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rì,莹莹、燕燕两位王妃天不亮就出门了,陆毛锋亲自带队护卫。李元兴身边还有伍斌,更何况这里还有刘弘基等将军在,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所以执力思力、李元昌。还有新罗公主金德曼也跟着一同去了。

而李元兴则又开始与夏州官员开会了。

“刘将军,本王问你。土豆烧牛肉好吃,还是土豆烧羊肉好吃。或者,你更喜欢红烧猪肉再烧土豆呢?”

李元兴突然问了一句不着边的话。

刘弘基只当是李元兴在开玩笑,毕竟正式的会议还没有开始。

想了想之后,刘弘基回答:“殿下,末将以为。秦王庄的红辣子加上葱、姜烧的鸡块。然后再加上土豆块,多放些汁水。一定要用殿下的雪盐才行。最后用精细的白面拉条子,才是最美味的,末将试过,没有土豆不行,似乎少了些什么。那个酱油也是重要的调料,一定要加一些原糖块才更美味。”

刘弘基一形容,让在座的官员们都感觉口水直流。

要知道,这里许多东西夏州的官员是没有吃过的,雪盐每个人每月也仅仅只有两斤,这还是连着竹筒两斤重。

为了这雪盐的重量,已经有人骂过李道宗心黑了。

其实不是李道宗心黑,而是李元兴用后世的重量一斤,装进竹筒里。然后说那是一斤,所以李道宗称过,以为雪盐就是加上竹筒的重量了。

土豆,夏州的官员听过,但没有吃过。

“刘将军,朔州城的沙土地。一年给本王种二万万斤土豆如何?”

“二,二万万斤?”刘弘基当真以为自己听错了,二万万斤吓了他一跳。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不算多,不过就是几万亩地的产量。朔州的沙土地非常适合种,要是让本王亲自去管理,十万亩地,三万万斤是最低产量,四万万斤也不意外。”李元兴没有胡说,现代精心管理的土豆田,极限产量五吨。

普通的差田,也有两吨的产量。

朔州是那里,就是现代榆林往北一点点,距离内蒙很近,但还不算是内蒙的位置。在后世现代,榆林就是有过一亩五吨神话一样产量的地方,当然,这五吨是实验室的级别,普通的地头两三吨还是没有问题的。

十万亩,二万万斤当真不算什么。

“殿下,这种子不怕让异邦偷了去。要是几千亩末将还能管得住,要是这十万亩。他们偷走一些末将也是无能为力的。”

“偷,让他们去偷。能偷的无非就是草原上的人,还有高句丽人。他们吃饱的时候,这就会想着打仗了。记住一句话,温饱思淫欲!再说高句丽人,本王不相信三年内他们能够这土豆吃饱。”

刘弘基点了点头。

心说,秦王看来是铁了心要灭高句丽了,高句丽之后,肯定要转手收拾东突厥了。

有一点刘弘基认可李元兴的话,突厥贵族想南下抢东西,但突厥的普通百姓未必,特别是在有了足够的过冬粮食之后,他们肯定也没有兴趣再南下抢劫了。

“末将领命!”

“这不仅仅是你的任务,让朔州的府官多下些功夫。这其中七成是你们军田的,其余的三成则由朔州的民间来完成。保存的方式与种植的方法,还有种子你们在新年的时候,去长安本王庄里领吧。”

李元兴去年没的足够的种子,可经过了一年之后,他手上四大主力粮食。玉米、土豆、红薯、南瓜。随便把几个州县种满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第582节误差十公里

从夏州到兰州没有直道,但路也不算差。十天之后,李元兴到兰州。可却没有进城而是直接再往西,走了十公里之后开始转南。向着河州的方向而去。

兰州守将带着两千兵马跟上了队伍,并且通知兰州全部的军力进入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出战。

河州是边疆重镇,丝绸之路一个小小的分支点。

但河州距离吐谷浑只有不到二十里。

“报,大唐秦王旗,大唐秦王旗!”一个小校一路跌跌撞撞的冲进了吐谷浑大谷山守军主将的帐篷里。

“你说什么”大谷山守将没听明白。

“大唐,大唐的秦王,那位秦王到了河州。”报信的人已经有些语无论次了。

大唐秦王!

不用带兵还是不带兵,他一个人就能够给周边各邦带来足够的压力。那神鬼莫测的兵法是其一,大唐秦王只要在战场之上,大唐军士战力至少提高一倍。

“来人,准备厚礼。速去多玛城报三王子殿下。”

深吸一口气,大谷山守将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不管大唐的秦王殿下到这里干什么,吐谷浑都不能轻视了,自己的身份太低。要去拜见也必须是王族亲往,先派人送去礼物以示好,看看反应再说。

李元兴这会在干什么。

拿着地图正站在一片荒地上发呆。

李岚姗告诉李元兴,那地点就在刘家峡与炳灵寺之间。而且给了详细的距离。

“给了距离有个屁用,难道还要拿上尺子量到这里来吗?误差一度到了这里就是几公里。”李元兴骂着,然后看看手中的那个经纬度测量仪,别说这东西是军用的,就是神仙用的也不行,没有GPS,不可能自动订位的。

李元兴向四周看了看,一千多年的时间,地形也肯定会有变化。

这些山,这些谷似乎相差不大呀。

“李元昌,拿上算盘,带上几个人准备着。还记得路上五郎给你教你那个函数的计算方式法。今个就是用的时候!”

李元兴要干什么,没有人知道。

亲卫们都在一圈列阵守护着,崔莹莹等人距离几百米外的棚子中。近前的棚中李元昌带着几个算学高明之人已经摆好的架势准备着。

李元兴先是在地上摆了一个圆盘,这是出发前精心制作的,圆盘是拼接起来的,直径达到了八米。上面用的刻度也是按后世的厘米计算的。

几个工匠利用吊绳的方式在地上的打柱子,然后调整圆盘的水平。

最后同样利用吊绳的原理在圆盘上立了一根柱子。

没有GPS,李元兴只好利用手动的方式测算经纬度,十公里的误差太可怕。但如果能在一千米内,或者是一百米内,李元兴就一定会安心的。

工匠们速度不慢,总算是在中午之前完工了。

李元兴一直没有离开那个圆盘,午餐吃了两个肉夹馍,喝了几口茶水。

“报,杆长与影长相同!”有站在圆盘上观注尺度的人高喊着。李元昌带着手下几个算师立即紧张了起来,动作几乎是一致的,每个人都将算盘摆在自己面前,打开白纸,然后拿上硬笔。再将李元兴给的修正值表格打开用铁条压好,等着下一个数值出现。

旁边放着一个古代计时用的rì规。

李元兴眼睛眼着那标杆,也在手上的经纬仪上输入了数值。

报数的人快速的将李元兴给他的那个秒表清零,开始计时。

整整半个小时之后,再一次报数:“报,影长……”

李元兴用的是后世的时间,还有地点。不过,他也玩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大唐这边却是以长安城新皇宫的宫殿正中为经度原点,换算这两种非常非常的容易,只需要后世电脑上加一个小小的程序就可以完成了。

李元兴计算的后世的经纬度。

而李元昌等人计算的则是大唐的经纬度。

以长安零点为零度。

经过三次测量,李元兴手上拿的机器大概算出了现在李元兴所在的经纬度。但同样也是有误差的。

李元兴用机器上的电子指南针指了一个方向,李元兴就在地上画了一条直线。

“来人,给我量出十二里又三百步来。”李元兴下令了。

李元昌这时却说道:“以司南所指的方向,五哥的方向不错。只是应该再长一些,十三里又六百步!”

李元昌计算时紧张的满头都是汗。

他在与其他几人对了数据之后,认定了一个距离,至少已经非常接近李元兴所作的位置了。至于说,李元兴只是站着,也没有用算盘,他不意外。五哥是星君,连这点本事也没有的话,就不是星君了。

可李元昌毕竟年轻。

他想证明自己有才能,足够的优秀,所以他提出要再往前一里多远。

李元兴却笑着点了点头:“依七郎所言,在那里重新建一个平台,明rì午时再测。”

“是!”李元昌很是兴奋。

李元兴回帐篷休息去了。金德曼却来到李元昌身旁:“幸好你是皇家的汉王,你刚才是在怀疑秦王殿下的测算吗?还是认为你比秦王殿下更加的高明呢?今天的事情我却是明白一些,秦王殿下只是在教你们如何测算。”

李元昌也是吓了一跳,金德曼的意思他懂,在秦王面前抢着出头。这是大不敬呀。

不过,李元昌想了想后却也不害怕:“五哥仁厚,不会计较这点小事的!”

“你可知道,这测算之用?”金德曼又问道。

“这测算?五哥给了一个数值,又给了测算的办法。就说要找到这个地方?”李元昌还没有搞过政治,他懂的最多的是书画。

金德曼淡然一笑:“你们大唐如果精通这种测算的人多了,大唐的军用地图会精准到十步之内,将军们作战的便利之处,你一问那些将军们就知道了。”

李元昌听到后,就往陆毛锋那里跑。

一问之下,陆毛锋说道:“这个测算倒是极麻烦。不过要是不考虑那么精准,随便立个杆子用绳子测量长度的话。野外行军的路线不需要向导也可行,数只部队的集结,却是可以级为精准的。”

陆毛锋心说,秦王殿下找的是十步之内的位置。

可行军打仗,十里范围内就已经是极准了。

次rì,依然还是原样,在圆盘上测算着位置。李元兴不认识李元昌算错了,因为现代与大唐经纬度的转变,肯定是会有一些误差的。只是几百米,已经让李元兴很欢喜了。将来,李元昌可能会是大唐第一位地图局的局长。

又是几个时辰的忙碌。只是这一次,李元兴更多的是看,主要干活的是李元昌带人。

李元兴看着手上的机器,又看了看李元昌正在对着司南比划着角度。

“五哥,向东南再五里二百步。应该就差不多了到五哥所说的地点了,我们测算的没有错,只是这司南的角度似乎并不准。只可惜没有一个可以精准到千分之一的。这个差了一丝,十里之外就差了半里地呢!”

李元兴很满意李元昌的说法。

原本李元兴还想着,花上十天半个月找到地点呢,现在倒是小看大唐军士的力量,开山铺路,就没有李元兴到不了的地方。只是李元兴的华丽马车留在了河州城中,那车子太大是进不了山,入不了谷的。

第三天,李元昌带着人继续测算着。

颜师古这才问道:“殿下,您是在找什么?”

“找骨头!”李元兴笑着转回头来,颜师古摇了摇头:“老臣不信,殿下兴师动众。而且这里与吐谷浑只有几十里,殿下到这里来要当真是找骨头。什么样的骨头才值得殿下亲自到这里来呢?”

“等着看吧,到时候你会明白的。”李元兴依然没有明说,因为他不知道是否挖得出来。

崔莹莹也好奇,他问了,可李元兴就是不说。

“五哥,再往东八百米,就是五哥所说的位置。”李元昌兴奋的跑了过来,李元兴一看手中的仪器,推算的位置相差不多,可以说误差就在一公里范围内了。

李元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陆毛锋,传令。”

“在!”陆毛锋高喊一声,周围所有的人,无论是将军,校尉,军士,还是工匠仆役都挺直了身体,跑了这么远,他们都不知道秦王殿下要干什么,终于等到秦王殿下的命令了,这如何不让人激动。

“骑兵外围守护,三十里范围内任何人不得靠近。羽林卫内圈守护,擅闯者斩。所有战兵,辅兵除必要的伙食、医疗之外。脱去军甲,开始挖。所有人不得未经本王允许之下使用爆雷管,所有工作必须纯手工。一但看到有骨头,或者是类似骨头的必须立即上报本王,谨记不得损伤到任何一块骨头!”

骨头,挖骨头?挖什么样的骨头?

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跑了上千里花了这么大功夫竟然是来挖骨头。

可以说,如果不是李元兴亲自下令,怕是就会有军官前来问原因了。

第583节一丈长的骨头【第三更求月票】

挖骨头!

真的是来挖骨头的,颜师古与韦挺对视一眼,突然笑着说道:“韦御史不准备弹劾吗?”

“颜老说笑了,秦王殿下什么时候干过没有意义的事情。别说是挖骨头,就算是来挖一根头发,在没有亲眼看到东西之前,某是绝对不会弹劾的。某不想成为百官的笑料,也不想让御史台被人嘲笑。”

李元兴动了三万人,连同兰州、河州临时调来帮工的四千军卒。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点,李元兴没有让劳工进场,这里所有人全是登记在册的,就算是辅兵也是十二卫当中干了十年以上的。所有工匠,仆役清一色秦王府的。其余的人全是正元的军卒。

兰州与河州调来的四千人,没有一个是府兵,全是府中的常备军。

五天,连续五天时间,挖出的土足够堆起一座山,挖出的那些不知道是什么野兽的骨头也足有一丈高了。

可依然没有见到半点恐龙骨头的影子。

“殿下,吐谷浑三王子求见,送来礼物三十六辆大军。”

李元兴没有说话,而是在思考。他这一次没有带崔敦礼来,是因为崔敦礼实在走不开。秦王府之中已经是严重的人手不足了。

“殿下要挖的是什么?”韦挺再一次问道。

李元兴看了韦挺一眼,他知道这是韦挺准备帮自己思考出主意了。首先要看是挖的是什么,然后才决定在那里去见这吐谷浑三王子。

“巨兽,十丈长,重十万万斤远古巨兽的骨头。”李元兴终于说的实话。

所有人都呆住了,十丈长的巨兽,重十万万斤。

坐在屏风后的两位秦王妃惊的捂住了嘴巴,她们害怕喊出声来失礼。

韦挺倒吸一口凉气,要真的有这样的巨兽存在,这是大唐的国威呀。别说是动用三万人,就是三十万人把这方园百里挖个遍他也不会弹劾的。

“殿下,让吐谷浑人进来。”

李元兴看着韦挺,韦挺继续说道:“就让他们在这里住上几天,一是宴客,二是回礼,三是让他们见识一下巨兽。有必要的话,可安排人连夜挖!再调周围民夫十万,挖平这十里山头!”

李元兴笑了:“好,就依韦御史所言。”李元兴转头:“秋香,让韦御史去查看库存,给那位三王子选择回礼。”

“是!”两人退了下去。

不得不说,上苍都想给大唐一个盛世。就在吐谷浑三王子慕容顺进入山谷的时候,震天的欢呼声让慕容顺的马都惊人,部下已经控制不住他们座下的马匹。

只见一百身穿精甲的卫士迅速在一座大帐前列阵,可迎接的方向却不是慕容顺这里。

山谷之中,数千人列队两边,由十名明显是将军打扮人高举一根木头快速的向那大帐移动着。

是木头吗?

不!那是一根骨头,只是慕容顺不懂罢了。李元兴一拍椅子的扶手站了起来,快速的向外走去。甚至没有向慕容顺来的方向看上一眼,慕容顺心说是什么重要的东西让大唐的秦王这般紧张。

“报殿下。挖出一丈长的骨头一根,还有数根在土中。军士们已经不再使用铁铲,改用木铲与手将泥土分离,这是最先挖出的一根。”

“来人,详细的记录挖出的方位,角度。派画师作图。”李元兴一转身,对陆毛锋说道:“立即清出一片空地,骨头在什么位置挖出来,就在空地上按原样给摆好,每一块都要编号,告诉外围,已见重宝,j挺戒提一级!”

李元兴快速的吩咐着。

慕容顺示意手下人都停下,这个时候他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是一位王子。别说他还不是吐谷浑可汗,就算是了,面对大唐的秦王也要把高贵的头低下来。更何况,他还只是一个王子而已。

慕容顺看着,那边几百人快速的清空了一片空地,然后将挖出来的黄土运过来。

再用巨大的圆石滚压平,少少的洒上一些水,再重重的压上一次。这才将那约有一丈长,看似木头。但肯定不是木头的东西摆在那空地上,两名持刀的秦王府亲卫刀出鞘站在一旁,空地一圈,上百名全副武装的军士列阵。

“报!”有个年龄约在三十岁上下,身上纵横十多处刀靶的精壮汉子冲了过来。

“殿下,大喜。发现一个象头骨的圆骨头!”

李元兴挥了挥手,示意这位将军先退下。他已经注意到吐谷浑人到了,转身走到了吐谷浑三王子慕容顺的面前,慕容顺已经下马,在李元兴距离他十步的时候,他首先施礼。

“顺王子到访,本王没有出迎却是失礼。”

“尊贵的大唐秦王殿下出游,正好我在大谷山视察军务。特来拜访,也想听一听大唐秦王殿下的教诲,您的智慧可比rì月。”

真能捧呀,好在大唐没有捧杀这个词。

李元兴陪着笑了两声:“本王到这里只是为我皇兄找寻一件摆放在皇宫门前的镇宫之物。顺王子既然来了,不如一起去看看。”

“秦王殿下请!”

“顺王子请!”

至少眼下,吐谷浑与大唐还没有撕破脸,虽然说随时都可能有战争。但到了一国的亲王,一国的王子这样的身份上。那怕是明天就要你死我活,今天也会满面笑容的一起喝酒。

李元兴知道,吐谷浑在前隋的时候,就和隋打过两仗。

大唐初,也与大唐有过军事上的冲突。现在吐谷浑自己有些麻烦,一是内部派系争权,二是在东边与吐番人还在战争状态,就是与西突厥也多少有一些乱子。保是没有全方面的暴发战争罢了。

李元兴与慕容顺并肩走到了挖掘现场。

这里除了土就是石头,可在土层之下,当真有一个圆圆,明显不是石头的物品。十几精壮的军士正在用木铲和手,慢慢的清理着四周的泥土与石头。

慢慢的一个巨大的眼窝从泥土之中出现。

“殿下,八成是头骨了。”那个带路的将军一脸的兴奋。

现在,他们知道这挖的是什么骨头了。

李元兴满意的点了点头,却见到五十多米外有一面大红色的旗子立了起来,当下就有数人跑了过去。

李元兴站着没有动,背着手看着这边清理泥土。

没一会功夫,四个军士抬着一只足有三尺高的头骨过来:“殿下!”

“可能是另一只的。本王要找的,是那只身长十二丈的巨兽。不过其余的既然找到了,也打上编号,小心的收好。让工匠们开始制作木箱,里面有麻绳编号支架,运输的时候如果有损坏,却是极可惜了。”

“是殿下!”那位将军指着那些军士不知道骂了几句什么,然后上百人拿着木铲往发现头骨的坑中跑去,至少先找到一只完整的,无论大小,这也是一种不小的成就。

“敢问尊贵的大唐秦王殿下,这是何种野兽的骨头?”

李元兴背着手:“大约是一万万七千万年前到一万万一千万年前。这六千万年分为三个时期,大地与大海的霸主就是这些远古巨兽。今天晚上,本王论道,顺王子如果有兴趣,也一并听一听。”

“自然是愿意学习秦王殿下的智慧。”

崔莹莹与崔燕燕,换了那种深蓝色的厚麻布工作服,带着她们的侍女,还有她们的女骑将,纯粹就没在帮倒忙,正在这山头上四处乱跑着。也想看看是否能发现什么。

李元兴远远的看了一眼她们,对慕容顺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两人回了帐篷,这里已经准备好了点心、茶水。给客人有酒肉。

慕容顺示意手下正式的递上礼单。韦挺让随从接过后拿在手上,只是简单的翻看了几眼后,然后叫人将早就准备的礼物抬上来。

“本王这次出游,却是没有准备什么,礼物轻薄些倒请顺王子见谅!”

“这还算轻薄呀。”没等慕容顺说话,吐谷浑一个将军就跳了起来:“这丝绸,在河西能换上千只羊。这珍珠咱见都没见过!”

慕容顺尴尬的笑了笑,李元兴倒是大度:“来人,取本王庄内利器与好酒十坛,赠予这位豪爽的勇士!”

刀是好刀,耀州特等钢,由二等铸刀大匠带队,精工细作的好刀。

在吐谷浑人眼中,大唐人的东西真正是好,无论是这丝绸,还是这珍珠,或者是这刀。都是举世无双的宝贝。

可在李元兴眼中,吐谷浑人真大放呀,两马车的冬虫夏草。

还有在后世很普通,可在大唐却是极少见的蕨麻。这东西还有一个名字,叫作人参果!足足给装了四马车,这在后世的青海天然的却是极少的。

还有一样东西李元兴喜欢,叫水晶盐。是产自青海盐湖的,无论大小都是正方体,而且颜色黄、橙、蓝、粉红、乳白。吐谷浑给的最大一块,竟然有半吨重,这东西让大唐名匠雕刻一下,再拿回后世,可以论斤换金子了。

从李元兴的表情上看,韦挺知道秦王殿下很满意对方的礼物。

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不值钱。大唐各阶层的人都有一个共论,请秦王殿下点评!

第584节立威需要流血吗?

大唐无论是士族,还是庶民,或者是商人。

再往下,最穷的民夫、仆役,甚至是奴隶们。

都明白一个道理,任何的东西都有价值。但任何的东西到了秦王殿下手中,其价值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羊毛,原本就是废物,经常在春天的时候,北方到处都是烧羊毛的恶臭。

现在的羊毛,家里有几十只羊的话,春天的时候,至少可以换来一斗白面呢。

韦挺也不会去考虑吐谷浑礼物的价值,只要秦王满意。

入夜的时候,李元兴手下的军队开始换岗。

李元兴则命人在一块石壁上吊起一块白布,并且通知所有人,每天晚上都会放影画,这是对大家辛苦的奖励。

所以,所有的人不得拥挤,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的。

李元兴先放的片子是一个后世制作的3d动画,讲的就是一亿七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

没有解说,连背景音乐都取消了。

因为这个解说用了太多现代的词语,而且也引用了过多大唐没有办法出现的词语。所以李元兴决定亲自解说。

李元兴没有用龙这个字,将所有的龙字都改成了巨兽。

“这一只,全长十五丈,重量三十五万斤。叫作安门溪巨兽,比我们今天准备挖到的这一只长三丈,重八万斤。我们今天挖到的,叫作大夏巨兽。别看这东西大。却是吃草吃树的。不过在那个年代,就算它是吃草的,能咬死大夏巨兽的,不多。”

李元兴讲着,顺手拿起了一只皮盾。

“这是牛皮盾,制作完成之后,也不过就是一指头厚。这大夏巨兽的皮,比你们家里的墙还厚。身上的肉足够这次跟随本王出来的所有的军士放开了吃上两天。”

“殿下,那安门溪巨兽可以在那里找到?”

李元兴随和,一个普通的士兵在这个时候突然大喊着问了一句。

李元兴笑着示意那军士坐下:“距离长安大约一万里的地方本王知道。可能有一只的完整骨架。”说到这里。李元兴笑着又说道:“都不要说话,听本王继续讲!”李元兴不让说话,是害怕有些军士大叫开战,打到那一万里远的地方去。

接下来。李元兴花了约半个小时。将亚洲比较典型的恐龙作了介绍。

然后换上的。却是一只雷克斯暴龙。

“这一只,出现的年代比那咱们今天挖的,晚了有五千多万年。在他出现的时候,大夏巨兽已经绝种了。但依然还是有许多非常强大的巨兽,可这一只,却是最强大的。这一只叫暴雷巨兽,他的牙比成长人的手臂还长,一口可以将两抱粗的巨树咬的粉碎。不过,要找到这一只,需要渡过五万里的大海,然后再走上万里,才可以找到。真正的上古第一凶兽,本王希望有一天,你们可以替大唐,替本王的皇兄,去找到这一只巨兽的骨架!”

“为大唐效死!大唐万年!”

军士们高喊了起来。

“好了,今天给大伙一个奖励,这影画长安还没有人看过。都禁声!”

李元兴放映的是《大秦帝国》。

军人,自然是最喜欢看这个的。李元兴也是在告诉吐谷浑人,我大唐会比大秦帝国更加的强大。

从前台下来,走到后面的高台上,崔莹莹立即捧着水过来。

李元兴拿着水杯坐下,轻声的问韦挺与李元昌:“本王准备立威,你们认为,要让吐谷浑人见点血,还是让他们害怕就足够了。”

韦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殿下应该放弃伊吾之行,让伊吾王到这里来见殿下。也顺便把高昌王邀请一下,来不来是他的事情。至于说吐谷浑,下臣以为不要见血的好一些,展示一些让他们害怕的就足够了。”

李元兴把陆毛招过来:“这事情,你去办?”

“殿下……”陆毛锋心说,这什么也没有交待,只说让他去办,怎么办,办到什么程度。他心里当真是没有一点把握。可再看李元兴的表情,他不敢问,只有硬着头皮说道:“末将一定会办好,殿下放心!”

大秦帝国的电视,看的许多将军与士兵们都哭了。

吐谷浑人还震惊于这神话一样的影画上。

李元兴则早早就去睡了,这挖恐龙骨头,可不是几天就能够完成的。

次rì清晨,天不亮的时候,外面就号子声震天。当值的将军调用了三个团,打算用一天时间将那个巨大的头骨给完整的挖出来。

而陆毛锋,则召集了各带军的将军。

“殿下说,要给吐谷浑人一点厉害,让他们知道咱们大唐的强大。可那韦呆子却说不要见血,这事情各位倒是给出一个主意。”

“咱们军里带着炮,让他们见识一下炮!”有人提议着。

陆毛锋摇了摇头:“这个不好,在这里开炮万一打落那一块石头,我们受些伤是小事。但伤到了那骨架却是不好。要知道这个可是摆在我们大唐新皇宫门前的,绝对不能有什么闪失的。”

“说到炮,某倒有一个主意!”

“古将军请讲,咱们听着呢!”陆毛锋可没有敢自居老大,语气倒也恭敬。

那姓古的将军说道:“某参军前是石匠,昨天夜里在看影画的时候,有个工匠说离这里不远,大约三里多有一个绝壁。如果在下面挖,上面开口子,然后用咱们的火雷暴,能够炸开半座山,然后就会有一个平直的石壁出现。”

“万一不平呢?”有人追问。

“这一次带了四台蒸汽机,在山顶上搭起架子,然后把蒸汽机吊下去。挂着打磨的精钢轮,怎么也能磨出一个平平的石壁,那个用来放影画也是不错的。再说了,也不算特别高,离地只有十二丈,宽只有二十丈。”

听这位将军一讲,众将军都不由的点了点头。

陆毛锋也说道:“咱们离开的时候,让殿下提字。然后让工匠刻上去,倒也是美谈。”

“那就整了,反正现在人力也拉不开,能挖骨头的就只有那一里多地方。”

这些将军都是干事的人,说整就立即开始整了。

营中有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