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默然)-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多时,二将风驰而至,徐卫令道:“你二人率三千选锋马军到后头去警戒,若遇金军追骑,务必挡回。”

    二将轰然应声,正要走时,他又道:“这两年间,马军操练日久,你们要拿出手段来。”从当初谋鄜州无功而返后,一年多将近两年时间,虎儿军一直在狠抓训练,尤其是马军。紫金虎将折可求调给他的几员马军骁勇都委以重任,就要希望能打造一支可以和金军骑兵抗衡的马军。陕西三路招讨司中,他的兵力不是最多的,但骑兵却是规模最大的。当初徐绍刚来陕西时,曾经问过徐卫有多少部队,他当时回答,马军有七千,可战者也有五千之众。时至今日,徐卫麾下,可以作战的马军,已经超过这个数。这对以步军为主的宋军来说,是非常少见的。

    “大帅放心,金军若来,卑职断不叫一骑追上。”李成卫朗声道。这句话让素来凶狠的杨再兴也不禁为之侧目。

    李成卫在狮子口遇袭时,率突火骑数次冲击金军,后终于兵力悬殊而中止。然此役,李成卫本人手杀数十人,没有一处战创,让杨再兴,杜飞虎等军中悍将也刮目相看。

    却说杨李二将引了三千马军,越过大军和百姓,到后头警戒。骑兵本来就是拼个风驰电掣,此时尾随大队放缰慢行,使得杨再兴这员猛将意兴阑珊。

    看了身旁的党项人李成卫一眼,他有些挑衅地问道:“李统领,据说狮子口一役,你手杀数十人,无一处战创,是真是假?”

    李成卫素知杨再兴在军中的威名,号称是徐大帅麾下头号悍将,从无敌手。后来他引五百精骑来援,也见识了他的手段,果然不凡。但此时对方出言挑衅,他也不毫不示弱,笑道:“区区小事,不值一提,纵是卑职再勇,也无法挽回大军颓势,不说也罢。”

    杨再兴哼了一声,昂首道:“军中,只有大帅跟前的杜飞虎可以和杨某一较高下,既然李统领也有些手段,找个机会切磋如何?”

    “杨统制有令,卑职安敢不从?但有机会,卑职定讨教两招。”李成卫针锋相对道。

    杨再兴闻言,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笑了起来,李成卫亦笑。然笑声未止,他突然回过头去看了片刻,朗声道:“统制官人,咱们也不须亲自比较,这后头金军追上来了,你我率三千马军迎上去,看谁杀得多,如何?”

    杨再兴回首一望,果见后面尘头大起,隐约传来马蹄声,遂淡然应道:“这样也行,我想,以你李成卫在军中的名声,也不至于虚报。”

    这话却触了李成卫逆鳞,切齿道:“今天便叫杨统制知道我手段”语毕,高高举起了长枪,调转马头向侧面迂回。

    杨再兴狞笑一声,跟了上去。那三千马军立时调过头来,原地布成进攻队形。骑士们紧握手中兵器,看到那烟尘愈浓,马蹄声愈响。

    不多时,那滚滚烟尘中,闪现一片精骑来

    完颜活女一马当先,早望见了这支马军。仅以目测,他估计对方与自己兵力相当,但这并不重要,就算对方兵力强于我又如何?论马上功夫,西军还差点意思

    他举起兵器,让部队渐渐停了下来,借以蓄力。趁这个空档,金军骑兵中不少人已经眺望到前方正仓皇西走的大队人马。只要击溃面前这支马军,一件大功,就唾手可得了

    'w w w 。bxwx。'

    

第四百七十七章天授之地

    第四百七十七章天授之地

    凤翔府,幸厔县。

    幸厔是凤翔东部第一县,位于渭水之滨,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大金陕西都统耶律马五,率三军帅,七万户,数十员猛安,集结步军六万,马军两万,其计八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当然,这八万大军里面,真正的金军,包括女真本军、渤海军、奚军、契丹军、汉军,有三万多人,其他的都是汉签军或者河东军。

    鄜州的大捷,使得金国在陕西的最高长官完颜娄宿,不得不将兵权交给马五,甚至让自己的儿子也追随在他的帐下效命。这正是这一战,重创西军锐气,极大地鼓舞了金军的信心,使得马五在金军中树立起了高度的威望。因为在这之前,能把西军,尤其是虎儿军击溃,注意,还不是击败,是击溃,从来没有。

    而马五本人也踌躇满志,知道这回就看自己了,收取陕西全境,打通入蜀的通道,创立不世之功,舍我其谁?作为一个契丹人,能做到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在马五的战略中,往西走,不仅仅是为了追击西军残部,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拿下凤翔府,作为日后进攻陕西西部和入蜀的前沿根据地。

    现在,他距离这个前期目的已经不远了,因为脚下便是凤翔府的地界。马五精通汉学,他知道“风鸣歧山”就发生在脚下这片土地上,他还知道,这里诞生了周王朝,孕育了今天中原文明的萌芽。他甚至知道,中国的典章礼乐制度,道德行为规范,法制文明,政治文明,几乎都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

    有鉴于此,占领凤翔府不光是出于军事上的目的,对于马五本人,更有满足内心强烈报复**的初衷。他不是报复徐卫,因为他首次作为最高指挥官跟紫金虎正面对决就取得大获全胜。他要报复的,是大宋,这个背信弃义,摒兄弟之盟,助金灭辽的小人之国。

    马五是受过正统儒家教育的契丹人,他对辽国的覆亡深感痛心。虽然他降金,在儒家十分重视的“节”上有所亏损,但是他时时刻刻想着要替女真人扫灭南朝。或许就是为了慰藉他心中“大节有亏”的不安。

    鄜州大捷,吹响了金军收取全陕的号角,更点燃了马五的希望

    渭水之滨,旌旗满野,金国大军挥汗便成雨,投鞭即断流。说来也巧,此番金国大规模对宋用兵,其实根本没有考虑西路,将主要力量都放在完颜兀术的东路军攻中原江南上。可没想到,西军大举反攻,又在鄜州一败涂地,这个机会金人怎么肯放过?

    消息传回金国时,女真的贵族宗室们甚至惊讶地预测,难道灭宋就在明年?

    耶律马五一身锃亮的铠甲,外头披着一领由雪狐皮制成的大氅,一片纯白,非常扎眼腰里挎把弯刀,手中执条马鞭,虽然行军途中不曾言语,他脸上,不自觉就流露出雄心万丈的模样。这份骄傲,恐怕跟另一位在西域重建辽国的契丹人比起来,也不逊色。

    看着满野的军队,又回想起前些日子在鄜州的大捷,马五有足够信心轻取凤翔府。据张俊说,他和姚平仲率领了六万大军攻打鄜州,后来根本清扫战场,统计战果,金军评估姚平仲逃出去的只有一万多人。徐卫出征的兵力虽然不清楚,但鉴于陕北的地形不利于大兵团推进,估计他的兵力也不多,逃回去的也极少。

    西军的实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否则,他们也不会放弃坊州、耀州、京兆府。撤往凤翔府恐怕也是权宜之计,只要金国大军一压境,他们只有继续逃跑的份。得了这处战略要地,金军就不用再依靠延安府作为立足的根本了。

    “活女归来。”部将的声音将他从思绪拉了回来。抬头眺去,果见前头一支马军蜂拥而来,正是活女率领的四千精骑。不过,这晃眼一看,似乎没有四千?怎么回事,遇到伏击了?这厮当初在华州让紫金虎战败,别说这一回追击残敌也摔个跟头吧?

    不多时,活女单骑奔来,至他面前五步勒住缰绳。看活女这副形容,马五就知道他们刚经过了激烈的战斗,因为活女的头盔都不知让谁挑飞了,铠甲上也是血迹斑斑。

    “都统,我率四千骑沿渭水追击,至郿县境内追上人西军残部。然西军一支骑兵断后,我部与之交锋,被阻挡下来。”活女面无表情地报告道。

    马五眉头一皱,问道:“那你怎么又调头回来了?”

    “见我军追上,西军唯恐有失,又派一支马军来援。激战中,一长身阴面的西军骁将,使丈长铁矛一支,所向无敌,许是当日救援徐卫者。又有一番将,或是党项人,使长枪,刺死我猛安一员。末将见其势大,不得不引军暂退。”活女说道。

    马五倒也不以为意,谓左右笑道:“这马上功夫,素来是我们北方人自诩的看家本事。没想到,如今宋人也猢狲效人,学了个有模有样。”

    左右将佐皆大笑,马五转头对活女道:“无妨,你且归队,待我提大军收了这凤翔府,自然还有跟西军交手的机会。”

    活女本来以为,自己小挫归来,都统必然责罚,没想到连句重话也没有,心中倒诧异得很。其实他哪里知道,如今的耶律都统,根本不在乎这小打小闹的得失,他眼里看的是陕西全境。

    不说马五这头引大军前来,却说徐家三兄弟和姚平仲引西军残部一路西撤,本来,其目的地,是凤翔府城。但金军来得极快,既然对方的前锋马军已经追上我们,那金军主力也就不远了。

    西军又带着百姓撤退,脚程自然没有敌人快,如果非要撤到府城乃止,那这一路上只怕会被金军杀得伏尸遍地。此时,徐洪就提出了,留一部分兵马阻击金军,其他的会同百姓往府城撤。

    这个任务,姚平仲有心无力,他手下只有一万余兵残兵败将,且多伤员。徐四徐五手里,倒有三万宣抚处置司直属部队,本来这个任务应该由他俩兄弟承担。但徐卫坚持把责任揽了过来。

    两位兄长和姚平仲都劝,说你有伤在身,而且这回南路讨司又损失严重,再者,你是都统制,还是赶紧到凤翔府去坐镇指挥吧。

    但徐卫坚持己见,首先,他认为这里是他的防区,守土抗战他责无旁贷。其次,鄜州失利,他深以为耻,自愿为大军断后,聊尽绵力。虽然在狮子口,他折了两万兵,但留守后方的部队尚有两万七千人。当然,这没有包括他留在保安军的一万兵力。最后,现在后力最强的,就是徐四徐五手中的宣抚司直属部队,他们应该赶紧到重要关口驻守,以备局势持续恶化,这才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他现在仍是陕西都统制,徐洪等人犟不过他,只得答应。当下决定,西路招讨副使姚平仲引军会合百姓及各军伤残往凤翔府撤退。徐胜徐洪引宣抚司直属部队去宝鸡,驻守大散关。

    关中之所以叫关中,是因为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西有散关。散关,就是大散关,控扼川陕交通要道,这里是入蜀必经之地。如果徐卫在前头失利,徐四徐五还可以扼守大散关,阻止女真入蜀。

    商议停当,各军便要分头行动,徐卫离了军队,策马前行。至一处车队时停下,这支车队载的都是南路讨司官员家属。

    掀起一辆马车的帘子,里头坐着两个人。大人是名年约三旬的**,衣着虽朴素,却难掩丽质,粉黛虽不施,亦不无妨艳丽。更兼为人母后,愈加成熟,正是徐卫结发妻子,张九月。而她怀中抱一女童,不到两岁,已能说能走,穿一件鲜红的棉袄,脖子上挂个玉锁,映衬得一张粉嫩的小脸煞是可爱。这孩子随母,虽只一岁有余,却已然是个小美人胚子。

    “九月,金军追上来了,现在百姓家属都跟熙河兵撤到凤翔府。三姐的车就在后头,一路上你们互相照应。为夫要留下来断后。”军情紧急,徐卫没有多余的话。

    张九月闻听此言,花容失色,移坐到车前,惊道:“官人身上箭创未愈,他们怎能让你断后?”要知道,她是将门虎女,徐卫回到长安时,身中两箭,她尚且不惊,知道行军打仗再所难免。但此时,她却忐忑不安,因为她知道留下来断后要担多大的风险

    “别说胡说,我是都统制,我若不愿,没人能强求。军中之事,你多有不明,只需照顾好自己和女儿便是。”徐卫说道。

    张九月明知军令如山,无法更改,此时只得伸出手去,紧紧握着丈夫厚实的手掌,坚定道:“那我和女儿在凤翔府等你”

    徐卫点点头,目光落在女儿身上。徐嫣还小,并不明白爹娘在说什么,一双大眼睛只呼闪呼闪地盯着父亲看。

    紫金虎常年征战,早就心如铁石,但一看到女儿,没来由地心头一痛。张开怀抱,柔声唤道:“幺女,来。”

    徐嫣没看过父亲戎装的样子,好像有些陌生,紧紧靠在母亲怀里不肯动。张九月一见,轻轻推了她一下,说道:“嫣儿,快去让爹抱抱。”

    徐嫣听了,这才边张开双手,边往父亲那里走去。徐卫一把抱过,紧紧搂在怀里一阵,又在女儿小脸上亲了一口,仔细看了两眼,这才递回九月手中。深深呼出一口气,沉声道:“快走吧”语毕,不作丝毫停留,放下车帘,扭头就走。

    “爹……”背后,徐嫣突然放声大哭,张九月只得抱着女儿轻轻摇动诓哄。

    大军化作三路,分走南北,徐卫的部队停留下来,他立即召集统领以上武职,并宣抚处置司参谋参议干事等幕僚,商议阻击方案。

    没有庄严的节堂,也没有威义的大帐,甚至连条板凳也没有,数十名战将官吏席地而坐,共议大事。所有人几乎无异议地认为,如果就在此地阻击金军,那简直是命悬一线。方圆十数里,一马平川,别说山丘,坟包几乎也看不到一个。现在我们两万多兵力,要跟金军主力周旋,不依托地形是绝对办不到的。

    “大帅,郿县境内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但从此地往西,入歧山县境,地势与此地迥然不同,或者能有我军用武之地。”一名原属秦凤军种师中部的战将说道。

    徐卫神色凝重,立马道:“地图。”

    部将取过地图摊在地上,那时的军用地图非常简单,除了城池所处方位之后,只标明了大型的山川河流,众人能从这副图上看到府州县治,各种矿监,以及终南山。但对现在的虎儿军来说,没什么用。

    “此去歧山县已经不远,李成卫,你速派踏白军骑西进,侦察地形,凡有利于防守者俱须回报。同时,遣马军刺探金军进度,随时上报。张庆,此番撤退匆忙,军中器械物资你立即汇总统计,要有详细的数目上来。全军继续西进,往歧山进发”徐卫一连串地下达着命令,众将都屏气凝神倾听。

    次日,徐卫所部入歧山县境。踏白军回报,金军追赶甚急,与我军距离已在百里之内。今天之内,恐将遭遇。其时,军中将领俱惊,虎儿军新败,士气低落,将领们也不免些许消沉。徐卫勉励部下,并未丧志,一众将佐见他带伤在身,仍旧奋起,军心稍安。

    上午时分,部队入歧山县已十数里,斥候上报,金军已经在七十里外。此时,另一支踏白马军方才回报,往前八里地,于渭水北岸,有一曹碑镇,镇西南,有一处地形,可堪防守。

    徐卫闻讯,火带率领主要将领前往查看。

    曹碑镇,据说是魏武曹操在此勒碑以记战功之所,只是时至今日,魏武曹碑已不可寻,只留下了镇名。镇中有百姓近千户,徐卫路过,特意派人前去知会镇中未随西军而走之百姓,言金军将近,或将爆发战事,让百姓暂避一时。

    踏白前军探到的那处所在,在镇西南不到三里。从进入凤翔府起,一路皆是平途,罕见山区。但到了歧山县境,地势渐渐隆起,而至曹碑镇境,愈发明显。

    这处所在,不啻鬼斧神工之作。地形在此处突然抬起甚高,形成一处高台。最特别的处,这处高台很明显地分成上下两层错落,其形状颇似军官们所用的朱记。当地百姓向徐卫报告,这处高台无名,虽然方圆好几里,便其上没有耕地,镇中百姓一般也不用。只有那些不怕事的后生晚辈,背弓带刀常去狩猎,常有猛兽出没。

    徐卫引部将近前查看,见那处高台临近渭水,与对岸的终山大山相呼应,但背后,又是一片坦途。据说,只要过了这里,就可长驱直入宝鸡。

    “大帅,这高台乃天授之地”吴玠面带喜色说道。

    天授之地?实在没有别的词更适合形容这里了。此处方圆数里,足可藏兵,南临渭河,北依凤鸣山,中间卡着曹碑镇。金军若要通过,要么控制凤鸣山,要么就拿下这处高台当然,如果金军有那个实力走水路,另当别论。

    “这高台形势陡硝,大帅,如果选定此地阻击,必要早作准备。金军今日之内,恐将与我遭遇,时间紧迫啊。”马扩提醒道。

    徐卫一时沉默,思索片刻之后,当即蹲了下去,众将见状,都席地而座。徐卫拿马鞭之把在地上划着,眨眼之间,凤鸣山和高台的形状便跃然于地面。又在中间划一个叉后,紫金虎道:“这是凤鸣山,曹碑镇,高台。”凤鸣山山势险峻,马五的大军不太可能从这里翻跃过去,如果我军驻守这处高台,他必倾全力来攻。此天授之地,上下错落两层,给了我军足够的布置空间。依你们看,兵力如何布置?”

    “这好办”杨彦立即接口。他遥指高台第一层道:“要上去,面向我们这一面容易走。我军就在第一层多置拒马鹿角等障碍,其后,弓箭手,重步兵布防。第二层,距离稍远,且地方不大,床子弩,神臂弓就布置在此。我们有粮食,金军只要冲不过去,也断不了我们的水源,可以坚守到其他两路到达目的地”语至此处,停了停,象是在回味推敲自己的话,而后道“没有问题”

    张宪盯着看了半晌,询问道:“飞火砲最高能射六十步,如果能弄上去,也可派上用场,只是麻烦一些。”

    徐卫没考虑这个,虽然他有火器的优势,但他也明白一个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是武器。如果能用上最好,就算不能,以虎儿军现在的装备也足以抵挡。现在的问题在于,金军与我相距不过七十里,今天之内遭遇的可能性极大,时间如此紧迫,没有妥善准备的机会

    'w w w 。bxwx。'

    

第四百七十八章炮弹横飞

    第四百七十八章炮弹横飞

    马五的兵团全速推进,沿途不断有斥候回报说,前方出现宋军踏白的踪迹。起先,耶律马五认为,西军现在仓皇西窜,当然要随时注意金军的动向。因此他并没有多想,再次派遣活女引六千轻骑前往追击。既然西军和百姓一道撤退,那他们就跑不远,只要活女追上前去,破了阻击,那么将给西军残部,以及追随他们的陕西百姓一场永生难忘的噩梦

    可很快,活女传来的消息让他有些意外。说是前方不远,有一处小镇,镇西南,西军正在借助有利地形布防。他作为先锋,已经开打了,急盼大军增援

    马五也没太放在心上,为了逃命,留下部分人马阻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好办,上去灭了这部西军就是。对方无非是想拖延金军,好给西军大部争取时间撤退。当下,催动三军,火速西进

    当大部队进入曹碑镇地界时,马五首先就看到了那处高台。他是带兵的行家,一眼就看出,这地方是个绝佳的阻击场所南临渭水,北倚大山,中间卡着小镇,通道虽然没有被完全堵死,但拥有强弓硬弩的宋军足以封锁住。

    复往前行,已闻得喊杀之声,远远眺去,那处高台下,金军骑兵都下马充当了步兵,正与敌人激烈争夺高台底端的一处平坎。西军显然没来得及完全布置妥当,现在两军将士就在一堆堆砍伐下来的树木之间反复拼杀

    那高台上遍布军士,却没有看到一面军旗,对方显然是有意掩饰自己的来历。马五认为,这可能只是一支西军偏师,否则,对方大可亮出旗号来威慑威慑自己。

    大军陆续进入战场, 马五并没有急着让部队去增援活女。他要先看清此处的地形,再观察对方的路数,才好相应地作出布置。

    这处高台显然是盘古开天时鬼斧神工之作,毫地预兆地隆在渭水之滨,又与那大山相呼应,偏生中间又卡着一个村镇。金军如果想要通过,要么就翻越那座大山,要么就夺下高台,否则就只能下水去。

    八万大军,若去翻山,鬼才晓得翻到几时去?等你越过大山,西军恐怕都据住各处道路要冲作好了防备。下水也不可能,只剩下攻下高台一条路走。但这高台四面,北倚大山,南接渭水,东面又是一处陡坡,这给进攻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

    “都统?末将率部把这高台拿下来?”已经升任“军帅”的韩常过来主动请缨道。

    马五盯着那高台看了一阵,以鞭遥指道:“韩常,你是攻守名家,依你之见,这地形如何?”

    “确实巧妙换作是我,后有大军追击,也会选择此地阻击。但宋军显然还没有作好准备,都统请看,那四处堆积的树木本是为设置障碍,高台最上,敌军甚至还没有就位。趁这个时候一鼓作气上去,最为便利,越拖越对我军不利。”韩常分析道。

    马五闻言,深以为然。当即道:“好,你率汉军万人队上去,我派神臂弓和床子弩给你压阵乱射”

    韩常信心十足地应下,刚要扯动缰绳时,又听都统道:“记住,赶紧了结此事,还要往西追击,不可延误。”

    受鄜州大捷影响,金军上下士气爆棚,韩常大笑道:“今天之内,末将定拿此台”语毕,纵马而去。

    马五当即令神臂弓和床子弩近前射杀,他此刻也不担心宋军反击,因为对方根本没来得及作万全之备他甚至命令其他部队就地歇息观点,一来受地形所限,用不上这么多兵马,二来,他知道战斗没什么悬念,因此并不上心。

    与马五的轻松相比,朱记台上的徐卫就不一样了。他的部队刚刚往朱记台上去,正砍伐树木欲作障碍,斥候飞马来报,金军骑兵已经追上来了,怕只在十里之外。这一惊非同小可,紫金虎立马下令第一层的士兵准备作战,都统制杨彦亲自指挥。

    杨彦的部队刚刚在平坎上集结完毕,活女就追上来了。立功心切的女真小将脑袋里连转都转两下,便命令骑兵改步兵,蜂拥而往。两军激烈争夺平坎之时,徐卫指挥部队在第二层紧锣密鼓地准备着。首先就要把大型弩箭就位,这是封锁通道和压制敌军进攻的主力器械。可没等完全齐备,他就居高临下地俯视到,金军主力来了。

    当你直接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大军时,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此时从高处俯瞰,方才发觉金军势大。要知道这里是关中平原最西端,地势仍旧较为平坦,所以能够清楚地看到金军的阵势。前后相沿至少有十里左右。骑兵、步兵走在前头,物资车队和大型器械在后,浩浩荡荡,几乎要与渭水争锋

    “大帅,来了”吴玠立在徐卫身旁,手指台下道。

    那朱记台并不很高,至多也就**十丈。正面坡度较陡,背面却相对平缓。徐卫此时把由虎捷和磐石两军残部以及长安部分守军混编的重甲步兵放在第一层防线,正阻挡活女所部的进攻。将飞羽,劲矢两军布置在第二层,但还没有完全就位。

    其他如马军等部队,已经经过曹碑镇,撤到了朱记台的背面。一来可以防止金军冲关,二来如果朱记台上需要增援,他们可以直接从台背面上来。

    吴玠一说,他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望去,见金军人海之中,出来一支部队,密密麻麻地正列着阵形。而此时,徐卫吴玠二将背后,飞羽劲矢两军的士兵,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遍布树桩的地面上。

    “虎捷磐石两军此番受创严重,战力大损,若被这部金军堵上来,恐怕有失。”徐卫挎着刀说道。他从前不管是平时还是战时,最多就是穿身铠甲,提条马鞭,从来不带兵器。但此刻,腰里却挎了一把赵桓赐的“雁翎刀”,乃京师都作院良匠所铸,从前未有,因其形有别于宋军制式的“手刀”,如大雁翎毛一般而得名。

    从这个细节上,也可以一窥紫金虎心态的变化。

    吴玠点了点头,回首去大喝道:“都麻利些底下的弟兄等着你们支援”

    弓弩手们已经“麻利”到了极限,神臂弓、床子弩等无一不是体型巨大的器械,不但搬运起来费事,安装也复杂。反倒是没打算派上用场的多门“飞火砲”被拆除了炮架,士兵们抬上来之后,就给扔到了一旁。

    张宪一直是徐卫研发火器的坚定支持者和热烈拥护者,他看到十几门几百斤重飞火砲扔在一旁跟废铁无异,遂向徐卫报告道:“大帅,何不用飞火砲?”

    这不是开玩笑么?连砲架都拆除了,怎么发射?

    见大帅没有说话,他补充道:“虽然没有砲架,但却可以埋砲进土发火。从前在坊州射砲时,曾因装药过多,砲身自架上弹起。士兵遂掘坑置砲,发射如故。”

    这话倒提醒了徐卫,此时我军居高临下,根本不用管什么准头。如果掘坑置砲确实有效,那直接把砲弹往半空中打,底下一片全是即将冲过来的金军,砸着谁算谁

    一念至此,大声道:“好动手吧”

    张宪猛地一点头,当即召来操砲手,吩咐他们如从前训练时那样,掘坑置砲以备发射。当下,士兵们挥镐不止,相隔数步,便掘一坑。这坑却有讲究,前高后低,以备置砲于内。而后,四人抬一砲,俱入坑中,砲口都冲向半空。

    火药弹丸俱已备齐,但还没等发射,金军进攻的号角声已响。张宪情急之下,喝令装药发射。但徐卫没有忘记前些日子在狮子口炸膛的事故。遂命令先试射一火,如可行,再齐射。

    此时,弓弩手们正紧张着准备着。那朱高台顶端,来来往往俱是军汉。

    一名砲手拿铁勺往砲口里使劲装药,因为飞火砲乃新制火器,基本上没有什么规格可言,装药多少,全凭砲手经验。估摸着装进了两斤药,便插上引线。另一名砲手则拿裹着棉布的砲杵伸进砲口把药夯实,又拿油纸封住,最后,才放入铁砲弹。

    他们手脚麻利略带慌乱地忙着,一众长官也提心吊胆地看着,等到执火把的砲手要点火时,众人都捏了一把汗,纷纷捂上耳朵。

    老实说,当初在坊州操练,确实这么干过。但今天成不成,谁也不知道,那拿火把的砲手心里着实没底,在心里求神求佛一阵,方才将火伸了过去,一点就着

    药线哧哧地冒着白烟,飞快地往砲身上的小孔窜去。众人眼睁睁地看着火星窜进了小孔,就在此时,一声巨响炸开砲身在土坑里猛烈地颤动起来眼力好的人捕捉到了弹丸的踪影,只见那铁弹丸呼啸而出,飞向半空,力竭之后,飞速向下坠去

    张宪大叫一声好,立即命令其他十几门已经准备就绪的飞火砲发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