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是可以告诉你。我不待见女直人,可上天有好生之德,杀戮过重会让我日后耳根不得清净,但我又实在不想再看到女直人,所以啊,我打算将你们女直人尽数迁走,来个眼不见为净。”

    “……可否告知希尹,安西王打算将女直人迁往何处?”

    “东边有倭岛四座,我打算把你们女直人尽数迁到那边去祸害倭人,至于你们以后是死是活,那要看你们的造化,反正我是不打算管了。完颜希尹,你此来既然有意献降,代表的是谁?是吴乞买还是完颜宗弼?”

    完颜希尹闻言一惊,早就听闻安西的情报网强大,却没想到能厉害到如此程度。看到完颜希尹惊疑的神色,李墨笑着说道:“别多想,这点事还瞒不住我。咱们如今还是生死大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道一些你们的事情并不足为奇。”

    “……我大金知道今日非安西对手,面对安西的攻伐,我们只能选择退让。陛下已经率领一部分族人离开了会宁府,如今留在会宁府的女直人已经不多了。”

    “嗯,还有呢?”

    “……宗弼也带着一部分族人离开了。”

    “……呵呵,看来你还是有些不放心。算了,既然你不肯说,我也不逼你。反正你女直人不会上天入地,如今能逃的方向不是往北就是往东。以完颜宗弼的智慧,我估计他会选择往东,我想,他要给女直人找的世外桃源是库页岛吧。”

    李墨的慢条斯理让完颜希尹心里惊骇莫名,就仿佛在大街上被人扒光了一般,心里藏不住任何秘密,忍不住失声问道:“你如何知道的?”

    “哎哟~我猜对了。”李墨笑着说道。

    看到李墨的笑容,完颜希尹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可话已出口,再说什么也没用,颇有些绝望的闭目等死。

    “别那么悲壮,我没打算要你们的命。既然决定饶过完颜亶那帮女直人,那我就不会区别对待。你回去告诉完颜宗弼,放你们一条生路可以,只要你们日后不来祸害汉人,我也不会再去找你们的麻烦。”

第414章 眼光长远

    完颜希尹一着不慎,叫李墨把实话套了出来。好在李墨及时给完颜希尹吃了一枚定心丸,这才叫完颜希尹没有羞愤自杀。

    输了就是输了,完颜希尹此时倒也光棍了起来,对李墨的询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李墨对完颜希尹的老实交代却没怎么在意。他如今是胜利者,女直人既然已经认清了现实,打算远走避祸,那自己也就没有必要斩尽杀绝。至于斩草除根的想法,李墨此时也想明白了,后世子孙若是不争气,即便自己灭了女直人,将来也会有别的民族崛起,继续成为汉人的北患。

    唯一叫李墨感到有些意外的就是女直人竟然会分成了两拨,并没有尽数往北逃窜。别人不清楚北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可来自后世的李墨却清楚。由女直人定居库页岛这件事,李墨不由想起了美洲。貌似如果组织船队沿着海岸线北上,通过后世的白令海峡,就可以到达美洲。

    美洲的好东西可是不少,辣椒、土豆、玉米这类后世常见的食物,似乎都是来自美洲。而且与现在的安西相比,美洲的抵抗十分薄弱啊。当年欧洲人到达美洲时的印第安人,应该挡不住安西的掠夺。

    李墨在神游太虚,幻想着自己的远征大军从美洲给自己搬回无数的财富。金银这类的东西固然重要,可若是能把土豆、玉米这类高产的农作物给弄回来,那可真是功莫大焉。要知道民以食为天。华夏大地之所以每隔数百年就要动乱一次,最大的原因就是这块土地养活不了过多的人口。

    动乱结束之初,人口因为战乱锐减,但几十上百年的和平年代过后,人口就会激增,可人口增加了,土地却没有多少增加。百姓一旦没了活路,造反也就成了唯一解决这件事的途径。可如果能够引进高产作物,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那除了个别怀有野心的野心家外,大多数百姓就会安于现状,不会去干那种掉脑袋的事情。

    没有绝大多数百姓参与的造反,那叫叛乱,而这世上没有平定不了的叛乱。只要汉人自己内部不窝里斗,谁也不是汉人的对手。当把矛头一致对外的时候,汉人在这世上无人可敌。

    “嗯咳……嗯咳……”完颜希尹连连咳嗽,希望可以引起李墨的注意。好在李墨也只是幻想一下,还没到忘我的境界,听到咳嗽声才意识到眼前还有旁人。

    “你怎么还没走?”李墨纳闷的问道。

    完颜希尹心里不由一阵气苦,你不发话我敢走吗?不过完颜希尹也不敢给李墨脸色看,见李墨询问,沉声答道:“不知安西王还有什么话要说?”

    “哦,没了,你……先留在这住两天,养养身子,我看你的身体不怎么好,别死在半道上。”

    “……多谢安西王关心,若是无事,在下就告辞了。”

    “嗯,去吧。来人,送金国特使去驿馆歇息,告诉驿馆的人,好生伺候着。”李墨点点头,吩咐手下道。

    完颜希尹退下以后,李墨立刻摊开了纸,凭着自己已经对后世有些模糊的记忆,在纸上画了一幅大致的地图。正凝眉看着自己画的草图琢磨哪里画的不对,许贯忠与萧嘉穗联袂而来。

    “主公,这是什么?”许贯忠看到李墨画的草图,不解的问道。一旁的萧嘉穗瞅了两眼,不确定的问道:“地图?”

    “嗯。方才跟完颜希尹见了面,我忽然想到了一桩事,若是咱们组织船队沿着海岸线北上,可以在极北之地发现另一块大陆。”

    “另一块大陆?”许贯忠跟萧嘉穗闻言异口同声的问道。不是他们大惊小怪,而是李墨所言对他们来讲的确有点像是天方夜谭。天圆地方是当时人们的普遍观念,谁要是敢说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大球上,不是被当成傻子就是被当成疯子。

    看着被自己看重的两大军师一脸的懵圈,李墨忽然来了兴致,招呼二人坐下,为他们开了一堂科普知识讲座。许贯忠与萧嘉穗听后将信将疑,若不是了解李墨的为人,他们一定会认为李墨是疯了。可李墨并不是一个喜欢信口开河的人,只是他所说的东西实在是叫人一时间有些不能接受。人是生活在一个大球上,那人是怎么不大头朝下掉下去的?哦,主公说是因为这个大球有一种引力将人吸在了大球的表面上。

    “主公,完颜希尹都说了些什么?”一时想不明白的许贯忠索性就不去想,问起了自己跟萧嘉穗来此的最初目的。

    “也没说什么,就是告诉我完颜宗弼打算带着女直人迁居库页岛,还有吴乞买带着一部分族人北逃不知去向,求我安西给女直人留条活路。”

    “库页岛在哪?”许贯忠问道。

    “在奴儿干城的海对面。”李墨说着指了指自己刚才画的那张草图,然后用手指在图上移动,继续说道:“船队通过这条海峡,然后继续沿着海岸线往北,等到了这个位置转向奔东,就可以到达美洲大陆。”

    “就是主公方才所言的那块大陆?”萧嘉穗问道。

    “嗯。美洲大陆如今也有人存在,不过不是咱们汉人的对手。”

    “主公,还是不要好高骛远的好,咱们还有更要紧的事情需要料理。”许贯忠好心的劝李墨道。

    “哎~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嘛。这次扫北咱们安西的损失没有想象中的大,等到北方安定下来以后,咱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周。可就凭南周那帮乌合之众,我估计也费不了太大的力气。咱们必须要给自己定下个新目标。”李墨不同意的反驳道。

    “主公,那你的下一个打算是派兵征讨那个美洲大陆?”许贯忠皱眉问道。

    “那倒不是,劳师远征,如无必要,还是少干为妙。但不派大军征讨,不代表不可以组织一些探险队去那边找些好东西回来啊。”

    “蛮荒之地能有什么好东西?”许贯忠有些不信的问道。

    “呵呵……贯忠,你这个想法可有点狭隘了,谁说那美洲大陆是蛮荒了?呃……跟咱们相比那里的人的确只能算是野人。不过那里的人落后却不代表那里没有好东西啊。”李墨闻言笑道。

    “那主公倒是说说,那里有什么好东西值得主公想要兴师动众?”许贯忠追问道。

    “要说好东西,别的不说,但是土豆、玉米这两样,就足以让人去出生入死。贯忠、嘉穗,你们已经知道了三季稻这种高产作物,而土豆、玉米,同样也是可以高产的作物。要是能把这两样东西弄回来,那咱们汉人再想要饿死人可就不容易了。”

    “真的?”许贯忠还是有些不信。

    “哼!我什么时候对你们说过假话?”李墨有些不高兴的反问道。

    “主公,我不是怀疑你……”不等许贯忠把话说完,在一旁一直没出声的萧嘉穗忽然开口问李墨道:“主公,这些事情你都是从何得知的?”

    “呃……”李墨被问得一愣,心里不由暗暗后悔,刚顾着说个痛快了,却忘了此时的交通手段远不是后世可比,此去美洲何止千里路途,自己又不会飞,怎么跟眼前这两个聪明人解释自己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呢?

    萧嘉穗所提的疑问顿时得到了许贯忠的赞同,“对啊,主公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莫非主公去过?”

    “……没有。”

    “那主公是怎么知道的?”

    “呃……这个嘛……”李墨心念急转,如果是信口开河,被问到这他也只能承认是自己瞎说,可问题是李墨所说并不虚假,美洲的确有值得安西去冒险的好东西。要知道按照历史的发展,像土豆、玉米这类农作物还要等到明代西方传教士来到大明才会在脚下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可李墨等不了那么久。明明有机会就摆在眼前,不去做真是对不起自己。

    “你们不是外人,有些话不能对别人说,但跟你们说却不要紧。实不相瞒,我前段时间做了个梦,梦到去了天宫,而这些事情,我都是在天宫听人说的。”

    “……主公在天宫碰到了谁?”萧嘉穗好奇的问道。

    当撒了一个谎时,就必须准备一百个谎去圆头一个谎。说自己来自后世会被人当成疯子,既然如今的人们迷信,那李墨就拿梦游天宫来说事。

    “在天宫能遇上谁?神仙呗。不过具体是什么神仙我倒是不清楚,我就记住了那个神仙对我说的这些,等我想要细问的时候,我人就醒了。”

    许贯忠与萧嘉穗对望一眼,对李墨的解释将信将疑。即便是在后世,相信世上有鬼神之说的人那也是大有人在,更何况是一直生活在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浓郁的古代。不过许贯忠跟萧嘉穗高兴的却不是李墨从神仙那里知道这世上哪里还有好东西这件事,而是李墨梦游天宫这件事。安西到了今时今日,李墨登基称帝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正所谓名不正却言不顺。之前北周尚存,汉室正统尚不在安西这边,可如今北周已亡,尤其是安西得到了北周皇帝柴冲托人送来的传国玉玺,在许贯忠等人的眼里,为安西正名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二人此次联袂而来,目的就是想要与李墨商议一下建国之事。金国是大势已去,北方边患即将成为过去,安西的下一步就是携扫北大胜之势解决南周。而在这之前,安西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自身的名分问题。

    “主公,你真的梦游天宫见到了天帝?”许贯忠试探的问道。

    话已出口,这时候想改口也晚了,李墨只能硬着头皮点头,不过他还是强调自己不清楚见到的神仙是否就是天帝。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许贯忠和萧嘉穗异口同声的对李墨说道。

    “啊?喜从何来?”李墨闻言不解的问道。

    “启禀主公,如今天下大势日趋平静,金国一去,我安西的大患也就剩下盘踞南方的南周叛逆。主公此时梦游天宫,那就是上天在暗示主公,登基称帝,一统天下。”萧嘉穗一脸喜色的说道。

    “啊?这有关系吗?”李墨有些诧异,看着萧嘉穗问道。

    “有关系,大有关系。”萧嘉穗连连点头。

    “可是……”

    “主公,没有什么可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主公放心,此事就交与我二人来安排。”

    “呃……等下,那个,是不是太早了点。我知道你们都想要再进一步,我也不瞒你们,登基我也考虑过,不过我的打算是等平定了南周以后,天下一统再……”

    “主公,名不正,则言不顺。主公先前已得传国玉玺,现在又梦游天宫,此时不登基,更待何时。需知天予不取,必受其乱。南周不过苔藓之疾,我大军一到,必定摧枯拉朽。”萧嘉穗自信的说道。

    李墨闻言皱了皱眉,虽然知道南周论实力的确比不得安西,可他不希望看到手下人因此而轻视对手,阴沟里翻船的事情在历史上可不是少数,因为一时轻敌而抱憾终身的例子数不胜数。

    “嘉穗,你有些轻敌了。”李墨沉声说道。

    萧嘉穗与许贯忠都是聪明人,见李墨如此,便知道李墨是在担心什么,赶忙解释道:“主公放心,战略上重视对手,战术上轻视对手的教诲臣等片刻也不敢忘。”

    “你们能这么想最好,不过我也开始担心军中众将现在会不会因为胜了女直人而变得轻敌了。登基的事情你们看着办吧,对我来说只是早晚,而眼下,我需要去军中看看。”

    见李墨松了口,许贯忠跟萧嘉穗心里同时松了口气,但听到李墨后半句话,两个人也不由跟李墨一样担心了起来。骄兵必败!一支军队一旦骄傲轻敌,再是骁勇也离失败不远。安西军不能没有败在对手的手上,反倒被自己绊给大跟头。

第415章 安西建国

    “我打算过段时间登基称帝,你们有什么看法?”李墨说这话时神色平常,仿佛就是在跟人商量一会准备吃什么。

    能被李墨叫来的众人除了此时人不在此地的,都到齐了。对李墨打算称帝的想法,众人并没有反对意见,甚至可以说他们很支持。之前许贯忠与萧嘉穗联袂而来,其实也是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

    没人愿意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安西与大周虽然都是汉人主政,可安西付诸了众人的心血,又岂是几句冠冕堂皇的民族大义就可以让众人愿意改弦易辙,即便是李墨亲自下令,也会遭到抵触。而且李墨上辈子又不是裁缝,就知道为他人做嫁衣。别人能开国,自己为什么不行。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尽在其手,登基称帝也不过是顺应人心之举。

    此时说出来,只是李墨不想要做人太虚伪,借口什么梦游天宫的鬼话来为自己造势。老子就是要当皇帝,谁赞成?谁反对!

    开国从龙,不是什么人都能遇上的好事。而且眼下局势已经明朗,随着金国灭亡在即,这天下已无安西对手。南周苟延残喘,自保尚且不够,更没有实力来对安西的决定指手画脚。

    顺应人心,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当绝对多数人觉得此事可行的时候,即便是当老大的也只能服从手下的安排。无论是许贯忠、萧嘉穗这些文官,还是高宠、岳飞这样的武将,对李墨打算登基称帝没有丝毫意见。至于察哥、阿里奇这些外族将领,他们的金主就是李墨,李墨登基称帝,也意味着他们的日子会过得比现在还好。

    封侯拜相,光宗耀祖,这些好事谁不想?只不过有些人没有机会,见财不起意者那是捞不着,见色不起意者那是摸不着,这世上从来就没有道德模范。人,皆有私心,遇事先谋己者乃人之常情,所谓的大公无私,只能说起所谋甚大。圣人又如何,得意时也有诛杀少正卯之举。

    李墨讨厌虚情假意,身边都是自己人,彼此什么性情那是心知肚明,何必假惺惺的矫揉造作,弄给谁看?

    一致通过,无人反对,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对李墨打算登基称帝的想法没有任何意见,不过对何时称帝,众人的意见倒是并不统一。有的人觉得等灭了南周,天下一统之后再称帝比较稳妥,而有的人却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不如就等女直人出海以后就着手此事,等到登基之后再灭了南周,作为开国第一大功。

    双方意见争持不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最后众人便将决定权交到了李墨的手中。

    “其实什么时候登基都不成问题,咱们安西如今兵强马壮,想做什么谁敢有意见。你们的意见也都挺有道理,让我来决定,我也有些不好决定。”李墨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枚铜钱,对众人继续说道:“不如咱们赌上一把,听天由命。”

    什么时候建国这样的大事,到最后竟然是通过掷铜钱这种如同儿戏般的方式决定下来的。这也难怪,随着金国败退,安西在这世上已无敌手,想什么时候建国其实都可以,也只有在这种无外患无内忧的情况下,李墨等人才会如此轻松。

    “字,字……”

    “面,面……”

    分成两拨的人眼睛全都盯着在桌案上不停旋转的铜钱,直到铜钱落定,安西建国这桩大事就此决定了下来。

    安西打算建国,风声一传出去,立马就在各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李墨对此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自己对百姓不错,军政大权又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即便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估计都不需要出面就会被摆平。

    眼下需要李墨关注的事情是别的事情,建国了,头件事就是给自己准备建立的国家起个名字。古代建国可不想现代那样随意,怎么顺口怎么来。古代建国规矩多,首先一条就是要前无古人,什么意思?就是这个国号先前没人用过。想那历史上的大宋朝,当初立国的时候就没仔细,结果等立国以后才知道以前用过这个国名,惹得皇帝很是不快,众臣颜面无光。

    起什么样的国名,这件事武将发表不了什么意见,也就是文官的事情。为了决定为新建立的国家起什么名,许贯忠等人引经据典的讨论了三天,听得李墨是连打哈欠,有些后悔把这事交给这帮读书人来办。

    “主公有什么意见?”许贯忠忽然问李墨道。

    “啊?我?我说了你们听吗?”李墨没想到许贯忠有此一问,闻言反问道。

    “主公这叫什么话,君为臣纲,主公要是有什么好名字不如说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李墨听了直撇嘴,这帮家伙看来是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了,不管谁说,都会遭到其他人的围攻,所以这帮家伙打算祸水东引。唔……以前别人用过的自己最好不再用,唐宋元明清,元跟清这两个国号李墨是直接帕斯,这两个国号对汉人来说是屈辱,那就只剩下明这个国号了。要说起来,李墨对明这个朝代还是很有好感的,单是天子守国门这一条,就足以让李墨这个来自后世的汉人感到敬佩。

    “明?”听了李墨的提议,许贯忠、萧嘉穗等人对视一眼,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在飞速旋转,思索着前人是否用过这个国号。

    “好,就用这个。”众人商量了一阵,最后一致决定使用李墨提议的用明这个字作为新国的国号。

    国号定下来了,剩下需要讨论的事还有许多,可李墨却已经不耐烦了。跟读书人说话就是麻烦,尤其是那帮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平时没机会显摆自己的学问,如今机会难得,谁都想要拽几句文,引用几句古话,好像不说就显不出自己读书多似的。

    李墨见不得别人在自己面前显摆学问,干脆便将建国的准备事宜交给了许贯忠等人一手操办,等讨论出结果了,再把定下的章程交给自己“审批”,而李墨本人则带着武将们去了别处商议军务。

    眼下安西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却远没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完颜宗弼带走的女直人不需要去理会,可向安西投降的完颜亶一伙却必须要安西操心。在大定府,以完颜亶为首的女直人达到十几万,而散落在民间的女直人也必须要一并迁走。在遇到完颜希尹得知女直人已经开始迁徙的消息以后,安西军的主要工作就成了搜捕散落在各地的女直人。这段时间累积下来,安西手中所掌握的女直人已经达到了二十万,对这二十万人的看管,李墨颇感头疼。

    二十万人,单是青壮就有四五万,而此时女直人就如同惊弓之鸟,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叫他们紧张不已。李墨虽然不惧这些女直人作乱,但麻烦这种事情还是能免则免。为了方便管理,李墨将这些女直人分开看管,一边派人调集船只在海边等候,一边分批将女直人送走。

    目的地,就是后世日本的四国岛。日本由四岛组成,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其中本州岛最大,大多数日本土著都居住在本州岛上。而九州为了安西预定的海上中转站,没可能交给女直人。

    李墨原本打算将女直人分成两拨,一拨送去四国,一拨送去北海道,不过在得知完颜宗弼率领族人迁徙去了库页岛后,李墨就改了主意,打算将北海道留给完颜宗弼作为登陆本州岛的桥头堡。

    对女直人的脾性,李墨一清二楚,这就是一帮骨子里浸透了强盗思想的家伙。让他们安分守己的自食其力,几乎就是不可能。抢劫惯了,拿惯了刀子的手又怎么会再习惯拿锄头。现在安西强大,日后还会继续强大,女直人短时间内不会敢打安西的注意,可骨子里的暴虐因子需要发泄,需要一个目标,怎么看都是那帮倭人比较合适。

    不管是女直人得势还是倭人得势,在李墨眼里那就是狗咬狗一嘴毛,安西看个热闹就好,没必要去管闲事。至于倭人的死活,来自后世的李墨更是不会去在意。杀我的人,抢我的钱,事后还他娘的不承认。中日友好?我友好你奶奶个爪!

    **********************************

    江陵

    当初被北周军攻占了襄阳,柴构便将都城迁到了江陵,而在北周亡了以后,柴构也没打算把都城重新迁回襄阳。襄阳距离北方太近了,柴构可不希望迁回去没多久就又要迁都。安西可不是北周,强大的安西军远非南周可比,南周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长江天险,尤其是在听到安西准备建国的消息以后,南周上下更是陷入了恐慌。

    董平的阵亡已经让柴构计划分宋江兵权的计划流产,而安西的巨大威胁也叫柴构不敢在这时候再搞什么小动作。女直人前车之鉴就在不仅之前,柴构可不想要学女直人那样避祸远走。而且即便他想走,愿意跟他流落他乡的人恐怕也没多少。

    故土难离,离开繁华的中原大地去蛮荒打天下,没有大魄力的人是干不来的。而柴构明显不是那种拥有大魄力的人。他想逃,唯一的方向就继续往南,可南方多蛮人,环境更是恶劣,这对早已习惯锦衣玉食的柴构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避免流亡的命运,此时的柴构对宋江那是有求必应,而宋江也知道自己想要保住眼下的富贵,唯有保住柴构这棵大树。自家人知自家事,宋江很清楚自己即便去了安西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在南周,宋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若是去了安西,那就只能泯然众人矣。手中的兵权必定不保,可若是没了兵权,谁又会多看宋江一眼。那些跟随宋江鸡犬升天的人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在安西这个强大的外部威胁作用下,南周上下这回倒是一心了。

    可他们实在是没胆去捋安西的虎须外,除了整日里不断加强江边的防御外,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南周之前想要进行的坚壁清野计划随着安西武力干涉而半途而废,随着董平的阵亡,那些原本还在北周肆虐的南周军仿佛一下子全都变得恋家了起来,争先恐后的退回了长江南岸。

    柴构对此虽然怒其不争,可心里也明白这些将士是对安西谈虎色变,依托工事或许还有一战之力,可让他们与野外和安西军交锋,恐怕早已是未战先怯。

    安西建国,南周上下也不尽是酒囊饭袋,明眼人一眼就看出安西的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南周。北周已亡,金国气数将尽,这世上也就剩下南周还在偏安一隅,可依安西君臣的那副心性,那是不可能容许卧榻之侧有人酣睡这种情况存在的。

    柴构心里恨呐,恨上天的不公,既然让这世上有了他柴构,有何故要再出现李墨这号人物。对李墨这人,柴构并不陌生,如今回想起来,只恨当初自己有眼无珠,若是当年趁着李墨尚未得势将其除去,哪会还有如今这个心腹大患。

    可惜这世上从无后悔药可卖,否则柴构必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买上一粒尝尝。而眼下,柴构还需要面对现实,如今安西强而南周弱,南周若想要久存,那就必须仰安西鼻息而活。可安西的态度究竟为何,眼下南周也仅是猜测,或许还有二者并存的可能,也未可知。

    柴构如今与群臣正在商议的事情,也是挑选谁出使安西,摸清安西对南周的态度。若是一心要灭南周,南周也好早做准备,可若是愿意与南******共处,那南周低声下气一回也不是不可以。

    出使的事情就此定下,但由谁出使这个环节却出了岔子,愿意去的柴构不放心,可柴构想派的自己又不愿意,事情也就僵在这里了。

第416章 物是人非

    故地重游,总是会叫人感慨颇多。吴用回到了郓城,按说如今的他也算是功成名就,可此时他却丝毫没有衣锦还乡之感。自己算是混得不错,可别人同样也没差到哪去。

    虚荣这东西是需要有比较的。就是身穿珠玉现身闹市,若是无人在意,那这种炫耀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相比起当初一个乡村教书匠,现如今大军首席军师,吴用的身份也算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没人在意吴用此时的身份,没有了可以去炫耀的对象,那也就没有了炫耀的机会。

    吴用此次受命出使安西,从本心来讲吴用是不想来的。虽然跟安西没什么私仇,但吴用知道自己此行估计会一无所获。作为一个聪明人,他很清楚如今安西强大,南周弱小,此次出使肯定彰显不出南周的尊严。相反的,为了南周的安全,吴用此行必须要小心伺候着,以免叫安西找到对南周发兵的借口。

    再加上还要通过此次出使弄清楚安西对南周究竟是个什么态度,这既要打狼又不能叫狼咬着,吴用已经深切体会到了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出使秦国时的感受,而且更叫吴用感到不安的是恩主宋江对自己在态度上的变化。吴用能够有今天,可以说完全就是托宋江的福,但随着宋江娶了****真那个老匹夫的女儿陈丽卿,吴用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