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报馆内部的职务已经改名。
掌柜的叫作总编,然后加设副总编。笔客依然还是叫作笔客,但却增加了一个金、银、铜、铁、木五个笔客的等级,这个等级如何去分,并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报业行会也正在为此事讨论着。
“本使要来说清当rì在长安东市之事,以免被无良之人诬陷!”
“甚好!”负责接待的是长安报的副主编,崔氏族人。
“那天本使遇到一个假冒大高句丽王女的贱女,所以打了她。本使要问你,在大唐难道就允许普通民妇穿大唐公主服色吗?”。
百济使节一上来,不是讲述事情的经过,却是指责与反问。
长安城副总编心中有气,可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此事倒是有趣,在大唐庶民穿士族服色,就已经是越阶之罪,最重可流放千里。但,律法有规定,只有执法者才可行刑,任何的私刑都是禁止的。”
百济使节心中一喜,对方竟然支持了自己的说法。
“在我大百济,私刑是允许的,我是大百济的使节。所以,打了一个贱妇,却受到了诸多指责,这一点却是让本使极为不快。”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作一个记录。贵使自然是无罪,如能证明无过,自然是更好的!”
百济使节哈哈一笑:“你记录!”
纸笔准备好之后,长安报副总编问道:“第一问,贵使与那身穿高句丽王女服色的女子,是在长安东市偶遇吗?”。
“没有错,就是偶遇!”
“那第二问,她有自称是王女吗?”。
“这个倒是没有,她自称是平民。”百济使节倒是如实的回答着。
长安报副总编问的不快,心中却在回忆昨夜见到秦王殿下之后,关于百济使节与金蔓青之事的交待。
他不敢说的太快,生怕自己考虑的不够周全而误了秦王殿下的计划。所以写的也是慢,慢吞吞的写完,更是不紧不慢的继续问道:“既然她没有自称是高句丽王女,那就不是冒充之罪。服饰僭越之过,自然是由礼部下设的百服司负责查过。”
“恩,你说的倒是不偏心!”百济使节听到这翻话,认为眼前的人是一个公道人。
长安报副总编暗自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候到了。
“请问贵使,就某了解那女子曾经自称是平民,长安的平民。这一点,贵使是否听到。”
百济使节心中一紧,那妇人竟然是长安城的平民,当下就反问了一句:“她是那里的平民,与服色僭越有关吗?”。
“无关,无论她是那里人,服饰越出她应有的规格,这就是错。正如某刚才说的,她不是冒充贵族,仅仅只是服色上的僭越,这是礼部百服司管辖之事。”
百济使节听后点了点头:“本使听到她有说,她是平民。也听到旁边有人说,她是长安的平民了。”
“某多一句嘴,贵使是在惩罚她之前,还是之后!”
好一个惩罚,这个词用的实在是太妙了,副总编自己都在称赞自己。说完之后,他盯着百济使节的双目,期待着百济使节接下来的话。
“之前听到,之后也听到。听到她自称平民之后,如果不是东市那些闲汉阻挡,本使还要继续惩罚她。本使会上表大唐皇帝,要求大唐礼部彻查此事,僭越之过,当重责。本使也要求,追究恶意抹黑本使的笔客!”
“一切,自然有大唐律法。”
长安报副主编将手中的那份记录转了过去:
“贵使您看看,某的记录是否与刚才的对话一致。没有擅自改动过,也没有添减文字。如果无误,请签名,某当在明天将这记录原样印在报纸上,事非过错,自然有公论!”
百济使节看完之后,果真没有什么差错,与刚才说的完全一致。
特别是最后一句,百济使节称怒惩贱妇,并称要上表礼部,追究大唐平民妇人穿高句丽王女服饰的僭越之过,以及众报馆笔客恶意抹黑之过。
“这最后一句,一定要印上,本使必然要上表大唐礼部!”
“自然,如果印出来的与这一份差一个字,贵使尽管来砸了我大唐长安新闻报的招牌,我长安新闻报馆从此封门,我报业亦有行规,不过私改受访者一字。”长安报副总编严肃而认真的说着。
百济使节很满意:“很好,明晨长安报送五百份来迎宾苑!”
百济使节满意的离开了,长安报的副总编却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流汗了,而且整个后背都湿了一大片。
“备车,送某速去天策上将府!”
天策上将府之中,李二正在李元兴的书房之中与李靖玩那军棋,李元兴则作为裁判,坐在棋盘居中左侧的椅子上。
这场棋,也只有李元兴来作裁判了。
大唐皇帝与大唐兵部尚书玩棋,无论谁胜谁负,这个结果都是不能传出去的。
“殿下,长安报副总编求见!”
李二总着李元兴点了点头,李元兴推门走到了外面。
“殿下,这是百济使节的对话原本,这是某复抄的一份。”长安报副总编双手捧着。
李元兴接过看了一眼,不动声色的将那复抄的一份收下。
然后语气极为平静的说道:“接下来,你们的任务是炒热关于隋征高句丽败因之论。这是政论。”
“殿下安心,报业行会定当不负殿下所托!”
“第二件事情,再搞了一个礼之论,以及民意调查。就以这件事情,你要懂得去引导百姓的思想。本王的意思你记下。”李元兴说罢,轻轻的招了招手,当下就有小太监抬过来小桌,还有纸笔。
长安报副总编准备好之后,恭敬的站在桌前。“请殿下示下!”
“我大唐尊各民族之礼仪,尊重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但仅限我大唐的朋友,在这一点之上,你们可以选择一两个友好的邦国捧上一捧。”
听李元兴说完,长安报的副总编问道:“契丹族、靺鞨族、突厥族。殿下认为可好!”
“可以,把契丹族捧的高一些。突厥族这次对人不是族,你掌握分寸就好。”
李元兴说着,长安报的副总编认真的在记录着。(未完待续……)
PS:接下来,会有一个大高潮所在,我一定要写的非常棒。
给自己加油。
第527节秦王的笔之刃二【求月票】
看到长安报副总编记录完毕,李元兴脸上出现了一丝笑意。
“接下来的事情,就看你们笔客的本事了。记住本王一句话,高句丽国眼下还是我大唐的敌人,我大唐高句丽族的平民是我大唐人,她想穿什么,只是没有违了我大唐的礼制,就是没有错的。”
李元兴的话带着一种挑衅的感觉。
书房门内,李二与李靖听到李元兴这话,不由的对视了一眼。李二小声问道:“药师,今年冬天辽东可能一战吗?”
“不可能。”李靖用力的摇了摇头:“某查看过兵部的兵备,秦王府的兵备。勉强一战讨些许便宜或许还行,但真正的一战绝对不可能。而五郎却是那种打仗之前喜欢把一切都准备好的统帅,五郎心中的士兵的性命比铠甲贵重!”
李靖这个比喻放在现代可能无法理解,但放在大唐,却是代表着士兵的性命极是珍贵了。
李二微微的点了点头:“军卒们都愿意随五郎出征,也愿意为五郎死战,朕欣慰!”
门外,李元兴继续说道:“就算你高句丽国与我大唐结盟了,礼部没有订下规制之前,服色不算僭越!”
“殿下,某有一计,请殿下参详!”长安报副总编听完李元兴的吩咐,脑海之中也在快速的计划着。
“讲来!”
“殿下,是否可宣传我大唐富足,高句丽贫穷。依我大唐礼。如圣上可穿五爪龙服,殿下是四爪龙服。上将军护肩为蛟龙吞头,大将军为猛虎吞头。皇后为五凤,王妃为四凤。首饰,扇配,等只是依图案为等阶!”
长安报副总编简单明要的说明了大唐的礼制。
然后又说道:“我大唐,从来没有规定民富不可穿丝绸,也没有规定,民富不可戴金。不说亲王府中奴婢有丝绸金银,就是富商家中也有家奴穿丝绸。只是规定。奴籍穿锦不得有、紫、金、红、黄、绯、深绿六种颜色。平民穿锦,需回避官服五色,如多色配服,却是不违制。饰品之中。奴籍不得配凤、锦、牡丹等几种。平民仅仅不允许戴双凤钗……”
李元兴暗赞。这家伙背的真正是详细呀。
看来。笔客这个工作,也让人长见识。
“很好,就依此策。大唐并无规定。百姓不能穿云锦。”李元兴大赞。
“某会好好计划,请几位名笔用心写此文章。尽量文字通俗,普通百姓亦可读懂!”
李元兴又称赞道:“这个心道转变的极好,有些文章讲的是华美,有些文章自然是让人才识字不久的百姓能够看得懂,否则报纸的意义就失去了。”
“殿下指点的极是!”
“最后一件事情,那《赤壁怀古》与《临江仙、滚滚长江》两首,你可记得?”
“回殿下的话,这两首却已经是词句中的极致,某读过百遍,自然是可记下。”提到三国演义,长安报副总编脸上有着一种超出想像的兴奋之情。这原书并没有流传,因为印刷这本书,实在消耗太大了。
三国演义,文言文版本有六十多万字,现代白话文版本有接近百万字。
以大唐现在的印刷技术,每页才不到一百字,这近百万字,就需要一万多页。大唐的纸厚,一万页堆起来,差不多要一米多高了。
崔家的印刷厂已经研究了足足三个月,都没有办法把成本降低到二贯钱。
印出来要卖多少贯。
依李元兴的说法,无法让百姓读到的书,就不要浪费纸张。《三国演义》按这种成本印出来,就必须包装更加的精美,是纯贵族的读物。
“连续十天,每天在长安报娱乐版印上《三国演义》的插画。八月初一,原大唐西市那个地方。现为大唐皇家乐民园开园,记得娘子关的影画吗?连续一年,每天一集,一共八十四集《三国演义》。”
李元兴说完,长安报副总编惊呆了。
《娘子关》影画,已经过去大半年,可依然还是长安百姓每天茶余饭后最喜欢讨论的话题之一,只恨没办法再看一次。
“去,五天之后,来这里找郑和他会给你三张贵宾通票,一年观八十四集,可看八十四场的通票。”
“谢殿下!”长安报副总编激动的手都在颤抖。
“拥有戏票者,可凭票免霄禁!”李元兴说完,挥了挥手,长安报副总编施礼退下。
李元兴回到书房,李二当下就来到了李元兴面前,伸出一只手:“拿来,《三国演义》的影画。为兄知道你现在已经有了,速速拿来!”
“皇兄,每集半个时辰。八十四集,就是四十二个时辰,这样的影画臣弟最初在看的时候,当真是不眠不休看了几天几夜,先不要伤身,只说误事。皇兄可能几天几夜不休息,皇兄可能几天几夜不理朝政吗?”
被李元兴这么一反问,李二愣了一下。
似乎,李元兴说的有理。
“真正的明君,最难的是自律。或者说是克制自己的**,天英阁可以在政务上克制帝皇的**,那么在rì常的生活之中呢。”
李元兴说完,从口袋之中拿出八个u盘。
超高清视频,一个就是二g多,李元兴如果不是为了带着方便,当时就应该选择移动硬盘了。
李二看着李元兴笑了:“五郎,你果真是恶人。你让为兄自律呀!”说归说,李二还是从中拿到了一个编号为一的:“为兄与药师打完这一剧,今rì只看头两集,政务不能耽误,但五郎你之前也说过,政务娱乐自然是两不耽误的!”
千古一帝,不愧是千古一帝。
能克制自己**的人,都是可怕的人。
魏征、秦琼、杜如晦,崔莹莹、长孙皇后、甚至是新罗公主金蔓青,自然都算是可以信任与亲近的人了。
要说新罗公主最近最关心的是什么。
是金蔓青!
金蔓青被打,而且是被百济使节打的。她非常在意金蔓青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事,更在意大唐官方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书房之中,李元兴亲自支起投影仪用的幕布。
“这里不如秦王庄方便,你们急也没用!”李元兴一边调试着距离,一边指挥着陆毛锋爬上屋顶去架太阳能电池版。
大唐第一台,也是唯一的一台,小型蒸汽汽轮机发电机,整个组装下来的体积也有十步宽,四步长。加上散热,煤房,水房,以及电池房。
这套汽轮机式的发电机,真正属于大唐制造的只是动力部分与电池部分,稳压控制器是李元兴从现代带来的,大唐现在的工艺还根本不可能制作出稳压器来。好在发电机并不是交流电,而是直流电发电机,所以稳压器体积很小。
而且是先进入电池,再从电池进入机器,相对电流的波动也是极小的。
在天策上将府,李元兴用的,却是他最早带来大唐的那个太阳能电池板,这东西最大的麻烦就是需要人爬上屋顶去调整太阳能电版对太阳的位置角度。
新罗公主金德曼到了,让李元兴意外的是,她竟然和金蔓青一起。
“一位公主,竟然愿意与大唐的平民在一起,公主您的实是高义呀!”李元兴随口开了一句玩笑。
金德曼却说道:“一个大唐的平民,却比我这个新罗公主更富有。我想要买一匹云锦,都需要考虑再三,因为实在是太贵了。”
“既然来了,就进来坐。在本王面前,不用过于拘礼!”李元兴这话是对金蔓青说的。
金蔓青施了礼,跟着金德曼坐在角落的一张长软椅上。
这几rì来,金蔓青的心态有着巨大的变化,她甚至有一种感觉,大唐的平民身份与半岛的贵族是相等的。从新罗公主与她说话的态度之上,并没有自己记忆之中,高句丽王女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有等阶的差别,但这个差别正在缩小。
终于,李元兴调试好的机器,打开电脑插入u盘,最先出现的不是《三国演义》而是一段历史记录片,时间大约在十分钟,讲的是汉古长安城,讲的人文,风光,以及一些通俗容易懂的历史。
“五郎,你似乎拿错了。”
一直到全部看完,李二才说道。
“没有错,每一集之前都有一些介绍,介绍大汉朝各地的人文风光,《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但臣弟却想借这个机会,让百姓们知道我中华的大好河山,为了加上这些,臣弟可是费了很大的功夫。”
在李元兴说话的时候,极赋古韵的歌声出现。
混厚的男中音,在古乐的扮奏之下唱出(滚滚长江东逝水……)
仅这歌声,就让人激动。那气势磅礴的开场画面让人热血沸腾着。初次看到这影画的人,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就是大唐秦王的仙术吗?
李二等人看着电影剧,不断的叫好。
可长安城却真的如李元兴预测的那样,沸腾了。街头巷尾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前隋为什么会败给高句丽!。)
ps:今天是初七了,年假的最后一天。
下雪了,各位开车的朋友路上小心。
其实,我是庆幸下雪的,先说不下雪对农好,就这么大的雪,少走了几家亲戚,今天睡了一个自然醒。
幸福……
第528节秦王的笔之刃三
前隋为何会败给高句丽?
大唐的百姓在问,大唐的名士们在疯狂的查阅着史料,大唐的官员们在反思,大唐的将军们只要不当职就往兵部涌,他们需要找到志同道和的人去讲一讲自己心中的想法。
使馆区,有一共五间使馆。这都是与大唐关系极好的盟友。
使馆区之中,回纥驻长安使节设宴,请四个邻居赴宴,不为喝酒,只是为了在一起讨论这大唐报上的惊人的新闻。
相比起这两处的平静,迎宾苑之中却安静的可怕。
百济使节的事情办的很顺利,完全和他的心意,脸上带着笑容回到迎宾苑。可一进自己的院子,却是看到所有人都阴沉着脸。
一份报纸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大唐报,大唐官方的报纸,头版整版只印着一个话题。
前隋为何会败给高句丽?
能作使节的人至少也是有官场经验的,他可能会陷入更高明之人的圈套,但却不会看不清形势,在这个时候大唐官方的报纸上出了这么一条论政,这就代表着大唐官方的态度。
此时,大唐与高句丽仅仅是停战,并没有真正开始和谈。
更不要提什么盟约了。
想想不太对劲,百济使节拿着报纸就去找高句丽使节了。
高句丽使节房中坐着六个人,一位是高句丽使节崔太大兄,另一位是副使节,将军乙支文德。还有一位是年轻的书吏,拥有极高家族地位的渊盖苏文。
然后是高昌的正使,以及高昌的一位随行武将。
最后一个人,却是西突厥使节团的一位老书吏。在高句丽使节介绍的时候,只说这位是西突厥的机密书吏,正好过来送材料,闲聊几句报纸上的趣事。
闲聊,扯你的蛋闲聊。
百济的使节当真有一种想把报纸塞进高句丽使节嘴里的冲动。
这个时候,一个西突厥的书吏官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这人的身份怕是极不普通。
这个老书吏是谁。
其实他只有四十多岁,正当壮年,这次来长安就是想暗中的看一看长安。他名为阿史那泥孰,是草原上的贵族,是一部的可汗。
上次西突厥来史,有一件大事没有办成。
这一次,西突厥大可汗,统叶护大可汗再一次派出使者,送来了黄金一万斤,良马五千匹。再一次准备向大唐提出和亲的要求。
西突厥各部落不敢反抗过于自负的统叶护,泥孰就打扮成一个老年书吏,一起来了长安。
“今天的报纸上,这事情倒是古怪!”百济使节心中虽然不快,可语气依然很是平静,坐下之后,将报纸放在了手边的桌上。
“我大高句丽,是如何打败大隋的,这样的问题还需要讨论吗?”乙支文德冷笑着。
“前隋是自败。”渊盖苏文轻声的说了一句。
他虽然只是一个书吏,可家族势力大,他又是嫡子,他的父亲此时的职务在高句丽相当于大唐的国相,也就是房玄齡这样的身份。
“笑话,我大高句丽勇士,以一敌十!”
“辽城与建安驻军三万多人,再加上援兵五万。唐军不过两万人,再加上靺鞨与契丹的兵马,两城逃回去的军士不到一千人,大唐多了近七万我高丽句军奴,还有二十多万百姓,按以一敌十计算,我大高句丽应该可以对付唐军八十万人才对!”
渊盖苏文冷着脸,一字一句的说着。
“好了,讨论这些过去的事情有什么意思,要是有兴趣的话,看看长安各报纸上会有什么有趣的文章。本使只是想知道,大唐这么作,是什么意思?”
“他们是想找回一些面子,以方便在谈判之时向我大高句丽施压!”乙支文德的分析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就是渊盖苏文也认为,这样的可能性最大。
高句丽使节又问道:“应当如何应付!”
“如果其他各国使节有写文章,我们也可以写一份。不过我更害怕的,不是大唐的施压。而是他们非常认真了分析了我们大高句丽与大隋的战争,找出了战争双方的弱点,以及针对我大高句丽的战术。”
说这里,渊盖苏文站了起来,语气极是沉重:“大唐秦王,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
这是一句废话,至少百济的使节就是这样认为的。
大唐周边各国,大唐内部所阶层,谁不知道大唐秦王可怕。
就是契丹、靺鞨与大唐结盟的时候,都公开的加上了一条,大唐秦王如果巡边,只要接近契丹或者是靺鞨的领土,事先一定要有正式的通知,还需要有停留的时间,以及巡游的路线。
就是盟友都害怕,何况是敌人。
唯一从这句话之中听出另一种味道的,就是泥孰了。
在他的耳朵里,这句话代表着一种暗示。在草原上,有着许多的可汗,可比如西突厥却有着一个大可汗,这个大可汗是所有部落的统领。
东突厥的大可汗颉利可汗现在就被囚禁在长安城中。
东突厥已经不再有大可汗了。
而大唐秦王的可怕在于,他似乎是想让大唐成为天下所有邦国的可汗,任何不服的,打到你服气为止。
突厥一战放过不提。
现在整个东突厥各部落那一家不看着大唐的脸色在过rì子。而半岛三国的战争,大唐出面调解,高句丽不听调解,直接被打下两城,名义是教训,却是为大唐rì后对高句丽出兵放了一个桥头堡…
“我年龄大了,原本已经是不参与政务,此事尚需要关注。告退!”泥孰准备离开了,他并没有在高句丽、高昌、百济人身上看到结盟的可能,不是因为诚意,而是因为这三国都太傻。
高句丽使节亲自送到外面,他是知道泥孰身份的。在门外,他说道:“如果有可能,我高句丽希望得到一万匹马。”
“马有,但如何送到高句丽呢?”泥孰反问了一句。
“如果我高句丽与大唐结盟,由唐商运输就不会有问题!”
“到时,一万匹马不是问题,价格到时再谈不晚。”泥孰扶胸一礼后,带着自己的手下离开了这个院子,他们西突厥住的地方离这个院子,走路也不过十分钟,却是非常近的。
泥孰离开,回到了自己的院子,他身旁的年轻人这才轻声问道:“和高句丽人作这样的交易,对我西突厥没有半点好处。”
“没机会交易的,倒是你,力争进入大唐皇家学院。在长安你可以学到在草原上一生也学不到的东西,想成为王者,首先要知道什么才是王者,空有一身武力,你也仅仅只是一个将军,甚至只是一个士兵!”
泥孰的话,年轻人还算是听进去了。
高句丽使节的客厅之中,高句丽使节的脸沉了下来:“我们高句丽必须和大唐结盟,来换取至少三年的时间。”
高昌使节也说道:“我们高昌也必须结盟,伊吾那里唐军驻兵,如果不是有吐谷浑在后面撑着,我大高昌城怕是就被伊吾人占了,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如果再进一步的话,他们只要让大唐帮助出兵,吐谷浑也怕!”
“好好读一读报纸,看看能否找出什么机会!”高句丽使节这个提议还是非常不错的。
“应该去市集上收购之前的报纸,听闻许多长安富贵人家都有报室,特别是大唐报这个官方报纸,还有长安报这个民间第一报,都会完整的收藏起来,随时可以翻阅的。”很显然,渊盖苏文已经作了非常详细的了解。
高句丽使节挥了挥手:“你去领价值百贯的礼品,再领金叶一百,去吧!”
高句丽的金叶算是贵族货币,用的是发白的六成金,象柳叶一样非常小的一片。在高句丽这样的一片金叶可以买到粮食大约三十斗。
以高句丽的物价,再折算大唐的米价,差不多就是五百多文的价值。
在长安,这样的金叶并不算是货币,但可以交易。
渊盖苏文出去了,他也想与长安的名士有一些交流,特别是皇家学院那里,有着无数优秀的年轻人正在考试,能在这里听名士讲课,必然是一种学习的机会。
先是鸿胪寺去打听,在那一个富足之用,可以看到全套的报纸。
鸿胪寺当职的人却是对这个问题极是意外,可一想对方是高句丽人,还是开口解释道:“在长安原西市的地方,新建一座宏文馆。内设书库、书房、书室、书茶厅等。那里有书三万多册,更是有报纸区,内有自报纸发行以来,所有的报纸百份留档,只需要交上押金,办理读书证,就可以在书室,或者是书茶厅读书。”
“不知道需要多少押金,那书房却是作何用?”
“押金最少的一百文,丙等。可借阅报纸、普通书籍。最高的押金八百贯,为甲等。可借阅孤本、名贴、名画观赏。书房就是供客人抄写孤本,或者是临摹名画字帖所用,费用极高,一天要六十文钱,所需要的纸张墨印等物,还要另行收费。”
听鸿胪寺的当职小吏这么一说。
渊盖苏文当真是非常的佩服与羡慕。
要知道在高句丽,想看到孤本,名画之类,只有去求书画的主人。有时候求上几年,都未必能够得到同意。
第529节舆论施压百济使节
渊盖苏文当真就去西市了,本市现在叫乐民园,也有百姓称这里为乐民坊的。
这里就象是长安城之中多了一处园林,亭台楼阁,花鸟鱼虫,小桥流水,绿树成萌。
这乐民园并没有正式开放,仅仅是最外围的几处建筑已经开业。
其中最大的一处,原是长安茶商会的地皮,这里不仅仅是他们的茶市,也是茶叶工坊所在,所以地皮极大,而且为了防潮作了许多的工作。
长安茶商会搬到了城外,用这里换到了商会街大约一点三倍的地面,其中三成在商会街面,还有相当于西市原来地皮大小的,放在后街作为了他们的内院。地面建筑补偿的部分,用了工坊区五十亩地。
李元兴就是看中就是原先茶商会这些建筑的防潮性。
渊盖苏文到了这宏文馆之后,既是兴奋,又是无奈。兴奋的是这里竟然是如此安静,没有半个人说话,能看到的人都是默默的读书,听到的只有翻书页的声音。
可以看到门口的牌子,如果想放声朗读,请到宏文馆后花园,宏文馆内禁声。
说到无奈,当真是无奈。
这里排着很长的两队人,一队短些,大约有一百多人,另一队长些,足有五六百人。
“先排队领号牌,每天可办理两百人。今天办理的是三千六百零一号,到三千八百号。”有身上穿着宏文馆字样马甲的人过来挡住了渊盖苏文,指了指正在排除的两个队伍。
“可否通容!”渊盖苏文拿出两片金叶。
谁想。那人一言不发转身就走,渊盖苏文刚追了两步,又有穿着同样马甲的人挡住了他,渊盖苏文故计重施,再一次拿出金叶。
那人大叫一声:“退开,来呀,赶这人出去!”
一听高呼之后,再次来的身上还是有宏文馆的字样,只是多了一个‘卫’字。
“速赶走这异邦人。累某受罚是小事,污了咱们这宏文馆却是大事。赶他走。竟然敢行贿。这是辱没斯文。赶他走!”
渊盖苏文是一个文武全才,用他自己的话说,文可定国安邦,武可天下争雄。
可面对宏文馆的普通护卫。他却不能动武。只能被两人架着给赶了出去。
在门外。渊盖苏文才看到最初自己遇到那人这才折回头来,一副如释重负的感觉,似乎自己手中的金叶不是钱。只是害人的毒药。
“贵客要买一张号牌吗?”。
大唐的黄牛党出现了,有钱挣的生意,自然就会有人去作。李元兴从建立这个乐民园的头一天就知道,黄牛党一定会出现,而且这个很难以完全杜绝。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着,让黄牛党造成的影响小些。
渊盖苏文有些疑惑:“什么样的号牌?”
“客人你有所不知,在五万号之前,号牌是没有实名登记的。五万号之后这里才增加了规矩,所有来办理借阅证的人在领号牌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