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贤婿-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匹宝马原本就是李墨之物,如今也被李墨各送其人。林冲、关胜前来助战不能光是感谢两声就完事,他们跟李墨又没有统属关系,即便是奉命前来,李墨也不想让他们光出力没收获。
送金银显得俗气,而这两位估计也不会收。照夜玉狮送给了林冲,赤炭火龙送给了关胜,至于剩下的一匹踏雪乌骓则送给了自发前来相助的玉麒麟卢俊义。要说这卢俊义,本身就是大名府的第一财主,家中钱财无数,要送多少金银才能算是没有在羞辱他?
神兵宝马,一向都是习武之人的最爱,李墨送出了三匹宝马,就换回了三人的友谊,这笔买卖其实做得并不亏。
……
“卢员外,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聚,一路保重。”在曾头市外,李墨与卢俊义依依惜别。这回林冲跟关胜来军前效力有两个目的,一是助李墨摆平曾头市,二就是带李墨回京面圣。
李墨想要从龙骧军借将,那就迈不过当今圣上这道坎,否则即便林冲跟关胜有意前来,也没那个胆子擅自离京。李墨这次为了赶时间,动用了信鸽,这也就引起了当今圣上的兴趣,尤其是柴宁八百里加急的急报随后才送到,这就造成了李墨必须要进京面圣将对朝鲜的想法老实交代清楚的现状。
进京面圣李墨倒是不怕,即便没有圣上下旨来招,他也是要回去一趟的。终归不是占山为王的草寇,干什么都不需要经过官府的允许。可这样一去京城,原先制定的抢船计划那就只能交给别人来办了。
胆大皮厚,关键时候要能耍无赖,李墨将手下众人仔细的筛选了一遍,发现胆大的不少,但皮厚能耍赖的却没有。
没有人才啊……
多亏这回来了一个卢俊义。就在李墨为此苦恼的时候,卢俊义善解人意的为李墨推荐了燕青,这燕青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只不过李墨却不知燕青愿不愿意帮自己这个忙。结果是李墨想多了,这燕青对卢俊义还真是忠心不二,卢俊义只要吩咐一声,燕青那就没有二话,在从李墨那里得知李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船以后,燕青拍胸脯保证一定完成此事。
李墨大喜,既然有燕青出面,那原先打算找扈成等人出面经办此事的念头就此打消。为了安燕青的心,李墨没有保留的告知了燕青相关的事情,有哪些人可以引为助力,燕青都记在了心里。
“李大人莫要急着与卢某告别,卢某此来可不是与李大人告别,而是也要一同进京访友。”卢俊义笑着对李墨说道。
李墨一听这话顿时笑了,“好啊,这样正好路上也能有个伴。”
李墨当然不介意路上多几个同行的人,而且他对卢俊义的印象不错,自己之前以为这么一位大财主难以请动,这才向京城借将,要是早知道这位如此有正义感,他就不费那个事,连信鸽这种事都提早暴露了。
不过眼下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坦然面对。这次进京李墨倒是没带多少人,除了史文恭跟苏定这两个俘虏,剩下的都是自己人。大军需要带回登州,鲁达、马铭就不能跟着去,李墨也嫌人带多了麻烦,便点了何元庆跟花逢春,剩余人统统回去准备抢船事宜。
这一路上游山玩水,倒也不是赶得很急。而李墨则趁着这个机会跟卢俊义说起了自己在朝鲜一行的见闻。别看卢俊义是大名府的大财主,可此时的他在李墨面前就是一个乡下土财主。也不能怪他孤陋寡闻,谁让他世代居于大名府,压根就没出过远门呢。对于像朝鲜这样的异域他国,即便他真的有心了解,也没有多少门路得知。
在李墨的讲述下,卢俊义除了对朝鲜那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外,更是被李墨的志向给刺激的热血沸腾。开疆扩土啊,这是每一个武人做梦都想要干的事情。不光是卢俊义,随行的林冲、关胜,甚至就连俘虏的史文恭还有苏定,都对李墨在不久之后要做的事情充满了羡慕之情。尤其是史文恭跟苏定,这两位不同于其他人,李墨日后对朝鲜动手,龙骧军的林冲跟关胜只要朝廷一道旨意,他们就能跟着一起参与这次盛事,而卢俊义更方便,甚至都不需要朝廷的允许,他只要选择从军,以他的武艺,李墨不可能不带他去。
可史文恭还有苏定就不行了,他们的武艺没有问题,但他们的身份却很成问题。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李墨为什么要把他们带着一起去京城。他们所做的事情,说好听点叫一时糊涂,可说难听点就是内奸。帮着异族欺凌本族的人,不是内奸是什么?
……
“此去京城前途未卜,还想什么去朝鲜一展抱负?”在休息的时候,史文恭摇头打消了苏定的幻想,苦笑着说道。
“兄长,你说那姓李的是不是想要招揽你我?”苏定不死心的问道。
史文恭原本就是一个不甘平庸性子,要不然他也不会去曾头市担任教头。之所以会去曾头市,那是因为只有那里的曾弄答应过史文恭,等史文恭做够了年数,可以带着五百由史文恭亲自训练的人马去边关杀敌立功。
正是这个原因打动了不愿意从小兵做起的史文恭,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叫史文恭背上了内外不分糊涂鬼的名声。史文恭智勇双全,可称一员大将,可却偏偏行事糊涂,叫他身上多了一个永远抹不去的污点。
听到苏定忽然冒出的话,史文恭也陷入了沉思,他对自己的身手还是有信心的,别看输给了卢俊义,但史文恭始终认为那是卢俊义走运,正好赶上自己倒霉的时候。原本就因为曾头市被破而心绪不定,再加上拉肚子拉得腿软,这时候撞上了状态最佳的卢俊义,不落败才是怪事。
史文恭与曾头市的关系说白了就是相互利用,真感情还真是没多少。不选择离开曾头市也只是史文恭忠人之事罢了。曾家五虎尽数被杀,史文恭并不会因此就对李墨有所仇恨,那五虎平日里就不是什么好鸟,尤其是逃走被半路截住的曾升,仗着家里爹惯哥宠,对什么人都是嚣张跋扈的态度,其中就包括史文恭。
因为曾头市的事情而拒绝李墨的招揽,这种事史文恭不会干,可万一是苏定猜错了,那史文恭也丢不起那个人。为了稳妥起见,史文恭跟苏定议定,暂时先跟着,直到搞清楚李墨的真实想法再说。
说是俘虏,其实李墨也并没有像对待俘虏一样对待史文恭跟苏定,而是拿这二人当做伴当,半分没有区别对待。也正是因为这个态度,才叫苏定感觉李墨是想要招揽他二人。
没人给史文恭下药了,史文恭的身体状态自然也就恢复好了。而他的身体状态一恢复,尤其是在发现李墨并不反对他与人比武切磋以后,立马向卢俊义发起了挑战。
“史文恭,比武切磋不同沙场生死,莫要只看到胜负二字。”李墨不放心的叮嘱史文恭道。
但凡是习武之人,都有点争强好胜的毛病,像龙骧军里老好人林冲或者居家好男人徐宁那样的少之又少。卢俊义号称河北枪棒无双,那身本事自然不容小觑。这一路上林冲与关胜也与卢俊义交手不下数十次,因为不是生死相搏,双方倒也互有胜负,惺惺相惜。不过当卢俊义得知当日自己擒住史文恭时是占了史文恭身体不适的便宜以后,心里立马不乐意了。
说实话,卢俊义一开始并不是太看得起史文恭,无关武艺,而是人品。自己这个大名府第一财主在知道了曾头市那伙女直人的恶行以后都能自发赶来帮忙,而这史文恭明明有一身好武艺,却甘愿留在曾头市助纣为虐,帮着女直人欺凌自家的百姓,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不过有了李墨事先的提醒,卢俊义跟史文恭倒是也没有以命相搏。卢俊义是英雄,史文恭是好汉,二人将遇良才,棋逢对手,一番好斗过后,卢俊义虽未获胜,但也未落败。
“史文恭,单论武艺,卢某佩服你。但要论做事,卢某却瞧你不起。”
“员外之意,史文恭明白,可史文恭的苦衷,员外却不知晓。”史文恭苦笑一声道。
“你能有什么苦衷,无非就是担心无人识货罢了。史文恭,我这人说话不喜欢绕弯子,所以也就直说了。你的武艺不错,在我手下众将里可以排进前五,不久之后我就要对朝鲜动手,就是不知你愿不愿意随我一道去趟朝鲜。”李墨开口问史文恭道。
史文恭终于得到了这句话,哪里会不愿意。只是就这么点头答应,好像面子上又有点过不去,刚想要矜持一下,却不想就听卢俊义此时开口,“李大人,你真打算图那朝鲜?”
“你还当我之前与你们所说是在说笑不成?你们都是信得过的人,我也不瞒你们,其实之前我少说了一点,上任的朝鲜王王俣就在我们撤离朝鲜的时候一并带走了,现在就被软禁在耽罗岛上。眼下的朝鲜内乱已经不可阻止,而半年以后,就是我们出手收拾残局的时候。喂,史文恭,你到底答不答应?给句痛快话,是爷们不是?”
“愿为大人鞍前马后。”史文恭知道此时不是矫情的时候,连忙拖着苏定一起对李墨大声说道
第215章 李墨的待人心得
纳头便拜那种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李墨是从来不会相信的。史文恭与苏定的投效,李墨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不投自己他们又能投谁去?二人的名声如今在大周境内已经臭了,去投军肯定没那支军队愿意接纳。去投反贼?史文恭********的建功立业,你让他去投反贼?成功了还好,要是失败,那就不是名声臭一世那么简单了。
除了李墨,史文恭跟苏定就没有第二个可以投靠的人选。跟着李墨去朝鲜建功,到时还能洗刷在曾头市留下的污点,也能因此达到自己建功立业的目的,他不投李墨能投谁。李墨只不过是递上了一个梯子,史文恭自然要借梯下楼。
当然史文恭的能力那还是没话说的,不过要说史文恭对李墨已经归心,那就纯属扯淡了。李墨对此有很清楚的认识,知道史文恭对自己一拜不代表就是自己人了。想要史文恭对自己真正的归心,那还要看二人之后的来往。
李墨自信自己在日后不会亏待了史文恭,但就是不知道史文恭能不能对得起李墨给出的这份信任。
这一路从曾头市到京城,李墨并没有去拉拢林冲跟关胜,这两个在龙骧军中混得正有滋有味,断然不可能舍弃原本的生活跑去李墨那里从新开始。所以这两个人只能交好,只要李墨日后不造反,这二人就不大可能与李墨为敌。至于史文恭跟苏定这两个走投无路的,李墨伸出了橄榄枝,他们自然不会错过,但想让他们跟鲁达、杜胜那样信任自己,短期内不太可能。
唯一叫李墨抱有一线希望的就是卢俊义。如今的卢俊义还是个白身,别看他家资颇丰,可身份这东西不是光有钱就能买来的。也就他还有被李墨招揽的可能,只不过李墨很清楚这位卢员外不是能够依靠金银这等俗物就能买通,唯有靠情义二字。
卢员外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这次主动从大名府跑到曾头市来助阵,一是因为这人有正义感,二就是此人想要找点事来证明自己的自我价值。衣食无忧,枪棒无双,卢员外的生活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很美满了。但每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就好比有钱人不会去在意金钱,美貌者不会去在意容貌,人们通常不会去在意自己已经拥有的,往往会把目光投向自己不曾拥有的是一个道理。
卢俊义就是这样,既有钱又有名,唯独缺了些势。这次进京,卢俊义说是去京城访友,但也不排除求官的可能。因为不清楚卢俊义此行的目的,李墨也不好冒然对卢俊义发起邀请,被拒绝还是其次,万一要是闹得日后不好相见,那就得不偿失了。
一行八人就这样各怀心事的到达了京城,林冲和关胜要回军营复命,率先向李墨告辞,卢俊义要去拜见师父,也与李墨分道扬镳,只剩下李墨一伙人,随着来接人的柴宁与伏婉一起去了李墨在京城的住处。
得知了柴宁与伏婉的身份,史文恭的心里不由暗喜,庆幸自己这回没有投错人。李墨倒是不知道史文恭心里所想,他目前正忙着消化伏婉跟柴宁为他带来的消息。
但凡是能在朝廷上混的大官,那就没有一个是善男信女。平时一个个装得跟正人君子似的,可要真遇上了好事,立马就撕掉了伪装。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大国风范,仁义道德,统统都是扯淡,如今大周的朝堂上,尽是一群国家利益至上者。只不过终归是大国,行事需要一块遮羞布,不能太过肆无忌惮。而李墨,现在所充当的就是那块遮羞布。
朝鲜的存亡压根就不是大周君臣想去关心的事情,这次朝鲜借粮已经让大周君臣看到了李墨的能力。尤其是李墨善于利用人心这一点,掳走了王俣,助长了李资谦的野心,韩安仁为自保找了一个声称是王俣私生子的跟李资谦打擂,还有一个自称弓氏后人的弓奇聚众作乱。眼下的朝鲜内部就是一个小三国,李资谦最强,韩安仁次之,弓奇最弱。这三者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而等半年后李墨上岛收拾残局,所面临的抵抗也会变得薄弱许多。
可眼下的问题就是,大周到时到底让不让李墨打着大周的旗号去朝鲜?让的话就会授人以柄,脸面上难看一些,可不让的话日后移民朝鲜似乎又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大周君臣此时的心理状态,搁李墨眼里就是既想出来卖,又想立牌坊。
“圣上是个什么意思?”李墨问柴宁道。
朝臣的意思李墨可以去不理会,但圣上的意思李墨必须知道,若是圣上对李墨想要侵占朝鲜这事不感兴趣,甚至反对,李墨就会中止对朝鲜的计划。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圣上是九五之尊,而且还是个年岁大了的九五之尊。
老小孩,老小孩,人的年岁一大,就容易想多。对待这种顺毛驴就不能逆着,只能顺着。尤其是这位顺毛驴还是位掌握着生死大权的主,李墨不想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为什么每每有些事他都要进京交待清楚,为的就是不让当今圣上多想,从而误会了自己。
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李墨对圣上并没有多做隐瞒,说谎的最高境界就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除了隐瞒马步军的真实伤亡人数一事,李墨在其他事情上并没有多做隐瞒。在别人眼里李墨是个胆大妄为的人,营建自己的势力都不知道避着点人。可他们哪里知道李墨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消圣上对自己有可能的猜忌。当今圣上可以说是一辈子生活在尔虞我诈当中,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压根就别想瞒过他。明知瞒不过还想要去瞒,那不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嘛。
帝王并不害怕自己的手下有多能干,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事情脱离他们的掌控。李墨把一切事情都摆在明面,就是为了让当今圣上放心。唯有让圣上放心了,自己才能光明正大的发展。小偷小摸虽然也能发展,但却随时都有可能遭到雷霆一击,反倒远没有就这样全都摆在明面上来的安全。
“父皇既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可能还是想要先听听你的想法,然后再下决定。”柴宁开口答道。
“……那圣上打算什么时候召见我?”李墨又问道。
“你一路赶来舟车劳顿,先歇息一晚养养精神,明日午后再随我进宫。”柴宁闻言答道。
熟人好办事,李墨要说的事情眼下还不是公诸于众的时候,随着柴宁入宫即可掩人耳目又可以节省时间,不必尽把时间浪费在等候上。李墨笑着答应了柴宁的提议,见天色尚早,便留下二人说起了此去曾头市的收获。
伏婉的凤鸣军这次也有半数随着李墨去了曾头市,知道这回凤鸣军得了三千匹不错的战马,无论是伏婉还是柴宁,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是最叫人头疼的兵种,良好的机动性给了骑兵最大的活动范围。
凤鸣军这回得到三千战马的补充,就意味着骑兵数量的大大增强,伏婉身为凤鸣军的主将,又怎么可能不开心。
“婉儿,说起来你怎么也会在京城?”李墨忽然想起凤鸣军的驻防之地应该是在南方,按道理来讲凤鸣军已经完成了任务,现在应该返回南方才对。
听李墨这么一问,伏婉的神色变得有些郁闷,一旁的柴宁见状替伏婉回答道:“朝廷下了旨意,说是凤鸣军另有任务,暂时不必与虎贲军换防,婉儿姐觉得这个决定不妥,所以这才回京的。”
军队换防也不是一件错事,李墨也不好睁眼说瞎话,一味的偏袒。只是对凤鸣军要安排做什么事,李墨还是想要问问。结果一问才知道,敢情朝廷打算让凤鸣军去支援西线。不寐良心的说,朝廷的这个决定还是不错的。凤鸣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就在江南一带,所面对的不过是些亡命之徒,要说凤鸣军是支劲旅,其实是有些言过其实了。而去西线锻炼锻炼,虽然肯定会有伤亡,但能够存活下来的必定将成为悍卒,这才不愧对凤鸣军这支劲旅的名号。
“李墨,你觉得这不是坏事?”伏婉见李墨神情不对,不由有些不满的问道。
“当然不是坏事。婉儿,这是军队,不是养老所,我想你也不希望日后有人说凤鸣军只是一群银样蜡枪头的样子货吧?”
“可是……”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既然吃了这碗饭,那就要有丢掉性命的觉悟。不如这样婉儿,你回去让人在军中做一番调查,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去西线建功,但凡是不愿意去的,你将其调离凤鸣军,转入地方守备军中就是。”见伏婉还想说什么,李墨干脆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
伏婉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便点头答应了李墨的这个提议。柴宁见天色已经不早,自己还要进宫禀报父皇李墨已经进京这件事,就拖着伏婉一起离开。李墨其实是想要留下伏婉的,只是柴宁却不让,硬是将伏婉给拖走了,临走前还警告李墨,说是最近公主府里养了恶犬,某些人需要小心些。
李墨对总是坏自己好事的柴宁那是气得有些牙根痒痒,可他又惹不起对方,谁让人家有个好爹呢,找小的麻烦,老的到时肯定会蹦出来。
柴宁得意洋洋的走了,心情郁闷的李墨回头想要找个撒气的,却不想何元庆跟花逢春早就见机提前把史文恭跟苏定拉走了。
这一路过来并不是很劳累,李墨也不想这时候就去休息,便和门房打了声招呼后出了门,去见一位故人。
要说京城里的故人,李墨还真不多,不过他倒不是去见四皇子。这胖子最近忙得很,也没工夫来陪李墨玩耍。李墨要去见的是史进,水浒里史进的师父是王进,但此时是大周,不是大宋,史进与王进的师徒关系压根就还是没影的事情。王进此时虽然不是什么八十万禁军总教头,但在军中也是担任着教官一类的职务。
李墨自收了史进之后,就想着帮史进与王进再续这段师徒情分。朱武此时在耽罗岛跟着宗泽学习从政经验,陈达、杨春也被放到军中带兵,只有史进被李墨送到了京城拜王进为师。
要不说缘分二字就是那样妙不可言,李墨与王进其实并没有什么交情,顶多也就是闻其名未见其人的程度,但当史进拿着李墨的书信拜见了王进以后,王进二话不说就收下了史进。有这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良师教授,史进的武艺也在日益增进,现在要是让陈达或者杨春见到,十有八九都有些不敢相认。
登门拜访空手似乎不太合适,可李墨出来的时候又忘了这茬,等快到王进家门口的时候才想起这事。这时候回去也不合适,李墨干脆就在附近买了一些猪头肉,又拎上两坛酒,就这么登门了。
如此寒酸的见面礼,却叫王进很是开心,对李墨的第一印象反倒不错。虽然算不上京城权贵,但王进跟那些达官贵人也没少打交道,他挺厌烦那种透着虚伪的客套,像李墨这种如同邻居串门似的拜访,倒是挺投王进的脾气。
史进自小就好枪棒,可惜一直没有遇上名师,这回得李墨推荐投到了王进名下,心里的感激那是不用说。不过李墨却没有想要挟恩图报的想法,之所以推荐史进拜王进为师,只不过是李墨不想让史进这块美玉被埋没了而已。现在见到王进与史进之间师徒感情深厚,李墨也感觉很开心。
在喝酒的时候,李墨跟王进师徒说起了凤鸣军要前往西线的事情,见史进似乎有些意动,便问王进道:“王教头,若是让大郎也去西线一趟,他能行吗?若是能行,凤鸣军我有熟人,倒也不是难事。”
“为时过早。”王进摇头答道,一旁的史进闻言不由面露失望之色。
第216章 赌约
一回生、二回熟,李墨也不是头回进宫,自然不会表现的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随着柴宁见到了圣上,与往常一样,徐和陪坐在旁。一见到李墨,徐和立马窜了过来,抓住李墨的衣领就问道:“慧娘没跟你一起回来?”
“呃……徐姑娘现在人在耽罗岛,徐大人放心,没人会欺负她的。”
“我是担心有人欺负她吗?她为什么不回来?”徐和皱眉问道。
“这个,学生也不清楚,从开始借粮计划以后她就去耽罗岛跟她表妹苏姑娘在一起了。原本学生还想着顺路把她接回来的,只是她自己不愿意回来,学生也不可能把她绑回来不是。”
“你为什么不把她绑回来?”徐和逼问道。
“呃……要不,学生回头就下令把她押送回京?”李墨试探的问道。
“混帐!我女儿又不是罪犯,你动她一根毫毛试试?”徐和怒喝道。
左右活不了!就在李墨感到头疼的时候,圣上发话把他救了。毕竟招李墨进京是为了问清楚如何吞并朝鲜一事,而不是帮着老徐找李墨讨要女儿的。
圣上发了话,徐和也只能暂时放下女儿的事情,听李墨说起了正事。看着李墨对圣上侃侃而谈,徐和不由生出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感。遥想当年,自己也是如今李墨这般年纪,与当今圣上相交于布衣……
“嗯咳……嗯咳……”圣上的几声轻咳打断了徐和对过去的回忆。正商量正事呢,你老是回忆过去个什么劲?
徐和尴尬的冲圣上笑笑,示意李墨接着说。吞并朝鲜这件事能落到最大好处的就是朝廷,无论是名还是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吞并朝鲜并不难,只需十万精兵就能彻底打垮朝鲜,可事后的治理却不是靠精兵猛将就能办到的。想要治理好朝鲜,那就必须要用到大量的文官,而这一条除了朝廷能满足需求,谁也提供不了。江南的文人是有不少,可李墨却不愿把自己带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疆土供给这些初出茅庐的生瓜蛋子来试手。
背靠大树好乘凉!李墨就没动过要做草头王的念头,充分合理的利用手头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才是李墨该干的事。因为目的明确,李墨这一路走得很正,让想抓他小辫子的想抓也抓不到。
吞并朝鲜目前只能说还是李墨的一个构想,不过准备越是充分,将来实现的可能就越大。当今圣上继位以来一心想要收回燕云之地,以实现历代先帝的夙愿,可惜天不从人愿,直到今日尚未实现。眼看着自己已经大半截已经入土,但在位期间却无有几件能够拿得出手的功绩在日后去给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显摆。
用死不瞑目来形容圣上的心情都不为过,人一上了岁数,就容易想多,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李墨此时所提的计划,无异于雪中送炭,瞌睡时送上枕头,正合当今圣上的心意。收复燕云估计是看不到了,但要是在闭眼之前拿下朝鲜,那也算是开疆扩土,即便到了九泉之下见到了列祖列宗,也能算是也有个交代,不算白白坐了皇位几十年。
也正是因为这个心理作祟,当今圣上才能对李墨的所作所为睁一眼闭一眼,要搁十几年前,早把李墨抓起来不是流放就是砍头了。至于眼下嘛,当今圣上也知道自己所剩时日无多,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那你想要招募多少人?”
“除去海军,至少还要招募一万五。等到半年以后,跟凤鸣、龙骧、常胜一同登岛以后兵发思路,收复朝鲜半岛。”李墨实话实说道。
“……那你的海军又打算招募多少人?”
“可以招募也可以不招募。不过到时为了兵贵神速,还需要朝廷派海军支援,岛上的事情没什么海军能出力的地方,但运兵跟运粮却必须要海军出力。”
李墨不提朝廷组建的海军还好,这一提立马就叫当今圣上感到有些不自在了。知易行难啊,看着李墨好像没费什么力气就拉扯起了一支海军,可轮到朝廷自己组建,那就是问题不断。当初朝廷组建第二支海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制衡李墨手下的那支海军,现在遇上了问题,自然也不好找李墨问计。
“听说,你准备让人抢船?”徐和忽然冒出一句问李墨道。
李墨闻言尴尬的笑了笑,解释道:“这不也是为了半年后的登岛作战做准备嘛。毕竟到时候再征集一来耗费时间,二来也容易走漏消息,要是叫正斗得眼红的朝鲜内部得知我大周意图出兵,保不齐他们就不内斗,转而一致对外了。”
抢船的事情李墨压根就没指望能瞒住朝廷里的人,有耽罗岛上那帮朝廷忠臣在,更何况还需要这帮忠臣帮着一起跟那些原船主周旋,这就不是什么秘密。
作为下属,需要学会揣摩上司的心理。不反对就代表着默许,在听完李墨解释吞并朝鲜的想法以后,徐和就开口问起了李墨别的事情,一开始是说抢船,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李墨带兵攻打曾头市的起因。
在古代,宝马就相当于现代的名牌轿车,越是品质优良,就意味着价值越高。无论是照夜玉狮、踏雪乌骓还是赤炭火龙,都属于马中极品,能得一匹就是幸运,而李墨一气得了三匹,自然叫人羡慕。
“那三匹马我都送人了。”李墨为免这个话题说到最后眼前这两位惹不起的开口找自己要马,干脆主动一点说出三匹马如今的归属。
“什么?送人了!你都送谁了?”徐和恨不得抽李墨这个败家子一巴掌,败家也没见过这么败的,三匹难得一见的宝马说送人就送人了。
“呃……照夜玉狮送给了林冲,踏雪乌骓送给了卢俊义,赤炭火龙送给了关胜。”
“……这林冲、关胜朕倒是知晓,可这卢俊义又是何人?”圣上开口问道。
“卢俊义是大名府的一名财主,武艺出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