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阀(默然)-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卫面带笑容,俯下身去,一一拉着他的军官们,从那一双双粗壮有力的大手中,他感觉到了力量。
“大王,弟兄们想你啊!都盼着大王带领我们打回家乡去!”,一今年逾五旬的老兵拉着徐卫的手,竟掉下泪来。自从徐卫到兴元府以后,他就很少出现在秦凤地界了,这些他一手带出来的弟兄如今看到他,如何不激动?
徐卫没有说话,只是尽可能多地去握那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当然,敢围到他面前的,都是秦凤军中的军官,追随他东征西伐多年的老兄弟。普通士卒虽然也激动不已,却是万万不敢奢望的。
张宪、杨彦、吴磷等人率领一众军官拼命挤进来,安抚众军道:“弟兄们!大王至此是有要事,且先让开道!”,军令如山,可不是开玩笑的。很快,将士们便闪开一条道来,以供徐卫等人经过。紫金虎见将士们热情很高,心中一动,对张宪道:“宗本,你马上集结部队到校场。”
这处军营里,有马步军将近七千人,张宪得令后,并不问原因,马上传达。
秦凤军的训练有素很快就表现出来,七千人一旦得令,都在各自统兵官的带领下往校场集结。以营为单位,迅速列队。
等到徐卫下马,脱去大氅,稍坐片刻之后,率领三司将帅登上校阅台时,下面七千将士已经排得整整齐齐。
三司将帅立在他身后,紫金虎一人上前,话没说,便先抱拳四周。将士们难掩心中情绪,欢声雷动!
但当他双手一按,以七千之众,顿时鸦雀无声!
“弟兄们!”,徐卫的声音铿锵有力。“自打收复全陕以后,你们厉兵秣马养jīng蓄锐!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驱逐北夷!还我河山!”,有军官带头喊道。
顿时,七千将士同声发喊,驱逐北夷,还我河山! 声震屋瓦,直入云霄!
“对!驱逐北夷!还我河山!你们,都是追随我多年的弟兄!你们之中,有河北人,有河东人,有陕西人,有河南人!而这些土地,除陕西之外,都还在北夷手里!我们厉兵秣马,养jīng蓄锐,就是等待时变!方才,我入营时,你们中有人向我陈情,说是盼望打回家乡去!是也不是?”
“是!是!是!”将士们虎吼。
“那我就告诉你们!这个时机快到了!nv真人在陕西失利,他们知道在我英勇西军将士面前,他们绝计讨不到半点便宜!所以,nv真狄夷将进攻重点转到了襄汉地区!可是”在神武前军和神武后军两支兄弟部队的顽强抗击下,金军两次铩羽而归!现在,金军的力量正所谓强弩之末!而我们,又得到了契丹人的响应,届时,辽军将会和西军一道,发起东征!所以!军中河东的弟兄们!你们回家的日子快到了!”
此话一出,全场沸腾!士卒们背井离乡多年”家人是否还在?祖坟是否完好?这是他们最牵挂的事,多少年来,他们只能在梦里见到的景象,很快就将成为现实!
在营房里,将帅们还在为刚才徐卫的话而激动,尤其是河东籍的将领们。比如王彦,此时仍旧激动不已”连声道:“娘的!娘的!盼了好多年!终于要打回老家去了!大王,你说怎么打!”
徐卫坐了下来”笑道:“子才,士卒激动可以理解”你一路守臣可以沉住气。”
同袍皆笑,王彦这才收拾住,众将坐了下来。徐卫晃眼一看,都到齐了,遂道:“此番,召你们三司弟兄来,就是商量进军河东。此前,契丹人派出使看来问,他们打算开chūn之后东征,问西军能否配合,我向朝廷请示,已经得到批准。”
“好!太好了!”
“大王,如何只召三司?这次出兵,以我们三司为主?”秦凤经略安抚副使兼兵马都总管张宪问道。
“嗯,正是这个意思。我不能把西军都拉出去,第一是没有必要,第二是消耗太大,第三………徐卫解释道。
“第三,是要防着党项人,和,契丹人。”马扩接过话头。这话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因为政治上虽然结成同盟,但从军事角度出发,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卧塌之侧,这始终是个潜在的威胁。
“所以,此次进兵河东,就以秦凤、永兴、两兴三司部认为主。适当配上一些番兵和弓箭手。预计总兵力六万左右,基本之战略目的,在于渡过黄河,夺取河中府、平阳府、绛州、慈州、隔州等地区,在河东打出一块缓冲地带,也给河东义军开辟一块根据地。当然,这是底限,到时看战局发展,再作更改。”
说完了战略目的之后,徐卫又问道:“基于这个目标,诸位有何看法?”
杨彦是永兴帅,最靠近河东,所以并先发言:“大王,诸位弟兄,据查,现在坐镇河东的金军将领是我们的老对手,韩常。”
“不是马五么?”张宪问道。
“不是,马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我军收复全陕以后不久,他就被调离了。现在韩常作河东安抚使兼诸路兵马都总管。韩常以擅守而著称,所以他在河中府善加经营。除了浮桥壁垒之外,更布置了重兵。如果想要正面攻过去,可能有些难度。”杨彦汇报道。
“你是说,如果我们想从浮桥过黄河不现实?”王彦问道。
“正是,不止如此,就算我们从风陵渡坐船过河,成功的机会也不大。韩常已经把河中府打造成了铁墙铁壁。嗯要过河,得费些手段。”杨彦道。
王彦在地图上一指:“那就从陕州渡黄河,前后夹击,夺取河中府。”
“不行,如果从陕州北渡,那就隔着中条山,韩常以守出名,他也会想到这一点。”杨彦摇头道。
徐卫遍视众将,见永兴经略副使吴磷一直没发言,遂问道:“唐卿有何高见?”
吴磷大概没想到大王突然点他的名,一怔之后,起身道:“大王,卑职倒是有个想法,就是不知的……,…”
“有就说,这是会商,无论对错好坏,都说出来,大家讨论。”徐卫点头道。
“卑职认为,强攻黄河就算成功,恐怕伤亡也大。不如兵分两路,一路正面佯攻,吸引韩常的注意,一路出潼关,经陕州,入河南。迂回到郊山一带,从河清河阳渡河,然后溯沁水而北上,进攻泽州平阳一带。这一路一旦成功,那么河中府之敌就后院起火,纵使不逃,也会军心大luàn。”吴磷说罢,打量着众人的反应。
王彦早年一直追随徐卫征战,听了吴磷这个意见之后,咧着嘴道:“从河清河阳渡河?这怎么听着有些耳熟?”
杨彦马上接过话头:“当年,老太尉率领大军拒粘罕,金军就是从河阳渡过黄河,劫掠河南府。”他所说的老太尉,便是指徐卫的老子,徐彰。
“这倒也是个办法,但是我军总兵力只预计六万,一分兵,则更少。万一,“”,王彦有些担忧。
“你莫非忘了此番我们并非孤师作战?”徐卫笑问道。
“辽军会从横山以北向东进攻,其主攻方向,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前辽的东胜州、云内州、丰州,这西三州。这一地区毗邻燕六十州,足以威胁到nv真人中枢。因此可以预见,金军必然将主力放在对付辽军身上。这就大大减轻了我军的负担。”
“但是大王也不要忘了,西军动手在先,我们首先就吸引了金军的注意。”王彦提醒道。
“这个我晓得,但你还忘了一桩。”徐卫笑容仍旧。
王彦皱着眉头想了许久,突然一拍桌子道:“走了!还有河东义军!大军出动以前,先让义军搅luàn河东!我军便可混水摸鱼!”!~!
第六百八十五章 势如破竹
第六百八十五章 势如破竹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yù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chūn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的杜子美,安史之luàn时避祸于四川。当他听闻唐军收复了河北河南的消息以后,即兴写下了这首流传甚广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不过,要是他生活在宋代,此时恐怕就得准备写《闻官军收河东》。
从建武九年冬月开始,徐卫就着手准备东征。他命秦凤、永兴、两兴三司各自拿出存粮,又从四川征调了一部分,双从四川都转运使赵开,陕西转运使刘子羽手里nòng出一笔钱,再加上宣抚处置司的储备,解决了钱粮问题,都往同州发运。
因为这回出动三司兵马,所以他不得不亲自带队。大军出征之前,最紧要的,莫过于安排好家里。他为川陕最高长官,他一旦出行,按制度,就该宣抚判官主持宣抚处置司的日常事务。可万俟卨当家,他能放心么?
于是,这次出征,他决定马扩和张庆都留守。如此,一个参谋军事,一个主管机宜,应该能在宣抚处置司里牵制着万俟卨。其实,徐卫一直很想拉拢张浚。其实说起来,张浚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但此人胜在中正,不偏不倚。尽管作为中央派员,而且是文臣,他对徐卫应该有些本能的东西。
但共事这么久,徐卫发现,此人行事,但凡于大局有利的,他都能支持,而且还能变通。不会像万俟卨那样,为掣肘为掣肘,为反对而反对。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跟徐卫一直若即若离,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安排好内务以后,徐卫就派人前往河西,给辽军主帅萧斡里剌打招呼,言西军已经准备就绪,预计二月下旬发动进攻,让辽军相机而动。同时也提醒萧斡里剌,防着党项人一手。从宋辽bī迫西夏割地到现在,这么久的时间,nv真人没有任何反应,这十分反常,一定要小心。
萧斡里剌收到消息后大喜过望,对于徐卫的忠告,他也听进去了。遂决定,此番东征,由自己亲自率领都部署耶律燕山,都监耶律铁哥出征,留兵马副都元帅萧查剌阿不坐镇河西,以防有变。并回复徐卫称,如果西军果于二月下旬发动进攻,那么辽军就将在三月上旬出发。以此,扰luàn金军视听,干扰其部署。
宋辽两军磨刀霍霍,准备着复仇雪耻。而此时,nv真人在干什么?
在西夏被迫割地求和,脱离大金国之后,nv真人渡过了他们立国以来最忐忑的一段时期。正是因为大金无力救援党项,才导致了宋、辽、夏三方结盟。这对大金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再没有眼力的人也不难察觉,接下来,宋辽双方恐怕就要开始反攻了!
兀术自然深明这一点,在决定不援党项之后,他就开始jīng心布置防务。他判断,契丹人得了河西,那么就不会再从漠北过来,最有可能的进兵路线,就是从横山以北,借道夏境,从旁斜攻燕云。而徐卫,则有两个可能。第一,是出虎牢关,攻略中原,以期建立收复故都东京的大功;第二,则是渡过黄河,进兵河东,配合契丹人。这两种情况的可能xìng都比较大,但兀术以自己对宋廷,对徐卫的了解,认为徐虎儿最最可能的,怕还是进兵中原。因为相较于河东这三晋之地,中原意义更重大一些。
于是,兀术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原来布置在西线,防备耶律大石的部队调入燕云,与常驻燕云的金军jīng锐一道,分区驻防,重点则放在西三州。紧接着,他命令留守东京城的乌延蒲卢浑,加紧防备。
第三件事情,兀术考虑到,虽然徐虎儿最有可能进兵中原,但也不能不防河东。于是,下令给河东安抚使韩常。
腊月初七,同州,蒲津渡。
自从前些年“礼送”金军出境以后,西军和金军就隔着蒲津大浮桥对峙。这座大浮桥,是唐代兴建。当时,为了架设这座浮桥,唐王朝可谓倾举国之力,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蒲津浮桥开建之前,计划两岸各用四头,共计八头铁牛作为固定地锚。光是这铁牛,每头就达八万斤重!连同牵牛的铁人,固然船只的铁柱,串联船只的铁链,以及铁山绞盘等物,修建蒲津浮桥所用的铁,就占当时全国生铁产量的八成!
可以说,蒲津浮桥,就是唐代的“三峡工程”!
从浮桥建成,一直到现在,四百多年过去了。河东陕西的人民,靠着这座大浮桥往来,在人们的印象中,它几乎已经不算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与山川一般不朽。然而,世事无常……
傍晚时分,天sè已经暗下来,长长的浮桥静悄悄地飞架在黄河之上。在河西岸的壁垒之上,西军官兵们仍旧和往常一样,来回巡弋,偶尔抬头看向对岸,也是下意识的动作。因为此处已经许久不闻金戈之声了。
“哎,桥上是不同有人?”有巡逻的士卒突然停下了脚步。
“哪儿呢?没看着。”同伴们也停了下来,带队的队将闻声眺望过去,但黑洒灯瞎火的哪有什么人?不过,为了谨慎起见,他们还是留在原地仔细看了好一阵,确认没有异常情况之后,才继续巡弋。
又过一阵,天sè越发暗了,这腊月间,天一黑就伸手不见五指。当刚才那支巡逻队伍完成巡防,打算换班时,那士兵又叫起来:“不对!桥上就是有人!”
“不是,兄弟,你夜光眼呐?先前你就说看到人,这会儿更暗了,你怎么看的?”同伴讥笑道。
“我这眼睛晚上真能看见一些,桥上真有动静!”士兵坚持道。
“行了!别luàn说!回去!”队将喝了一声,带着弟兄下了关城。另外一支队伍马上上来接替巡逻。
这一队下城以后,还没来得及走远,城上突然叫了起来:“桥上有人!桥上有人!”随后,尖锐的号角声大作!
那队将骇了一跳!怎地?那厮还真能晚间视物?没空多想,又带着原班人马冲上城去!一把拉过那士兵,喝道:“再看!”
士卒瞪大眼睛远眺,厉声道:“有人在桥上堆放东西!”
“怎么回事?什么情况?”值夜的军官冲了上来,大声问道。
“长官!桥上有动静!”官兵们七嘴八舌地喊道。
“什么动静?什么动静?”军官连声问道。
“桥上有人堆放东西!都堆到二十几丈外了!”那士兵大声回答道。
“二十几丈?二十几丈外你都能看到?这,这天都黑了!”军官有些不信。
队将慌忙解释:“统领官人,这厮真能晚间视物,方才就是他首先发现了异常!”
那统领一听,不再犹豫,断然下令道:“部队上城!点火!准备迎敌!”军令一下,本已经准备休息的守卒们cào了器械就往关城上抢。可一直到所有人员就位,仍旧不见敌军进攻。但是,无论官兵,谁也不敢大意,这座蒲津浮桥是联通河东与陕西的要道,金军一旦攻进来,可就进入关中平原了!
可左等右等,等得一些人困意都上来了,却还是不见有任何敌军进攻的迹象。那统领狐疑起来,正考虑着是不是派一队人马上桥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立马就出事了。首先,是那个夜间能视物的士兵发现从东岸腾起一片星星点点的火光。
紧接着,不少士卒开始喊“火!火!”当大桥上窜起一片火光时,所有人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金军在烧桥!他们要烧掉这座浮桥!
建武九年腊月初七,河中府金军趁夜火烧蒲津浮桥。这是韩常承兀术之命,下令河中府守军干的好事。大唐倾举国之力建造,四百多年来沟通河东陕西,代表着力量与智慧的蒲津大浮桥就这么被一把火给烧毁。nv真人肯定不知道,当初为了修建这座浮桥,大唐动用了多少人力和财力,他们肯定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修成这座浮桥而贡献了力量和智慧,他们更不会知道,这其实代表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开拓进取。所以,一把大火,烧了个稀烂。
金军企图借烧毁浮桥,来阻挡西军渡过黄河,进兵河东。消息被火速报给杨彦,杨大闻讯震惊,又立即报到兴元。徐卫知情后,也深感意外,金军几时自认沦落到要靠烧桥来阻挡西军的步伐了?
但老实说,蒲津浮桥一毁,确实给西军造成了困难。这么一搞,西军想要渡过黄河,几乎就只能靠坐船了。这还没开打,金军就先给了一个下马威。有人问,金军烧了浮桥,我们的作战计划是否要更改?徐卫牙一咬,不改,一切照旧!
为了提前给东征作准备,也为了报复nv真人烧毁蒲津大浮桥,徐卫派人秘密潜入河东地界。号令各路义军,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前,在河东境内四处出击,不求其他,但求给金军制造麻烦!
河东的义军当初大小数十支,其中两支最著名。一支就是从前帮助徐卫参与平阳保卫战的邵家兄弟;另一支,就是平阳城陷落之后,逃出去的没角牛杨进部下拉拢人马起事。这几年,nv真人在河东围剿得很凶,许多力量弱小的义军,不是被歼灭,就是投降。其中邵家兄弟的残部损失最大,已经许久听不到消息,要么是被灭了,要么就是藏在深山里了。而从虎儿军残部发展起来的这一支也在苦苦支撑,多次给徐卫发来消息“河东义师数十万,皆打徐字旗号,愿公早渡。”
现在,他们终于盼来了。因此,当徐卫的使者一到,传达命令以后。义军将士无不感jī涕零,遂于腊月到正月之间,多次发动攻势。袭击州县,侵扰金军。最初,金军以为这是luàn贼们在抢夺过年货,没太在意。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们坐不住了。一位从燕京下派到河东来,担任隆德府知府的金官,走在半道上,被义军截杀,满mén遇害。算起来,这位没到任就归西的知府,还算个远房宗室。所以影响极坏!不等燕京下令,韩常就组织兵力狠命围剿,发誓要将这伙luàn民杀尽!
河东开始动luàn,而与此同时,西军已经在开始往同州集结。二月中旬,秦凤经略安抚司,永兴经略安抚司,两兴安抚司三路正军,再加上番兵,弓箭手,总计六万三千马步军集结于同州。
徐卫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河东籍的两兴安抚使王彦,在全军面前慷慨陈词,号召将士们无惧牺牲,打回河东老家去了!全军上下,由是士气高涨,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作鸟人,飞过黄河去!
随后,徐卫经过慎重考虑,以永兴经略安抚副使吴璘,率领一万八千人出潼关,经陕州,入河南府,执行原定的计划。而他自己,则指挥剩下的部队,准备“强渡”黄河。
与事前预料的一般无二,金军在河中府设下重兵,西军几次组织舟师从蒲津关和风陵渡两处强渡,都被打了回来。从此以后,徐卫开始“消极”,时常隔两三天才组织一次试探xìng的进攻。
而另一头的吴璘,进展就顺利得多了。他率领一万八千兵马,其中永兴帅司的部队有梁兴司有数千人,他自己亲掌的部队四千多,以及徐卫调给的番兵和弓箭手数千。出潼关,经陕州,入河南府,一路通行无阻。
到了洛阳时,守将杨从义还特地赶至军中慰问,以壮声威。吴璘所部很快赶到北邙山下,经过仔细侦察,确认对岸没有金军驻守,遂选在河清县和河阳县之间渡河。杨从义给予了大力支持,数日之内,征集数百艘大小船只,使得吴璘所部一天就渡过黄河。
过了黄河以后,第一个目标,就是怀州。怀州地小,所驻的金军也极为有限。当吴璘部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怀州城下时,怀州知州早就吓破了胆,没怎么费事就攻破城池。所谓兵贵神速,打的就是一个措手不及,拿下怀州以后,吴璘并不丝毫停留,马上挥师北上,溯着沁水往上打。
三月上旬,兵临泽州阳城县,县中有金军千余,见宋军突至,紧闭城mén坚守。吴璘劝降不成,下令强攻。打了一日,城池不下,吴璘命部将梁兴亲自带队,限期破城。将士们齐心协力,攻破城池,投降金军全部被杀。
拿下阳城县以后,吴璘没有马上北击,因为隔着沁水,就是泽州州治所在的晋城县。阳城县丢失,泽州金军必来相攻。他遂令部队于沁水西岸扎营,果不其然,第三日,泽州州城里的金军就出现在沁水东岸。
吴璘本以为要打一仗,谁知道,第四日清晨一看,对岸的金军全没影了。
“这却是咄咄怪事,怎地一夜之间,跑了个干净?”沁水西岸,全身戎装的吴璘捋须道。
“想是畏惧我军,逃遁了。”梁兴在旁答道。
吴璘摇了摇头,不至于,金军还没有脓包到那个地步,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变故!否则,不至于如此!
“罢了,既然敌军自遁,传令部队收拾器械,准备北上!”吴璘朗声道。说罢,刚转过身,便听士卒发喊,说是西岸有兵马出现。
他猛然转身看去,果见西岸一片人cháo涌来,其中还间杂着旌旗。等一阵,两军隔河对峙,吴璘部的将士们赫然发现,对方打的居然是徐字旗!当时,将士们还没有在这个“徐”字上多想,直到对方派出人隔河喊话。
“对岸是哪家的部队!”
堂堂之师,自然不用藏头lù尾,马上就有军官喊道:“我们是陕西部队!你等是何来路!想来送死?”
“可是徐招讨的部队?”对方大声问道。
“徐招讨?哈哈!尔等这是哪年的黄历!如今我们大王早已晋封郡王,不作招讨了!”军官大笑。
那人立即打马回去,不一阵,只听东岸一片欢腾!那些士卒都欢声雷动,场面热闹!这却把西岸的西军闹了个一头雾水,怎么回事?吴璘见状,猜测着这莫非是河东义军?
果然,立马就有人隔河相呼:“长官!我等是义师!原是平阳城杨进旧部!”
吴璘一听,大喜过望,亲自发声呼道:“既是杨进旧部,便是我等袍泽兄弟,可速速过河来!”
对方应下,表示马上过河会师。吴璘转身往营区走去,扔下一句话:“小心戒备,恐防有诈!”梁兴会意,密令部队弓箭不得松弦。
不一阵,对方开始渡河。不过这支部队虽然号称义军,但他们似乎看出来西军有防备之意,所以过河之时尤其小心,不亮兵刃,不执弓箭,为的就是不让西军多心。
他们这支部队约有三四千人,还是用了好大一阵方才全数渡完。几个为首的找到梁兴,询问统军将领姓名,得知是吴璘以后,都笑道,原来是吴都统之弟。因为吴玠生前,曾经担任过徐卫的都统制,所以这些遗留河东的孤军,仍旧以都统相称。
第六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逃
第六百八十六章 望风而逃
几名义军首领,在梁兴引领下进入吴璘的牙帐。这些人基本上都能保持一套完整的披拔挂,另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脖子上都缠着红巾。吴唐卿一见,就知道这些人应该是河东义军中的一支,红巾军。据说,河东义师中实力最强的有两支,一支是活动在河东南部的红巾军,另一支就是活动在太行山一带的邵家兵。
进入牙帐后,这些义军首领们见吴璘的大帐里武士林立,威严肃穆,因此不敢小视,纷纷俯首。梁兴介绍道:“这位便是永兴经略安抚副使,吴经略。”
“卑职见过经略相公!”几名义军首领执礼甚恭。
吴璘此时已经解除对他们的戒备,因此道:“罢,坐吧。”
几名义军首领坐下,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其中有两个为首的,一个叫郑普,一个叫黄守。吴璘听会了们名号耳熟,问道:“你二人举义之前,是作甚勾当?”
郑黄二将对视一眼,都露出悲戚的神sè。那黄守四十多岁,极壮实,抱拳道:“吴经略容禀,我与郑普昔日都是陕华经略司军官。当年,招讨相公回师关中以后,我二人随杨进杨守御坐镇平阳。我为都头,郑普为指挥使。”
听他们一提,吴璘恍然大悟,疾声道:“可是平阳城破时,脱逃出来,揭竿举义的?你们后来还到过陕西,受到大王接见?”
“正是,昔年我等入陕西见招讨相公,禀报了杨守御殉难之经过。招讨相公命令我等回来河东,好生经营,以待大军东征。没曾想,这一等便是数年之久……”郑普说着,眼眶已经红了。
红巾军,就是当年金军攻破平阳府时,从城里逃出生天的虎儿军军官一手组建的。他们一直打着“徐”字旗,以紫金虎旧部自居,在河东声势很大,跟邵家兄弟的义军南北呼应,很让nv真人头疼。但近两年,nv真人围剿得很凶,红巾军被迫分散,伤亡惨重。从最盛时的七八万人,锐减到现在的三万余。两月前,徐卫的使者入河东,联络各路义军,命令他们四出袭扰金贼,为大军东征作准备。河东义军由是振奋!此番,郑普黄守恰巧yù图泽州,正好碰上了吴璘。
当郑普将这桩桩件件叙述时,吴璘也不禁感叹道:“你们不容易啊。”西军在陕西呆着,饿了有公粮吃,冷了有衣袄穿,每月还按时领军饷,各sèjīng良器械让人眼花缭luàn……而义军在河东,一切都得靠自己,还时时处在nv真人的追杀之下,他们顽强地挺过了这么多年,实在不易。
“幸而,我们这些弟兄终于挺到招讨相公再入河东!”黄守的这句话大概代表了义军的心声。“此役,愿作大军先锋,为光复河东,尽绵薄之力!”
而这,正是吴璘所需要的。他立马问道:“你们久在河东,可知北夷虚实?”
“回禀经略相公,太原一带有金军重兵防守,各路义军从来没有能接近此地的。另外就是河中府、解州、绛州也有jīng锐金军驻防。据说,韩常最近也到了河中府。”郑普道。
吴璘来了jīng神:“哦?韩常也在河中府?”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要占领泽州几乎没有问题。泽州一下,就威胁到河中府金军的后路,其必luàn无疑。如果此时,他率军往西,去进攻河中府金军的后背,当然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相比起来,不如直接往北,进攻平阳府。因为这个地方,是河中府金军北撤,以及太原金军南下的必经之路!只要他堵在这里,一来可以断绝韩常北逃之路,二来也可阻挡太原之敌南下增援!实是一举两得!
吴璘倒也果断,一念至此,立即道:“此番破贼必矣!”
河中府,府城所在,河东县。
郑普说得没错,韩常确实人在河中府。在接到兀术的命令,烧毁蒲津大浮桥时,他就来到了河中府,亲自监督此事。烧毁浮桥之后,本yù回太原,但恰在此时,西军发动了进攻!此时,他才察觉到,都元帅的判断有误!徐虎儿的目标,不是中原,而是河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