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晨风)-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个议题竟然是给自己银子,李元兴倒是有些意外。

不过,这也让李元兴有点小紧张,先送礼,然后应该就是提要求了吧。

崔君肃又继续说道:“殿下,整个长安周边二百里,所有的民夫,徭役。都由秦王府调,各州县配合殿下的指挥,只请殿下贞观元年可以完成长安东的惠民渠!殿下还有任何的需求,可以提出以供天英阁讨论!”

李元兴盯着崔君肃看了好一会,心说你难道没有什么要求吗?

事实上,崔君肃还真没什么要求,七世家光是消化李元兴之前提供的那一切,就需要两年时间,最快也要一年,所以这完全是为国为民了。

李元兴靠近李二低语几句,李二摇了摇头,又指了指崔君肃。

李元兴离座,来到崔君肃面前:“崔尚书没有要求吗?”

“没有!”

“好,本王有一个提议,皇兄的意见是由你们来决定。本王打算花一年的时候,为至少五万大唐军士换装,甲盾可以修复给杂兵用,但那些如废物一样的刀,本王认为,卖了吧!”李元兴说到最后,声音已经极小了。

嘶……,崔君肃吸了一口凉气,五万大唐军士换装,他可是知道秦王天策四卫装备有多么精良,就算这精良程度只有一半,甚至只有三成,也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崔君肃第一反应是,户部有这么多钱吗?

第二个反应是,这需要多少精钢呀!

李元兴又说道:“奶粉的钱用于这笔花销,细节自然是由户部说了算。”

崔君肃点了点头:“殿下,此事要关上门讨论。今日人多口杂!”

李元兴退回座位上坐下,崔君肃则来到了王及善面前将李元兴的意思说了,然后五位阁主商量之后,由李靖起身:“秦王殿下提出一个议题,由军管奶业的获利来为唐军换装,这个话题细节太多,经过阁老会讨论延后。”

先不换利钱有多少,军队换装不是小事。

“军队换装是大事,可否给我们军方一个时限,何时讨论,何时会有结果。”一位兵部老将代表军方出来说话,李靖回答道:“十天,十天时间内,兵部内部先行讨论。十天之后,天英阁议事。”

“谢李阁主体谅!”那老将军施礼之后坐下了。

又一个原属于户部的阁员得到发言权:“这比利钱有会多少,是否会影响到户部的支出预算,是否可以让户部拿出一个提案来,共同参与讨论。至少要订一个计划,换装多少,如何换,换下了旧装备应该如何?”

李二听的很满意,这些人倒真是在为国事考虑。

这比起朝堂之上为各派利益乱吵要好太多了。

秦王府的事情似乎到此告一个段落了,今天并不是议论,而是在列仪题。

吏部提出,合理调整各部人员结构,并且对于新的几个部司职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各部要细分,侍郎要有明确的职业,而不是仅仅是听尚书的安排。

似乎是很上进的仪题呀。

不过,却是历史不同了,历史上的贞观元年应该是李二精减机构。

是不同了,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因为自己的出现,似乎国家机构更加的忙碌了,听闻仅仅一奶粉的生意,就让兵部文职人员紧缺,从六部要了许多闲散之人,这才算是勉强撑住了。

听了足足有一个时辰,李元兴倒是明出些明堂了。

虽然还是以各部为主,事实上当真是让这些官员们放开思想了。

“五郎!”李二靠近李元兴轻声说道:“异邦使节们又在找借口推迟回去的时间了。”

“这次的借口是什么?”李元兴一点也不意外,笑问道。

“各种理由都有,一切都只是一个借口罢了。为兄已经不在乎他们是否留在长安了,在为兄眼中,他们和留在长安的异邦商人没什么区别!”李二满不在乎的说道。

李元兴灵光一闪,出现了一个念头:“皇兄,割让国土这是大不敬。但是,如果一块十多亩的土地能换来巨大的利益,皇兄换不换!”

李二没有明白:“五郎继续!”

“或者,租一块土地,换来巨大的利益呢?”

“继续!”李二被李元兴挑起了兴趣,身体向李元兴这边倾斜了不少。

李元兴看了看会场上,这些人正在激烈的争论着,没有人注意这边。这才靠近李二:“皇兄知道,原本有几个坊间现在空了,那些人几乎全搬到秦王庄去了。那地皮空着也是浪费,臣地打算将那里全部推倒。”

“六个坊间,这么大的地方你能作什么用?”李二追问了一句。

“不用那么多,先选一处,修个简单的园子。然后盖上一处十亩地的四进院落。”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元兴话风一转:“皇兄看来,这契丹王还可靠?”

李二笑了:“把儿子女儿大半都送到大唐来的人,如何能说不可靠。说是求学,也是质子。这是契丹王在变着法的要忠于我大唐呀!”

“赐给他一个园子,这个园子就叫契丹领园。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这围墙内就是你契丹的土地,行的是你契丹的法令。出了园子,才尊的是大唐的规矩。未经允许,任何人擅自闯入,都可以按入侵你契丹领土论处!”

李元兴一句入侵契丹领土先是李二愣了一下,可马上就乐了。

“好,好一个五郎,果真是妙策!”

“皇兄认为,妙在何处?”

“小小契丹,大唐大军挥手可灭,寸土之地给他的是脸面。想要保住这脸面,就要先顺着我大唐的脸面作事。”

李元兴笑着点了点头。

李二如何理解无所谓,古人与现代人的理解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李二笑着又说道:“为兄现在开始懂五郎了,那些虚的颜面可经给异邦一些。但必须要换来最实际的好处。”

“皇兄,契丹可以给大唐的好处很多。无论是养马,还是骑兵,或者是日后精锐为大唐出战西域,这才是是对大唐有利的。而且契丹如果用战争来解决的话,损失太大了,契丹死的人,也是大唐的战力呀!”

“好,就依你。”

李元兴指了指正在讨论的人:“说不定,天英阁会拿出更高明的细节!”

李二正在说话,却看到有一位禁军快速的走了进来,就闭嘴不言了。那禁军来到近前,先是给李二施了一礼,然后又向李元兴施礼说道:“殿下,有人来报。说找到殿下要找的那人了,现在身为官奴,正从西郊采石场送来长安。”

李元兴脸上出现了一种极兴奋的神情。

不仅仅是李元兴,武曌的那原本没有一点表情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笑意。

就在李元兴准备起身告退的时候,李二问道:“是何人让五郎如此兴奋!”

“皇兄,那连弩如何?”李元兴不答反问。

“很好,遗憾的是同样的结构,工部的工匠制作出来的,仅仅只能达到五十步左右射穿明光铠的皮制部分。那工匠没有藏私,这就是手艺了。此人,可为大匠,甚至是匠师。是人才,要大赏!”

李二说的是心里话。

真正有才的人一定要为大唐所用,这样的连弩就算大批量生产,那怕只有四十步的杀伤射程,也是极精良的武器。

在精锐出战之时,可以百人对战千人而有优势,自然应该大赏。

只是那是耀州的奴隶,要赏也是李元兴的事情。

李元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臣弟找的这个人,比那个铁匠更有用。而且臣弟敢说,此人很可能已经接近一等大匠师的级别了。再让臣弟验证一下,希望会有惊喜。”

李元兴说的是惊喜,而不是失望。这就代表着李元兴很有把握。

“好,五郎尽管去,为兄等你的……好消息!”李二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唐!长安城,西门外三里。大唐秦王李元兴的车驾在这里列队,引来无数百姓的远观。

围观不可能,但百姓们却可以远远的看着。

秦王的车驾,真不知道有谁值得大唐秦王亲自在这里等。

这时,一辆四面漏风的马车从远处摇摇晃晃的驶了过来,在秦王殿下的仪仗前停下。有个小吏跑过来说了一些什么。

百姓们看到清楚,秦王殿下亲自下了马车,来到那破马车前。

不知道说了什么,百姓们震惊了。因为秦王殿下竟然将披风竟然披在那如乞丐之人的身上。而且那乞丐竟然被抬上了秦王殿下的马车上!

第311节一等大匠师上【精彩第一更】

大唐贞观元年元月十二日,长安除官方大唐报之外,所有的报纸头版都写了同一则消息。

大唐秦王殿下亲迎一位衣衫褴褛之人。赠衣,同车!

这个人是谁?

无数的人都猜测着,甚至大唐数位众臣在朝会上都提出来疑问。

御史们还在观望,没有轻易的使用弹劾大招。御史们已经聪明多了,不要轻易与秦王斗,很可能最后难堪的是自己。

但问,还是要问的。

“圣上,今晨报纸都言,大唐秦王殿下……”那御史还没有问完,就被李二挥手打断了:“此事朕知道,虽然朕也意外五郎竟然大礼相迎。或许五郎认为值得,因为五郎认为对方有资格被称为一等大匠师!”

一等大匠师!

在大唐,一等这个级别至今都没有出现过,二等可以说是至今最高的级别了。就算各行业准备大比,或者已经经过了数次大比,都没有出现过一个一等的级别。

最有可能出现一等这个级别的,就是医师。可现在连得到医道传承的孙老道佩带着二等医师的徽章,孙老道是铁了心,如果自己不能将秦王殿下拿出的回春散试制成功,就永远不敢拿一等大医师的称号,世人称颂的孙神仙尚如此,其他行业更是不敢轻易放出一等称号。

换句话说,一等称号就代表着,一个行业的巅峰。

“臣等恭喜圣上,此为大唐之福!”

李二挥了挥手:“不要急于称颂,五郎说过还需要验证。”

“圣上多虑了。能让秦王殿下如此上心的,至少也是二等良匠师了。也是大唐之福!”

大唐,三等大匠创造的价值就摆在那里,二等匠师各行业加起来,报到工部与礼部的都没有超过三百人。这些人已经代表着各行业的巅峰了。

因为一等级别一直没有出现,三等以上也有着实际能力的差异,所以民间就增加了几个更细的分级,比如二等匠师,就是最普通的,二等良匠师高一些,二等优匠师就是已经非常接近一等匠师的级别了。

三等以下,却没有这个细分。

慢慢的,民间使用了。工部,礼部也接受了这个详细的分级,但没有列入正式的记录中。

在大殿之上正在讨论李元兴的时候,李元兴却在给李春讲阿拉伯数字。因为李元兴图纸上写的数字全是阿拉伯数字。

李春在上了马车之后,一直以为自己在梦中。

被人扔进水池之中洗澡,换衣服,服药,吃饭,都以为在作梦。

看到这些图纸,正是深信自己就在梦中。

这会他眼中没有秦王,只有图纸。

李元兴拿出的四份图纸,一份就是李春的杰作,赵州桥。然后一份是后世连续石拱桥卢沟桥的图纸,再然后是泾河钢筋混凝土大桥的图纸,最后一份是木石结构,关键位置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图纸。

除了四份图纸,然后就是四份电脑合成的效果图。

“不,这个不可能。这么长平直结构,没有石材可以支撑得住!”李春用力的摇着头。

李元兴坐回了椅子上,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不紧不慢的说道:“普通石板,可以承重一百斤的话,那么本王这石板就可以承重一万斤。”

“胡说!”李春大喊一声。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壹叶,本王给你一天时间,他让搞清楚的现状。”李元兴指了指自己的头部。

其实不用李元兴说,崔壹叶也看得出来,这傻蛋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在那里,自己面前的人是谁。挥了挥手,叫两个军士架上人就往外走。

李春只是大叫:“桥,我的桥。”

“不要命,也要图纸。”李元兴开始有些犹豫了,难道这桥要重新设计了吗?如果建造一座纯石拱桥会如何?换句话说,石拱再加上水泥会如何?再甚至是,关键位置上使用钢筋混凝土又会如何?

看来是需要让这个李春,真正的了解什么是钢筋混凝土了。

不过,这样作会不会影响到他的思路呢。

大罗马水泥当中,李元兴学会了一点,现代的工艺未必就是好的。最适合大唐的,才是最好的。

劳动力,工艺,能源的消耗等一切的问题,大唐都没有办法与现代相比的。

晚上的时候,工部那里一切关于赵州桥的档案全部送来了秦王庄。李元兴则在一边吃饭,一边看着那些档案。

武曌拿着银筷子用力的敲着碗:“增加一条新规矩,吃饭的时候不许谈公务!”

“不行!”李元兴头也没有抬就拒绝了。

“举手表决!”

好一个新名词,武曌自从给七女引进了投票表决的方案之后,很快就在后院形成了一道风气,那就是……,民主!

二十六只纤细而美丽的右手举起之后,李元兴不谈定了。

将手中的档案放在桌上,元春立即过来收拾整理好,摆在一旁的木盒中。

“殿下整日操劳,回到家中那些不要紧的事情放下就好了!”崔莹莹很小声的说道,而武曌却是扯着嗓子:“你回家之后,平均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时间有多少,所以你不能再干那些闲事,你要知道,女人是需要疼的!”

武曌的话立即就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当爱情变成任务的时候,当浪漫变成工作的时候!

李元兴突然感觉到书房才是自己的乐土,而不是众美环绕的后园!

次日清晨,昨夜赶回长安的老孙道也在,与李元兴一起晨练。

孙老道回长安,是要请御医局帮着试几种成药的效果,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看一看临床的效果了。特别是一种新的内服伤药,虽不如云南白药的效果,但却是成本极低,自然要试上一试的。

李元兴跟着孙老道练习五禽戏的时候,却被孙老道说自己气息不顺。竟然拿出了一个养气吐纳之法供李元兴参详,李元兴试过之后,当真是感觉很神奇。

难道真的有内功吗?

李元兴不敢问,生怕孙老道胡思乱想,但这吐纳之法练习之后,人当真变的很精神。

“报!有急务!”有亲卫过来报告,一看这里没有外人,在得到李元兴同意之后说道:“殿下,大唐帝国安全司来报,说丰州段将军与云州张将军联手追捕前隋余党,王世充原部下王文素被活捉,但有一个贵妇自尽!”

“贵妇?”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是,怀疑是前隋义成公主。正准备派人前去辩认!”

李元兴想了想后问杜如晦:“杜公,如果命令公示天下,前隋义成公主竟然鼓动突厥颉利反唐,打算将汉人江山置于突厥奴役之下。阴谋败露,被唐军段志宏与张亮擒杀于……”李元兴说到这里停了片刻。

杜如晦笑着接口说道:“只需要一个对大唐有利之地即可!”

“杜公高明!”

“是秦王殿下高明,无论这义成公主是不是真死了,她活着与死去已经没有意义了。她已经是罪人了。”杜如晦是文人,但文人狠起来绝对不会比武人并。

杜如晦已经被李元兴那羊吃人的思想洗脑。

李元兴的回话自然会被很快的传回大唐帝国安全司,至于具体怎么处理李元兴不会再追问了,他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接下来有了李二的意思,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答案。

崔壹叶也来了,施礼之后说道:“殿下,那李春正常了。只是一些失神罢了,喝了几副定神的药,下臣详细讲解之后,他昨夜已经恢复了常态。此时正在殿下的小会客厅准备向殿下请罪。”

“很好!速去小会客厅!”李元兴接过元春手上的外衣披上,大步向小会客厅走去。

李元兴离开之后,杜如晦向孙老道施了一礼:“仙长那养气之法似乎非常神妙,秦王殿下试过之后眼中精光四射。”

孙老道脸上意外的微微一红,靠近杜如晦小声说道:“那养气之法,不是老道的。是袁老道的龙虎养生之法,殿下惊为天人,竟然一次就有了小成。此法需阴阳合济,自然有强身健体之功。”

杜如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很显然这是年轻人练习的的,不适合他这个快要死掉的老家伙了。

两个老头沉默片刻之后,同时都笑了,笑的却有那么几份猥琐。看到有侍女往这边看,老孙轻咳一声:“老道还有一个强身养气之法,这三天时间先传于杜公,并且助杜公入门,可好!”

杜如晦长身一礼:“谢过孙仙长!”

仙长并不是神仙,而是对于德高望众道士的一种极尊重的尊称,孙老道有这个资格享受这种尊重的称呼。大唐的百姓无一不知道,孙老道是得到过天庭医道传承之人。

另一边,李元兴已经来到了小会客厅。

李春跪伏在地上,头紧紧的贴着地面。身体在轻微的颤抖着,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兴奋。

李元兴走到首座的椅子上坐下,淡然开口:“知道什么是一等大匠师吗?”

第312节一等大匠师中【第二更】

一等大匠师!

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词,李春要说没有听说过,那才是假话呢。

可他只是一个官奴,并且用家产资助过前隋抗唐,这是大罪,重罪。他被审过,打过,关过地牢、能在采石场活下来,应该说是运气。

在前隋的时候,他见过的最大官员是大隋工部的一位四品大员。

此时,在他的面前坐的是一位亲王!

天下第一王!秦王殿下。

李春怕,害怕的要死,因为他听过一个传闻,就是所有敢于和大唐为敌的人,都会被大唐秦王杀死,隋末之乱的时候,有多少人称王称霸,可却向突厥称臣。而现在,突厥的可汗却穿着草裙在大唐皇宫跳舞。

想到自己捐过家产抗唐,李春就怕的要死!

李元兴托着下巴,看着面前这个或许是因为害怕而发抖的男人,鬓角的白发在告诉着李元兴,李春已经不年轻了。

“抬上来!”轻轻的拍了拍手。

一个有些重量声音从木制的桌上传来,李春心中好奇,可为了克制自己自己想看一眼的**,他把身体伏的更低了。

李元兴有些感慨,但他却无法改变大唐人的等阶观念。

“本王有一样礼物给你,本王还有四个字送给你。抬起头来吧!”李元兴尽可能让自己的语气温和一些。

李春缓缓的抬起了头,只一眼,他那原本已经黯然的双眼立即变的神采奕奕。

那水晶盒中装的,是一座桥!

“我的,我的桥!”李春猛的就扑了上来,李元兴身旁的白二娃生怕这李春把这桥的模型毁了,赶紧上前拦住。

李元兴这时说道:“本王送你四个字,巧夺天工!”

“我的桥!我的桥呀!”李春的泪水如泉般涌出,冲着李元兴跪下,一个又一个的磕着头,地面的地砖被磕的咚咚直响。每一下都重重的敲在李元兴的心中,李元兴不是铁石心肠,可他却不能去扶。

也没有办法让任何人去扶。

九年的压抑,李春需要一个宣泄的堤口。

历经一千四百年,无数次地震而依然屹立的赵州桥绝对是世界桥梁史的一个神话。欧洲建造类似的桥,要在六百多年之后了,而且技术还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创造这个神话的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身份与地位,这只能是朝代的悲哀。

而且这个创造神话的人,李元兴愿意给他足够的尊重。

地板上已经看到血迹了,李元兴的心都被紧紧的揪着,伸手阻止了要去扶李春的白二娃后,李元兴说道:“仅凭这一座桥,本王可以给你一等大匠师的称号。不过,本王希望你可以作的更好,修更好的桥。”

“罪民,万死不辞!”李春几乎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大喊了出来。

“白二娃,带他去花园,看本王准备东西!”李元兴吩咐了一句,白二娃叫人扶起李春出去了。

李元兴侧头看了一眼元春:“知道是什么是大师吗?”

“奴婢不知!”元春低声回答道。

“老孙在医道上是大师,此人在建桥上是大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之中,无人能及。他们能够创造奇迹,能够造福大唐。这样的人就是大师,现在你明白吗?”

“奴婢明白了!”

“那么,接下来应该如何作?”李元兴微笑着问道。

李元兴不需要应声虫,他需要可以独立思考的人,特别是身边的人。

元春思考片刻后回答:“殿下,奴婢认为。应该先下令召回他流放的家人,然后请庄内医官为他调养身体,再选派小厮两人,仆役四人,侍女两人。一切供应依庄内三等大匠的级别,如果作出了让殿下称赞之事,再行加赐!”

“好一句再行加赐,很好。”

当真是很好,无春考虑的不错,那怕这就是一等大匠师的水平,可没有作出成绩之前就给予极高的待遇并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让秦王庄内其他的工匠会有想法,也会让他有了成绩之后不好再赏。

李元兴对元春的称赞是真心的称赞,然后又说道:“以后,在本王面前,你可自称元春!”

“谢殿下!”元春喜形与色。

这个改变如何能够让她不兴奋呀,可以自称名字,这就是代表着身份的提升。

能在李元兴面前自称名字的庄内侍女,除了王妃们的贴身侍女之外,就只有秋香与春兰两人。现在又加了她元春一个,这是应该庆祝大喜事。

“去按你的想法安排吧。”

“是,殿下!”元春脸上写着的就是兴奋的神采。

花园之中,白二娃带着李春来到一块大约有一丈长、二尺半宽,约四五寸的石板前。

这石板很粗糙,也很普通,颜色有些发灰,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李匠以为,此板可承重多少?”白二娃问道。

李春从小会客厅出来,被冷风一吹,倒是清醒了不少。此时他倒是明白了,大唐的秦王看中了他的才能,面对他的评价很重。可他如果想得到名望,得到重要,那么就需要展露自己的才华。

看到这石板,李春并不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测试。

在石板上敲了敲,似乎是中空的,只是这石板越看越古怪,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石材。

其实这就是一块水泥预制板,现代的老式预制板如果合格的话,四点二长,零点五米宽的那种,可以承重一点二吨。

李元兴花园这个短一些,只有三米三长,水泥肯定比不上现代的好。

但是却短一些,相比四点二米长的那种,力距会短一些,再加上除了应有钢筋之外,那中空的孔洞李元兴用的经过处理的竹子,而且除了钢筋之外,水泥之中也加了一些竹丝。

没有经过测试,但李元兴自信,这板子可以承重一吨。

李春看了又看,非常肯定的说道:“石板过长,而且内有中空,承重一百五十斤就会断!”

“来人,取两千五百斤铁锭来!”白二娃很得意。

在这些匠师面前自己可以露一把脸,虽然这露脸的机会是秦王殿下的给的,但露的也是自己的脸。也让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见识一下,咱秦王府可不是普通的地方。

白二娃记得清楚,秦王殿下说完,这块制造出来的长石,可以承重二千斤。

跟着李元兴时间久了,白二娃认为秦王殿下说的数字都保守了一些,就是肯定能够达到,而且绝对能够超出。所以叫人取了两千五百斤的铁锭。

两千五百斤!好惊人的数字,怎么可能一块长石板能够承重两千五百斤呀。

李春打死也不会相信的,竟然是两千五百斤,比自己说的重量多了十倍不止。

白二娃哈哈的大笑着,叫上了两个秦王府近卫与自己一些在石板上跳了几下,那水泥板自然是安然无恙了。

李春心中也多了一份期待。

秦王庄的铁锭,十斤一锭,为了方便搬运。

很快,一队仆役两人一组,排着队将那些铁锭抬到白二娃的面前。李春抱起一块试了试重量,十斤,绝对是足重的十斤,而且这是上好的精铁。

“摆,先摆一百块,摆整齐了!”白二娃吩咐着,那些仆役先是清扫了石板上的灰尘,还有落叶枯枝,然后开始整齐的往上摆放着。李春还特意吩咐了一句,不要摆在两边有支撑的地方,空出三寸来。

十个仆役动手,很快一百块,就是一千斤铁块就摆上了。

大唐的一千斤,相当于现代的六百五十公斤,摆的很平整,倒是分散了压力。

石板依然没有一点要断裂的感觉。

李春有些激动:“摆,再摆五十块,整齐一些,慢一些,一个一个人来。腿不要伸到石板下面去。”李春作过管工,也当过官奴,从心情是他是关心这些和他一样低层的人员的。

白二娃也跟着说了一句:“慢一些,小心石板突然断掉!”

仆役们只是规矩的回答了一声会小心,他们已经习惯了在秦王庄被关心,被当作一个人的那份尊重,就是这里的近卫军将军都不会对他们呼来喝去的。

因为秦王殿下是一位仁厚的亲王!

一百五十铁锭了,按大唐的重量计算就是一千五百斤。放在现代,这就是一吨的重量了。

白二娃的心也提了起来:“再,再三十块,慢些,小心些!”

仆役们不笨,他们也感觉可能快到那石板的极限了,小心翼翼的摆上了三十块后,石板依然完好。看来真的可以超过二千斤了,白二娃的脸上多了一份兴奋。

“再二十块!”白二娃大吼着。

摆铁锭的时候,李元兴正通过架在高处的一个监控枪机远远的看着,手边的平板电脑也在计算着重量。已经超过一吨了,应该会断裂才对,就算有钢筋拉着,也应该出现裂隙。

大唐的水泥板不可能超过现代的强度。

已经两千斤了,白二娃正在犹豫着,是否要继续的时候。李春开口问道:“白将军,您也不知道这石板的最大承重有多少吗?”

第313节一等大匠师下【亲切的第一更】

白二娃盯着那水泥板,发了一会呆,才慢吞吞的说道:“殿下说过,这板子可以承重两千斤!现在已经两千斤了,不知道再放铁锭会不会坏掉!”

犹豫一会后,白二娃示意让人再放十块,就是一百斤上去。

结果,又是二十块上去后,石板依然还是老样子,没有半点动静。

弄坏这一块石板会不会让秦王殿下不高兴。这已经超出殿下所说的极限足足一成的重量了,虽然还有三百斤铁锭,但白二娃却当真是犹豫了。

站在一旁的李春也不敢说话。

在监控器旁边看了一会之后,李元兴看出其中的问题了,承重不是这样测试的。按白二娃命令的这个摆法,其中有三成以上的重量,不是由板子承担,而是分散到了支柱上。这是在测试两边的石台,而不是板子。

更何况,整齐又错开的摆放,肯定会让压强分散的。

如果只往石板最中心的位置零上二千斤,肯定就已经断掉了。

想到这里,李元兴拿起了手边的对讲机:“二娃,靠近李春,让李春听到本王的声音!”

光是出现秦王的声音就足够惊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