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人怎么说?”

    “大人说,史大郎是块璞玉,只要精心雕琢,不难成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

    “呵……没想到大人也知史进的贱名。”

    “大郎,我方才所言可不是在安慰你,确有此事。你们跟大人相处时间不长,所以认为大人与以前咱们遇到的那些读书人是一个鸟样。可兄弟我是不会害你们的,咱们这回遇到的大人跟以往遇到的绝对不一样。”

    “朱武哥哥的为人我们兄弟自然是相信的,既然朱武哥哥这样跟我们保证,我们也就不怀疑什么了。只是朱武哥哥,咱们那位大人究竟想要如何安排我们?你能不能给我们透个底?”杨春开口问朱武道。

    “你们就是不问,我也是要跟你们说道说道的。既然从今往后成了官军,那以前在少华山的做派就要收一收,别总想着自己还是什么山大王。别看别人,说的就是你。”朱武瞪了陈达一眼道。

    “知道了,我改还不成吗?”陈达嘟哝着答道。

    “其次就是兄弟们的出路。跟咱们一起过来的兄弟们你们不需要担心,你们别看大人嘴上不饶人,但实际上却早就已经安排好了。咱们带来的这些弟兄,先会被安排进新兵营,也就是大人所说的预备役,等到训练三五个月,再根据个人的表现安排去处。即便不能有人达不到进入正规军的标准,咱们也不需要担心出路,大人会把那些不合格的人安排去耽罗岛担任捕快。眼下耽罗岛上的百姓有四五万,可捕快却不足两百,在岛上做个捕快,辛苦是辛苦了点,但却胜在安稳。对我们来讲,也不枉费那些弟兄对我们的一番信任。”

    “跟我们过来的都是个顶个的好汉,还会有被刷下去的可能?”陈达有些不服的反驳道。

    “个顶个的好汉?那今天怎么输得那么惨?”

    “呃……那是因为条件所限,要不是不能跑,难道咱们打不赢还不能跑吗?”

    “你……”

    “朱武哥哥莫要跟陈达一般见识,他就那张嘴。”史进一见不好赶忙出来打圆场。朱武气哼哼的瞪了陈达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也知道打不赢要跑,可问题是你跑得了吗?你以为今日跟你们对阵的那两百人就是大人手下的精锐了?实话告诉你,那些人不过是预备役里挑出来的,而且我还告诉你一点,今天对阵时那些人用的兵器,只是对敌时所用的一部分。真要是两军对阵,他们上来就射两轮弓弩,你跑?你跑得过弩箭吗?”

    “朱武哥哥,早就听说大人手下的兵卒所用的武器与其他兵卒有所不同,你知道究竟有什么不同吗?”杨春好奇的问朱武道,顺便替尴尬的陈达转移了一下话题。

    “详情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梁山军的步军的标准装备是腰刀一把,长枪一支,弓弩一把,弩箭十支……”朱武把自己所知道的的数据告诉着史进等人,史进等人越听脸色越白。长枪、腰刀这些史进等人倒是不在乎,可越往后听越是后怕,要真按朱武所言,今日与他们对阵的那些步卒要是动用他们各自配备的弩箭上阵,那双方一个照面就能干掉他们至少三成的人马。

    双方短兵相接,己方冲上前拼命,敌方却忽然抄起弓弩给你一箭。即便能躲开,在气势上也已经输给了对方。

    “朱武哥哥,你说的火药弹是什么?”史进忽然开口问朱武道。

    “这个……其实是我无意中听到的,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不过从大人对那个叫火药弹的东西的重视程度来看,应该是比弓弩更加厉害的一种武器。”朱武摇了摇头对史进说道。

    自家人关起门来好说话,经过朱武的一番“劝说”,史进三人总算是清楚了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次日清晨,三人就在朱武的陪同下去了李墨那里报道,正式成为了李墨手下的一名亲兵。而李墨在简单安排了一下少华山好汉的事情以后,便带着史进等人启程赶往京城,不是私自进京,而是得到了圣旨,尽快赶回京城。

第201章 奉旨打劫

    肯定是出事了!要不然当今圣上不是专门派身边的亲信太监来找自己。不像前几次进京,李墨可以悠闲的赶路,这回动用了军驿,一路疾行,歇人不歇马,李墨差点没被颠出毛病,总算是赶到了京城。

    “坐下说话吧。”看到风尘仆仆的李墨,圣上原本难看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温和的对李墨说道。

    “多谢圣上美意,只是微臣还是站着说话比较好。”

    “哦,这是为何?”

    “一路颠簸,屁股疼。”李墨苦着脸答道。

    “哈哈哈……”包括圣上在内,御书房里的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其中尤以秦八郎笑得最大声。

    李墨白了幸灾乐祸的秦八郎一眼,正色对圣上说道:“圣上,这么着急传召微臣,不知有何急事?”

    听李墨问到这个,圣上不笑了,愁容再次爬上这位老人的脸庞,沉默了片刻,才对李墨说道:“黄河汛期到来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之前知道了一点,不过具体却不了解。”

    “我大周境内的黄河每年都会发生汛期,只是今年却比往年要早了一些,地方准备不足,所以这次受灾的百姓也比往年要多一些。其实若是平时,以朝廷的能力也是可以妥善安置那些百姓的,可偏偏赶上今年我大周对西夏用兵的关键时刻。如今朝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坚持西征,趁辽国无暇顾及西夏的机会彻底解决西患,而一派则认为应该暂止西征,用本来用于西征的粮草对百姓进行救济。”

    “那圣上的意思呢?”李墨皱眉问道。

    “朕?朕是既不想放弃西征,又不愿看到百姓受苦。”圣上苦笑一声道。

    “唔……圣上有点贪心了。不过眼下最麻烦的问题是什么?”

    “粮草,如果想要即完成西征又解决百姓的救济,最缺的就是粮草,其他方面倒是暂时都不缺。”

    “……可不可以从南方的粮商手里购粮?”李墨提议道。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粮食是不缺的,只是李墨刚把这个提议提出,徐和就苦笑着摇头说道:“李墨,你这个提议我们之间已经想到了,现在的问题是即便从南方购粮,朝廷依然有近两百万石的粮食缺口,找你来,也是想要看看你有没有法子。”

    “两百万石……”李墨为难的挠了挠头,一旁的秦八郎见状连忙说道:“李墨,眼下正在商议国家大事,你可不要藏着掖着哦。”

    李墨闻言看了秦八郎一眼,点头答道:“身为大周人,这点轻重我还是分得清的。圣上,微臣倒是知道有个地方有这些存粮,甚至更多,可以微臣目前的能力,暂时动不了对方啊。”

    “什么地方?”圣上急忙问道。

    “朝鲜。”

    听李墨提到了朝鲜,众人顿时都沉默了。大周自喻礼仪大邦,朝鲜虽然只是弹丸小国,但出师无名,传扬出去恐怕会惹来天下人的诽议。

    “难道就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借粮?”终归不是李墨那种不把脸面当回事的主,徐和问得很含蓄。

    “没有。”李墨也回答的很干脆。随后又对众人解释道:“”眼下咱们大周就一个朝鲜还算富裕,西夏正在跟咱们交锋,不可能卖咱们粮食,而辽国虽然有粮,但也不太可能卖粮给咱们,至于南方那些小国倒是有粮,可一来一回需要耗费的时间太久,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你怎么就那么肯定朝鲜有粮?”秦八郎插嘴问道。

    “拿下了耽罗岛,朝鲜就是耽罗岛安全的最大威胁,毕竟是在人家家门口,为了防患于未然,我自然要对朝鲜的事情多上些心。”李墨一副理所当然的答道。

    “那你打算怎么跟朝鲜借粮?”秦八郎又问道。

    “朝鲜虽然国力不强,但好赖也有几百万人,二三十万的军队,这时候去攻城拔寨肯定是不现实的。我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利用现如今所掌握的优势,对朝鲜实施斩首行动,一举攻破朝鲜的都城开城,然后夺粮返回。”

    “你既然说了开城是朝鲜的都城,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就叫你攻破。”

    “攻城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城池的城墙,只要解决了这个难题,以我大周的军力,朝鲜不是对手。”

    “那你又准备如何解决城墙这个问题?”

    “我不是把新的火药配方交给朝廷了吗?难道朝廷对此没有在意。只要用新配方制作的火药制成炸药包,再坚固的城墙也是豆腐渣。”

    “那照你这么说,你又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需要解决?”

    “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了,首先是我人手不足,海军虽然可以保证航道的安全,但毕竟上不了陆地,可我手下的马步军就只有五千,即便借助炸药包能攻破开城,可也守不住呀。毕竟是朝鲜人的都城,一旦得知都城被攻破,朝鲜的地方军肯定会从四面八方涌来,到那时别说把开城里的粮草运出来,就连我带领的五千人,都有可能陷在开城。”

    “那依你之见,你需要多少的人马?”徐和出言问道。

    “开城位于朝鲜中部,一旦被破,援军肯定会从东南北三个方向袭来,所以要抵挡这些朝鲜援军,我就至少需要三万人马,再加上运送粮草的部队,最起码要五万人我才敢动手。”

    “别的方面呢?”徐和又问道。

    “别的方面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征集船只运粮其实并不需要运多远,海上是我们说了算,所以只要能把粮草装船出海,那朝鲜人即便追到了海边也是无济于事,最麻烦的就是如何守住开城。一旦攻破了开城,我需要时间将城里的粮草运走,而这段时间也是朝鲜人疯狂反扑的时候,一旦被攻破了防线……”

    “你先回去歇息,等过两日朕再找你详谈。”圣上发话对李墨说道。

    李墨一路上光顾着赶路了,身体早就疲惫不堪,眼下他已经把自己能想到的办法说了,朝廷采不采纳,那就不关自己的事了。眼下李墨最要紧的是回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一旦朝廷真的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那之后的一段时日有的自己忙。

    等到李墨离开以后,圣上环视了一下众臣,沉声问道:“众卿有何意见?”

    “就粮于敌到的确是个办法,那朝鲜是个反复小人,收拾他们微臣倒是没有意见。”秦八郎率先发言。一旁的徐和见状附和的点头言道:“那朝鲜如今非是我大周属国,正好借此机会惩罚一下他当年的背信弃义。”

    ……

    众臣纷纷发表自己对此事的看法,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到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朝廷的礼部尚书,孔端友。这位的身份不一般,是孔子的后人,身为礼部尚书,最注重的礼仪。让大周像个强盗一样跑去抢劫他国……

    “不可用大周的名义行事。”孔端友既不直言反对,也不举手赞成,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秦八郎等人闻言大喜,不可用大周的名义行事,那就意味着只要不打出大周的旗号,那就可以百无禁忌。以前总觉得礼部尚书刻板固执,不通情理,现在再一看,这家伙还是挺通情达理的嘛。

    既然拿朝鲜开刀这个计划已经定下,剩下的自然就是如何完善这个计划。而这些事情就要找李墨这个主事人一同来商议了。毕竟要去朝鲜的是李墨,而了解朝鲜内部情况最多的,恐怕也是李墨。

    第二天李墨就被招进了皇宫,在得知朝廷上下已经通过了自己的提议后,李墨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与徐和等人商议起了如何从朝鲜多粮。眼下海上是李墨说了算,而且正好朝鲜的北方正在遭受女直人的入侵,只要动作迅速,不难成事。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朝鲜君臣正在为北方女直人的入侵头疼不已,却不知又有人盯上了他们。对朝鲜人来讲,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敌人来自北方,至于大周,那些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人,朝鲜上下压根就没想到会有一天对他们下手。以前面对强大的大周,朝鲜人选择的是服软,而结果也令人满意,在大周得到朝鲜臣服的态度以后,也就没再找朝鲜的麻烦。后来朝鲜改投了大辽,因为当时大周干不过契丹人,也只能咽下了朝鲜人背叛这枚苦果。

    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眼下就是个叫朝鲜人知道做墙头草会是什么后果的时候。朝鲜人对待外敌入侵有两大法宝,一是坚壁清野,生生耗到敌人自己退去,二就是找老大出头。不过眼下契丹人正被女直人揍得找不着北,连西夏那个铁杆小弟都顾不上,自然也就不会有工夫搭理朝鲜这个二五仔。至于朝鲜人的第一个法宝,那恰好方便了李墨。

    李墨来朝鲜的目的就是抢粮,朝鲜人把粮草集中到一处,倒也省得李墨费劲去收集,只要攻破了城池,就能获得大批的粮草。就如李墨对大周君臣所说的那样,新火药对付坚固的城墙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城池好破,粮草难运,几百万石的粮草不是一个小数目,想要全部运走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办到的事情。不过有了国家在背后的支持,一切难题都可以做到迎刃而解。无论是运送粮草的工具还是民夫,李墨都不需要去操心。

    六万人,除了负责抵挡朝鲜援军的五万正规军外,李墨还可以调用一万民夫,而这一万民夫,耽罗岛上有居民五万余人,眼下又不是农忙之时,有的是青壮。

    “此去不可打大周的旗号,若是事情泄露,朝廷也是一概不认的。”说到最后,圣上一脸严肃的对李墨要求道。

    打不打大周的旗号李墨其实并不在乎,只要能把朝鲜都城里的粮草弄到手,那用什么名义都无所谓。李墨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以后,就迫不及待的问起了朝廷给自己准备的五万人都是哪些人?

    对这事圣上倒没打算隐瞒李墨,示意秦八郎替自己向李墨说明,秦八郎清了清嗓子,对李墨说道:“五万人中有边军两万,京城龙骧军一万,还有凤鸣军两万。”

    “凤鸣军?你把凤鸣军调过来帮我,那南方怎么办?”李墨皱眉问道。

    “这点你不需要担心,凤鸣军调走以后,朝廷会让虎贲军进驻,这些事你不需要担心。你只需要考虑你要做的事情。”

    “唔……凤鸣军的战力我不担心,但边军还是龙骧军的战力我这心里却没底,你给我挑人的时候可得用点心,能从朝鲜抢多少粮食回来,到头来可都是要用到西边或者用到百姓身上的。”

    “你放心,给你的人个顶个的都是军中的好汉。”

    “哦?那就是骄兵悍将喽。”李墨闻言沉思了片刻,对圣上说道:“圣上,还请圣上能授予我先斩后奏之权。”

    “唔?”圣上被李墨所提的要求弄得一愣,秦八郎也是眉头紧皱,不高兴的问李墨道:“李墨,你这是何意?”

    “什么何意?骄兵悍将,一般都是性情高傲之人,忽然让他们听从我这个读书人的指挥,难保心里会对我不服。对我不服没关系,事了之后他们还是要回归本队,可万一因为他们心里的那点不服而坏了大事,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真要是坏了大事,就是杀了他们也于事无补,我要把坏事的可能性减到最低。”李墨毫不妥协的解释道。

    “……准奏,但这项权力直到你率领大军离开朝鲜为止。”圣上考虑了片刻,答应了李墨所提的要求。

    “多谢圣上谅解。”李墨赶忙谢恩。

    “那你准备以什么身份来办此事?”徐和见事情谈的差不多了,心情也放松了一些,只要事情顺利,的确不会耽误朝廷如今的大事。

    “既然是要从海上去,那自然就是海盗。”李墨笑着答道。

    “哈~总人数超过五万的海盗?”秦八郎闻言嘲笑李墨道。

    李墨瞅了秦八郎一眼,慢悠悠的说道:“海盗也是人,也是可以联合起来干点事的。”

第202章 破城

    朴仁猛在朝鲜是个自由人,但自由人的日子却不好过,因为除了自由,他一无所有。在朝鲜,土地是贵族的,山林是贵族的,湖泊河流同样也是贵族的。作为自由人的朴仁猛,只有在夜幕降临以后才能偷偷溜进属于贵族的山林,猎取一些动物解决温饱问题。

    与平日里一样,朴仁猛溜进了自己平时常去的猎场,只是今晚与以往不同,朴仁猛在林子里转了半天,却一无所获。别说野兔山鸡,就是连一只飞鸟都没有看到。静悄悄的林子里除了能够听到自己的呼吸,听不到别的动静,这让朴仁猛的心里不由起了寒颤,莫不是自己撞见了山鬼,此时已经不是身处那片自己所熟悉的山林。

    疑神疑鬼的朴仁猛正在考虑是待在原地不动等待天明,还是就此退走,不远处的林子里忽然惊起数只飞鸟,而那几只被吵醒的飞鸟还没飞出多高,就无声无息的落下,有一只恰好落在了朴仁猛的面前。朴仁猛急忙捂住了自己的嘴,这才没有发出惊叫,弯腰捡起面前的飞鸟,发现一支箭矢正中飞鸟的脖子。

    咽了咽口水,朴仁猛悄悄的往后退。飞鸟脖子上的那支箭明显与朴仁猛平时所用的箭矢不同,通体黝黑,就连箭头都是黑的。原本就被自己疑神疑鬼吓唬的不清的朴仁猛甚至认为这箭矢就是以往听老人们讲鬼卒过境的故事里所提的鬼卒所使用的箭矢。

    人怎么可能打得过鬼!常年在鬼故事的熏陶中长大的朴仁猛对鬼怪一类事情有着天然的恐惧,别说去一探究竟,就是想跑都有些两腿发软。

    好在自己似乎没被那支过境的鬼军发现,退到林子茂密处的朴仁猛暗送一口气。他虽然此时很想要撒腿跑回家,可又恐因为自己过大的举动引起鬼卒的注意,把鬼卒给招到自己家去。本来那个家就破烂不堪,要是在把鬼给招去了,那就真的没法住人了。

    朴仁猛不想失去最后一个栖身之所,便打算在藏身之处猫一晚上,等到白天即便被贵族派来守林的人抓住去打板子,也好过被鬼卒缠上。

    人吓人,吓死人。朴仁猛想得挺好,正准备再往藏身处里面再缩缩,忽然就感到肩膀被一只人手搭上了。这一下朴仁猛直接三魂被吓走两魂半,大脑一片空白,整个人保持着后退的姿势一动不动。

    “吓死过去了?”朴仁猛的身后传来一声失望的抱怨。

    “不至于吧?”另一个声音随即传来。

    ……

    疼痛叫被吓昏过去的朴仁猛苏醒,但当他亲眼看到一支黑色的大军在夜幕下沉默的行进,立马又两眼翻白的要晕过去。不过这回有人没让他晕过去,一记耳光顿时叫朴仁猛清醒。

    “听得懂我说的话吗?”一个头戴面罩,声音低沉的问朴仁猛道。

    朴仁猛是自由人,也是个无业游民,白日里就靠帮人跑腿做杂事挣口饭吃,说白了就是个帮闲。汉话他懂一些,可直到此时朴仁猛还认为自己遇见的是支鬼军,哪里敢承认听得懂,赶忙摇了摇头。

    “……既然听不懂,那你就走吧。”对方见状对朴仁猛说道。朴仁猛一听对方放自己走,如蒙大赦,赶忙磕头,磕完头起身就想走。可还没等他转身走出两步,就有人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啪~”又是一记耳光,抽得朴仁猛晕头转向,耳边传来恶狠狠的质问,“听不懂你他妈知道老子放你走?”

    失算了!朴仁猛没想到遇到的鬼这么奸猾,一时不慎就落进了对方的陷阱。眼下既然被对方识破,要不是脖子上还架着刀,朴仁猛真打算跪地求饶。

    “不要害怕,只要你帮我们点小忙,这就是你的。”一小袋银子落在朴仁猛的脚边。看到从袋子里掉落出来的银子,朴仁猛的心顿时变得火热。他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钱,平时累死累活也就是混个半饱,就算遇到大方的主打赏,那也就是三五个铜板,哪有眼前这么多。

    美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朴仁猛就不是一个知道什么大道理的人,常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早就将他锻炼成了有奶便是娘的势利小人,一小袋银子就让朴仁猛甘愿为“鬼”效劳。不过在随着队伍走了不久之后,朴仁猛已经发现这不是鬼军,因为鬼是不会喘气的。

    心里有许多疑惑,但朴仁猛却不敢多问,他如今就想着把这群大爷给伺候好了,等完事以后拿着赏钱去城里好好享受几天。

    ……

    “为什么要留活口?”岳翻不解的询问李墨道。在岳翻看来,趁着夜色赶到开城才是要紧,想朴仁猛这种无意中撞见大军的朝鲜人,一刀杀了最好。

    岳翻出身凤鸣军,对李墨来讲就是自己人,对自己人的疑惑,李墨没有打算隐瞒,闻言低声答道:“杀人很容易,一刀的事情。可我们这回不是攻破开城就走人,在那座城市里我们至少要待上两个月,留几个舌头帮我们做事,也方便我们隐瞒身份。”

    “可一个平民百姓能帮我们干什么?”岳翻皱眉问道。

    “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只要能帮我们传个话,维持一下城里的治安就好。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开城里的存粮,要是城里的百姓已经慌乱出现反抗,不利我们行事。可有了这些舌头的安抚解释,我们就能省却不少事。老百姓可不会去关心谁来统治他们,只要注意不去侵犯他们自身的利益,都是顺民。”

    “算了,这些事我听不懂,反正来之前将军已经交代过了,让我们听命行事。”岳翻听不太明白,干脆不去再想。李墨也清楚岳翻是个什么脾气,也不见怪,当即便让岳翻归队,催促队伍抓紧时间赶路。

    古代的消息传递很慢,李墨选择夜晚登陆前往开城,为的就是争取时间,不给朝鲜人反应的时间。早在大军登陆之前,李墨就已经命人混进了开城,只要天亮以前抵达,凭着火药的犀利,炸开开城不成问题。而只要失去了城墙的保护,摆平措手不及的朝鲜人并不是什么难事。

    谋定而后动,这是李墨做事的习惯。他不喜欢赌博,在做一件事之前,他总喜欢把所有有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提前作出预防,这是一个好习惯。就比如这次攻打朝鲜的都城开城,他就是投入了十成十的精力。

    朝廷调拨给他的五万精兵,除了自己原先指挥的五千人,两万边军在上岸之后被他派去了开城以北,一万龙骧军则被派去了开城以南,而凤鸣军在随他攻破开城以后则要继续往东,负责开城以东的安全。至于从耽罗岛被征集的一万民夫,此时正在岸边等候开城被破的消息,一旦开城被破,这些民夫就是出发前来开城运粮。

    朝鲜上下出了一个朴仁猛无意中撞见了李墨的大军,其余人并不知道在自家的国土上进入了一支异国的军队,现在的他们还在过着和往日一样的生活。

    ……

    因为离大周近,朝鲜在许多方面都是模仿大周。作为朝中权臣的李资谦,每日的早朝是从来都不会缺席的。和往常一样,李资谦出门来到了王宫。深更半夜,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之中,除了偶尔能看到一两个巡夜的兵丁,李资谦并没有察觉什么异常。

    之所以说李资谦是权臣,那是因为他在朝鲜的势力最大,即便是朝鲜王王俣也要礼敬他三分,再加上李资谦在朝中党羽众多,大事小情都需要李资谦点头,所以在朝鲜内部,李资谦又被称为活曹操。

    与往常一样,朝鲜王王俣百无聊赖的坐在王位上看着李资谦与众臣商议国中大事。他很清楚自己的地位,就是一傀儡,即便他有意见,别人也不会听,干脆就不费那个事。不过要说他没有一点不满,那是不可能,要不然他也不会拉拢以韩安仁为首的一匹朝臣,只是韩安仁等人所掌握的力量太弱小,压根就不是李资谦的对手,眼下还处于蛰伏状态。

    眼下群臣正在商议的事情是边军大将拓俊京命人送来的军报,内容就是催促开城方面迅速拨送粮草。北方的女直人是朝鲜人的世仇,以前是朝鲜人欺负女直人,可如今随着女直人崛起,这欺负人跟被欺负的角色就发生了对调,朝鲜人原本还指望自己新认的老大契丹人可以帮着自己对付女直人,只是没想到这个新老大如此的不给力,不仅帮不上忙,反倒被女直人给揍得找不着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抵抗女直人这种事,李资谦是分得清轻重的,没有二话,拓俊京是要多少就给多少。可由此引申出来的话题,却让分别以李资谦跟韩安仁为首的两派争论不休。

    这是小国的悲哀,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面临灭国之危。而如今朝鲜就在面临这种选择。女直人他们是看不起的,再加上百年世仇的因素,让朝鲜人向女直人低头,不到最后关头,朝鲜人是不肯就范的。

    没了女直人这个选择,那留给朝鲜人的选择就只剩下两个,要么选大辽,要么选大周,想要独善其身绝无可能。但究竟选哪个做老大,李资谦跟韩安仁的意见无法统一。

    李资谦认为别看大辽如今被女直人打得节节败退,但大辽终归家大业大,只要缓过劲来,要收拾女直人并不是什么问题。而韩安仁却是个王道派,一向认为臣服大辽那种北方民族是一个耻辱,他更向往大周,而且在韩安仁看来,想要帮助朝鲜王重夺王权必须要借助外力,大辽这个外力已经被李资谦抢了先手,那他就必须要去拉拢大周。

    两派争执不休,虽然还保持着克制没有直接上演全武行,但双方的唾沫星子已经可以飞到对方的脸上了。在整个朝堂之上,最闲的就是朝鲜王王俣,只能带着耳朵上朝,搁谁都不会乐意。只是王俣也清楚他说什么也不会有人听,干脆就不理会朝堂上的争论,反倒专心研究起了摆放在自己桌案前的茶杯。

    “唔?”王俣看到自己茶杯中的茶梗立了起来,不由一愣。闲暇时听人说过,茶杯中的茶梗要是立了起来,那就代表着会有好事发生。

    王俣正琢磨着自己会有什么好事降临,忽然就听殿外传来一声巨响,紧跟着地动山摇,整个大殿都似乎晃动了起来。

    “地龙翻身!”韩安仁惊叫一声,不顾一切的冲到还盯着茶杯发愣的王俣面前,不由分说的将王俣塞到了桌案的下面。王俣被塞到桌案下面以后才发现,原来李资谦这个老贼已经先一步钻了进来。

    君臣二人在桌下相遇,李资谦有点尴尬,干笑着对王俣说道:“王上勿惊,有大臣在此。”

    “……辛苦爱卿了。”王俣同样干巴巴的说道。话音刚落,殿外又传来两声巨响,紧跟着又是一阵地动山摇。

    原本朝鲜群臣以为是地龙翻身,纷纷各自寻找藏身之处,可就在他们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原本守卫王宫的将官冲了进来,也顾不得去看群臣的丑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