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默然)-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大帅,这两年数你打得最凶听你的捷报,都快让咱耳朵听出茧子来了。”刘光世哈哈大笑道。他起个头,旁边的将帅们都跟着起哄。

    徐卫摆摆手:“微末之功,不足挂齿,不过奉命行事罢了。谁叫咱跟女真人脸贴脸?挨得近,我不打他,他就得打我,没办法的事。”

    “谦虚了不是?我看呐,现如今这西军里,也只有你敢跟金军正面对决。”有人说道。

    徐卫盯他一眼,笑道:“兄弟我可不是苦不堪言呐,光我在前头顶着不行,往后,咱们还得同心戮力,光我一个人唱,这戏也不好看,再说我也唱不下去啊。”

    在座的人,来自陕西各处,表面上虽都是同袍同僚,大家嘻嘻哈哈,但心里都有一个打米碗。知道徐九是徐宣抚的侄儿,他说这恐怕不是表面那么简单吧?从今往后?要同心戮力?嘿嘿,这话还真值得细细品味才是。

    正说着,一人从堂后出来。年约而立,身长七尺有余,站那儿一戳,气宇轩昂说的就是这种人。面皮白净,蓄两撇短须,顾盼之间,神采奕奕,正是徐良。徐六原本有个差遣,唤作陕西抚谕使,但那是临时性。其父正式走马上任后,他的新差遣是宣抚处置司参议官。这陕西上到宣抚司,下到帅司,都有参议参谋等佐官。名字虽一样,级别和待遇却是天差地。宣抚司一级的参议官,那是跟提点刑狱和知州平级的。

    在座的,好些人不认识他,只是看他长相颇似徐宣抚,猜测着可能也是徐家子侄。却见徐良作个揖,朗声道:“下官徐良,充任宣抚处置司参议。奉宣抚相公之命,前来查点与会同僚。”语毕,环视全场,见各路将帅都到齐,方才转身入内。

    众将官都知道,徐宣抚怕是马上就出来了。于是都正襟危坐,不再聒噪。果然,不多时,一身紫色公服,束金带,佩鱼袋,头顶幞头的徐绍稳步而出。

    他一现身,堂下十数位西军高级将领全都起立,抱拳行礼。徐绍径直到帅案后坐定,先扫视全场一周后,挥手道:“坐吧。”到底是在陕西干过武职的人,这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自有一股威仪,全然不似从前那些东京委派的文官。

    “本相承天子命,宣抚陕西,这还是头一次召集诸位将帅前来议事。在座的,有些是旧识,有些是新交。却也无妨,从今以后,都在陕西共事,但愿我等同心同德,外御北夷,内安黎庶。”徐绍朗声道。

    当时,那众将帅都称善。每位宣抚上任,这一番表述总是免不了的。

    “闲话不多说了。”徐绍很快转入了正题。“此番召集诸位前来,乃是为了一件大事。”

    这话挺唬人,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他身上,等候着下文。当然,徐家几兄弟早就心里有数了。

    “自金人南寇,又特别是犯我陕西以来,西军暴露出来的问题非常严重。先后丢失了鄜延,陕华等大片地区,损失折将无算。若不加以整顿,谈何御敌?再则,镇江行在,以及官家都非常重视此事,一再严令本相,务求改变局面。”徐绍语至此处,故意顿了顿,见全场将帅都用心倾听。

    这才继续道:“西军最大之顽疾,莫过于各自为战,互相推诿。个别帅守飞扬跋扈,无视宣抚制置等司。究其根源,乃是因为六路帅司互不统属,遇战事难以灵活调动。有鉴于此,本相上奏镇江行在,得官家御准,即日起,撤销诸经略安抚司”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这经略安抚司,可存在了几十上百年呐从经略司,到安抚司,再到两者合为一体,这是几十年下来形成的最适合陕西的模式。现在徐宣抚一句话,说撤就撤了,那是不是说,我们这些作帅守的,也不用干了?

    纵有人满腹疑问,也有人想出面质疑,但一想到徐绍一来是在东京作过枢密使的,二来现在西军当中,数他两个侄子实力最为强大。掂量掂量,还是忍了。

    “今后,陕西除金人占据之地外,划分为三个招讨司。泾原环庆两路,合为陕西北路招讨司,秦凤一路以及永兴军部分地区,合为陕西南路。以熙河路原有防区改陕西西路。此三司职权,稍后自有公函发下。现在,宣布任命”

    不自觉间,所有人都把腰板挺直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动作哪一任宣抚使也不敢这么干呐。徐绍不但干了,而且压根没打算和谁商量,把咱们叫来直接就宣布任命

    “徐原”徐绍一声喝。

    徐原霍然起身,挎刀大步而前,虎吼道:“卑职在”

    “委你为陕西北路招讨使,兼知渭州,防区内正军,乡兵,番兵,弓箭手,忠义巡社等各色部队,悉听节制”徐绍捧出一道委任状。徐原上得前去,双手接过。就这么一张纸,原来的泾原环庆两路兵权到手

    “王倚”徐绍又唤。

    熙河帅王倚,可以说是西军诸路帅守中最为低调的一位。没什么显赫的战功,也没干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安安稳稳作自己的熙河路经略安抚使。但为了和夏国争夺河湟地区,熙河一路当初是连年征战,因此熙河军兵强马壮,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熙河番兵,勇猛异常,悍不畏死金军入侵陕西,熙河一路因为山高路远,一直没它什么事。倒叫人有些淡忘了。

    王倚约有五十年纪,若不是那身官袍披着,你很难想象这是位统率数万精兵的大帅,简直就象是个普通的长者。

    “委你为陕西西路招讨使,兼知熙州,节制辖区内所有部队。”徐绍道。王倚令命接过委任状。

    “徐卫”徐绍又拿起一道状纸来。

    徐卫不急不徐,上得前去,只听徐宣抚道:“委你为陕西南路招讨使,除统率兵马外,定戎陕州亦并入你司。兼知京兆府,戎马之余,勿忘劝课农桑,司仪行政。”

    “遵命”徐卫大声应道,双手接了委任状。

    进行到这里,好些人心里都活动了。原来也不过如此嘛,好像除了把环庆曲端撸了之外,其他的和从前没什么区别,就是换了个招牌而已。徐原倒白白捡个便宜,环庆一路又归他管。王倚没变化,至于徐卫,人家本来就是秦凤帅,原来永兴军路那块地盘也是人家拼死守下来的。新瓶装的却是旧酒,还以为什么了不得的改革呢。

    “此外,诸司设副使两员,随军转运使一员,参议一员,走马承受公事一员,主管机宜一员,书写文字一员,干办公事四员,文官准备差遣四员,武官准备差使四员。其中,副使一员,随军转运使,走马承受公事由宣抚处置司派出。职权稍后亦有公函知晓。”

    招讨司这领导班子搭得可真够大的。算上招讨使,再除开各级统兵官,招讨司这一级机构里,就有二十名文武官员,当然,有些差遣是可以由统兵官兼任的。

    但下面这些将帅关心的不是班子搭得有多大,关键是几个要紧的职务是由宣抚处置司派出副使不用说,招讨使以下,数他最大,估计是有监督之权。随军转运使,顾名思议,转运使管的是钱粮,也就是说,从今以后,钱粮这一块是由宣抚处置司派出官员直接管理。其目的,恐怕是为了杜绝虚开兵额,冒领粮饷,或者虚报军功,冒领封赏。

    走马承受是个正八品的小官,但官小权大。他纯粹是为了监视而监视,虽然是八品,但他可以直接越级上报,甚至越到皇帝这一级。无事一年详细报一次,有事随时上报。从前走马承受干预将帅指挥,横行不法之事时常有闻。以至于后来西军诸路里,有一段时期根本不设此职。现在徐宣抚把它弄回来,难道是为了掣肘我们这些帅守?

    'w w w 。bxwx。'

    

第四百三十八章吃酒

    第四百三十八章吃酒

    “招讨使有统兵之职,得宣抚处置司令,亦有发兵之权。临阵指挥,单凭招讨使专断,其他任何官员不得干预指挥。”正当众将担心时,徐绍这句话总算打消了一些疑虑。

    这下日子可不好过了,钱粮是宣抚处置司派出的“随军转运使”管,还要派出一名招讨副使从旁牵制,还有一个走马承受公事如影随形般盯着。再想搞什么动作,可就没以前那么便当了。只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到底怎么执行还得两说呢。

    之后,徐绍又命徐良宣布了派驻各招讨司官员和其他将领的任命。派到陕南招讨司的“随军转运使”一看就知道是徐绍精心安排的,他选择的人是原转运判官张彬张彬就是当初徐卫和曲端闹矛盾,宣抚、提刑、转运三司派员下来查问时的其中一员。他对徐卫印象很深,后来的一些因公交往中,对徐卫评价也颇高。他来和徐卫共事,自然是最好不过。除此之外,徐卫麾下的将领变动不大。

    倒是徐原统率的陕北招讨司因为接手了环庆这一块,人事变动很多。先前安插到环庆的刘光世给徐原作副手。刘锜、李彦仙等人,都被徐绍委以各级统兵官之职。

    陕西西路的姚平仲扶摇直上,也作了招讨副使。他和刘光世两人的安排,估计多多少少和他们的老爹在朝中被重新启用有关。否则,凭这两个人的战功恐怕很难作到二把手。

    徐卫注意到一点,三个招讨司里面,除了宣抚处置司派出的官员以外,其他的文武官员相当一部分得到了提拔。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三叔是在收拢人心。

    宣布完一长串的任命之后,徐绍又传达了镇江行在对于陕西将帅们的嘉奖。因为改经略安抚司为招讨司,规格升高的缘故,将帅们的行情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徐原和王倚,原本已经建节,是节度使。此番,两人各加一镇,俱为两镇节度使。官家并赐二十五两重的御仙花金带,非常荣耀。

    让人意外的是,徐卫的封赏,居然只是一个勋号叫作“上护军”在宋代,一个官员通常有多的头衔。大体说来分为四种,阶官、差遣、爵位、勋号。拿徐卫来说,他从前的阶官是左威卫上将军,从三品;差遣是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爵位是开国侯;但是他一直没有勋号。

    勋号简单来说,就是荣誉称号。最开始只是封给作战有功的将士,后来才渐渐普及到所有官员身上。但勋官不仅仅是听着好听,它有自身的品级,因此是对阶官的一个补充。上护军,为正三品,也就是说徐卫升了半级。

    这未免让人有些意外,早在前两年徐卫出兵河东之时,赵桓就曾经表过态,只要能镇住河东的局面,就允诺他建节。如今,徐卫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不光是他的部下,就连西军其他将帅都估计,徐九恐怕要成为大宋最年轻的节度使了。几天前,徐绍告诉他嘉奖诏书已经下了,等军事会议召开的时候就公布。

    当时,徐卫自己都认为,十有**是建节。现在,他也有些意外。尽管比起实实在在的兵权和地盘来说,他并不在意这些虚名,但有总比没有好。一个“上护军”,正三品,自然无法和节度使相提并论。

    其实,建节在宋代之所以被视为武臣的至高荣耀。除了节度使的待遇非常优厚以外,让武臣们望穿秋心的原因还在于,节度使不是说你有战功就可以当的,资历还得够。说白了,你得把年限熬上去,徐卫踏入仕途不过五六年时间,换作其他人,五六年能混上个七品武职就相当不错了。紫金虎却从八品一直窜到三品大员,速度实在太快。所以,有可能是上头故意压一压。

    “怎么回事?还不建节?”徐原都有些替堂弟抱不平了,低声问道。徐卫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此时,徐绍在上头又公开了关于此番改革的进程。并且在宣抚处置司专门挑出得力官员负责此事,由他亲自挑头,务必在今年之内有个大体的眉目出来。这事陕西南路和西路都容易,但陕西北路因为环庆那个摊子太复杂,恐怕有些难度。

    会议一直进行到中午方才暂时告一段落,徐绍命将帅们先去用饭歇息,下午接着议。各地的将领们平常没什么来往,现在也不会太过亲近。遂各人领着各人的部将外出用餐。馆驿是专供过往官员食宿歇息之地,伙食自然不会差,但众人还是都选择在秦州城里寻酒楼馆子。

    一散会,徐原就跟徐卫打招呼,邀他同去吃午饭。徐卫却婉言拒绝,要是咱们兄弟俩聚餐,那是不是得叫上四哥?四哥都叫了,五哥是不是也得请?你徐家四兄弟在这种微妙的时刻抛头露面相聚,影响不太好吧?

    徐原倒也不坚持,领着徐严等将自去。徐卫正打算出宣抚处置司,背后响起一个声音:“徐招讨留步。”

    回头看去,笑道:“徐参议有何见教?”

    “岂敢岂敢,招讨相公面前,怎当得起见教二字?讨教罢了。”徐良亦笑。

    “别,六哥有事直说。”徐卫给徐成使了个眼色,后者冲徐良一礼,先行一步。

    徐良待他走后,随口问道:“依你看,将帅们对宣抚处置司的改革有何意见?”

    “能有什么意见?惟命是从而已。”徐卫回答道。

    “但愿如此吧。”徐良点头道,随即话锋一转“对了,九弟,你是不是劝过大哥?”

    “劝?我能劝大哥什么?”徐卫故作不解地问道。

    徐良盯着他半晌,笑道:“装大哥先前对组建宣抚处置司直属部队一事不太上心,但当天态度就来了个大转弯。我想来想去,除了你,还能有谁?”

    “六哥也太抬举小弟了,大哥是何等人?会听我劝?不过,此前大哥确实跟我见过面,问我是什么态度,我就回答说早已经分了三军守秦凤,到时划归宣抚处置司直属才是。大哥也就没再问旁的了。”徐卫回答道。

    徐良思索片刻,好像也说得过去。徐原见最小的堂弟都交兵了,他自己也觉得再拧着也没什么意思,所以态度转变。倒幸好他派徐成来了一趟,否则,父亲大人为此事正生气呢。

    “哎,都到饭点了,走,你我弟兄去小酌几杯?”徐良热情地邀请。

    徐卫好像没什么兴致,遂道:“也不急在此时,等事情忙完了,自然要跟兄长痛饮一番再走。”

    “那可说定了这顿酒且记着,你若是不喝,休想回长安,哈哈”徐良大笑。语毕,冲徐卫一礼,自行离去。徐卫正三品武职,高他一级,礼数还是要的。

    出宣抚司大门,徐成早领着士兵牵着马在外等候。徐卫跨上马背,朗声道:“走,寻个体面的馆子,好好整一顿”

    士卒皆面露喜色,他们就爱跟大帅外出公干。徐大帅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而且是大帅掏腰包,何乐而不为?

    “九叔,怎么会就升半级?上护军算个甚?节度使早就应该……”徐成看来也有些替叔父抱不平。

    徐卫不等他说完,挥手道:“这是上头的事,要给我也拒绝不了,不给我也强要不来,无所谓。”

    “只怕是将士们不服哇。似熙河王倚,这些年来根本就没动过兵刀,寸功未有,如今却作两镇节度使。叔父领兵镇关中,数度击败金贼,莫说是节度使,作个太尉又怎地?”徐成忿忿不平道。

    “上头不让我建节,总有考虑在,不必发牢骚。”徐卫说话着,队伍已经来到一座宾客如云的酒楼。站在大街上都能看到里头人来人往,呼朋唤友,觥筹交错之声不绝于耳。这里生意如此兴旺,搞不好进去得碰着同僚,反生事端。

    徐卫这么想着,又行一阵,寻了个没那么热闹的馆子进去。那店里的伙计一见他的穿戴,又带着卫兵,心知是军中的武官。忙打算上前殷勤招呼,却不料店主东抢先一步,亲自来迎,陪笑道:“官人里面请,几位?”

    “给我这些弟兄摆两桌,好酒好菜尽管上。你有清静点的地方没?”这些场面,自然不用徐卫开口,徐成已经说道。

    店主东忙不迭地点头道:“巧了,刚好剩一间,楼上请,楼上请伙计,前头带路。”

    徐卫徐成两叔侄在伙计引领上往楼上而去,此时,又一个伙计凑到店主东跟前,疑惑道:“今天是啥日子?怎么这许多军官?是不是女真人快打过来了?”

    店家正为今天来的全是大主顾而高兴,听了这句话,立时感觉触了霉头,啐道:“我呸你能说句好听的吗?小徐经略相公在前头挡着,女真人能打过来?去去去,趁没上菜,上楼递茶水去万不可怠慢了这些个带兵的,搞不给店给你砸了还不知道为啥。”

    另一头,徐卫徐成两个被带到一个颇为干净的雅间。也只能干净来形容,陕西这地方,是对夏前沿,几十年都在打仗,自然没法跟中原和江南相比。墙刷得白,地铺得平,桌椅板凳没缺胳膊少腿,不错了。

    “两位官人,本店的招牌便是川饭,二位想吃用些?”伙计一边抹着桌子,一边问道。

    “你们拿手的菜弄三两个来,九叔,喝点么?”徐成问道。见徐卫点点头,便接道“来壶好酒,浑些的好。”

    “好,二位稍候。”伙计应下,心里琢磨着,这该是个大官吧?从进来就没说过话,这架势,不是大员他也装不象啊。

    正给他二人倒茶时,却听那位大官发话了:“伙计,你们这里的厨子会整抹肉么?”

    “瞧官人说的,敢开川饭店,哪能不会作抹肉?本店的厨子是从成都府过来的。从前是给成都府的知府相公烧菜。”能当伙计的都有一些巧嘴,这厮也真敢吹。

    “行了行了,别吹了,是好是孬,端上来再说。”徐成挥手道。

    伙计走后,徐卫抿了口茶,正色道:“徐成,知道为什么这回带你到秦州来么?”

    “侄儿不知,请叔父示下。”徐成如实答道。

    “你来我麾下有些时日了,汗马功劳什么的,我也不必多说。有你这么个侄儿,我徐九脸上还是光彩的。”徐卫道。

    徐成哪能不知道这两年叔父的提携?而且身在西军战事最频繁的部队中,他着实学了不少东西。因此正色道:“侄儿铭记叔父提携教导。”

    “你爹如今作了陕北招讨使,接手了环庆,正是用人之际。这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九叔的意思,你回陕北招讨司去。”徐卫道。

    徐成脸色一变,让我回去?我这不是干得好好的吗?一念至此,惊问道:“叔父,可是侄儿有什么过错?”

    徐卫摆摆手:“你想多了。你虽然比我还大点,但我总归是长辈,你若是有什么行差踏错之处,我自会直言。”

    徐成默然无语,坦白说,他还真不想回去和父兄共事。在九叔这里多好,倒不是因为官大官小,待遇高低,主要是没那么多烦心的事。用不着和谁勾心斗角,也用不着成天被人训。

    徐卫见他如此模样,抚慰道:“九叔知道你的心事,但天下父母都一样,没有不望子成材的。你如今已非从前那个浪荡子,到陕西招讨司后,好生带生,用心办事,你爹自会另眼看你。这事我已经提前和大哥打了招呼,他很是高兴。”

    徐成一听,知道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了。无奈地点点头:“既如此,侄儿遵命。”

    这两叔侄说了许久,才发觉酒菜怎地还不来?徐成心里不太痛快,遂大步抢出房去,往下喝道:“还作不作生意了?娘的,等你酒菜来,洒家得当晚饭吃了”

    骇得楼下的店主东一个劲儿地赔不是,允诺马上就来。徐成吼完,正待回去,忽听一人唤道:“哎,这不是,这不是徐经略麾下,那,那……”

    徐成扭头看去,只见走廊另一头正过来一人,三十出头,身形威猛,大方黑脸,留一把短须,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正是新任的西路招讨副使,姚平仲。他在徐卫军中呆过几天,见了徐成几面,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姓名。

    徐成却是认得他,立即抱拳行礼道:“姚招讨。”

    “怎地?徐大帅,哦,徐招讨相公也在此处吃饭?”姚平仲过来问道。

    “正是,不想这般巧,姚招讨也在。”徐成笑道。

    恰在此时,俩伙夫端着菜盘飞快地往上走,上得楼来后,往走廊另一头而去。姚平仲适才将徐成的话听了个真切,遂唤道:“哎,你两个,过来过来”

    两伙夫不明就里,见他军官的模样,不敢怠慢,端着菜走了过来。姚平仲看了一眼,挥手道:“这菜先给他们上。”

    伙夫们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大着胆子说道:“这位官人,怕是不合适吧?这菜是……”

    “没啥不合适的,管他娘谁的菜?你先给这屋上就是了谁要是问起来,你就说我说的去罢”姚希晏一挥手,不管两伙夫乐意不乐意。又对徐成道“你且进去,我回去拿酒,好生跟你们徐招讨敬两杯。”语毕,折身返回。

    徐成见那俩伙夫还跟木鸡一般站在那儿,心思若把人家菜抢了,九叔八成要说我不懂事,便道:“行了,该谁的就端去。”

    回到房里,把这事跟叔父一说。徐卫故意多走一截路,为的就是避免跟这些同僚们碰上,没想到还是凑到一块儿了。

    不多时,姚平仲就跨进了门槛。不止他来,还带着三个军官,年纪都在三四十左右。徐卫依稀记得,今天军事会议上,这几个好像都在。

    “哈哈,徐招讨,巧了吧”一进门,姚平仲就大笑道。

    徐卫起身相迎,笑道:“还真是巧,吃饭都能碰着你。”

    “哈哈,来来来,正式给你们引荐。紫金虎徐招讨听过他名号吧?哈哈”

    那跟他前来的几个军官都道:“招讨相公的威名,陕西谁人不知?”

    “徐招讨,这几个都是熙河将官,听说招讨相公在此,执意要过来敬杯酒。你看这咋办?”姚平仲提着酒壶道。

    徐卫一笑:“盛情难却,却之不恭,那就来者不拒了”

    “好痛快哎,你几个愣着作甚?还不快给招讨相公敬酒?咦,菜呢这鸟店”姚平仲一见桌上空空如也,顿时怒了。

    徐卫制止了他,空着肚子喝下了三大杯酒,算是给足了几个将官面子。吃完了敬酒,姚平仲对那三将道:“你们回去好生陪王招讨吃酒,我稍后就来。”

    三名部将走后,姚平仲扯了一阵闲话,无非是说,南路招讨使徐卫是众望所归,舍你其谁。绕了半天,酒没少喝,菜还没上,他就把话题往正路上绕:“对了,徐招讨,兄弟问个事。方便的话,招讨相公给透透口风。”

    'w w w 。bxwx。'

    

第四百三十九章镇江来人

    第四百三十九章镇江来人

    徐卫小抿了一口,象是在细细的品味着,随后道:“希晏兄且说说看。”

    姚平仲干咳两声,往徐卫旁边挪了挪,小声问道:“此番徐宣抚召你我等帅臣至秦州议事,此前没有透露半点风声。这撤销诸路帅司,乃前所未有之举动。但徐宣抚一声令下,真就给撤了。看得出来,宣抚相公决心一改西军头面。这平仲当然是鼎力支持,无条件服从的。哎,这菜怎么还不上?喝得辣口,想吃口垫垫也不成,这鸟店”

    “这么大的事情,镇江行在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批准,说明官家对徐宣抚的信任。平仲虽不才,但身在陕西,也当尽绵薄之力,务求与徐宣抚保持一致。我听到一些风传,说是宣抚相公要组建宣抚处置司直属部队,不知有这事么?”姚平仲在问道。

    徐卫正端起茶要往嘴边递,听了这话动作为之一滞如此机密之事,在徐宣抚没有公布之前,姚平仲是如何得知的?除了宣抚处置司以外,知道这件事情的,恐怕只有大哥徐原父子和自己,谁透露给他的?

    当下不及细想这个问题,又听姚平仲先前表态,遂回答道:“这事我也听说了,应该差不了。”

    姚平仲哦了一声,稍停片刻,又试探着问道:“这组建直属部队,十有**是要各路交兵,徐招讨肯定是没二话?”

    “这是自然,军令如山,安敢不从?”徐卫笑道。

    姚平仲频频点头:“是是是,自然该遵从。只要徐宣抚一声令下,我们西路该交多少就交多少。嘿嘿,莫怪兄弟多嘴,提前心里有个底,免得到时候应对起来说错话就不好了。”

    徐卫感觉有些奇怪,以他对姚平仲的了解,这人心思不会这么细吧?他向来是志得气满,心直口快之人,怎么也学会了这些弯弯绕?莫不是其父在镇江行在有指示给他?

    又等一阵,菜终于来了。姚平仲又陪着吃了几杯酒,这才告辞离去。他前脚一走,徐成立马就问道:“九叔,他是如何得知的?”

    “他老子在朝中被重新启用了,他知道这一点也就不足为奇。”徐卫随口道。心里却琢磨着,陕西的人事安排还真有些意思。自己和大哥,是三叔的侄子。刘光世姚平仲两个,都有在朝为官的老子,谁的背景都不简单。三叔虽然雄心勃勃,但如今才算迈出了整合西军的第一步。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要真正作到令行禁止,上下同心,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下午的军事会议上,没有其他什么事,只说了一件。正是组建宣抚处置司直属部队徐绍的构想,是要建立一支六万人左右规模的精锐部队,归宣抚处置司直接统率,对内对内都有相当的威慑力。

    这个数字一摊下来,平均每一路要出近两万马步军。徐卫不用说,他的三个军早就在秦凤了。但徐原和王倚两个虽然表示支持,但在数额上却有些为难。商量了一下午,最终敲定,北路和西路各抽万余兵力,加徐卫的三个军,共计四万余部队。

    这军事会议的第一天,完全是徐绍在发号司令。此后的数日,才算真正的商量讨论。那就是针对一些细节和程序。总之,前后持续了五六天,这场对陕西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军事会议才宣告结束。宣抚处置司规定,两个月之内,各路招讨司的官员要配齐,今年之内,直属部队要在秦州集结,并从各路征调统兵官。明年上半年,这一系列的改革要落到实处。

    徐绍在会议上,首次公布了他经略陕西的构想。明确表示,从今往后,陕西要厉兵秣马,三五年之内,必然掀起反攻的浪潮逐北夷出八百里秦川

    这场军事会议可以说是出人意料的顺利,没有什么波折。一来是因为徐绍本人的魄力和威望,二来当然和徐大徐九的支持脱不了关系。徐绍当然也不想仅仅依靠亲族这层关系来驾御西军,而是从制度上加以完善,这是非常难得的。

    会商完毕后,将帅们各回防区。很快,宣抚处置司派出的官员就到达各地走马上任。各招讨司也按上级命令,挑选了部队准备发往秦州。在选派将领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