是先被俘,然后单于使用离间计,污蔑李陵已经投降,汉武帝刘彻杀了他全家,李陵无家可归,被迫投降,另外,李陵以五千步兵对抗匈奴两万骑兵而不败,几天几夜,力战而竭才被俘的。”

李元兴说完,李英炽又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而让李元兴意外提,李筠竟然也要行跪礼,李元兴赶紧就去扶。

“为何?”李元兴不解。

“这不是感谢殿下为李氏先祖证明,而请罪,请罪!”李筠那双眼睛更加的锐利了,他活了六十岁,经历了多少乱子。从小的时候,他叔父要杀他夺位,再到小小年纪父亲就死了,他继承了爷爷的爵位。

在大隋打过仗,在初唐也打过仗。

他与人斗过,他与朝堂之中争过。

李元兴在扶起李筠之后,李筠说道:“这是请罪,我等太心急了。只是想着如何让殿下出兵,只要殿下出兵就可扫平一切。那高昌王可恨,我等世家的利益被他硬生生的抢走了一成半,每年数百万贯的利益呀!”

“李陵式失败。记住这个词,亲自送这断弓去长安,供奉到镇魂塔旁。清河崔氏拿出当年的借条,让我父皇让步,也顺便给了我一次压力。终归说起来,就是利益的问题。任何人,也不能拿大唐的士兵去送死,任何人。本王不行,皇兄也不行。大唐军队远征,出战必胜,不保胜,不出战。除非是保卫家园之战!”

“我等世家错了。”

“高昌王,就当是为我们存钱了。过上几年,一次性让他消失。时机不到,本王不会开战。任何人也不要提开战之事。”

“殿下,老臣斗胆问一句,远征高句丽之事?”

“这件事情,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