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子千秋-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也就罢了,今天你徒儿又噎了我一回!”
“千秋?”严诩扭头看了一眼徒弟,见越千秋笑得贼兮兮的,他就不得不咳嗽了一声,“千秋到底还小,争强好胜,说话的时候有时候难免会使性子,但他心地是最好的,比我这个师父强。如果他哪里得罪了伯父你,我代他给您赔罪……”
“好了好了!”
严大再次打断了严诩的啰啰嗦嗦,随即不耐烦地说:“你徒弟都知道,我在这地方呆得很高兴,就是朝廷真想给我更高的官职我也懒得去,就更别说挪地方了,你不用担心我跑了。没事就带着你徒弟赶紧滚,他这五百两黄金我可不想放手!哼,比你师父当初大方多了!”
“什么五百两黄金?”严诩完全糊涂了,等发现越千秋笑着歪了歪脑袋,他立时恍然大悟,瞪着严大的目光中不禁满是不可思议,“伯父您难道缺钱?可我那次求您打造兵器,许了酬金三千两银子,您不是还不肯……”
“废话,你的钱哪来的?其中有一分一厘是你自己费心费力挣来的吗?”一句话说得严诩作声不得,严大这才冷笑道,“要不是看在你这徒弟有点本事,竟然能从北燕人手里讹诈到了这么多钱,如今又慷慨拿出来给自己打造兵器,我才懒得接这种没挑战性的活计!”
严诩终于彻底耷拉了脑袋。可这一次,他却听到背后的越千秋开腔了。
“前辈这话我不爱听!我师父是东阳长公主的儿子,出身尊贵,可这又不是他自己选的!他一没有作奸犯科,二没有欺男霸女,三没有仗势欺人……反而还潜心习武,痛心于奸佞庸人横行,不肯与人同流合污,难道就因为他没种田做工行商,就在他身上打烙印说他不好?”
越千秋大步走到严诩身边,昂着头说:“再说了,师父苦心孤诣隐忍多年,最后终于把刑部那两个残酷无道的狗官给拉下了马,重建了玄刀堂,又给天下武林门派搬掉了大山,更不畏艰险出使北燕,他这样有理想有能力的贵胄子弟你还瞧不起,那你还瞧得起谁?”
严诩一直都知道徒弟贴心,可徒弟竟然为了自己和严大争论了起来,他又是惊喜,又是惭愧。他实在不希望越千秋就这么得罪了一位他自己颇为敬仰的前辈,连忙伸手拽住了徒弟的胳膊,沉声说道:“千秋,不可对严大先生这么说话,他是你师祖平辈论交的至交好友……”
“那又怎么样,前辈也不能不讲道理!”
越千秋根本不肯低头,不闪不避地直视着严大先生的眼睛:“富人瞧不起穷人是不对,但穷人仇富恨贵更不对!贫而不自贱,富而不自骄;贫而不仇富,富而不欺贫。天下大同也!这是我爷爷说的,虽然不是什么先贤之语,但我一向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严大先生一动不动地和越千秋对视,足足良久方才苦笑拱手道:“一辈子年纪都活在狗身上了,竟然被你这小小年纪的教训!罢了,刚刚是我不该对你师父出言不逊,我道歉!”
严诩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他年少轻狂的时候固然也嘴巴很毒,可那得看对什么人。对于教他武艺,让他不再身体羸弱的云掌门,他是敬爱服膺,所以不论是因为严大先生乃云掌门推崇备至的人,还是其乃昔日百工堂传人,又有一手非常高明的锻造技艺,他在对方面前从来都代之以礼,从没有表露出过叛逆桀骜的一面。
结果,他当初没做的事,现如今小徒弟不但做了,还损人不倦!
他有些尴尬地伸手把严大先生搀扶了起来,随即小声说道:“千秋这张嘴师承自他爷爷,伯父你别放在心上。”
“童言无忌……”
严大先生这四个字才刚出口,越千秋就不乐意了:“什么童言无忌?我哪里算童了?”
话音刚落,他脑袋就被尴尬的严诩压住了:“十五而束发,束发而成童,你明年才十五,哪里不是童?晚辈要有晚辈的样子,别伯父说一句,你就顶一句!”
越千秋顿时有一种被古人坑得泪流满面的冲动。十五岁的年纪放在后世都可以入团了,连儿童节都没资格过,可到这年头,十五岁到二十岁才算是成童,所以童言无忌不算错!
严大先生看着这对师徒俩,嘴角渐渐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微微眯了眯眼睛,原本那种冷漠到不近人情的意味竟是淡去了好些,随即就摆摆手说:“总之,你们师徒不用在我这唱双簧了。回头你们该怎么走就怎么走,等我这里打造完成之后,自然会把陌刀送到你们手里。”
见人家看破了自己那小小的伎俩,严诩顿时讪讪收回了手。只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死心地探问道:“先生这些年难道一直都在利国监?怎么也不和我联系,我还以为您江湖漂泊居无定所,又没有您的消息,一直都觉得很对不起师父。”
“百工堂没了,要么我就随便找个地方住下,当个平平常常的老人,要么就去开个铁匠铺。可我都不愿意,人家又把这么一条路放在我眼前,把一批常常被冶监乃至于上头的大人们压榨得叫苦不迭的匠人放在我眼前,我还有什么选择?”
尽管嘴里说得仿佛是被逼无奈,但越千秋从严大先生那舒展开的皱纹,以及神采奕奕的脸上,看出了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又或者更准确地说,满足。他下意识地问道:“是长公主推荐您来这儿的?”
此话一出,严诩登时大吃一惊,可看到严大先生那默认的模样,他不禁有些不痛快。这么大的事情,母亲竟然从来没对他说!
可他刚这么想,严大先生就犹如心有灵犀似的说:“自古朝中女子干政屡禁不绝,你母亲却是一个异数,明明能影响皇上,却始终有她的底线,明明早就能够将某些庸碌无能,奸诈贪腐之辈拉下马,却从来不会凭借主观臆断随意出手。就算她推荐我……”
他顿了一顿,这才再次看向了越千秋:“她也不是主动插手利国监的事,而是通过那时候还是户部尚书的越老大人。所以说,我很感激她,给了我这个没选择的人一个选择。”
越千秋这才知道,原来在安置这位严大先生的事情上,爷爷也有份。想到那位时时刻刻都心忧天下,却还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安置贤才的老人,他不禁有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
“所以,哪怕你小子之前不多说那么一大堆,看在你是他孙子的份上,我也会给你打造兵器的。”说到这里,严大先生突然话锋一转,“只不过,钱还是不能少。有这样一笔,那些匠人子弟就能上得起学堂了,过年的时候,每家也能添上新衣,吃得起腊肉。”
越千秋轻轻吸了一口气,第一次觉得这位应该是打了一辈子铁的老人有些可爱。他若有所思地打量着这座此时显得有些空旷的冶场,突然出声问道:“前辈,你听说过红月宫吗?”
严诩虽不明白徒弟为什么问严大先生这个,可他自己也是此番去北燕方才得以第一次饱览大好河山,所以论江湖消息实在是有愧于掌门两个字。因此见严大先生有些诧异,他就捡重要的大略提了提萧卿卿和红月宫。
萧敬先曾经在北燕乔装打扮成那位郡主的糗事,他自然半点不提。
听到北燕的郡主竟是从十几年前就潜入了大吴,而且还指点过神弓门出去的令祝儿,严大先生哪里会不明白,这背后如果有十个八个,甚至百八十个令祝儿,那代表着什么。毕竟,早年间朝廷以刑部为代表的力量对于武者的钳制太过残酷,红月宫很容易招揽人手。
他皱眉回忆着这些年偶尔得到的消息,最终叹了一口气道:“曾经我有好几位老相识都辗转派人给百工堂的几个代理人传话,说是有一个好地方可以让我发挥所长。那时候我已经在利国监,所以也就没回复。大意了!也许,门派被武品录除名的他们早就在红月宫了!”
第450章 大师兄威武
次日一大清早,当一行人从利国监启程时,严诩依旧是骑马在外,越千秋仍然是窝在马车里看医书药典。但只有师徒俩自己心中知道,和之前优哉游哉带着几分悠闲的行程相比,此时此刻,他们的心底无疑压着一块大石头。
相较于徐厚聪带着神弓门叛逃北燕的严重后果,此次大吴使团出行,策反北燕两位大将军叛乱,带回晋王萧敬先,哪怕前者并不是他们亲力亲为,后者也有种种复杂的关系,但功绩都算在他们头上,也算是把徐厚聪叛逃一事的影响拉回来,同时让北燕无暇南侵。
然而,北燕那位霍山郡主从十几年前开始就无声无息潜入大吴,一手组建了红月宫,她到底拉拢了多少人?她到底想要干什么?她和北燕那位皇后是否有联系?北燕那位小皇子又到底是否存在,是否真的已经在大吴平安成长,和英小胖有没有关系?
每一个问题,全都让属于聪明人的师徒俩想到脑袋都大了好几圈。至于庆丰年和令祝儿的箭术比试结果,最终只是平分秋色这点事,他们谁都没再放在心上。就连一贯大大咧咧的越千秋,也没有和小猴子似的,没事就撩拨那对青梅竹马玩儿。
而那把定制的陌刀,相形之下真的算是小事了……
从利国监南下,从徐州、宿州、濠州、滁州而到金陵,总共只剩下千多里地,全都是通衢大道,一行人却慢慢悠悠走了半个月。
当最终看到金陵城的时候,越千秋这才在小猴子的叫嚷下钻出了马车。他打了个呼哨叫来了自己那匹聪明的坐骑,正要翻身上去,他就只听到一阵整整齐齐的嚷嚷。
“大师兄!大师兄!大师兄!”
越千秋听到这一阵高似一阵的嚷嚷,先是愕然,随即就笑骂道:“这些家伙又搞什么鬼!”
他一跃上马,一骑当先地疾驰出了车马队伍,这才看到那巍峨的城门口赫然被堵得水泄不通,而为首的是一大群身着玄刀堂弟子服色的少年!在那些熟悉的面孔中,他看到了刘方圆,看到了戴展宁,看到了孙立,看到了白不凡……
而另外一群服色整齐的少年之中,他一眼就认出了周霁月和越秀一,还有那些各大门派留在武英馆的少年弟子!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夹马腹再次加速。正当他终于勒停了马,打算说话的时候,就只听到四周围猛地传来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喝彩声。
“九公子威武!”
“大师兄神勇!”
“有勇有谋越小九!”
耳听得这乱七八糟的嚷嚷,越千秋差点没从马背上摔下来,随即方才发现城门口还有好多围观军民道:“娘在家里陪着肚子里的弟弟妹妹。”
这话听着极其诡异,可越千秋也好,严诩也好,全都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相较于严诩的瞬间狂喜,越千秋则是眼神一闪,随即放下了诺诺,在她有些幽怨的目光中一手一个努力抱起了这一对越来越重的双胞胎,笑着问道:“御医是不是说过,师娘又怀了双胞胎?”
正在欣喜若狂状态的严诩听到这话,顿时瞪大了眼睛。果然,他就只见两个儿子同时伸出了两根手指头,差点没把他眼睛给晃花了:“大师兄你真聪明,御医说,娘肚子里有两个,不知道是弟弟弟弟,还是妹妹妹妹,又或者是弟弟加妹妹。”
这一次,严诩真的差点没有欢喜得晕过去。他想也知道,一直都盼着自己多子多福的母亲如今绝对是笑得合不拢嘴。正当他再也顾不得自己这个副使的职责,打算插上翅膀飞回去的时候,却没想到越千秋随手把大双和小双一股脑儿全都塞到了他怀里。
“师父,大伯父可还没从北燕回来。你这个副使要当好丈夫也先忍着点,等走完过场之后再说。”
越千秋说完这话,方才牵着诺诺,迎向了一大堆刚刚把地方让给三个小孩子的小伙伴们。还不等他一个个和人打招呼,却只见周霁月冲着他挤了挤眼睛,随即回头对着众人振臂一呼道:“各位兄弟姐妹,还记不记得我们之前说好的,等越小九回来怎么对他?”
“记得!”
眼见包括刘方圆戴展宁在内的玄刀堂弟子亦是群起响应,越千秋顿时生出了一股不好的预感。尤其是在发现诺诺竟是悄悄松开了他的手,随即敏捷地往周霁月身后一躲时,他就更加警惕了起来。然而,他刚想拔腿开溜,肩膀上就按住了一只手,等看到周霁月那笑吟吟的脸时,知道挣脱不了这位白莲宗宗主的他简直无奈极了。
“你也当叛徒!”
“好容易回来了,就让大家高兴高兴!”
越千秋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只见周霁月一松手,众人一拥而上,有的扛手,有的扛脚,最终将他高高抛了起来。这一大群习武的少年们力气何等之大,齐齐这么一用劲,竟是把他抛得老高。哪怕他这些年高来高去惯了,几下之后仍是被折腾得头昏眼花。
而更让他气急败坏的是,当最后一次他被扔到了足有两丈高处时,他就只听得一阵哄笑,等歪头一看,却只见下头人竟是一窝蜂全都散了!
他气得嚷嚷了一声你们给我等着,随即提气翻身,猛地朝地上打出两掌。可就算这一丁点反震力还是不够,他不得已在半空前挪来了两个空翻,最终这才稳稳落地,没有出丑。
而落地的瞬间,他又听到了一阵七嘴八舌的喝彩。
直到这时候,他方才忍不住问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如此大张旗鼓,谁组织的?”
“千秋,你就别问这么多了。虽说这么多人确实是来迎接你们这些从北燕回来的英雄,但也是来看北燕那位晋王的!”周霁月抱起诺诺,这才似笑非笑地说,“他如果没有冠绝天下的武艺,也至少得有倾国倾城的貌,否则这么多人面前可是过不去的!”
越千秋登时想起,萧敬先这些天虽说在逐渐卸妆,可总体来说,五官轮廓仍然神似萧卿卿,想到现在这夹道欢迎的一幕,他不禁觉得那家伙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然而,人是他从北燕带回来的,要是让金陵城这些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觉得不满意,那还是他的失败,他只能立刻上马来到了萧敬先马车前。
他把周霁月的话一转达,车帘就被一只白皙的手高高打了起来,挂在了一旁的挂钩上。紧跟着,并没有身穿华贵冠服,而是葛袍芒履的萧敬先,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弯腰出了马车。他没有用车杌子,而是一跃下车,随即好整以暇地伸手搭着越千秋的肩膀。
“不愧是金陵帝王州,果然万千气象,卓尔不凡。”
每一个人都觉得,这样一句话仿佛是在自己耳边用不轻不重的声音说出来的。武艺高出一线的比如周霁月,不谙武艺的比如诺诺,全都情不自禁地往越千秋身边这个青年看去。当接触到那灿若晨星的眸子时,也不知道多少人生出了一种错觉。
他在看我!
而侧头看着萧敬先那只搭在自己肩膀上爪子的越千秋,则是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
这个家伙,居然又在逞能了!
第451章 龙子凤孙的亲迎
“好狗不挡道,让开!”
“四叔何必出口伤人?今日我和你前来迎接使团和北燕晋王,这可是皇上的吩咐!”
“什么你和我?明明是我和你!我是长辈你是晚辈,我是英王,你只是嘉王世子,谁主谁副你搞搞清楚!别以为这些天得了父皇几句夸奖就能翻天,你还早得很呢!”
耳听得两位天潢贵胄在前头唇枪舌剑,跟在后头的侍卫们恨不得把耳朵捂上,生怕听到什么不该听到的。然而,发现两个人真有没完没了的架势,其中一个侍卫还是无可奈何地策马上前几步,低声提醒了一句。
“英王殿下,嘉王世子,若再不快一些,怕是赶不上接人了!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
此话一出,一路上彼此冷嘲热讽,明枪暗箭的叔侄俩方才齐齐住口。李易铭更是眼中凶光一闪,突然一抖缰绳,狠狠在马股上抽了一鞭子,风驰电掣一般率先疾驰了出去。李崇明微微一愣方才意识到不好,慌忙打马去追的同时,忍不住想到了父亲前天刚送来的信。
父亲在信上一再抱怨封地贫瘠,官员不敬,言辞之中暗示他好好讨皇帝的欢心,争取让其能够早日返回金陵这个富贵乡。尽管知道这样的家书很可能也要经受重重检视,所以内容不可能太露骨,可他知道,这多半就是父亲唯一的奢望了。
那个始终不讨皇帝欢心的父亲,根本就没有想过荣登大宝的可能性!
而他却从这几个月和皇帝并不多的一次次接触下来发现,哪怕是对于李易铭这个所谓的独子,皇帝也并不是真的就处处纵容偏袒,而且最重要的是,李易铭到现在还不是太子!
想到不顾危险去了一趟北燕,竟是在异国他乡也闹出无数风波的越千秋,想到近日以来朝中的争议,李崇明又扫了一眼大街两侧等着看热闹的百姓,竟是有些羡慕起了这位至今身世未明,传言纷纷的越九公子。
不论如何,越千秋能有越老太爷这样没有血缘却胜似亲人的长辈收养,能有东阳长公主这样的帝室公主爱屋及乌多方照拂,还能聚集起这么多同龄人,相比看似身份尊贵,其实却犹如飘萍的他,实在是幸福得太多了!
当李易铭当机立断甩开的大部队,第一个抵达城门时,他刚刚好好就听到了萧敬先那感慨金陵的声音。尽管看不到人,可听到这么一个声音,他却只觉得眼前好似勾勒出了一个飘逸如仙的青年男子形象。一想到这样一个人今后便是自己的老师,他不禁心头火热。
他才不在乎朝中那些老大人们对萧敬先是善意还是恶意,接纳还是排斥,他只知道这位昔日兰陵妖王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这样一个人来教他,远比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夫子来得好!
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如今还不是太子,哪怕萧敬先真的当上了太子太师,也和他扯不上半点关系。
眼看前方人山人海,被堵得水泄不通,小胖子灵机一动,大声喝道:“大吴皇子英王李易铭,奉旨来迎接晋王殿下入金陵!”
他这嚷嚷话音刚落,正自鸣得意自己的聪明时,后方就传来了一个声音:“嘉王世子李崇明,奉旨迎接晋王殿下。希望晋王殿下能喜欢金陵,将来在此安居乐业!”
纵使前方围着的人再多,可听到后方来了两位龙子凤孙,军民百姓们还是很快让开了一条通路。只不过,看到一马当先的英王李易铭阴沉着一张脸,对任何打量端详都不理会,而后方的嘉王世子李崇明则是笑容可掬,频频对着他们颔首微笑,人们的观感自然不同。
当两人最终来到了最前方时,李易铭方才收起了那张因为听到李崇明东施效颦跟着自己嚷嚷,还自作聪明加上一句话而露出的臭脸。毕竟,身边玄刀堂和武英馆的这些少年们,全都是他竭力拉拢的对象,不能像对寻常百姓那样彻底无视。
他挤出笑容对几个认识的打了招呼,正要再说什么,却听到背后传来了声音,扭头一看,就只见李崇明竟是已经利落地跳下了马背,正团团拱手和众人说着话。这下子,他的笑容立刻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乎压不住的气急败坏。
自从李崇明这家伙到了金陵,就处处和他做对,他实在是受够了!
然而,当小胖子看到前方一手搭在越千秋肩膀上,饶有兴致打量他的那个葛袍青年时,却立时丢掉了刚刚生出来的那一丝戾气。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用迥异于往日态度的口气对李崇明说:“崇明,晋王殿下正在等我们,我们已经到得晚了,难道你还要让他再等?玄刀堂和武英馆的诸位,等我们接了晋王殿下和严大人还有千秋他们过来,再继续说话不迟。”
李崇明当然看到了萧敬先。因为朝中如今物议沸腾,他又不像小胖子那样是名正言顺的皇子,所以打心眼里对这位北燕晋王持保留态度,可面上却不会流露出半分。此时他一面和玄刀堂以及武英馆的少年们套近乎,一面也是想让急于求成的李易铭先去和人接触。
如此一来,他也许能在朝中那些反对接纳萧敬先的保守官员,比如裴旭那一党面前得到一个好印象。
至于此番难得意见统一的赵青崖和越老太爷,他却也不至于留一个怠慢的印象。毕竟,这一次本来就是李易铭为主。如果刚刚不是故意激李易铭当街发火,让金陵百姓瞧瞧这位皇子是什么德性,他根本就会一直老老实实呆在这位“四叔”的身后。
然而,李易铭这开口一叫,李崇明就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打空了。他只能无奈地答应了一声,等到看见李易铭亦是跳下马背,从从容容缓步向萧敬先走去,半点没有之前那暴躁易怒的架势,他那种失算和挫败感就更强了。尤其让他没想到的是,越千秋竟先开口打了招呼。
“哟,英小胖,好久不见,你怎么又珠圆玉润了?”
李易铭刚刚打起的满腔气势,还有那刻意做出来的沉稳,全都被越千秋这一声绰号给冲得干干净净。可还没等他反唇相讥,就只见越千秋直接把萧敬先拽了过来。
“晋王殿下,给你介绍一下我大吴的两位天潢贵胄,这是英王殿下,这是嘉王世子。”
越千秋这会儿一本正经,丝毫没有刚刚打趣李易铭时的戏谑,紧跟着又对李易铭和李崇明笑道:“喏,这位就是从前北燕赫赫有名的兰陵妖王,今年刚加封的晋王,现如今嫌弃北燕那一亩三分地太小,容不得他这尊大菩萨,所以到我大吴来了。”
这后几句介绍萧敬先的话,再次带出了浓浓的越氏风格,然而,李易铭却只觉得越千秋这一番话成功拉近了彼此距离,当即热情地打招呼道:“晋王殿下不远万里来到金陵,父皇自从得知此事就一直都在翘首以盼,就是金陵城中官民百姓也都好奇得很,我也不能免俗。”
小胖子一面说一面真的打量了一下萧敬先的衣着打扮,这才打趣道:“没想到晋王殿下喜欢的是这等山居隐士的风格。”
刚刚那叔侄俩在打量萧敬先,萧敬先又何尝不是在观察两人?从入境的霸州到金陵,一路都是走的通衢大道,他整整走了一个半月,经过越老太爷和严诩背后的东阳长公主暗中调度,各种名贵的药材不断送过来,他哪怕伤势还未痊愈,可恢复耳聪目明却不难。
而刚刚妄动劲力说了那么一句话,他就本着要逞强就逞到底的原则,连小胖子和李崇明的小小交锋也全都听在了耳中。所以,此时见小胖子先是客套,随即竟是非常大胆地和他开起了玩笑,他对这位在北燕风评很一般的大吴皇子不禁又有了几分新的认识。
性子暴躁冲动,却也能够克制一下自己,颇有城府,也有些精明计算……单凭这些放在北燕那种虎狼窝里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但在南吴这种官制严明,制度和官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制约皇权的地方,显然还是足够当下一任皇帝了。
前提是,这小胖子真的是东宫独一无二的人选。
萧敬先用有些玩味的目光扫了一眼李易铭身后竭力收束存在感的那位嘉王世子,随即笑吟吟地说:“我初来乍到,不懂南边的礼仪,而且从北燕出来时太过于匆忙,衣裳行头几乎都丢在那边了,这身上的所有行头,全都是到了南边之后添置的。原来这一身叫做隐士服?”
如果不是早就得到资料说萧敬先为人千变万化,小胖子还以为萧敬先真的是个土包子,连葛袍芒履这种标准隐士服都不知道。他有些僵硬地干咳了一声,这才干笑道:“虽说是隐士服,可晋王殿下穿在身上,却别有一番风采。人品俊秀的人穿什么都是仪表堂堂。”
“这话说对了,晋王殿下可不正是穿什么像什么。”
越千秋随口调侃了一句,继而就眼珠子一转。他至今还记得在大名府被人围观的经历,此时一点都不想继续在这城门口杵着,因此李崇明打一开始就只是微笑颔首算打招呼,此时也没有上来和小胖子抢话头的意思,他也就干脆不问这位嘉王世子的意见了。
“英小胖,客套话差不多了吗?你们要么车里坐着慢慢谈,要么就一同骑马进城。时光宝贵,金陵城这种南北客商云集的地方,城门多封一个时辰,可要损失千千万万的钱。”
李易铭想要斥责这种离经叛道的理由,可看到萧敬先那哑然失笑的样子,他立刻改变了主意,欣然笑道:“好,就听千秋你的。我和晋王殿下同车入城,把车帘卷起来让金陵百姓尽情看就行了!”
他可是早就看好了,那么小的马车,绝对只够他和萧敬先两个人坐,李崇明没份!
第452章 暗战不曾停
“看,那就是越九公子!”
“太厉害了,听说他在北燕严词拒绝了当驸马,北燕皇帝本来说公主任他挑!”
“何止,他还大摇大摆和北燕皇帝父子相称呢,要不然怎么能把北燕晋王给拐来!”
“对对,听说他还叫过这位晋王舅舅!”
越千秋何等耳力,此时在大批玄刀堂弟子和武英馆一众学生的簇拥下,招摇过市走在金陵大街上,大路两边和林立的酒肆茶馆饭庄上那些围观人群的窃窃私语,他都能听个八九不离十。发现这些金陵百姓的关注点根本就不是萧敬先,而是自己,他终于忍不住了。
他看看四周围的人,突然策马过去,直接把侄儿越秀一给拉了过来,随即用不容分说的口吻问道:“长安,这到底怎么事?怎么那么多人关注的都是我?”
越秀一没想到越千秋不问同门师弟,也不问周霁月和其他人,单单问自己。不过他正好憋了一肚子话想说,哪怕此时并不是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道:“是从半个月前就开始的,满城上下全都在传,说你是北燕先头那位皇后的儿子,是北燕皇子。”
说这话的时候,越秀一还忍不住瞅了瞅自己这位九叔,见越千秋嗤笑一声,非常不屑地掏了掏耳朵,显然没放在心上,他顿了一顿,这才低声说道:“结果就在谣言压都压不下去的时候,太爷爷突然吩咐人,把九叔你在北燕的那点事用说唱戏的方式给散布了出去。”
这一次,越千秋方才大吃一惊,忍不住低呼道:“居然是爷爷干的?”
“不止是太爷爷,长公主也有推波助澜不,我觉得他们之外还有其他人参与,否则不至于在半个月内满城皆知。”越秀一见这次越千秋终于忍不住咂舌,而且还露出了头疼的表情,他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几分少年人的雀跃,“总之,这九叔你彻底出名了!”
“我已经很出名了,不想再出名!”
越千秋犹如绕口令似的抱怨了一句,随即有些头疼地捂着脑袋,恨不得躲马车里去。可就在这时候,他瞥见李崇明正在严诩身边,一边比划一边对严诩说着什么,那神态极其热络。联想到刚刚这位嘉王世子对萧敬先的不远不近,他略一思忖就知道了这人的打算。
虽说他对小胖子一贯不怎么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