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默然)-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什么章法可言了。双方步兵绞在一起,骑兵也绞在一起。就在开惨烈搏杀。天色渐渐转暗,可激战斗没有稍减,业以议飞的战场,似乎把天空也映照成了血红色。有部下建议趁两军还没有完全混杂之前,把部队搬下来。

    因为枪兵损失惨重,弓手重步被铁浮屠冲了两阵,马军又被女真人缠住,搞不好就是一个全军覆没。徐卫差点没把说这话的部下就地正法了,我怕全军覆没,对方就不怕?眼下这种情况,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血战正酣!红了眼的两军士兵此时已经泯灭了人性,回归于野兽的本能。徐卫的士兵,几乎全部都是两河子弟,脚下,就是他们的故土,生于斯,长于斯,因此打起仗来更加卖钱

    天色愈暗,士卒都已精疲力竭,喊杀声也渐渐变弱。双方都在咬牙苦撑,等着对方主将下令撤退。徐卫没戴头盔,站在高处以便将士们看到他,所剩不多的亲兵执盾围在他四周。眼前的景象已逐渐开始模糊起来,冬季时辰短。用不了多久天就会完全黑尽,可女真人还丝毫没有退却的迹象。

    “从当兵起,没打过这样的仗。”身旁,王彦的声音已经吼得哑了。“真是寸步不让。”这话也不知是在说女真人,又或是虎捷毛

    徐卫也嘶声冷笑道:“我就是要让女真人明白一件事情,遇上虎捷乡军,不要抱捏软柿子的侥幸。”

    王彦看了他一眼,刚认识徐卫时,他只认为这小子是行伍世家出身,能征惯战也在情理之中。但这么久共事的经历使得他对徐卫有了另外的看法。今天这场仗,无论虎捷是胜是败,想必都会给女真人留下难忘的记忆。

    已到傍晚时分,几十步外的人连轮廓都看不清了。士兵提着卷口的刀,折断的枪,搏斗已经成为一种惯性。有力竭的士兵实在支撑不住倒地之后,都还要紧握着兵器不住的砍刺。人为血人,马为血马,脚下踩的,不是尸体就是血浆。女真人毫不退却,是因为削悍的本性,虎捷军寸步不让,是因为治天的仇恨。两河子弟踏着祖先故土,怀着有敌无我的壮志雄心,血战到底!

    当无边的黑幕笼罩大地时,女真人的号角吹响了。徐卫以为这是金军加强进攻的信号,立即率领亲兵加入战阵,亲兵们放声大呼,士卒也跟着群起吼叫,用尽最后的力气反扑。可让人意外的是,那号角声一响,与虎捷军缠斗的士卒立即且战且退。

    女真人顶不住了?女真人也顶不住了!激战半日,虎捷将士从最初的士气高涨,到心生畏惧,再到苦苦支撑,乃至最后的竭力反扑。此时,见到金军撤退,就连站都站不稳的士兵也像是“回光返照”般窜将起来,拼命追赶过去。直娘贼,你们不是百战精锐么?你们不是号称满万不可战么?你们不是要侵占两河,将老子逼得背井离乡么?怎么顶不住了?怎么也怂了?有种就别撤,老子刀口卷了,咬也咬死你!

    李金联军撤了!很快消失在夜色之巾,徐卫也紧急下令,止住将士追赶。喧嚣的战场突然宁静下来,血战余生的勇士们再也支撑不住,还有几丝力气的,用兵器拉地强行立着,更多的,是一屁股坐在地上。也不知道下面是自家弟兄,还是女真秋夷。管不得那么多。哪怕是满地血污,他们也不在乎,只想舒展身体躺在地上,哪怕是闭上眼睛就再也睁不开。

    当第一个士兵仰天狂啸时。瞬间带起一片发泄般的嚎叫。打疯了的士兵用这种方式,宣泄着心中的情绪。或是喜悦,或是悲伤,或是痛苦一

    最后,这小西山战场上,幸存将士疯狂的呼声在夜色中听起来,竟是那么地恐怖!

    徐卫坐在盾牌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有劳累的原因,可更多的,是极力坚持之后带来的虚脱之感。在铁浮屠冲乱虎捷大阵,敌人又派大股步兵来袭时,他几乎动摇。可他到底还是撑了下来!逼得不可一世的女真人主动撤动,虽然敌人不是溃败,但虎捷乡军以一万二的兵力。面对四万余李金联军,最后迫使敌人撤兵,这份战绩,就是让西军来评,也会说声佩服!而此战。是虎捷首次独立面对强敌作战,在没有配合,没有支援的情况下一力打完。

    你可以说女真军队其实只有几千人,李植的部队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可不要忘了,虎捷军成军不到两年!

    

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歌猛进

    止打宗了。将十拖着疲惫的身躯,提着残破的兵器回到川滞川城。这一仗打得太艰苦了,以至于从战场上幸存下的士兵回城之后,几乎生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来。为了搞赏英勇的战士,素来以执法严苛而被士卒敬畏的徐卫也下令,今夜,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熊熊篝火在军营里被点燃,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们团团围定,架上的肉“滋滋”地向,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已烤得半酥的肥羊正一滴滴往下掉油。切下一大块羊腿肉,就一口美酒,与并肩血战的同袍把酒高歌,世上,再没有比这痛快的事情!当然,如果非要比较,那就是这一仗下来,咱应该能得到一笔不菲的赏钱。只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个造化。让知军人提拔提拔,也作个统兵官。

    徐卫没空跟弟兄饮酒作乐,杨彦受了伤,被他部下用盾牌抬回城的。据说很严重。走到杨彦的营帐外面时,忽然听到里头传来他的吼叫声:“谁敢!老子活剐了他!滚!”随后就是一阵砰砰嘭嘭的摔打声。没多时,一群人慌慌张张地逃了出来。一看到徐卫,赶紧行礼。

    “怎么回事?”徐卫盯着满手是血的医耸问道。

    医官躬着身子,未语无叹气。徐卫心里一惊,赶紧奔了进去。杨彦正坐在桌上,头盔已经取下,此时他左手捂住半张脸,正呲牙裂嘴地叫唤。

    徐卫奔过去,首先就看到那顶头盔上一道深深的裂痕。再着杨彦。鲜血从他指缝里缓缓流出。

    徐卫抢上前去一把拉开他手。这一看,直看得变了脸色。杨彦脸上。自左边眉骨起,一直到鼻翼旁边。一道创口让人触目惊心。他本紧闭着左眼,可能是因为剧烈的疼痛,不时眨一下,徐卫清楚地看到。他的左眼球已经是团血糊糊了。

    “九哥!那群撮鸟想挖我眼珠子!”杨彦此时还呈现出一种几近疯狂的亢奋状态。右眼中,野兽一般的光芒让人望而胆寒。可看到徐卫后。眼中深重的杀机消失不见,就像是一个受了欺负的弟弟,眼巴巴看着他的兄长。

    徐卫执着他的手,用力握了握。粘糊的血浆沾着两人的手。徐卫很想抖出长官的威风来喝令他,可怎么也说不出口。拍着他的肩膀,徐卫的腔调有些异样:“听医官的。”

    杨彦一怔,徐卫的话对他来说。就是金科玉律。耷拉着头 突然之间又狂怒起来:“我干他娘的金狗!干他娘的李植!要是落在我手里。我非生生抠出他俩眼珠不可!”

    “早晚有那么一天。”徐卫故作轻松地笑道。

    没想到,杨彦竟也带着满面血污狞笑道:“那好!就睁着这右眼等着!”

    医官被重新叫了进来,说杨彦的左眼是保不住了,必须摘除掉。可那军医锯士兵的手都没怵过,偏偏拿着刀面对杨彦时浑身抖个不停。杨彦一见,说了句,你这模样,别左眼没摘掉,右睛也给我割了,还是自己来吧,说罢就拿手去抠。满帐的人都骇得魂飞魄散,你这比关二还狠!徐卫慌得一把抱住,当即下令将他五花大绑拴在桌上,又让六名士卒,从肩到脚强行按住,他自己亲自按定杨彦的脑袋,这才让医官

    手。

    按说杨彦这种铁汉,应该有关二哥刮骨疗伤的架势,不吭一声,不皱眉头。结果,他比谁都叫唤得厉害,拼命想挣扎,无奈全身被绑,又有七个人按住他。不敢骂徐卫,就冲部下和医官发火,甚至威胁说等他起来要一个个,杀干净。结果,医官摘下的他左眼后,刚走两步,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人事不省,

    小西工 一役,虎捷军伤亡可谓惨重,枪兵、弓手、马军、重步,折了五千余人,伤兵就不用提了。可李金联军也没有占到丝毫便宜,李植和完颜突合速从昭德府出来,有马步军四万三千多人,往回撤的时候。金军轻重骑还剩下不到一千五,步兵只三千不到,李军的损失那就更骇人了。李植的嫡系只剩两千三百多人,其他收编的贼人乱军,最后回来的一万都不到。

    而让他们叫苦连天的还在后头。李植和突合速率部退往昭德府,却发现城池早已经改姓易主。原来,就在他们出昭府,迫泽州,准备与虎捷乡军决战之时,平阳府的马扩抓住机会,以自己的五马山寨旧部为根底,带义军数万人一举袭占昭德,断了敌人后路。李植万万没有料到,区区义军,竟卜凹此大事!慌忙之下。绕道退往威胜军六完颜突合速本震工姿整军再与虎捷交战,可见昭德府一丢,也只能被迫进驻威胜军,并向坐镇西京今山西大同的粘罕请求再派兵来援。

    他们停下来,徐卫可没停下。稍作休整之后,以张宪、马泰、杜飞虎等将各率兵数百至千不等,一路北上,接连收复上党、屯留、潞城、襄垣等昭德府治下各州县,又一举荡平盘跪伏牛山的贼人。其实张马杜三将根本没怎么打,李金联军一退,依附于他们的流民强盗早就吓破了胆,一见紫金虎的军队来了。那是望风而逃。还留在故土的百姓一见朝廷官军的旗帜,纷纷痛哭流涕,控诉女真人和李逆的暴行。他们被祸害得不轻,乱军贼寇一拨拨地来,烧杀抢夺,**掳掠,最可怕的就是女真兵,专好寻妇人糟蹋,甚至有被蹂躏至死者

    杨彦左眼没了之后,得了个绰号。叫独眼虎。一见马胖子都单独率军出征了,我怎么能留下养伤?几次三番地请求出战,徐卫没奈何,给他五百人,让他去打横岭堡的强盗。结果头天一早出发,第二天晌午就班师,干完了。

    徐卫这一连串的反攻动作,使得李植大为惊恐。他给粘罕的信中说。如果任由徐九这么搞下去,莫说占据两河,恐怕他还要一路北上,以图纷州辽州等地,进而威胁太原。因此请求大金国派大军来剿。

    结果,大金国的军队没到,南朝给徐卫的援兵却到了。正月十六,徐胜率西军七千赶到泽州,与弟弟会师。两军合作一处,直逼李金联军所在的威胜军,也就是李植从前任职的地方。

    河东义军群情激愤,配合官军行动。一时威胜军地界上兵马云集。李植一见不好,与金军一道北撤,退入太原。徐家兄弟如影随形,七战七捷,击溃纷州辽州的李逆叛军,对太原形成夹击之势。

    他哥俩一路北征,攻城掠地的速度。比当初粘罕西路军南下还快。消息传到燕去,粘罕既惊且怒!惊的是,虎儿军竟有如此战力!他与徐卫没有直接交过手,只是得知第一次南征挡在紫金虎浮桥,让二太子过不了河的就是这厮。第二次南征。一把火烧了二太子粮草的,还是这位。但他始终认为,二太子的东路军并不是大金国的精锐,如果碰到自己,十个徐卫也不够塞牙缝的。可这次,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是他的亲信悍将,所部兵马也是女真劲旅。况且还有铁浮屠!就这么还拿不下一个徐卫?突合速报告说重创了虎儿军,使敌伤亡惨重,那你怎么还一再后退,一直退到了太原?

    盛怒之下,他降了突合速的官。只是,两次南征,对金军消耗也很大。尤其是第二次,东路军全军覆没,这个打击对女真来说不可谓不要。因此,他一面派小将完颜活女率军数千人往援太原,一面火速报告金帝吴乞买。

    在上京的金帝一听到“徐卫”这个名字,便问斡离不,这厮甚么来头?二太子回答说,“南军大将。宋之虎臣”其实徐卫哪是什么大将。五品知军一个,放在后世,撑死了也就是个军分区的司令。可斡离不接连与他交手,因此认定徐卫的级别一定很高。

    他哪知道,大宋的老将们死得差不妾了,这才给了以徐卫姚平仲为代表的年轻一辈出头的机会。

    吴乞买召集各族官员商议对策,结果意见空前统一。那就是,现在不能跟南朝打大规模的会战。原因有二,首先那是元气未复,东路军的惨败,好比一记老拳打在心窝上。得痛上一阵。其次,契丹余孽耶律大石有渐渐坐大之势,在西域搞了个甚么“咯喇契丹”誓言复国。两相对比,谁的威胁更大?自然是契丹人!如果同时对付两个敌人。女真消耗不起。

    可徐卫这头小老虎在那儿呲牙扬爪的,冷不防还挠你一下,总不能不管吧?最后议定,跟南朝和谈,先把南边稳住,等收拾了西域,再去坐中原的花花江山。国相粘罕却有异议,他虽赞同媾和,但认为和谈之前得先把小老虎痛打一顿。不然。南朝会认为我大金国是怕了他,南朝少帝行事素来没个章法,万一他一激动,让西军倾巢而出来收复两河。到时那才叫一锅沸粥,天下大乱。

    

第二百二十章 靖康和议

    北在徐四徐十两兄弟进兵纷州订州。对太原形成夹击刨势川。他们在河东的一连串军事行动,已经震惊天下!首先是在京兆的李纲,接到徐卫的战报之后欣喜若狂,忍不住对有司官员赞叹道“被坚执锐,率王师复两河者,必斯人也。”

    狂喜之下,他撰写奏本,以银牌快马加急送往东京。赵桓一接到陕西奏报,接连问了三次,果有此事乎?当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圣心大悦,奋然有用兵之意。一个徐卫率万把马步,就能出潢关一路把李金联军撵回去。联若起西军精锐出陕西,不说两河,至少河东唾手可复!

    但在详议司与群臣讨论此事时,很意外,包括部分主战派大臣在内。均表示反对大规模用兵。他们的理由是,国家连年战乱,两河被女真人摧毁殆尽。禁军损失之严重。开国以来未有。现在朝廷所能依靠的,只有西军,断断不可乱用。再者,两河百姓,南逃西遁的十之六七,就算收复了失地,又怎么能守得住?朝廷眼下的方针是,休养,练兵,以陕西为前沿,抗拒女真入侵。至于反攻,时候未到。

    甚至有个别大臣提出,军中虚报功劳以遥赏的陋习由来已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徐卫虎捷乡军成军不到两年,区区万余兵力与数倍于自己的李金联军展开野战,居然能打个平手,还迫使敌人后撤?这未免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吧?应该让陕西方面好好查一查才是。

    枢密副使折彦质当即驳斥了这种说法,他是文臣里面少有的与徐卫有交情的人,对虎捷乡军的情况比较熟悉。他指出,虎捷乡军成分单纯。清一色的两河子弟,作战勇猛卖命也在情理之中。再有,虎捷刮练严酷,各级统兵官都出身低微,有效死之心。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徐卫这个主将。不单有运筹帷幄的卑谋,更有蹈死不退的勇气,所谓青年才俊是也。

    赵桓一时无策,只得先降下诏书,褒奖徐卫和虎捷乡军的忠勇,所部官兵赏赐提拔等事务,命陕西宣抚使司从优办理。

    与朝堂上的“冷静”相比,民间那是舆情沸腾。首先知晓消息的。是东京的太学生,经他们一传,整个东京城都知道官军收复河东大片土地,已经兵临太原的捷报。百姓奔走呼告,于茶馆酒肆等地终日谈论,更有在京大儒写了一篇《破眸子闻官军收河东》,在京城广为流传,老少皆能诵读。一时间,民间士林要求收复失地的呼声高涨。尤其是从河东河北逃难过来的,思乡之心愈加急切。甚至有人天天准备着行装,以便随时回归桑樟。

    正月下旬,完颜突合速率兵出城。在太原南大门榆次县境内,与徐胜所部交战,不分胜负。次日完颜活女率军赶到,徐胜为防有失,退到辽州平城县。与徐卫一起等候陕西方面的指示。

    粘罕见徐家兄弟对太原虎视晓眈,似无退兵之意,又命完颜妾宿将兵万余增援太原。徐家兄弟刺探到消息,这才引军南还泽州,在小西山安葬阵亡将士。徐卫趁这个机会。又行文给陕西宣抚使司,指出河中、绎、解、泽这一府三州之地,物产丰富,且多山河,宜固守,以为陕西屏障。又将马扩当日那套“以一府三州为陕西缓冲”的理论重申一次,建议派兵驻守此地。他预料到。朝廷下令班师是早晚的事情,此次招讨河东本是为了威慑李逆,如今目的已经达到,陕西方面肯定不日就将下令自己还师定戎。必须在命令下达之前,先把这事提出来,否则我带一万多弟兄出来,引六七千回去,连巴掌大的地方都没讨回来。我吃饱了撑的?

    果然,几天之后,李纲的命令就到了前线。“贼逆势大,未及恢复之时,当还师为宜对一府三州的归属问题,只字未提。作为军人。命令下达自当执行,可徐卫把李纲这道手令翻来覆去看几遍,最后判定,这不是一道严谨的军令。要么你就严令我撤回定戎,要么就明说留兵驻守,甚么叫“当还师为宜?”遂回书说,李金联军虽退,然河东境内多贼寇,恐怕得耽搁些时日。

    徐卫猜得没错,李纲接到他的上报后,深以为然。然而这时,朝廷命令撤军的公文已经到了京兆,李纲不便拒绝,因此下了这道莫摸棱两可的命令。同时又向朝廷上奏。陈述徐卫的意见,要求将一府三州之地纳入陕涪范围,派任官员司仪行鼓。同时建议,众块地区在军斥工小以单独划作一路,任命帅臣领兵据守。

    可李纲的奏本前脚刚送进东京。金国使臣后脚就进了城门,这事就被搁置下来。泽州距离陕西有段距离。况且百姓大多逃散,徐家兄弟不可能在此一直等下去,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李纲以河中府接壤同州。便命同州知州徐胜退守河中府,又命徐卫退守解州,方便补充粮草物资。

    徐卫临走之前,以河东义军总管的身份专门找来了各路义军领袖。指示他们,从今往后河东南部这些州县,是大有可为之地。官军虽然撤了,但你们可以“便宜行事”马扩等人领会了他的意思,虎捷乡军前脚一撤,他们立即占据了城池。以免再度落入李植之手。有些性急的,居然跑到太原门口去占纷州辽州,结果被完颜活女打得大败而逃。

    到了二月开春,赵桓以尚书右承黄潜善为井议使,与金国使臣展开和谈。女真人这回来,目的只有一个,休兵罢战,要求南朝把紫金虎的军队撤回陕西去。前线将士们打了胜仗,黄潜善这位谈判代表说话也就硬气了,你说我撤我就撤?河东是祖先遗留的基业,徐卫在大宋领土上有什么不对?

    金国使臣显然是有备而来,说对。我承认你们的老虎刻悍。但贵国也不希望咱们在河东大干一场吧?说句实在话,两河的行政军事机构。是荡然无存的,好些州县是百里无人烟,徐卫他能呆多久?

    黄潜善反唇相讥,你们二太子的东路军被人徐太尉打得片甲不留。听说斡离不逃进真定城的时候,身边只有几十骑?

    宋金双方大臣挖苦讽刺不亦乐乎。愣没谈出个鸟来。最后,赵桓见和谈没有进展,命枢椎徐绍亲自干预此事。才定下来“正视现实”的谈判方针。女真人口头上还是要求南朝承认他们占领两河的合法性。并让两河境内所有宋军撤回,哉定疆界。徐绍严辞拒绝,如果你们金国抱着这种想法,那就不用谈了。

    此次出使大宋的金使,是从前辽国的旧臣,对南朝情况非常熟悉。他适时地作出让步,提出了一个方案,咱们不叫“划定疆界”但总得把控制区域分一分,这才好罢兵停战嘛。这实际上就是“军事分界线”也就是避开到底是谁的领土这个问题,只说军队的实际势力范围。

    金使提出,以黄河为界,除陕西外。以南是大宋控制范围,以北是女真。这个提案虽说不是让南朝割让两河,但也等于说两河是金军占领区,宋军还是得完全撤出。徐绍岂能看不透这种把戏?提出,以宋金两军目前实际占领区域来划分。近而停战,这才叫正视现实。

    金使一听,有这种好事?徐卫虽说一度打到太原门口,但现在已经退回去了,你这还是以黄河为界嘛。徐绍却道,别急,现在河东南部的一些府州县,是两河义军占据的,这也要作数。金使极力反对,他指出“义军”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并不是大宋朝廷官方的行为,不能作为依据。

    徐绍据理力争,徐卫就是河东义军总管,各路义军首领那是受到朝廷册封的,身上都配着官印呢,这怎么能不是大宋朝廷官方行为?这事金使却是知道的,那些河东义军领袖,一受朝廷封官,立即打出旗号。惟恐别人不晓得。

    这样一来,河东的平阳府、昭德府、威胜军、泽州、修州等地,眼下都有义军活动,都应戈 在大宋一边。谈判僵持许久,一直拖到二月中旬,金国方面才松口。说成,就这么办,但有两个条件。第一,威胜军的义军必须撤了,此地距离太原太近了。第二,韩昉你们得放了让我带回去。这两个条件,缺一样都不用谈了。

    徐绍想了半天,韩昉是谁?哦。走了,当初金国的使臣,为了蒙蔽大宋君臣,掩盖金军即将大举南侵的意图而出使南朝。后来被徐卫给秘密抓捕,一直囚禁到现在。据说此人是辽国壬辰科状元,投降后深受金主信任,尤其被二太子斡离不引为座上宾,成为斡离不的“谋主”处斩郭药师时,有大臣想起了他,深恨此人外表忠厚,实则包藏祸心,欲杀之,赵桓不允。

    

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别胜新婚

    妹康兰年二月。宋金双方达成和议。两国休兵罢战。凹贺圳心制区域为界,不得再前进一步。

    宋廷方面答应不以官军或义军图谋威胜军,并送还扣押的韩昉。金国许诺约束高世由,退出占领的大宋北京,大名府。这次议和,宋金双方都旨在为自己增加军备,积蓄财力赢取时间,因此各作“让步。”实行上,弱国无外交,放之古今中外皆准。女真人做出的让步。那都是大宋的领土,慷他人之慨。

    和议编结之后,一个难题摆在了大宋朝廷面前。那就是河东南部这么多州县,怎么处理?派员行政。派兵驻守?实在没那个能力,两河的部队是损失殆尽,朝廷正起用大批年轻将领从两河难民中征发士卒。重建新军,现在正是起步阶段,还很难使用。而且,说不定哪天女真人撕毁和约重新南犯,让你白忙活一阵。

    详议司讨论了许久,最后拿出一个方案来。那就是终于决定借助义军的力量。现在好些州县不是被义军占着么?那就委以职务,比如你占着一个县,那就委你个县尉。占着一个州,那就委个兵马锋辖,占着一个府,那就是兵马总管。这样一来。义军占据城池抗拒李金,就名正言顺了。

    这个方案各派大臣虽都勉强同意。但实则都未引起高度重视。按说河东南部这么大片领土,义军又有二三十万,如此大的规模,应该由陕西宣抚使司亲自掌管才对。可大臣们不为义军为意,仍命河东义军总管徐卫统管义军事务,这规格明显就低了很多。

    对于李纲提出的,一府三州之地应该直接纳入陕西五路管辖范围,朝廷也没有完全照办。原因在于,河中府和解州从前本属陕西治下,重新划入管辖可以。但泽州和绎州,没几个人不说,城池又破坏得严重。离陕西又有段距离,还是让义军去倒腾吧。

    其实,眼下东京大臣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官家是否退守关中一事的角力上。河东这点破事,没谁愿意多费口舌,赵桓见状,也只有将此事下放给陕西宣抚使,看着办吧。这正中李纲下怀,一接到朝廷复文后。马上组织有司官员对河中府和解州进行考察,各种设施的完整程度。人口的多少,统统摸了一个底。结果让他有些失望,河中府还好些。从前有七万多户,三十多万人口。现在虽然往陕西逃了些,总还剩下十几万人,各种设施破坏有限,重新发展起来难度不大。可解州就难了。粘罕南下之时,百姓就逃得七七八八,后来贼寇又作乱,解州地盘本就不大,人口也不多,现在就剩下两三万人。又缺乏青壮年。实在是有鸡肋之嫌。

    可别说是鸡肋,就算是鸡毛,那也是祖先基业,寸土必保,况且朝廷又同意将此地重归陕西。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陕西宣抚使司降解州规格为县,并入定成军。但解州与定成军并不接壤,中间隔着河中府南部地区。在报备朝廷得到批复之后,李纲将河中府南部的虞乡、合河、永乐一县两镇划给定成军,归徐卫管辖。如此一来,徐卫的防区就包管原华州东南、河中府地南部、解州全部。境内有华山之险,风陵渡之要,而且靠渭水,临潢关。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如果李纲说话算数,明年将华州全境交到徐其手里。那紫金虎就肩负起了拱卫长安,抗击河东的重任。

    这事一直搞到四月,才算把正式的命令下达。这段时间,徐卫可没闲着,一驻军解州,就派人四处摸清情况,在李纲默许之下,他手令留守定戎的吴维,将在定戎屯垦的乡兵,立即征发三万人过来。他为这么赶?趁着开春,赶紧把小麦种下去,等到秋收,口粮不就有了?有饭吃就有力气,再给把朴刀,练些时日,战力不就也有了?因此,等到陕西宣抚使司正式公文下来之后,徐卫都忙得差不多了,留下部分兵力驻守之后,引军班师定戎。

    虎捷乡军出征,是去年年末的事情,一晃眼过去五个月。等徐卫回到定戎,各项重建事务早已经搞得有声有色,他先没回家,从城镇开始。到两处屯垦大营都视察一遍。确认无误之后,才回到了知军衙署。

    这衙门当初被白额兽占据,官军进城时,这厮一把大火烧起来,若不是抢得及时,恐怕徐卫一家子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在地方士仲富商支持下,衙门是最先修整,如今又粉刷一新,以至于他都有些认不出来了。转过大堂二堂,跨进后院时,徐卫正瞧见张九月领着两个仆妇忙碌。中庭的石桌上堆着不少东西。她们正在朝里搬运。突然见到一个黑不溜秋,全身铠甲,浑身杀气腾腾的人进来,两个仆妇骇得惊叫一声。

    张九月回头一瞅,刹那之间。那眼里闪过各种情绪。惊喜、感伤、关切,凡此种种,最后都化作一脸的柔情,快步上前执住丈夫的手紧紧握着,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口,最有只挤出一句:“你回来了。”

    新婚燕尔的,徐卫就领兵出征。能不想老婆?可看着九月眼里那闪动的光芒,生生把些心猿意马压住。点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